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的概念
概念
经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因地球 自转和公转导致的气候、植被、土壤 等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呈东西方向上 的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移动,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接收 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进而影响气 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
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气候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类型由 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湿 润、温带干旱、寒带苔原和冰原 依次更替。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现象也是非地带性的表现之一。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可能会与周围 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土壤类型多样化
由于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均,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母质、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可能会与周围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土壤类型更加温暖湿润。
地形
地形对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表现在高山地区,由于地形抬升 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同一纬度不同地形区的气候、植被和土
壤类型存在差异。
04
垂直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垂直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海拔高度 而产生的垂直变化规律,即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呈现出的垂直分布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之 一,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生物群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
同的影响。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非常显 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导致不同的水 热条件和土壤类型等。
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 概述 • 2. 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 • 3.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概述
• 1.1 概念 •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由这些要素组
成的整个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 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称为自然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制约或支配地域分 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分带性
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
• 大洋表层(大洋表面 以下200m深)纬向自 然带主要是太阳辐射、 温度、风向、降水等 气候地带性引起的大 洋温度、洋流、盐度 和含氧量差异,以致 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 区别,从而引起大洋 表层自然综合体,按 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 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大洋底层自然区域
•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山西高原、大同盆地等等
省性分异
• 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 在任何级别的地带性单位中得到表现。 • 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分异是最大一级的省
性。
省性分异
• 赤道带:气候省性差别不显著。 • 热带:西岸信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东
岸季风气候。 • 亚热带:西岸地中海气候━大陆内部亚热
1. 概述
• 1.2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 太阳辐射能 • 地球内能
1. 概述
• 1.3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
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 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 称为地带性分异。 • 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 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称为非 地带性分异。
洼地带、冲积洪积扇。
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 地方气候决定于范围比较小的气候形成因 素,如大片森林、湖泊、中等地形、城市 等,气温和湿度的水平剃度和垂直剃度比 大气候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压轴内容。
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同时也是为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说学情【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成熟,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因此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有形象具体的感知,而学生要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
在教学时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突出学生的体验、感知以及归纳总结等环节。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说出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通过阅读地图,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3、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清单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指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类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也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也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随纬度变化而发生更替。
比如,在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而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多为苔原和冰原。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引起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被、土壤等要素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3、垂直地带分异规律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内增多而后减少,导致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垂直更替。
例如,在喜马拉雅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等景观。
4、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比如,在河谷地区,由于谷底和谷坡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不同,植被和土壤也会有所差异。
三、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能量基础。
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热量差异,从而形成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海陆位置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湿润;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
这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海陆起伏分异
海陆起伏曲线:平均H陆=875m,平均H海=3800m。
海陆起伏在任一具体地区,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 垂直带性分异的背景。
3)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
大陆的形状:
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地中海为陆间海。
面积愈大的大陆地域分异愈显著和复杂,面积 小的大陆地域分异则可能比较简单。
3.4.2 陆地干湿分带性
3.5.4 垂直地带与水平地带的相互关系
1.相似之处
(1)带谱相似: 变化规律一致;
(2)成因相同:
随气温的递变而变化。
2.明显差异
(1)带幅宽度:气温垂直递减率与水平递减率;
水平:100-500km,山地:几十m到2000m;
(2)水热对比:
水平:大气环流与海陆对比;山地:山地性质;
(3)带间联系:垂直带间的联系大于水平带; (4)微域差异:山地小气候复杂化; (5)节律变化:水平带有差异;山地内一致。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是形成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 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土壤、水文过程等都有明显的表现。 动物界的纬度地带性表现的很清楚。大部分地貌,甚至某些岩 性地貌都有地带性特征。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共轭性”:从某个自然 要素的特征顺序推导出其他自然要素的特征。
3.表现形式:
大陆的纬度地带性表现为各自然地理要素及 其自然综合体沿纬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并形成与 纬线大致平行的条带状自然地域单位,是陆地自然 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国内: 我国古代典籍:
《禹贡》:九州的划分; 《大唐西域记》:印巴次大陆的分异; 《梦溪笔谈》:南北气候差异对植物的影响。 中国地理学者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也作出了独创性 的贡献。 黄秉维:我国的自然地带周期律、自然区划; 郑 度:青藏高原自然地域分异; 模型化研究(牛文元、蒋忠信等)。
《综合自然地理》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由局部因素的差别造成的分异现象
局部因素:地貌部位、小气候、岩性、土质、排水条件等
地方性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充分分异(背景)后的进一步分异 地方性是最低级的地域分异
二.地方性分异因素
(一)地貌部位和小气候 1.地貌(形态)部位:坡高、坡形、坡向
2.小气候
概念:近地面的光、热、风、水分等方面的综合状况。 小气候的形成:取决于下垫面的差异,其中主要是地貌部位的差别 小气候的分异:不如地貌部位明显,但却更为直接
不同坡向坡地上的太阳辐射 (北纬40°、坡度40°、全年)
格鲁吉亚巴统植物园南北坡气温和相对湿度差异(C· A萨鲍日尼娃)
不同高度南北坡气温 5 50 高度(cm) 28.0 23.8 南坡(℃) 23.8 22.2 北坡(℃) 4.2 1.6 气温差(%)
150 22.0 21.8 0.2
不同高度南北坡相对湿度 5 50 高度(cm) 54 64 南坡(%) 70 72 北坡(%) -8 相对湿度差(%) -16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 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维地带性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地域分异
热带
亚热带
北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
干旱
第一节 地域分异 一.基本概念
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沿着地理坐标方向,分化 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地理单位。 2.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 (空间地理规律)。
热带雨林带的发育
一.全大陆地域分异规律
2.干湿地带性(非地带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从沿 海到内陆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与经度无 关:经度地带性、经度省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揭示地球表层水平地带性和水热条件的关系 地理地带周期律:地表自然地带随着R和R/(L·r)发生周期性有规律的
变化规律 意义:可以在知道R和R/(L·r)情况下查表得知自然地带。
R/Lr
Ⅰ列 0
0~1/5
1/5 ~2/5
Ⅱ列 2/5~3/5
3/5~4/5
4/5~1
Ⅲ列 1~2
Ⅳ列 2~3
Ⅴ列 3~4
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 分异特点:每一个热量带不仅有它的热量﹣温度特征,而且在气压、
降水、陆地水文、风化壳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群落、外营力地貌 等方面都具相应的特征,形成相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分布:理论上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高低纬明显,但中纬不明显 (水平地带性)。 是陆地自然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带学说
影响地球面貌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条件 水热的对立统一关系:热置于水运动之中并改变水形态,水又反过
来影响热运动 各区域水热的量和质的对比不同,导致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取决于
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水热关系的表达:湿润(干燥)指标
➢ 湿润度K1 = 降水量R / 蒸发力E ➢ 干燥度K2 = 蒸发力E / 降水量R
分异特点:气候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在地表 呈纬度分布
太阳辐射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刘胤汉,2010)
RO 海洋辐射平衡 Rc 大陆辐射平衡 Re 整个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
kcal/cm 2.a
150 RO
100
Re
Rc
50
北纬
南纬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表
1.农业生产上,造成作物种类、生长期、收获量随高度发生变化。
2.山地温度降低、空间狭小、交通不便、建筑困难、水土流失,使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明显的递减趋势。
热量、水分
具体形成原因
随着纬度位置的不同,热量条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随着海陆位置的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热量和水分条件也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分布
特征
延伸
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水平延伸更替Fra bibliotek方向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垂直更替
典型
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的高山
简单
图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如产业、人口与城市等)
1.温带、亚热带:农业生产环境优越,人口城市集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2.热带极地地区:人口稀少,社会经济落后。
1.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交通便利,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达。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表
地域分异规律
(差异性)
水平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名称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东岸: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西岸: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新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我国南北方2月景观差异
西北内陆某地
东南沿海某地
以上两组图片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思考:为什么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热量差异
水分差异
土壤
气候差异
水文
植被
地貌
自然环境差异
自然景观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
自然带的命名 温度带 + 植被 + 带
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沙漠和绿洲相邻
鸣沙山和月牙泉
想一想: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
探究
1.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 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何差异?是 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差异? 2.马达加斯加岛东半部和西半部 的景观有何差异?是什么因素导 致这些差异?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 西两侧及马达加斯加岛东半部和 西半部的分异现象是地带性分异 吗?
自
为然
例 )
带
寒带冰原带
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表现:在__中__纬度大陆表现的更典型
“一山看世界,一天游全球”——珠穆朗玛峰南坡登山探险
(点击景观图可放大)
从山麓到山顶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1.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发生改变。
2.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哪种地域分 异规律相似?
四大地域分异规律
四大地域分异规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地球上,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两极,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从高山之巅到深谷之底,自然景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就是地理学科中所讲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
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也被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所导致的。
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终年炎热;而两极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
随着纬度的增高,热量逐渐减少,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比如在低纬度地区,常见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以茂密的热带雨林为主,土壤肥沃;而在高纬度地区,则是寒冷的极地气候,植被以苔藓、地衣等为主,土壤贫瘠。
这种热量的差异导致了自然景观沿着纬度方向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从赤道的热带雨林带,依次过渡到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直至寒带的苔原带和冰原带。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的水分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
在沿海地区,海洋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而在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这种水分条件的差异使得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植被以森林为主;而到了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逐渐过渡为草原和荒漠。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景观变化。
垂直分异规律则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的水热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这就使得在同一座山上,不同的海拔高度会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具有以下主要规律:
1.纬度规律:随着纬度的变化,自然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赤道附近通常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热带气候和植被,而高纬度地区则倾向于温带和寒带气候和植被。
2.海洋影响规律:邻近大海和海洋环流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
影响。
沿海地区一般气候温和、降水相对较多,而内陆地
区则具有更大的温度幅度和较少的降水。
3.海拔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象要
素(如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和生
物多样性也会有所改变。
4.高原规律:高原地区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高
原的气温较低,气压较低,降水较少。
高山上空通常云雾
缭绕,经常出现降雨或降雪。
5.河流和湖泊规律: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和形态对自然环境地
域分异有影响。
河流常常形成河谷,带来大量的水资源和
植被生长。
湖泊和水库的形成会改变降水、蒸发和植被分
布等,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
6.大洋洋流规律:大洋洋流对自然环境地域分异有重要影响。
洋流通过运输热量和养分,影响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
例如,赤道附近的洋流可以带来大气能量,影响热
带地区的气候。
这些规律是基于大尺度的地理和气候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同时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较小的尺度上会存在更多的地域差异和变化。
高中地理第五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1.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 的分布基本一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所示:(以北 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主导因素
影响 因素 成因
延伸方向
分异 更替方向 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 规律
热量(太阳辐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其自然风光美 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下图为加拿大 50°N 附近 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 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哪些自 然带?
答案: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等。 2.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哪种分异规 律? 答案: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影响因素: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以热量的变化为基 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3)典型区域: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更为明显。 3.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1)特征:陆地干湿度地带性,表示的是从沿海到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地带更 替方向也不完全呈东西方向而是与海岸线垂直。 (2)影响因素: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的产生受水分条件 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
纬度延伸 温增湿
洋
大陆东岸自
流
东、西两岸 然带向较高 北半球中低纬
北半球中低纬度 自然带的分 纬度延伸; 度,大陆东岸
大陆东、西两岸 西岸是寒流
纬度延伸
南半球副热带地 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 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 湿作用
续上表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中图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人们印象中的云南,是风花雪月, 是四季如春,是彩云之南。云南是中国 自然环境最复杂、景观最丰富的省份, 有永不回应的“高冷”雪峰,也有孕育 生命的热带雨林;有奔流直下的大江大 河,也有静谧旖旎的高原湖泊。它的多 样性远超你的想象。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中图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为什么雪峰、草原、雨林等自然景观能并存于云南? 提示:纬度较低,加上北部有高原和山脉的阻挡,使得云南南部冬 季气温较高,能满足热带雨林的存在;云贵高原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的 南端,山脉海拔较高,使得雪峰连绵,高大的山脉有草原分布。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中图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中图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4.非地带性:因受海陆分布、□30 __地__形__起__伏___等因素影响,出现的
一些比较复杂的分布现象。 5.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第十章_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
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自然地理地带的形成是以能量差异为基础的,太 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制约自然地理地带规律 的基本因素。 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季节变化 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 寒带和寒带。
5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
Ⅴ 中 国 自 然 区 划
5.地带性
6.水 文 7.土 壤 8.植 被 9.利 用
28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划分地 把不同地段加以区分,把相似的部分加以叠加,组 成一个单元,确定单元界线,然后根据区域从属关
球表面自然区域的方法,它是根据地域内部差异性,
Ⅰ 概 念
系建立一个区域等级系统。
分两类:综合自然区划,其对象是自然综合体; 部门自然区划,对象是某个自然地理要素,如,气 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地貌区划。
第十章 自然地域系统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
1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性
Ⅰ 自 然 地 带 性 的 实 质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
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 异。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 性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Ⅲ 垂 直 地 带 性 垂 直 地 带 谱 -
水热组合的综合反映。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
日照高于北坡,但有丰富的降水,所以雪线低于北 坡。
19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
4.顶带
Ⅲ 垂 直 地 带 性 垂 直 地 带 谱 -
顶带是某一山地垂直地带谱中最高的垂直地
带。它是垂直地带谱完整程度的标志。一个完整 的带谱,顶带应是永久冰雪带。如果山地没有足 够的高度,顶带则为与其高度及生态环境相应的 其它自然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12讲 │ 要点探究
[解析] 从包头到阿克苏,体现的是东西方向上的分异,距 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其沿线景观变化体现的 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包头位于内蒙古高原上,为温带 草原景观。
[答案] (1)B (2)C
第12讲 │ 要点探究
1►.热探带究沙点漠二气候陆对地应自的然自带然与带气是候热分带布荒对漠照带图,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部是温带荒漠带。 2.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3.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 4.同一气候类型对应两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 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 。 5.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这两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 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同一自然带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6.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 布。 7.亚欧大陆亚热带地区,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 :一个是常绿阔叶林,一个是常绿硬叶林。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单元 │ 热点展望
热点展望
1.形式上以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如生物入 侵。 2.以热点地区的地形特征或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或 以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对自 然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3.提供某一自然要素变化材料,考查其他要素,体现出相 互作用性。 4.从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关材料切入, 考查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从时事热点材料切入,考查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尤 其是自然带分布规律的理解。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 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四单元 │ 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 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 。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在气候 、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地理环境各要 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这又构成了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本单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第四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本单元共安排了12~13讲共2讲内容,本单元也是理解与 记忆结合的一个单元,理解的难度也较低,记忆的知识点增 加,课前最好给学生说明。第12讲需要记忆的内容增加,考 点整合部分建议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前也可以再留出几 分钟的时间掌握,以便达到让学生对本讲的主干知识及小的 知识点进行提前掌握,本讲探究点需要让学生弄清里面的原 理,对于各种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布能够灵活区分,以不 变应万变,特别是非地带性的分布实例最好能够逐个领着学 生简单说明。第13讲考点整合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梳理 的纲要,老师们可以不作单独讲解,老师上课时简单讲清探 究点的内容,让学生简单理解即可。
的皮货贩运生意,这为他今后的人生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据此回答(1)~(2)题。
(1)从内蒙古的包头到新疆的阿克苏沿线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
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内蒙古包头所在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12讲 │ 要点探究
[解析] (1)图中①→④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 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而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不同是 主要原因。(3)图中③、⑤、⑥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反 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 成[答的案。] (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变化越大 (3)距海远近不同
例1 图12-2所示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12-2
第12讲 │ 要点探究
(1)自然例景1 观图①1→2-②2→所③示→为④自的然变景化观是地以域_分__异__示__意_为图基,础读产图生的 ,回这答种下地列域问分题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A:① →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 异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12讲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2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组成要 气候 植素被 土壤
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 热量热温 Nhomakorabea带状 寒
森林
水热状况 基带
越低
越高
荒漠
水分 中纬度
水平变化 越多
第12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
第12讲 │ 要点探究
[点评] 该题考查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出错的 几种可能:①不能将图中自然景观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异 规律联系起来;②不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赤道向两 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③没有看清楚图中沿海和内 陆的提示位置。
第12讲 │ 要点探究
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戏《走西口》
中的主人公田青在内蒙古包头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
第四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本单元内容的复习,应注意运用地理分布图或地理事实 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规律;注意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和解决有关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1.重视主干知识,构建好知识结构。如复习自然带时,可 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运用不同景观图、自然带分布简图, 说明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地域分异规律。 2.注意运用联系的方法。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 解上,用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从实践到理论,真正理 解其含义,并归纳其内在联系。在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 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