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IT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项目生命周期1. 引言项目生命周期是指软件项目从提出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了项目的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正确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软件项目的质量和开发效率,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 项目规划阶段项目规划阶段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主要目标是确定项目的范围、目标、约束和关键要素。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的技术和资源需求,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并建立项目组织结构。
3.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主要目标是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用户需求收集和分析,制定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确定用户界面设计和系统架构,以及制定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
4.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进行的重要阶段,主要目标是制定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确定软件组件和接口设计,以及进行详细的数据库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5. 编码阶段编码阶段是根据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的实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将设计好的方案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程序开发和单元测试,实现各个软件组件和模块的功能,以及对代码进行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
6.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主要目标是对软件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发现和修复软件缺陷,验证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并进行用户验收和质量评审。
7. 维护阶段维护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主要目标是保障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问题管理和修复,进行软件性能优化和系统升级,以及对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8.项目生命周期是一个软件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需要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软件项目。
软件工程03-软件生命周期与开发模型
本章任务
本章任务-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史及常用的开发模型 知识目标: 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史 熟悉软件的生命周期 熟悉常用的开发模型 能力目标: 能描述软件的生命周期 能描述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及适用场景
1.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危机: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 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 问题的现象。 表现形式: 软件开发费用和进度失控。费用超支、进度拖延的情况屡 屡发生。有时为了赶进度或压成本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 计,这样又往往严重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软件的可靠性差。尽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系统的 正确性却越来越难以保证,出错率大大增加,由于软件错 误而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 生产出来的软件难以维护。很多程序缺乏相应的文档资料 ,程序中的错误难以定位,难以改正,有时改正了已有的 错误又引入新的错误。随着软件的社会拥有量越来越大, 维护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1.软件工程概述
传统软件工程
为迎接软件危机的挑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 力大致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 第一个方向是从软件开发管理的角度,希望实现软件 开发过程的工程化,它包括软件度量、项目估算、进 度控制、人员组织、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这方面 最为著名的成果就是提出了大家都很熟悉的“瀑布式 ”生命周期模型,它是在60年代末“软件危机”后出 现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如图5-1所示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 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 逐级下落,最终得到软件产品。 瀑布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简化,将功 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 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 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可行性研究与计划、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 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 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如果需 求发生变化,而需要逐级返回,修改所有相关的 文档及代码。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PPT课件
*
按照以上需求陈述,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采用增量模型开发上述系统,请画图表示该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 根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对系统进行分解,建立系统的WBS?
*
Code and fix
需求了解
编码、走查
编译、检错
修正
编写文档
提交
修正
测试
*
选择生存期的步骤
熟悉各种生存期模型 评审、分析项目的特性 选择适合项目的生存期模型 标识生存期模型与项目不一致地方,并进行裁减
*
Rational统一开发过程
*
本章要点
一、生存期模型定义 二、常用生存期模型 三、案例分析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第三章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
本章要点
一、生存期模型定义 二、常用生存期模型 三、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类项目典型生存期模型
*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SDLD) 是指从软件开始开发到报废的全过程,亦称软件生存期(life cycle)。一般用经典的瀑布模型来描述。
*
最常用的-渐进式阶段模型
综合了增量模型和螺旋式模型的一个实用模型 渐进式前进 阶段式提交
*
渐进式迭代模型 *
*
阶段性完成规划
*
渐进式阶段模型的特点
阶段式提交一个可运行的产品 关键的功能更早出现 早期预警问题,避免软件缺陷不知不觉的增长 减少报告负担 阶段性完成可以降低估计失误 阶段性完成均衡了弹性与效率
*
Spiral Model适合的项目
风险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限制了项目进度 用户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很明确 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验证 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变更 项目规模很大 项目中采用了新技术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 分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 分
其软件开发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阶段性 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前一阶段工作完成以 后,后一阶段工作才能开始。 2)阶段评审 对每一阶段完成的工作都要进行评审, 以利于尽早发现问题,避免后期的返工,如 果评审不合格,则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3)文档管理 每个阶段都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工作。 如果文档没有完成,就认为本阶段的工作没 有完成。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 分
(4)模型的使用 在模型实际的使用不能生搬硬套现有的 开发模型,而是要深刻领会模型的精神,结 合自己软件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身 项目特点的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不 准确的问题,会对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带来严 重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开发出的软件并不是 用户真正需要的,且这一点只有在软件开发 完成后才可以被发现,所以瀑布模型对于需 求简单、明确的软件开发项目比较适合。
问题定义通常很简短,但在性质上它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步骤,不应该和其他步骤混 淆,更不应该省略。问题定义清楚后,形成 一份关于该项目的规模、目标及成本粗略估 计的报告书。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 分
(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论证项目在时间、 资源、资金、效果、实现技术和方法等方面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与操作可行性等方面。
第3章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 分
利用演化模型进行软件开发的最大优点 或特点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果一次迭代 还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可通过下一次 的迭代完成,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软件开发的盲目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IT软件项目管理复习资料
IT软件项目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IT软件项目管理概述1.项目的基本特征:项目的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的组织性、项目的生命期、项目的资源消耗性、项目的目标冲突性、项目后果的不确定性。
P12.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P13.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对项目的定义是: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
根据这个定义,项目实际包含3层含义:第一层: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有特定的环境和要求;第二层: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第三层: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
4.项目管理的定义: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
P35.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系统工程思想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项目管理的体制是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组中协调、控制的关键;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个使项目顺利运行的环境,使置身于这个环境的人们能在集体中协调工作以完成预定的目标;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选进性。
P3-P46.项目管理的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2个层次:企业层次、项目层次;4个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5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
P47.项目管理的成功因素:范围、时间、成本、质量。
P88.IT项目(软件项目)的特点:阶段性(紧迫性)、独特性、不确定性。
P99.IT项目独特性的表现:生产无形的产品;过程没有明显的划分;大都是“一次性”的人力消耗项目。
P1010.IT项目管理的问题:软件开发有高度不可预测性,只有10%左右的软件项目是按照初始预算及进度成功交付的;管理原则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多时候是成败的标志;软件废品及修改水平代表项目的不成熟程序。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案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案第一章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 (3)1.1 软件开发简介 (3)1.2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3)第二章项目启动与需求分析 (4)2.1 项目立项与启动 (4)2.2 需求收集与分析 (4)2.3 需求文档编写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总体设计 (5)3.2 详细设计 (6)3.3 设计文档编写 (6)第四章编码与实现 (6)4.1 编码规范 (6)4.1.1 编码规范概述 (6)4.1.2 命名规则 (7)4.1.3 代码格式 (7)4.1.4 注释要求 (7)4.2 代码审查 (7)4.2.1 代码审查目的 (7)4.2.2 代码审查流程 (7)4.2.3 代码审查要点 (8)4.3 单元测试 (8)4.3.1 单元测试概述 (8)4.3.2 单元测试策略 (8)4.3.3 单元测试工具 (8)4.3.4 单元测试执行 (8)第五章集成与测试 (8)5.1 集成测试 (8)5.1.1 测试计划 (9)5.1.2 测试执行 (9)5.1.3 测试评估 (9)5.2 系统测试 (9)5.2.1 测试计划 (9)5.2.2 测试执行 (10)5.2.3 测试评估 (10)5.3 测试报告编写 (10)第六章验收与部署 (11)6.1 用户验收测试 (11)6.1.1 测试目的 (11)6.1.2 测试范围 (11)6.1.3 测试流程 (11)6.2 部署与上线 (11)6.2.1 部署准备 (11)6.2.2 部署流程 (12)6.2.3 上线支持 (12)6.3 后期维护 (12)6.3.1 维护内容 (12)6.3.2 维护流程 (12)第七章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2)7.1 质量保证策略 (12)7.1.1 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13)7.1.2 质量保证计划 (13)7.1.3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3)7.2 质量控制方法 (13)7.2.1 静态代码分析 (13)7.2.2 单元测试 (13)7.2.3 集成测试 (14)7.2.4 系统测试 (14)7.2.5 验收测试 (14)7.3 质量评估与改进 (14)7.3.1 质量评估指标 (14)7.3.2 质量改进措施 (14)7.3.3 持续改进 (14)第八章风险管理 (15)8.1 风险识别 (15)8.2 风险评估与应对 (15)8.3 风险监控与报告 (15)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15)9.1 项目管理策略 (15)9.2 团队协作与管理 (16)9.3 项目沟通与协调 (16)第十章文档管理与过程改进 (17)10.1 文档管理规范 (17)10.1.1 文档分类及命名规则 (17)10.1.2 文档存储与共享 (17)10.1.3 文档审核与发布 (17)10.2 过程改进方法 (18)10.2.1 过程评估与监控 (18)10.2.2 过程优化与改进 (18)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8)10.3.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8)10.3.2 量化评估与反馈 (18)第一章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1.1 软件开发简介软件开发是指根据用户需求,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及各类技术,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的过程。
软件工程--第三章 生命周期方法学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章 生命周期方法学一、 生命周期方法学的阶段划分
生命周期方法学是最传统也是最经典的软件开发方法学, 它严格按照软件生 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软件定义划分为问题定义、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三个阶段,软件开发划分为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 现、综合测试四个阶段,再加上软件维护阶段。 用图表表示即为: 问题定义 软件定义 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
P
F ,F 是 n 年后的收入,P 是折算为当前收入 (1 i ) n
有了对投入成本和效益的估算,就可以评价投资的价值了。一般来说,投资 收益主要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项: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所开发的软件投入运行或者进行销售后,多长时间 能够全部收回投资。一旦收回投资,以后的收入就是纯收入;而在收回 投资之前的时间,对项目本身来说都是负债经营的。 任何一个应用软件项目都有一定的预期寿命,软件运行一定时间之 后,必然会因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要求而被淘汰,被废弃。由 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品软件的寿命会更短。因此,投资回收期是一个 软件项目投资的重要经济指标, 越早收回投资, 也就越早能够开始盈利, 在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也能够获得越多的效益。如果投资回收期超过 了软件的预期寿命,那就是一个失败的投资。 纯收入 纯收入是软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的收益(注意:收益应当是考 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后折合成现值的收益) 与开发这个软件的投入之差。 如果没有纯收入,因为投入开发是有风险的,因此也不应该实施这个项 目。纯收入首先必需能够对投资者的风险进行补偿。为了比较不同投资 项目之间的收益情况,还应该使用投资收益率,即纯收入与投入之比来 表示单位投入能够产生的效益。 投资回收率 投资回收率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单位投入能够产生的效益,它能够 更准确地体现出投资于一个项目的效益,并且可以与同样的资金进行别 的投资的收益进行比较。对于投资回收率,可以按照投资利息的方式来 理解。也就是说,投资回收率相当于我们将资金投入软件项目后,单位 时间(一般是年)可以得到的利率。计算投资回收率可以使用以下的方 程。
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章 10%
第二章 15%
第五章 31%
第四章 14%
第三章 16%
学习目标
1. 对所建议的系统开发、获取计划按其业务价值进行评价,以保证其符合组织的业务 目的;
2. 评价项目管理框架和项目治理实务,保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按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 了业务目标;
3. 对项目实施审核,以保证项目的实施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有充分的文档支持, 并且项目状态的报告是准确的;
➢ 一个典型的项目群就是实施大型ERP系统,例如SAP, 另一个非IT的项目群的例子就是企业的并购。
➢ 成功地实施项目群,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有效 管理:
♦ 项目群的发起人(Sponsor)向项目群经理和项目群团 队发布任务书;
♦ 确定项目群的范围、财务(成本、资源和资金流等)、 日程安排、目标及交付物;
➢ 项目实施中业务效益发生变化时,应当通过部门规 划和审批流程对项目重新进行评估和批准。
业务利益的实现
➢ 对利益实现不应当只局限于项目周期,应当放 眼于更长的阶段中来观察项目可能给组织带来 的利益;
➢ 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是实现利益过程的重要因素。 经常要在系统实施6-18个月后进行实施后评 审,以评价利益实现的程度;
多学科的知识和工具;
➢ 项目管理结构
项目环境
➢ 项目环境关系的设计是项目管理活动之一,其 目的就是要确定项目的所有相关环境,这些环 境因素对项目的规划与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 组织中项目的重要性; ♦ 组织战略和项目之间的联系; ♦ 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 ♦ 项目与业务效益分析之间的关系。
项目组织形式
➢ 平衡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和风险等方面的不同要 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 调整产品规格,计划和管理体系,以满足不同项目干 系人的需求,并管理他们的期望;
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详解
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详解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阶段和过程。
它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其重要性。
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个阶段,软件开发团队与客户合作,明确软件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此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客户需求: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 分析需求:评估收集到的需求,确定项目的范围和功能。
- 编写需求文档:将需求文档编写为可供开发团队参考的形式。
2. 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软件开发团队将开始进行设计工作。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详细的软件设计方案,以指导开发人员的实际编码工作。
常见的设计任务包括:- 系统设计: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 模块设计:设计每个模块的详细功能和逻辑。
- 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存储方案。
3. 编码阶段编码阶段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将使用选择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来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
主要任务包括:- 编写源代码: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实现系统功能。
- 进行单元测试:对编写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确保代码质量和功能的正确性。
4. 测试与验证阶段测试与验证阶段旨在确保软件系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在该阶段,测试人员将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工具来检查系统的正确性、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的测试类型:- 功能测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需求规范工作。
- 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 安全测试:检查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发现潜在的漏洞和风险。
5. 部署与维护阶段在测试与验证阶段完成后,软件系统准备好部署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
这一阶段还包括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主要任务包括:- 部署软件系统:将软件系统安装到目标服务器或计算机上。
- 运行系统测试:验证部署后的系统在实际环境中能否正常工作。
软件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第一章:引言(100字左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软件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概念、目标,以及在各个阶段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概述(200字左右)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Lifecycle Quality Management,LQM)是指在软件开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管理和控制项目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其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降低开发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第三章:需求阶段的质量管理(300字左右)在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阶段,质量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首先,需求分析阶段要清晰明确地定义用户需求,并与用户充分沟通与确认。
其次,在需求评审阶段,通过评审、验证和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后期需求变更和成本增加,确保开发的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第四章:设计与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300字左右)在软件开发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软件的架构设计和编码过程。
首先,要确保软件的架构设计合理、符合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原则。
其次,在编码过程中,需要遵循编码规范、进行代码复审,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读性,减少bug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和代码覆盖率工具等手段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第五章: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300字左右)在软件开发项目的测试阶段,质量管理是确保软件质量的最后关键步骤。
首先,要制定测试计划和用例,涵盖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其次,进行测试执行和缺陷管理,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持续集成技术,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第六章:交付与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200字左右)软件交付与维护阶段是软件开发项目的最后阶段,也是质量管理的最后一环。
在交付阶段,要进行验收测试和上线前的最终确认,确保软件符合用户需求和交付标准。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在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将软件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工作和活动,以确保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通常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
1. 需求分析阶段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中的主要目标是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与客户和最终用户进行交流,明确软件要做什么以及需要满足哪些需求。
通过需求收集和分析,可以建立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规格说明,为后续的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2. 系统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团队将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详细设计。
这包括确定系统组件、定义模块和接口、绘制系统流程图等。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
3. 编码阶段在系统设计阶段完成后,进入编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将设计的逻辑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编码阶段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使用编程语言和工具来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编码的目标是根据系统设计的规范,将功能实现并进行测试。
4. 测试阶段在编码阶段完成后,进入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团队会对编码阶段所产生的代码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不同级别的测试活动。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和修复软件系统中的缺陷,并确保软件质量。
5. 部署阶段在测试阶段完成后,进入部署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将经过测试的软件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软件系统,以及进行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部署的目标是将软件交付给客户并投入实际运行,使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6. 维护阶段在部署阶段完成后,进入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团队会对已经交付的软件系统进行问题修复和功能改进。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测试生命周期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测试生命周期内容摘要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
从软件产业的发展初期到LI前的大型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已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随着软件规模的日益增大,软件测试问题也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对软件的依赖越来越强,高可信软件测试有着广泛的需求,基于缺陷模式的软件测试技术作为高可信软件的重要保证,可以大大降低软件的缺陷密度,提高软件的可信性。
本文从测试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剖析软件测试相关理论。
[关键词]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程序联调缺陷密度AbstractThe general process of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the software, including software design, software function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 ithm and the met hod,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module design, programming and debugging, program debugging and testing, and submit written procedures .From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to the current large-scale soft 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software testing has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soft ware, software test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modern society is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software, software testing has a wide range of needs, based on the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of defect modes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igh assurance software, defect densit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oftware, improve software reliability・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test, analyze the theory of software testing・Key words: software design software testing program debugging defect density引言 (1)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思想概述 (1)1.1”生命周期法“的起源 (1)1.2生命周期划分的原则 (2)13生命周期的划分 (2)14生命周期法的特点 (2)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 (2)2.1可行性分析 (2)2.2需求分析与说明 (2)2.3程序编码 (3)2.4 软件测试 (3)2. 5 运行维护 (4)3 软件测试概述 (5)4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概述 (5)4.1软件测试过程 (5)4.1.1动态测试 (6)4.1.2软件可靠性测试定义 (9)4.1.3软件可靠性测过程 (9)结论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3)有很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型用于软件的开发。
自考 软件工程01336软件项目管理(一)复习概要
《软件项目管理》复习概要第1章1、项目的基本特性:独特性、一次性、组织性、生命期、目标冲突性、资源消耗性、后果的不确定性。
2、IT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相比,具有的独特性:生产无形的产品;过程没有明显的划分;大都是“一次性”的人力消耗型项目。
3、软件项目开发的主要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安装及维护。
4、项目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范围、时间、成本。
第2章1、工作分解结构的两个重要特征:“分解”和“图表表示”。
2、甘特图是表示项目各阶段任务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的图。
用水平线段表示阶段任务;线段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于任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线段的长度表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3、关键路径法(CPM)是IT软件项目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数学分析技术,即根据指定的网络顺序、逻辑关系和单一的历时估算,计算每一活动(任务)的单一、确定的最早开始和最迟结束时间。
其核心是计算浮动时间,确定哪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灵活性小。
不考虑资源约束。
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项目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项目。
4、计划评审技术(PERT)可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的概率。
多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更注重对各项工作安排的评价和审查。
第3章1、瀑布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面向交付”的项目生命周期划分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需求分析与定义、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系统实施与单元测试、系统集成与系统测试、系统运行与系统维护。
提倡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冻结需求定义,可能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同。
2、原型法:是当前软件项目开发的重要方法,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根据用户提出的软件需求定义,快速建立一个软件系统的“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在征求用户对原型软件的意见后,反复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和确认,最终实现项目的目标。
3、螺旋模型“基于风险”,是瀑布模型的替代方法,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实现和评审。
软件工程第3章 软件工程过程模式
组件技术是基于面 向对象技术发展起来的, 可以把组件视作为一个 盒子,它里面封装了许 多个类模块。
在基于组件复用的
软件开发中,软件由组 件装配而成,如同用标 准零件装配汽车一样。
7. 组件复用模式
组件复用模式是对基于组件的系统集成的过程 支持。组件复用可带来了流水线软件装配,系 统所需组件大多无须专门开发,而可通过专业 制作机构提供,由此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 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7. 组件复用模式
需求框架描述 组件复用分析 需求修改与细化
系统设计 组件开发 系统集成
(1)问题定义:这是软件生存期的第一个阶段, 主要任务是弄清用户要计算机解决的问题是什 么。
(2)可行性研究:任务是为前一阶段提出的问 题寻求一种至数种在技术上可行、且在经济上 有较高效益的解决方案。
(3)需求分析: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全部需 求,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
软件开发时期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 它通常由下述4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其中前两个阶段又称 为系统设计,后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实现。 (1)总体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设计软件的 结构,即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关 系。 (2)详细设计:针对单个模块的设计。 (3)编码和单元测试:按照选定的语言,把模块 的过程性描述翻译为源程序,并进行测试。 (4)综合测试: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 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瀑布模式在编码之前设置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的各个阶段,分析与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规定,在 这两个阶段主要考虑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 软件的物理实现。
3、质量保证的观点
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是优质、高产。为了保 证所开发的软件的质量,在瀑布模式的每个阶 段都应坚持两个重要做法。
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1. 概述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是指将一个软件项目从概念到交付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以及每个阶段的重要性和目标。
2.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的第一个阶段,其目的是收集和明确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和期望。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与用户密切合作,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软件系统应该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设计软件的整体架构和详细的模块设计。
设计阶段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4. 编码阶段编码阶段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代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编码阶段的目标是实现设计的功能,并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规范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单元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测试阶段的目标是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6. 维护阶段维护阶段是在软件交付后持续进行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问题,并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功能优化和改进。
维护阶段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7. 总结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是一个迭代循环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重要性和目标。
通过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可以提高软件项目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手册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手册第一章: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 (2)1.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简介 (2)1.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需求收集 (4)2.2 需求分析 (4)2.3 需求确认与验证 (4)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架构设计 (5)3.1.1 系统架构概述 (5)3.1.2 前端架构设计 (5)3.1.3 后端架构设计 (5)3.2 模块设计 (5)3.3 界面设计 (6)3.3.1 用户界面设计 (6)3.3.2 界面交互设计 (6)第四章:编码实现 (6)4.1 编码规范 (6)4.1.1 命名规范 (6)4.1.2 代码格式 (7)4.1.3 注释 (7)4.2 代码审查 (7)4.2.1 代码审查的目的 (7)4.2.2 代码审查的流程 (7)4.3 代码重构 (7)4.3.1 重构的好处 (8)4.3.2 常用的重构方法 (8)第五章:测试管理 (8)5.1 测试策略 (8)5.2 测试计划 (8)5.3 测试执行与报告 (9)第六章:版本控制与配置管理 (9)6.1 版本控制 (9)6.1.1 原理 (9)6.1.2 特征 (10)6.2 配置管理 (10)6.2.1 目的 (10)6.2.2 强调点 (10)6.2.3 实施方法 (10)6.3 变更管理 (11)6.3.1 变更识别 (11)6.3.2 变更评估 (11)6.3.3 变更批准与实施 (11)6.3.4 变更监控与控制 (11)第七章:项目管理 (11)7.1 项目计划 (11)7.2 项目监控 (12)7.3 项目沟通与协调 (12)第八章:风险管理 (12)8.1 风险识别 (12)8.1.1 风险识别方法 (12)8.1.2 风险识别要点 (13)8.2 风险评估 (13)8.2.1 风险评估方法 (13)8.2.2 风险评估要点 (13)8.3 风险应对 (13)8.3.1 风险应对策略 (14)8.3.2 风险应对要点 (14)第九章:质量保证 (14)9.1 质量标准与要求 (14)9.2 质量控制 (14)9.3 质量评估与改进 (15)第十章:软件部署与维护 (15)10.1 部署策略 (15)10.2 部署实施 (16)10.3 软件维护 (16)第十一章:团队协作与沟通 (16)11.1 团队建设 (16)11.2 沟通技巧 (17)11.3 协作工具 (17)第十二章: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工具与平台 (18)12.1 常见生命周期管理工具 (18)12.2 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选择与应用 (18)12.3 工具与平台的集成与优化 (19)第一章: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1.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简介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简称SDLC)是指从软件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范进行的各个阶段的集合。
软件工程师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师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了解和掌握软件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1.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与客户或用户密切合作,收集和明确软件系统的需求。
软件工程师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业务需求、期望功能和性能要求等。
在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RS),该文档将成为后续开发的基础。
在编写SRS时,应该尽量避免二义性和遗漏,确保对需求的描述准确清晰。
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将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是确定整个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功能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等。
而详细设计则是对系统各个模块的细节进行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界面设计等。
设计阶段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 编码阶段在编码阶段,软件工程师根据设计的要求,将设计文档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编程规范和标准,保证编写的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编码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单元测试,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4.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工程师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单元测试主要针对单个模块进行测试,集成测试是测试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集成情况,而系统测试则是测试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5. 部署阶段在开发完成并通过测试后,软件工程师需要将软件部署到用户的环境中。
在部署过程中,要注意数据迁移、系统配置、用户培训等问题,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可编辑全文】IT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PPT(共46页)
在三年内完成、没有大规模的投资、 公司标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可选方案
重用已经有的注册软件、引入正式的需求和合格证明、采用新的测试和检验工具
风险
提高质量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本、 新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现有员工的流失
风险解决办法
详细调查、驾驭项目、对潜在重用组件的调查、 对可得到的支持工具进行评价、 对员工培训和激励进行研究
(3)渐进原型模型的特点
直观、形象,更多地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因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采用模拟的手段,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之间的距离。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反馈是及时的,标准是统一的,可及时地暴露问题,确保系统实现的正确性。 充分利用了新一代的软件工具,使得系统开发和运行的效率都大大提高。
用开发软件产品的原型来明确需求 委托顾问调查现存信息恢复系统的情况 放松时间限制
后果
信息恢复系统灵活性(可移植性)差 不能满足确认的需求 采用DBMS开发的原型可能会提高整个系统 特殊目的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可能会很高
计划
应用现有DBMS提高系统原型和用户接口,开发软件产品
行动
投资将来12个月开发
6.编码修正模型
约束
在一年内完成 必须支持现在软件产品的类型 总成本要低于¥1000 000
可选方案
购买现存的信息恢复软件 购买数据库并且采用这种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开发软件产品 开发一个特殊目的的软件产品
风险
在约束条件内可能获得不了这些软件产品 软件产品功能可能不合适
例2 软件产品螺旋模型(2)
目标
获得软件产品
风险解决办法
34 46 50 30 28
从表中我们能看出什么特点?
4.原型模型
原型(Prototype)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总结和归纳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开发软件项目的基础上,改进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于繁琐、开发周期长、见效慢等缺点,借助第4代程序开发语言而产生的一种项目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是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根据用户提出的软件需求定义,快速建立一个软件系统的“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在征求用户对原型软件的意见后,反复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和确认,最终实现项目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项目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新系统调试运行阶段。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编制系统设计文档、使用手 册和有关说明书。 程序员对程序进行集成和调试。 进行各种文件和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到数据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中。 本阶段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 本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多,花费时间最 长,工作量最大。
系统测试
图中,初步设计 阶段将系统分成3个
详细设计
子系统设计
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各子系统
编码和调试
分别独立进行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 及子系统设计,最后统一进行系统测试。
子系统设计
Boehm给出的一些成本数据
系统类型
阶段成本(%)
需求/设计 实施
测试
控制系统 46
20
34
卫星系统 34
20
46
操作系统 33
第3章IT软件项目的生命周 期
3.1 IT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划分
1.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概念
任何软件的开发都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 ,从软件的调研开始到淘汰的全过程,从项 目批准到交付的过程。 一般将项目分为以下4个阶段:
识别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执行项目、结束 项目
1.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概念
对于典型的IT软件项目,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认识。
7.为项目选择最快速的生命周期(2)
(5)项目要承受多大的风险? (6)是否被迫预先确定进度? (7)需要具备在进展过程中进行变更的能力吗 ? (8)需要在项目整个进展过程中提供给用户可 视的进展情况吗? (9)需要在项目整个进展过程中提供给管理者 可视的进展情况吗? (10)需要多少经验和技巧来成功地使用这种 生
办法
后果
获得软件产品 用开发软件产品的原型来明确需求 委托顾问调查现存信息恢复系统的情况 放松时间限制
信息恢复系统灵活性(可移植性)差 不能满足确认的需求 采用DBMS开发的原型可能会提高整个系统 特殊目的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可能会很高
计划 行动
应用现有DBMS提高系统原型和用户接口,开发软件产 品
投资将来12个月开发
项目专业管理人员 软件设计人员 软件设计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项目开发准备阶段
供决策参考
调查研究阶段 项目分析阶段
提出可行性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
修改意见
维护与评价阶段 新的项目准备
图3.6 软件项目 的开发阶段
1. 项目开发准备阶段
当现行软件系统不满足业务需要时,公司领导层提 出开发新软件系统的要求。 公司管理咨询人员(或者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人员) 首先进行初步调查,确定是否进行立项,制定出新软 件系统的开发计划。 本阶段不属于项目的分析与设计,但确实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它往往对项目开发的成败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项目开发采取外包的方式,本阶段还包括招标 的过程。
4. 项目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 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具体 地选择一个物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要求具体地进行计算机过程和人工过程的各种详细 设计,进行程序模块和处理过程(处理逻辑)的设计 等。 选择合理的硬件、软件,进行代码、输入界面、输 出界面、文件、数据存储处理等。 系统物理设计的关键是模块化。
可选方案 风险
获得软件产品
在一年内完成 必须支持现在软件产品的类型 总成本要低于¥1000 000 购买现存的信息恢复软件 购买数据库并且采用这种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开发
软件产品 开发一个特殊目的的软件产品 在约束条件内可能获得不了这些软件产品 软件产品功能可能不合适
例2 软件产品螺旋模型(2)
目标 风险解决
(1)渐进原型模型图
渐进原型模型是从软件开发系统概念开始,根
据软件需求定义,快速建立一个软件系统“原
型”的生命周期模型。
修改模型
模型不满意
用户提出 系统要求
识别归纳 用户需求
快速建立开 发原型
评价 模型
满意 确定模型,完 成并交付模型
模型不可行
重新设计或 选择模型
(2)渐进原型模型的基本过程
原型建立通常是软件从最显著的方面开始, 向用户展示待开发系统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通常是完成的部分);
风险分析 原型1 原型2 原型3构造 原型 可操作原型
需求计划 操作概念 开发计划 需求确认
建模 软件需求
模拟
评价
软件产品设计 详细设计
评价 方案
集成与测试计划 设计确认与验证
编码
单元测试
制定下阶段计划
实现 验收测试 集成测试 开发、验证软件产品
(1)螺旋模型说明
1988年Boehm提出“基于风险”的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 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实现和评审 螺旋模型是这4个部分组成的迭代模型,软件 开发的过程每迭代一次,螺旋线就增加一周, 系统产生一个新的版本,而软件开发的时间和 成本又有新的投入。 螺旋模型中的显著特点是在每个固定阶段对 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7.为项目选择最快速的生命周期(1)
为项目选择最有效的生命周期模型,通常可以思考 以下问题: (1)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的理解 是否充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需求的理解有可能 出现改变吗? (2)开发者对系统的整体框架的理解是否充分?是否 有可能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对系统框架进行重大改变? (3)可靠性需求有多大? (4)需要在项目中为未来的版本提前进行多少计划和 设计?
(4)原型法的应用的软件支撑环境
要有一个方便灵活的关系数据系统。 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生成软件。 要有一个与数据库对应的、灵活方便的数据 字典。 有一个可以快速抽象或者能够容易提炼的原 型。
5.螺旋模型
确定下阶段 目标、约束
条件
累计成本 过程迭代
螺旋模型示意图
风险分析
评审
开始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
3.2 IT软件项目生命周期中各阶段任务
根据前面对IT软件项目各个主要模型生命周 期的分析,可以将一般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详细划分为以下6个主要阶段:(如图3.6所示 )
➢ 项目开发准备阶段 ➢ 调查研究阶段 ➢ 项目分析阶段 ➢ 项目设计阶段 ➢ 项目实施阶段 ➢ 维护与评价阶段
项目咨询人员
项目咨询人员 项目专业管理人员
(2)螺旋模型的迭代
每次迭代都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方案的约束条件 ; (2)风险分析、评估及解决; (3)为该系统构造合适的原型; (4)评价方案; (5)开发、验证软件产品; (6)制定下一阶段计划,交付给下一步骤, 开始新的迭代过程。
例1 质量螺旋模型(1)
目标
尽可能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③初步设计:将用户需求分解
④详细设计:
初步设计
成硬件与软件需求,并建立
将初步设计的整体
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型;
结构继续分解为可实施
详细设计
编码的小模块,并完成
流程图;
编码和调试
⑤编码和调试: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完 成详细设计中的各个模块的编码并调试;
系统测试
⑥系统测试:测试系统的各部分是否满足需求。
(2)改进的纯瀑布模型--生鱼片模型
约束 可选方案
风险
在三年内完成、没有大规模的投资、
公司标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重用已经有的注册软件、引入正式的需求和合格
证明、采用新的测试和检验工具 提高质量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本、
新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现有员工的流失 详细调查、驾驭项目、对潜在重用组件的调查、
风险解决办法 对可得到的支持工具进行评价、 对员工培训和激励进行研究
然后根据用户对原型的反馈信息,反复进行 修改、完善、提高和确认,直到开发者和用 户都认为原型已经“足够好”;
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完成结尾工作,交付作 为最终产品的原型。
(3)渐进原型模型的特点
直观、形象,更多地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 规律,因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采用模拟的手段,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 设计人员之间的距离。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反馈是及时的,标准 是统一的,可及时地暴露问题,确保系统实 现的正确性。 充分利用了新一代的软件工具,使得系统开 发和运行的效率都大大提高。
软件开发瀑布模型及不同阶段之间的交互
需求分析与 定义
系统设计与 软件设计
系统实施与 单元测试
系统集成与 系统测试
系统运行与 系统维护
图3.2 软件开发瀑布模型及不同阶段之间的交互
(1)纯瀑布模型
软件概念
①软件概念:用户提出对软件的开发与初步需求; ②需求分析:开发者与用户交流,确定
需求分析
系统的目标、服务与约束;
软件概念
“生鱼片模型”,是将模型中的连续的各阶段相 互有较大幅度的重叠。
需求分析
例如,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前可以
初步设计
进行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
主要优点:
编码和调试
在项目比较小且定义得很好时,
系统测试
可以有效地减少文档的产生。是
比较有效的模型。
主要缺点:
①因为阶段重叠,里程碑非常不明确,很难精确地进行过程跟踪;
6.编码修正模型
使用编码修正模型,一般是从一个大致的想法开始 工作,可能有一个正式的规范,也可能没有;然后结 合使用一些无论如何都称不上规范的设计、编码、调 试和测试方法,来完成产品开发。 编码修正模型有两点好处: ①不需要什么成本。不需要在除了纯粹编码工作以外 的项目规划、文档编制、质量保证、标准实施或任何 其他活动中花费时间。 ②它只需要极少的专业知识。
3. 项目分析阶段
本阶段是新系统的逻辑设计阶段。 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使用一系列的图表工具构 造出独立于任何物理设计的系统逻辑模型,并与文字 说明、图表、流程、规范等共同组成系统的逻辑说明 书。 本阶段需要对现行系统中不能适应新项目要求的部 分进行处理,必要时对企业的资产和业务流程及管理 方式进行优化和重组。 本阶段是新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 本阶段是各个阶段中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