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面塑
《民间面塑》教案
《民间面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民间面塑的定义与特点2. 民间面塑的历史与发展3. 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与技巧4. 民间面塑的传承与保护5. 民间面塑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掌握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与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示范法:演示民间面塑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面塑作品。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民间面塑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民间面塑作品、制作工具、材料。
2. 课件:民间面塑的图片、视频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民间面塑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面塑的魅力。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民间面塑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文化价值。
2. 讲解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与技巧,为学生动手制作打下基础。
三、示范(5分钟)1. 演示民间面塑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2. 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民间面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面塑作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民间面塑的文化价值。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民间面塑的相关资料,加深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2. 完成一篇关于民间面塑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民间面塑的感想和认识。
面塑
由于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 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民 间评议。
所以,绛州至今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总之,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 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一种食品文化也好,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
婚礼迎娶之俗历来是极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语道“结婚胜如小登科”,晋北风俗,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 各自吃一对“欢鱼吉兔”,洞房门顶上放一对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征玉兔金缘。实则兔之本意为虎,是民 间镇宅驱邪的护佑之神。婚礼面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一带的“寒食”,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对, 大部分造型是玉兔扶仙桃,金鱼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细加点缀,造型生动,情趣悦人,五彩缤纷, 鲜丽明快,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 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民间艺术增添了俏丽的一幕。
简单地说,面塑就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 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 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第10课民间面塑(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民间面塑(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知识,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教育学生尊重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面塑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
2. 民间面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民间面塑的题材和寓意。
4. 民间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间面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面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民间面塑作品图片、制作材料(面粉、颜料、工具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制作材料(面粉、颜料、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面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民间面塑的艺术魅力。
2. 讲解:介绍民间面塑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制作方法和技巧、题材和寓意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民间面塑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要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面塑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民间面塑2. 内容:民间面塑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制作方法和技巧、题材和寓意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一幅民间面塑作品。
2. 要求:作品题材不限,但要体现出民间面塑的特点和寓意。
八、课后反思2.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间面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环节的设计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
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面塑制作的过程中。
民间面塑教案-人美版
(2)民间面塑的创意设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想象力,难以将民间元素融入作品。
解决方法: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元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面塑的基本技巧和民间面塑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间面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色彩搭配、形象设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面塑制作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面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过程。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然而,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如面塑技巧的熟练运用,仅凭讲授和示范可能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和体会。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加深对面塑制作过程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面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揉、捏、搓、切等手法,将面团塑造成各种形象。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民间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民间面塑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传达美好寓意和表达民间情感。
民间面塑
这只小花虎的头上 装饰了蝴蝶、梅花、菊 花、牡丹等,你能找出 来吗?
你能猜出这个“老 虎花谷卷” 面花的吉 祥寓意吗?
这是小宝宝满月 时,由姥姥家捏制 的面花。椭圆面圈 上放置精美花卉和
十二属相的面塑,
即为“囫囵”,寓 意 孩子健康成长。
寿桃形面花又 称“喜馍”或 “寿馍”,寓意 老人健康长寿, 是在老人寿辰时 制作的。
栩栩如生的面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喜爱,赢得了 “技术精湛、巧夺天工”的美誉。民间面塑艺术被列为中 国的的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面花 的高手,其尤是年长的奶奶,技艺更是高超。
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专 门的捏”面人“的师傅,他们沿街 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 了专供欣赏的民间面塑工艺。 ”面人“的形象一般多是传统戏 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 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 物。 面塑艺人们通过揉、搓、挤、压、 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用彩 色的面团(有时还要用羊毛、羽毛、 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 胡须、头发、冠顶之类),顷刻之 间,就把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 象完成了!面人妙肖传神、活灵活 现,令人赞叹不已!
民间面花又称“花馍”、 “礼馍”、“面花花”、 “花糕”等,在我国民间, 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 粉做面花的风俗,这些面花 一般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 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表达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 使得面塑的品种丰富,被赋 予不同的吉祥含义。比如春 节的时候,做成“莲花”和 “鱼形”的面塑,表示“连 年有余”。
浙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民间面塑
组织学生进行面塑实践操作,如捏陶泥、雕刻、上釉等,让学生在实 践中掌握面塑技艺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art
06
民间面塑的实践活动设计
面团制作实践
材料准备
选择适合的面粉、水、食用色素等材料。
面团制作
教授学生如何按比例混合面粉和水,揉成面团。
面团特性
让学生了解面团的可塑性、延展性等特性。
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面塑作品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民间面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泥塑技能
教授学生基本的泥塑技能,如揉泥、搓条、压扁、捏合等,提高学 生的手工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
工具使用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面塑工具,如雕刻刀、刮刀、滚棒等,培养 学生的工具运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浙美版小学美术一 年级上册民间面塑
汇报人:XX 2023-12-19
• 民间面塑概述 • 民间面塑的制作技艺 • 民间面塑的艺术特色 • 民间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 民间面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 民间面塑的实践活动设计
目录
Part
01
民间面塑概述
民间面塑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民间面塑是一种以面粉、糯米粉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捏、搓、揉、压等手法塑造出各种 形象的传统手工艺。
面塑造型实践
1 2
造型基础
教授学生基本的捏、揉、搓、切等面塑造型手法 。
模仿制作
引导学生模仿制作简单的民间面塑作品,如小动 物、人物等。
3
创意发挥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面塑色彩实践
色彩知识
01
教授学生基本的色彩知识,如颜色的名称、搭配等。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面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面塑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 面塑的材料和工具。
3. 面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4. 面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面塑的制作技巧和艺术特点。
2. 难点:面塑的创新设计和艺术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塑的定义、发展历史、材料和工具。
2. 演示法:展示面塑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面塑作品。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面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面塑材料和工具,如面粉、颜料、剪刀、牙签等。
2. 准备面塑作品的图片或实物,以便进行展示和讲解。
3. 准备教学PPT,包括面塑的定义、发展历史、制作技巧等内容。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面塑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简要介绍面塑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新课内容】1. 面塑的材料和工具讲解面塑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面粉、颜料、剪刀、牙签等,并展示实物。
2. 面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讲解面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切等,并演示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3. 面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展示不同地域和风格的面塑作品,引导学生探讨面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课堂实践】1. 学生动手制作面塑作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面塑作品。
可以设置主题,鼓励学生创新设计。
2. 作品展示和点评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互相学习和交流。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塑的制作技巧和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面塑艺术,进行创新设计。
六、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面塑作品的造型、色彩和纹饰等特点。
2. 讲解面塑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如揉、搓、捏、切等。
3. 示范面塑的制作过程,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山西民间面塑
要蒸“ 花糕 ” , 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 斤面粉捏一个“ 花糕 ” 。寿诞之 期, 也常蒸制 “ 喜 馍” , 多 以桃 形为主体 , 加上 各种 寓意 吉祥长 寿 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 , 当做“ 寿馍” 赠送 亲友之用 。忻州民间还有 着塑造 生、 旦、 净、 末、 丑等 戏剧人物 的人物面塑 , 甚 至拿到庙会 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塑 , 制作也 颇为精巧 。
里 的家家户户都 要用上等 的小麦磨成面粉 ,捏制 出千 姿百态 的 面塑欢度节 日。由于 这里 的面 塑注重彩 色点染 , 花 色绚丽 , 所 以
当地 人 称 之 为 “ 花馍 ” 。绛州“ 花馍 ” , 造 型 比较 夸 张 , 塑 造 造 型 别
霍州 面塑 , 当地人称 之为 “ 羊 羔儿馍” , 古 时的“ 羊” 有着 “ 吉
多福 。 外。
总之 ,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 强的造型艺术 , 生长和 扎
根于 民众 生活 , 成 为 民俗风 情 的一种 表现方 式 , 无时不在 , 无 时 不有。 它作 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 , 一种食 品文化也好 , 都 有其独
特 的体 系程 式 。其 中 的造 型 意 识 和 方 法 , 原 始 宗教 意识 和 衍 变 ,
祥” 的寓意。
致, 尤其以“ 走兽花馍” 最 为出色。这种 家家户户都要进行 的民间
春节来临前 , 农 家妇女用家庭 自磨 的精粉捏 制各 种动物 、 果 活 动 , 造 就 了 大批 捏 制 “ 花馍 ” 的能工I j 匠, 而且世代相传。
品的面 塑 , 象征万事 如意 、 发家致 富 、 和睦友 爱。农历七 月十五 每 当城 乡嫁丧婚娶 , 捏“ 花馍” 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 日, 霍县境 内面塑种类最 多。有猪头、 羊头 、 麦秸集 、 针线箩筐、 顶 且 , 这些 “ 花 馍” 会 在大庭广 众面前展示 。 从 而得到 品评 , 这种不 针、 剪子、 针线 、 狮、 虎等造型。农历七月七 日是“ 乞巧 ” 节, 传说这 推 选冠军 的自发的群众 性 品评 , 无疑 成了推动捏 制“ 花馍 ” 的 一
三年级上册《民间面塑》说课稿和教案
《民间面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民间面塑》。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面塑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创造的艺术杰作,作为“华夏一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部分。
本课是一节以了解民间面塑艺术为主线,以掌握捏面的基本技法为基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面塑中的“面人”和“面花”有进一步的认识,初步了解汤子博的《老寿星》、以及陕西的《狮子头》的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以及表现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不仅提倡美术接近生活、亲近艺术大师,也十分注重学生视觉的体验和个性的发展,掌握基本的表现技能技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能力的发展。
因此,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难点:揉、捏、剪、挑、压、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四、说教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我采用集体讨论法,谈话法,合作交流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去发现民间面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十课《民间面塑》(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十课《民间面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渊源及现状2.掌握主要面塑手法,包括揉面、切面、捏面等3.学会运用面塑技法制作民间面塑形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及范例展示认识面塑的基本知识与技法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等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点2.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揉面、切面、捏面等3.运用面塑技法塑造简单的面塑形象2.教学难点1.学生对面塑的情感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2.面塑的具体操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引入1.1 观察与思考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民间面塑作品,带领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的形状、颜色、元素等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面塑的兴趣和好奇。
1.2 导入话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自由发言谈谈对民间面塑的认识和想法。
2.讲解及示范2.1民间面塑的历史渊源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民间面塑的历史和地域背景,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
2.2面塑的基本技法逐一介绍面塑的基本技法,包括揉面、切面、捏面等,向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技法。
3.实践操作3.1学生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运用面塑技法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面塑技法的理解。
3.2教师辅助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辅助和指导,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和帮助。
4.作品展示4.1作品评析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及评析。
在评价和交流中,让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4.2作品鉴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面塑作品,并向学生予以解析和鉴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5.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掌握了面塑的基本技法和操作方法,实践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面塑作品,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民间面塑》说课
《民间面塑》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十课《民间面塑》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民间面塑》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面塑造型生动质朴、夸张简练,色彩鲜艳的独特美感,体会作品蕴含的美好寓意,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体验夸张变形、装饰丰富的设计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热情,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根据“设计•应用”让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
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地区面塑形象生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造型风格。
掌握面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在设计制作中体现出具有民间气息的面塑。
2.能力目标:在欣赏感受、观察对比和动手操作中丰富学生对面塑的视觉、触觉体验。
在集体探究过程中,了解设计制作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3.情意目标:感受民间面塑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和进行设计表现的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和不同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面塑方法设计具有民间气息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设计的动物形象具有民间气息。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因此本课开始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九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
三、说“教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民间面塑》精品课件(18张)
下课
民间面塑
MEI SHU GONG JU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结:是面塑,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面塑的世界去看看吧!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什么是面塑?
小结: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汉族民俗艺术之一, 民间面塑过去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在汉族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 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 由风俗习惯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文化,当今面塑以它绝美的 身姿倍受众人青睐,被人们成为民间艺术。
揉
捏
剪
挑
压
粘贴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下面一起来学习用这几种方法来尝试制作一朵简单的小花。
制作步骤:
准备好一根牙签,彩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先在牙签上做好黄色的花心;
用揉、压、捏的方法制作出花瓣;
最后用粘、贴的方法将花瓣组合在花蕊上。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实践要求:
动手试着捏捏吧,就用你们随手可以准备的彩泥 就可以,大胆做一做,比比谁的作品更精美。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欣赏面塑作品: 民俗使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无论是新房落成、八月中秋、还
是为家人祝寿等喜庆活动,人们都要准备各种造型的面塑制作,以象 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和睦友爱。
忻州面塑:
小结:忻州面塑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成为汉族民间 具有审美乐趣的艺术作品。情境导入 Nhomakorabea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中国民间美术》——面塑
陪嫁用的老虎头“囫囵 ”
忻州 “喜馍
(三)陕西面花 陕西关中和陕北广泛流传于民间风俗礼
馍,也是艺术性极高的民间艺术品,当 地人称为花馍。最负盛名的当属陕西凤 翔面花和合阳面花。 艺术特色: 面花的内容丰富,造型千姿 百态,用三原色为基色,调出大红,粉 红,翠绿等鲜艳的色彩,再合理进行点 染以致达到对比鲜明的优美艺术效果。
艺术特色:郎庄面塑为圆雕造型,太都为
扁平状,既宜于平放和吊挂,又宜于晾干。 色彩丰富艳丽、纯度高,除了太面积的品 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 柞点缀,最后用墨线细致勾勒,整体感觉 活泼跳跃,绚丽多彩。图中的金鱼与童子 活泼而有情趣,造型夸张、简练,太面积 色块中又有五官及鱼鳞的细致刻画,细致 传神。
陕西洛川面花
合阳面花
二、面人
面人是用于收藏观赏的面塑。 分布:山东、北京、上海 ——山东的面
人李(李俊兴)、北京的面人汤(汤志 博)、上海的面人赵(赵阔明),三派 各具特色。
(一)山东菏泽穆李庄面塑 面塑艺术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奇葩之一, 菏 泽面塑是山东乃至北方面塑的代表,而穆李 庄则是菏泽面塑的发源地。 题材:文雅官员、风流仕女、武将侠客、天 真儿童等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现 实中的人物、花鸟、风景 特色:做工细致,色彩复杂 ,色彩鲜明,手 法细腻,应用于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 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 饰容貌逼真传神
(三)上海面塑 艺术特色:上海面塑在造型上摆脱了黄
河流域概括、粗狂的特点,较山东、山 西两地更为细致,外形更注重人物动态 的刻画,而面塑整体造型也更优美、逼 真、温婉,面部表情刻画非常细致,衣 纹简练概括,线条挺劲流畅,更贴近长 江流域人民细致委婉的性格特点。 “面人赵”的上海著名面塑艺术家赵阔 明。
《民间面塑教案》word版
《民间面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面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面塑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民间面塑的历史和发展:面塑的起源、演变和地域特点。
3. 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工具与材料、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4. 民间面塑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审美特点和社会影响。
5. 民间面塑的传承与创新:传统题材与现代题材、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掌握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对面塑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对面塑艺术有全面的认识。
2. 演示法:现场演示面塑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技巧。
3. 实践法: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面塑材料和工具、作品展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面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面塑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民间面塑有初步了解。
3. 讲解历史与发展:讲解面塑的起源、演变和地域特点,加深学生对民间面塑的认识。
4. 演示制作工艺:现场演示面塑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技巧。
5.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面塑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交流、讨论和协作能力。
民间面塑介绍
民间面塑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汉族民俗艺术之一,民间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过去它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故从历史上讲既无作品记载也无珍品传世,实在是一大憾事。
面塑在汉族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文化。
当今面塑称之为艺术,并且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绝无的功利思想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
也正是借助于世代少有的“重视”,且落身于广大的汉族民间,才使得它有了条件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有了它少受污染的乡间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对流中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汉族民间艺术之林。
起源汉族民俗面塑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
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功能春节汉族民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
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
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
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选择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
人们认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
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将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
民间面塑教案
民间面塑1.民间面塑篇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三、教具、学具橡皮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面塑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作品。
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3、出示课题(三)讲授新课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四)评价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
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
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请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艺术,写一份观察短文。
2.民间面塑篇2一、设计思考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面塑实际上是馍,它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造型。
其制作材料简便易得,制作灵活方便,色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配,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广。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寿辰生日以及其他喜庆时日,都少不了面塑的点缀和烘托。
民间面塑课件ppt
揉面时需要将面团放在平整的台面上,用手掌根部向前推压面团,将面团逐渐揉成长条形。在揉面的过程中,需 要不断用手掌根部将面团折叠、按压、推揉,直到面团表面光滑、细腻,且手感柔软有弹性。这一步的目的是让 面团更加均匀,同时排出其中的空气,防止在制作过程中出现气泡或裂痕。
捏塑
总结词
捏塑是根据设计图纸或创意构思,将面团塑造成各种形状的过程。
,提高经济效益。
提升旅游文化品质
03
民间面塑作为旅游纪念品和手工艺品,能够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提升旅游体验品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06
民间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面塑面临的挑战
市场冲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玩具和娱乐形式 层出不穷,对面塑艺术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技艺传承困难
面塑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现代 年轻人往往缺乏耐心和时间去学习和传承。
爱。
维系民族情感纽带
民间面塑作为地域性文化符号, 能够唤起人们对乡土的记忆和情 感共鸣,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
力。
民间面塑的艺术价值
造型独特
民间面塑的造型别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能够给人 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色彩丰富
民间面塑的色彩运用大胆、鲜艳,富有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能够 传达出浓厚的民间气息和情感。
详细描述
晾干时需要将制作好的面塑放在通风干燥的 环境中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 。在晾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面塑的状 态,如果发现有裂痕或变形等情况需要及时 处理。晾干后的面塑应该具有较好的硬度和 稳定性,能够长期保存和运输。
04
民间面塑的代表作品与流派
北方地区的代表作品与流派
总结词
北方地区的面塑作品以粗犷、豪放为 特点,注重表现作品的立体感和动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美术上册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
固隆乡中心学校王红莲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
1.视屏显示面塑造出的小动物:在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在这幅画面中,你注意到哪些动物的动作?
你能模仿出来,让同学们猜一猜吗?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老虎吼叫的声音)
欣赏书中老虎作品
视频展示面塑“虎”的各种造型你们想用彩面做各种形象吗?
2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个面塑形象。
板书课题:民间面塑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课件展示不同种类形象面塑:
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塑形象?
2、你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春节、端午节不同场合的讲究规则。
3、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
感受一下,橡皮泥与面有什么不同?
4、关于面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面塑的题材:人物、动物、植物。
面塑的艺术风格: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
南方派的特点精秀优美,北方派的风格小巧玲珑。
代表人物:“面人汤”——汤子博;“面人郎”——郎绍安。
面塑的工艺类型:分为“粗”、“细”两大类,粗者多为街头艺人所作;细者则为专业艺术家的作品。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
5.想一想:可以用你们制作的彩面去塑造什么?
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
同学们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把这些小动物用彩面塑造出来。
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出的方法最多、最好。
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构思独特的面塑作品。
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
三年级美术上册
《民间面塑》教学反思
固隆乡中心学校王红莲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所以三年级美术课也开始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立体感。
例如:第一课的《我的小天地》本节课的《民间面塑》。
本节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重在培养孩子的动手造型能力与想象力。
我分为“看”“说”“做”“再说”四个部分。
首先“看”的部分,出示传统的面塑图片,图片要有针对性,漂亮但不能太复杂。
“说”让学生说面塑的特点。
——外形美观而且奇特,有些具有夸张性。
色彩艳丽,一般采用红黄蓝绿紫黑,都是常见色。
创作题材都与日常生活有关。
制作方法一般有搓、揉、捏、压、剪等方法。
这些都是和我们民间面塑艺术有独特的关系。
“做”这个部分我鼓励学生尽量塑造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将面塑和绘画同时进行互补,能使受常规约束的丰富想象释放出来,塑造出各种有创意的东西,尤其是有童趣的作品来。
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塑造出有童趣的有创意的作品。
主要是指活动后的评价。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并不能仅限于对技能技巧的评定上,对充满童趣作品,尤其是合作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大
胆想象,大胆表现。
同时,评价时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能引导学生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评价能力,产生自我满足感,成功感,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面塑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介绍。
反思面塑教学活动中的“看”、“做”、“说”,是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与学生充分互动的体现,注重在面塑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面塑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面塑活动中体验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