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和排水

合集下载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地基——土层中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一部分土层。

2、基础——把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承重结构。

3、人工地基——把经过人工加工处理才能作为地基的称为人工地基。

4、天然地基——不需处理而直接利用天然土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5、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经过自然化合作用而形成的。

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6、矿物的解理——是矿物受力后沿其晶体内部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或分裂的性质。

7、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力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通常采用摩氏硬度计作标准。

8、层理构造——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是一层层逐渐沉积下来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其沉积物的颜色、矿物成分、颗粒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

9、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原岩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影响,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之。

10、片理构造——是岩石中片状、柱状、或长条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长石等),在定向压力作用下相互平行排列形成的,岩石易沿此方向劈开。

11、背斜褶皱——在形态上岩层向上弯曲,两翼岩层相背倾斜。

12、逆掩断层——倾角小于45。

,大于25。

的逆断层。

13、基本烈度——指某一个地区今后一百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14、河流阶地——河谷两岸由流水作用所形成的狭长而平坦的阶梯平台称之。

15、顺层滑坡——滑动面为岩层层面或不整合面的滑坡。

16、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

17、隔水层——是指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18、总矿化度——地下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称之。

19、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20、水库淤积——水库蓄水后,上游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及塌岸物质和两岸山坡地的冲刷物质沉积于库底的现象。

21、围岩的弹性抗力——是指在有压隧洞的内水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引起围岩发身压缩变形后产生的反力。

土力学问答题

土力学问答题

1.什么叫颗粒级配曲线,如何定性和定量分析土的级配?(出现4次)答: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重的百分数)。

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1)颗粒分析试验,①筛分法,②沉降分析法,(2)试验成果——颗粒级配累积曲线,进行曲线分析:曲线较陡,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即级配良好。

2.什么叫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如何应用液性指数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答:液性指数一一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用I表示。

I值愈大,土质愈软;反之,土质愈硬。

(①兀①p)I < 0坚硬状态,0 < I < 1,可塑状态(3。

3L)IL > 1流动状态3.甲为条形基础,乙为正方形基础,两者基础宽度相同,埋深相同,基底附加压力也相同,地基土完全相同,两基础沉降量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同,方形荷载所引起的Q z,其影响深度要比条形荷载小的多,条形基础下地基土的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浅层,而位于基础边缘下的土体容易发生剪切滑动而首先出现塑性变形区。

4.以固结不排水为例,说明三轴试验如何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答:如果试样所受到的周围固结压力大于它曾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Pc,属于正常固结试样,如果小于,属于超固结试样。

1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有何关系和区别?(2次)答:土的变形模量是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土的压缩模量是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2什么是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答: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土体受到外荷载以及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是产生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3填土内摩擦角对土压力大小有何影响?答:计算主动土压力时,一般可忽略内摩擦角的影响,但计算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时,考虑内摩擦角降低,导致墙背压力的增大4如下图所示,图中有无错误?^=30*占W5为什么饱和黏性土不固结不排水剪的强度包线是一条水平线?答:如果饱和粘性土从未固结过,将是一种泥浆状土,抗剪强度也必然等于0,一般从天然土层中取出的试样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天然的强度,天然土层的有效固结压力是随深度变化的,所以不排水抗剪强度也随深度变化,均质的正常固结不排水强度大致随有效固结压力成线性增大。

河海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河海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河海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二章思考题22-1土体的应力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按土体中土骨架和土中孔隙水、气的应力承担作用原理或应力传递方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压力。

有效应力是指由土骨架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孔隙应力是指由土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是指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2-2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由静水位产生的孔隙水应力称为静孔隙水应力。

土体自重应力应由该点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来计算如果存在地下水且水位与地表齐平或高于地表则自重应力计算时应采用浮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中还存在静孔隙水应力。

2-3附加应力是指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空间问题有三个附加应力分量平面问题有两个附加应力分量。

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的。

2-4实际工程中对于柔性较大刚度较小能适应地基变形的基础可以视为柔性基础。

对于一些刚度很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基础可视为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大小完全与其上的荷载分布于大小相同刚性基础下的基底压力分布随上部荷载的大小、基础的埋深和土的性质而异。

2-5基地中心下竖向附加应力最大向边缘处附加应力将减小在基底面积范围之外某点下依然有附加应力。

如果在基础附近有另一个荷载,它也会在地基下面产生附加应力。

2-6计算地基的附加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的变形体,在水平方向上是无限大的。

这些条件不一定同时满足,因此会出现错误。

因此,计算结果往往与地基实际附加应力不一致。

2-7有效应力是指土壤骨架传递或承受的应力。

孔隙应力是指土壤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受的应力。

静态孔隙水应力解0wwuhr练习22-1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各土层界面上的自重应力计算如下00cz11118 5237czhkpa211223718155czhhkpa2112222552021165czhhhkpa311222233651910392czhhhhkpa41122233449219.510211CZHHHKPA土壤的最大静态孔隙水应力为010660wwurhkpa2-2溶液210620631246VGFPPADKN基底压力最大值为MIN17816246660.31195.9636vpkpafepkpalbl基底静压最小值为095 9171.078.9npprdkpamaxmin178.195.982.2tpppkpa①求o点处竖向附加应力由321.5lmb001.5znb0.2500sk1440.2578.978.9zosnkpkpa由1.50.53lmb001.5znb10tk20.2500tk21202tzotpk3282.2220.2520.5522tzotpkkpa由321.5lmb001.5znb40.2500sk4482.2220.2520.5522tzospkkpa001020304120ZZK PA② 从641.5lmb42 71.5znb0计算a点以下4m处的垂直附加应力。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一名词解释: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4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用来描述土可塑性的物理指标。

14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

14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14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14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

13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13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

13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

13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

13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

12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2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11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

10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09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07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完整版)土力学部分答案

(完整版)土力学部分答案

第4章土中应力一简答题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2.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4.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5.如何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两者概念有何不同?6.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7.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二填空题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4.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三选择题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A) =静水压力(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A)静水压力(B)总应力(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72kPa ; (B)36kPa ;(C)16kPa ;(D)38kPa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有效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有效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有效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1.排水条件下的有效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排水条件下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自由排出,因此只有颗粒重力起作用,有效自重应力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σ'=γ*H
其中,σ'表示有效自重应力,γ表示土体的单位重量,H表示土体
的有效高度。

单位重量γ可以通过实测实验获得,有效高度H是指土体
堆积的高度减去排水带(即浸水线以下的部分)的高度。

2.非排水条件下的有效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非排水条件下,土体中的孔隙水不能自由排出,有效自重应力计算需
要考虑孔隙水压力。

σ'=(γ-u)*H
其中,σ'表示有效自重应力,γ表示土体的单位重量,H表示土体
的有效高度,u表示孔隙水压力。

孔隙水压力的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u=u0+Δu
其中,u0表示孔隙水静压力,可以通过水压力计等仪器测量得到;
Δu表示孔隙水动压力,可以根据土体的应力路径和试验结果进行估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有效自重应力计算时,需要使用土体的干重而
不是含水量较高的湿重或全重。

此外,有效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还要考虑
土体颗粒大小和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土体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总之,有效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可根据排水条件和非排水条件进行选择,通过合理的应力路径和试验数据的获取,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有效自重应力值,为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孔隙水压力与围压的关系

孔隙水压力与围压的关系

孔隙水压力与围压的关系
孔隙水压力与围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涉及到地下水文
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知识。

首先,孔隙水压力是指岩石或土壤中孔隙中水的压力。

当地下
水位上升时,孔隙水压力会增加;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孔隙水压
力会减小。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降雨、
融雪、地下水开采等。

围压则是指地下岩层受到的周围地层和岩石的压力。

围压是由
地层的重力和上覆岩层的压力所造成的,随着深度的增加,围压也
会增加。

孔隙水压力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的关系来描述。

在地下岩层中,有效应力等于围压减去孔隙水压力。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时,有效应力减小,岩石的强度会减小,从而容
易发生压实、变形或者破裂。

相反,当孔隙水压力减小时,有效应
力增加,岩石的强度会增加。

此外,孔隙水压力与围压还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

当孔隙水压
力高于地表时,地下水会向地表流动,形成泉水或渗泉;而当孔隙水压力低于地表时,地下水则会受到地表水的压力,流向地下。

总的来说,孔隙水压力与围压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文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五节有效应力原理

第五节有效应力原理
z p
Z 为了模拟饱和土体受到连续均布荷载作用后,在土中 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以及u与σ′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1925年太沙基最早提出了一个渗压模型,如图3-24所示。
通过模拟侧限状态下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过程,可以 得到如下的两点认识:
(1)整个渗流固结过程中u和σ′都是随时间t而不断变 化着的,即u=f(t),σ′=f(t)。渗流固结过程实质上就是 土中两种不同应力形态的转化过程。
推导:
若单位断面积A—A上颗粒接触点面积为a,则孔隙水 压力作用面积为1-a。则有:
u1 a
又a很小,可忽略不计,故: u 上式即为太沙基提出的饱和土体有效应力原理。它是 研究土体固结和强度的重要理论基础。 饱和土体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
1.饱和土体内任一平面上受到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加孔 隙水压力之和;
2.土的变形(压缩)与强度的变化都仅取决于有效应力的 变化。
二、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一)自重应力作用下的两种应力
h2
图3-22a为处于水下的饱和土层,在地面下h2深处的A点, 由于水体和土体自重对地面以下A点处作用的垂向总应 力σ为:
式中:γw--水的重度,kN/m3;γsat--土的饱和重度,kN/m3。 A点处由孔隙水传递的静水压力,即孔隙水压力为:
在渗流产生的渗透力的作用下,其有效应力与渗流作用 的方向有关。当自上而下渗流时,将使有效应力增加,因
而对土体的稳定性有利。反之,若向上渗流则有效应力减 小,对土体的稳定性不利,若使得有效应力减少至0,即 可能发生所谓的流砂和管涌现象,造成地基或边坡的失稳。
三、附加应力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解:1)地下水位以上无 毛细饱和区时的σ、u、σ′ 分布值见下表。σ、u、σ′ 沿深度的分布如下图中实线 所示。

简答题

简答题

土力学简答题1. 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超固结粘土的沉降一定小于正常固结粘土的沉降吗?为什么?(10分)答:是的。

(2分)因为和正常固结粘土相比,超固结粘土孔隙比比正常固结土小,如果现有有效应力相同,则在某荷载增量作用下,超固结土是沿再压缩曲线压缩,而正常固结土沿压缩曲线压缩。

由于同一土质,再压缩曲线肯定比压缩曲线缓,即再压缩指数比压缩指数小,因此,超固结粘土沉降比正常固结土小。

(8分)2. 什么是有效应力原理?图中,地基土湿重度、饱和重度和浮重度分别为γ、sat γ和γ',水重度w γ,M 点的测压管水柱高如图所示。

写出M点总应力、孔隙水应力、有效应力、自重应力的计算式。

(8分)答:由外荷在研究平面上引起的法向总应力为б,那么它必由该面上的孔隙力u 和颗粒间的接触面共同分担,即该面上的总法向力等于孔隙力和颗粒间所承担的力之和,即б=б'+u 。

(2分)M 点总应力:12z sat H H σγγ=+ (1分)M 点孔隙水应力:2()w u h H γ=+ (1分)M 点有效应力: 122()zz sat w u H H h H σσγγγ''=-=+-+ (2分) M 点自重应力:12zM H H σγγ'=+ (2分)3. 土坡发生滑动的滑动面有哪几种形式?分别发生在何种情况?没有渗流的情况下的粘性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可以有哪几种方法计算?(10分)答:土坡发生滑动的滑动面有:圆弧、平面、复合滑动面。

(3分)圆弧滑动通常发生在较均质的粘性土坡中;平面滑动通常发生在无粘性土坡中;复合滑动面发生在土坡土质很不均匀的土坡中。

(4分)没有渗流的情况下,粘性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有:φ=0分析法、瑞典条分法、简化毕肖普法。

(3分)4. 地基破坏的型式有哪几种?未修正的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适用于哪种破坏型式的地基?利用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具体说明地下水位的位置对承载力是如何的影响?(8分)答: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土力学问答题_名词解释

土力学问答题_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 塑限答: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也就是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2 . 不均匀系数答:定义为Cu= d60/ d10, d10 , d60分别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土的土颗粒含量分别为10%和60%。

3 . 有效应力原理答:由外荷在研究平面上引起的法向总应力为σ,那么它必由该面上的孔隙力u和颗粒间的接触面共同分担,即该面上的总法向力等于孔隙力和颗粒间所承担的力之和,即σ=σ'+u。

4. 被动土压力答:当挡土墙向沿着填土方向转动或移动时,随着位移的增加墙后受到挤压而引起土压力增加,当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增加到最大值,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5 . 代替法答:代替法就是在土坡稳定分析重用浸润线以下,坡外水位以上所包围的同体积的水重对滑动圆心的力矩来代替渗流力对圆心的滑动力矩。

6 . 容许承载力答: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基底压力称为极限承载力,记为fu.将f除以安全系数fs后得到的值称为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a,即fa=fu/fs7. 塑性指数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称为塑性指数,用表示,取整数,即:—液限,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8. 临界水力坡降土体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称为抗渗强度。

通常以濒临渗透破坏时的水力梯度表示,称为临界水力梯度。

9.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式中:和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60%和10%时所对应的粒径。

10.渗透系数当水力梯度i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cm/s或m/s)。

11.砂土液化液化被定义为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过程。

对于饱和疏松的粉细砂,当受到突发的动力荷载时,一方面由于动剪应力的作用有使体积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来不及向外排水,因此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当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时,其有效应力为零。

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只有土体骨架才能承受剪应力,当土体的有效应力为零时,土的抗剪强度也为零,土体将丧失承载力,砂土就象液体一样发生流动,即砂土液化。

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原理

L
p max
min
N M yx A Iy
当e y e, e x 0 p max
min
N A
6e 1 L
N N e B ( ) A LB B 2 2 ( ) 3 2 N 6e 1 A B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L
p max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分布规律
基底压力的影响因素
•大小、方向、分布
荷载条件
基底压力
地基条件
基础条件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土类、密度、土层结构等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基础抗弯刚度EI=0 → M=0;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 变形;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 若不同将会产生弯矩。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反证法: 假设基底压力与荷载 分布相同,则地基变形与柔性 基础情况必然一致;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砂性土地基
— — — —
粘性土地基
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
土体是由固体颗粒和孔隙水及空气组成的三相 集合体。外荷在土体中产生的应力是通过颗粒 间的接触来传递的。由颗粒间的点接触传递的 应力会使土的颗粒 产生变形,引起土 体的变形和强度的 变化,这种对土体 变形和强度有效的 粒间应力就称为有 效应力’。
A
孔隙水压力U
• 如果土体中的孔隙是互相连通而又充满水,则 孔隙中的水服从静水压力分布规律,这种由孔 隙水传递的应力就称为孔隙水压力U。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1. 引言土力学(soil mechanics)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它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基基础则是土力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乎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土力学的基础概念、土体性质、土力学参数和地基基础设计等方面,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2. 土力学的基础概念(1)土体:土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固体颗粒、空隙和水分组成的土体。

土体可以分为粘性土和非粘性土两大类。

(2)土力学三性: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是土力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性质。

(3)边界条件:土体的力学行为与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包括自由边界、刚性边界和过渡边界。

(4)固结与压缩: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固结与压缩现象。

固结是指土体体积的减小,而压缩则是指土体产生的应力与应变的变化。

3. 土体性质(1)颗粒组成:土体的颗粒组成对其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颗粒组成的土体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2)粒径分布:土体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对土体的密实度、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等性质有影响。

(3)含水量:土体中水分的含量决定了土体的湿度状态,并影响其强度和固结性质。

(4)比表面积:土体颗粒的比表面积对水分和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影响,是研究土体吸力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4. 土力学参数(1)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是指实际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对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

(2)孔隙比和孔隙比因子:孔隙比是指土体的孔隙体积与固相体积的比值,是研究土体压缩性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3)剪切强度和摩擦角:土体的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是研究土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4)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土体的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是研究土体固结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土体的固结行为有影响。

5. 地基基础设计(1)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的主要设计目标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承载力计算来确定地基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简述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简述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简述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摘要: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是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对桥涵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桥涵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钻孔灌注桩公路桥梁是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物流运输,因此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地区的软土地基条件对公路桥梁的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软土地基的特点包括较低的承载能力、较大的沉降变形和较差的稳定性,这给桥梁的施工和使用带来了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简述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将有助于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桥涵软土地基的特点(一)软土地基的定义和特征公路桥梁工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指的是由高含水量、较高含有机质和较低的固结性质的土壤组成的地基。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包括:低承载能力、大沉降变形、较差的稳定性以及易于产生液化等。

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是由于其颗粒间存在较大的孔隙度和高含水量,导致土体的有效应力较低,无法承受较大的荷载。

此外,软土地基的颗粒通常较细小,颗粒间的结构较松散,使得其内聚力和摩擦力较低,增加了土体的沉降变形和不稳定性的风险【1】。

(二)软土地基对桥梁结构的挑战软土地基对桥梁结构的施工和使用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使得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特别关注地基的稳定性。

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容易产生沉降和变形,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引起结构破坏。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桥梁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其次,软土地基的较差稳定性使得地基容易发生滑动、倾斜和液化等问题。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当受到外界荷载或振动作用时,水分和土壤颗粒之间的粘聚力会减小,导致土体发生液化现象,失去了承载能力。

这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桥梁时,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液化的发生。

土力学第五章-渗透固结理论

土力学第五章-渗透固结理论

两种情况的固结度用叠加原理计算:
情况3、情况4的固结度
在各种附加应力分布情况下,其固结度都可统一写成:
只要知道情况0和情况1的固结度,其它各种情况的固结度都可计算。
情况0:=1;情况1:=0; 情况2:=
情况3:=0~1;情况4:>1
各种情况固结度比较
作图:由于在各种附加应力分布情况下的固结度只与附加应力分布情况和时间因素有关,因而将固结度、时间因素和附加应力比值之间的关系表示成曲线——渗透固结理论曲线。
时间因素:
最远排水距离H:单面排水就是土层厚度,双面排水就是土层厚度的一半。
单向渗透固结微分方程的求解
固结度:指在某一固结应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土体发生固结或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程度。
01
固结度就是土中孔隙水压力向有效应力转化过程的完成程度。
02
固结度的基本概念
平均固结度:指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之比。
当土层受无限铅直均布荷载作用产生单向压缩时,饱和土的变形速率主要由渗透固结控制。
03
02
01
渗透固结
01
02
03
太沙基渗透固结模型
主要讨论施加外荷后,随着时间的增加,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变化。
01
没有外荷载作用时,容器水位与侧压管水位齐平;
02
加荷瞬时,时间为0,来不及排水,外荷全部由水承担,土骨架不受力,这时有效应力为0;
饱和土中,孔隙全被水充满,在外荷作用下,试样排水,引起孔隙体积减小。随时间增加,压缩量增大。
01
饱和土中水的排出速度,主要取决于土的渗透性和土的厚度。
02
土层越厚、土的渗透性越小,水的排出速度越小,化的时间越长。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6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计算深度是根据应力和应力的比值确定的。

2.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ˊ+孔隙水压力u ,土的和只随有效应力而变。

地下水位上升则土中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

3.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称为。

二选择题1.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D )。

(A) ;(B) ;(C) ;(D)2.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 B )。

(A) ;(B) ;(C) ;(D)3.超固结比的土属于( B )。

(A) 正常固结土;(B) 超固结土;(C) 欠固结土;(D) 非正常土4.饱和黏性土层在单面排水情况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的( C )。

(A) 1倍;(B) 2倍;(C) 4倍;(D) 8倍5.某黏性土地基在固结度达到40%时的沉降量为100mm,则最终固结沉降量为( B )。

(A) 400mm ; (B) 250mm ; (C) .200mm ; (D) 140mm6.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C )。

(A) ;(B) ;(C) ;(D)7.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 B )。

(A)一半; (B) 1倍; (C) 2倍; (D) 4倍8.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 C )。

(A) ;(B) ;(C) ;(D)9.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 C )。

(A) 分层总和法; (B) 规范公式; (C) 弹性力学公式;10.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A )(A) 变形模量; (B) 压缩模量; (C) 弹性模量; (D) 回弹模量11.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C )。

土力学复习参考题简答题

土力学复习参考题简答题
①粒径级配;②相对密度;③塑性指数;④液性指数。 39、 简述渗透定理的意义。渗透系数 k 如何测定?动水力如何计算?何谓流砂现象?这种 现象对工程有何影响? 40、土发生冻胀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冻胀的条件是什么? 41、毛细水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在哪些土中毛细现象是最显著? 42、何谓最优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3、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在矿物组成、土的结构、物理状态及分类方法诸方面有何重要区别? 44、地基土分为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粒度成分和塑性指数可作为土分
41试阐述主动静止被动土压力的定义和产生的条件并比较三者的数值大42试比较朗金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及适用条件
简答题
(一)土的性质 1、什么是粘性土的特征含水量?常用的特征含水量哪些? 2、什么是颗粒级配曲线,它有什么用途? 3、 粘土矿物有哪几种?对土的矿物性质有何影响?并说明其机理? 4、土中水有几种存在形态,各有何特性? 5、什么叫土的比重?室内测定土的比重用什么方法?基本原理是什么? 6、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在土的结构、构造和物理形态方面有何重要区别? 7、什么是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与土中水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液性指数,如何应用液性指数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9、土中结构中哪几种类型?各对应哪类土? 10、比较同一种土γ,γd,γsat,γˊ的大小。 11、砂土的松密程度通常用哪一个物理指标来衡量,这个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12、砂土密实状态指标有哪些?采用它们判断砂土的松密状态各有何特点? 13? 14、什么是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举例说明他们在工程中的应用。 15、液性指数 I1 是否会出现大于 1.0 和小于 0 的情况?试说明其理由。若某天 然粘土层的 I1 大于 1.0,可是此土并未出现流动现象,仍有一定的强度,这是否 可能,解释其原因? 16、无粘性土(如砂、砾、矿石渣)是否也具有最大干重度和最优含水量的关系? 它们的干重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是否与粘性土的曲线相似? 17、软土有哪些工程特性? 18、以下提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A 土的饱和度如果大于 B 土,则 A 土必定比 B 土软; 2)C 土的孔隙大于 D 土,则 C 土的干重度应大于 D 土的,C 土必比 D 土疏松; 3)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必好。 19、 标出并说明下列各图的纵横坐标,同时标出单位。 20、描述土的组成和土的一般性质。 21、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 些?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22、什么是含水量?请表述含水量的变化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指在饱和状态下,土体中的水分全部饱和,水与土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空隙,土体中只存在水和土颗粒两个成分。

在饱和土体中,由于土颗粒间的压缩变形很小,土颗粒之间的颗粒间隙主要由水填充,水对土颗粒的周围施加着一定的压力,即有效应力。

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σ’ = σ - u
其中,σ’表示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单位为帕斯卡(Pa)或
兆帕(MPa);σ表示土体的总应力,单位为帕斯卡(Pa)或
兆帕(MPa);u表示饱和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单位为帕斯
卡(Pa)或兆帕(MPa)。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取决于土体的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孔隙水压力是由水填充土颗粒间的颗粒间隙所产生的压力,它可以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当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增大时,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减小;相反,当孔隙水压力减小时,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增大。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在土力学和地基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有效应力是影响土体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对土体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为土力学和地基工程的设计与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

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

一、选择题
1.有效应力原理主要说明了什么关系?
A.岩石骨架与孔隙流体之间的应力关系(正确答案)
B.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C.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D.岩石的密度与波速之间的关系
2.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岩石受到的总应力可以分解为哪两部分?
A.有效应力和孔隙压力(正确答案)
B.有效应力和岩石重量
C.孔隙压力和流体粘度
D.岩石重量和流体压力
3.在有效应力原理中,有效应力是指什么?
A.岩石骨架实际承受的应力(正确答案)
B.孔隙流体承受的应力
C.岩石受到的总应力
D.岩石的抗压强度
4.孔隙压力在有效应力原理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减小了岩石骨架实际承受的应力(正确答案)
B.增加了岩石骨架实际承受的应力
C.与岩石骨架实际承受的应力无关
D.决定了岩石的渗透性
5.有效应力原理在石油工程中有何应用?
A.指导油气井的固井和完井作业(正确答案)
B.预测油气藏的储量
C.确定油气藏的开发方式
D.分析油气藏的运移机制
6.当孔隙压力增大时,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岩石骨架承受的应力会如何变化?
A.减小(正确答案)
B.增大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7.在有效应力原理中,如果总应力保持不变,孔隙压力减小,那么有效应力会如何变化?
A.增大(正确答案)
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与孔隙压力无关
8.有效应力原理对于理解地下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有何意义?
A.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正确答案)
B.没有实际意义
C.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岩石
D.与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无关。

孔隙水压力

孔隙水压力
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u
• 总应力 wh(64)
• 孔隙水压力 u 5w
.
10
(2)确定水深h • 当发生流土时,O点处的有效应力 =0,
即 u w h 2 5 w 2 ( 5 h )w 0
取 1k8/N m 3 ,w 9 .8 k/N m 3
• 代入上式,解得
h1.3m 3
a12p e1 2 ep 2100 .9 .2 10 0..8 1 50.6M 0a 1p
a120.6M 0a 1 p0.5M 0a 1p
该土为高压缩性
.
35
小结
1. 土的压缩性概念:压缩性、固结、土的 弹塑性变形、土的固结状态等;
2. 侧限压缩试验:研究土的压缩性
建立压缩曲线 e~ p
3. 压缩性指标: 压缩系数 a v
3. 固结:土体压缩变形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
19
(二)侧限压缩试验
1. 侧限压缩仪 • 试样只能产生竖直 方向变形。
2. 测读各种压力下
稳定之后变形量 si
3. 压缩试验成果表示:
• s ~ p 关系曲线
• e~ p 关系曲线
• e ~ lg p 关系曲线
.
20
4.各级压力下孔隙比e的推求
加荷前
压缩指数 c c
压缩模量 E s
.
36
思考题
1. 何谓土的压缩性?引起土体压缩的主要 原因有哪些?
2. 一种土的压缩系数是否为常量?为什么? 如何判断土的压缩性?
.
37
1
2.75 9.8(10.3)81 1.82
1.04
• •
根据公式 ei e0(1e0)H 0si
计算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 e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和排水 引言通常所说的土是由固体颗粒和水两部分组成的,基础或挡墙上的荷载包含土颗粒和孔隙水上面的应力两部分。

在没有土颗粒的船体外表面,法向应力就等于水压力;而在没有水的装有糖的盆底,应力就等于所装的糖的重量。

问题就是土颗粒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哪种组合决定着土的性质。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研究地基中的应力和水压力。

地基中的应力在地基中,某一深度的竖向应力是由上面的一切东西的重量产生的——土颗粒、水和基础,所以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图(a)中的竖向应力为:z z γσ=其中γ为土的容重(见节)。

如果地基在水平面以下或者在湖底、海底的话(如图(b)所示),竖向应力计算公式就变为:w w z z z γγσ+=如果在基础或路堤表面有荷载q 作用的话(如图(c)所示),那么竖向应力计算公式就变为:q z z +=γσ这里面的γ是单位体积的土颗粒和水重量之和。

因为z σ是由土体的总重量产生的,所以成为总应力。

注意,图(b)中所示的湖中的水把总应力作用在底部同玻璃杯中的水把总应力作用在杯底的方式相同。

土颗粒的重度变化不大,一般来讲,饱和土的3/20m kN ≈γ,干土的3/16m kN ≈γ,水的3/10m kN ≈γ。

同时也有水平向的总应力h σ,但是在z σ和h σ之间没有简单的关系。

在以后的章节我们会对水平向的应力进行研究。

地下水和孔隙水压力饱和土的孔隙水中存在的压力叫做孔隙水压力u 。

在竖管中经常用w h 来简单地代替,如图所示。

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竖管内部和外部的水压力相等,因此得到: w w h u γ=当竖管中的水位低于地表面时(如图(a)所示),就称为地下水位。

如果土中水是静止的,那么地下水位面就像湖面一样是水平的。

然而,就像我们后面将要见到的那样,如果地下水位面不是水平的,那么土孔隙中就存在水的渗流。

图(a)中地下水位面处孔隙水压力为零(这就是叫做地下水位),水位以下为正值,问题就出来了:地下水位面以上孔隙水压力是什么样的呢图说明了地表面和地下水位面之间的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

在地表面处有一层孔压为零的干土,这种情况很少见到,但是在高潮水面以上的海滩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在地下水面以上的一小部分,由于土中孔隙的毛细作用,土体是饱和的。

在这一区域,孔隙水压力是负值,计算公式如下:w w h u γ-=最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饱和土中也可能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

这就暗示了水承受了张力,地下水位面以上的土体中的水像毛细试管中的水那样上升。

地下水位面上面饱和区域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土颗粒的尺寸,更多的取决于孔隙的尺寸:土颗粒和孔隙越小,有负孔隙水压力的饱和土区域的高度就越大,饱和区域顶部和负孔隙水压力就越大。

在干土和饱和土之间存在着非饱和土,包括土颗粒、水和气,一般是空气或者水蒸气。

在这部分,孔隙中的水压和气压是不同的,孔隙水的引力如图所示那样增加或减小。

目前针对非饱和土还没有简单并且令人满意的理论,所以这本书中只研究干土和饱和土。

因为实际的边坡、基础、挡土墙和其它重要的土木工程建筑中,土通常是饱和的,至少在温和的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是饱和的。

而只有在非常接近地表的土、密室土和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的土中才可能存在非饱和土。

有效应力由基础荷载或边坡开挖所产生的总应力可能会导致地面出现移动和失稳现象,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而导致地面出现移动和失稳现象,这可能是不明显的。

例如,稳定的边坡可能在暴风雨后发生破坏,因为水的抽出导致地面出现沉降,从而地下水位降低,下雨天雨水入渗,孔隙水压力升高(如果有人告诉你雨后发生滑坡是因为雨水对土的润滑作用的话,你就问问他,沙丘里的潮湿砂子的强度为什么比干燥砂土的要大)。

如果土的压缩和强度是随总应力或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话,就说明土的性质很可能和σ和u 的组合有关。

这种组合应该称为有效应力,因为它对于决定土的性质是有效的。

太沙基(1936)首先揭示了总应力、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

他是这样定义有效应力的:所有能够测量到的由应力变化产生的效果,如压缩、扭曲变形、剪切阻力,主要是因为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导致的。

有效应力'σ和总应力以及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为:u -=σσ'。

图是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绘制的有效应力和总应力的摩尔应力圆。

因为u -=1'1σσ、u -=3'3σσ,所以两个圆的直径是相等。

点T 和E 代表同一平面上的总应力和有效应力,显然,总剪应力和有效剪应力是相等的。

因此,有效应力为:u -=σσ'ττ='结合第二章所给出的剪应力参数q 和主应力参数p 的定义和公式u -=1'1σσ,可以得到: u p p -='q q ='从式和式可以看出,总剪切应力和有效剪切应力是相等的,很多学者一直使用剪切应力。

在我的工作和教书生涯中,以及这本书中,我使用'τ和'q 表示有效应力,用τ和q 表示总应力。

我知道这并不是必要的,但是我发现把总剪切应力和有效剪切应力区别开来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教书时。

有效应力的重要性土力学中有效应力原则是最基础的,它的重要性并不是被夸大的。

这是把由荷载产生的土体性质和由水压力产生的土体性质联系起来的一种方法。

尽管大多数土力学试验在考虑粒间作用力和粒间接触的基础上探讨了有效应力的原则和意义,但是实际上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必要的假设并不一定都能够得到试验验证。

然而,至今仍没有找到证明太沙基最初的假定是错误的依据,至少对于正常应力水平下的饱和土来讲,有效应力原理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土力学公理。

因为总应力和有效应力是不相等的(除非孔隙水压力为零),把两者区分开来是非常重σ和'τ常用主应力表示,而总应力不用主应力表示。

任何公式都应该含有要的。

有效应力'所有的总应力或所有的有效应力,或者通过孔隙水压力把总应力和有效应力结合起来。

工程师进行设计计算(或学生做考试题目)的时候应该能够弄清楚他们用到的是总应力还是有效应力。

利用图和,并结合公式到这六个公式,可以计算地基中任何地下水位条件下任何深度σ。

如果你做过一些例子,你就会发现如果地下水位低于地表的话,有效的竖向有效应力'z应力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位。

另一方面,如果地表被水淹没的话,如河流、湖泊或海洋的底部,有效应力大小和水的深度没有关系,这就意味着一个小池塘底部的有效应力和一个水深可能超过5km的海洋底部的有效应力是一样的。

在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注意自由流动的水(如河水、湖水或海水)对土产生的是总应力(对大坝以及海底),而土孔隙中的水产生孔隙水压力,这些水压力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有效应力的验证考虑到变化量,有效应力公式可以改为:u ∆-∆=∆σσ'上式表明,在保持孔隙水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总应力或者在保持总应力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孔隙水压力,都会造成有效应力的变化,从而产生可以量测到的影响。

同样要注意到,如果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量相等的话,有效应力就保持不变,土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图(a)中,在基础上施加σ∆的荷载,由于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保持不变,从而产生ρ∆的沉降,因此σσ∆=∆'。

图(b)中,沉降ρ∆是由于抽取地下水产生的,通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w h ∆,这样孔隙水压力减小了w w h u ∆=∆γ。

从式可以看出,因为0=∆σ,所以孔隙水压力的减小会导致有效应力的增加。

通过有效应力原理可以证明,基础荷载增加σ∆和孔隙水压力减小u ∆所引起的沉降量是相等的。

换句话说,有效应力的改变可以影响土的性质。

图是一个验证有效应力的简单实验。

实验说明了孔隙水压力对深的条形基础的影响能力。

所用的土为粉到中砂,因为如果土很粗的话,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可能变成非饱和;如果土粒很细的话,在一定时间内,孔隙水压力可能不是相等的。

把砂砾和砂放到水里面,饱和以后打开阀门使水位降低到砂砾。

放置一个重的基础(最好是一个直径40mm ,长80mm 的钢柱)和一个如图所示偏离中心的桩。

关闭阀门,向竖管里面注水,使水位提高。

如果砂和砂砾是饱和的,竖管就会被注满。

随着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的升高,有效应力会降低,两个基础都会破坏。

另一个简单的验证有效应力的简单实验是咖啡豆真空包装袋的刚度和强度实验。

如果是理想的真空的话,袋子相对是很硬而且很结实的,因为负的孔隙压力产生了正的有效应力。

然而,如果你用一个大头针戳一个小洞的话,袋子就变软,这是由于袋子中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的缘故。

你也可以用一个自己密封的袋子装上粗糙的砂和砾石作一个同样简单的实验。

体积改变和排水在土由于有效应力的改变而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

然而,因为土颗粒本身的刚度很大,所以土颗粒本身的体积变化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土体积的变化是由颗粒的重新排列和空隙的改变造成的。

在较小的有效应力水平下,土颗粒可能比较松散,而在较高的有效应力水平下就会变得紧密起来,如图所示。

如果孔隙水压力0u 保持不变,那么总应力和有效应力的改变量就相等(σσ∆=∆',见公式)。

如果土颗粒的体积保持不变的话,见图,那么土体积改变量V ∆就等于排出的水的体积w V ∆。

饱和土的体积变化是因为土中水的渗流造成的,所以土体的压缩就像从海绵往外挤水一样。

在实验室里面,水会向土样的边界流动,而在地基中,水会向地表或者土中的自然排水体流动。

例如图8是一个在粘土上修建的路堤,粘土的顶部和底部各有一层作为排水体的砂。

在路堤的修筑过程中,水从粘土向砂土层流动,如图中箭头所示。

当然,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水从土中流出,这样才能产生体积变化;同时孔隙水压力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路堤的填筑速率、排水速率和土及孔隙压力的变化速率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关系。

排水荷载、不排水荷载和固结总应力的施加速率和排水速率使决定土的性质的重要因素。

图和是限制条件。

图(a)中总应力增量σ∆施加的非常缓慢,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这可以代表实验室或现场的加载情况。

如果荷载缓慢施加的话,水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土中排水。

孔隙水压力就不会发生变化,如图 (c)所示,体积会随着荷载的改变和改变,如图(b)所示。

因为孔隙水压力保持为0u 不变,有效应力随着总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如图(d)所示。

当应力保持''0σσ∆+不变时,体积保持为V V ∆-0。

这种相对较慢的荷载叫做排水荷载,因为在荷载施加的过程中,所有的排水都已经完成了。

排水荷载最重要的特征是孔隙水压力保持为0u 不变,这就是所说的稳态孔隙水压力。

图(a)中施加和图相同的总应力增量σ∆,但是施加的速度非常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排水,所以体积保持不变,如图(b)所示。

如果荷载是各向相同的,没有剪切扭曲的话,由于不排水体积不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