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历史授课大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历史授课大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历史(近现代部分)课程主要内容:近代部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现代部分――――二十年代欧洲理性主义建筑.战后现代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后现代建筑及其他.关于近现代的划分:依据世界史的划分,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史:1917年至今.近现代建筑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传统建筑出现了新的矛盾,新旧思潮开始斗争,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建筑革新的先驱者.2.十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时期,出现一系列新建筑学派.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4.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规划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与技术的结合,纷繁的学派.注: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近代史的范畴,后两个阶段属于现代史的范畴.上篇外国近代建筑史第一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第一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社会背景一.欧美各国的革命.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资本主义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1,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极大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意义: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的诞生→生产关系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以启蒙运动为代表.二.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的核心―资产阶级人性论,'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思想武器―――批判的理性.2.启蒙主义建筑理论;功能,真实,自然.*比较启蒙运动的理性与法国古典主义的理性.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一.概述.以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为根本特点;以三位主要建筑师为代表-I•琼斯(Inigo Jones,1573-1652);C•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R•亚当(Robert Adam,1728-1792);二.C•雷恩与圣保罗大教堂.1666年伦敦大火,雷恩设计的50座教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的建设历程.(参考教科书P214)三.革命时期的两种倾向-复古思潮的前奏.1.帕拉蒂奥主义(Palladianism)产生的原因;特点;缺陷-缺乏创造性,现实感.代表作品:米尔沃斯府邸,切斯威克府邸,坎德来斯顿府邸.(P219);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造园学院发起的园林设计革命-追求自然,新奇,变化,隐匿以及田园情调;"英华庭园".2.革命的激情.(P227-228)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非常新颖生动的建筑潮流.特点――表现感情,性格,情绪;追求体形简单的圆柱体,方锥体,球体等;墙面很少装饰,平面也多为简单几何形.代表人物――L•布雷,"牛顿纪念碑"C•N•列杜,"钙盐城",巴黎路税卡建筑.第三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一.古典复兴建筑(CLASSICAL REVIVAL).1.概述.定义;又称"新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欧美各国的古典复兴建筑概况;2.法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罗马复兴为主."帝国风格".代表作品:巴黎"万神庙";"军功庙";雄师凯旋门;3.英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早期也流行过罗马复兴.代表作品:英格兰银行旧利息大厅(P235);坎伯伦和卡尔顿连排住宅;不列颠博物馆(P236);爱丁堡大学(P236);4.德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品: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柏林新博物馆(P240-241);5.美国的古典复兴建筑.兼有罗马复兴及希腊复兴.代表作品: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国会大厦;纽约海关大厦(P252-253);二.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1.概述.定义;两个发展阶段:"先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又称"新哥特风格").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概况;2.哥特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C•巴利;A•普金;J•拉斯金;V-勒-杜克;草莓山沃波尔府邸;封蒂尔修道院;英国国会大厦;三.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ISM).1.概述.定义;(又称"集仿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罗马埃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圣心教堂;布鲁塞尔法院;(P256-258)第四节解决资本主义城市矛盾的探索一.奥斯曼巴黎改建规划.二."新协和村".1817年,欧文提出.三."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四."工业城市".1898年,法国青年建筑师加涅尔提出.五."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玛塔提出.六.美国的方格网城市.第二章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第一节建筑的新结构,新材料与新类型一.初期的生铁结构。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建筑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建筑
– 古希腊柱廊式城门。
– 勃兰登堡门高20 米, 宽 65.5 米, 进深11米, 有5 条通道, 中间的通道宽, 是专为皇家成员通行而设 计的
德国 柏林 柏林歌剧院
德国 战争死难者纪念堂
古希腊复兴:美国 华盛顿 林肯纪念馆,模仿古希腊帕提农神庙
• 美国 国会大厦
–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 型多采用欧洲式样,称
为“殖民时期风格”。
– 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 级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 时,力图摆脱建筑上的 “殖民时期风格”,借助 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 筑来表现民主、自由、 光荣和独立,因而古典 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 时。
– 美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个 典型例子。它仿照巴黎 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 强调纪念性
• 美国 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
罗马 祖国祭坛: 采用古罗马的科林斯柱式和古希腊的祭坛型制。
新技术的应用
巴黎国立图书馆
结构采用铸铁构 件和新技术,外 观为古典主义风 格。
• 室内地面和隔墙均用铁架 和玻璃构成,既解决了采 光问题,又有很好的防火 性能。
• 阅览室内采用圆形玻璃顶 采光,为室内提供自然光 线。
• 建筑设计从使用功能出发, 带有早期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九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
设计:克里斯托弗·仑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纪念碑
• 英国最大的教堂,古典主 义建筑的代表。
• 拉丁十字式平面 • 中央穹顶直径34米,顶端
离地111米,立面构图
(坦比哀多构图)和巴黎 残废军人新教堂类似,强 调纪念性。
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
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建筑师个人主义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不满学院派对古典主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筑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筑
第二篇
主要内容: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近代部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 现代部分――――二十年代欧洲理性主义建筑. 战后现代建筑的普及与发展. 后现代建筑及其他.
关于近现代的划分:
依据世界史的划分,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1917年至今.
4.德国的古典复兴建筑 以希腊复兴为主.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新博物馆。 5.美国的古典复兴建筑 兼有罗马复兴及希腊复兴. 代表作品: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 国会大厦; 纽约海关大厦。
二.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1. 概述 定义; 两个发展阶段:“先浪漫主义”, “哥特复兴”(又称“新哥特风格”); 产生的社会背景; 发展概况; 哥特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C•巴利; A•普金; J•拉斯金; 草莓山沃波尔府邸; 英国国会大厦。 封蒂尔修道院;
第二节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一. 概述
• 以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为根本特点; • 以三位主要建筑师为代表:
I•琼斯(Inigo Jones,1573-1652) C•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 R•亚当(Robert Adam,1728-1792)
二. C•雷恩与圣保罗大教堂
第三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一. 古典复兴建筑(CLASSICAL REVIVAL)
1.概述 定义——又称“新古典主义”; 产生的社会背景; 欧美各国的古典复兴建筑概况。 2.法国的古典复兴建筑 以罗马复兴为主,“帝国风格”; 代表作品:巴黎“万神庙”、“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3.英国的古典复兴建筑 以希腊复兴为主,早期也流行过罗马复兴。 代表作品: 英格兰银行旧利息大厅; 坎伯伦和卡尔顿连排住宅; 不列颠博物馆; 爱丁堡大学。

D08第十一、十二章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十三章欧美各国18-19世纪建筑

D08第十一、十二章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十三章欧美各国18-19世纪建筑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2、军功庙(抹大拉教堂)(1807-1842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总结回顾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一、历史背景 二、创作革新
1、波尔多剧院 2、巴黎万神庙 3、王室盐场城规划 4、维莱特城关和农村公安队宿舍 5、牛顿纪念堂和伟人像陈列馆
门洞内景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1、雄师凯旋门(1806-1836年)
外 国 建 筑 史
《马赛曲》→
(吕德,1836年)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1、雄师凯旋门(1806-1836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主要历史时期及建筑概况

罕帕顿宫(Hampton Court,1689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主要历史时期及建筑概况

格林尼治大建筑群(Greenwich Hospital,1696-1715年)
外 国 建 筑 史
1、雄师凯旋门(夏格林,1806-1836年)
雄师凯旋门位于 戴高乐广场(明星广 场),12条放射形大 道的中心。 • 体积方正高大,约 49.4m×44.8m×22.3 m; • 构图简单,分划少; • 墙面浮雕尺度大; • 庄严雄伟,浑厚有 力。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景点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景点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景点
以下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一些景点:
1. 伦敦塔:作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监狱和军事要塞,伦敦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包括托马斯·莫尔在内的许多政治犯都曾被关押在这里。

2. 威斯敏斯特宫:这座宫殿是英国国会的所在地,也是英国政治权力的象征。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威斯敏斯特宫成为许多政治活动和抗议的焦点。

3. 火炬之桥:这座石拱桥位于伦敦泰晤士河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要的政治和社交场所。

许多政治家、作家和思想家经常在这里进行讨论和辩论。

4. 格里尼奇:位于伦敦东南部的格里尼奇区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主要地区之一。

格里尼奇皇家海军学院是英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学校,曾经培养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雄。

5. 巴斯: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巴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18世纪时社交活动的中心之一。

许多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人物都在巴斯度过了他们的日子。

6. 牛津:作为英国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学城之一,牛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这里接受了教育。

7. 柴郡庄园:柴郡庄园位于英国西约克郡,是英国文学家詹姆斯·赫尔希的家乡。

赫尔希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作家,
他的著作《埃迪普斯》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象征之一。

请注意,这些景点提到的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历史和事件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景点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联。

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

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

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3、英雄主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体现资产阶级高亢激昂的斗争热情和英雄主义的建筑风格。

其代表是:部雷和他设计的牛顿纪念堂、伟人像陈列馆;列杜的农村公安村宿舍、盐城规划。

5、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又名“哥特复兴”,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文学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

体现在建筑上,主要是在英国,它要求发扬个性、提倡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艺品,以及用它来和古典主义抗衡。

其代表建筑是英国国会大厦。

6、折衷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潮。

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样式。

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

比较重要的代表是巴黎歌剧院。

它的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并加上了洛可可的装饰。

7、水晶宫1851年,由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在伦敦建造。

它使用了新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数制与整体装配;它的缺点是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它的意义是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8、埃菲尔铁塔1889年世界博览会,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高328m,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

新结构和新设备体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

9、机械馆1889年世界博览会建筑之一,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10、花园城市(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1、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马泰提出的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外国建筑史-1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外国建筑史-1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西面钟塔:哥特式立面+巴洛 克式手法 • 穹顶构图:坦比哀多式
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
2)府邸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君主立宪的内阁制确立,王权削弱, 国王的大批土地落到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手里,兴起庄园府邸。 A、大型府邸:勃仑南姆府邸,平面是宽阔的三合院 B、中小型府邸:帕拉第奥风格
一、17世纪中叶-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建筑
帝国风格代表建筑2 雄师凯旋门 • 凯旋门为纪念拿破仑 1806年的战争胜利而 建,虽然以古代罗马 的凯旋门为原型,但 规模是罗马时代难以 比拟的
已学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
• 建筑高近50m,宽近 45m,进深方向22.3m,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纪念 性建筑。 • 虽然遵循了古罗马凯旋 门的型制,但在立面构 图上更简单、明确 • 取消了壁柱,以巨型雕 刻(高有5-6米)作为立 面的主要构成要素。 “起义”、“抗战”、 “胜利”、和“和 平”为主题
• 雕刻
• 凯旋门内部结构
一、17世纪中叶-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建筑
1.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二、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建筑
1. 2. 3. 希腊复兴建筑 罗马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
(俄罗斯除外)
三、19世纪中叶的欧美建筑
1. 折衷主义盛行
3)建筑特点
A、古典复兴:a、受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古希腊建筑的影响增强,建 筑趋向简洁、严峻。 代表作: 波尔多剧院、巴黎万神庙 b、帝国风格:追求建筑的纪念性,形体高大、风格 雄伟,是拿破仑帝国的代表性建筑风格。 代表作:巴黎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B、创作革新:建筑体现自由平等与博爱;此外,资产阶级为夺 取政权,强调英雄行为,倡导的建筑物希望能引 起激动情绪,体现英雄主义 代表作:农村公安队宿舍、伟人像陈列馆(都是 设计,还未能够实现)264-265页

外国建筑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第十章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以水平划分为主 • 柱史严谨 • 形体简洁,几何性突出----在两侧外墙加高,遮的巴 西利卡中厅高于侧廊的部分形成了33.7米高的长 方形,改善整体比列。 • 鼓座和穹顶完全采用罗马的坦比哀多柱式,西面 的钟塔有巴洛克式的手法。 • 仑说过”建筑有它的政治效用……它使人民热爱 他们的祖国,这种感情推动一个国家的一切伟大事 业的力量”. • 圣保罗大教堂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第十章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 • • • • • • • • • • • • • • •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伦敦的重建: 伦敦的重建: 提出以商业建筑为中心的放射状、方格网规划, 提出以商业建筑为中心的放射状、方格网规划,促进了住宅的定型化 教区小教堂: 教区小教堂: 巴西利卡平面、法国古典主义立面、 巴西利卡平面、法国古典主义立面、钟塔较有特色 宫 廷 建 筑: 温且斯特宫— 温且斯特宫 仿凡尔赛宫 罕 帕 顿 宫- 荷兰古典主义风格 两进大院、塔司干柱廊、 格林尼治建筑群 — 两进大院、塔司干柱廊、 形体变化较大、 形体变化较大、穹顶刚健有力 圣保罗大教堂:(世界第二大教堂) :(世界第二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世界第二大教堂) 拉丁十字平面、哥特式立面、巴洛克手法、 拉丁十字平面、哥特式立面、巴洛克手法、 模数严整、单纯简洁、 模数严整、单纯简洁、雄伟壮观 新贵族府邸: 新贵族府邸: 规模大、商品化、追求豪华、 规模大、商品化、追求豪华、功能紊乱 中小型庄园和府邸流行帕拉第奥主义 中式园林受中国造园艺术影响、 英-中式园林受中国造园艺术影响、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
第十章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 • 三、建筑风格 1、农村和庄园建筑沿用中世纪的半露木构式(Half timber)和都铎式(Tuder style) 半露木构架式,住宅平面布置灵活,形体自由,底层常采用砖石,楼层用木构架,构 件外露,安排的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屋顶陡而高,里面常有阁楼,开老虎窗,楼 梯间的圆形或八角形,凸出墙外,上面有高高的尖顶,外墙除传统的木构件之间 填土坯,抹白在外,也有在木构件间砌红砖的,白宅的风格亲切,活泼美丽散发着 乐生的气息 都铎式这种风格的建筑建成于英国的”都铎王朝” 都铎式 ①.体形凸凹变化,轮廓丰富,常用塔楼,烟囱 ②.多用平平的圆心券,窗口大多数是方额的 ③红砖建造,灰缝很厚,腰线券脚,过梁压顶,窗台等用灰白色的石头,很简洁 ④.柱式因素不多,立面处理自由随意 ⑤.室内爱用深色木材做护墙板,板上做浅浮雕,顶棚做浅色抹灰,作直线和曲线 结合的格子 ⑥.重要的大厅用垂式屋架,富有装饰式,由两侧自中央逐级挑出,逐级升高,每级 下有个弧形的撑托,和一个雕刻精致的下垂的装饰物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图10-18 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宫
重形式美。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艺术
3 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宫
图10-19 巴黎埃菲尔铁塔
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世 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伟大建筑。它是1884 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 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 一座永久性纪念建筑。
2 造型灵活多样
悉尼歌剧院是由世界著名的 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的,它位于 悉尼大桥附近的一个三面环水的 奔尼浪半岛上。悉尼歌剧院造型 奇特、外观不凡,既似群帆泊港, 又如白鹤惊飞,极富诗意,极易 激发人的想象力,已成为当今世 界造型最优美的著名建筑之一。
图10-23 悉尼歌剧院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1. 对建筑空间的重视 2. 造型灵活多样 3. 建筑装饰简化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1 对建筑建筑的“主角”。长 期以来,西方古典建筑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建筑外 观的艺术处理上,而现代建筑师则认为,墙、柱、屋顶等 只不过是建筑的外壳,人们建造房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 取得这个外壳,而是在于取得这个外壳所包容的那个 “空着的部分”——建筑空间。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2 造型灵活多样
图10-22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伊·沙里宁 设计的,它位于纽约肯尼迪机 场。它最成功的地方,是根据 使用的要求和候机楼的性质创 造了新颖动人而又实用的造型。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艺术

外国建筑史(十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下)

外国建筑史(十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下)

• 整体位拜占 庭格调,鼓 座与穹顶是 文艺复兴与 会,正门2层
的山花是巴 洛克语汇, 正门首层是 古罗马券柱 式建筑语汇。
• 外部结构与装饰
• 内部空间
全景与内部穹顶
卢浮宫
• 卢浮宫总体是古 典主义的,但在 里查里乌楼的立 面却是不折不扣 的折衷主义的。 有正宗的希腊山 花、古罗马的券 柱、古希腊的人 像壁柱、首层的 凯旋门语汇,二 三层的文艺复兴 以及墙面的巴洛 克装饰组成。最 后加上孟莎式大 屋顶。
同时也把各地的建筑带回自己的国家。因此出现了各地
与不同时期的各种建筑风格的大汇总,同时出场演出了
一场谢幕大戏。
2.
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经济发展突破了国家的界
限,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没有出现之前,也限制了新的建
筑形式出现,没有形成自己新的建筑文化,只能在传统
中寻找打转。于是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伊斯兰以
• 大楼梯间已成为室内设计的主要构图因素,双柱和组合柱运 用较多,这是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首创的手法。
• 巴洛克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沙 克利.考约教堂)
• 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e-coeur)建 造年代:公元 1875~1919年
• 设计者:Paul Abadie
“水晶宫”展览馆
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1887~1889年), 使应用新技术达到了高峰, 由埃菲尔工程师设计。塔高 328m,在17个月内建成, 显示了当时工业生产的巨大 能力。
埃菲尔铁塔
除此之外,高层建筑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发展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城市的种种矛盾如人口膨胀、
其他历史纪念建筑
巴 黎 歌 剧 院
• 建造年代:公元1861~1874年;设计者:Charles Gamier;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 铁、拱、穹顶及木结构

世界建筑史之第四讲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上)

世界建筑史之第四讲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上)
期文艺复兴建筑不 仅复兴了古典建筑,也放手引进了拜占庭 建筑的技术和样式,这两者的结合,对以 后文艺复兴建筑乃至整个欧洲建筑的发展 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法尔尼斯府邸
1515-1546年建于罗马,是文艺复兴盛期府邸的典型 建筑。设计人是小桑迦洛。府邸为封闭的院落,内院周围是 券柱式回廊。入口、门厅和柱廊都按轴线对称布置,室内装 饰富丽。外立面宽56m,高29.5m,分为三层,有线脚隔开,顶 上的檐部很大,整座建筑比例合度;运用外墙粉刷与隅石堆 砌相结合的墙面处理手法。正立面对着广场,气派庄重。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4、15世纪,在佛罗伦萨、热那亚、路加、西耶纳、威尼斯 等城市里,资本主义或明或暗萌芽了,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 级。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展开了新的思想 文化上层建筑上的斗争。 积极向古罗马的建筑学习。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作品 追求鲜明的个性,创造了新的建筑形制,新的空间组合,新 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利用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结构和施 工上都有很大的进步,造就了西欧建筑史的新高峰,并为后 几个世纪的建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圣 弗 朗 西 斯 科 教 堂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教堂建于1450年前后,它的立面被三孔凯旋门式拱门所控制, 四根纤细的涡卷柱支撑着沉重的檐部,教堂上部是穹顶。教堂造型容易使人伤感,游 客时常为它的矮小而感到惊讶。其实,这座建成于17世纪初的教堂相当宏伟,只可惜 现在露出地面的仅是教堂的顶部,其余的大部分已被深埋在地下了。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上有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 14世纪中叶,葡萄牙王子佩德罗与美少女伊内斯一见钟情,难舍难分。国王阿方 索四世得知此事,龙颜震怒。原来,伊内斯是国王死敌的养女。国王喝令王子与仇人 之女分手,不要辱没门庭。哪知王子早已和伊内斯心心相印,海誓山盟,他苦苦央求 父王允许他俩终生厮守,宁可放弃王位继承权,并请求罗马教皇批准他俩的婚事。国 王见王子如此倔强,竟敢抗命,勃然大怒,但表面却假惺惺地表示同意,并命令王子 外出巡视。佩德罗王子不知是计,欣然从命,而孤独的伊内斯被国王逮捕囚禁,后被 残暴地斩首示众。行刑前,她泪如泉涌,不断地呼唤王子的名字,从此这块地方就被 称为"泪水庄园"。 王子在外地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如晴天霹雳,他悲愤地发誓:要为心爱的伊内 斯报仇,战火很快燃遍全国,最终王子终于登上王位,处死了当年参与杀害伊内斯的 大臣,还为伊内斯修建了一座香冢。 200多年之后,圣弗朗西斯科教堂选址于泪水庄园前,原本是看好这里的风水,不 料建成后不久,此处就屡发水灾,教堂不得不放弃不用。老百姓说,那是美少女伊内 斯还在流泪呢!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外国建筑史
欧美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建筑
主要内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巴黎万神庙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
欧洲其他各国十八世纪下半叶 和十九世纪的建筑
希腊复兴 浪漫主义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折衷主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决定欧洲从封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是英
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在这一百多年间,欧洲其他各国依然在封建制度
统治下,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的绝对君权方才进入 鼎盛时期,德国和意大利照旧要四分五裂,西班牙还 笼罩着耶稣会的恐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这时期的欧洲建筑,在万千变化之中, 有两条主要的脉络.一条是,城市建筑的资 本主义化,以英国表现得最突出;另一条是
以法国为主导,建筑的风格鲜明地反映着
大英博物馆,正立面采用单层的爱奥尼柱廊。18 世纪中叶,欧洲人对古希腊建筑的知识逐渐丰富,在 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原因大致是: 第一,当时英国正对拿破仑进行着生死攸关的战争, 为了同拿破仑提倡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风格对抗,一些 建筑师转向古希腊。另一方面,当时希腊人民的独立 解放斗争引起了欧洲资产阶级先进阶层的同情,因此, 希腊复兴在英国形成一股相当有力的潮流,它的主要 特点是使用希腊式的多立克和爱奥尼柱式,并且追求 体形的单纯。
帝国风格是指拿破仑帝国的代表建筑风 格,它的作用是颂扬对外战争的胜利。主要 作品有军功庙和雄师凯旋门等。 雄师凯旋门高49.4米,宽44.8米,厚 22.3米,属于罗马复兴的建筑作品,它尺度 巨大,连墙上的浮雕人像也有5~6米高,造成 了格外庄严、雄伟的艺术力量。
欧洲其他各国十八世纪下半叶 和十九世纪的建筑---希腊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外国建筑史——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11.4 新贵们的府邸


一、大型府邸----霍华德府邸和勃仑南姆府邸 一般形制:正中为主楼,主楼前是宽阔的三合院, 它两侧各有一个四合院,一个是厨房和其他杂用房 屋及仆役们的住房,另一个是马厩 二、帕拉第奥主义 麦瑞渥斯府邸、且斯威克府邸、坎德莱斯顿府邸
易的发展,资产阶级朦朦胧胧的要求代替君主和旧贵族成为国家和社 会的主人 ----城市,尤其是首都,它的中心被什么样的建筑占领,最能反映国家 的政治经济状况。



二、克里斯多弗· 仑
精通数学、天文学、力学和结构,是英国17世纪下半叶的 一代建筑宗师。他倾向唯理主义。 他要求在建筑创作中严格的追随法国的古典主义的榜样。 但是他在创作中却不能贯彻他的主张。英国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在他身上表现的很突出。作为一个王室建筑师,受着 宫廷趣味的压迫。 克里斯多弗· 仑的主流毕竟是杰出的古典主义者,在英国最 大的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中,坚持了 古典主义的原则。 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是有思想原则的人,对于当时建筑 潮流和它的发展,有鲜明的观点,而不能浑浑噩噩,更要 紧的是在实践中坚持和捍卫自己正确的观点,不可以趋炎 附势,在原则问题上妥协。





三、教区小教堂
钟塔的设计相当成功。它们 的式样富于变化,但基本构 图是一致的。下面是两层方 形的体积,第一层是朴素的 平墙,第二层又壁柱。再上 面是一层或几层圆柱形或八 角形的体积,周围大多有柱 廊,逐层缩小。最上面是尖 顶。


四、宫廷建筑
---格林尼治大建筑群 建筑群的体形变化很 大,前面转角处的一 对塔和它们的穹顶很 刚健有力。



1、革命的妥协和不彻底 2、相应,这时期英国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是没有 创造出鲜明的历史潮流和鲜明的主张 3、建筑的风格五花八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
• 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美 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 又称古典复兴建筑。
• 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 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 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当时的考古学取得 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 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室内设计风格与室外是一致的,室内简化了许多不必要的装饰,不 像巴洛克室内那么热闹喧嚣,更不像洛可可那样柔美温馨,它有的 是古罗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简洁、刚健。
• 室内的巨大科林 斯柱及壁柱、圆 拱、穹顶、巨大 的壁画和雕塑等 构成了一个相当 集约、气氛高亢 向上的空间,传 承了罗马万神庙 的空间精神。
1. 折衷主义盛行 2. 新古典主义还在继续
一、欧洲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建筑
概述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指从英国的1648年爆发的资产 阶级革命到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阶段。此时欧洲发 展很不平衡,100多年内,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刚进 入绝对君权鼎盛时期,德国、意大利处于分裂,西班牙 却还笼罩在耶稣会的中世纪式的统治中。
• 反对古典主义建筑的装腔作势,反对洛可可的矫揉造 作、繁冗的装饰手法。
法国建筑的革新
• 建筑风格普遍趋向简洁壮观,排除浮华 和纤秀的装饰,关键的古典主义横三段 纵五段立面构图也被抛弃。
• 希腊风流行,如巴黎万神庙等。
• 室内设计也变化了,开始净化空间,常 采用背景简洁和平直构图,另外和谐的 比例,门窗平稳有序的排列等方式。
• 汉普顿宫是克利斯托弗.雷恩最著名的非宗教性建筑。威廉 3世令雷恩改造原有风格,于是成为现在的红砖墙点缀白 石材,配以科林斯柱式门廊和雕刻的山花。
• 喷泉庭院中,克利斯托弗.雷恩精心推敲了立面上的母题,底层是 石拱廊,二层窗口上有三角形山花,三层窗雕以花环圆框,这是 对帕拉蒂奥的沉溺和喜好。
• 汉普顿宫全景
启蒙运动改变建筑风格
• 启蒙运动以18世纪的法国为中心,武器是批判的理性, 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考古运动对古希腊发生兴趣, 在希腊建筑中找到了体现民主共和理想的完美形式。
• 提出“高贵的简洁”是建筑的生命,批判所有无用的 装饰。提倡建筑的真实,真实的美在于简单的合乎功 能的结构。
• 批判古典主义蔑视自然,几何形的园林是反自然和冷 漠的,提出建筑要具有人性、个性,解放感情。
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筑
时代背景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激烈更彻底。1804年大资 产阶级代表拿破仑称帝,对全欧洲发动了战争。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旧王朝复辟,建立了君主 立宪制。这场激烈争斗也席卷了建筑领域。
• 拿破仑政权在国内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国外, 用战争扫除欧洲的封建主义势力,为法国的资本主 义发展创造了交好的国际环境。这一统治时期开展 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店 与公寓建筑,二是 纪念性建筑;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英国的资本主义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并取 得了成功,在许多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在 建筑上也如此。新古典主义最先在英国产生 的,希腊复兴也是由英国发起的。
(1)宫廷建筑:此期英国建筑空前繁荣,带有
浓厚的君主专制特征,但英国并没有自己的 宫殿风格。
(2)宗教建筑:圣保罗大教堂
• 帝国风格——资产阶级胜利纪念碑,如 巴黎军功庙、雄狮凯旋门等。
巴黎万神庙
• 年代:1755~1792年 • 设计者:苏夫洛
(Iacques.Germain Souffiot) 和Jean.Baptiste Rondelet •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 拱、穹顶及木结构
• 建筑的希腊十字形平面 直接反映在外观上。除 正面入口外,大量基本 无装饰的墙面直接暴露, 与正面入口的罗马科林 斯柱式形成对比,集希 腊与罗马风格于一身。
• 俯瞰喷泉庭院
• 花园
•花 园
• 花园
•宫 门
• 室内外装饰
•院 内
柱 廊
格 林 威 治 建 筑 群
• 设计者克利斯托夫.雷恩和他的学生,建筑群形体变化很大,前 面转角处的一对塔和他们的穹顶刚劲有力。
(2)宗教建筑——圣保罗大教堂
St.Paul's Cathedral
以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世 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 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多次 毁坏、重建,英国著名设计大 师和建筑家克里斯托弗.伦(另 译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设计,整整 花了45年(1675-1710年)的心 血。 教堂是少数设计建筑仅由一人 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 筑师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内 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雷恩爵 士于90高龄亲眼目睹了教堂的 落成.大教堂也成为西方世界 中唯一一座在建筑设计师有生 之年完成的大教堂.
• 万神庙是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最大的建筑物, 启蒙主义思想指导下的 重要建筑。
• 苏洛夫是深受启蒙主义 影响的建筑师。他主张: 理想的建筑应完全由柱 子支撑梁、支撑屋顶。 提出柱子的真实感在于 它的功能是支撑作用, 无须成为建筑的虚伪装 饰。
• 建筑宽83m,进深方 向11Om,如不计入 正面的门厅部分,基 本为希腊十字形平面
• 穹顶装饰与内部空间
• 室内设计是古典主义的节制与巴洛 克的丰富向混合的统一体,干净利 索,没有多余的东西,只为空间创 造出一个统一的节奏。
• 厅里的柱廊是大理石的装修,为古罗马的风格。内部空 间宏大开阔。
• 圆顶下的诗班席是教堂中最华丽庄严之处,天花板上绘画细腻精致。 • 1981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在此举行。
泉。604 年,东撒克逊王埃塞尔伯特在卢德门山顶建造这座大教堂,以伦敦保 护神圣保罗的名字命名。从那以后,这里一直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
• 教堂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略带冷峻、严肃而端庄的美,采用拜占庭第一批教 堂、寺院结构,重新组合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它们一 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外观具有纪念碑性的构图,立面保







建 筑
• 希腊形式在美国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较流行,林肯纪念堂即为一例。 • 1867 年,即林肯遇刺后两年,美国国会通过兴建纪念堂的法案。 1913 年由
建筑师亨利·培根提出设计方案, 1914 年动工, 1922 年完工。建筑呈长方形, 长约 58 米,宽约 36 米,高约 25 米。 36 根白色大理石廊柱环绕,象征林肯 时拥有的 36 个州。廊柱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州名。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一、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欧洲建筑
1.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二、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建筑
1. 希腊复兴建筑 2. 罗马复兴建筑 3. 浪漫主义建筑
三、19世纪中叶的欧美建筑
• 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 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 新古典主义提倡理性的单纯化,以对古代最高的忠实来表现柱式。 理性和考古学是构成古典主义的两个互补因素。
• 上图为柏林的永恒象征----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 。 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通向和平之门,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教的中心教 堂,拉丁十字式, 哥特式立面格局
• 鼓座和穹顶完全采 用罗马坦比埃多的 构图。
• 大教堂当时是英国国教的中心教堂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 矗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有 内外两层,可以减轻结构重量。离地面 111米。
(1)英德新古典主义建筑
• 英国以复兴希腊建 筑形式为主,典型 实例为爱丁堡中学、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 馆等,德国柏林的 勃兰登堡门,申克 尔设计的柏林宫廷 剧院和阿尔塔斯博 物馆也都是复兴希 腊建筑形式的;勃 兰登堡门以雅典卫 城的山门为蓝本。
• 右图为柏林勃兰登 堡门
(2)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 法国在十八世纪末、 十九世纪初是欧洲资 产阶级革命的中心, 也是新古典主义建筑 活动的中心。法国大 革命前巴黎已兴建了 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 筑,拿破仑时代巴黎 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 筑,其中雄师凯旋门、 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 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 右为巴黎雄狮凯旋门
(3)美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 美国独立前,建筑造型 多采用欧洲式样,称为 “殖民时期风格”。独 立后,美国资产阶级在 摆脱殖民统治的同时, 力图摆脱建筑上的“殖 民时期风格”,借助于 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 来表现民主、自由、光 荣和独立,因而新古典 主义建筑在美国盛极一 时。
• 美国国会大厦是典型例 子,极力表现雄伟,强 调纪念性。
•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
设计者:克里斯道弗·雷恩
(17世纪下半叶的一代建筑宗师,倾向唯理主义,精通 数学、天文学、力学和结构。)
圣保罗大教堂本来是复辟王朝为恢复反动的 天主教而造的,但是,革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和思想文化上都战胜了复辟王朝。圣保罗大教堂 鲜明的体现了唯理主义的世界观,体现了科学与 技术的巨大进步,恢宏壮丽,终于成了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1) 宫 廷 建 筑
| 汉 普 顿 宫
• 汉普顿宫(HAMPTON COURT PALACE)有“英国的凡尔赛宫” 之称
• 1515年开始建筑,内部有1280间,是当时全国最华丽的建筑。 1830
年为亨利八世所有并开始扩建,英王爱德华一世即出生于此,威廉三 世和其妻玛丽曾聘请英荷两国的建筑师进行重修的工作,至1838年维 多利亚女王正式将此宫开放给大众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