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46-1949)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资料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寻梦《定军山》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
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记录。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一天随着放映机的转动,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都是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章所登载的影戏广告,却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怎样的影像:1902年,上海著名的娱乐场所张园上映新片的广告,开列的影片目录中有:“花旗、法国大赛珍会”(即英法世界博览会),“美国大战哑非利加”(即美西战争),“中国拳匪大战大沽口”(即中国的义和团事件)。
这些刚刚发生不久的世界大事,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当时的人们就“赞叹那做电影的人,搜索枯肠,想入非非,真是世界上无声的大教育家”。
然而,这“无声的大教育家”在很多年里,始终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外国人摄影机里的中国。
正如洋火、洋油等许多舶来品一样,中国人最初把电影这一舶来品称作“西洋影戏”。
就像许多西方文明总是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拿起电影摄影机的中国人却是守着皇城根的北京人。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买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并说服适逢60大寿的菊坛泰斗谭鑫培站在摄影机前,开演了京剧《定军山》“请缨”、“舞刀”和“交锋”等三个片段。
开拍前,任庆泰对刘仲伦等年青技师说,“别让洋东西唬住,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活动照相吗?”当《定军山》在任庆泰自己的产业——大观楼影戏院放映时,京城的戏迷奔走相告,京城的第一批专业影迷就此产生。
“西洋影戏”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地融合了。
中国人的夜生活由此悄然转变,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每张票一至二角,男女分座几乎是所有电影院的规矩。
在天津,权仙影戏院为便于晚场的观众回家,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看电影已成为生活的时尚。
中国电影史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1. 介绍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
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许多起伏,但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2. 第一阶段:默片时代2.1 早期电影的引入•1896年,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成为一种新奇的视听娱乐方式。
•1905年,上海首家电影院成立,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2.2 默片的制作与发展•1920年代,中国开始制作默片,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1921年,首部中国默片《定军山》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
•1927年,中国默片《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使中国默片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发展。
2.3 代表作品及影响•《定军山》(1921):中国默片的开山之作,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梅兰芳》(1927):首部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默片,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
3.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3.1 新中国电影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传播思想和宣传工具的重要媒介。
•1951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剧情片《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195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创作,强调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1960年代,中国电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多数电影作品偏向政治宣传。
3.3 代表作品及影响•《活着》(1994):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
•《红高粱》(1987):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呈现。
4. 第三阶段:现代电影的崛起4.1 第五代导演的兴起•19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出政治的阴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
•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杨德昌等人,通过个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
第五讲中国早期电影的终结
《三毛流浪记》
《乌鸦与麻雀》,‚昆仑‛公司1949年出 品,是著名导演郑君里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影片会集了赵丹、魏鹤龄、黄宗英、孙道临、 吴茵、上官云珠等众多影星。 剧情梗概:影片采取讽刺喜剧的手法,以 上海解放前夕一个里弄居民楼里几户人家的生 活为背景,围绕着这幢房子的产权问题展开故 事情节。揭露了侯义伯这类小官僚仗势欺人、 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和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 刻画了一群如小麻雀一样可怜的平民百姓形象。 影片拍成后遭国民党禁演,解放后才上映。
《天堂春梦》由上海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 限公司第二厂1947年摄制,汤晓丹导演,石羽、 路明、蓝马、上官云珠主演。 汤晓丹在谈到创作《天堂春梦》的动因时 说:‚胜利以后一连串不合理的现象令人不快, 即使官方的通讯社也不能讳言‘惨胜’和‘劫 收’。真正有良心的公教人员过不了好日子, 卑鄙下流的汉奸摇身一变而为地下工作者。这 些颠倒乾坤、黑白不分的现象,凡有良知的人 都非提出控诉不可。‛
《松花江上》是金山 编导的第一部影片,题材 富有积极意义。影片描绘 出了中国人豪迈而深沉的 感情、东北粗犷质朴的地 方色彩及‚九一八‛事变 后生灵涂炭的悲惨状况, 被当时的评论称为‚敌伪 蹂躏之下东北人民生活的 写真‛,它所展示的一幕 幕触目惊心的场景,极具 震撼力。
金山
金山
张瑞芳
张瑞芳
《松花江上》
1、《八千里路云和月》
2、《一江春水向东流》
3、《天堂春梦》 4、《松花江上》 5、《万家灯火》 6、《小城之春》 7、《乌鸦与麻雀》
(二)忧患史诗
一般认为,现实主义的深化是中国战后电 影所取得的最为显著的创作成就,而这种深化 首先体现在一批在宽广的时代背景下表现人物 命运、具有厚重的历史写实感的影片中。在这 些影片中,通过对抗战岁月的追忆和对战后社 会现实的批判性展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特 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面,鲜明地传导出 创作者们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
中国电影100年大事记
中国电影100年大事记1905年-1908年1905年任庆泰的《定军山》是中国电影的第一部。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
老太太惊喜之余,令有司连夜赶制影片,继而成立电影局。
1909-19121909年,上海丰泰照相突发火灾,损失惨重的丰泰照相馆结束了电影制片业务。
当时国内很多大城市中,电影已成为大众娱乐,专门放映电影的戏楼、影院大量出现,随之产生片源不足的问题。
美国人布拉斯基首先捕捉到商机,在上海香港路1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它只拍了几部短片,1912年底,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布拉斯基把公司转让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经理美国人依什尔。
1913张石川、郑正秋和杜俊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电影制作公司,开创了中国人以公司的名义拍摄电影的历史。
1913年,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就在《难夫难妻》拍摄之际,在香港,黎民伟、李北海兄弟也在组织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创香港电影事业的先河。
他俩曾与亚细亚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香港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华美影片公司,其在1913年拍摄了第一部也是惟的一部影片《庄子弑妻》,这部影片使严姗姗成为第一位登上中国银幕的中国女性。
1918中国电影诞生13年后的1918年,徘徊在教育与工业之间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了专门的电影制作发行部门活动影戏部,中国电影体制登堂入室。
不同于之前“亚细亚公司”的外资北京和“幻仙公司”的投机性质,“商务”活动影戏部自资经营,具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规模,有比较明确的制片设想和管理制度,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规模化经营。
19201920年,梅兰芳受商务邀请,拍摄了两部自己的代表作品《春香闹学》、《天女散花》,这两部非常经典的喜剧电影发行后饮誉中外,使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
19211921年是中国电影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国出现了三部值得纪念的电影《阎瑞生》、《海誓》和《红粉骷髅》。
电影百年历史梳理与缅怀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梳理与缅怀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中国电影史一般被划分为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解放区的中国电影、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在这里,鉴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复杂性,且考虑到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的特殊性,我们从艺术高考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出发,按上面提及到的中国电影史的分歧进行简要概括。
一、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1.“西洋镜”和第一部国产片就目前所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电影,可能是在1896年8月2日上海许愿“又一村”的一次游艺活动上观赏舶来品“西洋影戏”。
从此,电影的放映活动逐渐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中城市多了起来。
北京丰泰照相馆是第一家由中国人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开设,并以拍摄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
1905年春夏之交,中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诞生。
《定军山》是一部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片,该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70回合第71回,作为默片的《定军山》只选取了整出戏中“舞刀”、“请缨”、“交锋”等几个“做”、“打”片断。
2.第一批短片1913年,年轻的张石川和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新民公司”,并拍摄了中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其后又拍摄了《黑籍冤魂》,《一夜不安》等。
同年,黎民伟在香港也拍摄了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首次在电影中使用女演员严珊珊,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出口片。
3.商务印书馆和第一部故事片1917年,商务书馆收购美国人器材,成立了“活动影戏部”,拍摄《商务印书馆放工》、《庆祝欧战胜利游行》等影片,开摄制纪录片之先河。
4.“三大公司”和新旧两派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指明星(张石川、郑正秋,旧派)、天一(邵醉翁,商业路线)、联华(洪深、孙瑜,新派)。
5.类型电影与武侠片初期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片主要有喜剧片、歌舞片、言情片、侦破片等。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尝试时期(1905——1923)1、中国境内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时间:1896年8月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2•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搭建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3 1909年,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拍摄短片《不幸儿》、《西太后》,在香港拍摄短片《瓦盆伸冤》、《偷烧鸭》。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1、任庆泰,字景丰(1850—1932年)。
2、中国第一部电影戏曲电影:《定军山》(任庆泰,1905年)三、拍摄短故事片的尝试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一)张石川、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拍摄张石川,(1889—1953年),浙江宁波人。
郑正秋(1889-1935 ),广东潮州人。
《难夫难妻》,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三)黎民伟与《庄子试妻》的拍摄黎民伟(1892—1953年)《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四、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电影拍摄活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成立于1918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
•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是中国电影制片业规模性经营的开端。
•具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教育服务,要具有文化品味和爱国内容。
•(一)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戏曲片拍摄•1920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拍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二)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短故事片拍摄•任彭年《死好赌》、《猛回头》、《憨大捉贼》、《清虚梦》等。
•五、《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
•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趋于成熟。
•六、最初的长故事片拍摄•《黑籍冤魂》(1916年,4本)导演:张石川管海峰•(二)中国长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阎瑞生》2、《张欣生》4、《红粉骷髅》•(三)长故事片的艺术化倾向•但杜宇电影就是动的美术但杜宇十分重视画面造型,讲究构图和光线的视觉美感。
中国电影百年简史
电影历史百年简史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
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
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
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
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一、早期电影(1896-1949)1.1 电影的引进与发展1.1.1 电影的引进1.1.2 电影的发展与早期电影制片厂的建立1.2 中国电影产业的兴起1.2.1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诞生1.2.2 国内电影市场的崛起1.2.3 电影院的建立与电影放映的普及1.3 敌占时期的电影1.3.1 敌占时期电影的宣传与抗日主题片的兴起 1.3.2 敌占时期电影艺术的特点1.3.3 敌占时期电影与国内电影的关系二、新中国电影的起步与发展(1949-1976)2.1 电影事业的国家化与电影企业的建立2.1.1 电影事业的国家化与电影院线的建立 2.1.2 电影企业的建立与电影工业的发展 2.2 电影宣传与政治背景2.2.1 新中国电影宣传的主要特点2.2.2 电影宣传与政治背景的关系2.3 代表作品及影响2.3.1 《武训传》与中国电影的革命性2.3.2 《英雄儿女》与中国电影的抒情性2.3.3 《红高粱》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的崛起(1978-至今)3.1 电影市场的开放与多元化3.1.1 电影市场的开放与国外电影的引进 3.1.2 电影市场的多元化与国内电影的发展 3.2 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与国际化3.2.1 商业化转型与产业链的建立3.2.2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与国际合作3.3 代表作品及影响3.3.1 《霸王别姬》与中国电影的艺术性3.3.2 《卧虎藏龙》与中国电影的国际化3.3.3 《流浪地球》与中国电影的科幻元素附件:1: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时间线2:中国电影发展重要人物名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影事业法:是对电影产业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法律法规。
2:影片审查制度:是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与审核的制度,用于确保电影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百年中国电影史脉络
百年中国电影史脉络(1)尝试时期(1905――1923)最初只是对戏曲片断的记录,后来和叙事相结合,产生大量叙事短片和少数长故事片。
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电影这个新鲜事物既喜爱又陌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电影拍摄活动,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也没有清晰的经营方针,唯一的想法就是把电影拍摄出来。
《定军山》(1905)《难夫难妻》(1913)《劳工之爱情》(1922)《孤儿救祖记》(1923)1923年,《孤儿救祖记》,在叙事、表演、镜头语言上更电影化了,票房轰动,作为一个标志,结束了中国电影初期的尝试阶段。
“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2)探索时期(1924――1927)增强了自觉性,既包括电影作为艺术的自觉,又包括电影作为企业的自觉。
这一时期影片公司纷纷成立,发表宣言,并认真付诸实施。
很多电影公司拍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且重视影片的艺术追求。
这一时期电影公司的经营者也往往是电影创作者。
《玉梨魂》1924《空谷兰》1925(3)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1)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成为最流行的电影类型。
其中还有交叉结合的小类型,比如古装武侠片、神怪武侠片、稗史片。
社会动荡: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除了充满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的宏大事件的“大历史”之外,人们尤其是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身立命?电影的消遣、解闷、调侃、找乐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
电影内在的商业属性:1.电影是充满机油味和铜臭味的玩意儿;2.电影的高成本和高额回报的可能性《火烧红莲寺》(1928)《桃花泣血记》(1931)(4)变革时期(1932――1937)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变革。
电影的形式与内容发生很大变化。
左翼电影运动。
1.《小玩意》 19332.《春蚕》19333.《姊妹花》 19344.《神女》 19345.《渔光曲》 19346.《大路》 1935 (孙瑜)7.《十字街头》 19378.《夜半歌声》 19379《马路天使》 1937 (国防电影巅峰与收官之作)10.《桃李劫》1934 (有声电影里程碑)(5)非常时期(1937――1945)国统区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延安地区电影:《延安与八路军》(纪录片)租界区电影:《木兰从军》《孤岛天堂》沦陷区电影:(6)丰收时期(1945――1949)以战后进步电影为代表。
中国电影史(1)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二、抗战电影
“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形 成,不少编剧、导演和演员转入“中制”(中国 电影制片厂),拍出了一批抗战题材的影片,其 中的代表作有《八百壮士》等。
1938年月10月武汉陷落,“中制”迁往重庆, 拍出了《东亚之光》、《塞上风云》。在重庆还 有国民党官方领导的“中电”(中央电影摄制 场),拍出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
(2)新派的特点 新派导演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较深,他们的作品有如下特点: ①在取材上,倾向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多表现小资产阶级的 激进情绪和空幻理想; ②在艺术手法上,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理的刻画,比较注重 电影艺术本身的特征,叙事时重视镜头的运用。 新派影片较多地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喜爱。
》
和镜头的组接。
明星公司的代表人物有孙瑜、史东山、洪
《
深、欧阳予倩、卜万苍等。
故
都
主要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
春 梦
《天涯歌女》 、《玉洁冰清》 等。
》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3.”新派(以“联华”为代表)与旧派(以“明星”为代表)的特点
(1)旧派的特点 旧派导演多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在题材上,偏向于农村或下层市民的生活,具有较浓的“醒世”、 “劝世”的说教性;注重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戏”的成分更多; ②在艺术手法上,采用通俗化的“直叙式”叙事,结尾往往是“大 团圆”的固定模式,带有中国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叙事特征。 旧派电影比较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流 》
流》、《小城之春》等等。
《
《中国电影发展回顾》1
二、分不清是艺术还是政治
石挥和他的艺术 1950年他自编自导自演 年他自编自导自演 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了电影《我这一辈子》,这 部电影在1995年,中国电影 部电影在 年 诞生九十周年时, 诞生九十周年时,获得了 世纪奖” “世纪奖”,而石挥本人也 获得了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 男演员。 男演员。
繁荣的要素:
对好莱坞电影的学习; 技术和盈利模式的完备; 电影界的相对独立; 当时租界强大的电影消费能力;
强大的电影创作群体
(2)东方“好莱坞”(1936年 好莱坞明星访沪)
上海vs Holewood 好莱坞电影有强大的资本,庞大的市场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同时,商业化的好莱坞同样给了艺术电影相当大的生存空间。
1947年的上海电影界佳片不 年的上海电影界佳片不 热映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断,热映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小城之 等作品以正剧和悲剧居多, 春》等作品以正剧和悲剧居多, 以迎合抗战胜利后观众的心态, 以迎合抗战胜利后观众的心态, 而张爱玲以这样一部讲述普通人 生活的喜剧《太太万岁》 生活的喜剧《太太万岁》赢得了 票房的肯定。 票房的肯定。
三、文化精英的电影情结(1945-1949)
(1)文化精英从何而来 战场复原的文化干将、留学归国、留守孤岛的文化界人士。
(2)共同点:文化饥饿感,表达欲求
(3)代表人物:张爱玲、柯灵、曹禺、李健吾
张爱玲:银幕上写就“浮世的悲欢” 张爱玲:银幕上写就“浮世的悲欢”
在中国电影史上,她是女性书写的开始,她 的作品是对女性命运悲观而清醒的洞悉。
中国电影发展回顾
第一节 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投射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 洋影戏”; 最早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并不是由中 国人首先在中国拍摄和放映的,而是由外国 人拍摄、并且在外国放映的。
影视欣赏教案-周星概述
教案
2010~2011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影视欣赏
系(院、部) 文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汉语言文学
授课班级全院公选
主讲教师顾晓红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周星等编《影视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制二○一0年六4月
教案(首页)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影视艺术课程教案。
电视电影发展史
六、战后中国的电影(1946——194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电影的 中心重新回到上海。《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 月》《万家灯火》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 败和反革命的本质。 1945年到1949年这四年间,也是香港电影发展的 “复苏时期”,出现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制片机构:大中华 影业公司和永华影业公司。
近距离现实性:
电视文艺的现实性首先集中体现再它的题材上。电视文 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传播舆论、影响公众舆论。 电视文艺节目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时代大潮中 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 电视文艺节目的现实性还体现为突出显示和强调文艺的思想 性和教育作用。由于电视媒介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文艺 节目创作要选择文艺作品即以选择精品为主,并弘扬本民族 的优秀文化传统。 电视文艺节目的现实性还体现在它的“新”字上。节目内容 新,形式也要新,节目的表演者也要新。往往是一台新节目 造就一群明星,发现一批新人,给文艺界带来新的气象,新 的风格和新的思路。
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1894年,法国里昂的路易· 卢米埃尔、奥古斯特· 卢米埃 尔在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基础上,依照缝纫机的机 械原理制造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械发明了“活动电影放 映机”并把摄影像投放在银幕上。1895年3月22日,他俩 获得拍摄、放映电影的专利。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对观众极具吸引力的100多部1分 钟左右的影片,“从现实生活中扑捉自然景”如影片《工 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渔船出港》 等。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璐14号大咖啡馆地 下室印度沙龙内,公开卖票放映影片,这一天被公认为世 界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作是世界电影的发明者。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一)(2008-08-30 19:53:42)转载▼标签:分类:影视、音乐、艺术中国电影亚细亚影戏公司电影发展丰泰照相馆郑正秋1905~2005,整整一个世纪,对于只比世界电影诞生晚十年的中国电影而言,本应风光无限昂首阔步。
只是,因着历史背景的蹉跎,中国电影却历经沧桑,饱尝挫折,本身就能成为一部情节波澜起伏的电影。
国难家难自身的挣扎,都被囊括其中,艰难咽下。
一百年的爱恨情仇注定了中国电影不可能走得轻轻松松。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定军山》片断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49-1965)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49-1965)1949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在北平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电影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后该局改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1955年改称国务院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
同月,北平电影制片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北京电影制片厂)。
同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由兴山迁回长春(该厂于1955年改称长春电影制片厂)。
7月,中华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成立。
后该会几易其名,1979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
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
1950年7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故事片《中华女儿》获自由斗争奖,石联星因主演《赵一曼》而获演员优胜奖,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红旗漫卷西风》、《大西南凯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获荣誉奖。
从而首开新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纪录。
本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各地停止上映美国影片。
1951年1月,导演费穆逝世,终年45岁。
3月,电影局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举办“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共展出“东影”、“北影”、“上影”三厂摄制的《白毛女》等20部故事片和6部纪录片。
5月,《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大量修改并定稿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此后各地掀起持续半年多的对《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195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成立。
该厂于1956年改称八一电影制片厂。
自此,“八一厂”与“东影”、“北影”、“上影”构成新中国四大国营制片基地。
1953年7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
本年,摄影师、导演黎民伟逝世,终年61岁。
1954年7月,导演张石川逝世,终年65岁。
1955年2月,导演史东山自杀,终年53岁。
8月,编剧、导演洪深逝世,终年61岁。
1956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
该院前身为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和北京电影学校。
1957年4月,文化部举行优秀影片颁奖仪式,大陆和香港于1949年至1955年间摄制的69部影片获得奖励,同时受到奖励的还有396位创作人员。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一)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 1905—1931)一、草创1、开端⑴国产电影开端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 1905年春夏之交;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
⑵故事片开端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3 年;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编剧:郑正秋;新民公司拍摄。
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 年;导演:任彭年;编剧:杨小仲。
【注:短片≤ 6 本;长片≥ 7 本】⑶其他开端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 1913 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主演:黎北海、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演员、非职业)2、终结《劳工之爱情》—— 1922 年;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3、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 1922 年;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地位: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
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
4、“商务”之短片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任彭年5、1919—1922 年间的三大公司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初盛景观1、《孤儿救祖记》1923 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
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特征: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著的特征】著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群体。
【补充:“长城画片”——1921年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中国电影赏析
(五)中国电影繁荣期(1949-1966 ) 中国电影繁荣期(
1946年10月1 日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完 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这样 就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紧接着在 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中华 儿女》或“自由斗争奖”。这一时期,反抗与 暴露不再是影片迫切需要表达的主题,取而代 之的是歌颂与赞美,歌颂新社会,歌颂新人物, 从而形成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革命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银幕风格。
国统区电影 上海“孤岛” 上海“孤岛”
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 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为止。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 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 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沦陷区
(四)中国电影成熟期(1945—1949) 中国电影成熟期( )
这一时期,一些优秀影片有费穆的《小城之 春》,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女神》、 《壮志凌云》等片,在拍摄《神女》中导演运 用简洁明晰的画面设计与圆熟流畅的镜头转换, 使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传世之作。而郑君 里的《乌鸦与麻雀》,汤晓丹的《天堂春梦》, 张骏祥的《还乡记忆》、《乘龙快婿》等也是 此时期比较出色的作品。相比最早时期的电影 人,电影史论家通常将1930—1949年这一时期 的导演称为中国的“第二代导演”。
1、战后电影的成熟
一 二 三 四 五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 乌鸦与麻雀》 《乌鸦与麻雀》 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万家灯火》 《万家灯火》
重点影片 (1)情节剧史诗电影《一江春水向东 流》 1947,蔡楚生、郑君里合导,陶金、 白杨主演。 以情节剧的结构模式为影片的主要叙事架 构。剧性冲突的多层次设置,反差性高 潮段落的合理安排 (2)散文风格的艺术电影《小城之春》 1948年,导演费穆,文华公司出品。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注重 散文诗般的抒情文化传统,注重人生哲 理的意义。
中国电影史。详细
中国电影史。
详细中国电影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电影院和电影制片公司在中国尚未兴起。
然而,1905年在上海,一个名为“美国影讯”的公司开始向中国人展示电影。
此后的数十年里,电影逐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历了一次黄金时期。
1913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上映。
随后的几年里,电影制作公司不断涌现。
1922年,上海宝莲电影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设备齐全、专业化的电影制作公司。
此后,该公司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代表,旗下拥有大量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电影如《武则天》、《小城之春》、《骆驼祥子》、《大闹天宫》、《无情岁月》、《八百壮士》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拍摄的。
它们被称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然而,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电影工业被国有化,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由政府直接控制。
在1950年代,由于党的文艺方针的限制,很少有像样的电影作品出现。
这时期的电影内容因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而缺乏多样性和活力,很难称之为一个美好的时期。
1960年代末期,中国电影重新开始繁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电影恢复了活力,并大量创作出优秀电影作品,如《红高粱》、《黄土地》等。
这些电影关注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走向了国际市场。
1984年,谢晋执导的《黄土高天》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奖项——金棕榈奖,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纪录。
此后,几部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广受好评,如《红楼梦》、《菊豆》、《活着》等。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崭露头角,开始成为世界电影大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电影公司开始走上商业化道路,电影制作逐渐趋向专业化,并吸引了许多好莱坞明星前来参与中国电影制作。
这个时期的电影题材也更加多样,既有商业片,也有文艺片。
《霸王别姬》、《英雄》、《千里走单骑》、《投名状》、《红海行动》等电影成为中国电影黄金时期的代表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6年
6月,战前联华影业公司同仁利用原产业组成联华影艺社。
8月,文华影业公司成立。
这是战后时期以讲究艺术质量著称的一家民营制片机构。
10月,中共在黑龙江兴山正式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
本年,中央电影摄影场接收敌伪电影资产,在此基础上分别在上海设一厂、二厂,在北
平设三厂,在长春设长春电影制片厂,从而成为战后时期最大的一家官方电影制片机构。
该摄影场于次年改组为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年,在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观望和整顿之后,上海影业重新活跃起来,并再度成为中
国电影生产的中心基地。
1947年
6月,联华影艺社改组为昆仑影业公司。
这是战后时期影响最大的一家民营制片机构,
成立当年出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曾创连映3个多月的卖座记录。
本年,由于物价飞涨,制片成本比战前高出10万倍之多。
1948年
2月,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电影检查法》,并成立由“军统”和“中统”成员参加的内政
部电影检查处。
本年,第一部艺术和技术质量较为成功的国产彩色影片《生死恨》(戏曲片),由艺华
影片公司摄制完成。
该片根据同名京剧改编,费穆导演,李生伟摄影,梅兰芳主演。
[/pre]战后的中国电影(1946-1949)
1945年8月15日,虽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八年抗日战争,但是国共两党
的内战旋即展开,社会依然动荡不安。
国民政府接收了原来由日本控制的电影企业。
包
括华影、满映。
扩大了中电、中制、中教、农教。
建立了长制、实电。
在解放区里,延
安建立了延安制片厂,西北电影工作队;在河北建立了华北电影队;原延安电影团亦前往
东北建立东影。
而民营电影企业方面,最重要的两家是昆仑和文华。
这个时期很多优秀
电影出自于这两家制片厂。
昆仑这家民营制片机构的成立是有渊缘的。
1944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委派阳翰
笙与工商界民主人士章乃器、夏云瑚、任宗德等商讨,获得他们在资金上的支持。
战后
,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郑君里、孟君谋等战前联华影业公司且的名义,成立联华
影艺社。
1947年6月,正式改名为昆仑影业公司。
昆仑的作品之中,以宏大气魄的电影史诗和忠于现实主义的影片最为着名。
前者的代表作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
云和月》这样的叙事史诗;后者有"万家灯火","青山翠谷"这样的现实美学佳作。
在上海成立的二十多家民营电影机构中,影响较大的是"文华影业公司"。
他们的主
要成员是来自"苦干剧团"的一批知识分子。
他们制作的电影多是将人的描述成为主体,
战争往往会被推到后景。
其中代表作有费穆的《小城之春》,岳峰,陈翼青的"巫山梦回"等。
在解放区内,由袁牧之任厂长,陈波儿任党总支书记的东影,先后举后了四期训练
班,训练各类型电影专门人材。
而拍摄的电影类型是以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译制
片等等。
留在延安建立延安制片厂和西北电影工作队的电影人,主要创作故事片和新闻
记录片。
后因战争局势停拍,1947年10月西北电影工作队的电影人并入东影。
1946年10 月建立的华北电影队,在1948年11月改建为石家庄电影制片厂。
主要拍摄的都是新闻片和记录片。
1949年中国解放。
4月份,成立中央电影局,袁牧之任局长;同年4月,北平电影制片
厂成立,田方任厂长;原本由袁牧之任厂长的东影,由吴印咸接替厂长的职位,并着手拍
摄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