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cd56c0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4.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
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
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
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
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身高、腰围、腿脚的长短、甚至屁股的大小都各不一样,如果把那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能让自己变得反而更丑更难堪。
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我们有的同学听说机电专业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机电专业来读,结果由于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太差,学不懂,听不懂,反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果选择相对简单的营销专业、微机专业来学,可能收获会更大,自己学得更好一些。
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去在初中阶段的知识作为铺垫,它与过去的知识联系不强,所以选择营销专业、微机专业相对而言学起来不难。
而机电专业,如果你没有在初中学好数理化,那么这三年你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基本上只能坐飞机。
这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情况摸深摸透,然后作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我们学院旅游班的女生有的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决定改读护理专业。
我觉得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我比较支持。
因为旅游专业基本上是说起好听,真正你要在旅游行业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很难很难,当导游很难,当宾馆总经理很难,而在宾馆酒店端盘子、打扫床铺根本不需要在学校学几年,浪费时间。
你看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工有几个是旅游专业、饭店专业毕业的?所以重新作出符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是明智的。
古人说过,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明选择很重要。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6e8deebad51f01dc281f1c4.png)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 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该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性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化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ca37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f.png)
哲学与幸福
不同哲学观的幸福观
幸福观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位,例如,儒家讲究的是人伦之道,道家追 求的是自然之道,而西方哲学更多关注的是理性和自由。
如何追求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应该基于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体验,通过探索和实践, 我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成为哲学家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 课件
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生意义和存在方式的学科。通过学习哲学,人们可以更好 地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哲学的定义
1 哲学起源
源于古希腊,是对宇宙、人类和社会本质以及存在意义的探究。
2 哲学定义
是研究人类生存与存在的普遍原则和时代特定问题的学科。
3 哲学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理清思维,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探讨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哲学也可以对现代社会中的现 象进行反思,探究其根本原因 和解决方案,达到有效解决问 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哲学的意义也在于强调人与人 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共同发展, 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化 视野。
主要哲学流派
东方哲学
• 儒家哲学 • 道家哲学
西方哲学
• 古希腊哲学 • 启蒙时代哲学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1
如何运用哲学思考人生问题
2
通过哲学思考,可以更好地解决人生 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并追求真正重要 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
和有意义。
哲学的价值
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 力,探究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并为人 的成长与提升提供指导。
哲学的学习与实践 增进思维能力的方法
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流派阅读经典著 作,然后通过思考和实践将哲学思想应用到日 常生活中。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a7bbf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0.png)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必须结合客观实际。
3.启发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你的规划是否考虑了客观实际因素?二、讲解(15分钟)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客观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生选择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如果非要报考大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导致失败和挫折。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在人生选择时,必须结合客观实际,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如,一个数学天才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四、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做出选择的限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阐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5e1cbaa00b52acfc7cac2.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4c75f086c175f0e7cd13761.png)
)
3、人生的选择,必须符合( B ) A、别人的想法 B、客观实际 C、父母的要求 D、自身的幻想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 年轻时,曾想做教师,同时 又痴迷音乐。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歌唱家。 于是去问父亲,父亲说: “你如果想坐两把椅子,可 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 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第一节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 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四、 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位客官为什么捞不到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 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 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的根据。
哲学与人生
绪 论
问题
1、你认为什么是美?你见过哪些美的人和 事?为什么你认为是美的? 2、假期你过得快乐吗?为什么?
结论
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人们会自觉不自 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比 如人怎么样活得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哲学就是围绕着“意义”问题而展现的。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 的生活和实践。这就是哲学。因些,我们 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四、哲学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走路,哲学比作 老人。 把哲学比作老人说明哲学是经过漫 长历史发展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 智慧、经验、思想的总结,这对于我们 所走的漫漫人生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 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就是说,人不能只莽撞的 往前走,还需要不时的停下来反思,就是要反省、 思考一下我们的得失。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https://img.taocdn.com/s3/m/487ab7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7.png)
2022-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红色中国去!”钱学森回国遭到了百般阻挠,但他毅然决然认为自己应早日回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1955年8月,他终于回到了祖国。
案例< 鲁迅先生>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
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多种可能性
正确取舍才能拥有无悔人生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创造经常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岔路口摆在我们面前,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顺利到达胜利的终点。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https://img.taocdn.com/s3/m/57281e15be1e650e52ea997a.png)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肖斌的母亲想让儿子退出足球学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肖斌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一章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f71f0ff02768e9950e7380d.png)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前置作业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都存在那些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共同点吗?2、请大家回顾一下当初为什么选择来读职校以及现在的专业?你都做了哪些考虑呢?二、课堂活动1、纸箱探险小游戏准备纸箱一个,小物品如水杯、课本、毛绒玩具等若干。
每一次纸箱内放一个物品(放的物品不可让学生发现),请一位同学上来,闭住眼睛,手伸进纸箱中摸索,然后向全班同学描述他摸到物品的特征,大家一起来猜测到底是什么。
最后一次纸箱内什么都不放,请一位同学来摸索,并告诉大家他摸到的是什么。
该游戏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事物虽然是多样性,但都统一于物质。
2、让学生进行自我盘点三、视频1、《纸上谈兵》2、《选择》3、《小杨一家的选择》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前置作业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个各小组搜集事物运动变化的相关例子。
对举例最多的小组给与奖励。
二、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讨论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再昂贵的白菜也没有同等分量的黄金贵?(认识规律)2、请同学真实写出自己的一天作息活动的“流水账”,并说出此种活动带给自己的正负面的影响。
(行动成就人生)三、视频1、《大自然的运动变化》2、《哥伦布放鸡蛋》积极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姚明记录片》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一、前置作业请大家思考:人类在体能和生理器官的功能上很多都不如动物,为什么人能成为“万物之灵”呢?二、活动1、讨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请讨论回答,我们遭到地球的报复,我们错在哪儿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对照书中“培养自信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提升自信的计划。
三、视频1、《阿甘正传(片段)》2、《初中生地震后用双手刨出同学》3、《洪战辉的故事》。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ff66b36625c52cc58bd6be2f.png)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类人猿进化成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高级、最 完善的物质器官——人脑。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 官,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人脑这种高 度发达的特殊物质器官,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 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如此。人的意识能够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使人们得到真知,但是人 的意识也会虚幻和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如各种 谬论和迷信观点。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 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 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 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 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 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 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 们在此要探讨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 辩证关系,简而言之,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9世纪,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其自 身存在的缺陷,遇到了全面的危机。正是 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 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 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与总 结,形成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世界的 科学认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 应了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 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马 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 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理解自然界是客观的比较容易,理解人类 社会是客观的,相对来说就有些难度了。 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人们的一 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目的支配下进行 的。这就是说,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同于 自然界。尽管如此,人类社会仍然是物质 世界的一部分,是客观的。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8afe27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b.png)
漫画中的哲学
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漫画中的哲学
要有创新精神
漫画中的哲学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质
漫画中的哲学
偶然性和必然性
漫画中的哲学
你的脉怎摸不着?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漫画中的哲学
透过现象看本质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小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系统化的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工人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
展史上的光辉篇章和集大成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 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说说在上述材料中,这些伟大思想家对世界和人生有哪些思考?
看图猜成语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品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历史地位。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及理论内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品质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7de6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4.png)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想问题做事情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客观实际?
P4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P4、5
什么是实事求是?
P5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什么是哲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是因为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P10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12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活动:
我为自己代言!
结合客观实际,为自己选择未来的工作岗位。
1、什么是哲学?
哲学观点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哲学可以教会我们思考得更深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ba26807336c1eb91b375d13.png)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 客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军校吗? 不善于表达的人合适做老师吗?
男人的愿望:
3岁,不尿裤子; 5岁,能自己吃饭; 10岁,考试拿高分; 18岁,考个好学校; 20岁,能有漂亮的女朋友; 22岁,找份好工作;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世界物质的多样性为选着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 旅游专业 可能从事的职业: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前台接
待、客房服务、迎宾,办公室文员,茶楼,旅游,列 车员。 • 幼教专业
可能从事的职业:幼师,早教机构、亲子员从事幼 儿潜能、智力开发,培训机构幼儿音乐、舞蹈等,婴 幼儿食品、用品行业从事营养、教养的咨询等等。
C.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
课后总结: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 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 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和前提 3.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
本课学习的哲学 理论就是为了解 决选择困难问题
。
空中楼阁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6cd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e.png)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c2e435980eb6294dd886cc3.png)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你是谁?你从Βιβλιοθήκη 里来?你要到 哪里去?”第1章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材P1)“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的成功 故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法国哲学家萨特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 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 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 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 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 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 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 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 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我们要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 。 台湾的学者傅佩荣说的好:“哲学脱离人 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 。”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将哲学 方法与人生问题的一一对应,有机结合。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时,不在于学到多少知 识,而在于习惯思考和追问,甚至怀疑和批评。 培养这种精神和习惯,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哲学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走路,哲学比作 老人。 把哲学比作老人说明哲学是经过漫 长历史发展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 智慧、经验、思想的总结,这对于我们 所走的漫漫人生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 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就是说,人不能只莽撞的 往前走,还需要不时的停下来反思,就是要反省、 思考一下我们的得失。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人生的客观实际
(社 前会 提历 )史 条 件 (主 根观 据和 )客 观 条 件
人们要作出自己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正确的 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各种实际。
小结1: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 的社会历史条件。 这是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 提。
小结2: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 条件。 这是我们作出的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 动的根据。
区别人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
性格特点 思维特征 兴趣爱好等
个人体质 学业基础 家庭背景等
小结3: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不同阶段所 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少年时期:童年时代的我们,一般都是吃喝玩乐为主。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发展已经有几 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 次重大变化。 “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两个字 组成。 爱+智慧=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通俗地说就是活得明白,不要糊里糊涂地活着
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在汉 语中,“哲”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
教材P7
一个没有手臂的人居然能演奏出美丽的乐 曲,刘伟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启示: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总有一条适 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 的人生道路(本内容自学)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请以“脚踏实地,做对社会有益的 人”为题,结合本节的哲学观点写一篇 作文。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1、培养智慧 2、发现真理 3、印证价值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历代相传,形成一句成语:塞翁 失马,焉知祸福。 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 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三、那么人生是什么?
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现实生活:从现象层面理解,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 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日常生活中,像我们 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 个人史”。 情感生活:从意义层面理解,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 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 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如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 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 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 整个人生。
第一节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 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四、 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位客官为什么捞不到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 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 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的根据。
问题:同样的头痛病,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药呢?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坚持主观符合客观。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 求是。 (三)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行动的根据。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党的思想路线;行动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与人生
绪 论
问题
1、你认为什么是美?你见过哪些美的人和 事?为什么你认为是美的? 2、假期你过得快乐吗?为什么?
结论
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人们会自觉不自 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比 如人怎么样活得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哲学就是围绕着“意义”问题而展现的。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 的生活和实践。这就是哲学。因些,我们 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2、哲学在于对自我的一种追问 由于真正的哲学关心的是人和人的世界, 所以,苏格拉底说:与其认识世界,不如 认识自我!认识了自我就是认识了世界。 哲学就是认识自我的努力过程,就是向自 我的追问过程:我怎么能够存在?我存在 的情形是怎么样的?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应该怎样生活才不辜负自己珍贵的一 生?
我们考问人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 要到哪里去? 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 么? 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每次路过一个国家,总会向国王 这样介绍自己:“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 天取经” 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是每个人都要问清楚自 己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他的自我介绍不仅是讲给国王听的,更是讲给自己听的。 他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清晰地规划了 自己的“取经之路”,并坚持走下去,不管路上有多少的 艰难和诱惑,妖魔、金钱、权力、美女都没有动摇他西天 取经的决心,于是他成功地实现了目标。
反 对 两 种 错 误 倾 向
1、把自己的主 观愿望作为出发 点
2、以主观愿望 代替客观现实
拔苗助长 郑人买履
唯心主义
宋朝时,在河南一著名小镇的集市 上,一日,有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 :“卖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 无核!”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 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见状之后, 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 ,卖核桃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
知识点
什么是客观实际?P3
所谓的客观实际,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 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 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和关系。
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
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张仲景,一次,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人找 他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 子不通。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贴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 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 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 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 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吃过 药发了汗就好了,有汗的人再出汗,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 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也很快好了。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 1、郑重选择,不留遗憾; 2、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 3、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有 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 、朋友的帮助,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今天 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 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一种对待人生 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1、哲学所谈论的“爱” 就是爱智慧,爱思考,但爱好智慧不等于 拥有智慧,而是要把人类的智慧,作为我 热爱,我追究,我拷问,我批判,我反思 的对象。这是对待“智慧”的一种态度, 而这种态度恰恰又是智慧的。
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没有答 案(而且极有可能没有),但我们有了答 案之外的收获(而且一定是有的)——我 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人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能不 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 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教材P7 《两片树叶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千 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 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决定着人生选择的 :多样性和联系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3、人生的选择,必须符合( B ) A、别人的想法 B、客观实际 C、父母的要求 D、自身的幻想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 年轻时,曾想做教师,同时 又痴迷音乐。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歌唱家。 于是去问父亲,父亲说: “你如果想坐两把椅子,可 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 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青年时期:开始自立,独立地承担社会责任。
老年时期:安乐于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巩固练习
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客观实际的范畴( ABD ) A、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B、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C、人的幻想 D、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