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浙江瓯海三垟中学姓名:林霞陈建君

案例题目:欲与天公试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案例的介绍

“欲与天公试比高”是一个适合农村中学七年级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它结合了劳动技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的知识,采用人组成学习小组的形成,来共同搭建一个“既高又站得稳”几何模型。学生在动手搭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关于自然科学中力学以及数学中的比例相关知识。通过开展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该案例需个课时即分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导入阶段,第二阶段是主体探究阶段,第三阶段是总结评价阶段,现在我们按顺序来介绍吧。

第一:导入阶段

、探究活动的问题:在没有胶水,固定物等任何依赖事物的前提下我们能否用铁钉和白纸搭建模型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实验活动,要求说明:

(1)只能用教师发放的的材料(铁钉和白纸)

(2)白纸只能折叠,不能用胶水不粘贴,用重物固定,更不能撕分;铁钉每组二十枚,可任意使用(如戳破白纸连接纸张等)

(3)模型应独立搭放在桌子上,高度超过厘米,立于桌面不得少于分钟。

(4)作品要有创意,不得仿照或抄袭他组作品。

、搭建的材料:

、张开白纸、小铁钉枚、标尺

第二:主体探究阶段

1、合作设计方案

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人为一小组,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根据要求画出自己的模型设计方案,之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最佳方案。

2、巧手共建模型

这时,学生的任务是用第一阶段给定的材料搭建一个“既稳又高”的几何模型。学生应运用自然科学中力的知识及数学中的比例分配,依照小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填写活动表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小组可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再来;已完成的小组的组员应保护好自己组的模型,在组长的领导下总结、交流心得并一起填空活动表格。如果时间已到还没完成的小组应找出失败的原因,也填写好活动表格。

实验活动表:

第三:评价阶段

这是案例的最后阶段,本案例采用学结果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中学生评出成功与失败两大类,并在成功小组中评出冠军、亚军、季军前三名以及最佳设计奖,最佳合作奖,优胜的小组必须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最终的几何模型,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模型:各部分在搭建过程的作用?课后每小组成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今天的表现,写出最喜欢的模型并说明原因。

(二)案例的启示

作为一个跨学科合作学习的案例,学生运用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劳动技术的知识的整合,制作几何模型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纵观整个过程,有以下几点启示:

、在整个案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习不再枯燥。

、学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所以在案例中各小组任务明确,合作学习,创造团队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愿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是不能预设的,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因而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变化,在学生讨论,交流时也许课堂失控,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适时的指导,认真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指导者和管理者。

、学生活动表格的填写是一大难题,有的学生讲的得头头是道,一旦要写又不知所

语了,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

附学生作品展示: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浙江瓯海三垟中学

姓名:林霞胡建光

论文题目:“学”中“做”“做”中“学”

—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

“学”中“做”“做”中“学”

——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省各个中小学都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目的在于转变师生角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发展,提升素质教育。本文就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教学实践总结了四种方法,分别是: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结合学生兴趣,开展综合课题实践;变“废物”为“宝物”,在游戏中创新探究;抓住学生心理,举办趣味性的活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

目前,“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它体现了课程专家对“理想学习”的追求,由于是“新事物”,刚刚起步,许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在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是难上加难,笔者就本地实际谈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认识、体会和教学方法。

一、了解“研究性学习”,端正思想,摆正位置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或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学习活动。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极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重过程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重应用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它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于掌握知识的量。()重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重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有别于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

、转变教师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摆正位置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应转变教师的指导方式,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伙伴和指导者。然而,我们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够,认为搞研究是学生可有可无的事,认为学生搞不出什么名堂,有些教师“换汤不换药”,依然是“新瓶装老酒”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黄金时期,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很大潜能,这时期,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合作伙伴,摆正自己的位子,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根据本地区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办学条件较落后,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够,外来学生较多,条件贫困,老师、学生、家长不够重视,针对种种不足和缺陷,从研究性学习的“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加”特征的出发,本人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奉行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下游戏学习、动手合作,展开调查,进行研究。现将方法归类如下:(一)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三垟水乡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三垟湿地与大罗山组成生态园资源被称为温州的绿色心脏。三垟水乡河网密布,河网之间桥桥相连、古榕相间,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