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汉服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 宋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在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的 时期,伴随着这两方面的发展,宋朝的汉服是各 朝代中最为美丽,最为丰富多彩的,相对于唐朝 相比,宋朝的汉服少了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更 加正统化,纯粹化,并且更加内敛,少了唐朝中 期的奔放。可以说,宋朝的汉服,对后世的服装 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朝推翻蒙元的统治者 后,重新穿上的衣裳,就是以宋朝为基础改造的 汉服,可以说,两宋为中华民族的汉服传承以及 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七)宋代命妇的服装 • 宋代命妇随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级,各内外命妇有袆衣、 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皇后受册、朝谒景 灵宫、朝会及诸大事服袆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册,朝会服 褕翟。皇后亲蚕服鞠衣。命妇朝谒皇帝及垂辇服朱衣。宴 见宾客服钿钗礼衣。命妇服除皇后袆衣戴九龙四凤冠,冠 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加左右各二博鬓(即冠旁左右如两 叶状的饰物,后世谓之掩鬓),青罗绣翟(文雉)12等 (即十二重行)外。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 1117年)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 服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之于衣裳。一品花钗9株,宝 钿数同花数,绣翟9等;二品花钗8株,翟8等;三品花钗7 株,翟7等;四品花钗6株,翟6等;五品花钗5株,翟5等, 翟衣内衬素纱中单,黼领,朱褾(袖)、襈(衣缘),通 用罗彀,蔽膝同裳色,以緅(深红光青色)为缘加绣纹重 翟。大带、革带、青袜舄,加佩绶,受册、从蚕典礼时服 之。 • 内外命妇的常服均为真红大袖衣,以红生色花(即写 生形的花)罗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即玻璃料 器)为坠子。红罗背子,黄、红纱衫,白纱裆裤,服黄色 裙,粉红色纱短衫。
• (四)公服(即常服) • 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圆领)大袖, 下裾加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 脚登靴或革履。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 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 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 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 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
• (五)时服 • 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 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 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 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 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 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 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 (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 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 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高贵。
宋朝妇女常用背子 出土文物
断襟男用背子
宋 代 灵 鷲 球 纹 锦 袍
宋代官服
据《宋史· 服舆五》记载: 宋代官服,因唐制,三品以 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红色,七 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 其样式为:曲领大袖,下施 横襕(lán;古代一种上下衣相 连的服装),束以革带,幞头, 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 通服之。” 祭服、朝服、公服、时服、 戎服、丧服等。
女服服饰:
• 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 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 为主,但也有长裤。 • 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 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襦和袄 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 • 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宋代的襦裙样式 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 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所以 应以宋代汉服为主流 。
• (一)祭服 • 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 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 而定。
• (二)通天冠、远游冠服
• 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 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 (宋代的方心曲领是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装饰,套在项间起压 贴作用,防止衣领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绛纱裙(裳)相配,腰 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通天冠的形式,《三礼 图》所画极简陋,与实际相差甚远,北宋武宗元所作朝元仙仗图中的 东华天帝君戴的通天冠,比较接近实际,和敦煌石室唐咸通九年刊本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王者所戴通天冠形制相似,但宋代加 了簪导和〓纩充耳。远游冠形状与通天冠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金博山 上没有蝉纹了。 远游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蝉纹、余同通天冠,为皇太子所用。
宋代官服发展
• 幞头形制的变化 • 幞头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广泛,宋代的幞头内衬木骨, 或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 不像唐初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后来索性废去藤草,专衬木骨, 平整美观。《梦溪笔谈》卷一说:“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 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直脚又名平脚或展脚, 即两脚平直向外伸展的幞头。局脚是两脚弯曲的,《东京梦华录》卷 九称为卷脚幞头,幞头角向上卷起,白沙宋墓壁画上有这种幞头的样 式。交脚是两脚翘起于帽后相交成为交叉形的幞头,河北宣化辽墓壁 画有此样式。朝天是两脚自帽后两旁直接翘起而不相交,在山西高平 开化寺宋代壁画有此样式。顺风幞头的两脚顺向一侧倾斜,呈平衡动 势,西安唐韦泂墓有此种样式。此外,在萧照《中兴帧应图》中差役 头上戴一种近似介帻与宋式巾子的幞头,名为曲翅幞头。另有不带翅 的幞头,为一般劳动人民所戴。南宋时,太上两宫寿礼赐宴及新进士 喜宴,则在幞头上赐插红、黄、银红三色或二色的插戴,以示恩宠。 江苏金檀南宋周瑀墓出土一件圆顶硬脚幞头,脚用竹条为骨,表面两 层纱,表纱涂黑漆,后缘开口施带。山东曲阜孔府有宋式漆纱帽传世, 两脚平施,以铁为骨,固定于帽上不能脱卸,藏于仿照纱帽式样藤编 的帽盒内,帽的尺寸较小,为幼年人所戴。
宋代汉服的基本样式
•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 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 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 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 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 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 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 (八)宋代文人的巾帽 • 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 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 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 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 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 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纱罗作长顶头巾,以区别于庶人。 庶人则由花顶头巾,幅巾发展到逍遥巾。其与东坡巾相似 的高装巾子在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已经出现,故宫博 物院所藏宋人《会昌九老图》,描绘唐会昌年间李元爽、 僧如满、胡杲、吉顼、刘爽、郑璩、卢真、张诨、白居易 等九位老人在东都履道场相聚的情形,九位老人中,李元 爽已136岁,白居易最小,也已74岁。衣服装束为宋人野 老闲居服式,与故宫博物院藏元赵孟頫所画苏轼像册中的 巾子衣着相同,巾子为高耸的长方形,戴时梭角对着前额 正中,外加一层前面开叉的帽墙,天冷时可以翻下来保暖。 苏东坡所穿的就是直裰,领、褾、襈、裾均有宽襕,极为 宽博,腰束丝绦,系宋人拟仿古代深衣及相传“逢掖之衣” 而成的服装。
男服服饰:
• 宋代男子上自帝王,下至百官,在各种场 都戴幞头。不过这时的幞头更类似帽子, 并且成为百官必备的头饰。所以文人嫌幞 头不够雅致,又开始戴起复古的头 巾了。 头巾不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各行各业的 男人平常都戴着它。服'装仍以圆领袍为主, 以袍衫的颜色区分等级,其制有紫、绯、 朱、绿、青不等。凡穿紫色、 绯色公服为 六品以上官员,必须在腰上佩一个金、银 为饰的鱼袋。

• (三)朝服 • 由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 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 六品以上官员挂玉剑、玉佩。另在腰旁挂锦绶, 用不同的花纹作官品的区别。着朝服时戴进贤冠、 貂蝉冠(即笼巾,宋代笼巾已演变成方顶形,后 垂披幅至肩,冠顶一侧插有鹏羽)或獬豸冠。并 在冠后簪白笔。手执笏板。北朝至唐的方心曲领 是在中单上衬起一半圆形的硬衬,使领部凸起, 宋代是以白罗做成上圆下方(即做成一个圆形领 圈,下面连属一个方形)的饰件压在领部。
宋代汉服简介
宋代历史背景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 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 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儒家 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 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 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 (1110年)的1亿1275万。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 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宋朝对外战争的频频失利,造成民族主义盛行,加上经济 与文化Leabharlann Baidu高度发达,宋朝的服饰,在沿袭唐朝的基础上, 按照汉族本民族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宋朝独特的服饰风格。
宋代汉族服饰的几大特征
• 通过研究,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的几大特征。其一 为传承性,即对传统服饰制度和服装样式、服饰习 俗等的继承与发展;其二为融合性,即在南北文化 的交流和碰撞下,本土服饰发生了共融;在周邻少 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相 互影响、相互吸收;其三为多变性,即在发达的商 品经济与都市文化的影响下,上下服饰等级界限日 趋模糊,奇装异服层出不穷;其四为世俗性,即在民 族本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服饰趋于便利和世俗。
• (六)宋代的甲胄 • 我国甲胄在五代时型式已规范化,北 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记载,甲胄形成 定制,以甲身掩护胸背,用带子从肩上系 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 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掩膊)。兜 鍪呈圆形复钵形,后缀防护颈部的顿项。 顶部突起,缀一丛长缨以壮威严。《梦溪 笔谈》卷十九《器用》,记宋代铁甲,用 冷锻法制甲片联缀而成,在五十步外用强 弩射之不能射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