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理论简介论文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参考格式(正文部分)
所在学期 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论雅各布森姓名李飒飒年级 2010级大三班级英语(IT)2班学号 20100511922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6 日论雅各布森摘要: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通过发表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
在此从雅各布森此篇论文出发,对其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与解析,包括语言的符号事实、翻译分类、符号信息对等及可译性的研究,并主要从“创造性的移位”问题发现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翻译理论雅各布森符号学对等可译性不可译论引言在中西翻译史上,罗曼·雅各布森专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
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不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因此,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
一.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理论思想的概述雅各布森站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立场上讨论了翻译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所有语词都是确定的语言学或符号学事实,并将语言符号的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基本上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概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进而解释了语言符号的对等:语内翻译使用近义词或迂回表达法,语际翻译使用译语的完整信息取代原文信息,然后探讨了翻译可译性问题。
雅各布森是语言共性论者,认为现存语言都是可以表达的,并分别从词汇空缺和语法范畴空缺两方面进行分述。
最后对于语法范畴相当重要的翻译进行了详述,说明了其不可译性。
翻译理论论文
外国语学院11英教4班李海敏2011154404浅谈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和对应的翻译方法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
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
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术。
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不同的语言存在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语言上的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英语讲究结构美,主要特征是语法完整,逻辑外形标志明显;而汉语则讲究意境美,主要特征是流水句多,外形松散而内含逻辑关系。
英语强调句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但是汉语不讲究愈发的完整,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形态差异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等变化,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
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靠词语、语序以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由于英汉词汇存在形态差异,所以将英语的形态变化翻译成汉语时,一般用加词或转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比如,时态要加“正在”、“已经”等词。
汉译英时应把汉语的时态、语态、情态等用英语的形态表达出来。
例如翻译句子“托马斯.爱迪生去世已经六十五年了.”时,我们不能译成“Thomas Edison has died for 65 years.”因为在英语的词汇里,die这个单词是表示的动作是瞬间性动作,所以不能用在表示完成时里,要用其他的表持续性动作的同义词代替。
该句应译为“Thomas Edison has been dead for 65 years.”二、英汉复指差异英语用词避免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而汉语则相反,汉语用词一般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法。
英语翻译理论作用研究论文
英语翻译理论作用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英语翻译越来越重要。
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对翻译工作有着指导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理论的作用,通过分析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对翻译工作的指导作用,了解翻译理论现状,并且总结了翻译理论对英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最后本文提出在实际英语翻译工作中应用翻译理论的意义以及今后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英语翻译理论、翻译指导作用、实际应用一、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翻译理论是对翻译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和总结的学科,是对翻译经验和技术的系统概括和科学总结。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其解决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翻译理论是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在内的综合性学科。
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
翻译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原文表达意思的情况下,将内容精准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使得读者能够自然地阅读和理解文字内容。
2. 翻译的种类翻译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种类,如按照翻译形式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按照受众对象可以分为学术翻译、商务翻译等。
3. 翻译的难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词汇难点、语法难点、上下文理解难点以及文化差异等。
二、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翻译理论作为一种学科理论,有着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英语翻译工作中,翻译理论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指导,并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1. 词义翻译英语中的同一单词有不同的含义,不同单词也可能有相同的含义,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词义翻译的难度。
在英语翻译中,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译词。
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者可以充分考虑原文词汇的语境,利用翻译理论的原则正确选择翻译词汇。
2. 语法翻译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如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的顺序是固定的,而汉语的主谓宾的顺序则可以灵活变化。
这给英语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理论有助于翻译者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差异,帮助翻译者在翻译时恰当地调整语序,保证翻译质量。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基础学习收获一、翻译理论背景1.1 翻译学学科历史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久,西方翻译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翻译历史和西方一样悠久。
但由于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存在诸多悖论,达不成一致意见,人们因追求所谓严整的体系、规范的术语而将历史上对翻译的传统认识排斥在理论之外,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才不过50多年的历史。
1972年,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Holmes,美国人)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了《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
对研究翻译的人来说,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1.2 翻译学学科框架在《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霍尔姆斯将翻译研究领域的名称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yies”,并勾画出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研究框架,图里(Toury,1995:10)将其绘制成下图,广为学界引用:图1 翻译学学科框架图在该架构中,翻译学的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图被视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标志。
二、语言2.1语言和言语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符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可变可塑,不是固定恒定的信号。
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和结果。
人们说话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张口说话的动作,即“说话”的动作、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动作和言语行为。
(2)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说话所使用的词语、规则”。
英语翻译理论参考论文
英语翻译理论参考论文第一篇:英语翻译理论参考论文找参考论文,就上公务员论文网【摘要】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思维方式、习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
关键词:文化因素翻译影响近些年来,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重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源于对背景知识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在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不解与误解导致误译和错译的例子屡见不鲜。
于是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便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正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bicultural)功底甚至比双语(bilingualism)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
”翻译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么容易,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文化鸿沟”时常难以逾越。
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翻译与文化释义1、翻译与文化的内涵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
何谓文化?英国学者泰勒(E.B Tylor,1871)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
”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
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更新了自己的文化。
不同民族语言不同、文化各异,但人类的能力本质是相同的。
中外翻译名家及其理论摘要
杨宪益、戴乃迭
翻译作品犹如“土耳其挂毯的反面”,即必须忠实于原文;也应该富有创造性(戴);但不能过分强调创造性(杨)。
10
爱德乐(Sol Adler)
要防止中式英语
周煦良
“得体”。得体不仅仅指文笔,而是指文笔基本上必须根据内容来定;文笔必须具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风格。风格不能译。
(2)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
“确切翻译的原则”
巴尔胡达罗夫
在翻译过程中,确定准确的词义必须考虑上下文;如果上下文没有任何提示,必须求助于超语言环境(交际环境、主题、交际参与者)
9
奈达(Eugene A.Nida)
(1)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
4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时“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5
直译与意译
(直译)茅盾、鲁迅
(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朱光潜、林汉达、周建人
(直译和意译分别分析)(周煦良:三类直译)(许渊冲:两点结论)(王佐良:该直译就直译,该意译就意译)
《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海外轩渠录》、《吟边燕语》、《块肉余生述》、《贼史》、《黑奴吁天录》
5
鲁迅(1881-1936)
“宁信而不顺”,输入新的表现法;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通顺加忠实)
十卷本《鲁迅译文集》
瞿秋白(1899-1935)
中外翻译理论
. Brief Introduction of Eugene NidaDr. Eugene A. Nida (1914--)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sts in the west. During his past fifty years of study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e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is field. 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not only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also in Asian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China. He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among all th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sts.He develops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put forward by Newmark, who is a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 of England.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not only emphasizes language meaning transform, but als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Spreading and becoming popular in China in early 1980s,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is the debut for most of Chinese translators to contact the western systematic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translation theory research in China. In spite of the doubts on his theory appearing in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it is certain that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gives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to translation researchers.With the research fruits of modern linguistics, Nida has carries out a descriptiv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nd contemplated deeply on 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With an active mind, he frequently renew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keeps rectifying and developing his thoughts and ideas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s mainly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s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theory,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emiotics.2.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1 Concep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as first put forward in 1964. This principle emphasize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information instead of the direct form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so as to keep the meaning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unctional fe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depends on the balance of two relationships,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target text should generally be equival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source text, and it is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at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2.2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Nida is the first person to handle the disputable problem betwee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He holds that eff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translation. Regardless of the method of literal translation or free translation is followed, as long as the response of both source language reader and target language reader is somewhat equivalent, the best translation can be achieved.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literal translation focusing on form is called faithful, while translation emphasizing meaning is free. Nida insists translator focusing on form, especially in verses, sentences and concepts equivalence, is formal equivalence. It is dangerous in reproducing intention and meaning of original author, even worse, to result in reader’s misunderstanding. In his opinion, the translator follow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will be mor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than following literal translation, for that the former strategy requires more 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text. Moreover.2.3 Four Level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Translation involves messag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nd therestill exists lots of similarity among different language cultures, which is the objective basi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location, history, cultural ground and education level, it is hard to be objective.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Nida proposed shows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quivalence of lexical meaning, but also the equivalence of text connotation and style, message translated in translation includes surface lexical message and deep cultural messag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cludes four levels: lexical equivalence, sentence equivalence, passage equivalence and style equivalence.2.3.1 Lexical equivalenceThe meaning of a word lies in its usage in languag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what confuse us is how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meaning in target language. Take Tension is building up as an example, tension and build up both hav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context. Thus this sentence can be translated as several different editions: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mpletely lexical equivalence lies in special terms and terminology, besides which there are five correspondences, word equivalence, synonymy, polysemy, lexical meaning overlap and zero equivalence.2.3.2 Sentence EquivalenceSentence equivalence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lexical equivalence. In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singular and plural form is an important and evident problem. Plural meaning in Chinese is not expressed with any evident plural form, which is different in English. Moreover, for different target language, tender, number and tens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ranslation. Thus, translator should be clear about whether such a sentence grammar exis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or not, and be clear about the frequency of such sentence grammar.2.3.3 Passage EquivalenceIn order to achieve passage equivalence, language is not the unique element we should consider, what we should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s how the language represents meaning and performs its function in a specific context. Passage equivalenc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ssage context, scene context and cultural context. Passage context lies in analysis of language, which aims to judge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semantic units in original text, and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assage. Scene context includes the concrete person and things involved in communication, th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ticipants and mental emotions.3. Conclusion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world for nearly sixty years and 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olding a panoramic view of all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Nida’s theory,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essence of his theory is that he insists the translator should pay prior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and should not be curbed by the expression form of the source text. Moreover,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is a genuine breakthrough and its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field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and it dose render us a profound enlightenment that the excellent translation comes from practice.Nida 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field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nguistics.His Ph.D. dissertation, A Synopsis of English Syntax, was the first full-scale analysis of a major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immediate-constituent" theory. His most notable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theory is Dynamic Equivalence, also known 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Dynamic and formal equivalence." Nida also developed the"componential-analysis" technique, which split words into their components to help determin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e.g. "bachelor" = male + unmarried). This is, perhaps, not the best example of the technique, though it is the most well-known.Nida's dynamic-equivalence theory is often held in opposition to the views of philologists who maintain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T) can be achieved by assessing theinter-animation of words on the page, and that meaning is self-contained within the text (i.e. much more focused on achieving semantic equivalence).This theory, along with other theories of correspondence in translating, are elaborated in his essay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6]where Nida begins by asserting that given that “no two languages are identical, either in the meanings given to corresponding symbols or in the ways in which symbols are arranged in phrases and sentences,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there can be no absolut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anguages. Hence, there can be no fully exact translations.”[7] While the impact of a translation may be close to the original, there can be no identity in detail.Nida then sets forth the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as he would account for it, within three basic factors: (1) The nature of the message: in some messages the content is of primary consideration, and in others the form must be given a higher priority. (2)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and of the translator: to give information on both form and content; to aim at full intelligibility of the reader so he/she may understand the full implications of the message; for imperative purposes that aim at not just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but also at ensuring no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3) The type of audience: prospective audiences differ both in decoding ability and in potential interest.Nida brings in the reminder that while there are no such things as “identical equivalents” in translating, what one must in translating seek to do is find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Here he identifies two basic orientations in translating based o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quivalence: Formal Equivalence (F-E)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D-E).F-E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message itself, in both form and content. Such translations then would be concerned with such correspondences as poetry to poetry, sentence to sentence, and concept to concept. Such a formal orientation that typifies this type of structural equivalence is called a “gloss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aims at reproducing as literally and meaningfully as possibl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an F-E translation would then be: reproduction of grammatical units; consistency in word usage; and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xt.D-E on the other hand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A D-E translation is directed primarily towards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rather than equivalence of fo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source language)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a D-E translation then would be: conformance of a translation 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a whole; and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
翻译理论作文模板范文高中
翻译理论作文模板范文高中翻译理论作文模板范文。
一、引言。
翻译是人类社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科技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译理论作为研究翻译的学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翻译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其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的影响。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1. 传统翻译理论。
传统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对等翻译、意译和直译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翻译的基本需求,但在面对复杂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时显得力不从心。
2. 现代翻译理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翻译理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转换理论、语篇翻译理论等,这些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3. 当代翻译理论。
当代翻译理论主要关注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提出了多元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翻译等概念,为翻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1. 提高翻译质量。
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使翻译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任务,从而提高了翻译质量。
2. 拓展翻译领域。
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多样化为翻译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翻译不再局限于文字翻译,而是涉及到了多种形式的翻译,如口译、同声传译、文化翻译等。
3. 促进翻译交流。
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翻译理论对翻译教育的影响。
1. 丰富翻译教学内容。
翻译理论的发展为翻译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和思路,使翻译教学更加系统和全面。
2. 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翻译理论的发展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使翻译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效。
3. 培养翻译人才。
翻译理论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翻译人才更加全面和专业。
五、结论。
翻译理论作为研究翻译的学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
谈严复翻译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一直在广泛进行着。
丰富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对翻译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观。
严复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的翻译对中国近代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严复曾在福州马尾船厂船政学堂学习了五年,他学习了英文,几何,代数,电磁学,光学等新科学知识,到过新加坡,日本等地考察,后又到英国学习考察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了解中西政教,风俗之差异,关心世界大事。
”回国后,他翻译了向国人敲起危亡警钟的《天演论》。
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宣传了进化思想。
下面研究一下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特点。
在词法和句法结构中,他模仿先秦文体的词法句法结构,桐城派古文的优点,其他文体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新型文体。
在《天演论》的手稿初稿中,他直接引用先秦散文中的句子并标明出处,虽然后来他觉得译作中放入中国古书的名字,中国古人的名字明显不妥,使读者感到彷徨,于是在改稿过程中将正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尽皆删去,但导言仍保留部分如《导言十三》中的“以其所爱,及其所弗爱”一句系取自《孟子》;《导言十二》中的“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得”系庄子所云,“自营为私”是韩非所言,“人之性恶”出自《荀子》。
译文中多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很少。
而且他的翻译话语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的范例。
1. 辨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说。
(《天演论·论六》)2.不见夫业真者乎?(《原富》)微是形容词,在句1中活用为动词。
句2的业本来为名词,但在句中担任动词职务。
同时,严复话语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子也不少。
如:何以明之?(《天演论·人群》)人弗之觉也,觉亦弗之异也。
(《天演论·能实》)其少见的被动句主要采用先秦的“见”字句结构,如:特在人者,每为气禀所拘。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翻译实践对翻译理论的启示摘要:在翻译学习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哲学上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
仅学翻译理论不注重翻译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反过来,只埋头做翻译练习而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就会走弯路,不能形成系统的翻译知识网络。
正确理解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翻译学习。
关键词:原文理解;词义选择;词性转换;欧化腔调一、原文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英汉翻译有三个基本步骤:原文理解、译文表达和译文校对。
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 Language)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忠实的译文”(郭富强,2012:33~34)。
拿到一篇英文,首先要做的是通读文章,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才能动笔翻译,而不应该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一篇文章,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它的意思都是立足于文章本身,脱离文章的判断和猜想多少会与原文大意有出入。
另外,文章的意思应当从整体把握,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分割开来看,即断章取义。
这样得到的认识是片面的,达不到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效果。
所以在做翻译之前,一定要从宏观把握文章的主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也是衡量一篇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翻译家严复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字翻译理论。
其中“信”(faithfulness)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而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就应该如实而恰当地把原文翻译出来。
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贺学耘,2010:25)。
由此可见,原文理解是翻译最重要的一步。
如:例一:It was not my fate to become a woman, so it was easier for me to see the graces.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译文:我命中注定不是女人,因而更容易发现女人悠闲的一面。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
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
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
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
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1)翻译的性质。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2)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 rtial translation);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
(3)翻译的对等问题。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4)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
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
(5)翻译的限度,是指不可译性问题。
翻译中有两类不可译。
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意语法结构;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的时代背境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论文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论文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论文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论文摘要:他们对理论研究执着并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值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界学习。
我们应该把时间用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上,而不是围绕一个老问题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在学习西方翻译理论的同时,我们应不断开拓创新,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主要表现在 1. 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近年来,耐达开始提倡一种“三性原则”即可读性、可懂性和可接受性并重的原则。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他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一、对翻译的认识奈达对翻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艺术的转化过程。
在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他认为,翻译是科学,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
同时他也承认,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科学、技巧和艺术。
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
同时,他把原来提出的“翻译是科学”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
到了上世纪90 年代,奈达又提出,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
他认为:翻译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也是技艺。
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最初,他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后来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部分是技巧,部分是艺术,部分是个人品位。
他对翻译性质的阐释是基于对语言的二元划分。
他把语言分为标准语言和非标准语言。
说翻译是科学,因为标准语言通常只有一种正确译法,有规律可循,如科技术语。
非标准语言往往有许多正确译法,怎么挑选合适的译法要靠译者自身的眼光和能力,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
浅谈英汉翻译论文怎么写
浅谈英汉翻译论文怎么写翻译的本质是两种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中英文化与思维习惯存在巨大差异,难免会导致一些翻译误差出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汉翻译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汉翻译论文篇一:《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论文导读: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随着翻译逐渐被认同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跨文化交际,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习语,文化差异,翻译1 引言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发展速度却相当快。
随着翻译逐渐被认同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人们也开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研究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习语,是指经过人们长期使用沿袭而提炼出来的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
就广义而言,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俚语、格言等。
英语和汉语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历史悠久,蕴含着大量的习语。
然而,英汉文化多方面的差异影响人们正确理解和恰当使用习语。
本文将在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浅析如何处理英汉习语中形象的翻译方法。
2 英汉习语的特点与对应关系习语具有以下特点:1、来自民间。
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特色;2、习语是语言的重要修辞手段,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3、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它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在语法和逻辑推理上有时不符合一般的规律,在用词上保持相对固定。
根据形式和含义相似程度的不同,英汉习语主要呈现三种对应关系。
2.1 基本对应基本对应指的是英汉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大致相同,有的内容与形式基本一致,有的内容一致,形式有所不同,但总的看来,基本对应。
英汉习语的形象和比喻意相似或者甚至相同时,可采用直译法。
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as light as a feather — 轻如鸿毛;Failure isthe mother of success. —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
中外翻译理论观点概述
中外翻译理论观点概述谈到翻译,首先要考虑的是翻译的性质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许多非专门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或一些初学英汉翻译的人可能会产生肤浅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以为翻译无非是借助于词典,找到原语在译语中的对应词语,然后再将这些对应词语串起来。
但翻译工作远非如此简单。
它实际上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转换过程。
这一活动从语言出发,逐步深入,往往涉及语言表层之外的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转换。
因此,翻译活动以语言为基础,同时又涉及一些非语言的因素。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语言起到了传媒作用,为了解决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交流困难,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就应运而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由存在决定的,而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因此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也是完全可能的。
而关于什么是翻译语,中外人士有各自不同的表述。
唐代是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2年出发去印度取经,17年后才回国。
他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机构健全的译场,在19年间译出75部佛经,共1325卷。
玄奘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即需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然指导着实际翻译工作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一书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辞源》对翻译的解释是,“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
”苏联著名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在他的著作《语言与翻译》中称:“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所谓翻译,最为完整的莫过于美国的现代翻译家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所下的定义了: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论析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论析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论文关键词]翻译流派;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西方当代翻译理论;差异性[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姓名颜兴侠年级 2010级班级英语信息1班学号 20100511909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2 日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摘要:自从清末明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这“三难”后来也成为了很有影响的翻译标准。
本文结合时间跨度近百年的我国翻译研究资料,简述“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提出,“信、达、雅”之解读,“信、达、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信、达、雅”三原则的影响,以及信雅和西方翻译理论之比较,最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研究现状解读三原则一、“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提出信达雅最早见于之谦的《法句经序》,另外梁启超在1896 年所谈的“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失西文而梗华读”,实际上已含有“信、达”难于兼顾之意。
但作为一种翻译理论长期流传,却无疑是源自严复的“三难说”。
1898 年,严复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倡“信、达、雅”为译事楷模。
《严复传》作者王经过考证,认为《天演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开始翻译,初稿至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译成。
《天演论》是严译第一本书,翻译时有很多感想,所以书刻出后,提笔写《译例言》,兴发“译事三难”之叹!何谓“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即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语言通顺畅达,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文字古雅,即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信、达、雅”之解读第一,严复本人并不以《天演论》汉语文本为翻译,而称之为“达旨”;而其所以求“信”而外更求“达”、“雅”,是由于需要取得当时的读书人社会认可,以便向专制主义的中国宣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
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的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的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的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的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的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等皆是如此。
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界定。
译界由此引起的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
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
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的“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
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
我们知道,西译论的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的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的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的明晰姿态。
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的“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的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的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的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的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1) 语音等值;2)音位等值;3) 形态等值;4) 词汇等值;5) 句法等值; 6) 语义等值。
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中外翻译理论简介考查卷
(2012—2013学年第 2学期)
专业班级英语10班学号 10404041007 姓名评分等级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
自从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又成为近现代翻译研究争议的焦点。
有人称之为原则,有人称之为理论,也有人称之为标准。
译界时贤各抒己见,评价有贬有褒,但至今仍未有一家之说能够超越它。
因此,有人说研究“信、达、雅”,就是研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
由此可见“信、达、雅”对我国翻译有着如何重大深远的影响。
“信达雅”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也是严复翻译理论的核心。
信,即忠实原文达,即通顺,流畅雅即优雅,美好。
简单的说即:忠实,通顺,美好。
从狭义上讲,信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
而广义上讲按科学取其真谛来看,信达雅实际上只留一个“信”字足矣,即“全方位的信”。
原文若是表达得通顺流畅就达;原文若故意不达(如描写无文化人的言谈)则不达,此时的不达就是达。
原文用的文绉绉的书面语、古语等雅文,译文就要雅;原文若用的是粗话鄙语,译文就要粗而不雅,此时的不雅就是雅。
达,是信达雅中最难“表达”清楚的一个问题。
这可从“信达雅”三字的英译中看出。
信和雅,基本上公认译为:fidelity和elegance。
信和达是对翻译的“硬件要求”,具有科学的精神。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雅是一种“软件要求”,只有感觉或程度上的差别。
雅,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东西。
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商品(硬件)再配以精美的包装、恰当的宣传和优质的服务(软件),才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商品”。
译文亦如此。
译界人士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信、达、雅”有不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来的这一时期译界对于“信、达、雅”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新时期我国翻译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而我国翻译体系的完善还需译界人士折不懈努力。
第1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