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1

International Trade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8樊瑛《国际经济学》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3.5 在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与利得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两国具有不同

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贸易的基础。

两国根据各自比较优势,专门分工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会不断递增,一旦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这种分工就会停止。贸易就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通过互利贸易,两国最终消费水平均会大于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3.5A对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基础和利得的说明

4、通过贸易,A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同时用60X交换了B国60Y,见贸易三角形BCE,其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70X和80Y),比孤立均衡时多获得20X和20Y。

5、通过贸易,B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同时用60Y交换了A国60X,见贸易三角形B’C’E’,B国的最终消费组合为其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100X和60Y),比孤立均衡时多获得

20X和20Y。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3.5E 交换利得与分工利得

分工利得:A国进行分工生产X,从而生产B点的商品组合,最终的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获得了更大收益,从无差异曲线II上T点到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的增量就是分工利得(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小结

本章将简单贸易贸易模型扩展为机会本递增条件下的标准贸易模型。一国的需求偏好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1单位某产品,必须越来越多地减少量一种商品的产量,以获得足够资源,这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凹向原点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斜率即边际转换率(MRT )。资源的不同执行和资源在各种商品生产汇总所占比例的差异引起机会成本递增,各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是因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一国满足程度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较高的曲线反映了较大的满足程度。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互不相较,曲线上每点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MRS )。贸易会影响一国国内收入分配,时而使无差异曲线相交,这个难题可以通过补偿原则及一些限制性假设来解决。

无贸易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时,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切点出的斜率及均衡相对价格,反映该国的比较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