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道家美学思想》课件
《道家美学思想》ppt课件
目录
道家美学思想概述道家的自然观道家的审美观道家的艺术观道家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CHAPTER
道家美学思想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美学思想逐渐形成。
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则倡导“天人合一”,他们的思想为道家美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然无为
顺应自然
自然之道
道家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家认为自然之道是最高法则,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之道,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03
02
01பைடு நூலகம்
道家美学思想强调自然美,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美的,无需人为加工和修饰。
崇尚自然
道家美学思想主张简约、朴素、自然,反对过度的人工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艺术思维
道家审美观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模式,认为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思维模式对现代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有一定的影响,促使艺术家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思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04
CHAPTER
道家的艺术观
自然之美
道家强调自然之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无需过多的人为修饰。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山水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追求内心平静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VS
道家美学提倡内心平静,反对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现代人可以借鉴道家的思想,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减少焦虑和压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重视精神生活
道家美学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修养身心、提升道德来达到精神的满足。现代人可以借鉴道家的理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满足,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
目录
道家美学思想概述道家的自然观道家的审美观道家的艺术观道家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CHAPTER
道家美学思想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美学思想逐渐形成。
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则倡导“天人合一”,他们的思想为道家美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然无为
顺应自然
自然之道
道家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家认为自然之道是最高法则,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之道,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03
02
01பைடு நூலகம்
道家美学思想强调自然美,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美的,无需人为加工和修饰。
崇尚自然
道家美学思想主张简约、朴素、自然,反对过度的人工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艺术思维
道家审美观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模式,认为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思维模式对现代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有一定的影响,促使艺术家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思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04
CHAPTER
道家的艺术观
自然之美
道家强调自然之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无需过多的人为修饰。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山水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追求内心平静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VS
道家美学提倡内心平静,反对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现代人可以借鉴道家的思想,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减少焦虑和压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重视精神生活
道家美学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修养身心、提升道德来达到精神的满足。现代人可以借鉴道家的理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满足,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
道家美学思想课件
境的破坏,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企业管理与领导力
总结词
道家美学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领导者的内在素质和修 养,对现代企业管理与领导力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详细描述
道家认为,领导者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 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和带动团队。在现代 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道家思想中的“ 无为而治”理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即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道家美学的主要观点
01
02
03
自然之美
道家美学主张自然之美, 认为自然无为是最高的审 美境界,强调顺应自然、 回归自然。
虚静之美
道家美学强调虚静之美, 认为虚静能使人超脱于世 俗之外,达到心灵的自由 和解放。
简约之美
道家美学追求简约之美, 反对过度装饰和繁琐的工 艺,推崇朴素、自然的美 感。
道家美学与其他学派的关系
05
道家美学的影响与启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道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丰富 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
与儒家、墨家等思想相互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与儒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格局。
传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艺术
03
道家美学在艺术中的体现
绘画艺术
要点一
总结词
道家美学思想在绘画艺术中表现为追求自然、简约、意境 深远的美学理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道家美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美存在于自然之中, 因此绘画艺术追求表现自然之美。同时,道家美学思想倡 导简约,反对过多的装饰和繁复的技巧,强调以最简单的 形式和色彩表现内在的真实。此外,道家美学还强调意境 的深远,通过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越物象本身的深远意境, 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作所传达的内在精神。
企业管理与领导力
总结词
道家美学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领导者的内在素质和修 养,对现代企业管理与领导力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详细描述
道家认为,领导者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 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和带动团队。在现代 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道家思想中的“ 无为而治”理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即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道家美学的主要观点
01
02
03
自然之美
道家美学主张自然之美, 认为自然无为是最高的审 美境界,强调顺应自然、 回归自然。
虚静之美
道家美学强调虚静之美, 认为虚静能使人超脱于世 俗之外,达到心灵的自由 和解放。
简约之美
道家美学追求简约之美, 反对过度装饰和繁琐的工 艺,推崇朴素、自然的美 感。
道家美学与其他学派的关系
05
道家美学的影响与启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道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丰富 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
与儒家、墨家等思想相互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与儒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格局。
传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艺术
03
道家美学在艺术中的体现
绘画艺术
要点一
总结词
道家美学思想在绘画艺术中表现为追求自然、简约、意境 深远的美学理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道家美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美存在于自然之中, 因此绘画艺术追求表现自然之美。同时,道家美学思想倡 导简约,反对过多的装饰和繁复的技巧,强调以最简单的 形式和色彩表现内在的真实。此外,道家美学还强调意境 的深远,通过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越物象本身的深远意境, 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作所传达的内在精神。
道家思想ppt
❖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 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哲学的主要思想文化渊源:
❖ 一、《易经》思想
《易经》所体现的自然天道观引导老子进一步走向形而 上学的 本体论的探讨。
《易经》的原始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老子辩证法的形成 的影响。
《易经》的巫术式思维方式和巫辞式的语言,都在《老 子》中有所反映。
诸子百家产生的背景
铁器、水利 和牛耕广泛 应用,生产 力迅速发展
生产关系发 生巨变,周 礼与奴隶制 度崩解
道家
儒家
诸侯争霸,“春 秋无义战”, 目的:争夺权力、 土地和劳力
士的解放, “学在四 夷”
道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原始道家(开创了 哲学的本体论) (老子、关尹子)
与士林儒学相结合: 玄学
道家哲学体系建构的完成(本 体论、认识论、人生论)(杨 朱、列子、庄子)
❖ 险❖虚峻妄的的人价心值
“““凡同彼于窃人己钩心者者险为诛于是,山之 窃川,国异者,于为难己诸于者侯知为,天非诸”之侯。之—”门—,—《而—列仁《御义寓寇存言》》 人焉心。”排—下—而《进庄上子,·胠上箧下(囚qi杀e,,4)…》…其热焦火,其 寒•凝不冰同的。事“物—可—以《有在不同宥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
❖ 第三,“道”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之上,寂寥 不改,往反周行,具有永恒的循环性。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第四,“道”以自然为法式,具有人无法主宰的 自然性。所以人应以天地为法式,而天地则以道 为法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
老子哲学的主要思想文化渊源:
❖ 一、《易经》思想
《易经》所体现的自然天道观引导老子进一步走向形而 上学的 本体论的探讨。
《易经》的原始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老子辩证法的形成 的影响。
《易经》的巫术式思维方式和巫辞式的语言,都在《老 子》中有所反映。
诸子百家产生的背景
铁器、水利 和牛耕广泛 应用,生产 力迅速发展
生产关系发 生巨变,周 礼与奴隶制 度崩解
道家
儒家
诸侯争霸,“春 秋无义战”, 目的:争夺权力、 土地和劳力
士的解放, “学在四 夷”
道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原始道家(开创了 哲学的本体论) (老子、关尹子)
与士林儒学相结合: 玄学
道家哲学体系建构的完成(本 体论、认识论、人生论)(杨 朱、列子、庄子)
❖ 险❖虚峻妄的的人价心值
“““凡同彼于窃人己钩心者者险为诛于是,山之 窃川,国异者,于为难己诸于者侯知为,天非诸”之侯。之—”门—,—《而—列仁《御义寓寇存言》》 人焉心。”排—下—而《进庄上子,·胠上箧下(囚qi杀e,,4)…》…其热焦火,其 寒•凝不冰同的。事“物—可—以《有在不同宥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
❖ 第三,“道”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之上,寂寥 不改,往反周行,具有永恒的循环性。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第四,“道”以自然为法式,具有人无法主宰的 自然性。所以人应以天地为法式,而天地则以道 为法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
道家思想ppt 课件
社会行为准则
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社会行为准则应以自然 主义为指导。
生态保护意识
道家强调人类应当具备生 态保护意识,珍惜自然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道家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主张在满足当代人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 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环保意识觉醒
道家思想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平衡身心
道家思想提倡平衡身心,即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在现代生活 中,人们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道家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顺应自然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自 然规律,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遵循道家思想,人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 高生活质量。
ERA
道家思想的起源与背景
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哲学流派之一 。
背景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反 思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道家思 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 一。
庄子
老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 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基本理念
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自然 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 ,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强行
干预。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其自然发展 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自然, 不违背自然法则。
守柔处弱
道家主张守柔处弱,认为柔弱 胜刚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 谨慎的态度。
反朴归真
道家追求反朴归真的人生境界 ,认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才
道家思想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3
三、无为政治
▪ 《老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可称之为“无为政 治”。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 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
》二章)。
2020年9月28日
14
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的手段
▪ 《老子》的无为绝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 望,而是一种政策,用作实际叫做“为无为 ”。在《老子》看来,当时人们都是沿着“ 有为”的道路行事,这就是“有争”、“有 欲”、“有知”等等,这些正是产生祸乱的 根源,“为无为”首先要把这一切铲除。
▪ 老子认为,一切所谓“有生”之物,都违背 了自然之道,他主张复归于“静”,复归于 “无”。
2020年9月28日
7
▪ 老子认为人道与天道是相背的,《七十七章 》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 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 大道是以暧昧不明、清静无为为宗旨,即所 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 一章)。而人总是有所欲求,以进取为满足 ,以有为为能事,他们“不足知”、“可欲 ”、“欲得”、好声色走马之乐,结果,破 坏了大道,导致了祸咎及身、“多藏”而“ 厚亡”的悲剧。
▪ 道家讲“道”。“道”是他们整个理论中的 核心范畴。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达到无不 为的境界。因此,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 家的基本主张。
▪ 法自然(或因道)是道家思想的另一个特点
2020年9月28日
2
第一节 老子
▪ 老子与《老子》一书,是学术界争讼不决的 疑难问题。早在战国就已不清楚。司马迁作 《史记》,虽给老子列传,但从内容上看是 含混不清的。
《道家管理思想》课件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与配合。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优化组织结构
强化团队建设
倡导可持续发展
道家的整体性管理思想
05
整体性管理是指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组织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作用,以实现组织整体最优化的管理思想。
整体性管理关注组织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和整合,强调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体或部门的目标。
整体性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
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目标应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目标冲突和资源浪费。
统一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
平衡原则
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资源配置。
柔性原则
追求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赢,通过合作、协同和共享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共赢原则
尊重多样性,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构建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
包容原则
加强内部沟通,促进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制定整体发展战略
企业应加强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加强内部协同与整合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组织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让员工自主完成任务和目标,管理者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优化组织结构
强化团队建设
倡导可持续发展
道家的整体性管理思想
05
整体性管理是指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组织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作用,以实现组织整体最优化的管理思想。
整体性管理关注组织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和整合,强调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体或部门的目标。
整体性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
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目标应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目标冲突和资源浪费。
统一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
平衡原则
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资源配置。
柔性原则
追求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赢,通过合作、协同和共享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共赢原则
尊重多样性,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构建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
包容原则
加强内部沟通,促进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制定整体发展战略
企业应加强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加强内部协同与整合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组织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让员工自主完成任务和目标,管理者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道家思想课件ppt
道家的文学观
1 2
文学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道家认为文学是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能够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文学的社会功能
道家认为文学具有启迪智慧、弘扬道德的作用, 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3
文学的审美标准
道家追求自然、简约、含蓄的审美标准,认为文 学应该表达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过于追求 形式和辞藻。
道家思想可以与现代哲学进行对话,为人类思考宇宙、生命和存在提供
独特的视角。
02
生态保护理念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了理念基础。
03
平衡个人与社会关系
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有助于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
CHAPTER
05
道家的艺术与审美
道家的音乐观
音乐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01
道家认为音乐是表达自然之声、天籁之音的一种方式,能够达
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音乐的社会功能
02
道家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够促进社会
和谐与道德修养。
音乐的审美标准
03
道家追求自然、简约、质朴的审美标准,认为音乐应该表达内
崇尚自然
道家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最高境界的美,人类 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道家的道德观
宽容
道家主张宽容,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包容、理解,以达到和 谐共处的境界。
谦逊
道家倡导谦逊,认为人应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不要自以为是、 骄傲自大。
诚实
道家认为,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人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不要虚伪矫饰。
无为而治的应用与实践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历史上曾被许多统治者所采纳,如 汉初的黄老之学、唐代的道家思想等。其应用范围包 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践上强调与自然 和谐相处,减少过度的人为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 规律发展。
道家介绍 ppt课件
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 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 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
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 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 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 智慧。
道家重要思想。
•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 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 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 主的“道”的哲学。
•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 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 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 之道。
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 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致世人忽视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 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 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炼丹。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 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 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 值与生命力。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道家简介
目录
一:道家发展历程。 二:道家重要思想。 三: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 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思想PPT课件精选全文
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人生的境界,必须从 “外”“内”两方面进行克制和修养。
A.对外的克制;就是人对外在于自身的各 种欲望的自觉克制。
B.修炼内功——内修。这是庄子人生哲学 的另一面。做到坐忘,心斋,达到死而不亡。
21
魏 战国后期严遵的《老子指归》,其深刻的逻辑形 晋 式上推理开魏晋玄学的先河。 玄 魏晋玄学是三国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开创的
大致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衍化而来:
演 变 1、道家学说
2、鬼神崇拜 3、神仙之说与方术
25
➢ 道教早期代表人物为张陵、张角、张鲁等;
➢ 魏晋时有葛洪、葛玄等;
道 ➢ 北魏的寇谦之和南朝的陆修静、陶弘景改革道 教,形成宫观式道教;
教 ➢ 唐以后道家思想没有新的建树,道教却得到了充
的
分发展。唐宋时有孙思邈、王玄览、马承祯、吴 筠等人;
202444/9
Part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
45
1.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 的影响。
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 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 化。
46
2024/9
2.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
(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 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 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 养、外养、房中术。
•
28
外养指的是金丹不死之术。 道教徒相信经过对一些化合物如水银、铅、硫 磺的合成冶炼,他们就可以制成一种“含天地 之隐秘”之金丹,人一旦服用了这种金丹就可 以羽化升仙。
内养就是道教的养生学,认为人体也是一个 修炼仙丹的丹炉,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修炼, 人就可以获得长生久视。修内丹的方法有许多 ,诸如守一法、避谷法、胎息法、导引法等。
《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 知足常乐PPT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 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 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 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二、道家的人生智慧——知足常乐
(一)主要内涵
3.有人认为,知足常乐比较消极,不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因为好像只有我们永远不满 足于现状或者永不知足,我们才能不断展望未来,积极努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 面的。
(二)经典文本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2.知足者富。——《老子.第三十三章》 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儒家所倡导的 安贫乐道)
三、经典故事
(一)曳尾于涂
庄子①钓于濮水②,楚王使大夫③二人往先焉④,曰:“愿以境内累⑤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⑥而藏之庙堂⑦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 中。”
①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庄子》。《庄子》一书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 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自知之明;慎终如始,等等,如今我们这些耳熟能 详的名言警句都出自老子。
二、道家的人生智慧——知足常乐
(一)主要内涵
3.有人认为,知足常乐比较消极,不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因为好像只有我们永远不满 足于现状或者永不知足,我们才能不断展望未来,积极努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 面的。
(二)经典文本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2.知足者富。——《老子.第三十三章》 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儒家所倡导的 安贫乐道)
三、经典故事
(一)曳尾于涂
庄子①钓于濮水②,楚王使大夫③二人往先焉④,曰:“愿以境内累⑤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⑥而藏之庙堂⑦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 中。”
①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庄子》。《庄子》一书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 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自知之明;慎终如始,等等,如今我们这些耳熟能 详的名言警句都出自老子。
道家课件ppt课件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 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 和性命双修。道教认为,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 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 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 神仙。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 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 子 出 关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
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
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 编《老子出关》.
二、《道德经》其书
《道德经》字数五千左右,又称《老子五千文》、《老 子》、《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道德玄经》。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1919年写了一篇《听着,德国 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 “神 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 人”。
三、道家与道教
道家和道教分别属于哲学和宗教这两种不同的意识 形态。
道家思想的产生非常久远,传说五千年前的中华 始祖黄帝与广成子(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之交是 最早的道家思想起始。黄帝重阴柔、爱生命(黄 帝内经)。到了战国晚期和西汉,道家把黄帝和 老子共同供奉为创始人。故有“黄老哲学”之说。
儒道佛的“三世”都是为了救世,价值观 不同,但目标一致:
儒家以人为中心(伦理道德)
道家以天地为中心(天人合一)
佛家以慈悲为中心(因果报应)
儒家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 有尊卑、地位之分,但应该都有尊严和廉耻,要 有道德和正义感,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
道家以天为本:强调的是人与天之间的关
儒家就像吃的饭,是人们经常的精神道义食粮; 道家在乱世是使社会走上正轨的好「药」; 佛家往往是人们死后来世的最终精神寄托而不可
《老子道家思想》课件
《老子道家思想》PPT课 件
欢迎来到《老子道家思想》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老子的生平和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让我们开始这段关于古老哲学的旅程吧!
老子简介
老子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之一。他的真实身份和生平事迹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通过遵循自然法则来达到和谐、平衡和内心自由的状态。
道德经主要观点
道德经中,老子探索了人性、政治、伦理等多个领域的问题。他强调返璞归真、包容万物、无私奉献等观念,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德经核心思想
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包括“道可道非常道”、“虚而不屈”、“名可名非常名”等。这些思想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人 生智慧和处世法则。
道德经的翻译和版本
由于道德经的文字简练而深奥,它被翻译成了许多版本。每个版本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老子的思想,有助于 读者理解道家思想的多样性。
道和德的区别
在道家思想中,道被视为宇宙的原始力量,而德则是个体的道德品质。道与 德的关系在个人修炼和社会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通过不干预和不强求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它是一种智慧与自然 的结合。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老子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一部关于道家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经典著 作。它以短小精炼的语言阐述了许多深刻的哲学观点。
欢迎来到《老子道家思想》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老子的生平和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让我们开始这段关于古老哲学的旅程吧!
老子简介
老子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之一。他的真实身份和生平事迹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通过遵循自然法则来达到和谐、平衡和内心自由的状态。
道德经主要观点
道德经中,老子探索了人性、政治、伦理等多个领域的问题。他强调返璞归真、包容万物、无私奉献等观念,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德经核心思想
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包括“道可道非常道”、“虚而不屈”、“名可名非常名”等。这些思想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人 生智慧和处世法则。
道德经的翻译和版本
由于道德经的文字简练而深奥,它被翻译成了许多版本。每个版本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老子的思想,有助于 读者理解道家思想的多样性。
道和德的区别
在道家思想中,道被视为宇宙的原始力量,而德则是个体的道德品质。道与 德的关系在个人修炼和社会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通过不干预和不强求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它是一种智慧与自然 的结合。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老子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一部关于道家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经典著 作。它以短小精炼的语言阐述了许多深刻的哲学观点。
中国道家、道教思想文化[优质ppt]
中国传统文化
二、道教
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 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
道家三个发展阶段
①先秦道家思想 ②黄老道学 ③魏晋玄学
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道家的出发点: 全生避害
杨朱的方法—— 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四)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存之道
▪ 《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 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天下治矣。”
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① “道”是什么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 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老子提出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事物永远是 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 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 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 气,而应坚定信念。
(二)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
▪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
▪ 《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 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 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道教
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 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
道家三个发展阶段
①先秦道家思想 ②黄老道学 ③魏晋玄学
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道家的出发点: 全生避害
杨朱的方法—— 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四)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存之道
▪ 《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 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天下治矣。”
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① “道”是什么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 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老子提出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事物永远是 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 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 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 气,而应坚定信念。
(二)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
▪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
▪ 《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 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 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叫“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大曰逝(大道的
运行指向遥远的时空), 逝曰远(遥远的时空无比深远),远曰反(大道运行到遥远的时空又会周
行而反,回到原点)。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
目关于”道”的内涵
13
如何理解“无为而治”?
•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意识形态,还设计了无为而治的政 治模式,即小国寡民。
•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道德经》八十章)
• 不妄为,不折腾
14
庄子
• 庄子(公元前369年-前 286年),战国时代楚国 蒙地(今蒙城)人,战国 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 表作品为《庄子》,其中 的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
哲学思潮,其实质是以道家为本、杂糅儒家思想
学 的哲学流派,以《周易》《老子》和《庄子》三
玄为理论支柱。
22
魏 前期玄学家名教出于自然,以自然为本,以
名教为末,主张人性自由发展;
晋
中期阮籍、嵇康是玄学中的激进派,提出
玄 越名教而任自然;
学
后期向秀、郭象将玄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名教就是自然,应安命乐性,任之而不互羡,
——《道德经》 道: 不可道之物; 宇宙的本源; 以自己为法则。
8
道是宇宙本体,是宇宙和人类万物的终极本源,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规则,
它遵循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模式循环运行: 有物混成(有一种东西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寥兮(寂寥旷大),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不停止), 可以为天下母(她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道” (勉强给它一个名
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始祖,以“道”作为认识的根本目 的,“道”是他们思想体系的核心和最高范畴,所以称之 为“道家”。 • 道家思想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5
老子
•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 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约 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 471年之间。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 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 祖。代表作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
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 乐不能入",乐观豁达。
18
•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
•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19
逍遥的人生态度 (“无所恃”)
所谓“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 态度。
王子猷雪夜访戴 乘兴而去,
尽兴而归
20
目
庄录 子 的 人 生 观
大致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衍化而来:
演 变 1、道家学说
2、鬼神崇拜 3、神仙之说与方术
25
道教早期代表人物为张陵、张角、张鲁等;
魏晋时有葛洪、葛玄等;
在俗世之中求得逍遥。
23
道教
• 道教是中国本土固 有的一种宗教,距 今已有1800余年的 历史。
• 道教的第一部正式 经典是《太平经》 ,完成于东汉。
24
道家的学说为道教提供了理论武器,道教又以特
道 有的宗教形式,演绎、实践、发展着道家的思想和 教 精神,道教是道家学说的一种存在形态。 的 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
道家和道教
1
一、道家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一)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目 录
1.老子 2.庄子 (二)道家思想与道教信仰 二、道家的理想人格
三、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Part
道家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一、
3
道家的产生
•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4
•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准则、道理等。 •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学派,认为“道”
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人生的境界,必须从 “外”“内”两方面进行克制和修养。
A.对外的克制;就是人对外在于自身的各 种欲望的自觉克制。
B.修炼内功——内修。这是庄子人生哲学 的另一面。做到坐忘,心斋,达到死而不亡。
21
魏 战国后期严遵的《老子指归》,其深刻的逻辑形 晋 式上推理开魏晋玄学的先河。 玄 魏晋玄学是三国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开创的
录
1、“无”和“有”的统一。 “无”是抽象的,是无名,不是无存,为万物的本原, 具备成长的潜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永远 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 它服从自己。
10
关于”道”的内涵
2、“恒”与“变”统一。“道”为万物的本原和 总规律,是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联系,而万物的形成 完全是自然流变的结果。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3、“无为”与“自化”的统一。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
天地人都应自觉恪守自然之道。
11
•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
• 核心:无为而治 • 1.同情百姓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
多。是以饥。(《道德 经》七十五章)
12
• 2.治大国若烹小鲜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 心。
• 治大国若烹小鲜
6
老子的思想
目 录一、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通过著述《道德经》,表达他“小国 寡民”的社会理想,其最高境界是“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首先提“万物之宗”的思想,把“道” 看成是无形无名的形而上本体和总规律,贯穿 于天地人的始终。
7
2019/1
道为何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为之名曰大。
15
•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 “天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 现存《庄子》一书,全书分为内、外、杂三篇。老子和庄
子的思想被后世的人称为“老庄”思想。
16
庄子的主要思想
• 一.庄子的生死观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齐物论》)
17
鼓盆而歌
•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 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 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 庄子说:“不然。是 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 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运行指向遥远的时空), 逝曰远(遥远的时空无比深远),远曰反(大道运行到遥远的时空又会周
行而反,回到原点)。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
目关于”道”的内涵
13
如何理解“无为而治”?
•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意识形态,还设计了无为而治的政 治模式,即小国寡民。
•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道德经》八十章)
• 不妄为,不折腾
14
庄子
• 庄子(公元前369年-前 286年),战国时代楚国 蒙地(今蒙城)人,战国 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 表作品为《庄子》,其中 的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
哲学思潮,其实质是以道家为本、杂糅儒家思想
学 的哲学流派,以《周易》《老子》和《庄子》三
玄为理论支柱。
22
魏 前期玄学家名教出于自然,以自然为本,以
名教为末,主张人性自由发展;
晋
中期阮籍、嵇康是玄学中的激进派,提出
玄 越名教而任自然;
学
后期向秀、郭象将玄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名教就是自然,应安命乐性,任之而不互羡,
——《道德经》 道: 不可道之物; 宇宙的本源; 以自己为法则。
8
道是宇宙本体,是宇宙和人类万物的终极本源,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规则,
它遵循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模式循环运行: 有物混成(有一种东西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寥兮(寂寥旷大),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不停止), 可以为天下母(她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道” (勉强给它一个名
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始祖,以“道”作为认识的根本目 的,“道”是他们思想体系的核心和最高范畴,所以称之 为“道家”。 • 道家思想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5
老子
•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 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约 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 471年之间。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 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 祖。代表作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
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 乐不能入",乐观豁达。
18
•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
•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19
逍遥的人生态度 (“无所恃”)
所谓“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 态度。
王子猷雪夜访戴 乘兴而去,
尽兴而归
20
目
庄录 子 的 人 生 观
大致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衍化而来:
演 变 1、道家学说
2、鬼神崇拜 3、神仙之说与方术
25
道教早期代表人物为张陵、张角、张鲁等;
魏晋时有葛洪、葛玄等;
在俗世之中求得逍遥。
23
道教
• 道教是中国本土固 有的一种宗教,距 今已有1800余年的 历史。
• 道教的第一部正式 经典是《太平经》 ,完成于东汉。
24
道家的学说为道教提供了理论武器,道教又以特
道 有的宗教形式,演绎、实践、发展着道家的思想和 教 精神,道教是道家学说的一种存在形态。 的 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
道家和道教
1
一、道家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一)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目 录
1.老子 2.庄子 (二)道家思想与道教信仰 二、道家的理想人格
三、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Part
道家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一、
3
道家的产生
•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4
•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准则、道理等。 •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学派,认为“道”
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人生的境界,必须从 “外”“内”两方面进行克制和修养。
A.对外的克制;就是人对外在于自身的各 种欲望的自觉克制。
B.修炼内功——内修。这是庄子人生哲学 的另一面。做到坐忘,心斋,达到死而不亡。
21
魏 战国后期严遵的《老子指归》,其深刻的逻辑形 晋 式上推理开魏晋玄学的先河。 玄 魏晋玄学是三国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开创的
录
1、“无”和“有”的统一。 “无”是抽象的,是无名,不是无存,为万物的本原, 具备成长的潜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永远 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 它服从自己。
10
关于”道”的内涵
2、“恒”与“变”统一。“道”为万物的本原和 总规律,是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联系,而万物的形成 完全是自然流变的结果。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3、“无为”与“自化”的统一。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
天地人都应自觉恪守自然之道。
11
•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
• 核心:无为而治 • 1.同情百姓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
多。是以饥。(《道德 经》七十五章)
12
• 2.治大国若烹小鲜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 心。
• 治大国若烹小鲜
6
老子的思想
目 录一、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通过著述《道德经》,表达他“小国 寡民”的社会理想,其最高境界是“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首先提“万物之宗”的思想,把“道” 看成是无形无名的形而上本体和总规律,贯穿 于天地人的始终。
7
2019/1
道为何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为之名曰大。
15
•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 “天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 现存《庄子》一书,全书分为内、外、杂三篇。老子和庄
子的思想被后世的人称为“老庄”思想。
16
庄子的主要思想
• 一.庄子的生死观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齐物论》)
17
鼓盆而歌
•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 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 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 庄子说:“不然。是 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 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