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合集下载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案例导入:在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刚劲有力。

为什么中国革命博物馆生命要保存这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呢?因为它非同寻常,它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历史见证。

在延安中国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

这块石碑,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早在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党中央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由王明主持,但白色恐怖下的党中央机关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王明等人经常是四处躲避。

恰好此时,共产国际需要中共派一个负责人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

于是,“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

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

28岁时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然而王明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以他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给我们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要真正懂得中国的实际,并非易事。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卓越的领导人,就尝试着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向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作斗争。

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王明的时代虽然结束了,可是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还在作祟。

教训如此之多,情况这样复杂,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清理。

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那字体兼具山海之势,颇见一代伟人的气度与风采。

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

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案例导入:在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刚劲有力。

为什么中国革命博物馆生命要保存这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呢?因为它非同寻常,它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历史见证。

在延安中国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

这块石碑,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早在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党中央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由王明主持,但白色恐怖下的党中央机关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王明等人经常是四处躲避。

恰好此时,共产国际需要中共派一个负责人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

于是,“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

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

28岁时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然而王明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以他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给我们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要真正懂得中国的实际,并非易事。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卓越的领导人,就尝试着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向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作斗争。

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王明的时代虽然结束了,可是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还在作祟。

教训如此之多,情况这样复杂,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清理。

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那字体兼具山海之势,颇见一代伟人的气度与风采。

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

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期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期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什么时期确立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1941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整顿党风、学风、文风,以解决全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

中共七大和《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全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2、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2)、1937年,毛泽东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党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的。

(4)、毛泽东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5)、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贯彻。

(6)、邓小平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党的思想的重新确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

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冠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思想路线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和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对与时俱进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摘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能否始终坚持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决定着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的成败,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际改革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要有一个过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坚持了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29年6月毛泽东在给红4军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当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并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1[1]。

这条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表述和概括。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确立,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ppt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ppt
18
2、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1979年7月29日在一次讲话中将毛泽东倡导的思想 路线的内容概括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 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0页)
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 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 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7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但是在1958年 以后,却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使我们 党的工作出现了曲折。
是邓小平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领导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所做的第 一件事就是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毛泽东哲 学思想的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9
二、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一)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二)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0
(一)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1、强调指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2、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3、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11
4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 河间献王传》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 留其真。”
毛泽东最先是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 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 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 确定的任务”。
22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词组,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则是毛泽东同志学习和借鉴历史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总结革命实践的结晶。

《河南日报》“何平九论”把求实作为领导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进行阐述,更加说明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事求是最早出自于文学典故。

据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意思是说汉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勤奋好学,收藏了很多古书,并且努力钻研,经常根据确切的事实,求取正确的结论。

唐代以“考证文字、多所订正”而著称的训诂学家颜师古,曾作《汉书注》,将实事求是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即根据实证,求索真理。

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长沙创建了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讲堂正门上方悬一巨幅匾额,书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以此作为岳麓书院的学风,也成为近代湖南学子追求的学风。

毛泽东同志从1916年到1917年曾两次在岳麓书院居住和学习,熟知实事求是一词之来历,深受此学风之影响。

党中央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于1941年冬天在延安小沟坪建造了中央党校礼堂,党校的负责人请毛泽东同志为此题词。

毛泽东同志沉思片刻,欣然挥笔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直到今天,“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央党校的校训。

中央党校主办的党中央理论刊物也受此启迪,于1988年由《红旗》更名为《求是》杂志。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则经过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20余年的不懈努力。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毛泽东同志为了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坚持读“无字之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认识中国的国情作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自1927年到1930年,他亲自深入农村,广泛接触农民,考察农民运动,了解中国国情,写出了大量调研文章,特别是在1930年5月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他还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实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

他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唐代颜师古对其中“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

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从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

毛中特课件-第2章

毛中特课件-第2章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 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 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 政策、办法来。”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个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 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 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亡党亡国。”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
• 凭着做体育记者的优势,他很快找 到了海因斯,当他提起16年前的事时, 海因斯一头雾水,他甚至否认当时说过 话。戴维· 帕尔说,你确实说话了,有录 象带为证。海因斯看完帕尔带去的录象 带,笑了,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 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
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
• 谜底揭开之后,戴维· 帕尔对海因斯进行了采访。 针对那句话,海因斯说:自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 绩之后(欧文斯,美国天才运动员,1936年5月25日在 柏林奥运会上创下10.3秒的百米赛跑世界记录),以 詹姆斯· 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 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30年来, 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的。 但是,我想我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 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 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 己9.95秒的记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 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2)、1937年,毛泽东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党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的。

(4)、毛泽东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5)、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贯彻。

(6)、邓小平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党的思想的重新确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

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冠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思想路线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和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对与时俱进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2章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2章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 是内涵
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 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实施保证。
• 总之,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实事求是。 •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 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 求真务实的要求。
2. 横向看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成果内容的各方面。

毛泽东提出的创造性理论(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 主主义社会理论,以及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 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思 想的光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如和 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等),都体现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光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
不僵化、永不停滞——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作报告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 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近30年来,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恢复和重 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 基础。 •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 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 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 • 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 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 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 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把握马克思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回顾作者:李清源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21年第8期李清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既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断结合的历史,也是一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得以坚持和发展的历史。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必将为第二个百年历程继续坚持正确思想路线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坚持阶段(从1921年至1941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建党初期,我们党因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积累,尚未提出明晰的“思想路线”。

1927年,由于党内机械照搬苏联革命的经验,导致大革命失败,革命形势转入低潮。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率先在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从国情实际出发相继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论著,着重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问题,昭示着我们党将开辟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无疑,这是实事求是基本思想的早期萌发。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批判了当时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

1937年夏,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起到了哲学论证及理论铺垫的重要作用。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之后,我们党完成万里长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再次实现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38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实事求是”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毛泽东同志,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8、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概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拔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

扩展资料:
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领导了批评“两个凡是”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并且把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称作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第一个宣言书。

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每当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邓小平都通过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3)把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提出中 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提出了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的辩证唯物 主义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的确 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一、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的确 立
4)1966年开始,毛泽东同志严重背离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实践证明, 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 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毛泽东 同志当时对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 估计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是完全错误的。由于 毛泽东同志严重离开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制 定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路线必然是错误的。“文化 大革命”十年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的错误,给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极大损失。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精髓
主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的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当代社会的反思 四、实事求是实现的路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求真的科学理论
一、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的确

1.实事求是的提出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班固称汉景 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 是说,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能 客观的评价历史,然后从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概念,在《中国 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讲道: 共产党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并把它同解放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实 事求是思想路线。 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 毛泽东思想,才能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 误理论和实践,才能平反千百万冤假错案,才能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才能实行改 革开放。

毛概专题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档资料

毛概专题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档资料
一毛泽东建国后的探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曲折二冲破两个凡事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有人说既然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那么我们就应当把历史彻底搞清楚把历史的细节也晒在阳光下完全公开历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பைடு நூலகம்概论》
• • • • •
反映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光辉作品: 《反对本本主义》 《寻乌调查》 《矛盾论》 《实践论》
• 2.延安整风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内的确 立。 • (1)延安整风的背景 • (2)延安整风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内 确立的意义 • (3)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中国革命的 重大意义。
•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 • 1.利益固化的藩篱 • 2.“摸石头”之惑
• 课后思考: • 有人说“既然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那么我们就应当把历史彻底搞清楚,把历 史的细节也晒在阳光下,完全公开历史。 ” 对于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 出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 书· 河间献王传》 • 唐代史学大师颜师古(581年~645年),把 “实事求是”四个字释意为“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也。”就是务必取得事实根据, 逐一探求真实结论。
• 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 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 思想路线的。 • ——邓小平
专题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确立及其意义
• 1.党的思想路线,又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什么 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人们认识所遵循 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 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 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重新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重新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3.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依据: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严酷的反动统治下,中国人民要获得解放,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2.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3.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特别是在城市中占有优势,中国革命很难走城市武装起义然后夺取政权的道路。4.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由于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所导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为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提供了可能。革命力量通过把农村改造为先进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1.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2.三者之间关系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的英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士。
4.试析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的论述: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葛民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厮因为,一是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要完成此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在政治上推翻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经济上消灭封建主义土地剥削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二是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他们既是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也是地主阶级直接的压榨对象,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三是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地同盟军。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

第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共中央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首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实事求是的形成与发展

实事求是的形成与发展

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

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与时俱进对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 体现时代性B. 把握规律性C. 富于创造性D. 注重协调性【ABC】(2005年多选题第2 4题)。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其基本内容为:(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院系:政史系
班级:101班
学号:24
姓名:陆琳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初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是毛泽东对于党的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起源
“实事求是”本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说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唐朝学者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务得事实”是指刘德搜集和研究古籍,务必对历史材料考证翔实;“每求真是”是指刘德力求得到正本,弄清历史事件的真相。

可见,“实事求是”本来是指一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酝酿过程。

自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投身革命起,就高度重视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的结合统一,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后来,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实际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越来越感到坚持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1930年,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主张和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的“本本”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决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

1937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哲学著作,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教条主义进行了理论清算。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员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到了1941年,写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时,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已相当成熟,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字,就特别写下“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

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下述基本观点: 首先,“实事求是”根源于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指出,世界是不依赖于意识、精神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时,就必须如实地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况,把握其客观规律,绝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只凭一时的热情,只凭死的书本,去臆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实事求是”根源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各自孤立的;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此,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时,就必须注意认识事物的内部、外部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状况,把握其固有的规律性,从而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动态地如实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趋势、过程。

再次,“实事求是”根源于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于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一反映过程,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而发展,越来越丰富和深化。

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实现这种统一,就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地做到尊重实践,实事求是。

一定要防止犯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的有机统一。

它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为方法论,并加以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2】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

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就必须从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出发,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细致的调查研究。

这样才能真实的,全面的了解事物的具体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

如果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或者什么本本、原则出发,那就会在头脑中产生形成不符合实际的思想理论,由此就会导致方针政策的失败。

第二,要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实事求是”既是针对具体事物而言的,又强调要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所以,我们在认识具体事物时,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既应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又应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为此,就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指导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和研究。

第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也是把认识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的惟一途径。

所以,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自觉地通过实践去认识具体事物,去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注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检验已有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抛弃过时的、错误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并总结新鲜的实践经验,使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总是保持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先进性,指导实际工作顺利进行,指导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的意义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于党的建设,对于党的全部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应当肯定,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乃是党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就是依靠能够自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从理论上说,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政党,只有确保思想理论正确,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合乎历史潮流和民心民意的奋斗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发挥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从而这个党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有确保思想理论始终符合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骄人的业绩,从而显露出蓬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实事求是确实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我们党在建立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今天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序号文献标题来源年期来源数据库
1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张力——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思考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
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浅谈对改革问题中几个关节点的讲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方法的改革张信先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02期
4 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考蒋盛云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03期
5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需把握的问题思考萨茹拉内蒙古财经学院报20005年第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