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S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网络S N S
一、社交网络简介
1、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2、涵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网络,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
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3、应用领域
集即时通信、博客、论坛、邮箱、游戏、音乐、视频等于一体,其用户在线上线下皆以相对真实化的背景为纽带,以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为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用户关系网。
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网络效应,使用这项产品或者服务的人越多,这项产品或服务就越有价值和吸引力。
4、基本理论
(1)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一个人与世界上任意一个人之间所间隔
的人不会超过6个。
(2)“150法则”
150定律,也称“邓巴数字”,是由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提出的,150定律指出:维持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人数的最大值约为150人。
(2)强连接和弱连接理论
根据沟通的频率和深度看,人们在社会网络中,有的关系是“强连接”,如血亲关系、亲密朋友关系等,而有的关系则属于“弱连接”,如偶然在某聚会上结识的熟人关系等。
最早的SNS网站SixDegrees.Com创立于1997年,随后各种SNS迅速发展。
但由于当时SNS本身的服务模式不成熟,无法满足网民的访问需求,SNS 并没有成为主流网站。
直到2004年以社交游戏和实名制交友见长的Facebook出现后,SNS才真正兴起。
5、传播特征
SNS具有互动性强、去中心化、开放封闭并存以及同步异步传播等四个主要传播特征。
6、主要功能
(1)个人页面
人们在其上通过自我描述让自己页面栩栩如生。
SNS的个人页面包括姓名、年龄、地区、兴趣、生日、爱好等个人信息。
(2)好友列表
每名SNS用户都拥有一个其他用户可见的显示朋友关系的好友列表,列表中的好友同时也是该网站的用户。
SNS网站公开展示每个人的朋友关系网,正是SNS的核心特征之一,人们可以点击进入好友的个人页面,不断追溯他们好友的关系网络。
(3)状态发布
SNS网站中通常有一个状态发布区域,在该区域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公布最近状态,他的好友们可在自己的个人页面上实时看到该条状态。
二、社交网络起源与发展
1、早期观点
社交网络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的著作里。
在十九世纪晚期,涂尔干和斐迪南·滕尼斯在他们关于社会群体研究中暗示了社交网络的观点。
滕尼斯认为:社会群体既可以作为联接分享价值观和信仰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客观的、正式的和工具性的关系而存在。
2、代表性观点
①涂尔干侧重从非个人主义的角度解释社会事实,他认为:当相互作用的个人不再占有个人角色属性的现实出现时,社会现象就产生了。
②西美尔也是早期社交网络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认为在研究个人时,不能仅从孤立的单个人出发,而应该从他所处的社会网络角度出发。
当个人进入网络时,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且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到现在的网络中。
一般认为,社交网络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了“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的概念,他把社会关系看作是一种“网”或“网络”;1954 年,J.A.巴恩斯在对挪威渔村研究时进一步将人类社会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关系构成的这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隐喻变为系统研究;伊莉莎白·鲍特在《家庭与社会网络》一书中对社交网络的分析至今仍然被看作是对英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经典范例。
3、学派
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中,有三个派别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分别是:
(1)社会测量学学派
他们主要在运用图论(graph theory)方法方面对网络分析有所贡献;社会测量学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关系密切。
如库特·勒温(Kurt Lewin)、雅各布·莫雷诺(Jacob Moreno)等都是“格式塔”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
他们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从纳粹德国移居美国后,发展了社会测
量学这一方法。
特别是莫雷诺,他一直关注人际关系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关联问题,或者说是个人的心理满足与“社会构型” (social configurations) 的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
(2)哈佛学派
他们主要在研究人际模式和“团伙”(cliques)形式方面有所成就;20 世纪 30 年代,哈佛大学的沃纳和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具体运用了社会网络图来反映群体结构,主要说明群体中的非正式关系。
因此,霍桑实验被认为是第一个在调查中使用社会网络图来描述群体关系的重要研究。
后来,沃纳又做了著名的“扬基城”研究,他认为社区是由各种子群体构成的,他把这些子群体称为“团伙”,认为它们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其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群体感和亲密性,内部也确立了某些群体行为规范。
(3)曼彻斯特学派
他们主要对个体中心网方面研究很深。
这些派别分别沿着两个研究取向发展,一种是个体中心网络分析,另一个是整体网络分析。
曼彻斯特学派在社会网络研究中,主要分析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通过对每一个体的考察,就可以形成以个体为中心的(ego-centered)网络。
米切尔提出,可以通过一些描述人际关系的质量的概念来对个体间的网络加以分析。
这些概念有“互惠性”(reciprocity)、“强度”(intensity)、“持续性”(durability)等。
4、其它代表性研究
(1)格兰诺维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对社会网络纽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他关于强关系、弱关系在个人求职中的作用的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一个论点:对于求职者来说,弱的关系网络可能比强的关系网络显得更有“力量”。
他认为,能够在所有人之间建立起关系、从而维系起整个网络的,实际上是相对较弱的“熟人”关系。
他称之为“弱关系强作用”。
人们通过弱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且它是联系不同阶层间的纽带。
(2)罗纳德·伯特
1992 年,美国学者罗纳德·伯特在其《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
所谓结构洞就是“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
无直接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在伯特看来,一个人拥有的利益网络越多,他将变得越有吸引力,从而更容易扩充自己的网络,获得更多的利益。
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无关联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得信息和控制优势。
按照伯特的说法,结构洞理论的核心是:“它以自由的理论代替了权力的理论,以讨价还价代替了绝对控制。
它描述了一个竞争场域中的社会结构是如何为某些玩家创造企业家机会,并由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三、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理论研究
1、基础性研究
网络交往工具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以实现的。
➢1976年,AppleⅡ的个人电脑被创造出来;
➢1981 年,IBM 的第一部桌上计算机型号 PC 也诞生了;
➢1985 年,Windows1.0 发明了个人电脑的图形操作界面;
➢1991 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
这一系列的技术成就造就了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和壮大,人们终于能够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使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进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成果相继产生。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研究这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新型社会交往形式以及它对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西方学者对一些出现的新生事物,如:
➢IRC(Internet Relay Chat ,互联网中继聊天)、网络空间、虚拟空间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从网络的工具意义到网络对交往的影响等问题,从多学科角度对网络交往进行了认真研究。
➢John Paolillo运用社会网分析方法研究了聊天室中交往语言的变异,他将交往关联强度与语言的变异及分布联系起来,认为网络的普及使互联网成为一种有力的社会力量,其上的语言变异影响着人际关系。
➢霍华德·莱茵戈德在1993年写了一本名叫《虚拟社群》的书,他强烈主张会有一种新型的社群产生,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将人群聚集在线上。
➢威廉·米歇尔在《比特之城:空间、场所和信息高速公路》中用学术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的城市生活和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这些新的生活是与新技术环境相适应的。
他指出未来多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都将转入到网络空间。
➢雪莉·特克尔也是较早研究网上社交的社会学家,她通过对网络游戏者的研究,指出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上会扮演角色和建构身份,而且能够创造出社群感,但是“在屏幕上过着另一种生活的人,还是会受到他们实质自我的欲望、痛苦和必死命运的限制。
虚拟社群提供了戏剧性的新脉络,让人可以在互联网的年代思索人类认同。
”
➢巴里·威尔曼是早期互联网社会学最杰出的研究者之一,他与他的同事在 1996-1999 年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主要论点是:“虚拟社群”
并不一定与“实质社群”相对立,两者只是社群的不同形式,具有各自特殊的法则和动态,并与其他形式的社群互动。
➢威尔曼还与古利亚一起对虚拟社区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了大部分的虚拟社群纽带就和实质的个人网络一样,既特殊又多样,因为人们会建
立他们自己的“个人公文包”。
➢曼纽尔·卡斯特同样是较早关注社交网络理论的学者,他虽然并没有提出社交网络的概念,但是在他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的第一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他明确地提出了电脑中介沟通(CMC)、机构控制、社会网络与虚拟社群等相关概念。
在当时进展有限的情况下,他指出:“电脑中介沟通的共通点在于它并未取代其他沟通工具,而是强化了既有的社会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在以 SNS 为代表的社交网站等交往平台诞生之后,西方学者更是从多种角度探讨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007 年,《电脑中介传播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社交网站:定义、历史和学术》的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社交网站,指出:像 MySpace、Facebook 等社交网站所吸引的用户把这些网站已经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社交网站是支持现有的现实社会网络的,但是也通过共同利益、政治观点、活动等把陌生人连接起来。
文章把社交网站看作是基于网络的各种服务,它允许个人在一个有界的系统内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资料、确定列表中的用户与他们分享同一个连接、查看和遍历连接列表中的人以及系统内其他人创建的列表。
➢2011 年,帕帕凯瑞丝主编了《网络自我认同:社交网站上的身份、社区和文化》,书中汇聚了一部分优秀的传播学界和社会学界研究人员的文章,主要是考察数字时代的自我展现和社会连接问题,他们分别从社交网站和传播理论、社交网站上的交际模式、社交网站对外在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012 年出版的《网络化:新的社会运行系统》。
这本书探讨了社会结构在从群体走向网络是如何转变的,并且这种转变是怎样影响人们形成和保持社会关系以及现代技术(互联网、移动设备)是如何进入社会生活并发生作用的。
作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中,其基本特征是网络个人主义,网络个人主义的标志是人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连接的个人而不是作为嵌入群体中的成员。
➢查伦·李和乔希·贝诺夫在《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中指出一场革命时代即将到来。
他们说:“人们通过网络技术,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彼此想要的东西,而不再是通过企业这种传统渠道获得。
这已然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他们勾勒出了 web2.0 图景下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2、应用型研究
SNS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社交网络研究一直关注的重点是:模型、身份、朋友、交流和互联网使用;
(2)社交网络研究的热点领域是:用户接受、web2.0、企业2.0、社会资本、自尊、性别、隐私、社会网络分析、用户行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MySpace、Twitter)、社会化媒体等;
(3)社交网络研究的前沿领域呈现出细分趋势,主要集中在健康、青少年与儿童、知识管理,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方面。
SNS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SN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校园类SNS网站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特征进行分析:SNS在中国的兴起首先是发端于校园,因此新闻传播学界对于SNS的研究也是从关注校园类SNS网站开始。
他们关注到“校园SNS受众的社会结构特征、媒介接触情况、媒介使用偏好和媒介使用满意程度,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戈夫曼的‘拟剧论’、‘镜中我’等理论揭示了校园SNS受众的一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证明,寻求网络认同依然是SNS媒介使用的首要功能,人际交往并没有真正实现现实的回归”粤。
另外,中山大学郑宇钧、林琳的《校园SNS照进现实—以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为例》以校内网注册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所高校的校内网用户网络调查搜集的多项数据,“结合7W传播模式,从传者、内容、媒介、受者、效果、动机、情境七个方面分析校园SNS的传播特征。
参照使用与满足、弱连带优势等理论,探讨在实名制规则下校园SNS的人际传播与受者需求、个人形象、性别、物理世界的人际关系等的交互关系。
提出校园SNS将发展成适宜学生在人际互动中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及社会认知的‘生态系统’—具备平等、人文、开放的和谐高校文化的新阵地”。
这类研究提供了一种受众本位的研究视野,一般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
但对于影响受众心理需求的深层原因,一般没有深掘,本研究旨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根据台湾学者傅仰止的调查研究,凭着单一的研究途径无法有效了解网络现象,光靠传统的问卷调查或新兴的网络调查并不能深入探讨线上的联系。
(2)从SNS中社会资本的获得来探讨网络身份的构建。
这个研究方向和趋势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巢乃鹏副教授的《网络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为代表。
在2008年的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上,他以此为主题作了报告发言,他关注到近年来飞速兴起的SNS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试图建构个体在SNS网站中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式,关注个体的使用行为及自身特征对获得社会资本的影响。
这说明研究者的目光
已经越过使用者使用行为的表象,开始关注到使用者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个体社会资本的变化。
网络身份的构建问题会牵扯出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不仅包括技术角度的,更包括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其他角度,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论。
本论文旨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3)业界从互联网从业实践来理解SNS。
与传播学界相对应的是,众多互联网从业者和爱好者基于从业的经验和实践,对于SNS社会化网络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展开了热切的讨论,并对整个产业未来作出了大胆而实在的预测和猜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一方面,这是网络从业者对于自身行业发展布局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对SNS的后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借此可以一窥整个SNS发展的面貌。
应当说,这是关于SNS研究一个重要而特别的生态。
业界对于SNS的研究主要以Keso、老白、麦田等rr精英为代表。
他们认为,开放是俞ebZ.o革命的逻辑,SNS将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电脑的标准配置。
蚂蚁网CEO麦田就在其《巴别塔的倒掉:Facebook和Google之争的真相》一文中把SNS的到来比作Google巴别塔的倒掉。
其在文中如此描述:下一个互联网上的 Bigdeal是“社会化网络”(SocialNetwork),或者简言之“关系竺。
因为Google逻辑建立于对“结构化”的“知识”的处理,而“社会化网络”的逻辑建立于“非结构化”的“知识”的处理。
著名网络观察家Keso则认为,有了SNS,.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这样一些对于SNS的预想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于SNS未来的期待,人们甚至预言:4到5年后,中国SNS网络将取代现在互联网的许多“用户入口”,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应用,成为人们真实生活的“映射”。
互联网是否已真正进入了全民SNS时代?遭遇盈利瓶颈的SNS未来将何去何从?以业界的观点来看,胜负尚在未定之数,SNS的发展仍然处于混沌状态。
(4)从心理学角度看SNS:最早也最为系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SN S与互联网发展的是安人测评的阳志平。
阳志平早期着重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其一系列论文系统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软件、研究路线、学术渊源。
社会网络分析的很多算法、模型对当前的sNs网站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他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弱联系”的实验,考察了SNS网站是如何传播信息的。
他认为未来的SNS网站,将通过以心理学为核心的行为科学+计算机的结合,成功解决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上的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衍生而来的内容(如心理健康、信任、才能、关系、评价、信誉等)的搜索、评价与归类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去切入研究,发现心理学与SNS之间的反哺关系。
这是心理学角度研究SNS的思路,但是专门就这一块作系统专门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另外对于心理模型及特定情境下心理实验的专业性也限制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SNS进入中国大多是受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成功和风投的鼓舞,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Facebook的面孔,从2003年到现在也就短短五六年时间,传播学界对于互联网的研究基本还集中在论坛、博客等发展相对成熟的网络形态,而新兴的SNS研究似乎还没有进入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没有建立统一的概念体系,分析也不够全面,比较分散。
尽管一些学者注意到了SNS社会化网络所带来的一些变化,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和阐述并不多见。
而以业界为代表的对于SNS的探讨又往往注重实战层面,深层机理研究不够。
心理学层面研究SNS社交网络偏重于心理模型和实验,传媒观点仅提出一个现象的参考,因此,本研究将从社会学、信息学、传播学多学科多角度去开掘SNS的意义,揭示其作为新兴互联网应用所带来的变革性价值,同时对其发展隐忧深入分析,以期为SNS操作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社交网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对象:社交网络本身的结构特性,社交网络中的群体及其行为,以及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及其传播。
在社交网络的结构特性与演化机理分析方面,已有的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社交网络建模、社交网络特性分析、虚拟社区发现、社交网络演化分析四个主要方面。
在社交网络结构建模方面,基于图论 (Graph Theory)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学者都尝试运用图论对社交网络进行定量分析,近几年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在社交网络的结构特性分析方面,大量已有研究验证了在真实世界中各种不同的社交网络具有许多复杂网络所共有的结构特性。
在社交网络的虚拟社区发现分析方面,社区结构是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社区结构的定义,社区结构可分为不可重叠的社区结构发现和可重叠的社区结构发现在社交网络演化分析方面,学者们从社交网络演化中的统计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面向不同类型社交网络的演化模型。
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方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染病模型、网络拓扑图模型以及基于统计推理的信息传播模型等。
四、国内外主要社交网络
校园型:校内网、同学网、占座网
门户型:新浪朋友、搜狐白社会、腾讯QQ校友、网易梦幻人生
综合型:开心网、千橡开心网、51、蚂蚁网、一起网
垂直型:海内网、5G、同事录
婚恋型:世纪佳缘、爱情公寓、天生一对
电子商务型:淘宝“淘江湖”、网盛“生意人脉圈”`
电信运营商型:中移动139、新联通新势力
国际巨头型:聚友、Facebook、MSNMClu
TechRice发布中国十五大SNS网站排行榜,QQ空间居首位(),人人网排第二,新浪微博位居第四(来自:
/2011/04/08/c75947/ )(/newspage/102311/8A0EF4677C962439.html)
1.qq空间(Qzone)——基于6.37亿活跃QQ用户的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
Qzone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是这种基于昵称的社交图谱的质量。
网站类型:昵称制社交网站
用户类型:青少年
活跃用户数:1.9亿
注册用户数:4.81亿
Alexa流量排名:12位
(Alexa Internet公司是亚马逊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Alexa排名是指网站的世界排名,主要分两种:综合排名和分类排名,Alexa提供了包括综合排名、到访量排名、页面访问量排名等多个评价指标信息,大多数人把它当作当前较为权威的网站访问量评价指标。
)
腾讯QQ空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基于腾讯QQ庞大的6.37亿活跃账户基础。
QQ空间如今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用户数目,而在于其用户名使用的都是昵称,这对于社交图谱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人人网(Renren)——Renren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近期正打算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
它为中国的SNS设立了标准,但是仍然面对着其他社交网站的挑战,比如腾讯的朋友,Kaixin001。
网站类型:实名制社交网站
用户类型:学生、白领
活跃用户数:9500万
注册用户数:1.7亿
Alexa流量排名:16位
人人网是中国领先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即将实现IPO上市。
人人网奠定了中国社交网站的标准和基础,不过它仍然面临着同类社交网站的竞争与挑战,比如开心网和腾讯朋友。
3.朋友(pengyou)——腾讯最新推出的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实名社交网络。
但问题是,其社交图谱有多强大?
网站类型:实名制社交网站
用户类型:学生、白领
活跃用户数:8000万
注册用户数:1.31亿
Alexa流量排名:36位
腾讯朋友是腾讯在近期开设的实名制社交网站,有一定数目的用户基础。
然而腾讯朋友面临的问题比起腾讯QQ空间而言更加严重,其产生的社交图谱究竟能到怎样的强度?
4.新浪微博(Sina Weibo)——新浪微博是现在当红的微博客服务,而且以其新的模式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交网络。
微博客能否因为中国的流行而能够最终超越社交网络?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微博从多方面已经超越了Twitter,从评论,图片,视频,IM,和LBS。
其中:
IM,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
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QQ、百度HI、新浪UC等
LBS,(基于位置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码分多址CDMA 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外语缩写:GIS、外语全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