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线描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画线描之美
袁博
【摘要】美术作品中重要表现因素——线。

线亦称线条,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反应世界中所对自然及生活形态中最概括、简明的表现形式。

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运用的基本手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概括出许多以线描为形式的艺术美。

画家通过这些基本技法来表现所描绘的对象,从而通过运笔、行笔的提、按、转、折的力度;以及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的节奏感;还有绘画艺术本身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情感美,来给所表达的内容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线描白描骨法用笔用笔
一、中国画的线的概念
1.美术中线的概念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二维空间中,线是面的边界线。

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内在构造的结构线。

线亦称线条,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

在写实的绘画中,线条体现为画家对物态质感、量感、重力与动速的客观感应,线条依附于物态性质,反映出曲直、粗细、润涩、软硬等不同特征。

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如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等。

2.线的发展
中国画简称“国画”,指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所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水、墨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1)在表现题材上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竹画、禽鸟画、畜兽画、鱼虫画、宫室画等之分。

(2)在表现手段和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各有蹊径、各有特色。

(3)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中国画讲究笔墨、线条运用、墨色和轻重色彩,通过钩、皴、点、染;干、湿、浓、淡并用,来表现客观物象的结构。

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

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比较自由灵活,即可以用“以大观小”法,画重山叠嶂;也可以用“走马看山”法,画长江万里。

中国画也重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不但主张要“外师造化”,而且还要“中得心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世界美术领域里中国画具有特立独行的民族形式和表现风格。

在描绘物象上,中国画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及质感,有高度集中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二、线描的艺术美
1.线描技法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中,线始终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绘画艺术风格。

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必须从研究线开始。

用线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早在远古的结绳记事就已开始,绳即是线。

象形文字的出现及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与线有着深刻的密切的同源关系。

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不同于西画,西画主要依靠明暗色调,通过光投射到对象上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来造型。

中国画则主要依靠线条来造型。

线条不
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也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中国画线条变化很丰富,有轻、重、缓、急、粗、细、曲、直、刚、柔、肥、瘦等区别。

而单是中国古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总结出了十八种描法,称为“十八描”。

而且古代中国画家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用笔的“五忌”、“六要”。

用笔“五忌”是指忌刻、板、枯、弱、结;用笔“六要”是指一要自然有力,二要变化有联系,三要苍老而滋润,四要松灵而凝炼,五要刚柔相济,六要巧拙互用等。

这些都是画家们的经验之谈,也可以作为我们品评中国画的借鉴。

早在唐代以前就有诸多关于“人物十八描”的论著。

“十八描”又称“古今描法十八等”。

以前的论述都没有明确的讨论用线的问题,直到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汪珂玉的《珊瑚网画法》和邹德中的《绘事指蒙》中才正式叙及,成为长期以来传授线描技法的基本程式。

此外还根据不同的形式和线条在写意画尤其是山水上概括有“十六皴”。

2.线描的表现力
线条语言虽然单纯,但中国画在表现不同对象和物体时,通过对线条进行各种微妙变化,使其产生了独具个性的形式语言。

如根据丝绸、棉布和麻料等不同质地的物体,使用不同线型、力度、弹性的线条进行表现。

这种不同变化、不同形式和不同线型的线条在人物画中被总结成“十八描”,在山水中被概括成“十六皴”,这些都是根据描绘对象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

(1)力度美
中国画行笔讲究“逆”字,逆则紧,逆则劲,行笔少“逆”就是信笔,中国书画“行笔不可信笔”。

信笔是运笔时只用一股顺力,笔自然一滑即过,其线必然轻浮力弱。

而运笔用“逆”,笔锋在纸上无论怎样运动,总有一股相反的力在和它抗争,运笔就会感到涩,不直滑过去。

由于增大了笔峰在纸上的摩擦力,就会在运笔时发出沙沙声。

用逆势涩行法所作线条的边缘仿佛有毛,不那么光滑,这样就会古拙,劲健,力感极强。

而信笔画出的线边缘光滑,力感自然就弱了。

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就是中国画线条重视力量,崇尚阳光之美的体现。

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

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

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