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共存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规律离子共存:(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女口CO2-、HCO、S2-、HS、SO2-、HSO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G-+ 2H= COf + HO HS+ H= HaST 等。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等不能与SQ2-、CO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 CO2-= BaCOj、CaT+ SQ2-= CaSOj (微溶);Mg+、Al3+、Cu2+、Fe2+、尸0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 2OH = Cu(OH)2 J, Fe3++ 3OH = Fe(OH)3 J 等;SiO s2-、AIO2-、辺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SiO s2-+ 2H+= H SiO 3 J、AIO2 + H + H2O= AI(OH)

3 J、SO2- + 2H+ = SJ+ SQ T + H2O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IO、F-、CHCOO HCOO PQ3-、HP^-、H2PQ-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 + H+= H2O CHCOO H+= CHCOOl等; —些酸式弱酸根及NH+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 + OH=CO2-+ H2Q HPQ-+ OH = PQ3-+ H2O NH++ OH=NH ・H 2。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IO2、S、HS、CO、HCO、SO、

HSQ、CIO、F-、CHCOQ HCOO PQ3-、SQ32-、C6H5Q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Al3+、C U2+、Fe2+、Fe3+、NH+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

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 -+ 2Fe3+=I 2 + 2Fe2+、2Fe3++ S2-=SJ + 2Fe2+、2Fe3++ 3S2-=SJ+ 2Fe S J。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M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SQ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

下由于发生2S2-+ SO2-+ 6H+= 3SJ+ 3HQ 2《+ SQ2-+ 6H+= 4SJ+ 3HaO不能共存。CI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和SCN、GfO,由于

Fe3++ SCN^^ [Fe(SCN)] 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

解”反应。例如:AI 和HCO, Al 和CO-, Al 和S , Al 和HS , Al 和AIQ-, Al 和GHO, Fe 和AIO2-, Fe3+和HCO, Fe3+和CO2-, NH+和AIOJ等。如3AIOJ + Al 3++ 6H2O=4AI(OH)3 J 等。特别注意:NH4+和CO2-、NH+和HCO、“才和CHCOC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注意事项

1•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X 1O-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4T , Fe3+, Fe2+, Cu2+, Fe (SCN 2 +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③MnO—、NO「、Cr2O72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

2.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 +与NO—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

下发生3Fe2++NO—+4H+ =3Fe3+ + NOf+ 2HO而不能大量共存;I —与NO—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MnO「与CI —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圧—与SO2—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

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HSQ、HS、HP§-、H2PO-)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CO—+ OH = CO2—+ H2O (HCQ—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 + H +

= CQ f + HzQ

(3) 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考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 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⑴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 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2) 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⑶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6、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 KQH NaSQ AICI 3 ② NaHCQ Ba(QH) 2 H 2SQ ③ HCI NaAlQ 2 NaHS04 ④Ca(QH)2 Na 2CQ BaCI 2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有 M N 两种溶液,各含下列 14 种离子的 7 种:Al 3+、Cl -

、Na f 、K>

NQ -、QH 、S 2-、MnQ 、Fe 3+

、AIQ 2-、

CQ 2-、NH +

、SQ 2-、H +

。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M 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

N 溶液里的阴离子

应该是(

)

- 2- 2- - 2- - - - 2- - - 2-

A 、 QH -

、 S 2-、 CQ 32-

B 、 MnQ 4-、 S Q 42-

NQ 3- C 、 CI -

NQ 3-、 SQ 42- D 、 AIQ 2-

MnQ 4-、 SQ 42-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是常见题型,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掌握和理解。在分析离子 方程式的错误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A

Na

、 AI 3+

、 NQ 3-、 AIQ 2-

B .

Na

+、

Ca 2+、 HCQ 3-、

H SQ 4-

2+ +

2- +

2-

C Cu 2+

K +

NQ 3-、 QH -

D . S 2Q 3 、 H +

、 SQ4

2-

E

. 3+

Fe 、

CI - 、 SCN -、 K + F 3+

.Fe 、 NH 4+

、 CI -、 NQ 3

2+

-+

+ 3+

2- - G Fe 2

+、 CI - 、 N Q 3-、 H +

H .Na AI 3+、 SQ 42

-、 HCQ 3-

A . (1) 和 (6)

B . (3) 和 (4)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是:

[lx]1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 + 、 Ag +、 Mg 2+ 、 Ba 2+、 QH -、 NQ 3- 3+

3+

2- -

Al

3+

、 Fe 3+、 SQ 42-、 Cl

NQ

3 、 Cl 2 + + 2-

B . Ba 2

+、 Na +、 CQ 32

、 2、

3、

4、 C .

E . A . C . pH = 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 3+

Al 3+、 Ag +、 NQ 3-、 I -

NH 4+ 、 K +、

下列各组离子,

A .K +

、 Na

S 2-

、 Br D . H +、 K +、 CQ 32-、 SQ 4

2-

F . K +、 H +、 NH +、 QH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

+ -

B .Mg 2

+、 NH 4+、 NQ 3-、 D .Zn 2+

、 Na +

、 NQ 3-

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2+ -

Na +、 Ba 2

+、

AlQ 2- 、 K +、 Na +、

ClQ -

、 S 2 HSQ 3 、 Cl

Cl 、 NQ 3

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1)I 、 ClQ -、 NQ 3-、 H +

(2)K

Cl

SQ4

2-

B . D .

、 NH 4+

、 HCQ 3-

、 QH -

(3)SQ 32

-、 SQ 42

- 、 Cl -、

QH -

(5)H +、 K +、 AlQ -、 HSQ -

(4)Fe 3+、 Cu 2+、 SQ 42

- 、 Cl -

2 + + 2- 2- (6)Ca 2

+、 Na +、 SQ 42

- 、 CQ 32

- C . (2) 和(5) D . (1) 和(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