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中国各地相继推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也在不断探索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旨在推动人口流动更加自由、平等和便利。

本文旨在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改革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改革背景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人口流动的快速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权益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严重。

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口流动需求,重庆市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1.户籍迁移政策调整在户籍制度改革中,重庆市对户籍迁移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首先,取消了许多原有的限制和限制,使得户籍迁移更加自由和便利。

其次,逐步建立了市区与农村居民享有相同政治、经济和社会权益的制度。

最后,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落户,以促进人才流动和城市发展。

2.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人口流动和户籍迁移人员,重庆市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了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居住证办理、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等便利和保障。

此外,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户籍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了效率和便利性。

3.社会保障政策改革为了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重庆市改革了社会保障政策。

通过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流动人口在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享受与本地户籍居民平等的待遇。

同时,落实了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政策,保障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权益。

四、改革的效果与问题1.改革效果在重庆市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户籍迁移的自由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流动人口的迁户比例明显增加。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调查报告——重庆电大渝北分校2010春行政管理专科 XX学号:XXXXXXXXXXXXX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重庆市于2007年6月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便开始探索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途径,并在区县层面上展开试点,其中江北区和九龙坡区的探索较为深入,积累了一些经验。

经过近两年的集中调研,根据重庆市政府组织的调查,重庆市符合条件的转户人口规模约为338.8万人,预计可以转户的规模为:2010─2011年,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2012─2020年,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

2010年7月25日重庆市政府颁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於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四份相关文件,於8月15日全面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浮出水面。

自2010年8月15日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有223万农民转户进城,户籍城镇化率从改革之初的29.2%上升至35.4%。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来,重庆平均每天有6116名农民自愿转户进城,农民整户转移达到57.4万户。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达到市委市府预期目标,为科研计划提供一定的资料,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特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携手,共同开展此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根据重庆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必须进行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社会调查的学习要求,本人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在渝北区两路城区,采取问卷调查法,针对超市、商场、餐饮业的服务人员,市场的个体经营户,生产企业工人,部分房屋租赁户,共计3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根据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设计的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共列出了20个调查项目。

分别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对待户籍制度改革的态度,对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了解情况,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户籍新政调研报告

户籍新政调研报告

户籍新政调研报告户籍新政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新政策。

为了解新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经过组织,我团队展开了相关调研工作。

本报告将对我团队对户籍新政的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对新政策的改进和优化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式和范围调研采取了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范围覆盖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新政策实施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新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存在差异。

在大城市,新政策实施较为顺利,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完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一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2. 新政策的影响新政策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大城市,很多农民工通过新政策得以获得城市户口,并享受到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福利。

这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新政策也鼓励了更多人才向城市集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3. 新政策的问题和挑战然而,新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农民工对新政策了解不足。

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服务和设施配套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这也限制了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建议和措施在新政策的优化和改进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

2. 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

3. 鼓励和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4. 进一步加强城市和农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五、总结新政策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新政策在城市和农村实施的差异,以及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问题。

希望通过建议和措施提出的优化和改进方案,能够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户籍实践教学调查报告(3篇)

户籍实践教学调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户籍实践教学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户籍管理流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户籍制度,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报告通过对某高校户籍实践教学的调查,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户籍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与方法1. 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户籍管理流程日益复杂。

为适应这一变化,高校纷纷开设户籍实践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户籍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参与户籍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访谈对象为参与户籍实践教学的教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进行10次访谈。

实地考察则针对该校户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户籍实践教学现状(1)课程设置:该校户籍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基础、户籍档案管理、户籍信息录入与查询等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户籍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设有专门的户籍实践教学基地,配备了计算机、户籍档案等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模拟操作平台。

(3)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教师具备丰富的户籍管理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2. 存在问题(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实践教学基地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3)实践教学环节缺乏针对性: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问题原因分析(1)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源有限。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校对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足。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户籍问题调研报告

户籍问题调研报告

户籍问题调研报告户籍问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户籍问题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关乎人们的生活和切身利益。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普通居民,涉及的内容包括户籍变动的原因、影响和期望改善的方面。

访谈主要针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他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和看法。

三、调研结果1. 户籍变动的原因(1)工作机会:大约60%的受访者表示户籍转移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他们认为户籍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难以实现职业发展。

(2)教育资源:约30%的受访者表示户籍转移是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认为户籍制度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影响了子女的发展。

(3)医疗福利:约10%的受访者表示户籍转移是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福利。

他们认为户籍制度导致医疗资源不均衡,影响了就医条件。

2. 户籍变动的影响(1)社会保障: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户籍变动对社会保障有较大影响。

他们担心户籍转移造成失去原有社保待遇,以及在新地区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

(2)子女教育:约60%的受访者认为户籍变动对子女教育有较大影响。

他们担心子女在新地区的教育机会有限,甚至可能面临无法入学等问题。

(3)医疗服务:约40%的受访者认为户籍变动对医疗服务有较大影响。

他们担心在新地区就医困难,以及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差异导致的不公平。

3. 解决户籍问题的建议(1)放宽户籍制度限制:大部分受访者希望政府能够放宽户籍制度限制,允许更多人选择户籍转移。

(2)优化社会保障政策:政府应加大力度优化社会保障政策,确保户籍变动不会造成社保待遇的丧失,同时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3)均衡教育和医疗资源:政府应加大投入,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差距,确保公平而优质的服务供给。

四、调研结论户籍问题作为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户籍调研报告

户籍调研报告

户籍调研报告
《户籍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而户籍制度作为城乡差别的根源之一,也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户籍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户籍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以期为相关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首先,我们调研了不同地区的户籍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权益。

城市户籍的人口流动自由度高,享受更多的福利和机会,而农村户籍的人口往往面临着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这种差别不仅是实际问题,也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其次,我们调研了户籍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

国家在近些年也加大了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但是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一些具体政策依然存在着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比如,户籍迁移的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等等,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意愿和行动。

最后,我们就户籍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户籍制度带来的种种问题,首先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差别。

其次,要进一步简化户籍迁移手续,加快审批流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和生活更为便利。

综上所述,《户籍调研报告》旨在就户籍制度的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户籍改革问题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改善,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户籍情况调查报告

户籍情况调查报告

户籍情况调查报告篇一:户籍调查报告户口变更调查报告年村村的申请变更的年龄(姓名或民族)由变更为。

经调查该村村民调查人(签字):淮阳县公安局派出所(加盖单位户口专用章)篇二:户口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问卷调查——“大学生户口何去何从”你,知道吗?活动背景介绍:大学生怎样进行户口迁移已经成为我们大学毕业后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于是我们团队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主,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同时进行整理,对我们得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运用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对我们的课题分析并得出结论。

本课题小组将根据近几天我们做的调查走访和到学校户口管理中心进行的询问,制定出大学生户口迁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确实了解大学生户口迁移是什么、怎么办。

尽管我们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是我们自己一点点做出来的,有一定的真实性、可靠性。

1、本课题的分工情况:组长:张慧(组织及协调工作)小组成员:刘阿青(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统计数据)王鹏飞(实地调查、收集材料、总结材料)孙晓磊(实地调查、收集材料、总结材料)钟艳萍(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统计数据)刘名文(实地调查、收集材料、总结材料)赵怡(实地调查、收集材料、总结材料)刘军霞(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统计数据)李凌云(实地调查、收集材料、总结材料)2、社会调查内容及地点:主要调查长沙理工大学学生的户口迁移情况,以大一、大二、大三为主,因此我们将地点设在行健2栋、至诚4栋、宏毅2栋、行健4栋、甘怡园前、丁香园前。

(1)在行健2栋、在宏毅2栋,我们调查了法学系、新闻、汉语言的户口迁移情况和对此的看法。

(2)在行建4栋,着重对大三的户口迁移情况进行了研究。

(3)在至诚4栋,小组成员对大一学生提出的户口迁移问题进行解答。

(4)在甘怡园前、丁香园前发放户口迁移宣传单。

3、社会实践日程安排:社会调查时间为10月1日——10月25日为主。

关于户籍制度的调研报告

关于户籍制度的调研报告

关于户籍制度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不仅有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区别,还有户籍制度的区别,这一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户籍也成为了一个人身份的代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户籍制度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户籍制度过于陈旧,不符合时代的需求,而有些人则认为户籍制度依然有其保障国家社会安全的必要性,这一制度的调查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开展这一关于户籍制度调研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于户籍制度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人们对于户籍制度的认知程度。

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对于该制度的态度和看法。

2.探究户籍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3.分析户籍制度对于社会安全与和谐的保障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广泛的公众和专业从事户籍方面的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回收有效问卷500份。

我们还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专家访谈,收集和整合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认知程度在第一部分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户籍制度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其中 60% 的受访者对于户籍制度的了解仅限于“有户口和没有户口之分”。

问题分析在第二部分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行政机构在处理户籍问题上存在的不规范、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

例如,在户籍迁移的审批中,政策呈现出优惠不同、区别对待、难以具体可行的倾向。

2.户籍制度本身对于保障个人基本权益的作用存在很大局限。

例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就业等与户籍相关的领域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

3.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这些人口往往由于搬家、买房、就业等原因而需要迁徙,但在户籍制度下却面临种种障碍,例如需要固定居住地、固定工作单位等。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10页)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10页)

关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10页)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班级:2011经济九班一、引言重庆市是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2010年8月,重庆在全市启动了被称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2010年8月15日-11月7日,全市已有12.6万户、59.5万农民自愿办理转户成为城镇居民,这一试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称之为“重庆样本”、“重庆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情况,2012年1月12日-2月10日,我校经济9班全体学员深入重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考察了两江新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南川区等区县,实地调研了民心佳园公租房、西永微电园、大学城、南川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等21个项目,通过拜访部门、走访农户、实地调查、查阅资料、深入街道社区进村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重庆市正在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群体分布均匀、广泛,共调查200多人重庆市主城区的重点区域两江新区、渝北区等,渝西地区的铜梁县,大足区等,少数名族区域的酉阳、彭水等区县,重庆市中部的涪陵区、忠县渝东地区的万州区、开县、巫山县等。

调查的样本除区域分布广泛、均匀以外,人员结构从18周岁到75周岁,男女比例恰当,调查的对象有农民工、工人干部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学生等,文化层次分布均匀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大学文化的各文化层次人员,转户的基本情况如下:到2011年12月31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户1453686人,其中整户转移的有 36 万户,平均每天转户10458人。

2011 年摸底的时候,符合条件的人口大概是 338万,最后到年底能够转户145万。

从年龄段来看,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转户218800 人,占15%,18—60岁劳动年龄段人口是转户的主体,大概占51%。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员大概有49万,占33%。

做调查报告的总结5篇精选

做调查报告的总结5篇精选

做调查报告的总结篇一在这个寒假里,我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了解。

作为一名社会的公民,也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需要了解我国国情和国家制度,为以后为我国做出贡献打好基础。

这次调研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了解到我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开局不错,虽然难度很大,但总体推进还是顺利的,整体态势良好。

转户人口无论从年龄段、区域分布和产业布局来看,和原来的设想总体是一致的,改革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人们的需求的,但在一小部分人们眼中改革要达到的目标认为还是不太符合理想的这种现状、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力和户籍制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看到了我户籍制度改革给我们国家带来的未来。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实践活动已成为一种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能的有效方式,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

亲身实践能够使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各方面才能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成才,学有所用,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在这次调查中,我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然后网上搜集历年的户籍制度和从20__年开始的改革的户籍制度,两者作对比,进行分析解剖,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古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卷调查和网上查资料使我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通过这次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了解,让我对我国的国家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以后的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

这次的调研,让我学会了许多。

首先,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问题要有针对性,简单明了,符合实际,题型不宜过于单一等。

然后,是自己的性格问题了,不要过于胆小,要大胆向路人发起提问,并要找到能说服他们理由让他们做问卷,态度要好,讲话要大声,不要扭扭捏捏,说话小声得像老鼠一样。

最后在分析调研结果的时候要客观公正,多查阅和了解相关资料信息,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思想去考虑理解,出现问题,不要凭单方面去分析,要在多个角度去分析它。

社会调查报告10篇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10篇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10篇范文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制定一份总结报告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社会调查报告篇1一、课题提出:21世纪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

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小康迈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

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协调,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当环境问题像一个重磅,压在人类与自然的天平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似乎成了一个美丽的梦。

不得不说,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日益严峻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紧缺…地球已为人类拉响了警钟!环境保护已成为了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新闻媒体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日益重视,这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可光是喊着:“节约,绿色”的口号是没有用的,因为环保是一个需要付诸于行动的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处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从我们实践观察的情况来看,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媒介、公民缺一不可。

而今,全社会的整体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旧处于较低水平。

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公民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针对合肥各个高校生活垃圾等垃圾处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内容:1.了解合肥高校环境质量,垃圾筒及清洁工人的状况;2.根据存在的问题,列表调查(附后)三、研究的目的意义:1.敲醒环境意识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师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警觉性:2.让师生了解有关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时也让单位人员掌握师生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措施;对提高合肥各个高校环境质量和师生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户籍制度现状,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能的改革方向,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人们对于户籍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普通居民和大学生两个群体进行,涵盖了人口数量较多、更加关注户籍制度的两种人群。

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户籍制度的基本认识和了解程度2.对于户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的认知3.对于户籍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看法4.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期待和建议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为88%。

深度访谈本次访谈共选择了10名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度访谈,包括法律界、行政管理界、社会学界及公民权利保障领域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访谈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半结构化访谈,也就是在保持一定话题前后一致性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发挥和互动。

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对于户籍制度的了解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普通居民对于户籍制度普遍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仅有33%的受访者能准确答出户口可以转移的范围。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程度相对较高,60%以上的受访者可以说出户籍制度的基本情况。

户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对于这一问题,两个群体的回答有明显的差异。

普通居民们普遍认为户籍制度较为不公平,有57%的人认为中国户籍制度并不公正。

而大学生群体则表示对于户籍制度的公平合理性存在较多的疑虑,仅有30%的人认为这一制度公平合理。

户籍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户籍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两个群体都认为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妨碍了人们自由迁移的权利。

此外,大学生群体也认为户籍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期待和建议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期待,两个群体均认为应该实现户籍制度的取消或者向居住证制度靠拢。

同时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人们的流动权利,让人们的迁移更加自由便捷。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2011年12月4日10:00,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秘书长陈和平介绍了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为推动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了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一年来,在广大市民和重庆的各方人士的积极努力热情参与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良好,转户居民合法权益得到政策和措施保障。

目前,我市新增城市居民已突破300万。

转户数量符合预期。

具体情况如下:<一>在区域分布、群体分布等方面与改革预期基本相符一、是区域分布较为合理。

从一圈两翼分布情况看,在1小时经济圈转户157.2万人,占52.2%。

渝东北地区转户92.3万人,占30.6%,渝东南地区转户51.9万人,占17.2%;从三级城镇分布看,转户人员在主城居住81.3万人,占27%,在区县城居住79.3万人,占26.3%,在乡镇居住140.8万人,占46.7%。

二、是以农民工及新生代为转户主体。

有条件的农民工群体及新生代转户190.2万人,占转户总数的63.1%。

其中,农民工139.9万人,占46.4%;新生代50.3万人,占16.7%。

已转户人员中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口195.5万人,占总转户总数的64.9%。

三、是城镇化率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

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7.7%,实现了2011年前达到37%的户改第一阶段目标。

户籍制度改革一年多以来,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8.5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我市城市化的现实。

<二>、关于转户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我市户籍制度改革着眼于制度层面积极稳妥,着力于政策的创新和突破,陆续出台了36个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文件,形成了完善的户改制度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户口迁移政策方面。

始终坚持以农民工就业为转户前提,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规定在主城区务工经商满5年或其他区县城区务工经商满3年的本市籍农民工,可以申请转为城镇居民,其配偶、子女、父母可以随迁,完全畅通了符合条件农民工的户籍迁移通道。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个百分点 , 主要是城乡二元化户籍管制所致 。这个
差距所对应 的人群就是游离在城 乡之间的农 民工 , 到20 年底 , 09 重庆市外 出打工 的农 民已经超 过80 0
万。
4 -
特 约专稿
21 ・ 006
孳交锗 肾
据今年1 , 月 我们对农 民工基本情况和进城意 愿进行 的抽样 调查显示 , 在各类单位 中务工 的4 万 多名农 民工中 ,L ;4 , ̄ 5%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 f y 同, 3 仅2%购买 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农 民工 基本养老保险 , 7 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 仅1 % 或农 民工大病 医疗保 险。农 民工 在城镇 务工 、 生 活, 却难 以享受 与城里人 同等 的福利 , 其症结在 于
例》 及配套措施 , 内容包括 户 口登记 制度和户 主要
口迁移制度 。广义 的户籍 制度是 与户籍 密切联系 的一系列社会管理规范的总称 ,即除了狭义 内容
外, 还包括劳动就业 、 社会保障 、 、 安置 、 教育 转业 通 婚、 子女落户等辅助 陛措施和具体规范 。 户籍 制度及功能演变
升到5 . 1 %;户籍人 口城市化率仅从 1. 6 9 %上升 到 5 2 %,两者差距之所以从 1. 9 5 1 个百分点扩大到2 . 2 6
的结 果 , 也是城乡利益格局 固定化的表现 。这一阶 段户籍管理主要发挥 了控制人 口迁移 ,特别是向
大 中城市迁移 的特殊功能。以户 口性质对 国民实 行分类管理 , 并据此分配生活资料 , 强化 了二元社
例》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将 城乡有别 的户 口登记 制度与限制迁移 固定下来。这一 条例 与相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结合 ,共同构 建起 中国独特的二元 户

户籍改革调研报告

户籍改革调研报告

户籍改革调研报告户籍调研报告户籍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户籍制度作为我国特殊的人口管理制度,与开放以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推动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户籍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城市和农村居民,以了解他们对户籍的认知和看法。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相关政府部门、知名学者和社会组织,以获取更多专业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对户籍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对户籍有所了解,但对具体政策和措施了解较少。

其中,城市居民更加关注户籍对城市居民权益的影响,农村居民更加关注户籍对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和就业的帮助。

2.现有问题实地访谈中,相关政府部门和学者一致认为户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户籍制度刚性,导致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资源分配方面有优先权,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的困境。

其次是户籍的进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成效显著,而另一些地区进展缓慢。

此外,农村户籍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3.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和知名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1)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平待遇。

(2)推动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步伐,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农民能够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3)加大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户籍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户籍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土地制度、加大财政支持等综合措施解决。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户籍;加快步伐,形成统一而灵活的户籍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的顺利进行。

总之,户籍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者、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共同努力。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目录
• 引言 • 户籍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评估 • 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挑战 • 户籍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展望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引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调查目的和背景
• 探究当前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 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
3
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优化,推 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景展望
01
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02
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户籍人口的生活品质。
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03
06
结论和建议
主要结论
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改革措施,户籍制度的限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宽,外来人口在城市享有的权利和待遇 有所改善。
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新市 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社会认可度低
部分人对户籍制度改革持有疑虑,认为改革会 带来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
3
制度设计难度大
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需要 精心设计、科学规划,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
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方利益调整,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
02
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度不一,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流动仍面临诸多障
碍,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缩小。
03
人口流动带来的新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后,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快,对城市

关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一、重庆市户籍改革实施情况这次社会实践的实践为40天,参加队员有4名。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走访了解,以下是本次实践的具体内容:据网络资料显示,我市统筹城乡制度自2010年8月全面启动以来,坚持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为突破口,相继纳入市委“十大民生工程”予以重点推进。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1年12月底,我市新增城镇居民已突破320万人,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体系已基本完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良好,转户居民合法权益得到政策和措施保障。

实践证明,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对于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二是推动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三是扩大了内需;四是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改革实际情况及分析为了尽快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进展,我们以此为主题走访了农村地区了解情况,与村民进行了座谈,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有村民说到:“我是农村户籍人员,至今没有把农村户口转出,近两年重庆市搞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制度,公司要求重庆市农村户口员工必须转为城市户口,否则就会强制解除就业合同。

这下我就很犯愁了!”我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状况。

但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该村民说的很直接:“我参加工作时,公司是按照城镇5险1金给我买的保险,如今公司叫我们农转城,转了户口后才能享受到5险1金的待遇。

”我当时真的很惊讶,问他为什么没有办理转户,要知道5险1金是很多应聘者的求职标准。

他是这么回答的:“我老家这里处于开发阶段,政策说的有3年过渡期,能保留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在五年之内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在退出承包地之前继续享受各项支农补贴。

这句话听着诱惑很大,但有一点不清楚的就是‘在五年之内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在退出承包地之前享受各项支农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班级:2011经济九班一、引言重庆市是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2010年8月,重庆在全市启动了被称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2010年8月15日-11月7日,全市已有12.6万户、59.5万农民自愿办理转户成为城镇居民,这一试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称之为“重庆样本”、“重庆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情况,2012年1月12日-2月10日,我校经济9班全体学员深入重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考察了两江新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南川区等区县,实地调研了民心佳园公租房、西永微电园、大学城、南川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等21个项目,通过拜访部门、走访农户、实地调查、查阅资料、深入街道社区进村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重庆市正在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群体分布均匀、广泛,共调查200多人重庆市主城区的重点区域两江新区、渝北区等,渝西地区的铜梁县,大足区等,少数名族区域的酉阳、彭水等区县,重庆市中部的涪陵区、忠县渝东地区的万州区、开县、巫山县等。

调查的样本除区域分布广泛、均匀以外,人员结构从18周岁到75周岁,男女比例恰当,调查的对象有农民工、工人干部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学生等,文化层次分布均匀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大学文化的各文化层次人员,转户的基本情况如下:到2011年12月31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户1453686人,其中整户转移的有36 万户,平均每天转户10458人。

2011 年摸底的时候,符合条件的人口大概是338万,最后到年底能够转户145万。

从年龄段来看,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转户218800 人,占15%,18—60岁劳动年龄段人口是转户的主体,大概占51%。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员大概有49万,占33%。

2012年1月以来,截至2月06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户179088人,平均每天转户3088人,全市累计转户人数已经达到160多万人。

以上转户数据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开局不错,虽然难度很大,但总体推进顺利,整体态势良好。

转户人口无论从年龄段、区域分布和产业布局来看,和原来的设想总体是一致的,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好的一次人口的组织和调动。

这充分说明这项改革是有群众基础的,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

已经转户的160万人,政策还没有完全配套落实到位,还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财力支撑,并且今年还要继续推进农民工转户,这些转户的群体在各方面待遇和权益没有全部落实到位。

表现在:一是养老保险落实到位。

转户居民在享受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上不打折扣,坚决到位执行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标准。

目前,已经转户的160万人,很多都没有自己申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社保局在主动办理这个事。

社保局根据转户居民应该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主动对接用工企业促其按新标准为转户农民工缴纳保险,通过这样一个渠道,确保转户居民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二是农村的权益要保留。

承包地和宅基地都可以保留。

农机具补助、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公益林管护补助等涉及耕种行为的补贴政策在退出承包地之前继续享受。

农村居民涉及对象的补贴政策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不再保留,这是国家的规定,除此以外,其他的都享受。

还有就是参军政策,转户之后还是按农村的标准来算,3 年之内不变。

三是住房问题落实到位。

申请居住公租房也是转户居民的权利。

同时转户居民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购房税费减免政策。

政府以各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四是教育问题落实到位。

户籍迁入地和居住地一致的,由迁入地教育部门安排入学;户籍迁入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由居住地教育部门安排学校入学。

当学生就近就学容量不足时,当地教育部门采取随机派校等形式统筹安排学生相对就近就读。

五是农村居民转户后政府会给转户居民在以下政策方面的好处。

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得到相应补偿。

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

一是参照同时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补偿。

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宅基地使用权补偿。

三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在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领取每月至少500元养老金。

在住房方面,可申请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登记为购买。

同时,鼓励转户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在医疗方面,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在教育方面,转户居民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在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在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

三、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与启示(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意义探索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

重庆将户籍改革与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同时纳入城镇化过程,通过放开城镇户口、减少农业人口,变农民工城乡资源“两头占”为“一头占”,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最终实现农村人均资源和经济收益成倍增加;通过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主选择和流动,打破城乡户籍分割壁垒,改变社会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由非市场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最终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能够消除城乡差别的体制与机制。

探索了一条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路径。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线,建立统筹城乡动态开放的户籍制度,实现了农民工变产业工人与城市人的职业与身份的双重转变,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缓解了城市“民工荒”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双重束缚,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探索了一条盘活城乡土地资源的可行路径。

户籍改革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

重庆户籍改革将二者统筹考虑,通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交易市场,让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一体流动增减挂钩,解决了城镇化用地“地荒”与农村耕地“撂荒”的双重矛盾,极大地解放了土地生产力,其释放出的巨大的活力,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户籍改革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重庆的户籍改革,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破冰之举,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之举,是关怀民生、拉动内需的智慧之举,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制度障碍的胆略和魄力。

(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启示坚持以民生为导向是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的一体化。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人的公平待遇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因此,整个改革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追求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解决好发展型民生。

在改革体系的设计上,不管5项纳入还是3年过渡、3项保留,都是以维护人的权益、保障人的发展为重点,将长期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农民工变市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管辖范围,投入真金白银让农民顺利实现城乡转换。

重庆市委为此还专门召开全会,安排落实公租房建设、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发展微型企业等十件民生大事,总投入达3000多亿元。

在投入上,创新公共财政投入制度,坚持民生财政两个“不动摇”,使市、区县两级财政从“保运转”向“保民生”转变,以政府投入牵引市场力量参与改革。

重庆的户籍改革充分体现了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解答了如何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关于“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从体制机制上确立了民生导向的统筹发展之路,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全面小康提供保障。

坚持统筹兼顾是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方法。

重庆户籍改革打破“就户籍改户籍”模式,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在具体对象上,兼顾农民工与其他群体,在关键环节上,兼顾“出口”与“入口”,在推动发展上,兼顾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方法上,兼顾当前与长远,对政策进行系统化设计,制定了“1+3+10”(《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和农村土地退出和利用、户口迁移、社会保障三个核心办法,配套设计了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10个方面)的政策,形成了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城乡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农民转户的平稳过渡。

在制度体系设计中,坚持通盘考虑,突出综合配套,从土地、住房到保险等,制度严密,环环相扣。

在工作推进上,各区县政府作为实施户籍改革的大平台,农民工的就业单位为主要载体,大中专学校也是重要载体,基层派出所是操作载体,全面畅通转户渠道,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工满意的局面。

坚持以农民特别是农民工为主体是推进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动力。

重庆的户籍改革试验,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农民工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选择,坚持自愿、有偿原则,把权利交给农民,是一场将已经在城市具有就业竞争能力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

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培训新生代农民工,进一步涵养农民工,使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过程,变为他们不断提升和获得城市生活与竞争能力的过程,有效地防止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新的社会问题,促进了改革顺利推进。

重庆市委市政府把转户农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坚决防止损害农民利益,防止农民流离失所,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现象,确保农民带着尊严进城,带着财富进城。

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农民,可立即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及购房补助,显化其资产和权益价值,增加转户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特别是让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退出土地后有经济能力支撑社会保障,获得和近郊城镇征地相近的收益。

在设计户籍改革政策和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转户意愿,依法办理,有偿退地,完善社会保障,确保农村居民进城后,生活得到保障,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整个制度设计上,重庆市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真正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转户热情,促进了转户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依法运用市场杠杆是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

重庆的改革试验在坚持“分蛋糕”的公平机制的同时,始终注重“做蛋糕”的效率机制。

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素的自由流动,在自由流动中实现更大范围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坚持运用市场杠杆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对农民相关使用权进行价值量化,让转户农民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