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内容摘要】追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处理学生回答的一种方式。问得好,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解除迷惑;问得不好,会导致学生陷入云里雾里,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故有效的追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追问的角度,
分别对正确答案的追“因”、错误答案的溯“源”、歧义答案的明“理”,拓展型答案的沟“通”等几个方面,探究了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追问有效性
去年农村送教,我在执教《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课堂上的一幕至今令我难忘:教师出示一个彩色转盘,红色区域占整个转盘的3/8。我问:“如果指针转动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会有几次?”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有一生回答:“指针转动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会有30次。因为一共转了80次,红色区域就能用80除以10,再用3乘10算出30次。”我没有听明白该生的意思,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就急忙转问:“谁听懂了他的意思?”结果又一生站起来,再次重复了回答。当时我觉得很棘手,匆忙之间只好自己解释了一下。过后,学生们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我明白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没有到位,学生的理解是不扎实的……
出现这种结果恰恰是我在执教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适时“追问”。课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追问引起了我的思索。
“追问”一词,最早始于南朝·陈·周弘正《和庾肩吾入道馆》:“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它是课堂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教师经常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提问往往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有效追问是一种问题的有效处理方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让学生从无知到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效追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追“因”——对正确答案的追问
当学生已理解某些事实和规律后,教师要追问一个“为什么?”或“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你是怎么分析和概括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等等,让他们回顾和展现思维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思维引向深处。
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学生们用各种方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其中一位学生提出:只要用面积单位在长方形的长和宽上各摆一行就能得出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图)
教师抓住时机,马上追问:为什么你这样摆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了?
学生解释:长里摆5个,宽里摆3个,横着看就是5个3,竖着看
就是3个5,都用5×3=15。
学生们豁然开朗,纷纷表示赞同这是一种好方法。
教师继续追问:这种摆法和全部摆满相比,有什么优越性?
“方便”、“节省材料”、“快速”……学生们马上活跃起来。
另一位学生受其启发,得出:只要用尺量出长和宽有几厘米,就是在长和宽上放了几个面积单位,再用长乘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们的认知在追问中得到深化。
正是教师有效而及时的追问,使学生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方形面积的理解,而且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课堂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二、溯“源”——对错误答案的追问
“有波折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差错是正常的,教师如果对错误置之不理或把答案直接告知,显然是“错上加错”。正确的做法要先分析学生的错误,追究产生错误的“源”,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正确的纠错方法,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为课堂增添一份风景。
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解答“果园里有桃树260棵,比梨树的2倍还多40棵,梨树有多少棵?”一题时,用算术方法解出现了(260-40)÷2、(260+40)÷2、260×2+40三种方法。对于这种现状,我没有评价,而是提出“到底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呢?怎样可以知道?请用合适的方法来说明列式的理由”。学生有的用画线段图,有的用说理,等到讨论结束,谁对谁错就一目了然。随即,我马上追问:“要使(260+40)÷2和260×2+40正确,题目该如何改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投入新的思考中,并且借助编题还进行了两种类型题目的辨析。
正是这适时的“追问”暴露了学生的错误过程,在这错误的经历中,学生对自身的错误理解就会更深刻、记忆就会更牢固。
而前文提到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中,细细分析来,学生的回答虽是错误的,但亦有可取之处,即想到了把80次平均分成若干份,再由每份的次数去乘红色区域的3份。面对这样的错误回答,我如果抓住学生的思路追问:
“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中都出现了10,能解释一下10表示什么?”
“仔细观察,每份的份数是几呢?”
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体会份数与每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错误的根源,那么相信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别样的精彩。
三、明“理”-----对歧义答案的追问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很难恰到好处地问到学生的思维深处,也不能一下子找准学生的最近认知发展区,而且即使学生有深刻的想法,但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里,表述也往往比较肤浅,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适当调整。借助教师地有效追问引导学生深思,
最终追查到知识的根本问题。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复习铺垫时,教师出示如图:
图1 图2 图3
师:猜想一下,在这幅图中阴影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2/9
师:能确定吗?为什么?
生:不能确定。因为这幅图没有平均分。
教师出示图(2)平均分:现在能确定吗?学生点头示意。
教师出示图(3):把两块阴影部分合起来是多少?
生:7/9。
师:怎么想的?
生:5+2=7,所以是7/9。
师:5+2=7就可以了,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同分母分数。
师:同分母分数为什么直接相加就可以了?
生:因为2个1/9加上5个1/9是7个1/9。
生:1/9叫分数单位。因为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同分母分数只要把分子直接相加,分母不变。
整个过程,教师不急不躁地进行,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不停地思考,一步步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最后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生思考欠缺深度时,要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其能知其一,又能知其二;又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如此,有效避免了学生思维流于表面,体现了思维的不断修复过程,达到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
四、沟“通”----对拓展性答案的追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文本具有开发潜能时,教师不妨充分挖掘文本的外延和内涵,通过运用追问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模型或体系。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有这样一题(如图1):从甲到乙有A、B两条路线,哪条近一些?
B
A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