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1.1自然地理

****位于****县城东部,牛栏江南岸,地处两市三县交界,东和东北部与鲁甸、市会泽县毗邻,距巧家145公里,85公里,鲁甸50公里,是巧家进入鲁甸、的最后一站,素有巧家“东大门”之称。

全乡辖8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共5357户计23351人,国土面积12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09亩,“四荒”面积6800亩,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63%,荒山造林1426亩,天保工程4044公顷,封山育林710公顷,人工更新3119公顷,最高海拔2840米,最低海拔86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800米左右),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100mm。经济林果以核桃、板栗、花椒为主,资源方面,森林覆盖率达48.6%,全乡普遍缺水,其他资源也都较缺乏。粮食以苞谷、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蚕桑为支柱产业。目前全乡桑园面积达到 3635亩(其中包谷垴、青山、洼落、新坪、红石岩、周家坪6村为蚕桑基地村),栽植桑树近290.8万株,可养蚕5089,产值达654.3万元。

1.2 地形地貌

********处在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西南与乌蒙山山脉相连,属滇东北山原地貌区。县境总体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最高海拔标高2840米,最低海拔860米,位于洼落村牛栏江边。境山峰竞立,河谷纵横,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下降。

项目区地势域东北高,西南低,属二半山区,牛栏江旁。海拨1458—2065米之间。

1.3 水文气象

****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明显的立体气侯特征和盆地气侯的属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侯类型区。季风环流是支配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夏秋两季受西南海洋季风(西南暖湿气流)的控制,湿度大,温度高,雨量充沛;冬春两季受极地大陆季风(干暖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干冷气流)的交替影响,湿度小,温度低,降水少。四季特征是:春季回春早,但常有倒春寒;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湿度大,但伏旱严重;秋季阴雨多、日照少、降雨时间长;冬季无严寒,霜雪大。总体来讲,县境降雨充沛,干湿分明。根据收集县气压象站1986—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mm。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7%,春秋两季占33.8%,冬季最少,仅占3.5%。降水集中于5—10月,占年降水量的78.7%。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1.3%。****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日照时数1823.3小时,年均降水量880.4毫米,无霜期280天。

项目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有盆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即气温高,日温差小,降水多,温度大,冬春干冷同季,夏秋湿热同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年无霜期330天,最高温度35.5℃,最低气温-零下2.9℃,≥10℃积温258天5294.2℃,年均日照量数878小时。

1.4 河流水系

****境有两大水系,金沙江和牛栏江,金沙江、牛栏江是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年过境水量1495.99亿m3,其中金沙江1407亿m3,牛栏江

88.99亿m3。

项目区有大小溪沟2条,溪沟流域面积窄,多年平均径流持衡,项目区主要利用****水源进行灌溉,能利用的水资源较为充足,但是未建水利工程,使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1.5 交通、电力、通信基础条件

项目区有****政府到新坪村的乡村简易公路通过,交通条件可满足工程建设的运输要求。电力入户率100%,通讯条件较好。乡政府到****项目区9公里。

1.6 社会经济情况

****位于巧家东部,牛栏江南面,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辖8个行政村,17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25.4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等民族5357户计23351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辖区有通县油路16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城145公里,离市政府驻地85公里,正在修建的昭巧二级公路将穿境而过,现有村级公路35公里,基本保障晴天村村可以通行轻型农用车;耕地面积21209亩,人均有地0.91亩;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面积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5.8%,是全县重要的华山松种子生产基地之一;经济林果以核桃、花椒、木漆、板栗、油桐、蚕桑等为主。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862.4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8.18元;粮食总产量6780吨,人均有粮290公斤;2010年减少贫困人口943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15.2%,水利化程度提高了10.6%,农户通电率100%,181个村民小组通公路,新农合参合率95%,新农保参保率90%,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实现了全镇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荞子、燕麦、水稻等,主要经

济来源于畜禽养殖、烤烟、经济林果和劳务收入。总收入中,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非常单一。包谷垴虽然整体解决温饱问题,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发展呈现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的特点,农业产业亟待注入活力,各项社会事业急需投资建设。

在本项目区覆盖2个村民小组,106户,451人,耕地面积970亩。农业总产值84.788万元,人均纯收入1880元。粮食总产量14万kg,人均有粮310kg。2010年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见下表1-1。

表1-1 2010年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区主要依靠自然降雨和农村修建的简易沟渠进行灌溉,但历年来遭受旱灾的影响,降雨量大大降低,灌溉水源严重下降,现需要新建1250米灌溉渠道将青山村****水源点的水引入****和****两个村民小组进行灌溉、排涝。近年来,为加强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我乡在项目区进行了小型水利体制改革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是:

一方面受特殊地形的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开发单位造价偏高,另一方面就是县、乡财政困难,小项目没有投资计划,大项目列项困难,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蓄水工程少,措施不配套,调控能力差,工程性缺水十分突出,资源性缺水并存,干旱、洪涝灾害频繁。

(1)设施不配套,水资源利用率低

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步晚,建设速度缓慢,建成的水利工程数量少,质量、等级较低,难以满足农业灌溉和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多数靠天然降水自然灌溉,保证率较低。致使本来就有限的水资源损失严重,得不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2)灌溉渠道滞后、难以发挥效益

一方面受我县频繁的自然灾害的损毁,另一方面由于受我县财力的影响,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对灌溉渠道进行治理,难以发挥效益。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