普赖斯对科学学理论的贡献_纪念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逝世30周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第一作者于 2013 年 10 月 26 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 9 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本文所称科学学领域大致包括科学学主题文献 、 科学的计量研究、 科学与技术关系、 科学政策等, 不含科学史。
收稿日期: 2013 - 10 - 26 作者简介: 刘则渊( 1940 - ) , 男, 湖北施恩人, 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理论、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 陈 悦( 1975 - ) , 女, 辽宁大连人,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创新管理。 朱晓宇( 1984 - ) , 女, 辽宁鞍山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可视化。
① ②
1
普赖斯的学术生涯分期与科学学思想发展
普赖斯的一生, 是勇于开拓进取、 富于传奇色彩 的学者一生。 他兴趣广泛, 学识渊博, 著述颇丰, 共 发表论文 240 篇, 独著、 合著或主编了 14 部书, 尚有 [1 ] ② 14 篇未曾发表的文章 , 其中科学学领域 约 130 篇, 占总数的 54% 。普赖斯对科学学进行了持久而 深入 的 研 究,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贝 尔 纳 ( J. D. Bernal, 1901 - 1971 ) 的科学学理念与范式, 对科学学理论 与方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本文主要考察普赖斯的科学学理论贡献, 因此, 我们将普赖斯的整个学术生涯, 按其科学学思想发展
2013 年是杰出的科学史家、 科学学家和科学计 (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1922 - 量学之父普赖斯 1983) 逝世 30 周年, 《小科学,大科学》 也是其代表作 ( 1963) 发表 50 周年。让我们借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 学术研讨会之机, 与全国科学学同行一道深情纪念和 缅怀这位科学学先驱者与科学计量学奠基人。 普赖斯的科学计量学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广泛而 持久的影响, 人们比较熟知, 但对他作为这一成就基 础的科学学贡献和思想却知之甚少 、 研究近于空白。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 我们根据普赖斯的主要代 表作和新收集的一系列著述, 特别是鲜为人知的科 学学主题论文, 从中考察和分析普赖斯关于科学学 的论述和思想, 探讨其对科学学理论的卓越贡献 。
[7 ] 大科学》 。有趣的是, 前一本书虽是一部科学 学,
第 12 期
刘则渊 陈
悦 朱晓宇: 普赖斯对科学学理论的贡献
· 1763·
史实例研究著作, 作者却有意用了比科学史学宽泛 “科学人文学” ( The Humanities of Science) 作为后 的 记题目; 而后一本书的第一章用了“科学学的序幕 ” ( Prologue to a Science of Science ) 。 在某种意义上, 二者均可归属于科学学的范畴。 同期, 普赖斯发表了 6 篇专论科学学主题的论 , : 《科 文, 有两篇题目完全相同 代表性论文有 [10 ] 学的科学 》 和《关于研究的研究 》 ; 《科学论文的 网络》 标志基于 SCI 的科学计量学达到一个新高 度; 作为科学学对象与主线的科学与技术关系分析 《技术 在 历 史 上 独 立 于 科 学 吗? 一 项 统 计 史 学 研 [12 ] 究》 令人耳目一新; 立足科学学的科学政策思想 与科学合作研究的两 篇 论 文《科 学 政 策 的 科 学 基 [13 ] [14 ] 《无形学院中的合作 》 , 础》 和 亦是经典作品。 1960 年代普赖斯对科学学的理论探索热情 可以说, 似火, 论文如潮涌现, 不仅表明其学术生涯确实进入 科学学主导期, 而且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 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结构。 1. 4 1970 - 1976 : 科学政策研究期 1969 年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两个学科概 [15 ] [16 ] , 念同时提出来 标志世界科学计量学进入一 个新时代, 普赖斯学术生涯亦进入充满激情 、 成果喷 涌、 高潮迭起、 超常拼搏的 10 多个年头。 为叙述方 便, 分为两个时期, 前后各 7 年。 在前 7 年间, 他共 55 , 36 。 篇文章 其中科学学类文章 篇 我们把 发表 其突 这个时期称为立足科学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期 , 出特征是科学学理论及科学计量学和科学政策与管 理两方面并行研究、 交叉结合。 — —普赖 在科学学理论及科学计量学研究方面 — 斯采纳了国际上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新概 念, 在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化、 系统化上取得重大进 展, 如文献 计 量 学 和 其 他 优 势 累 积 过 程 的 一 般 理 [17 ] [18 ] 论 , 洛特卡定律的解释和应用 ; 同时还分两个 另一 部分: 一方面从科学著作权的暂时性和延续性 , 方面从来源作者和被引作者以及被引作者群体之间 的 关 系, 系统论述了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 法
[2 ] 究》 , 没有得到科学史界的重视。 但是, 这反而激
励他对科学学既定方向的研究兴趣, 始终不渝。 典 型的一幕, 是 1956 年普赖斯在《发现 》 杂志第 7 期 发表一组文章, 除了关于古代时钟、 星盘、 古乐器的 [3 ] 文章外, 还同时发表了《科学指数曲线 》 , 尤其是 ( The Science of Sci第一次发 表 了《科 学 的 科 学 》 [4 ] ence) 一文 。1959 年他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科学 ( The Scientific Humanities) 的构想[5]。 这 3 人文学” 篇文章反映了普赖斯在这期间一直在思考他所开辟 的有别于科学史学的新学科领域, 可能存在两种方 两条路径、 两个名称: 以科学本身的定量方法研 式、 , 究科学 或者以人文学科的方式研究科学 。 1. 3 1961 - 1969 : 科学学主导期 普赖斯在学术生涯的第 3 个 10 年, 以进入耶鲁 大学任教为标志, 发表了 59 篇文章, 其中属于科学 学领域的文章有 36 篇。 这个时期, 普赖斯的工作更多的是对自己前 10 年科学史潜心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理论概括 : 完 [6 ] 《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 成了两部经典著作 和《小科
得一系列辉煌的成果: 对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 中 世纪行星赤道仪和星盘仪、 罗马时代水钟建筑的研 究, 同李约瑟及其助手王玲一起对中国宋代水运仪 象台的结构及对欧洲钟表影响的研究, 都称得上改 写世界科学史的浓墨重彩。 然而, 这个时期他却是以科学指数增长规律的 1950 年他提交给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 发现为开端, 办的国际科学史研讨会的论文《科学发展的定量研
第 31 卷 第 12 期 2013 年 12 月 文章编号: 1003 - 2053 ( 2013 ) 12 - 1761 - 12
科 学 学 研 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31 No. 12 Dec. 2013
普赖斯对科学学理论的贡献 ①
— — — 纪念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逝世 30 周年
· 1762·




究Baidu Nhomakorabea
第 31 卷
分为前 20 年和后 22 年两大阶段、 五个时期( 图 1) 。
图1
普赖斯的 240 篇论文年度分布与学术生涯分期
1. 1
1941 - 1949 : 物理学主导期
普赖斯在其学术生涯的第一个 10 年从事数学 物理研究, 伦敦大学毕业就开始显露研究才华 , 平均 每年发表 1 篇论文, 共 10 篇, 另 2 篇科学学文章, 可 视为非本行的业余研究成果。 1941 年发表《横波解释模型 》 。 在攻读实验物 理学博士学位期间, 他把目标对准热金属的红外辐 共发表 4 篇文章。1946 年获物 理 学 博 士 射问题, 《自然》 《高温下金属的红外发射率 》 时, 在 上发表了 ( Nature, 1946 , 157 : 765 ) 。 普赖斯在大学物理学系学习时, 就深受大科学 家贝尔纳刚刚发表的科学学奠基作《科学的社会功 ( 1939 ) 的思想影响。1942 年, 能》 他将物理学研究 分析其发展趋势、 前沿 提升到一般科学研究的高度, 《科研未来的视野 》 。 他关注科学的 发表了 与未来, 1945 年 针 对 美 国 用 原 子 弹 轰 炸 日 社会政治功能, 《原子弹与国际政治 》 。 这也标志着他科 发表了 本, 学学思想的萌芽。 1947 年移居新加坡从事应用数学教学, 1949 年 因无意中发现期刊靠墙堆放而成的外轮廓呈指数曲 引起他对用数学描绘文献增长规律的兴趣 , 线形状, 导致他学术领域与方向的重大转移 。 1 . 2 1950 - 1960 : 科学史主导期 普赖斯 1950 年返回伦敦, 攻读剑桥大学科学 史, 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第 2 个 10 年, 进入科学史 属于科学 主导的研究领域。其间共发表 51 篇论文, 45 篇为科学史领域。 学领域仅 6 篇, 他在天文与古代科学仪器的考证和研究上, 取
刘则渊, 陈

悦, 朱晓宇
(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 WISE 实验室, 辽宁大连 116024 ) 要: 著名科学学家、 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 ( 1922 - 1983 ) 离开我们已经整整 30 周年了, 但他的学术影响
持久而广泛。普赖斯以科学计量学的开创性贡献而著称 , 而其成就却根源于厚实的科学史基础和科学学理 论底蕴。从其整个学术生涯和发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科学学主题论文看 , 普赖斯继承和发展了贝尔纳的科 深化和拓展了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其贡献主要是: 阐释了科学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并基于 学学理念与范式, 此提出和论述了科学学的外延式多学科定义 , 科学学作为二阶主题的学科性质 , 以及由定量分析、 理论模式、 政策与管理研究三部分所组成的科学学结构 ; 强调科学学的数据基础与定量研究 , 在科学学的范式下把科学 又从科学的网络分析推断科学图谱的革命新阶段 , 反过来又 计量学由科学的历史统计转向主流的引文分析 , “研究的研究” 将定量揭示的科学发展指数规律和分布规律 , 归为 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加上一国科学产出占 世界的份额与其 GDP 份额成比例的规律, 总称为普赖斯三定律, 从而丰富了科学学的理论空间 ; 从科学学理 论的视角阐明科学政策应当建立在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 把科学的本质及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关系作为 预见到中国科学发展将会更快 , 科学政策的基本依据。普赖斯生前不仅依据科学发展的倍增期缩短的趋势 , 而且非常关注中国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的发展 , 给予热忱帮助, 寄予莫大期待。 令人欣慰的是, 在他辞世后 的 30 年间中国科学迅速崛起 , 已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亦成为世界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的活动中心之一 。 关键词: 普赖斯; 科学学理论; 关于研究的研究; 科学计量学; 科学政策 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 A
[19 ] [20 ] [11 ] [8 ] [9 ]
如为美国众议院前科学与太空委员会先后拟 工作, [23 ] 《关于国家科学政策的声明 》 定了 和《关于国际 科学政策的声明 》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 [25 ] 《当前科学技术政策问题 》 。 而《科学和技术之 [26 ] 间的关系及其对政策形成的影响》 一文进一步从 ; 《理论研 科学学理论上升华了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27 ] 究在研发管理决策的影响》 为 OECD 国家的研发 管理提供了决策咨询。 1 . 5 1977 - 1983 : 科学计量学鼎盛期 普赖斯学术生涯的最后 7 年, 达到其事业的鼎 。 7 63 , 盛时期 短短 年发表 篇文章 年均 9 篇。 其中 47 篇属于科学学领域。 1969 年苏联学者纳利莫夫 ( Nalimov ) 如前所述, 《科学计量学》 , 和穆里钦科( Mulechenko) 发表了著作 “Наукометрия” 提出了 这一学科俄文名称。Scientometrics 一词由此翻译而来。他们认为科学计量学是 对科学自身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 是科学学的延伸和 发展。1978 年, 匈牙利学者布劳温( Tibor Blaun) 创办 《科学计量学》 ( Scientometrics) 期刊, 了英文国际期刊 “Scientometrics” 使 一词广为传播和公认。 普赖斯被聘担任该刊的 4 名主编之一。他踌躇 满志, 在由他撰写的创刊词部分说道: 这不仅对于这 门学科本身, 而且对我本人, 都将开始一个重要的历 史新阶段。 他说: 许多年来, 我们一直寄人篱下, 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