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功能性便秘采用常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口感好,剂量易掌握,患儿及家属均有较高依从性。

标签:小儿功能性便秘;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效

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按便秘性质可将其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占小儿便秘90%以上,占小儿胃肠门诊的25%。虽然功能性便秘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如果时间过长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生命质量,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如何对小儿功能性便秘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2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0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7.5岁。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多为盆底肌肉协调障碍;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不良的精神因素及排便习惯;胃肠激素分泌和调控异常影响了胃肠蠕动;肠道微生态菌群紊乱[1]。患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小儿腹胀,哭闹以及拒食等症状。

1.3 方法

所有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应采用开塞露或者手指掏出大便等物理疗法帮助患儿排除宿便,解除其临床症状,然后对两组患儿进行基础综合治疗[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对于1岁的患儿,使用剂量为500 ml/次,3次/d。在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在排便时间及其性状等方面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通畅不费力而且在短期内没有复发;好转:治疗后3 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但在排便过程中需稍微费力;无效:接受治疗后仍有便秘发生,且排便需借助其他方法排出[3]。总有效=治愈+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病情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排便时间及其性状等方面的情况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酪酸梭菌活菌散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儿肠黏膜的吸收以及分泌功能;(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菌产生,清除患儿肠道内的毒素,帮助患儿解除肠麻痹,可将多糖分解为低聚糖,促进肠内有益菌的生长,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4-5]。

综上所述,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而且由于其口感好,剂量容易掌握,患儿及家属均有较高依从性,因此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丁酸和叶酸预防与治疗肠道疾病及其分子基础[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32):3071-3080.

[2]孟浦,周东风,赵萍,等.酪酸菌制剂和四磨汤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14(2):185-187.

[3]张小燕,陈宏君,周波.凝结芽孢杆菌TBCl69片在治疗小儿便秘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84-2185.

[4]苏卫平.功能性便秘与直肠瓣相关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55-157.

[5]潘国宏.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