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危害与控制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定期清洁家居
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清洁家居表面、地面、窗户等,以减 少粉尘的积累。
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减 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自然环境中的粉尘控制
控制土地利用
合理规划城市和工业区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土地,减少自然环境的粉 尘来源。
加强环境监测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自然环境中粉尘 的积累。
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评估,检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预警系统的效果评估
预警准确率
评估预警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准 确率,包括不同粉尘种类、浓度
和环境条件等。
响应时间
评估预警系统从接收到报警信息到 采取控制措施所需的时间,越短越 好。
可靠性
评估预警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持续提 供准确的监测和预警服务。
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水蚀等自然灾害产 生的粉尘。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环保 行为,减少自然环境中粉尘的排放。
04
粉尘的监测与预警
粉尘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重量法
通过采样器收集一定体积的空气 中的粉尘,然后测量其重量,计 算出粉尘浓度。
保障健康。
生活中的粉尘控制案例
室内装修
在装修过程中,采用低尘施工方式,如湿法作业、使用吸尘器等, 减少室内粉尘污染。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厨房烹饪
厨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和食物残渣等粉尘,可以通过安装油烟 机、使用过滤网等措施进行控制,保持厨房卫生和空气质量。
清洁卫生
定期打扫卫生,使用吸尘器、拖把等工具清理地面、家具等处的粉尘, 保持室内整洁。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PPT课件
在厂–房第及二设级备表面,若不及时清除,在达到一定浓度并且
飞扬起来• 第之三后级,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并且在清扫过程中 ,也极易粉–尘第飞四扬级 ,形成悬浮爆炸条件。
» 第五级
2020/11/8
25
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造纸过程易生产粉尘工序
• (单1)击造此纸处主要编包辑括母制浆版和文抄本纸二样个式过程:
电焊烟–尘第、二滑级石、云母、铸造粉尘等;
另一类• 第是三有级机粉尘,包括麻尘、皮毛粉尘、桑蚕丝尘等。
3.可燃性–粉第尘四级 空气中能燃烧»或第五无级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如:淀粉、纸张、木材粉尘等。
2020/11/8
5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尘爆炸的• 第主三要级条件,只要有合适
的点火源则–极第其四级危险,并且输送 管线与分离和»除第尘五设级备相连,极
易引起二次爆炸,造成更大的伤
亡和损失。气力输送机源自2020/11/824
2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5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清扫、吹扫过程
• 单生击产此过程处中编粉辑尘难母免版要文从设本备样中式逸出,这些粉尘堆积
(二)粉尘爆炸的发生过程
• 单粉尘击爆此炸处的编发生辑条母件版---文点火本源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9
9
粉尘单爆炸击的发此生条处件--编点火辑源 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10
10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粉尘是指在工业、建筑、农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质。

它常常被认为是可见的,但实际上,细微的粉尘颗粒往往会通过空气悬浮并被人体吸入,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将探讨粉尘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粉尘危害。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受损:吸入粉尘颗粒后,颗粒会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损害。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眼部刺激和损伤:粉尘进入到眼睛中后容易产生刺激,并引起眼结膜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3. 皮肤表面损害:在工作中暴露于粉尘环境中,粉尘会沉积在皮肤表面,引起皮肤瘙痒、干燥、湿疹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疾病:某些工业粉尘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长期接触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肝脏病变、胃肠道疾病等。

针对粉尘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良好的通风条件:在粉尘易积聚的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用排风设备或安装空气净化器,及时清理和更换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2. 戴防护设备:在操作粉尘环境中工作时,应戴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设备,减少粉尘直接接触人体的机会。

3. 装置粉尘收集器: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可以安装粉尘收集器或吸尘装置,将粉尘直接收集和处理,减少粉尘扩散到空气中。

4. 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意识,培训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以及正确清理、处理粉尘。

同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问题。

5. 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及时清理粉尘积聚,防止粉尘堆积。

6. 使用环保材料:尽量选择低粉尘产生的材料或者使用环保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

总结起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这些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通风、佩戴防护设备、安装收集装置、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等等。

只有重视粉尘危害的防范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粉尘培训课件

粉尘培训课件

粉尘培训课件粉尘培训课件:保护员工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工具引言:粉尘是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可能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粉尘培训课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粉尘培训课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它们。

1. 粉尘的危害粉尘是由固体颗粒物形成的空气悬浮物,可以来自于各种工作场所,如建筑工地、制造业、木材加工等。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以及眼睛刺激等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成为了员工的必备知识。

2. 粉尘培训课件的重要性粉尘培训课件在提供必要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以下重要性:- 提高员工的意识:通过粉尘培训课件,员工可以了解到粉尘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对工作环境的警觉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遵守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粉尘控制的法规要求,培训课件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保证企业的合规性。

- 提高工作效率:员工了解粉尘的危害后,会更加重视清洁和防护工作,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提高工作效率。

3. 有效设计粉尘培训课件的要素为了确保粉尘培训课件的有效性,以下要素应被考虑:- 易于理解的语言: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便员工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知识。

- 图文并茂:通过插图、图片和示意图等形式来辅助讲解,使员工更直观地了解粉尘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 实际案例: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员工了解粉尘危害的实际影响,增强培训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 互动性:培训课件应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例如问题解答、小测验等,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使用粉尘培训课件的最佳实践在使用粉尘培训课件时,以下实践可以提高其效果:- 定期更新:粉尘控制技术和法规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课件应定期更新,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知识。

- 针对性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粉尘暴露风险不同,应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件,以满足员工的具体需求。

粉尘的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烟草和谷物粉尘等。烟草粉尘与亚麻、谷 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
29
• 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 1、金属:如镁粉、铝粉
• 2、煤炭;
• 3、粮食 如小麦、淀粉;
• 4、饲料 如血粉、鱼粉;
• 5、农副产品 如棉花、烟草;
• 6、 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
河北秦皇岛骊骅淀粉公司粉尘爆炸
。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 (1)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 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是“黏液纤毛系统”,由黏
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覆盖其上的黏液组成
• (3) 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2

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肺
内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而阻留在
35
五、产生粉尘的主要行业(50多个)
• 根据北京地区的行业分布,产生生产性粉尘的常见
行业有以下几类:
• 1、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2、房地产业;
• 3、交通运输制造业; 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通用设备制造业; 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
• 7、纺织业;
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而溶解 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往往能进入肺 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例如某些含有铅、砷 等有毒成分的粉尘可在呼吸道溶解吸收,其溶解 度越高,吸收剂量越大,对人体的毒作用越强;
26
• (四)粉尘硬度
• 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机
械性损伤。
• (五)粉尘的荷电性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共报告新发各类 职业病18128例。尘肺病新病例14495, 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累积尘 肺病例66万。前三位的是煤炭、有色金属 和冶金行业。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碎物质,自
气 中
然界刮风及沙尘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停 留 的 状
飘尘
粒径小于10 μ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 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

间长的关系,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
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降尘受重力作用可以很快降落到地面,而飘尘则可在空气中保持很久。
3
• 基本概念
• 粉尘: • 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 • 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也可以是 • 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 生成。 • 生产性粉尘: •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
体颗粒。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 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17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2. 粉尘分散度 •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 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的
时间越久,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被人 吸入的机会就越大,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18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3. 粉尘溶解度 • 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
危害。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 吸收。 • 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
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尘粒的荷电量除取 决于其粒径大小,密度外,还与作业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 漂浮在空气中90%-95%的粒子带正电 或负电。
21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6.粉尘的爆炸性 •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
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 (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 • (2)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 • (3)有机物粉尘,如亚麻粉尘、木粉、纸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讲座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讲座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讲座1. 引言粉尘防爆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和操作过程。

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故,它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生产设备损坏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掌握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非常必要。

本讲座将介绍粉尘防爆安全的基本概念、危险源识别与评估、防护措施等内容,帮助大家提高粉尘防爆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粉尘防爆安全的基本概念2.1 粉尘防爆安全的定义粉尘防爆安全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防止粉尘积聚并形成可燃气体云,从而降低粉尘爆炸发生的风险。

2.2 粉尘防爆安全的背景粉尘爆炸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燃粉尘遇到点火源后发生瞬时燃烧扩散,并产生巨大能量释放的现象。

2.3 粉尘防爆安全的重要性粉尘爆炸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工厂或厂区造成广泛的影响。

因此,粉尘防爆安全是保障企业和员工安全的关键。

3. 粉尘防爆安全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估3.1 粉尘的危险性评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粉尘的危险性。

粉尘的危险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爆炸极限浓度:粉尘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气体云的最低和最高浓度范围。

•粉尘爆炸压力:在标准条件下粉尘爆炸时产生的最大压力。

•粉尘爆炸温度:粉尘爆炸时所需要的最低点火源温度。

3.2 危险源识别与分级在进行粉尘防爆安全管理之前,需要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级。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粉尘收集设备•粉尘传输设备•粉尘储存设备根据危险性和后果,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粉尘防爆安全的防护措施在控制粉尘爆炸风险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措施:4.1 降低粉尘爆炸危险性•加强通风设施,保持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低于爆炸极限浓度。

•使用抗静电设备和材料,减少粉尘产生或积聚。

4.2 防止粉尘积聚•定期清理设备和工作场地,防止粉尘积聚。

•添加防尘剂,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4.3 控制点火源•采用防爆电器设备,减少电火花的产生。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102页PPT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102页PPT

深圳市风顺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2安全工程师培训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
1.3 粉尘——粉尘爆炸条件
➢ (4)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土、砂、氧化铁 、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 的灰尘等。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所以不易燃烧。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 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 爆炸。
深圳市风顺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2安全工程师培训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
1.3 粉尘——粉尘爆炸条件
3、可燃粉尘在助燃气体中的浓度处在爆炸浓度极限范 围内。
可燃粉尘在助燃气体中的浓度处在爆炸浓度极限范 围内,这是粉尘爆炸形成的另一重要条件。当粉尘悬 浮在助燃物中浓度过高时,可燃物的数量过大,助燃 物的数量过小,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小,反应产生的 能量会被很快释放到空气中,难以聚集,不会发生爆 炸,反之也一样。只有当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数量混合 较为均匀,反应比例恰当时,两者反应最为剧烈,放 出的能量最大,大量的能量聚集在一起瞬间释放,形 成化学爆炸。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深圳市风顺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2安全工程师培训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
1.3 粉尘——粉尘爆炸条件
1、粉尘具有可燃性。粉尘具有可燃性是粉尘爆炸形成 的基础,这从粉尘爆炸的反应历程可以看出。绝大部 分粉尘爆炸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13
(二) 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

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
有3道防线。
1.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大量粉尘粒子随气流吸入时被阻留于呼吸道表面,气道 平滑肌收缩使气道截面积缩小,并可启动咳嗽和喷嚏反应, 排除粉尘。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金属矿采选业;(3) 木材加工业;(4) 电力、蒸汽、 热水生产和供应业;(5) 涂料及颜料制造业;(6)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7) 水泥制品业和石 棉水泥制品业;(8) 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 (9) 石棉制品业;(10) 炼铁业;(11) 稀有金属冶 炼业;(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 体育用品制造业;(2) 机械工业;(3) 交通运输设备 制造业 ;(4) 加工、制动梁加工、汽车总装、摩托车装配。
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焊工尘肺。
23
(五) 石棉尘
石棉属于硅酸盐类矿物,石棉粉尘对接触人群的 健康危害主要是导致石棉肺,肺癌和间皮瘤。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 值》(GBZ 2.1-2007)规定,石棉纤维及含有10%以 上石棉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8 mg/ m3,石棉纤维及含量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为0.8f/mL。
以上典型行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是硅肺。
21
(三)水泥尘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
限值》(GBZ 2.1-2007)规定,水泥粉尘的总粉尘时 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 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mg/m3。 (1) 煤炭采选业;(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 采选业;(5)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6) 水泥制造业;(7)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建筑业。 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水泥尘肺。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标题: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引言概述:粉尘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粉尘的危害1.1 呼吸系统危害: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1.2 皮肤危害:接触粉尘会引起皮肤瘙痒、干燥等皮肤问题。

1.3 眼睛危害:粉尘进入眼睛会导致眼部不适、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二、粉尘的来源2.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中的粉尘来自于原材料加工、磨削等过程。

2.2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中的粉尘主要来自于水泥、石膏等建筑材料的加工。

2.3 农业作业:农业作业中的粉尘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三、预防粉尘危害的措施3.1 佩戴防护装备:在接触粉尘环境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3.2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减少粉尘浓度,降低危害。

3.3 定期清洁环境: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和住宅环境,减少粉尘积累。

四、粉尘危害的应急处理4.1 紧急情况下迅速脱离粉尘环境。

4.2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和眼睛。

4.3 就医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五、粉尘危害的监测与评估5.1 定期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5.2 风险评估:对粉尘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3 健康监测:对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结语: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只有充分了解粉尘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重视粉尘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粉尘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粉尘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粉尘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目录
• 粉尘作业的危害 • 粉尘作业的安全规定 • 粉尘作业的安全管理 • 粉尘事故的应急处理 • 案例分析
01
粉尘作业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04
呼吸系统危害
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 炎症、尘肺病等,严重时甚至
可能引发肺癌。
皮肤危害
粉尘附着在皮肤上可能引起皮 肤瘙痒、红肿等症状,长期接
某工地粉尘污染事件
01
事件概述
某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导致大量粉尘排
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02
事件原因
施工单位未对粉尘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同时监管部门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03
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定严格的粉尘控制措施和管
佩戴防护眼镜
穿戴防护服
员工在作业时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 防护服,以减少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企业应提供合格、舒适的防护服供员 工使用。
员工在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眼镜,以防 止粉尘进入眼睛。企业应提供符合国 家标准的防护眼镜供员工使用。
03
粉尘作业的安全管理
粉尘监测与控制
粉尘浓度的监测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 监测,确保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应急救援演练
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作业人 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设 备、防护用品等进行检查。
隐患排查治理
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不安全行为纠正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课件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课件
这些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规定了各行业粉尘等职业病防治的具体要求,为企业提 供了更加详细的指导。
06
粉尘控制的未来发展
技术发展展望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粉尘浓度的实时监测 和预警,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及时
性。
高效除尘技术
研发更高效、低能耗的除尘设备 ,如静电除尘、布袋除尘等,提
详细描述
静电除尘技术通过设置静电场,使空气中的粉尘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收集电极上控制标准与政策
国际粉尘控制标准
要点一
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作 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
该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作业场所使用化 学品的安全管理,以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
如防火、防爆等。
04
粉尘控制技术
通风除尘技术
总结词
通过自然风力或机械通风去除空气中悬浮粉尘的方法。
详细描述
通风除尘技术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通过设置适当的通风口和通风路径,将含 有粉尘的空气引入通风口,经过通风道后排出室外。这种方法适用于室内粉尘 浓度较低、通风条件较好的场所。
湿法除尘技术
总结词
建筑材料生产
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石灰石、水泥等粉尘。
生活粉尘来源
农业活动
日常生活
农业耕作、收割等过程中产生的农作 物秸秆和土壤粉尘。
家庭烹饪、扫地等日常活动产生的厨 房油烟、灰尘等生活粉尘。
城市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纸、塑料等 有机物粉尘。
03
粉尘的分类
有害粉尘
有害粉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粉尘,如石棉、铅、汞等。这 些粉尘可引起各种职业病,如尘肺病、中毒、癌症等。

粉尘危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粉尘危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2、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 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 的。一般咳痰量不多, 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 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 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 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 常不易咳出.
13
胸痛与呼吸困难
3、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 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 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 位不一,且常有变化, 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 痛,也可胀痛、针刺样 痛等。
19
三期尘肺
三期尘肺(Ⅲ) a)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
径不小于10mm。 b)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
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20
尘肺病的并发症
尘肺病人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尘,使呼吸系统的防 御机能受到损害,病人抵抗力明显降低,常发生多种 不同的并发症。
6、其它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 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 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 弱等。
15
尘肺病的诊断标准
1、无尘肺 2、一期尘肺 3、二期尘肺 4、三期尘肺
16
无尘肺
无尘肺(0) a)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b)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17
一期尘肺
4
粉尘作用
地面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又经降水返回地面,从 而完成了水的循环。
天空中呈现的蔚蓝色尽收眼底也是大气中粉尘作用的 结果。
日出和日落也是粉尘之功。
5
粉尘危害
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 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 。
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 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引起致癌、感染等现象。 粉尘其过之二是爆炸危害。

粉尘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
1. 爆炸浓度 2. 燃烧热 3. 燃烧速度 4. 粒径 5. 氧含量 6. 惰性粉尘荷灰分 7. 空气中含水量 8. 可燃气含量 9. 温度和压力 10.最小着火能量
*
*
一、粉尘爆炸的预防 1. 防止可爆尘云形成 2. 限制氧气量 3. 排除着火源 二、粉尘爆炸的防护 1. 封闭 2. 泄爆 3. 抑爆 4. 惰化
*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截留,惯性冲击,沉降作用。 二、粉尘从肺内排出 三、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尘沉着 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其它系统疾病
11.1 粉尘的定义 11.2 粉尘的来源及分类 11.3 粉尘的特性 11.4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5 粉尘的爆炸性危害 11.6 粉尘爆炸的预防与防护
*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 固体颗粒:固体物料经机械撞击、研磨、碾轧而成。 (0.25μm~20μm) 烟尘:在物料燃烧或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 (0.01μm ~ 1μm) 雾:大气中一些气态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复杂的 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固态微小粒子。 (0.005μm ~ 0.05μm)
*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等粉尘,长 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 继发轻微的纤维化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 小,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轻的趋 势。但也有人研究认为,某些金属粉尘也可引起肺尘埃沉着病。
*
*
*
*
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件 车间粉尘的排出通道不畅,高浓度的粉尘被静电火花点燃所致。 哈尔滨亚麻厂“3.15”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0多万元。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哈尔滨亚麻厂是前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当时有职工625o人,生产规模21600锭,固定资产原值8800万元,年产值近1亿元,利税40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 3月15日凌晨2时39分,该厂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在公安消防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市救护站和工厂职工的及时抢救下,才使多数职工脱离了险区。4时左右,火势被控制住,6时明火被扑灭。这起事故,使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换气室、1个除尘室全部被炸毁,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厂房有的墙倒屋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189台(套)机器和电气等设备被掀翻、砸坏和烧毁。造成梳麻车间、前纺车间、细纱湿纺车间全部停产,准备车间部分停产。由于厂房连体面积过大,给职工疏散带来困难,职工伤亡235人,其中重伤65人,轻伤112人,死亡58人。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工作。由于各方对直接引爆原因有不同意见,在1987年7月7日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决定,由劳动人事部牵头组织专家对直接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教学课件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教学课件
粉尘安全知识讲座教学课 件
粉尘安全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课程将探讨粉尘的各种来源、危 险性以及如何进行粉尘控制和防护,旨在提高大家的粉尘安全意识。
粉尘安全的重要性
了解粉尘安全对于员工和生产设施都至关重要。粉尘积聚可能导致爆炸、火 灾和健康问题。通过掌握粉尘安全知识,我们可以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减 少潜在的风险。
2 火灾隐患
粉尘聚集在设备和通风系统中,可能引发火灾,并使火势迅速扩大。
3 健康问题
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和职业性肺病。
粉尘控制和防护措施
消除积尘源
• 定期清理工作区域和设 备,避免粉尘积聚。
• 使用有效的局部排风系 统,将产生的粉尘抽出。
防止粉尘扩散
• 使用密封设备和容器, 防止粉尘泄漏。
粉尘的种类和来源
金属粉尘
金属材料的加工和研磨过程中产生的颗粒,例如铝、钢铁、镁等粉末。
木材粉尘
木材加工过程中的锯末和刨花,它们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
化学品粉尘
在化学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末,例如颜料、染料和农药。
粉尘爆炸和火灾的危险性
1 爆炸风险
当粉尘与氧气和点火源相遇时,可能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 提供适当的通风和空气 过滤,减少室内粉尘浓 度。
员工培训
• 为员工提供粉尘安全培 训,教导他们如何正确 处理粉尘和采取应对措
• 施提。醒员工使用个人防护 设备,包括呼吸面具和 防护眼镜。
粉尘安全意识培训
1
个人防护
2
提供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的培训,并指导ຫໍສະໝຸດ 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3
工作场所安全
教育员工识别工作场所的粉尘危险和如 何通过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来减少风险。

粉尘的危害和防护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和防护ppt课件

• 2、第二类是电荷积累能够产生很强的静电场,从而导致各种类型的 15 静电放电发生,或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或引起人体电击。 ● 某石化公司1PE装置料仓事故 • (1)1982年、1987年:集尘系统发生爆炸; • (2)1988~1993年:抽气料仓发生5次爆炸; • (3)1994年:称量计上储槽发生3次爆炸; • (4)1994年:包装上储槽2次发生爆炸; • (5)1996年:外品储槽2次闪爆; • (6)1997—1998年:不合格品料仓发生2次爆炸; • (7)2000年:不合格仓闪爆; • (8)2004年5月31日上储槽闪爆; • (9)2004年12月21日抽气料仓闪爆。 • ●某石化公司2PE装置料仓事故 • (1)1992年“9.18”:操作工误关了正在进料中的V503A仓的净 化风机(B508A),约2小时后发现错误,但料仓已冒烟,通17分 钟氮气后又开B508A风机,火更大,上部烧穿; • (2)1994年“9.15”:开车前未将V503E仓风机改遥测,当 V503E仓进料时反吹净化风未开,4小时后发现错误,但仓内已燃 爆; • (3)1997年“11.13”:三通阀DV561失灵,当由A仓切向F仓时, 大部分物料漏向C仓,但C仓风机未启动,1.5小时后发现问题,但C 仓已燃爆、着火。 • 这类事故主要有粉体料仓燃爆事故,粉体装置爆炸事故,下料口闪 爆事故,各种聚烯烃包装时人体电击现象等。
13
•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 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 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 都时有发生。如 1952—1979 • 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 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尘分离工程较突出,各为 46起。 • 联邦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 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 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 故,分别占32%和25%。 近几年来, • 我国每年发生粉尘爆炸的频率为: • 局部爆炸150-300次系统爆炸1-3次,且呈增长趋势。我 国发生的这些粉尘爆炸尤其是系 统爆炸,造成了严重 损失,仅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的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 58人,轻重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

粉尘防治管理班会

粉尘防治管理班会

粉尘防治管理班会班会主题:粉尘防治管理班会时间:20xx年x月x日班会地点:xx班会议室班会主持人:XX(班会主持人)参会人员:全体班级成员一、开场白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班会我们将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粉尘防治管理。

粉尘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存在,然而,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对我们的健康会带来许多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粉尘防治相关知识,以保障我们的健康。

二、粉尘防治管理的重要性1. 影响健康: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癌等疾病。

2. 工作场所安全:粉尘堆积过多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对工作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3. 生产效率影响:粉尘可能对机器设备产生积累和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粉尘防治管理措施1. 政策法规意识:了解和遵守国家、地方和企业有关粉尘防治的政策法规,提高对粉尘防治的意识。

2. 现场管理措施:a.保持清洁:定期清扫和清洁工作场所,减少粉尘的堆积。

b.换气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及时更换空气。

c.合理布局: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减少粉尘产生和堆积。

3. 个人防护:a.佩戴口罩:进入粉尘环境前要正确佩戴口罩,保护呼吸道。

b.穿戴防护服:必要时穿戴适合的防护服,减少直接接触粉尘。

c.勤洗手:劳作后及时洗手,避免摄入粉尘。

四、案例分享我们邀请了一位工程师同学作为现场案例分享人,他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实际工作中的粉尘防治管理案例。

案例分享人:XX(工程师同学)分享内容:介绍具体的工作场所粉尘防治管理方法和经验,以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五、互动环节1. 同学们可以提出对粉尘防治管理的疑问或经验分享,大家一起交流和解答。

2. 分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一个粉尘防治管理方案,最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六、总结发言通过本次班会,我们深入了解了粉尘防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良好的粉尘防护习惯,守护健康,共创优良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尘多产生于大块固体的破碎、燃烧 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碎物质,自

然界刮风及沙尘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粒径小于10 μ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

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飘尘
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
状 况
间长的关系,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 大,容易对人体,而飘尘则可在空气中保持很久。


人工有机粉尘 如有机染料、农药、人造有机纤维等。
在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的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粉尘,称为混合性粉尘。由于混合 性粉尘的组成成分不同,其特性、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 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15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颗 粒 在 空
降尘
直径大于10 μ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 降落的颗粒状物质。
•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ACGIH )的定义: 空气动力学直径3.5μm粉尘颗粒沉积效率为50%,大 于I0μm颗粒的沉积效率为0。
我国采用的呼吸性粉尘的定义是BMRC的定义。
5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传 行 矿山开采、隧道开凿

统 业 建筑、运输等

冶 工 原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

4-1 打磨作业
4-2 采掘作业
4-3 焊接作业
12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根据粉尘的性质分类 无机性粉尘
二 、 粉
有机性粉尘 化 学 特
尘 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
的 分
停留的状况分类

降尘 飘尘
性 和 含 量 多
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 全粉尘

的沉降部位分类
呼吸性粉尘
13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4
• 总粉尘

我国国标定义为“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
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 简称总尘”。
• 呼吸性粉尘
• 呼吸性粉尘是指沉积在肺泡区的粉尘。
• 英国医学研究会( BMRC)于1952年提出的,定义为: 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颗粒沉积效率为50%,大于 7.07μm颗粒尘沉积效率为0。
以接触植物性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
7
2011年检测的石英砂加工企业粉尘全部超标, 最高超标1240多倍
8
检测的石棉矿山粉尘全部超标, 最高超标110倍
9
检测的95%的金矿企业粉尘超标, 最高超标57倍
10
所检测的木质家具企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 最多达31种,超标严重
11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19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4.粉尘硬度 • 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
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 进入肺泡的尘粒,由于体积和质量小,肺泡
环境湿润,并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影响,有对 肺泡的机械损伤作用。
20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5.粉尘的荷电性 • 物质在粉碎过程和流动中互相摩擦或吸
金 业 选矿、配料、运输等
产 性
机制 械造
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
粉 尘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 料加工、打磨、包装; 其行

他 业 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

颗粒原料的加工处理、包装等过程

新型颗粒和纤维性粉尘,如由碳化硅、硼、碳、
新材 型料
氧化锆和氧化铝等制成的高性能陶瓷纤维
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超细粉尘颗粒
3
• 基本概念
• 粉尘: • 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 • 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也可以是 • 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 生成。 • 生产性粉尘: •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
体颗粒。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 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16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三)粉尘的理化特性 • 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造成人体危害的性质和
程度不同,发生致病作用的潜伏期等也不相同。 • 1. 粉尘的化学成分 •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组成成分及其在空
气中的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 度的重要因素。 • 新鲜粉尘表面有大量氧化活性很强的自由基,从 而增强了粉尘颗粒本身的毒作用,致病作用变强.

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铁、锡、铅、锰、 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


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14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植物性粉尘
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 茶、甘蔗、丝等粉尘。


动物性粉尘 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
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尘粒的荷电量除取 决于其粒径大小,密度外,还与作业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 漂浮在空气中90%-95%的粒子带正电 或负电。
21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6.粉尘的爆炸性 •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
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 (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 • (2)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 • (3)有机物粉尘,如亚麻粉尘、木粉、纸
6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粉尘的来源决定了粉尘的接触机会和行业。在各种产 生粉尘的作业场所,都可能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
• 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 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以石英为主的混合粉尘;
• 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 棉的混合粉尘;
• 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 • 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
17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2. 粉尘分散度 •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 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
的时间越久,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被 人吸入的机会就越大,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18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3. 粉尘溶解度 • 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
危害。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 吸收。 • 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门机队 2013年10月10日
1
主要内容
•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二、粉尘的主要危害 • 三、粉尘危害的主要控制措施 • 四、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2
主要内容
•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二、粉尘的主要危害 • 三、粉尘危害的主要控制措施 • 四、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