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动词_动量词_结构的句法属性及英译_李光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 o .2,2008

第24卷J O U R N A LO FE D U C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O FJ I L I NP R O V I N C E

V o l .24(总170期)

T o t a l N o .170

收稿日期:2007—12—03作者简介:李光群(1971—),男,湖北郧西人,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文化与翻译。

蒲轶琼(1973—),女,湖北丹江口人,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讲师,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动词+动量词”结构的句法属性及英译

李光群1

 蒲轶琼

2

(1、2.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湖北丹江口442700)

摘要:动词+动量词的句法属性存在着两种观点。展示两种观点的存在理据,从述宾、述补、宾语、补语等的基本界说认清动量结构句法属性的一般倾向性。在本结构英语译文的观照下,探讨两种说法的普遍性。最后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基本框架来分析不同层面的观点,以整合两种说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动词+动量词;句法属性;述补结构;述宾结构;英语译文;三平面理论中图分类号:I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8)02—0110—04

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和语法

功能进行考察。从句子内部结构考察的结果是主谓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等等,从句子语法功能考察的结果是名词性结构、动词

性结构、副词结构等等[1]

。对像“洗一次”这样的动量结构句法属性的分析也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本文首先展现当前对这种结构句法属性有影响的两种看法,从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宾语、补语的描述性概念中摸清普遍的倾向性看法,然后从英语译文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人们对这种动量结构句法属性的看法,最后运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来分析汉语“动词+动量词”的句法属性,从而将两种不是相矛盾的说法整合在三个平面的立体结构中,有效地认清汉语“动词+动量词”的句法功能和句法属性。

一、“动词+动量词”句法属性的两种观点汉语“动词+动量词”结构的句法属性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表面形式的角度出发,将其与“动词+名量词”结构的句法属性归为一类,这种看法有其合理的理据。“表示时量或动量成分不能算补语因为动词后头带表示时量或者动量词语的格式(洗一次、住一天)跟述补结构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把这个位置上的表示时量或动量的词语归到补语里去,主要是因为不愿意承认它是宾语。把这一类格式放到述补结构里去的惟一的理由是说:后头的表示动量和时量的词

语在意义上是补充前边的动词的”[2]

朱德煦教授认为动量结构与物量结构的句法功能相同,把二者都归为述宾结构。通过替换,扩展和否定的方式发现“动词+名量”与“动词+动量”具有相同的句法分布模式,这种“完全从表面形式”观察的结果虽然没有涉及意义因素,但似乎涉及到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或者说语言形式在具体运用中根据相同的仿生机制或结构而衍生出许多表层结构一致而逻辑语义不相搭配的语言习惯,比如“吃饭”这个结构应该很早就出现在语言系统中,人们往往追求形式的一致而忽略了意义的逻辑搭配,所以就出现了“吃食堂、吃地摊、吃大款、吃公款、吃大户、吃小灶等”表层形式的动宾结构和意义层面的状动结构。因此朱德煦教授把动量结构与物量都看作述宾结构能不能说遵循了这种语言游戏规则呢?根据合理的结构,构造出不符合逻辑意义的搭配,在语言中很常见,在汉语中称作“移就”辞格,而英语中称作“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就是利用句子表层的线形排列形式表达语义不协调的深层结构,形成了以语义指向原则形成的形式与意义间的错落美。根据朱德熙教授的例证,即“一次头也没洗”、“一下门也没敲”、“一天旅馆也没住”等[2]

,“动词+动量词”结构归为述宾结构实际上也是通过语义指向而形成逻辑意义与形式搭配序列的

110

DOI :10.16083/j .cn ki .1671-1580.2008.02.017

偏离形式。虽然有人说这种形式不符合逻辑,但是语言中这种不符合逻辑形式普遍存在着并在语言实践中被不断地运用着。物量短语和动量短语的句法功能用述宾结构来概括一般书上二元的分类法,即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未尝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但是在其他的现代汉语书籍或词典上,可以找到很多“动词+动量”结构被归为述补或动补结构,如现代汉语词典对“补语”解释所举的例子就有“走一趟”,并明确说明“一趟”是补语[3]。胡裕树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在“动补谓语”一小节中,举的例子“他用手把门敲了三下”、“这个小组成立了三年了”、“他找了我三次”、“我看了他一眼”等,把“三下”、“三年”、“三次”、“一眼”都看作补语[4]。在“词组的结构类型”一小节中,举的后补词组的例子中也有“去一趟”,很明显“一趟”是做去的补语。并且根据句法和语义的选择性把“动词+量词”结构的句法结构分为两类,如“量词可以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构成的数量词词组在动词后边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吃一碗,喝两杯),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用在动词后边则构成后补关系(跑一趟,读一遍)[4]。刑福义、汪国胜两位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表明他们把这种“动词+动量词”结构看作动补结构,如在解释正补短语时举了“跑一趟”的例子[5],在解说补语时举了“病人害怕地看了沈洁如一眼”,并把“一眼”明确标为补语[5]。从这些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胡裕树、刑福义、汪国胜等都把这种“动词+动量”结构看作动补结构或述补结构。这种语言组合体,在句法分类方面存在着分歧,究竟是归为述宾结构还是归为述补结构,存在两派意见。一种观点从表面形式的角度出发,以语义指向理论为原则来说明归为述宾结构的合理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动量词或时量词是对动词的时况或状况的补充,因此从语义的角度来归为述补结构。究竟是表层的述宾可行还是深层语义的述补可行?很显然,一种观点是根据形式上的一致性,把“动词+动量”与“动词+名量”看作一种类型,而另一种观点是根据量词的语义指向,把语义指向动词的归为述补结构,而把语义指向名词的归为述宾结构。

二、述补、述宾、宾语、补语各自定义表露的倾向

从述补结构、述宾结构,宾语以及补语的定义来分析“动词+动量词”结构的句法属性,是否能够有所帮助呢?述宾短语又称动宾短语,由述语和宾语两部分构成,述语一般表示行为动作,宾语是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看小说”“洗衣服”“喜欢下棋”“进行限制”等等。述补短语又称补充短语或正补短语,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构成,述语一般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补语对述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6]。动宾短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动后宾,组成成分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动”与“宾”之间关系很复杂,常见的有:动语+受事、施事、与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正补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正后补,正的部分是中心语,补的部分是补语,组成部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如,动+补:跳起来,跑一趟等[5]。动宾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等关系,如来了一个人。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例如干得好,去一趟[4]。最典型的述补结构是述语和补语直接结合当中不带“得”字的格式、述语和补语之间有“得”字表示可能性的那些、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都带“得”字表示状态的格式[7]。上面对述宾短语、动宾短语或动宾词组等的界定点明了动词与宾语间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述补短语、正补短语、后补词组或述补结构说明了动词与补语间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动词和补语间的关系是动作和结果的关系,如“动补结构是由两个成分构成的动词复合词,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结果的关系”[8],从而明确了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动词+名量”结构的“买一本”中“一本”是受动词“买”限制的,因为一本与书籍之间具有恒定的物量关系,很自然可以归为动宾结构,但是“等一下”中的“一下”,“洗一次”中的“一次”,又能与什么物品之间产生恒久的物量关系呢?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可以有“洗一次头”、“上一次厕所”、“去一次商场”等等,“一次”与名词间不具有恒定的物量关系,同时也没有与特定动词具有固定的搭配关系,这说明了“一次”具有游离性特征,能够与许多动词搭配,表明动词动作发生的频率特征。与“一本书”等结构具有相同搭配形式的“一次头”表面上看具有相同的句法功能,但是从语义指向上看,似乎又具有语义的不连贯性和不习惯性。根据次序排列的一致性应看作动宾短语,根据语义的指向应归为述补短语。这些定义是从语序和语义的角度来表明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线性排列形式。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确立一个词语在句法结构中的句法功能。确定动词后面动量词的句法功能需要考虑语序和语义因素。是以语序为惟一条件还是以某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呢?如果以语序为惟一条件就是动宾结构,以语义为惟一条件就是述补结构。这里就需要确立什么样的词语能做宾语,什么样的词语能做补语。宾语跟动词相对待,是动语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11]。补语是动词和形容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