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几何纹

铭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 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代 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 铜器铸造技术也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简史
• 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 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 葬,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 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的铜罍, 其肩部铸有三个文字形花样,有人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 是花纹。然而商代早期传世青铜器确有个别铭文发现。
5、册命。这是古代君王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 妃、诸王、大臣使用的一种文书。册命作为一 种制度产生于西周早期,其铭文格式主要有时间、 地点、受册命者、册命词、称扬辞、作器、祝 愿辞等部分.后期的册命还有赏赐的内容。 6、 土地转让。 商周时土地归国家所有.受田 者纳税也是一种制度.西周中期,在贵族之间 兴衰不定的情况下.一些趋于败落的旧贵族出 于生计,将自己的一那分土地转让给新贵族的 现象增多,但是田地的转让必须征得国家的许 可,并在政府官员的监督下履行严格的转让手 续。
• 菱形雷纹、 方块雷纹、长方形雷纹 是在菱形、方形、长方形
内填以雷纹,作连续式排列,并用金银丝和金银片镶嵌,盛行于战国时 代。
• 网纹 是斜线交错如网形,商代早期青铜爵、斝上见有,以后很少发
现。
曲折雷纹((西周早期) 斜条纹((西周中期)
连珠纹
钩连雷纹((西周中期)
菱形雷纹((西周)
云雷纹(商晚期) 百乳雷纹(商晚期)
• 百乳雷纹 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
要纹饰。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 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 则既长又尖锐。 • 曲折雷纹 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 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 期的纹饰。
青铜器兽面纹简介

青铜器兽面纹简介
兽面纹是青铜器上最早的一种装饰纹样,它以兽面为主体,以圆点、直线为轮廓线,呈几何形排列。
兽面纹是一个人首兽身的形象,也就是人首兽身。
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面部有目,二是口大能言。
兽面纹最早出现于夏代晚期。
商代早期兽面纹以饕餮纹最为著名。
饕餮纹又称饕餮纹,传说为四兽首人身,有目有口有牙,能食人。
饕餮的形象是一种狰狞的、神秘的动物。
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大多都是这种纹饰。
兽面纹是夏代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纹饰,其装饰形式较为简单,在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上有所发展,到西周晚期就逐渐消失了。
兽面纹是由两个基本相同的几何形组成,并以简单线条作为轮廓线来装饰纹样,不加任何纹饰。
兽面纹在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晚期的青铜器上应用较多,而到了战国以后就逐渐消失了。
兽面纹的流行时代很长,大约持续了3000年左右。
从西周早期开始流行,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
兽面纹以饕餮纹为主要代表,是一种具有强烈写实风格的青铜器装饰纹样。
—— 1 —1 —。
青铜纹饰

饕餮tāo tie纹
•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 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 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 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 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 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 仅作兽面。
•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青铜器常 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 面纹。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 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 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 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 •
•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 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二 里头遗址出土的两件兵器,一件戈的内部 饰有仿玉器牙形式,另一戈饰简单的变形 动物纹。因为夏代晚期的青铜容器至今还 发现的很少,纹饰的资料丰富,但从夏代 晚期的陶器和玉器装饰情形来看,是以动 物组合为主的,与青铜兵器同墓出土的玉 柄形器上已有多叠层的兽面纹装饰。
窃曲纹
•
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又称窃曲纹、 穷则曲。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 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周 代打破了商代以来,以直线为主的装饰特 点,也打破了对称格式。一般由两端回钩 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 常填以目形纹,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 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
鸟纹
• 鸟纹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广义上可包 含由鸟纹与其他内容组合而成的纹饰,如 花鸟纹;狭义上则仅指纯粹鸟纹或以鸟纹 为主体的纹饰。神话性质的凤纹或其他瑞 禽纹也可归在鸟纹类属。常见于青铜器、 玉器和陶瓷器的表面。
• 鸟纹最早出现在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半 坡类型的遗存陶器上,表现技法有刻划、 彩绘、模印、塑贴等。良渚文化出土的玉 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 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 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 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商代鸟纹多短尾, 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
青铜器纹饰解析

青铜器纹饰解析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看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
饕餮纹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
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
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
“夔,神也,如龙一足。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
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
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夔龙纹通常指那种长身弓起,头上有角的侧面龙形图像,有的腹下有鳍形足,有的没有。
其变化很多,使用灵活。
有时作饕餮纹两旁填充空白的辅助花纹。
也可单独构成连续排列的装饰带,夔龙纹与圆涡纹相间排列的二方连续图案,被称为火龙纹。
龙纹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
”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鸟纹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
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
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
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
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

云雷纹 (一)
云雷纹 (二)
几何纹类
绳纹:绳纹是由波浪形状的线条结成绳索 形状的纹饰。一般作为青铜器上的主要纹 样的附属装饰带,盛行于西周的后期。 环带纹:环带纹是由起伏较大的波浪纹呈 二方连续方式构成的。其凹处用类似于眉 口形的纹饰填充。该纹饰盛行于西周的中 后期。
动物纹类
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凶猛贪食的动 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心地带,以鼻 子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有双眼、双角和双耳。左 右两侧陪有龙形纹样。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 西周。 夔纹:夔也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类似于龙的动物。 多以侧面表现。商周青铜器纹饰之一。形状如古 代传说中近似龙的动物夔,有学者称为龙纹。其 特征是一角一足,张口,尾上卷。
鼎盛期
西周早期:酒器减少,食器增多,还 遗留商代晚期的某些特点,如饕餮纹。 代表作品为利簋。
妇好偶方彝
制造年代: 商 殷时期 仿殿堂建筑形 态。 花纹除了饕餮 纹外,还有立 鸟、鹗面、象 首等,繁缛富 丽以外有一种 神秘感。
妇好偶方彝
龙虎尊
商 颈饰三道弦纹, 肩上饰三龙纹, 龙躯隆起,首 探出作下视状。 腹部有三道垄 沟,双身虎纹, 下有饕餮纹。
青铜器的纹饰
几何纹类 :云雷纹 、绳纹 、环带纹 动物纹类:饕餮纹 、夔纹、象纹 、 蟠螭纹
几何纹类
云雷纹:云雷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 纹饰,以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回旋形线条组 成。云雷纹由云纹和雷纹构成。云纹由圆 形回旋线条纹样组成;雷纹由方形回旋线 条纹样组成,以回旋为特点,因此又称回 纹。云雷纹一般是青铜器上的底纹,衬托 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
战国时期青铜器
传统的礼器进一步向实用器方向发展。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 愈来愈多姿多彩,鎏金、镶嵌、镂刻、金 银错等无不技艺精湛。 现实生活的场景和图像,出现在装饰花纹 中,标志着青铜器艺术的世俗化。
青铜器常用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青铜器常用纹饰及其象征意义青铜器常用纹饰及象征意义大全编辑:九天草来源:中国吉祥文化网时间:2010-10-21 10:19:47点击:1172分享到:青铜器在中国历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下边中国吉祥文化网就带领大家详细的了解中国青铜器常用的纹饰以及象征的意义。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看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
常用于青铜器的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蛟龙纹、蛇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等青铜纹样。
1、饕餮纹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主要特征是它的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与耳。
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身相对组成的,夔龙纹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纹饰。
多用作辅助花纹。
饕餮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
牛、羊是祭祀活动的主要“牺牲品”。
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
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
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2、夔龙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
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
“夔,神也,如龙一足。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
青铜纹饰

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

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商周时期,古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在青铜器上铸造各式各样的纹饰。
纹饰是青铜艺术的主要构成元素,作为青铜器的着装和语言,是青铜器的灵魂。
这些纹饰或简单朴实,或夸张狰狞,或行云流水,或突兀曲折,它反映着不同时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想。
常见的青铜器纹饰有饕餮纹、风鸟纹、龙纹、蟠螭纹、波带纹、窃曲纹、重环纹、蝉纹鱼纹、几何纹等,大致可分为想象动物纹、写实动物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画像纹等几大类。
1.想象动物纹类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想象动物纹是原始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人们为达到某种宗教和礼制的要求,对动物纹进行的变形。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神的力量,对神灵充满了敬畏,他们祭祀神灵、取悦神灵、乞求神灵,想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
而青铜器上神秘的纹饰在祭祀时可以营造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充当了人神沟通的媒介。
饕餮纹:在商周青铜器中所占的数量最多,这种纹饰多为牛、羊、虎等动物的集合体,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该纹饰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由眼睛、兽角、眉毛、耳朵、鼻子组成一张完整的脸,部分有左右展开的身躯和兽爪。
兽面纹并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动物,以角为例,有牛角、羊角、鹿角、龙角、无角等,形式也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但是一双“炯有神的大眼睛始终是它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
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化,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传说,饕餮有首无身,特别贪吃,最后被活活撑死。
宋代人根据这个典故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为饕餮纹,认为有告诚世人做任何事情不要贪得无厌的寓意。
不过饕餮纹这个词限制在“有首无身”这样的定义,而许多此类纹饰是带有身体的,所以现在学者们大都使用“兽面纹”这一名称。
凤鸟纹: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群鸟之长,是羽禽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被尊为百鸟之王。
青铜器装饰纹样及含义是什么

青铜器装饰纹样及含义是什么与西方不同,中国青铜器主要是作为一种礼器出现的,,每种青铜器上都会有不同的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含义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青铜器装饰纹样及含义,欢迎阅读!青铜器装饰纹样整理1.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
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2.龙:祥瑞的化身,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
与马一起为,龙马精神,吉祥如意龙钩,龙和地虎:望子成龙,龙头出水:神龙出水,大显神威。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3.凤: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4.羊:洋洋得意,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5.菊:与松在一起寓意松菊延年。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寓意象征对照大全6.磐:寓意喜庆7.鹅:羲之爱鹅。
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从家鹅游水中悟出用笔之法,于是养成爱鹅之癖。
8.蝉:蝉挂胸前,一鸣惊人。
蝉挂腰间,腰缠万贯。
9.熊:与鹰一起寓意英雄斗志。
10.虾:弯弯顺。
(前进)活力十足,节节高升;(后退)退一步,海阔天空11.龟:平安龟或长寿龟。
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
带角神龟即长寿龟。
龙龟:长寿,荣归12.猪:财富诸事如意。
寓意龙,汉皇子刘彘的彘意思是猪,也是龙。
13.蟾:蟾与钱的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
蟾咬钱,钱滚钱。
金蟾送宝与桂树一起寓意蟾宫折桂。
常有三脚蟾与四脚蟾之分。
14.观音:保佑平安,观音慈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15.仙鹤:寓意延年益寿。
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
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
与鹿跟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16.灵芝:长寿之意。
17.如来:即如来佛,是万佛之祖。
青铜器纹饰分类

青铜器纹饰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兽面纹类:旧称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
其图案的构造和表现手法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2. 龙纹类:包括夔纹和夔龙纹等。
夔纹是一种蜿蜒形体的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龙的原型。
夔龙纹则是夔纹的一种变体,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
3. 凤鸟纹类: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
这些鸟纹通常形象鲜明,有的展翅飞翔,有的作回首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各种动物纹样:如马、牛、羊、鸡、犬、豸等六畜,象、鹿、犀、虎、兔等野生动物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身兽等,都是青铜器动物纹的主体。
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蟾蜍等也常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在青铜器上。
5. 火纹类:火纹是青铜器上的一种特殊纹饰,形象地表现了火焰的形态和色彩。
在商周时期,火被认为是神圣的象征,因此火纹在青铜器上的出现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6. 各种兽体变形纹类:这种纹饰通常以动物的身体为载体,通过扭曲、变形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变形纹样往往寓意着力量和生命力。
7. 几何纹类:几何纹样是一种抽象的纹饰,通常由直线、曲线、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
这种纹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十分常见,其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图案为青铜器增添了一份优雅和精致。
8. 人物画像类:人物画像在青铜器上较为少见,但也有一些青铜
器上出现了以人物为主题的装饰图案。
这些人物画像通常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以上是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每一种纹饰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的高度发展。
中国古代青铜器几何纹

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 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 美感。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 青铜器上属于几何纹的形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 要纹饰的机会非常少。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 里,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 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 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 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 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 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菱形雷纹、网纹 等。
铭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 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代 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 铜器铸造技术也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简史
• 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 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 葬,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 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的铜罍, 其肩部铸有三个文字形花样,有人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 是花纹。然而商代早期传世青铜器确有个别铭文发现。
“车”字“车的”演字变的:演变(:甲(骨甲文骨文、、金金文文、、篆篆书书、、隶隶书、书楷、书楷繁书体、繁简体体、)简体)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齿”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凹陷的槽,初见于西周中期,有通体饰横条纹的,也有腹上部间 以其它纹饰的。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代还继续使用。
• 斜条纹 就是弦纹作45度排列,大多饰于分档鼎及鬲
青铜器纹饰名称及介绍

青铜器纹饰名称及介绍《青铜器纹饰名称及介绍》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为青铜器的一部分,纹饰是其独特之处,也是人们对古代文明和审美趣味的见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名称及其特点。
1. 雷纹:雷纹是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之一,它常被用作纹饰的底纹或边纹。
雷纹的形状像闪电,线条自然流畅,寓意神秘而威严的力量。
在古代,雷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辟邪意义的图案,能为佩戴者带来平安和好运。
2. 虎纹:虎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因此在青铜器纹饰中也非常常见。
虎纹的特点是形象逼真,线条简洁有力,可以展现出这种霸气和威严。
虎作为古代的神兽,被视为保护神和吉祥之物,因此虎纹被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的装饰。
3. 勾纹:勾纹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其特点是线条呈现出扇形或勾状,构图简约而有力。
勾纹的纹饰常被用作砂文或镌刻,给人一种古朴、端庄的感觉。
勾纹的出现展示了古人对纹饰的独特审美观念,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高度追求。
4. 鸟纹:鸟纹也是青铜器纹饰中常见的一类,它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
鸟纹通常是用于刻制鸟形的造型或是鸟类羽翮的纹样。
鸟纹的形象丰满而生动,线条舒展自然,给人一种轻盈和柔美的感觉。
鸟纹同时也寓意着吉祥和美好,象征着富贵和吉祥之神。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名称及其特点,还有许多其他的纹饰形式和名称。
青铜器纹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明成就。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纹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
青铜器纹饰名称及介绍

青铜器纹饰名称及介绍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其制作精美的纹饰更是其独特之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名称及其含义。
1. 凤鸟纹:凤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祥瑞和幸福。
在青铜器上,凤鸟纹饰常常以飞翔的姿态展现,翅膀展开,栩栩如生。
凤鸟纹饰的出现,不仅增添了青铜器的美感,同时也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2. 龙纹: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图腾之一,被视为神圣的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饰往往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身躯盘绕,龙头高昂,神态威严。
龙纹饰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同时也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 虎纹: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具有勇猛、威严的形象。
在青铜器上,虎纹饰往往以张牙舞爪的形态展现,栩栩如生。
虎纹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也被视为驱邪和保护的象征。
4. 花纹:花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纹饰,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花纹可以是莲花、牡丹、菊花等,也可以是一些几何图案。
花纹纹饰的出现,使青铜器更加华丽,也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生机。
5. 雷纹:雷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它是用来象征雷电的形象。
雷纹饰常常以雷电的形态展现,形象逼真。
雷纹纹饰的出现,不仅增添了青铜器的神秘感,也寓意着震撼力和威力。
6. 虹纹: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常常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中。
在青铜器上,虹纹饰常常以一道弧线的形式出现,颜色鲜艳、明亮。
虹纹饰的出现,使青铜器更加绚丽多彩,也寓意着和谐、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7. 象纹:象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长寿。
在青铜器上,象纹饰常常以栩栩如生的大象形象展现,形态逼真。
象纹饰的出现,不仅增添了青铜器的庄重感,也寓意着吉祥和长寿的寓意。
8. 虬纹:虬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它有着狮子头、牛身、蛇尾的形态。
在青铜器上,虬纹饰常常以盘旋的形式展现,形象生动。
虬纹饰的出现,不仅增添了青铜器的神秘感,也寓意着祥瑞和吉祥的寓意。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名称及其含义。
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

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因喜好美玉,特别对仿古感兴趣,特搜集其中的一些纹饰资料。
由于各个时期纹饰不尽相同,图示无法一一概括,这里只做简要参考,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云雷纹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
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云雷纹也消失了。
作为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三角雷纹青铜器纹饰之一,是以倒置的三角形式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外廓作为三角形,中填以云雷纹,以此得名。
一般构成二方连续团,作边缘装饰,通行与商和西周初期,次此纹一直延续于战国时期。
勾连雷纹勾连雷纹,基本特征是以近似“T”形勾连一起的线条,其地填以雷纹,多用于器边装饰,始于商,盛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目雷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中间为目形,目外形线引长作成∽形,左右有延长的尾。
大多填以雷纹,青銅器紋飾之一。
中間為目形,左右有延長的尾。
大多填有雷紋。
盛行于商和西周初。
弦纹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
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
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青铜纹饰入门知识点总结

青铜纹饰入门知识点总结一、青铜纹饰的历史概述青铜纹饰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青铜器上可以追溯到商代早期。
随着青铜器的使用和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纹饰也逐渐得到了丰富和精致的表现,成为青铜器上的重要装饰形式。
在殷商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已经非常发达,青铜纹饰图案已经非常丰富和精美,成为了当时社会的象征和文化的代表。
而到了西周时期,青铜纹饰更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图案更加精美,制作工艺更加纯熟。
从而使得青铜纹饰成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独特艺术形式。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虽然青铜器的使用逐渐减少,但青铜纹饰却一直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成为中国青铜器上的一大特色。
二、青铜纹饰的特点1. 精美细致:青铜纹饰的图案常常是以线条、波纹、花纹等形式呈现,由于古代工匠技艺的限制和对美学的追求,往往会呈现出非常精美和细致的效果,这是青铜纹饰的一大特点。
2. 巧妙独特:古代工匠在设计青铜纹饰时,常常会参考自然界的形态、古人的生活及宗教信仰等内容,因此青铜纹饰的图案常常会呈现出巧妙独特的效果,这也是青铜纹饰的一大特色。
3. 寓意深远:青铜纹饰图案中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和象征,比如龙代表着权力和尊贵,鸟代表着祥和和吉祥等。
这些寓意常常是积深广远的,也是青铜纹饰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青铜纹饰的分类青铜纹饰根据图案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青铜纹饰分类:1. 几何纹饰:这种纹饰常常以几何图形,如圆、方、三角等呈现,寓意简洁明了。
2. 动植物纹饰:这类纹饰图案常常以动植物的形态为基础,如龙、虎、鱼、树木、花朵等,常常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3. 神话传说纹饰:这类纹饰图案常常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为主题,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
4. 宗教信仰纹饰:这类纹饰图案常常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如日、月、星辰、神兽等。
5. 民俗风情纹饰:这类纹饰图案常常以古代人们的生活民俗为本,如婚礼、祭祀、农耕等。
四、青铜纹饰的技艺青铜纹饰的制作技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10
1
目录
01
产生背景
02
演变原因、演变过程
03
类别、用途
04
宗教意义
05
种类详解
2020/2/10
2
产生背景
2020/2/10
3
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 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 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 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 身,以言报也。” 周人装饰饕餮纹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知道贪吃必将害己,也暗含着 人对猛兽恐惧万分、痛恨不已又无能为力而诅咒它们自食其果的感情成 分。 这时青铜器纹饰中人形装饰极为罕见,偶尔出现时,也仅处于被动 的地位,而饕餮面形常常构成全部装饰的中心,令人望而生畏。 狰狞恐怖的纹饰是对命运的恐惧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对异族 是恐怖的化身,对本氏族则是战胜恐惧的符号。
• 饕餮纹消失了,但其所承载的装饰观念与审美意识 却长久地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对后代艺术的发展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20/2/10
15
类 别 及 用 途
2020/2/10
壹
商朝时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
贰 饕餮纹代表着鬼神
叁 夔龙纹代表着祖先
肆 风鸟是他们的图腾
16
• 青铜器的纹饰题材丰富,多有几何纹、动物纹等等, 到商代中期和西周中晚期,这段时间的动物纹通过人们对 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认识和主观的加工,产生的一种以幻想 为主的动物纹饰。
• 这种“变异现象”不仅表现出由原始先民传承而来的企图借 助想象来超越现实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奴隶时代由社会等级、 权力意识激发出的幻想。
• 在王孙满看来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 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彝器上了。
2020/2/10
12
• 不难设想,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 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巨睛凝视、阔口怒张,瞬间即可咆哮的动物纹饰, 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吓力,充 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
• 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真实、生动;而另 一类为想象动物型。
• 多有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光觥等等。
• 这类动物多是人们把一些动物典型的特征加以 组合创造出来的,多恐怖、怪诞、神秘为主。
2020/2/10
18
宗教意义
2020/2/10
19
• 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 了十五个世纪。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的技术水平 达到了巅峰。青铜器与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它随着奴隶社 会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而变迁,是中国奴隶社会文 化最为直接的体现。
• 青铜器装饰中动物纹仍然保存,已不再具有怪异的力量,或被现 实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替代。
2020/2/10
5
• 人与动物的这种关系变化,影响着人对动物的态度。
• 体现在神话中,动物扮演的角色从族群祖先(如子姓与玄鸟的关系, 东周的典籍《诗·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到上 帝的使者(《说文》中说:“凤,神鸟也”神之使者。),从先祖英 雄的伴侣(如夏后启与两龙的关系,《山海经》说:“启宾天有两龙 为伴”。)到为英雄所征戮的恶魔。
• 在上古人类心中,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种种稀奇古怪的精灵,其中 有的是人的命运的主宰者或者朋友,有的是专与人类捣乱的妖魔鬼怪。
• 上古人类将种种自然的或社会的灾祸都归与妖魔作怪。驱除妖魔 鬼怪是原始人的重要的活动之一。这种活动通常叫辟邪。如司母戊方 鼎,它是以细密的云纹组成的装饰带衬托浮雕式的兽面纹主题,整体 面貌以对称的狰狞兽面象征王权威严,是商末青铜器的代表作。
2020/2/10
13
• 装饰上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 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 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 形式展开的蟠螭[pán chī]纹。
• 恰似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
• 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 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以独幅绘画 的章法表现社会、人事的内容、题材,如宴乐、攻战、采桑 等,以剪影的形式组成画幅,生动、富丽,极具装饰性。总 之,功能的演变使青铜器器型、纹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2020/2/其所负荷的政治、 宗教意义的丧失而消亡。
• 当虔诚的心理与特定的崇拜观念不复存在时,以饕 餮纹为代表的神秘、狞厉的动物纹饰便失去了赖以存在 的基础。
• 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及青铜器功能的变化,都对商 周青铜器纹饰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此外,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演变还与装饰艺术自身的 发展规律有关,与工匠的创造心理及使用者的欣赏趣味 等多种因素相联系。
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图形装饰变化多样主要盛行于
商代和西周。
• 凤纹同属具有图腾学渊源的纹饰,始于商,而盛行于周。这与凤 鸣岐山而周兴似乎一致。凤纹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
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上扬飞
舞的羽翼,因此,凤纹在青铜器中最为飘逸美丽的纹饰。
• 奴隶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仰仗自然的恩泽而 生存,同时又在无情残酷的自然现象面前,对各种不可知的物象产生 了敬畏的观念及神秘的认识。人们在这种观念认识支配下,构造了 “万物有灵”的形象世界。青铜时代的艺术表现出了神力兼并万物的 倾向,以权力强化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事事占卜,事事问 神,用青铜礼器来供奉神灵,祭祀社稷、祖先,为酒为醴,载歌载舞, “致其敬于鬼神”(《礼记·运动》)。因此宗教和礼法的神圣化, 导致青铜艺术造型及纹饰的神秘意味。
•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为了辟邪,反映“虎食鬼”的神话;也 可以说是人兽相拥,人为作法巫师;还有的认为虎为神物,猛虎食 人是“天人合一”。
2020/2/10
23
• 青铜器中的自然物象多以变异的手段来表现,最常见的是云 雷纹、涡纹和水波纹,这种纹饰曾被普遍用作填满所要装饰的环 形装饰带及大面积的“地子”上,又被称为“地纹”。
2020/2/10
21
• 青铜器纹饰中宗教意味最浓的是饕餮纹,饕餮这个名称最早见于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 身,以言报更也。”于是,有首无身,便成了饕餮纹的一个特征。
• 关于饕餮有各种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它们是原始社会图 腾观念的遗留;一是认为它们是祭祀鬼神祖先的牺牲,或引申为“助 理巫觋通天地工作的各种动物在青铜仪器上的形象”。
• 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 铜彝器上了。
• 不难设想,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 的烟火缭绕之中,巨睛凝视,阔口怒张,瞬间即可咆哮的动物纹饰, 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慑力, 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
•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学术争鸣空前繁荣。青铜器的应用则是 钟鸣鼎食的组合,已失去彝器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方向发展。
2020/2/10
7
演变原因 Ta b l e of C o n t e n t s
1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
2 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引起纹饰的变革
2020/2/10
8
• 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对商周青铜器纹饰演变的影响表现了对自然的 无奈、恐惧与敬畏。
• 在青铜器上用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 感。
2020/2/10
4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 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一些猛兽虽然存在却不 再像先前那样常出没于人们居住的村寨、城邑。
• 人与动物之间的搏斗逐渐减少,甚至不是猛兽寻人残食,而进入 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
• 反映在青铜器装饰上,动物纹饰趋于程式化,前一时期占主导地 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所表现的怪异力量递减,逐 渐失去了往日超自然的魔力。
• 西周中期至东周初的青铜器则以礼乐器为主,用于“明贵贱,辨 等列”“纪功烈,昭明德”。
• 青铜器饕餮纹饰已退居次要地位,装饰形式也与前期的单独适合 对称式不同,多运用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常常一个母题织成带状的 连续、反复,整齐中求变化。
• 其一唱三叹的形式,给人有条不紊的节奏、韵律之美。
• 这和礼制观念强调等级与秩序密切联系,也与《诗经》叠章法的 表现形式相似,于反复中,强化主旨,加强感染力。
• 青铜器纹饰与原始宗教青铜器纹饰作为神人关系的中介物的图像 标志,具有符号的意义,能够为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和本集团的祖先 神以及所崇拜的诸鬼神仙灵所认同。所认同之物可以是具有图腾性质 的物象也可以是人们所崇拜的动物神。
2020/2/10
20
•
图腾是一种自然形象,比较多的是动物形象,某一原始氏族认为
• 如果说早期神话中人对动物的态度是敬畏的话,那么后期神话中 这种态度已不复存在。
• 这时动物不再是人类祖先的帮忙者,而成为降祸于人、为英雄所 驱除斩擒以立功勋的恶魔。
2020/2/10
6
• “ 商周青铜器上种种纹样现象,首先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 观念,而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 想。”“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是与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 动物之间的关系分不开的。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从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
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而进入了人寻兽而猎
的时代,前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kuí]纹数量减少,面积
缩小。
20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