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一、什么是认知
(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
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
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
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
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
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登记
2、模式识别
3、短时记忆
4、长时记忆
5、注意
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
(一)信息加工取向
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当我们说认知过程以系列方式进行时,意思就是认知过程按照一次一个事件的方式进行。
(二)联结主义取向平行加工平行分布加工模型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神经传递是相对迟缓的。如果按照我们的逻辑,作为人质功能的基础,神经活动就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起作用,但是怎样的加工机制可以允许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决策呢?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1956年的夏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了一个信息理论研讨会。 1956年,George Miller发表了他里程碑式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极限》,从而将认知的经验评价带到了最前沿。1967年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该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论述了人类认知问题,宣告了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二、内部原因
1、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比较
2、认知心理学的进步性
1)认知心理学解决了行为主义没有解决的心理学实质问题,更深刻地了解心理活动的本质
2)认知心理学揭示了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者,从而说明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动力问题
3)认知心理学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无头脑的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校正到正确轨道上来
三、外部原因
1、社会需求
2、邻近学科发展
1)三论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2)语言学
3)计算机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二、口语报告法
定义: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出声讲出思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特点:与任务同时进行,并不干扰任务。言语收集的同时性和直接性。被试在出声思考时,可能只报告了部分思考内容。
三、计算机模拟法
1、定义:将信息加工过程更表现为计算机程序。
2、意义
3、注意之处
思考:计算机是否可以代替人?
四、神经生理学方法---CT技术、MRI技术和fMRI技术、PET技术、ERP技术
第二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概述
一、对知觉的看法
1、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的过程
2、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3、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是现实刺激和过去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音素恢复实验】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axle.
wheel axle | heel shoe | peel orange | meal table
二、知觉信息加工过程
(一)知觉过程
觉察;辨别;确认
(二)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
1、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
质疑
2、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的加工):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
主要观点
3、两种加工的交互作用
两种加工相互联系
两种加工相互补偿
第二节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一)模式---一组刺激或刺激特征组成的一个有空间和(或)时间结构的整体。
(二)模式识别
1、定义: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2、条件:刺激知识经验
3、表现:命名;熟悉之感
4、模式识别的过程
分析
比较
决策
5、模式识别的意义
二、模式识别的模型
(一)模板匹配理论
1、主要观点
2、实验
3、评价
(二)原型匹配理论
1、主要观点
2、实验
3、评价
(三)特征匹配理论
1、主要观点
2、实验
3、评价
(四)成分识别理论
1、主要观点
2、实验
3、评价
第三节知觉与经验
一、启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