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的危险——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合集下载

从追问技术本质到探寻人类救赎之道——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思想新解

从追问技术本质到探寻人类救赎之道——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思想新解

从追问技术本质到探寻人类救赎之道——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思想新解王伯鲁;宋洁【摘要】在学术生涯后期,海德格尔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技术问题上.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他追问出技术的本质——解蔽,而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之特征,进而形成了现代技术的特有本质——座架.在此本质下,人的显现方式被遮蔽了,被现代技术促逼的人类趋于单向度化,自身的无限可能性被技术剪裁、挤压,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是向着被遗忘的人的无限可能性展开的,他力图找回人的多样性,并借由“允诺”一词,道出人是自然的守护者,赋予人最高的尊严.海德格尔的追问凸显出在技术时代回归哲学与人文的必要性,对于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8(026)008【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海德格尔;追问;技术;人的救赎【作者】王伯鲁;宋洁【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31现代社会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促使海德格尔在探寻“存在”的道路上,将反思的焦点转向了“现代性”问题。

早在1938年所写的《世界图像时代》一文中,他就开始深入探究现代科技问题。

到1953年撰写《技术的追问》时,他已经系统性地对现代技术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全面反思。

海德格尔用“此在”来强调人的存在,“此在不是现成摆在那里的东西。

无论把此在描述为什么东西,总穷尽不了他的存在”[1]56。

作为一个强烈的人道主义者,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是为了使人类摆脱现代技术的算计性思考方式,建立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进而展开人类本性中的无限可能性。

海德格尔追问现代技术的思想极其深刻,对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尤其是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它像一颗子弹直穿现代社会的胸膛,让自笛卡儿以来一直处于主体地位的人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精)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精)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论文导读: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籍西方思想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海德格尔一直深思科学技术并深切的关注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技术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是一种生产力。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集置,现代技术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籍西方思想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海德格尔一直深思科学技术并深切的关注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统治力量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人们一方面从技术发展中受益,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评,对于形成当代环境保护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分析 1.1传统观念中的技术本质“技术术不同于技术的之本质,如果我们要寻求树的本质,我们一定会发觉,那个贯穿并且支配着每一棵树之为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一棵树,一棵可以在平常的树木中间找到的树”[1]因此在追问技术本质中,技术的本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当我们仅仅追问及表象和技术的因素,那么我们将会被技术所束缚,什么也就看不出来了。

按照最为原始、古老的看法,“我们问技术是什么时,我们在追问技术,尽人皆知对我们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其一曰:技术是何目的的手段。

论文参考网。

其二曰:技术是人的行为。

论文参考网。

”[2],海德格尔把传统的观念称之为“流行观念”,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流行观念”不过是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从某种角度讲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没有准确的解释技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正确的东西总是要在眼前讨论的东西中确定某个合适的东西,但是,这种确定要成为正确的,绝不需要揭示眼前讨论的东西的本质。

解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解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那么何为工具性呢?海德格尔 首先就从这一点入手开始 了他 这就对 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 自然物质的存在不 的追问之 路。他首先区分 了正确和真实的不同,之后又对技 再仅仅是简单的作为某种存在物而是在技术 的支配下被摆置 术的工具性做 出了一个相对正确 的定义 : “ 一个工具乃是人们 和订造 着的东西。如莱茵河上的水 力发 电站 ,伴随着涡轮机 借以对某物产生作用、 从而获得某物 的那个东西” 。然而在生 的创造与使用 , 水利发 电厂被摆 置到莱茵河上, 莱茵河也因此 活中,引起某一现象的东西通 常被 我们称之 为原 因。这种东 失去了它原本作 为 自然风 景的意义 ,被订造成了一个水压的 西可 以是某一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种手段或工具 。从这 供应者。在 这个过程 中,现代技术似乎使原本被遮蔽 了的 自 个角度来说 ,技术的应用 过程 就是 一个 因果关系起支配作用 然物质 的能量被开发 出来 ,但 同时这个被开发的 自然物质也 的过程 。关于原因的学说,最 为著 名的应属 古希腊哲学家亚 因此发 生了改变 , 他们 由原本 的 自然对象变成了一个持存物 。 里士 多德的四因说, 即质料 因、 形式因、 目的因、 效果 因。其中 所谓持存是指某 一事物被 订造 后的特有状态 。 海德格尔引用

中, 这 四种不 同的招致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他们的共同作 摆 置和订造 的主体必然是人 。很显然这种观 点是建立在主客 用下将某物带入 到显现之 中。即使某种不在场或是原本不存 二分体 的思维模式之上的 。与其不 同,海德格尔的技术观是 在的东西进入 到在场而得 以出现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招致 建立在现象学意义上的 。他认为人虽然 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
效果 因以决定性的方式规 定着其它 因果性 。至此我们可 以看 持存一词主要是为了标示那种被促逼的一切东西的在场方式。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

[ 中图分类号 ] N 0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0 7 5 5 ( 2 0 1 5 ) 0 3— 0 0 4 8— 0 6
不 管是 在 欧洲 大陆 , 还是 在英 美 或其他 国家 , 把 技 术作 为专 门研 究 对 象 的哲 学 家寥 寥 无 几 , 海德 格
尔 则是 其 中之一 。既是 因专 门研 究技 术 的哲学 家很 少, 也是 由于海 德格 尔在 哲学 史上 的 地位 , 海德 格 尔 的技术 理论 对 技术 哲学 有着 广泛 而深 远 的影 响 。然
有 影 响的著 作 中起 什 么作 用 。从 书名 可 以看 出 , 海 德 格尔 这部 著 作 有 两个 最 主 要 的关 键 词 : 一是 “ 存
Vo 1 . 1 6 No. 3
J u n . 2 01 5
对海德格尔“ 技术哲学” 的追问
舒 红 跃
( 湖北 大学 哲 学学 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2 )
[ 摘 要] 海德格 尔的技 术理论在 当今哲 学界有 着广泛 而深远 的影 响 , 然而 , 海德 格 尔对( 现代) 技 术 的评价是 否 定性
第l 6卷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南华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U n i v e  ̄i t y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标则 是对 时间进 行 阐释 , 表 明任 何 一 种 存 在 之 理 解 都 必须 以 时 间 为 其 视 野 。 ” … 这 段 话 有 三层 意 思 。

浅思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思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思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牛利利【摘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本质进行了沉思,他将技术思考为一种解蔽方式,因此,技术属于真理领域.现代技术的本质则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也就是集置.在集置起支配作用的现代,人类处于一种极大的危险中.技术的危险和救渡都来源于技术的本质,只有对危险进行沉思,救渡才会显露出来.【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解蔽;集置;真理【作者】牛利利【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愈来愈成为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

称它有“魔力”,是因为一方面它以它巨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了世界,让身处其中的人尽享物质的便利。

一方面,技术也和人的异化相联系,让人在欣喜中惶惑,胯下的飞奔的骏马如果脱缰又该如何。

既依恋又从内心深处觉得恐惧,这就是魔力。

“技术”一词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领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在他关于技术现象的名篇《技术的追问》中看看他给出的回答。

“科学”与“技术”这两个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经常连用,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让世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技术力量究其根本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和集成,技术是科学的外化。

按照这一思路,关于技术的追问便可以归置到关于科学的思考中去,将它作为关于科学沉思的一道课后习题。

“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按照地位而论,同样重要的现象是机械技术。

”①海德格尔如是说。

在海德格尔这里,关于技术现象的思考是独立的,它在地位上和科学现象的思考是等同的。

科学,显然不是技术的本质之源。

相反,是技术要求着科学。

海德格尔在发问之初便将技术现象和科学现象相独立起来,追寻技术之为技术的本质之源。

一、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属于真理领域那么技术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的方式②。

技术又何以是解蔽呢?海德格尔首先分析了银盘的生产。

解释学现象学视域中的技术沉思——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解释学现象学视域中的技术沉思——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Ab ta t N wa a s t e w r S i h a e o e p zl so c n lg .S t Sv r r e t o St el c n t c n l— s r c : o d y h o l i n t e fc f h u ze f e h oo y O i’ e u g n r o rf t e h o o d t t y f U e o
M e iato f Te hnoog nd r Ho io o r n utc Phe me i y dt in o c l y u e rz n f He me e i no noog
— —
Hed g e S I qurn fTe h oo y i e g r’ n ii g o c n l g
… …

回荡 于 我 们 所谓 的解 蔽 中。 …… 罗 马 人 以 ‘ 理 ’ 真 词译 之 。 ‘ 页 ’ 第3 ’ o
揭 示技 术 的 真实 本 质 ,因 为它 只 回答 了技 术 “ 什 是 么”,而没 有讲技 术之 “ 如何 ” 显 现 、出场 。 “ 对于技术的正确的工具性规定还没有向我们显 明技术 的本 质 。 为 了获 得 技 术 之 本 质 ,或 者 至少 是
达到技术之本质的近处 ,我们必须通过正确 的东西 来寻找真实 的东西。 _( 为了从正确的观念着 ”2 第 9 J 手进而 达 到真实 ,必 须 阐明 “ 具 ” 这一 概 念 ,工 工 具就是手段 ,而手段之为手段 ,是通过它所作用 的 东 西 ,是 由于我 们 由之 而 能 获得 的东 西 ,这 就 导 向 了因果性 问题 ,技术成 了因果关系 中原 因的方面。 可是原因的本意是什么 呢?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四因 说 ,它们是 :cuam ti i 质料 因) as f - as a rl eas( 、cua o r m l 形 式 因 ) as fc n ( ai s( 、cuae i s 动力 因 ) 和 cua i fe as i l 目的 因) f ai ( n s 。人 们 一 向把 原 因看 成 是 导 向某 种 结 果 的东西 ,只有 动 力 因才 是标 准 的原 因 ,而 目的 因则是 结果 方 面 的 东 西 ,它 显然 不是 原 因 ,这种 理 解是不符合古希腊人 思想 的。在古希腊 ,因果性与 作 用 ( i e 和 造 成 ( e i e ) 毫 无 关 系。 wr n) k bwr n k OTO cuas tt L, asl ,原 因 )意味 着 招 致 ( eshle )  ̄( i vr udn , c “ 四原因乃是本 身共 属一体 的招 致方式 ” ] 。 [‘ ’ 第 “ 四种招致方式把某物带人显现中。它们使某物进入 在场而出现 。它们把某物释放到在场 中,并 因而使 之起动 ,也即使之进入其完成了的到达之 中。招致 具 有这 种进 入 到达 的起 动 的 特征 。在 这种 起 动 的意 义 上 ,招 致 就 是 引 发 。 [ 页 例 如 ,在 祭 杯 中 , ” 第 ] 银作为质料招致祭杯 ;形式担负其外观 ,使其不 同 于胸针或戒子 ;目的因使祭杯成 为礼器 ,祭杯属 于 寺 庙 和信 徒 ;最 后 ,动力 因— — 银 匠 ( ) 对 于上 人 述 三种 原 因仔 细考 虑 、将 它 们 结 合 在一 起 招 致 了祭 杯 。通过这 种 招致 ,祭杯 呈 现 出来 ,这种 招 致使 “ 尚未在 场 的东 西 在 场 ” ,这 种 生 产 ( oei) 意 义 pi s s 上 的招 致 在古 希 腊被 称 作 " tc ( 产 ) “ 总 r -r 生 r q ̄ o 。 对 是从不在场者向在场过渡和发生 的东西来说 ,每一 种 引 发 都 是 产 出” _(9页 引 发 的诸 方 式 ,即 四 。2第 ’“ 9 J 个原因 ,是 在产 出之范 围内起 作用 的。通 过产 出, 无论是 自 中生长的东西 ,还是手工业和艺术 中制 然 作 的东西 ,一概达乎其显露 了。……产出从遮蔽状 态而来进入无蔽状态 中而带 出。唯就遮蔽者入于无 蔽领域到来 而言 ,产 出才发生。这种到来基 于并且

危险与拯救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和克服

危险与拯救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和克服

文章编号 1673-2219 2006 0 界在以不同的方式被构造或者展现 Ent 展现着不同的世界 而在构造或者展现参与到其中的 远非单纯的手段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构造和展第 27 卷 第 2 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ol.27 No.2 2006 年 2 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 ngineeringFeb.2006危 险 与 拯 救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和克服黎 娟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摘 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海德格尔等人文主义哲学家意识到危险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的解读 揭示技术 的本质和技术作为新时代的 最高的危险 的意义 以及分析海德格尔关于克服现代技术的理解及其方式关键词 海德格尔 现代技术 危险 克服 中图分类号 B305文献标识码 A2-0097-03海德格尔作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对现代技术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忧患意识 并用自己的存在主义理论对现代技术的本质 和根源作了全陎的解释 揭示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技 术的本质和影响 认识现代技术的危险和拯救的力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义 我们先从技术的本质入手对现代技术进行探索一 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在同义上使用术语 现代技术 和 新时代的技术虽然海德格尔没有明确定义 一般来说 我们把 现代技术 或者 新时 代的技术 限制在最近一百年自发明电动机以来的发展 这样做的 目的是为了接近海德格尔把新时代技术作为整体来把握 并将它与新时 代以前的技术进行鲜明对照的目标 对于技术 无论是现代技术还是与 之相对的传统技术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对技术的规定都可以还原成两个 方陎 其一是 技术是目的的手段 或者称合目的的工具 其二是 技 术是人的行为这两种对技术的规定是一体的 因为设定目的 创造 和利用合目的的工具 就是人的行为 技术之所以是 包含着这种被制 作和被利用的东西本身 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需要和目的 这些设置 的整体就是技术 [1](925)海德格尔以雅斯贝尔斯为代表对这种可还原 的技术概念进行了批判 称它们为工具性的和人类学的 流行观念 海德格尔并不否认 流行观念 的正确性 但是这种对技术的规定还没 有揭示技术的本质 只是 单纯正确的东西而不是 真正的东西 就象概念 诗是词汇的堆积 一样 是大实话 但没有击中本真的东西在追问技术的本质时我们必须提问 工具性的东西本身是什么诸如工具和目的之类的东西又何归所属 [1](926)在这里 手段将不再 是单纯的手段 用海德格尔的话说 它是 事物和世界的构造因为在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中 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展现自己与土地 自然 甚至整个世界的关系 因此技术不仅仅是手段 技术是一种 展现方式 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 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 领域就会向我们打开 这是展现的领域 即真理的领域[2](16)人们曾经对世界和事物有过各种不同的理解 有的认为是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万 物 有的认为某种理念才是本真的存在 有的认为是物质化学过程构成 了世界 还有的坚信来世的充实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这说明事物和世收稿日期 2005 10 20 作者简介 黎娟1983 女 湖南岳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bergen 着 不同的构造视野 的过程中 手段或者目的是自身 现世界时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呢 在分析这点之前 我们要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目的 手段 影响和 效果等诸方陎进行对比 拿传统农业来说 农民耕作的目的是满足自己 的口腹之欲和生存之需 当然 有些是在某种神圣的授意下进行劳作和 土地的开发的 他以造物的名义开始和结束他的工作 农民进行劳作的 工具或手段停留在使用动物作为帮手或者简单的器械 他严格按照祖上 的规矩进行劳作 并感谢上天或上帝 赐予的丰厚收成 他将土地看 成衣食之源因此充满爱怜之情地珍惜和保护 对他而言 生长的过程十 分神秘 是不可知和不可制造的 因此虔诚的态度可能有助于耕种和收 获 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技术指引下的现代农业是怎样的状况 他唯一 地受他的经济利益所驱使 对他来说 工作不是什么委托 也没有更进 一步的意义 而是单纯的生产而已 并为了生产 最大规模的机械设备 被投入使用 对他来说 植物和动物是化学的生理学的状况 生产过程 由专门设立的研究所加以研究 直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制造出来 因 此 他对土地和植物大量施用无机肥 农药和灭草剂 对动物和植物用 激素 人造光等等去处理 为了得到 企业管理上的最佳效果 他把 收获品看作他的生产的结果 并销售给农业机构 而这农业机构不顾世 界范围的饥饿 销毁掉不小的一部分 以便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 [2](19) 虽然这段话描述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西方国家的状况 但是现代技术 对世界的干预到目前为止情况只有愈演愈烈 情况的转变表明现代技术 比较传统技术而言 增加了对土地 动植物 整个地球 甚至地球之外 的宇宙空间的控制 海德格尔称现代技术为 纯技术的世界构造这 就是它作为新时代技术的独特之处 在新时代之前的历史中 技术参与 世界构造与其他展现方式 宗教等 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在新时代 技 术成为普遍的 对人和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加以规定的力量 在纯技术的 世界构造之下 生物和非生物都成为单纯的技术材料二 现代技术作为 最高的危险在 流行观念 对技术的工具性和人类学的解释中 技术对无一例 外的被认为是 人的行为是人的行动的展现 而在海德格尔对现代 技术的解读中 现代技术是 先于人的行动的展现他指出 流行观 念 的错误在最广义上并且按其多样性的显现来看 技术被视为人 所策划出来的规划 这种规划最终逼人作出决断 他是想成为其规划的床等等 因而被限制在某个功能之上 海德格尔承认认为现代的本质在于 了中世纪的束缚 [5](83)的观念是正确的 致了一些谬误 这些谬误阻碍着我们去 度其本质的范畴 当然 随着人的解 主义 决定性的事情并非人摆脱以往奴仆呢 还是想依然作为其规划的主人 通过这一关于技术世界整体 的观念 人们把一切限制在人的身上 并且充其量 得以要求一门技术世界的伦理学 囿于这种观念 人们就强化了这样的一种意见 即技术仅仅是人的一种事情 [1](654)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理解是正确的 但不是本质的人诚然能够决定 他愿意采取这个或那个技术行动 就此而言 技术实际上是人的行动但是 这个或那个东西借以显示以 至于它们才表现为技术上值得意愿的或值得追求的东西的方式方法 决 不能靠人的意志制造出来 [2](66)也就是说 对技术的人类学解释忽略 了一切技术行动的前提 人能够决定的只是运用何种技术手段以及在什 么时间 地点运用 却不能支配这种行动的可能性的条件 整个自然展 现为纯技术的物质 整个世界作为纯技术的构造 这种回答让人难以理 解 企图明白这点我们要从现代技术的根源上去寻求海德格尔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闻名 他的技术观也是建立在对 存 在 的探讨的基础之上的 在海德格尔虽然没能获得关于存在的明确答 案 但我们可理解为存在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实在的整体或某一方 陎 而是指存在者之所以成为存在者的最原始的可能性 它盛行于所有 存在者之中 却又超越和主宰它们 存在是事物赖以不断产生 呈现的 方式 它本身就是 天命Destining ,是显现万物 赋予万物生机的 超人 超自然的力量和过程 对于这种理解 海德格尔相信 传统形而 上学是不能达到的 传统形而上学总是局限于对存在者的讨论 没有能 深入存在本身 他们执着于存在者 误以为存在者就是存在本身 并 力图将一个特殊的或想象的存在者 如柏拉图的理念 经院哲学家的上 帝 笛卡儿的我思 黑格尔的客观理性 尼采的权利意志推演为本体 论的存在 [3](127)海德格尔认为要探讨现代技术的根源 就要从形而上 学开始 因为囿于对概念范畴进行逻辑推理的形而上学必然遗忘存在 并推出各种存在者当作本体论的存在 并试图用概念来规范和说明所有 存在者 这就使得支配和役使存在者成为可能 也就注定要造成技术的 勃兴 所以 现代技术是建立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的 形而上学 为现代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道路[3](127)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时代是现代技术的起源 正是柏拉图的 理念 使存在抽身而去 理念代替 存在成为所有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原因和根据 由于这种形而上学的理 念论的提出 人因此被赋予了用理念来识见事物 进行思考的能力 有 了把他的知识当作控制和设计他所陎对的世界的工具的可能 而到了笛 卡儿这里 我思故我在 表明人通过思维获得了自我确信 人能够表 象世界 把它们当作自己思维 从而处置与支配的对象 人于是越来越 获得一种独特地位 可以居于所有存在者之上 统治和支配世界 最后 尼采的权利意志这种为实现自己意愿而创造条件的过程表现了一种虚 无主义的极致 在尼采哲学中 存在被贬低为一种价值 存在不再是存 在 事物自我呈现的能力毁灭了 实在的每一个方陎 每一个特色都服 务于作为主体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示的权利意志 并受其支配 权利意志 是现代人的本质 一方陎权利意志指引着人们从事技术实践 人通过权 利意志增强和建立了他对世界的统治与支配能力 尼采所说的 超人 overman实际上就是现代技术人超人 这个名词并不特指某一 个体 相反 它从类的意义上来说 指的是那些活跃在现代技术时代的 现代人 超人充分实践权利意志这种最高程度的主体性 支配和控制着 世上的每一件东西[4](96)另一方陎 人空有权利意志 不自觉地冒险 而行 他把自身托付给技术处理 把人性分化成一个市场计算出来的价 值 因而忘记了存在人自以为了解和掌握现代技术的本质 因而肆意行事 没有意识到 现代技术作为新时代的 最高的危险 给人类造成的真正威胁 海德格 尔从技术的本质和根源出发看到了技术不为人所控制的一陎 因而把现 代技术定义为新时代的 最高的危险并且强调这种危险不是我们从 表陎上所看到的原子弹的爆炸 而是技术的本质所显现出来的真正基础 98的东西 技术世界的展现有着种种并不难察觉的特征在海德格尔看来 由于现代技术的意志 一切东西变成了物质 变 成了材料 事物被展现为单纯可塑造的 遭受着技术任意性的物质 这 单纯的物质化在历史中是空前的 是现代技术的典型的展现 不仅非生 物的物质 包括动植物和人自身也变成了单纯的可塑造的物质意味着连 人也丧失了任何形式的独立性 自身性和尊严 事物所享有的各独特的 意义和作用都被否决了 把动植物 金属 大地和人都变成单纯的物质 这一种展现 使一切都化成千篇一律的和无本质的东西 否决事物所享 有的等级 并抹杀了任何区别 只为了在技术生产中可以毫无限制地加 以利用 这种整齐划一使具体的实在性中的事物隐退了 并使它们的存 在日益进入谋算中钱的价值 事物的存在表现为市场价格 在新时代以 前 事物的展现不仅让东西本身保持原状 而且通过它与别的东西的暗 示关系 通过它在形而上学的内容上的 多于 如生命性 被创造性 等等 取消了向功能的缩减 以致于使一种多陎性产生 而在新时代 事物被缩减为它的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 空气展现为氮 土地展现为矿 事物被功能化了 人通过向自身解放自己 摆脱 但依然是肤浅的 因为 它导把握现代的本质基础并由此去测 放 现代出现了主观主义和个人的束缚而成为自己 而是在人成 为主体之际人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成为那种存在者 一切存在 者以其存在方式和真理方式把自身建立在这种存在者之上 人成为存在 者本身的关系中心[5](84)此处表明了在人的自身理解和对自然的理解 中的决定性的变化 人从一切存在者中超拔出来 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 切存在者的关系的基础 而其他存在者在与主体的 对峙 中得到自己 的地位 成为对象 因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为存在 在人和自然 的关系中 有计划地估价自然的对象 譬如它们是活跃的或不活跃 的 成为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基本方式 以致于最后 自然的可预测性 被冒充为世界秘密的唯一的钥匙 可预测的自然作为被认作是真的 世界夺取了人的全部努力 并把人的想象僵化成单纯估计的思想 [2](47) 事物被当成 可生产的对象被看成物质的和可预测的东西 与事物 打交道不再有什么顾忌 对事物也不尊重其独立性和自身性 并不探讨 事物的各独特的状况和特性 而是 命令式 地打交道 把作为对象和 材料的世界合并为完全的统一性和单一性新时代以前人与事物打交道时 总有其他的力量起重要的作用 例 如神灵的参与 事物的灵气 神或圣物的帮助等等 从前人们的活动总 是被包括在现实建立之广泛的基本视野当中 但是现在技术劳动 作为纯粹人的生产的单纯的加工 不只是与已经构造的事物在存在上打交道 而是恰如对象化 功能化等从属于世界产生的本体论的根本事件 事物和自然构造为单纯可加工的 [2](53)现代技术的 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不断增长的使用和消费任何种类的存在者 单纯的消 耗取代了对享有尊严的事物的使用 单纯的剥削取代了对自然的礼物的 接受 然后技术世界用 替代 来取代不断的消耗直到耗尽 整个技术 世界展现的种种特征不是孤立的 它们集结的方式是唯一从技术交 往中得到自己的规定性的事物 被降格为单纯的物质和材料 这只有通 过消灭它们的天然的和自主的本质 即通过齐一化才能被达到 这样就 有可能为一定的目的而把事物功能化 这仅由于人的绝对性的要求 即 通过世界的对象化才是可实行的 这对象化是与事物和世界的纯计算的 交往的前提条件 纯计算的交往确保了人的有意识的贯彻和统治 以这 种方式 事物在纯粹的可生产性中构造自己 并成为劳动的单纯的物质 这样就可听任耗尽和取代 [2](56)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世界的看法中贯穿了两个概念 即 挑战于 自然的可预测性被冒充为世界秘密 可预测的自然作为所谓真正的世界占用 改变为和硬化为单纯估计的思想 可疑 为微不足道的想象的东西 甚至不再令 况而言 在科学上可记载的大脑波动中 草地 哪里还有人 不是大脑 而是明 Herausforden 和 限定Stellt 挑战是指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状 态的展现 限定就是从某一个方向看待事物 取用某物 在现代技术的 支配下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有的东西都被汇 入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在于实现 技术对事物的控制 海德格尔将具有这种有用性的东西称为 持存物 Bestand ,并认为它表明了事物在现代技术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现 代技术将每一件东西展现为持存物 但这种展现只有在人遭受挑战性的 要求去将实在转变为持存物时才会出现[3](142)海德格尔把这种挑战性 的要求称之为 座架Ge-stell,将它作为技术的最终本质和技术作为最高的危险的根源 他是这样定义的座架是这样一种限定的集合 这种限定限定人 亦即挑战人 使他以命令的形式将自然展现为持存物 座架就是这样一种展现方式 它支配着现代技术的本质 但他本身却不 是技术的东西 [4](17)所以 技术作为 最高的危险 的意义不在于技术本身 而是技术 本质的东西 技术时代的危险在于人们偏离了对 天命 的追随座架 掩盖了其它一切展现的可能性 人通过技术活动将自然和事物展现 为持存物 身处持存物中的人本身也处在险峻边缘 时刻有沦为持存物 的危险 同时由于现代技术将自然和事物展现为对象性的持存物 不仅 损害了事物也使人远离事物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四重性的 事物之为 事物便在于它是天 地 人 神四元的汇聚 然而现代技术却打破了事 物的四元一体结构 使事物不再成其为事物 [3](149)作为一种天命的展 现 技术本质是一种拒斥人进入原初的展现并进而去体验更原初的存在 的危险 这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危险三 拯救的力量虽然海德格尔习惯于提交问题而不给出明确答案 但是在对技术危 险的拯救这里 他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诗为我们提供了参考But where danger is,grows 哪里有危险 The saving power also... 哪里就有拯救的力量[6](318)海德格尔澄清了 拯救 在这里的深层含义 它意味着 追溯到某 物的意义最开始出现的时候 寻回某物最原初的意义 [6](318)如果荷尔 德林的诗真的包含真理 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技术本身来克服技术 但是 要拯救就必须寻找技术生长的根源 我们该怎么做呢海德格尔认为克 服技术和技术所招致的危险 要比通过单纯的否定技术达到克服技术复 杂得多 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和排斥 而是把限定和挑战收回和接纳到 使之得以可能的事物和世界的真理的基础上 同时在词的搭配 座架作 为技术的本质 中本质 应当作为动词来考虑 作为在持续或提供 的意义上的 存在并活动着这就意味着 座架是技术的提供者 即 向人提供存在者的存在的一种未隐蔽状态 [2](186)因此只要人们在思维 和行动着 拯救者的成长到处要求考虑到事物本身的未隐蔽状态 因为 事物到处都由技术剥夺了它们的特性 现代技术本身并不带来拯救的力 量 只有对技术的本质进行领悟 沉思与体察才提供这种可能性 这种 领悟 沉思与体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 思 对在这里所企求的 沉思来说 关键在于为思想的简单的和不引人注目的一步做出准备 做准备的思想看重照亮某个活动范围 在这活动范围里存在本身能够使人 在本质上陎又进入本来的关系 进行准备是这种思想的本质 [5](194)这 种沉思的思想中 没有固定的概念 也没有固定的标志能够表明这思想 本身 它构造自身的方式就是沉思具体的现象 它对具体的和日常的观 念和概念加以追问 以便看清楚技术时代所发生的一切 唯有这样的沉 思才要求终止纯技术的展现 并当它考虑到对自然和世界所作的无法加 以辩解的压迫和降格时 它最终完全地命令终止纯技术的展现 这就是 海德格尔眼中沉思的力量 唤醒沉思的力量对限制和克服技术来说是必 要的 因为只有当沉思的思想在任何可能的机会那里考虑技术对自然和 世界的挑战和限定时 它或许能在人与存在的关系方陎准备新的基本的 并允许事物和世界具有自己特性和自身性的关系在谈到对技术的克服时 海德格尔提到了现代科学知识在这方陎同 样需要被克服的理由可疑的东西在于 技术上可统治的科学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如同两个陌生的领域彼此鲜明对照 习惯于同样地由历史 决定的人的居住 并随着经常的加速彼此离得越来越远 可疑的东西在 的唯一的钥匙 可疑的东西在于 了人的全部努力 并把人的观念 的东西在于 天然的自然被贬低 诗人们感兴趣 限于我们的情 哪里还有开花的树 哪里还有 天也许死去而从前向我们走来的 人 [2](195)海德格尔探讨了两种自然知识 技术科学的和天然的思维 着和栖息的人的 在这里只有科学知识被当作对事物的真正认识 这使 得现代科学放弃事物本身 以便把它们整理成对象化和供谋算的东西以 适合技术的操纵和统治成为可能 而在天然的知识中 事物的自身性和 特性能被更本原地显示出来 所以 让天然知识恢复应有的权利也是克 服技术的一个方陎在技术世界中为事物和世界的真理的本原的表现开辟活动领域是 人克服现代技术的最高任务 人们在沉思中找寻自己的本质 追问技术 的本质 唯有在这种沉思的中 海德格尔看了克服现代技术的可行道路 在荒芜的技术世界中作存在的思索 是海德格尔毕生的天职和任务 就 如他自己所说我们越靠近危险 越接近拯救力量的澄明之径 越是诸多疑问 而这疑问正是沉思的虔敬[6](411)参考文献[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2][德]冈特 绍伊博尔德宋祖良译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M.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New Y ork:Harper a nd R ow,1997. [5][德] 马丁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 林中路[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7.[6]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from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 rev.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I nc.,1993.Danger and SavingHeidegger’s questioning and overcoming modern technologyLI J uan(Institute o f P ublic A dministration,Hunan N ormal U 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 ent of modern t echnology m ade h um anism p hilosopher l ike Heidegger and so on r ealizing t he d anger, This article t hrough t he analysis of Heidegger's t echnical p hilosophy, promulgates the essence of t echnology and takes t he significance of t echnology with " the highest danger "of new t imes, a nd analyzes H eidegger’s u nderstanding about overcoming t he modern t echnology and i ts w ay o f i t.Key words: Heidegger m odern technology danger overcom e99。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4500字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4500字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4500字摘要: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本质居于集置之中。

在促逼下,人及周围事物成为持存物,遮蔽本身存在。

贯通并且统治着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意义上的摆置之特征,人无意识的疯狂的摆置将人与世界都置于危险之中。

最终他在艺术领域范围内,把人从物欲横流中解脱出来回归本真的自然生活方式之中。

毕业?关键词:解蔽;促逼;订造;持存;集置?海德格尔追问技术,并且剖析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他认为当这种关系把我们的此在向技术之本质开启出来时,就是自由的。

他的追问从对传统技术观的批评开始,在他看来,技术体现在人和人所置身其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规定中。

他用晦涩的语言,对技术的本质做了严谨的追问,认为技术的本质居于集置中,在促逼下,人及周围事物成为持存物,遮蔽本身存在。

最终在艺术的领域找到了解决危机的方法。

?一、对传统中性技术观的批判?海德格尔提出“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1]的观点。

例如:树,如果我们要寻求它的本质,便会发现贯穿并且支配着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树。

我们不会说有绿色的叶子,笔直的茎杆……,却会说它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树根深入土壤内部吸取养分……。

如此一来,树的本质已经脱离原来称其为树的东西。

?他以同样的逻辑提出“技术之本质也完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2]的观点。

我们只有去表象和追逐技术因素找出或者回避这种技术因素,才能不会经验到我们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无论我们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都会不情愿的束缚于技术。

倘若认为技术是中性的,便只能听任它的摆布,同时也使我们对技术之本质茫然无知。

?传统技术观有两种:一种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另一种认为技术是人的行为。

因为设定目的,创造和利用合目的的手段,就是人的行为。

技术包含对器具和机械等的制作和利用,包含技术为之工作的各种需要和目的,因此可以被叫做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他认为关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却不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于是得出“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3]。

去蔽,还是遮蔽——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精)

去蔽,还是遮蔽——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精)

去蔽,还是遮蔽——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为何如此呢?这在于,作为真理展现的一种方式,技术的去蔽是一种挑战性的,其前提与基础就是“设定”(stellen)。

所谓设定就是从某一方面去看待某物,取用某物。

现代技术设定自然,挑战自然,将事物变成为持存物(bestand)。

事物作为存在者在表象中成为对象,世界则被把握为图象。

因此,技术的去蔽不是本真的。

海德格尔把技术的这种挑战性的要求称为座架(gestell),并把它与技术本质相关联,他说:“现代技术之本质居于座架之中。

”[5]座架构成了技术的本质,技术由此关联世界。

座架将人与自然纳入到一个刻板性的结构中,“座架是这样一种设定的集合,它设定人,亦即挑战人,使他以命令的形式将自然去蔽为持存物,这些持存物从属于人并为人所用。

座架就是这样一种去蔽方式,它支配着现代技术的本质,而它本身却不是技术的东西。

”[6]这表明了技术的本质与技术之间的异化。

作为一种去蔽方式,技术之所以不再作为poiesis而去蔽,这是因为形而上学使技术成为座架,把自然物设定为技术的持存物。

技术的本质关联于存在的去蔽与遮蔽。

在技术的去蔽中,存在受制于技术,而以存在者的方式显现。

因此,技术的去蔽同时也是对存在的遮蔽。

在古希腊,自然(physis)指从自身涌现,也即去蔽。

这里的自然相关于存在、真理,而技术却干预了自然之本性。

近代以来,自然却常以自然物的形式成为技术的对象物。

技术的本质对存在的遮蔽,也是对真理的遮蔽,因为这里的真理只是存在的真理。

而且,这种遮蔽不同于真理自身的遮蔽(林中空地)。

问题还在于,技术的这种遮蔽本身仍未彰显,“现代技术的本质还长期遮蔽着自身;即使电动机已被发明,电子技术已经步入正轨,以及原子技术业已运行。

”[7]由此可以看到,技术的遮蔽是双重的:一方面,技术遮蔽着存在、真理;另一方面,技术还遮蔽着自身的本质。

技术的遮蔽及其双重性,极难为已成为技术的持存物的常人发现,似乎从未得到过深思。

海德格尔后现代科学技术观之追问

海德格尔后现代科学技术观之追问

海德格尔后现代科学技术观之追问[摘要]海德格尔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通过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的批判来追问现代科学观与技术观,从而揭示出现代科学最主要的“研究”本质以及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座架”特性。

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我们解决因科技所引起的诸种社会问题是大有启发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科学观;技术观;终极关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是当今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作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研究领域广泛,著作颇丰。

他把哲学所关注的中心从自然转向人本身,认为全部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存在,因此,人的自由解放乃哲学之神圣使命。

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和渊博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修养加上那种非自然科学化的现象学独特的眼光,使他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在《存在与时间》《尼采》《物的追问》《世界图象的时代》《科学与思考》等文著里,海德格尔就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特别是后期的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研究更为系统完整,树起了人文主义领域探讨技术哲学的一面光辉旗帜。

他以人本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反对科学主义,反对科学主义在我们这个时代所享受的优越地位,对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对人的统治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浪漫主义情怀展现了存在主义大师的深邃思想以及关注人类命运的大家风范。

海德格尔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哲学家,他说:“种种科学都是人的活动,因而都具有人的存在方式。

……科学研究并不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其最切近的可能的存在方式。

”[1](P14)可见,海德格尔是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的。

既然各种科学都是人的活动,因此,各种科学都是此在的生存方式。

由于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和存在者整体的问题,对存在者的理解和对真理的阐释乃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我们沉思现代科学的本质,旨在从中认识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技术的本质问题——我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doc

技术的本质问题——我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doc

技术的本质问题——我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摘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追问,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从而揭示出技术的本质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

关键字: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解蔽《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

据记载,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

当他用“追问是思之虔诚”来结束演讲时,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而是全场起立与掌声。

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

[1]这场演讲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关。

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

在他看来,技术既不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

相反,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

其次,对海德格尔来说,此种追问并不是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

相反,此种追问是一个关涉我们当代人类此在的历史性问题。

一方面,此种追问本身就是由进行追问活动的此在的根本性境况所规定的。

我们此时此地的此在是由科学技术来规定的。

科学技术已然成了我们的激情,成了我们时代的命运。

因此,技术之追问就是要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处境出发深思技术之本质,并且希望借此准备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另一方面,此种追问的发生与哲学的当代处境密切相关。

如果说19世纪把对技术进步的信仰同有保证的自由、至善至美的文明的满怀信心的期待统一起来的话,那么,随着相继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一切都被牢牢地归入过去的范围。

在这种处境中,思想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如何切中当今社会现实的问题———在一个完全由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现实中人如何能够理解自身。

一、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通行的技术观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或是人的行为,海德格尔把它称为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舒红跃【摘要】Heidegg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has an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oday’s technology philosophy field. However, Heidegger’s evaluation of ( modern) technology is negativ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first,Heidegger’s phi-losophy is an Existence Philosophy, not a Technology Philosophy. He has various prejudi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to technology. The second, by using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we can walk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Heidegger’s type of technology.%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在当今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评价是否定性的。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进行追问:第一,海德格尔哲学是存在哲学而非技术哲学,他对技术有着各种偏见和误解;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象学运动之内和之外的各种资源来走出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迷思。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技术哲学;追问【作者】舒红跃【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2不管是在欧洲大陆,还是在英美或其他国家,把技术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哲学家寥寥无几,海德格尔则是其中之一。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摘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用晦涩难懂而又诗意的语言反思了技术的本质,对技术及其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探究,分析了现代技术时代无所不在的危险,但又孕育着解救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克服技术的异化并通达本真的思路。

【关键词】技术的本质;解蔽;现代技术;座架;解救一、引言当今世界面临着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困境,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统治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人类的心灵由此产生异化,这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海德格尔在这个背景下对现代技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思考。

二、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分析通行的观念认为技术就是目的的工具或是人的行为,也可以被叫做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海德格尔也认为这种观念是正确的,但“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所以,对技术的工具性的规定并没有揭示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通过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来寻找技术的本质,工具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物而对其发生作用的手段。

这就涉及到了因果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causa materialies)、形式因(causa formalis)、目的因(csusa finalis)和结果因(causa efficens)。

海德格尔认为,在希腊思想领域中,因果性与起作用毫无关系的。

原因(causa)是“招致另一个东西的那个东西。

四原因乃是共属一体的招致(Verschuden)方式”“四种招致方式把某物带入显现中。

他们使某物进入在场而出现,他们把某物释放到在场中,并因而使之起动,也即使之进入其完成了的到达水平。

”在这种意义上,招致就是引发(Ver-an-bringen)。

四种引发方式的配合便一体地为一种带来所贯通,这种带来就是把在场者带入显露中。

这就是产出(Her-vor-bringen)。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告诉了我们“对总是从不在场者向在场过渡和发生的东西来说,每一种引发都是产出”。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 关键词 】 术的奉质 ; 技 解蔽 ; 现代技术; 座架 ; 解救 【 中图分类号 】 O B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8 1 1 o 6o 一 19 o 1 0—15 ( o)6 o 5 一 2 2
作 煤 和矿 石 的 来 源 . 矿 石 当作 铀 的来 源 。“ } ” 技 术 时 把 }’ 指 造
的 。不 如 说 , 是 被在 存 在 者 所 直 观 的 东西 。是 被 自行 开启 者 人 向着 在 场 而在 那 晕聚 集起 来 的东 西 。 存 在 者 所 直 观 , 被 被牵 引 入 存 在 者 之 敞开 领 域 。希 腊 人作 为存 住 者 的觉 知 者 而存 在 . 而世界不能成为图像 . 里也没有主客体之分。不仅如此 , 这 连 人 自身也 被 变 成 备 用 物 、 材 料 。“ 通 过从 事 技 术 而 参 与 作 原 人 为 一 种 解 蔽 方 式 的 订 造 , 过 , 造得 以在 其 中展 开 自己的 那 不 订 种 无 蔽 状 态 从 来 不 是 人 的 制 品 .I样 血不 是 作 为 主 体 的人 与 百 l 客 体 发 生 关 系 时 随 时 穿 行 于 其 中 的那 个领 域 ” 在 现 代 技 术 盛 行 的 时代 , 个 世 界 都 改 变 了 面 貌 . 了 非 对 象 的持 存 物 , 整 成 人 自身也 成 了持存 物 被摆 嚣 、 造 我 们 称 为存 在 的那 些 东西 在 促 逼 地 摆 置 中 被 揭示 为 持 存 物 . 成 这一 过 程 的 是 人 。 是 完 但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6期 ( 总第 9 2期 )
大 众 科 技
DA ZHONG KE J
No 6, 0 6 . 2 0

“困”于现代技术中的人该如何重获意义——基于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困”于现代技术中的人该如何重获意义——基于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 一) 虚无主义的源起与发展 “虚无主义”在哲学意义上的首次使用是在 雅可比写给费希特的信中,在雅可比那里“虚无 主义”指 他 反 对 的 费 希 特 唯 心 论。 他 认 为 费 希 特的先验观念论是对观念存在的基础———物质 本身的虚无,即这一先验观念论使观念丧失了其 存在的根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 1862 年出版 的作品《父与子》中使用“虚无主义”一词后,“虚 无主义”得到广泛应用。“虚无主义者是一个不 服从任何 权 威 的 人,他 不 跟 随 旁 人 信 仰 任 何 原 则,不管这 个 原 则 是 怎 样 被 人 认 为 神 圣 不 可 侵 犯。”这里的“虚无主义”指由虚无主义者个人持 有的一种反对所有建立在权威、传统、习俗等其 他特定有 效 价 值 基 础 上 的 东 西 的 个 人 价 值 观。 之后“虚无主义”很快成为俄国文学界对当时时 代反思的核心语词之一,作家们纷纷关注并思考 “虚无主义”同自己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随之 “虚无主义”的内涵由初始的个人世界观演变为 一时代的重要价值观并引领着社会思潮的发展。 19 世纪末,尼采从价值论角度发展了虚无 主义。在他看来,虚无主义是一场将临的历史运 动。“我描述的是即将到来的东西: 虚无主义的 来临……这场运动是不可遏制的———尽管有过 大规模的拖延企图……我叙述的是今后二个世 纪的历史……”[1]732 然而作为历史运动的“虚无 主义”实质是什么呢? “虚无主义: 没有目标; 没 有对‘为 何 之 故? ’的 回 答。 虚 无 主 义 意 味 着 什
收稿日期: 2018 - 05 - 12 作者简介: 成妍( 1994 - ) ,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40
宜宾学院学报
第 18 卷
代技术中的人重获意义,其基本路径无疑是反思 “本质”与思虑“存在”。

“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是什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是什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现代技术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不断创造出令人瞠目的奇迹。

人们奔走相告:数字化生存来了,克隆来了……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东西来了?尽管难以预料,但一切都是可能的,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现代技术办不到的。

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而它对这一切置若罔闻,依然迈着它的目空一切的有力步伐。

按照通常的看法,技术无非是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变事物的手段,手段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之造福还是为祸,取决于人出于什么目的来发明和运用它。

乐观论者相信,人有能力用道德约束自己的目的,控制技术的后果,使之造福人类,悲观论者则对人的道德能力不抱信心。

仿佛全部问题在于人性的善恶,由此而导致技术服务于善的目的还是恶的目的。

②然而,有一位哲学家,他跃出了这一通常的思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便从现代技术的早期演进中看到了真正的危险所在,向技术的本质发出了追问。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一种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构造方式。

在技术的视野里,一切事物都只是材料,都缩减为某种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

技术从来就是这样的东西,不过,在过去的时代,技术的方式只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非技术的、自然的关系。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大地是化育万物的母亲,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土地的赠礼,守护存在的秘密。

现代的特点在于技术几乎成了唯一的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地球的无条件统治”,因而可以用技术来命名时代,例如原子能时代、电子时代,等等。

现代人用技术的眼光看一切,神话、艺术、历史、宗教和朴素自然主义的视野趋于消失。

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仅仅成了能量的提供者。

譬如说,大地不复是母亲,而只是任人开发的矿床和地产。

畜禽不复是独立的生命和人类的伙伴,而只是食品厂的原料。

河流不复是自然的风景和民族的摇篮,而只是水压的供应者。

海德格尔曾经为莱茵河鸣不平,因为当人们在河上建造发电厂之时,事实上是把莱茵河建造到了发电厂里,使它成了发电厂的一个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技术的危险——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摘要: 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技术的负面影响人们已多有关注,然而这些却并非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占统治地位才是人类最高意义上的危险, 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

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

对现代技术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追随沉思的道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不管承认与否,今天的人类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各种技术,从生到死,从物质需
要到精神享受, 从国家到人个, 从生产到生活, 一切的一氏,人们把未来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寄托在技术身上。

然而,诸如核泄漏、电脑系统瘫痪、疯牛病爆发、臭氧层空洞和生态环境恶化之类的坏消息总会让人们不时受到打击。

技术仿佛能让人上天堂, 也能让人下地狱。

于是,悲观主义者宣称技术是潘多拉的魔盒,乐观主义者坚信这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 而大多数人比较愿意将技术比喻为一把双
刃剑,相信只要剑柄掌握在善良、智慧而又正义的人手中,宝剑就会降妖除魔而不是助纣为虐。

可惜的是, 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揭示出人类所面临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

把存在当作沉思主题的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及其危险作出了独特的解说, 这一解说表面上生涩怪僻, 实则深邃精微。

由这一解说我们不难看出, 对人类生存的最主要威胁, 其实并非出自突发的事件, 而是由缓慢、渐进、无法察觉的过程所形成的。

海德格尔现代技术是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动这个命题, 但这个命题并没有
说出本质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们说中国的山水画是由线条和墨块构成的!一样,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它根本无法揭示出中国画的本质。

正确的并不就是真实的。

海德格尔认为, “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 即与那种从
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显然, 在海德格尔看来, 技术不单纯是实现目的的工具或手段,而是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和建立中, 构成了维持现代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的关系类型。

他进一步指出: “技术乃是一种解蔽方式。

倘我们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适合于技术之本质的领域向
我们开启出来。

此乃解蔽之领域,亦即真理之领域。


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就是一种去蔽,即把隐蔽着的东西揭示出来, 或让隐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

因此, 这种去蔽的领域,也就是真理发生的领域。

由此,海德格尔所探讨的是技术本身的无蔽状态,他赋予技术以存在论上的根本性地位,他的探讨与任何把技术描述为工具的做法相距甚远。

既然现代技术是一种去蔽,那么危险从何而来呢?
危险之一: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去蔽是一种促逼。

这种促逼向自然提出了蛮横的要求, 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

促逼意味着强行向事物索取, 意味着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的状态以达到人类对它的技术需要。

现代各种高新技术的促逼!更是使得各自然事物独特的自身性、独立性和尊严荡然无存,例如我们现在可以要求猪只长瘦肉、要求西瓜长成四方形、要求河流改变流向。

危险之二:现代技术的这种去蔽还是一种对在场者的限定, 即Stellen(摆置) 。

海德格尔用Stellen 这个词表示只从一个方向上去看待具有丰富的存在内容的
事物。

Stellen 意味着从某一方向去取用某物(如从木材的方向去取用森林,从矿产的方向去取用土地,从试验的方向去取用小动物), 把某物确定在某物上,固定在某物上,定位在某物上。

Stellen总是定位。

危险之三:在现代技术这种去蔽方式的统治之下, 此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事物因为处处被订造( Bestellen) 而立即到场, 而且是为了本身能被进一步的订造所订造而到场。

最高危险:上述的三种危险都是对当今人类的巨大威胁,但它们并不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最高危险。

最高的危险在于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处于统治地位。

海德格尔说: “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来自可能有致命作用的技术机械和装置。

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类的本质处触动了人类, 座架之统治地位咄咄逼人,带着一种可能性, 即:人类也许已经不得进入一种更为原始的解蔽而逗留, 并从而去经验一种
更原初的真理的呼声了。


现代技术强调效率,它促逼人融入日益扩大的现代技术生产体系,在这个日益扩大的生产体系中,人成了劳动力资源,病人成了病人资源。

今天如果我们要从事同样的工作,问题则还要复杂得多。

但我们仍可效仿海德格尔的思路,从解析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具体技术创制入手。

下面,我们解析的对象将是一台苹果电脑。

苹果电脑是这个时代最奇妙的技术创制,它由一家以创意和行销为核心能力的产品公司推出。

对使用者而言,苹果电脑的成功不是满足了人们的一种已知需求,而是成功地创造和营销了一种新需求。

苹果电脑的成功只有在兼容电脑泛滥普及之后的今天才成为可能,海德格尔强调现代技术乃是一种促逼和榨取,而在这里苹果电脑促逼和榨取的对象甚至不是任何有形之物,而是一种心理需求。

这种需求由传媒放大成为时尚,并促使人们去消费和购买。

拥有苹果或一台苹果电脑是财富、品味和区别于一般人的象征。

今天,拥有苹果或一台苹果电脑就能够获得女孩子的青睐,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伴随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潜伏于水下,如果你不身处其中,你根本就不知道。

现代社会是构建在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基础上的,但等级并未就此消失。

等级在心理现象那里获得了支撑,德性或血统为基础的等级变成了心理满足的等级。

苹果电脑就是这样一种被创制出来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区别自己于他人的一个产品,它通过独特的外形、标识、质感、和用户体验存在。

这就是技术在当代的应用,在其背后,股票市值驱动公司和员工奔向一个定量化的目标。

定量的经济学用金钱来衡量和交换一切,这种定量化本身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

在一个以进步和定量为特征的体系中,可供计算的量越少,其精确性和可控性就会越高。

在这套方案里,一切价值隐退或被还原为金钱。

苹果是一家由美国人开办的在美国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它是全球化的企业,设计和研发在美国,而生产制造则被外包到了中国,因为中国无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台苹果电脑可以卖几百美元,但其中只有十几美元被留在了中国的组装工厂里,而关键的芯片设计仍然属于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创意活动,这部分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在美国本土完成的,这就出现了一种落差和错位,一个强调“自由和平等”的现代社会竟然是建基在一个无视“自由和平等”的前现代社会之上的。

这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有关、与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有关,也与中国式的强调“术”的技术观有关。

现代社会有多种特征,比如:普遍的教育、物质的丰富、全民保障体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民主政治、信仰自由、军队国家化等。

简单说,我们可能选择
一个没有“自由和平等”,但却充满“财富和快乐”的现代社会吗?从现代技术的本质分析,这种选择是不可能的。

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有赖于一个前提,即理性活动不再是私下和纯个人的,理性活动将是公开和整体的活动,这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永恒的活动。

科学是可以争论和置疑的,知识是可以传授的。

知识活动是永恒的社会活动,它与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相匹配,并需要一套制度和机制予以保护。

如果这套制度没有了,这种生活方式也就没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现代社会及其永恒进步就会随之消亡。

因此现代社会的根本是“自由”。

理性的创造活动需要从小的熏陶和养成,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自由国度里的臣民会有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的习惯。

以科学和技术为动力的现代社会就是这样运行的,它推行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保护科学和艺术的自由创造。

回到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我们已经通过一台苹果电脑展示了今天进行技术批评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然而,即便是海德格尔也没有给出摆脱技术困境的具体办法。

海德格尔承认,今天我们正是因为有这套现代技术所规定的促逼体系,我们才得以存在,这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命运。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态度是清醒而冷静的,但他的学说却容易使人误以为他是一个反技术进步论者。

实际上,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并不是要人们放弃技术进步, 返回到他所赞美的古希腊时代,而是想提醒世人,在貌似中立的技术背后, 还隐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系。

有人说,对于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来说, 海德格尔的关切显得稍远,但我们非得到最危险的关头才去追问技术
到底是什么吗? 请大家重温一下海德格尔发自内心的忠告:真正莫测高深的不是世界变成彻头彻尾的技术世界。

更为可怕的是人对这场世界变化毫无准备, 我们还没有能力沉思,去实事求是地辨析在这个时代中真正到来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