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猪的育种技术
猪的配种技术 ppt课件
1
复习上节课:
母猪配种前的管理
导入新课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教学习后,交配行为会逐渐完善。
7
2、母猪初配适龄 后备母猪第一次参加配种称之为初配。其适宜的
时期,应取决于后备母猪的发育状况。 生产中,主要看两项指标:一是月龄;二是体重。
引进品种一般以220——250日龄、体重达到 110kg左 右。
第三个情期时参加配种为最理想。过早参加配种, 不但增加了空怀时间,加大了饲养费用,而且会影响 母猪产后泌乳量。
17
待配舍
配种栏
18
课堂小结: 复习题:
1、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 )天,发情持
续期为( )天,空怀期为( )天,妊娠
期为( )天,引入品种母猪的初配月龄为
(
)月龄。
2、 在生产上,何时配种最合适?
3、重复配。
19
经验的配种员,保证其交配成功。初次交配应选择体小发情盛期的经产
母猪,公猪爬跨后不要急于手握阴茎,要等阴茎几番试探未成时,再用手
协助交配,防止公猪不习惯而退下来,容易成功。对有性欲不爬跨的公
猪,要用手轻轻按摩阴茎,待情绪高涨时,协助其爬跨交配。
或将配种场地暂移公猪舍前,让青年公猪能够观摩到有经验 公猪的正确配种行为。配种时应给予一定的、帮助青年公猪将阴 茎插人母猪阴道等。
11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种猪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选择和育种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效益和发展。
为了提高猪的育种效果,养殖者应该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种猪育种的操作规程,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一、种猪选择与配对1. 了解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种猪前,养殖者应该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包括生长速度、肉质、抗病能力等。
这有助于根据养殖目标选择最适合的种猪品种。
2. 体型评估:选择种猪时,要注意其体型是否符合标准。
体型过小或过大的种猪都不适合繁殖。
种猪体型应该均衡、结构合理,并且有较好的生长潜力。
3. 疾病筛查:只选择健康的种猪进行育种。
在选种过程中,可以进行疾病筛查,排除带有传染性疾病或潜在疾病的种猪。
4. 配对原则:种猪的配对应遵循优良血统与优良性状的原则。
养殖者可以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不同的配对方式,如同系交配、亲本交配等。
二、猪舍管理1. 温度和湿度:种猪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
养殖者应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猪舍通风:猪舍内通风良好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养殖者需要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及时清洁猪舍内的污物,减少病菌滋生。
3. 饲料管理:种猪对饲料需求较高,养殖者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
并定期清理饲料槽,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4. 疫病防控:疫病防控是种猪养殖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应定期做好猪的疫苗接种和常规体检,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治,以防止疫病传播。
三、繁殖管理1. 发情监测:种猪发情监测是繁殖管理的重要一环。
养殖者应定期观察猪只的发情情况,确保在最佳交配时期进行配种。
2. 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进行繁殖。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养殖者都应注意确保配种的时间和条件。
3. 妊娠管理:种猪怀孕后需要特别关注,保持合理的饲养和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妊娠检查,确保猪只健康妊娠。
4. 分娩和产仔管理:分娩前应准备好分娩场所,并确保有专人陪伴。
猪的育种方案
品系选育方法
1
2
3
4
5
基础群的组建方案
遗传评估和测定
1.1评估和测定的主要性状 达100kg体重日龄和30――100kg日增重 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总产仔数(TNB) 21日龄窝重(LW21) 1.2评估和测定辅助性状 肥育性状:饲料转化率,活体眼肌面积 繁殖性状:产活仔数,繁殖间隔,初产日龄,产仔间隔 胴体性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 体型性状有:体长,体高,体型评分
1
异。
2
从体型来看HN201杂交种猪较为清秀,体躯较长。同时从肢蹄来
3
看,HN151系种猪不于HN161系种猪结实,考虑种猪的利用率等,
4
宜选择HN161系作为母系母本。
5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A
B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1
在配套系组合上,选择了以HN111和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为母本的三系配套;以及以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和HN202为母本的四系配套开展杂交试验。
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
个体记录
ID
BREED
SEX
BDATE
SIRE
DAM
NOTE
字符
字符
字符
日期
字符
字符
备注
16
2
1
8
16
16
—
—
—
—
—
—
—
—
见附件
遗传评估模型
03
02
01
父系HN111和HN121以生产肥育性状为主选性状;HN111注重应激和体型的选择,HN121则注重体型选择;
猪现代育种新技术
猪现代育种新技术猪现代育种新技术随着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兴起,对优良猪种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进行种猪的遗传改育,加快育种进展,提高选择效率,以不断满足我们猪种产业化的需求。
1 遗传评估技术选种是育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种要基于对畜禽遗传素质的准确评定。
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使用,一些国家开始把BLUP方法应用于猪的遗传评估中,大大提高了遗传改育的速度,如加拿大自从1985年开始应用BLUP法以来,背膘厚的改育速度提高了50%,达100千克体重日龄的改育速度提高同100%-200%。
丹麦长白猪1980-1999年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由771克增加到960克,耗料指数由286减少到238,背膘厚由1.32厘米降低到1.2厘米,改育效果非常显著。
目前,这一方法已成为狸遣传廉政估的标准方法。
据估计,生长速度的提高和背膘厚的下降分别有2/3和4/5要归因于遗传改育。
例如,从1980-1995年,加拿大约克夏达100千克日龄减少了约20天,这20天有14天归因于遗传的改育,另外6天归因于其它因子(健康、营养、管理)。
同样,加拿大约克夏的背膘存从1980-1995减少了4.4 mm,其中3.9 mm归因于遗传的改进。
产仔数对选择的反应不象背膘厚甚至从1987年至今,加拿大约克夏猪的的产仔数有所提高。
这种趋势表明,生产性状的选择并没有对产仔数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产仔数估计育种值的应用以及联合选育群体的增大,对产仔数的选择将更加有效。
利用核心育种计划,预计的选择进展每窝可提高。
0.25头产活仔数。
近两年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使BLUP方法又有所发展,如从公猪模型发展为动物模型,单性状育种值估计发展为多性状育种值估计;并开发出一毓优秀的计算机软件,如PEST、GENESIS、PIGBLUP、GBS和 NETPIG等。
猪 育种技术
猪育种技术猪育种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手段对猪进行优良基因的选育和繁殖,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猪育种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猪的育种水平和推动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猪育种技术中,选择优良品种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优良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猪的生产性能、肉质特点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猪品种有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等,它们分别在生长速度、肉质口感等方面有所特长。
通过对优良品种的选择,可以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猪育种技术中,常用的育种方法有分群交配、家系交配和杂交选育。
分群交配是指将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配种,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和优良性状的遗传概率。
家系交配是指在同一家系内进行近亲交配,以保持或增强某些优良性状的遗传。
杂交选育是指将不同品种或家系的猪进行交配,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这些育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和需求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育种效果。
在猪育种技术中,基因标记和遗传改良也是重要的一环。
基因标记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猪的基因进行标记,以帮助饲养员更好地进行选育。
常用的基因标记技术有SSR标记、SNP标记等,它们可以帮助饲养员更准确地进行猪的亲本选择和繁殖管理。
遗传改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对猪的基因进行改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猪的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在猪育种技术中,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营养、环境卫生、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的饲料营养可以提供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疾病防控是猪育种的重要环节,通过疫苗接种、消毒杀菌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猪的疾病发生,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
猪育种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合理使用育种方法、应用基因标记和遗传改良技术,并结合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育种水平,促进猪产业的发展。
猪的育种方案..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11 系:
(1) 体型外貌:前后躯特发达,头型小,腰背平阔、腹平,四肢有力 ,毛色花白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00g,母猪750g以上。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4.0mm,母猪15.0mm。胴体瘦肉率 大于68% 。
(4) 群体氟烷应激基因频率控制在0.15以内。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21 系
(1) 体型外貌:前后躯发达,头中等大,腰背平阔,腹平,四肢 粗壮有力,毛色以棕红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20g,母猪780g 。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0mm。 胴体瘦肉率大于63%。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是由市场和消费需求而决定的,它强调了三点:
育种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群实现 ●目标的制定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生产条 件和市场需求为基础 ●目标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值
●
猪的育种目标—过去与现在
1 98 0 ±Ö · ³ Ð Ô × ´ ú × ² Ð Ê ý ¸ Ö Ä í É ú ² ú Á ¦ ä Ë Æ ü £ ¨Ê ¹ Ó Ã Ä ê Ï Þ µ È £ © ú ² É ú Ð Ô × ´ ú ³ É ¤Ë Ù ¶ È Ç Á Ë Ï × ª » ¯ Â Ê Ý È Ê â Â Ê â Ö È Ê ¬ · Ö ¾ Ö Ê Á ¿ ¨ £ O lliv ier È µ ,1 99 0 © £ + 0 0 ++ + ++ + ++ + 0 1 99 0 ++ + 0 ++ ++ ++ ++ 0 2 00 0 + ++ ++ ++ ++ ++ + + ++ +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种猪保育繁殖是畜牧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种猪保育繁殖的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一、环境要求1. 温度:在保育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0℃-25℃。
2. 通风: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3. 光照:对种猪来说,适当的光照可以提高其性欲和食欲,有利于繁殖。
4. 饲喂区域:保育舍内设置饲喂区域,避免种猪争抢饲料,保证每只种猪获得充足的饲料。
二、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种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2. 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适宜的饲料,保证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
3. 喂食时间:定时定量喂食,避免种猪吃饱太快或吃饥太久。
4. 饮水管理:保证种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水源污染。
5. 疾病防控:定期做好种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及时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6. 适当运动:种猪需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食欲和促进生殖功能。
三、种猪选种要点1. 体型:选择体型适中、结构良好的种猪,避免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
2. 生产性能:选择生产性能良好的种猪,包括出生重、日增重、断奶重等指标。
3. 遗传背景:选择遗传背景好、血统纯正的种猪,避免遗传病害的传播。
4. 生殖能力:选择具有良好生殖能力的种猪,包括配种率、受胎率和产仔率等指标。
5. 疾病抗性:选择具有较好的疾病抗性的种猪,减少疫病风险。
四、种猪繁殖技术要点1. 配种管理:掌握好配种的时机,选择配种窗口期内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
2. 配种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人工配种或自然配种,确保种猪能够顺利交配。
3. 配种数量:控制每头母猪的配种数量,避免过度疲劳和交配效果不佳。
4. 妊娠检测:在配种后适时进行妊娠检测,确保种猪成功受胎。
5. 妊娠管理:妊娠期内要保持种猪的充分饲养和适量运动,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6. 分娩管理: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保持产房的干净和温暖,及时协助母猪完成产仔。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一、选材1.选取优质种公猪和母猪作为繁殖材料。
选择体型匀称、外貌健康、毛色光亮、耳朵挺立、繁殖力强、肉质细嫩的种公猪。
母猪要选取体型健壮、泌乳量高、抗病能力强、繁殖力强、饲养管理好的种母猪。
2.进行鉴定和评估。
通过鉴定和评估,筛选出优质的种公猪和母猪。
鉴定项目包括体型指标、繁殖力指标、疾病抗性指标等。
3.注意血缘关系。
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避免因基因血缘关系过于接近导致的遗传缺陷。
二、育种管理1.健康管理。
猪群的健康状况对育种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做好疫苗接种、定期验血、隔离防疫等工作,控制猪群健康状态。
2.饲养管理。
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猪群的营养供给。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水管理、环境温度控制等也是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3.繁殖管理。
采用合理的繁殖措施,包括发情检测、人工授精等,提高繁殖效率。
对于不育猪、无效交配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4.标记和记录。
为每只种猪进行个体标记,并建立完整的血统记录。
记录种猪的生长情况、繁殖情况、疾病情况等,为后期的育种选择提供依据。
三、育种目标1.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是育种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肉质优良、泌乳量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指标。
2.抗病能力。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猪种,提高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3.外观特征。
外观特征包括体型大、肌肉发达、背膘良好等,以满足市场对于肉品外观的要求。
4.饲料利用率。
提高猪群的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肉产量。
四、基因改良1.基因筛选。
通过基因检测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猪种,提高繁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2.基因编辑。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促进有益基因的表达,提高猪群的育种效果。
3.基因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的基因信息管理系统,对猪群的基因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育种评估和选择1.综合评价。
通过对种猪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确定哪些猪适合继续繁殖。
第四章-猪的育种-3可修改全文
出繁殖力较强,母性较好的优点。 (3)父体杂种优势:指杂种的父亲也是杂种,其配
种能力强、精液质量好,生产性能高。
• 杂种优势是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包括位点内 互作效应即显性效应或超显性效应,以及位点间 互作效应即上位效应。
• 遗传力低的性状如猪的繁殖性状,杂种优势高。
杂交能充分利用各品种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已 成为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以及 养猪的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杂种优势:杂种个体通常表现 出生活力和生殖力较强,生产性 能较高,其性状的表型均值超过 亲本均值的现象。
类型:三类 (1)个体杂种优势:指杂种本身的生活力较高,生
• 1、配合力测定
(1)方法:采用双列杂交试验,包括所有种群相互间的正反杂交组和纯繁组, 进行种群间的配合力测定,为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提供依据。
(2)类型: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
一般配合力:指某种群与其他种群杂交的后代均值,与所 有种群两两间杂交的后代均值之间的离差,其遗传基础 主要是基因的加性效应。
制定综合选择指数需考虑因素
• 1、确定少数目标性状,切忌主次不分 • 2、生长和胴体性状是构成指数的目标性状 • 3、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测定并获得全部资料 • 4、全群平均指数定为100,便于选种时应用 • 5、肉质和繁殖性状达标,可不纳入综合指数
(-)单性状的育种值估计
❖ 单性状的育种值:将个体单个性状不同信息 来源,包括个体本身、祖先、同胞和后裔成 绩分别进行加权,合并为一个数值,作为选 种的标准。
(2)基因组扫描法 指通过建立参考家系或资源家系,并且
利用它们的杂交后代通过遗传标记去寻找 QTL的方法。如梅山×欧美猪种、野公猪× 大白猪等。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猪的育种繁殖技术
趋势,特别是千粒重变化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变化不明 期追氮比例的增加而递增,其中处理③产量最高。
显。在两个生长年度,氮肥基追比例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
表4 年 度 2010 ~ 2011
2011 ~ 2012
试验 地点 张桥农场
远襄司洼
申桥小周
张桥农场
处理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猪的育种繁殖技术
夏生林
( 芜湖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 从种猪选择、配种和人工受精 3 个方面总结了猪的育种繁殖技术。 关键词 猪; 育种; 繁殖 中图分类号 S828.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11 - 1251 - 02
1252
农技服务
2012 年
皮附近洗净消毒,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右手握成空拳,手 低于 0. 6,公猪的畸形精子率不能大于 20% 。所收集的精
心向下,当公猪阴茎伸出时,立即将公猪的阴茎导入空拳内, 液,如果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指标,都应该弃去。
用手指由轻到紧有节奏地握住螺旋状阴茎龟头后部,并用拇 3. 5 精液稀释液的配制 稀释液的种类很多,具体配置时
穗长 cm
7. 1 7. 2 6. 4 7. 03 5. 73 5. 76 5. 80 5. 70 5. 6 5. 5 5. 7 5. 4 6. 0 5. 9 6. 0 5. 8
穗粒数 个
32. 2 32. 1 32. 9 35. 1 34 34. 5 30. 5 31. 7 33. 6 32. 3 33. 2 33. 4 31. 5 31. 4 29. 1 28. 7
最新怎样繁育纯种种猪-种猪的选配【动植物养殖】
怎样繁育纯种种猪-种猪的选配通过选出的优良公、母纯种进行人为控制配对,使优良基因更好地重新组合,促进猪群的改良与提高,通过选配可以把握必要的变异方向,促进某种变异,克服缺点,并能稳定遗传性,把理想性状固定下来,巩固优点。
选择亲和力好的种公、母猪交配,获得更理想的后代。
种猪的选配方法主要有品质选配(包括同质选配、异质选配)和亲缘选配两种,现分述如下。
1、品质选配品质一般是指体质、体型、生物学特性、生产性性能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也可指遗传品质。
品质选配是考虑交配双方品质对比的选配,根据相配猪的品质对比,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1)同质选配:即选用性能和外形相似的优秀公、母猪来配种,使亲本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使优良性状得到保持和巩固,以期获得与亲本(公、母猪)优良性状相似的优良后代个体。
(2)异质选配:异质选配可以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公、母猪配种,以获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也可以选同一性状但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猪配种,使纯种后代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生产高质量的纯种,才能更好地产生高产的杂种。
2、亲缘选配亲缘选配是根据种公母猪亲缘关系远近进行选配的一种方法。
当猪群中出现优秀个体时,为了尽可能保持优秀个体的特性,揭露隐性有害基因,提高猪群的同质性,可采用亲缘亲配。
为了防止近亲交配(双方共同祖先的总代数不超过6代)而造成的繁殖性能,生活力和生产力下降等遗传缺陷衰退现象,应严格控制近亲交配系数的增大。
一般繁殖场和商品猪场应避免近亲交配。
但近亲交配运用得当,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巩固和扩散,揭露隐性有害基因,提高猪群的同质性,是育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交过程中出现衰退现象而造成损失,在使用近亲选配时,一般只限于培育品系(包括近亲系)以及为了固定理想性状才可用各种不同程度的近亲交配。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后备母猪的选育:后备母猪的体形和乳房要发育良好,奶头数应在14个以上。
同时,还应考虑其亲本繁殖力的遗传基础,兼顾其父系和母系的指数。
严格控制初配日龄和体重,实施重复配种,加强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发挥母猪的遗传力。
后备母猪一般采取小群饲养,饲喂蛋白质全价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有条件的场(户)可加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空怀期母猪的膘情直接影响到排卵的质量。
一是要保证供给空怀母猪全面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若供应不足或品质不完善,则卵细胞的正常发育会受到限制,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
严格选留程序:猪的性状是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的,因此要求按“周上产节律”安排工作,对各阶段进行严格选留,以求适时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种猪。
记录管理:所有记录由育种录入员存档管理,并将收集的数据核对无误后在1周内录入计算机保存。
负责向公司引种客户提供详细准确的原种档案,将一些与育种相关的数据录入专业育种软件。
去势处理:祖代、父母代猪场,每次选种不合格的公猪及时去势。
有效乳头少于7对(杜洛克少于6对)不进入核心群,乳头数少于6且产仔数少于7头(大约克、长白)全窝公仔猪去势,体型特别优秀者可根据市场要求进行选留1-2头做销售;有遗传缺陷的全窝公仔猪
全部去势,公母猪剔除核心群或直接淘汰。
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定期消毒,及时免疫接种疫苗,做好抗体检测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以上就是猪育种方案的主要内容,供您参考。
具体育种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猪的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392021年38卷第12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猪的育种技术,欧美国家长期领先于我国,所以从国外引种成了常态。
近年来,国内有些大型养猪公司,在内部需求的驱动下,加大了对育种的投入,建立了较强的育种团队,开展了育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我国基于大公司猪育种的技术和成效与国外公司的差距正在缩小,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国外种猪公司,改变我国猪遗传进展过度依赖进口种猪的现状。
1 欧美猪育种战略和技术的发展历程1.1 第一阶段(1940—1990年)早期猪的育种,主要是人们用性能测定的手段获得表型,通过表型估计育种值。
所选的性状主要是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容易度量的性状,如生长速度、背膘厚、眼肌厚度、饲料利用率等。
其中,饲料利用率的改进主要是通过间接选择来提高,即通过选择背膘厚和瘦肉率,间接地改进饲料报酬。
另外通过选择生长速度,缩短育肥时间,减少育肥全程的维持需要(能量),也可间接地提高饲料报酬。
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进行选择,而对低遗传力的性状,如繁殖力性状遗传进展不大。
1.2 第二阶段(1990—2000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奶牛育种中已广泛使用的BLUP 方法,也在猪的育种中得到了推猪的育种技术及其应用傅 衍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徐汇 200233;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作者简介:傅衍,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这使得不同时间及不同来源的数据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低遗传力的性状也被加入了选育目标,产仔数、存活力等低遗传力性状评估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遗传进程明显加快。
所以近十多年来引进的一些外来猪品种的产仔数普遍都很高,甚至超过了以繁殖力高著称的我国地方品种。
1.3 第三阶段(2000—2010年)分子育种得到了应用,通过分子标记,对繁殖性状、生长性状、胴体和肉质性状等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猪遗传育种
低遗传力性状。尽管不同的报道有所差异,但这些差异可能来源于环境效应和抽样误差。关
于繁殖性状遗传力低的原因,总结起来为:加性遗传方差小;环境方差过大;负的母体效应。
繁殖性状的低遗传力一方面来自低的遗传方差,另一方面则更多地来自较高的环境变异。因
此,可通过降低环境方差来提高猪繁殖性状遗传力估值的精度。
表 4-1 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
锦平等(1992),对 407 头浙江中白母猪,共计 1002 胎的繁殖资料进行重复力估测,结果表
(一) 猪的主要数量性状及其测定方法
1. 育肥性能
(1)
生长速度 一般用仔猪断乳至上市期间体重的平均日增生表示:
结束重—起始重
平均日增生=
育肥天数
也可用体重达到 100kg 的日龄作为生长速度的指标,或用达到一定日龄时的体重作为指
标。通常多用平均日增重以及体重达 100kg 的日龄。
(2)饲料转化率 也称耗料增重比或增重耗料比,常用性能测定期间每单位增重所需的饲
断乳。断乳窝重是一个综合性状,它等于断乳仔数与平均断乳重的乘积。
产活仔数与断乳仔数的比值为存活率,即:
成活率(%)=(断乳仔数÷产活仔数)×100%
(3)
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 初产日龄即是母猪头胎产仔的日龄。产仔间隔指母猪相
邻两胎次间的平均间隔期,即:产仔间隔=妊娠期+空怀期。
(二) 猪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重)×100%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联合点前缘间的长度,称为胴
体长或胴体斜长。
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
为平均背膘厚。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 6—8cm 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
母猪种猪养殖技术
母猪种猪养殖技术
母猪种猪养殖技术是畜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提高肉类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母猪种猪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点:
1. 选种及育种:选种是指选择高质量的种猪,包括选取母猪和公猪。
选取母猪时要考虑母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乳汁产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选取公猪时要考虑其繁殖性能、遗传基因和繁殖力等因素。
2. 饲料管理:母猪的饲料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饲料添加、饲料比例和饲喂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能力。
3. 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于其生长和繁殖效果有直接影响。
合理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保证母猪的生长和繁殖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4. 疾病防治:母猪疾病的防治对于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能力非常重要。
对于常见的母猪疾病,如口蹄疫、猪瘟、猪流感等,要注意加强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
综上所述,母猪种猪养殖技术不仅需要注意选种及育种,还要注意饲料管理、饲养环境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以保证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肉类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 1 -。
浅析猪的育种技术
浅析猪的育种技术作者:余西宁王飞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8期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猪的育种技术发展经历了表型值选择到育种值选择的转变。
本文从猪的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和猪的育种技术类型等方面,浅析猪的育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以此期望能为我国的猪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育种值选择;繁殖育种;转基因;生物学目前,我国的猪育种工作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大范围使用的是传统的猪育种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猪育种技术所生产的猪类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研发更高效、精准的猪育种技术。
改良猪的品种,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猪育种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猪的育种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从养猪业的历史发展来看,表型性选择即传统的育种技术,实际上是挑选一些优秀的猪个体,成为下一代的繁殖种猪,进而导致猪的育种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生产缓慢、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随着数量遗传学理论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育种专家借助一定的统计学方法从中估算出猪育种真实遗传的部分即育种值,将猪育种由表型值选择发展并转化为育种值选择。
猪育种技术日渐成熟,通过建立猪基因信息数据库成为猪育种的主要遗传资源来源,通过标记和检测的先进分子生物技术,优化选择出最佳的育种方案。
从而降低了猪育种技术的应用难度和成本。
二、猪育种技术的应用1.猪的繁殖育种技术猪的繁殖育种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种猪的选择。
猪在出生5-12个月可以进行配种,从优秀的猪场挑选有完整育种资料的公猪,种公猪的体重要达到110公斤以上,生长结构基本定型,具有面颊紧凑、胸宽而深、前驱结实、中躯伸长、后躯丰满、性欲较强、睾丸发育正常的明显雄性特征的优质种公猪,切不能选择单睾、隐睾和阴囊疝症、包皮积尿等有缺陷的公猪。
而母猪的选择根据体型外貌进行挑选,颈部与头部清秀、上唇吻合良好、锅底肚型、整个身躯结构均匀、外阴发育正常、乳头数一般不少于7对、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性情温顺、母性良好。
猪的育种技术
猪的育种技术
咱来聊聊猪的育种技术哈!你可别小瞧了这事儿,这可关系到咱们餐桌上的猪肉品质呢!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好的育种技术,那养出来的猪能好吃吗?能长得壮实吗?就好比盖房子,根基没打好,那房子能牢固吗?猪的育种也是同样的道理呀!
咱先说选种,这就像是选美大赛一样呢!得挑那些长得结实、健康,还得有良好基因的猪来当种猪。
这可不是随便挑挑就行的,得有眼光,得会看!要是挑错了,那后面可就麻烦大啦。
然后就是繁殖啦。
这就像种庄稼,得精心呵护,给它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营养。
公猪和母猪得搭配好,不然怎么能生出优秀的小猪崽呢?这中间的门道可多着呢!
还有饲料也很重要啊!你给猪吃的不好,它能长得好吗?就跟人一样,天天吃糠咽菜能有好气色吗?所以得给猪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让它们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
再说说养殖环境吧。
猪也得有个舒适的家呀!要是脏兮兮、臭烘烘的,猪能开心吗?能长得好吗?所以得保持猪圈的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你说这猪的育种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普普通通的小猪变成美味的猪肉,端上咱们的餐桌。
这背后可是有无数人的努力和心血呢!
咱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猪肉,那这猪肉的质量可不得靠育种技术来保障嘛!要是没有好的育种,那咱们吃的猪肉能放心吗?能好吃吗?所以说呀,猪的育种技术可太重要啦!
想想看,要是没有那些搞育种的专家和养殖户们,咱们哪能吃到那么美味的猪肉呢?他们就像魔术师一样,把小猪变得越来越好。
咱也得感谢这些人呀,是他们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滋味。
所以下次吃猪肉的时候,别忘了想想这背后的故事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初生个体重 (Weight of Birth) :
–仔猪初生重的遗传力平均为0.21。 –初生重与断乳成活率,仔猪哺乳期增重 和断乳个体重等均呈相关,与产仔数呈 负相关。
3.初生全窝重(Litter
Weight at Birth):
• 初生全窝重的遗传力约在0.12~0.36。 • 初生窝重与哺乳期全窝重呈显著正相关。 • 从选种的意义上说,初生窝重的价值高于 初生个体重。 4. 泌 乳 力 : 指 仔 猪 21 日 龄 全 窝 重 (Liter Weight at 21 Days)。
在选择时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 情况1(C1):利用已有的母猪的记录,包 括已选留的和未选留的,这就要求到生产 群去找资料。 • 情况2(C2):仅利用核心群中已中选的母 猪(占母猪总数的1/3)的记录。
3、高繁殖力选择
(hyperprolific selection)
• 这种选择方法大致经历 筛选、回交和繁殖 三个阶 段:
三、产肉力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相关
• 胴体的价值是由很多性状来决定的,这些 性状包括屠宰率、胴体重量、背膘厚度、 肉和脂肪的比例和重量、眼肌面积、大腿 比例、胴体长、瘦肉和肥肉的颜色、硬实 度、系水力和肌纤维直径等等。
1.屠宰率(Percentage
of Slaughter):
–指胴体重占屠前活重的百分率。一般屠宰率应 不低于70%,高的可达80%。 – 胴体重 – 屠宰率= _________ ×100% – 宰前活重 –屠宰率具有中等的遗传力,约为0.32。
2.胴体瘦肉率:
• 瘦肉率的测定是将剥离板油和肾脏的新鲜胴体剖 分为瘦肉、脂肪以及皮和骨四种成分。瘦肉重量 占这四种成分总重的比例,即为瘦肉率。 • 瘦肉率的遗传力为0.46。 • 其计算公式为:
瘦肉重量
• 瘦肉率= ------------------------------×100%
骨骼重量+皮肤重量+脂肪重量+瘦肉重量
例如:
• Elliss等(1979)对英国大约克夏在自由采食下应用指数, 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超声波背膘厚进行了11个世代 (1967~1978)的选择。 • 结果都表明:在前7个世代中,日采食量都下降了。 • 日采食量的减少意味着食欲的下降,食欲的显著下降则有 可能限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长期改进,而减少食欲选 择则可能导致无意识地选择猪应激综合征(PSS)基因型 (如果该群体存在这个基因)。
活体测定(Alive Backfat)
• 用超声波测膘仪活体测量时,一般在距离背中线 4 ~ 6cm 处,取肩胛骨后缘、最后肋骨和髋结节 (腰角)前缘三点的平均值,如果只测一点,以 最后肋骨处最容易准确触摸,测值最准确。 • 背膘厚度的遗传力较高,为 0.4 ~ 0.7 之间。向厚 膘选择体躯变短变粗,向薄膘选择体躯变长变瘦, 对肉脂兼用型猪反应特别明显。
续上
• 猪排卵数的遗传力较高的为0.4~0.5,胚胎成活 率的遗传力却很低(Bolet等,1982)。 • 一般多对排卵数进行直接选择,并观察产仔数的 间接选择 反应。 • 排卵数与胚胎成活率之间存在着遗传颉颃关系。 • 为了提高产仔数不能单选排卵数,而应采取综合 措施,尤其在胚胎成活率上下功夫。
3.肉脂比
• 肉脂比= 瘦肉重量 ----------------脂肪重量
•
遗传力为0.46~0.60。
4.胴体长(Length of Carcass)
• 从耻骨联合前缘中心点至第一肋骨与胸骨接合处 中心点的长度为体斜长。 • 由第一颈椎前缘到耻骨联合前缘为体直长。 • 这个性状是获得产量高的瘦肉和肉排的先决条件, 要求被屠宰的猪有一个长的躯体。 • 家猪的胸腰椎骨数在 20 ~ 23 个之间,每增加一个 椎骨数,体长就可以增加1.84厘米。 • 椎骨数的遗传力为 0.75 ,两者并且有强的遗传相 关。
• 在一个较小的闭锁群内进行多个世代的选择。
2. 家 系 指 数 选 择 ( family index
selection)
• 将父母亲的亲属与母亲的资料综合于一个指数, 然后据此进行选择,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I1=b11D –I2= b21D+b22DFS –I3= b31D+ b32DFS+b33DHS –I4= b41D+ b42DFS+b43DHS+b44SFS –I5= b51D+ b52DFS+b53DHS+b54SFS+b55SHS –I6=b61D+ b62DFS+b63DHS+b64SFS+b65SHS+b66SD
5 、 产 仔 数 的 间 接 选 择 ( indirect selection for litter size)
• 关于猪产仔数间接选择的研究,目前主要 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排卵数和胚胎成活率(Neal等1989)、 或者是排卵数、胚胎生活力和子宫容积 (Bennett等,1989); (2)试图选择公猪的繁殖性状如睾丸大小, 借以改良母猪的产仔数(Robison ,1986)。
4 、 后 裔 测 定 ( progeny testing)
• 该方法要求在核心群的繁殖中利用其所生公猪大范围内实 行人工授精,按大量女儿的产仔记录做后裔测验,选择出 高产母猪建立核心群,然后实行闭锁繁育; • 另一种方案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核心群,以便引入育种值高 的母猪来提高产仔数。这样根据女儿的成绩进行父畜的后 裔测定,世代间隔至少得2.5年。 • Haley 等( 1988 )认为,如果有一个井然有序的大规模 的人工授精体系,采用家系指数选择就可能获得与后裔测 定相同的年遗传改进量。
7 、 BLUP 法 ( 即最佳线性无偏估测法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 家系指数选择和超多产性选择法的应用,建立为 全国性、地区性的或育种公司的母猪生产记录体 系,为BLUP法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 BLUP 法(尤其是 BLUP 动物模型)用于遗传力低 的限性性状比遗传力高的性状更有效。 • 由于动物模型(animal model)能最好地利用 所有亲属的资料,用之选择如产仔数这样低遗传 力的限性性状会特别有利、效率最高(Belonsky 和Kennedy,1988;De Vries等,1990)。
6. 育成率(Percentage
•
of Foster)
断奶仔猪头数
• 哺育率(育成率)= ------------------------ ×100% • 活产仔数-寄出+寄入
(二)繁殖性状的选择
猪繁殖性状的选择制度大致有多世代选择、家 系指数选择、高繁殖力选择、后裔测定、母猪生 产力指数、间接选择以及BLUP法的应用。 1. 多世代选择(muti-generational selection)
5.背膘厚度(Thickness of Backfat )
屠体测定
• 一般测定第六和第七胸椎接合处测定垂直于背部 的皮下脂肪层厚度,不包括皮厚在内。平均背膘 厚:用游标卡尺测量 6 ~ 7 肋、最后肋(胸腰椎联 合处)、腰荐椎结合处背中线脂肪厚度,最后以 三点的平均值表示。
• 说明:c.表示头蹄尾切除位置。 • 1.膘厚的测定位置。 • 2.胴体斜长。 • 3.胴体直长。 • 4.后腿切下位置。
5、断乳窝重:
• 指断乳时全窝仔的总重量。仔猪断乳后的生长 好坏,主要取决于母猪的泌乳力和补料早晚。 • 断乳全窝重与初生产仔数,仔猪初生重,断 乳仔猪数,断乳成活率,哺乳期增重和断乳个 体重等性状都呈显著正相关,是评定母猪繁殖 性状的一个最好指标。 • 断奶窝重不仅仅反映母猪的繁殖能力,而且能 反映一头母猪的总产肉能力。
第一节
猪的数量性状遗传
一.繁殖力性状 (一)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相关 • 猪的繁殖力性状主要包括: 母猪的窝产仔 数、初生活仔数、仔猪初生重、乳头数、 泌乳力、断奶时育成仔猪数、断奶窝重等 。 • 繁殖性状间的产仔数和初生重、断奶时全 窝仔猪重、育成仔猪头数等性状有着密切 的关系。
1.
产仔数(Litter size):
6 、 母 猪 生 产 力 指 数 (sow productivity index , SPI)
• 美国全国猪改良联合会( NSIF ) 1987 年制定的母 猪生产力指数为: • SPI=100+6.5(NBA-NBA)+1.0(LWT- LWT) • 式中 NBA 和 NBA 分别为被评定个体和同期群体平均 产活仔数, LWT 和 LWT 分别为被评定个体和同期群 体平均断奶窝重。指数中只包括两个性状,采取 同期比较,简便实用,在美国应用广泛。
选择方法的灵活运用
• 在选择实践中对于单性状采取多世代个体表型选 择,对于多性状实行指数选择时,肥育性状多与 胴体性状相结合构成选择指数。 1.饲料转化率 (Feed Conversion Ratio) 饲料转化率进行直接选择效果并不理想,不 一定比间接选择更有效。 对于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背膘厚三个性状 的指数选择,饲料转化率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日增重、日采食量和背膘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 下都令人满意。
二、生长或肥育性状
1.生长速度(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
终重-始重 • 平均日增重= __________
种猪的测定天数(肥育天数)
0.41之间,由于遗传 力为中等以上水平,个体选择是有效的。 • 品种类型、营养水平和管理方法直接影响日增重。 日增重与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无论是在表型 相关上,还是在遗传相关上均呈强负相关。
续上
• McCarter 等 ( 1987 ) 对 美 国 大 约 克 夏 协 会 对 53,000 多窝的繁殖记录进行了方差和协方差分析, 根据估计的遗传参数和相对经济价值设计了这样 一个选择指数,即: • I=100+6.8(NBA -NBA)+1.0(LWT-LWT) • 式中 NBA 和 LWT 的含义与上述美国 SPI 相同,也采 用同期比较法,所不同的是加大了产仔数的加权 系数,实践表明应用此种指数选择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