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阶段性作业31(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地球化学课程作业3(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四章——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总分配系数(D i):为了解微量元素在岩石与熔体间的分配行为,需计算微量元素在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总分配系数(D i)是用岩石中所有矿物的分配系数(K D i)与这些矿物在岩石中的相对质量分数(ωi) 之和来表示。

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而言的,指在体系中质量百分比低于0.1%的元素,同时它们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学计量式的组分,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特性,近似服从Henry定律。

3. Eu:表征Eu与REE整体分离程度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δEu=2Eu n/(Sm n+Gd n)(n 表示相对于球粒陨石标准化)。

4.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核数,最终转变为稳定核数的同位素。

5.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

6. 稳定同位素:不能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同位素或由于衰变期长,其同位素丰度变化可忽略不计的核素。

7. 不相容元素: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部分熔融或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熔体相中的总分配系数<<1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二.简答题

1. 以Rb-Sr同位素衰变体系为例,说明要正确获得样品形成年龄需满足的条件。

答:需满足的三个条件为:(1)研究的一组样品有同时性和同源性,所谓同源性是指每个样品有相同的(87Sr/86Sr)0值。(2)在样品形成后保持Rb-Sr体系封闭,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上的交换。(3)所测样品有较为明显的Rb/Sr比值差异,以确保获得一条高质量的等时线。

2. 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的具体做法。

答:稀土元素配分图的做法:(1)将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ppm)分别除以某个标准物质的相应元素值(一般是Sun and Mcdonald,1989发表的球粒陨石或者其他数据,如MORB),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将各稀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作为横坐标。(3)以标准化后的值作为纵坐标,作图,之后,纵坐标改为对数形式。

微量元素蛛网图的做法:(1)将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ppm)分别除以某个标准物质的相应元素值(一般采用Sun and Mcdonald,1989发表的原始地幔数据),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将微量元素按元素不相容性降低的顺序(即岩浆作用过程中总分配系数增加)排列作为横坐标。(3)以标准化后的值作为纵坐标,作图,之后,纵坐标改为对数形式。

3. 请用图示分析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配系数K D=0.1和K D=4这两个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并辅以简单说明。

4. 简述元素总分配系数的涵义;若知Ni 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间的分配系数K Ni ol/opx =3.82 (1025℃,1atm),某火山熔岩中橄榄石Ni 含量C Ni ol =2000ppm ,计算与其平衡的斜方辉石中Ni 含量。

答: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组分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将微量元素在两相之间的活度笔直称之为分配系数(K D )。

K Ni ol/opx =3.82=C Ni ol / C Ni opx =2000/C Ni opx 得到C Ni opx =2000/3.82=523.6ppm

5. 简述影响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

答: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受同位素衰变作用影响:有β-衰变、电子捕获、α- 衰变、重核裂变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主要受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同位素分馏作用有:物理分馏、动力分馏、平衡分馏、生物化学分馏等。

6. 总结元素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元素分配系数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体系的物质组成、氧逸度及矿物结晶速度等。(1)温度:由能斯特分配定律可知,ln K D =-(ΔH/RT)+B ,可见分配系数与体系的温度导数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元素在平衡共存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趋于减小。(2)压力:多数情况下分配系数主要涉及的物相均为凝结相(固体、熔体和流体),对压力的敏感程度有限。但当体系中出现气相时,压力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将有所体现。总的来讲,压力的增大会导致元素分配系数的相应增加。(3)体系的组成:岩浆(熔体相)的化学成分变化直接会影响到元素的分配。例如,Cs 、Ba 、Sr 及部分稀土元素在不混熔的基性和酸性熔体中的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分配在酸性熔体中的Cs 是基性熔体中的3倍,Ba 、Sr 为1.5倍,其他元素为2.3-4.3倍;火山岩中斜长石中钙长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多数稀土元素尤其是Eu 的分配系数起伏变化,以Eu 为例,随An 含量的增加,其分配系数趋于减少;在平衡的金红石和熔体之间,Nb 元素的分配系数会因熔体中K 2O/(K 2O + Al 2O 3)(摩尔比值)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再比如,在典型的造岩矿物中如橄榄石、辉石类及石榴石中,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同种矿物内部,稀土元素彼此之间的分配系数也有较大差别。(4)由于不同的氧逸度环境下,变价元素会表现出不同的价态,并进而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迁移和分配行为,因此,一般而言,体系的氧化还原环境对元素分配系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氧逸度越高,元素的分配系数趋于减小。(5)多数情况下,若矿物结晶速度慢,则有利于元素扩散进入矿物相,结晶速度慢,进入矿物相的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矿物结晶速度直接影响元素在矿物体系的分配量和分布特征,并进而影响到元素在矿物与另一相态之间的分配系数。

7.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定律。

答: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遵循:(1)衰变作用是发生在原子核内部的反应,反应结果由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2)衰变自发、不断地进行,并有恒定的衰变比例;(3)衰变反应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和原子核存在形式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4)衰变前和衰变后核答:分配系数K D =0.1(明显小于1)的元素为不相容元素,

随着岩浆结晶程度的增长(F 由1 趋向0),该元素在残余

熔体中富集起来(如图上部曲线),即逐渐增大,理论上可

增至原始岩浆浓度10 倍以上。

分配系数K D =4(大于1 )的元素为相容元素,随着结晶

程度的增加,元素倾向在晶出的矿物中富集,随矿物析出,

而在残余岩浆中逐渐贫化(见图左部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