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严重类型。
1. 紧急处理
(1)病人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干扰。
(2)持续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分,病情稳定可改成1~3L/分,逐渐间歇吸氧。
(3)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除颤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4)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途径通畅。
(5)镇痛:尽快解除病人疼痛,可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 或皮下注射吗啡5~10mg,必要时1~2小时后再注射1次,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应用,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
2. 再灌注治疗的护理
迅速准确执行溶栓疗法,用药前注意出血倾向,溶栓后严密观察再通指标。
3. 病情观察
(1)持续观察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2)尽早发现病情变化
①心律失常:常见为室性心律失常,以发病24小时内最为多见,密切观察心电图有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成对出现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次的易损期(R-on-T)等心室颤动的先兆。
②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大汗、烦躁不安、尿量减少(20ml/小时),甚至晕厥,为休克的表现。
③心力衰竭: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
4. 药物护理
(1)溶栓疗法严格掌握禁忌症、适应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2)控制休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补充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
(3)在梗死发生24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5. 饮食护理
在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为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药。
6. 心理护理
耐心对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恐惧及焦虑感。
第二节严重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确定危险度,将心律失常分为
良性、恶性和潜在恶性。恶性心律失常也称致死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症状明显,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治疗效果不好或不明显或来不及治疗,预后较差。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到阻滞(包括二度II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窦性静止。这组病人多有器质性心脏病。
1.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如出现血压下降、休克时取休克卧位。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2. 吸氧,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变化,必要时护士床边守护。
3.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1)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注射途径和注射时间。
2)严密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并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
3)必须在监护或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情况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4.床旁准备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各种抢救仪器及急救药物,处于备用状态。
5.如病人出现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应马上进行电复律和心肺脑复苏术。
6.饮食给予低脂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戒饮酒。
7.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消除忧虑和恐惧情绪,发作时绝对卧床歇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的刺激。
第三节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
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及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等)累及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1.按急诊抢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半卧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应用药物。
⑴迅速降压:一般采用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压宁定)静脉给
药,
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较为安全,不必急于将血压完全降至正常。
⑵控制抽搐:躁动、抽搐者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那等镇静药肌内注射。
⑶降低颅内压:给予脱水药甘露醇和利尿药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减轻脑水肿。
4.病情观察:动态监护血压及心电图,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1次,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变化,观察头痛、呕吐症状有无改善,观察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随时调整药物剂量,记录24小时尿量。
5.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去除紧张情绪,避免诱发因素。
6.防止并发症:防止脑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做好对症处理。
7.健康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6g/天),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
第四节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AHF)系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着、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属严重的急危重症,病人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打30~40次/分,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极度烦躁不安、大汗,听诊双肺满布湿啰音,心率≥100次/分。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1.体位: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
2.吸氧: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6~8L/分,并予以30%~50%乙醇湿化吸入。严重肺水肿病人可行气道正压通气或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⑴吗啡:吗啡主要不良反应有呼吸抑制、低血压。肺水肿伴颅内出血、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是禁用。
⑵速效利尿药:应严格记录出入量。
⑶血管扩张药: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防止低血压发生,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硝普钠应现配现用,避光滴注(最好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控制速度)。
⑷洋地黄类药物:静脉注射时需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
⑸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特别有效。
4.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协助病人排痰。
5.病情监测:严密监测血压、呼吸频率及深度、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检查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