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一)》练习课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导学案(第二课时)
3、给你 3 颗珠子,你能拨出哪些数, 画一画,写一写。
作业 检测
学后 反思
2、填一填
(1)37 里面有( )个十和( )
个一。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8,十
位上是 6,这个数是( )。
(3)46 中的“4”表示( )个
3、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上
( ),64 中的“4”表示( ) 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9,这个数
个( )。
可能是多少?请你把它们全部写出
(4)38 后面第 5 个数是( )。 来。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学完前面四个单元后,教材安排了整理与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我的成长足迹”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的总结与 反思,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分别从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积极情感体 验的角度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在本节课中鼓励让学生提出问题,包括未解决的问题、引发的新的需要思 考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放进问题银行。最后做一些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检测。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有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 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达成学习目标 1。 (2)与同桌交流,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质疑,检测学习目标 2 达成情况。 (3)独立完成课中练习、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目标 3 达成情况。
1、看书上 45 页小朋友提出的四个问题,并尝试独立思考,和同 桌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
2、你能否提出新的问题、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与同桌交流。(每 位同学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能够整理和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和复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课本
2.黑板、粉笔
3.教学案例
六、教学过程
A. 情境导入
1.教师向学生介绍整理和复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B. 教学展开
1.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学习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包括知识点的归类、笔记的整理等。
2.复习:学生独立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C. 拓展训练
1.教师布置相关拓展题目,练习新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D.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理解进行回顾。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布置的拓展训练题目。
2.复习本节课和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做好笔记整理工作。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复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本节课《整理和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
一知识点。
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先跟同桌说,再指名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除法
方向与位置应用
生活中的大数
测量
课后
反思
新城中心校上王小学导学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
主备人
安红娟
时间
章节
二
课题
整理与复习
课型
练习
学习
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习
重难点
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前
准备
课时
导学过程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
主备人
安红娟
时间
章节
1-4
课题
整理与复习
课型
练习
学习
目标
1、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
重难点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课前
准备
课时
第2课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畅所欲言
1、说一说
(1)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2)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2、评一评。
(1)自我评价。(2)教师评价。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13+7+54=74
67-8-50=9
38+(46+4)=88 83-(27-20)=76
知识点3:解决实际
问题
教材第81页第4题
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分析:可以用同数连加的
方法解决,可以数一数,
还可以用连加、列表的方
法等。
答案:4+4+4+4=16(人)
答:一共有16人在打乒乓
球。
妈妈带80元上超市去
购物,买西红柿和西瓜
各用了12元,妈妈还
剩下多少元钱?
80-12-12=56(元)
答:妈妈还剩下56元
钱。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82页第1、2、3、4、5题。
(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3页第6、7、8、9题。
3.完成教材第84页第10、11、12、13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课堂小结1.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
2.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1.学生自己谈一谈。
2.自己评价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回忆和整理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锻炼和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一、课时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数字的认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二、课前导学
在开始正式的学习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入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迅速回忆起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
可设计一些小游戏或问答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整理
1. 数字的认识
•整数的认识:介绍正整数、负整数及零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
•数字的组成:复习各位数字的含义及位值,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 数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回顾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减法运算:复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借位运算的基本步骤。
3. 数的比较
•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利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练习环节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反馈
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测验或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学习内容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巩固了前期所学知识,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整理所学内容,做到掌握牢固,为数学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圆: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圆以及圆的相关特征。
2.掌握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整理圆的知识, 形成体系。
学习准备PPT课件、相关练习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 圆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请你找出下面圆的圆心和直径。
分析: (1)圆心: 用字母O表示。
(2)半径: 用r表示,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圆有无数条半径。
(3)直径:用d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圆有无数条直径。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即r=或d=2r。
根据以上知识先分别画出正方形的对角线。
1.填空。
(1)画圆时,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与直径都有(无数)条, 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 所有直径的长度(相等),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2.判断。
(1)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
(×)(2)在一个圆里画的所有线段中, 直径最长。
(√)(2)在一个圆里画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知识点2: 圆周率和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七第1题。
你见过“驴拉磨”吗?如果驴绕着一个半径为 1.2 m的圆走一圈, 大约要走多少米?你见过“驴拉磨”吗?如果驴绕着一个半径为 1.2 m的圆走一圈,大约要走多少米?你见过“驴拉磨”吗?如分析: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3.一个圆形牛栏的直径为30 m, 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3.14×30×3=282.6(m)答: 要用282.6 m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
答案: 2×3.14×1.2=7.536(m)答: 大约要走7.536 m。
第一单元 0~9的认识整理与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课题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第 2 课时主备人内容出处教科书第28-29页第1,2,3,4,6题。
学习目标1.巩固对 0-9的认识,加深对数的大小顺序、区别与联系以及分解与组成的理解和认知。
2.感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
评估任务1.巩固对 0-9的认识,加深对数的大小顺序、区别与联系以及分解与组成的理解和认知。
(检测目标1)2.感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
(检测目标2)教学重点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大小顺序和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内容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估要点环节一:导入一、激趣引入,勾起回忆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走迷宫吗?请按照越来越大的顺序走出这个迷宫。
教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0-9这些数字,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相关的知识。
以游戏激趣,在游戏情境中巩固对数的认识,加深对数的顺序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感知的能力。
环节二:(检测目标1)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一)看图填数教师:同学们,能快速填空吗?学生经历将数量抽象成数的形成过程,再学生完成得有快有慢。
教师:为什么有些同学填得这么快?能说说你的诀窍吗?学生甲:我是这样填的,我先填第一个空,数了数是9个,填9;再看后面每一列都比前一列少 1个,比 9少 1是 8,比 8少 1是7……所以后面的不用数,直接就可以填出来了。
教师:不仅会准确地数数,还会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教师:填得快的同学都是用的这样的诀窍吗?学生乙:我是这样填的,我先填最后一个空,是 1,再看前面每一列都比后一列多 1 个,比 1 多 1 是 2,比 2 多 1 是3……所以后面的不用数,也可以直接填出来了。
教师:会数数,会观察,还能找到更便捷的方法,你非常会思考!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利用学生不同的填空方法,让学生再次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不仅为之后学习数的运算做好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 4.3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表内乘法(一)4.3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乘法含义的理解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进一步熟记1~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积。
3、提高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记口诀、运用口诀。
学习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复习乘法的意义:补: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智慧星准备奖给认真,积极思考的孩子,有信心得到它吗?数一数、算一算他带来了多少颗智慧星?★★★★★★★★★★★★★★★★★★★★★★★★()个()问:1、列式怎样计算?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3、6×4=24怎样读?4、在算式6×4=24中,6、4、24各叫什么数?5、计算6×4=20要用哪句口诀?6、“四六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合作探究:二、1~6的乘法口诀1、将1~6的乘法口诀整理成表格。
2、观察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仔细观察1~6的乘法口诀表,横着看、竖着看有怎样的排列规律?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说。
3、集中反馈与补充找出特殊口诀两个因数相同的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积相同的口诀:二二得四、一四得四;二三得六、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4、引导学生横着、竖着、拐弯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三、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67页第3、4、5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说一说主题图的含义。
2)让学生先独立进行解答。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和理由。
4)组织集体校正。
练一练:一、我会填1、把口诀补充完整。
()六得六()四得八()四十六四五()二()得六五六()六()三十六三()十二()六十八四()二十四()六十二()五十五2、开火车6×3=2×6=5×5=5×3=3×3=2×3=3×1=4×5=5×2=6×4=1×1=3×4=4×1=4×2=1×6=6×6=6×5=3×5=2×2=4×4=4×3=5×6=3×6=4×6=4×5=3、列式计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
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找数学信息并汇报)
那么问题出现了:椅子够吗?杯子呢?
①生可以分着数一数,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杯子有8个,小兔多,椅子少,这样就知道椅子不够;小兔少,杯子多,这就说明杯子够了。
生自主思考、在平板电脑上操作,然后交流、汇报。
笑笑、奇思和淘气他们在比身高,我们去当裁判吧!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比一比”中第二个情境)
(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与大小、长短、高矮、轻重有关的问题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呢?(生自由说比较长短、大小、高矮的例子)
(生)在动物乐园这一课,我学会了>、<和=。
(师)我发现>和<长得很像,容易混怎么办?
(生)只要记住开口对着大数笑,哪个数大开口就对着谁。
(师板书:比较数的大小,>、<和=)
(师)这就是我们这一单元重点学习的知识。清不清晰?(清晰)看来整理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我们的学习,建起一座整齐的知识大楼。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我学到了什么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一板块是对前三个单元所学内容的回顾,主要包括:数的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比较、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教科书呈现的3个情境图,都是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并针对一个单元比较重要的内容提出可供思考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整理和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字、计算、图形等方面的理解。
2.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复习数字0-100的认识和数的顺序。
2.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复习有关长度、重量和时间的简单问题。
4.整理和复习各种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2.难点:时间和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
1.导入新知识: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2.合作探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3.游戏巩固:利用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家庭作业:布置与整理和复习相关的练习,加强家校联系。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数字:通过数字拼图游戏巩固0-100的认识。
2.加减法计算: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时间和长度单位转换: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时间和长度单位的转换练习。
4.图形分类: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图形并进行分类整理。
六、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堂小测:布置小测验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案例和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3.能运用整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熟练运用整数进行多步计算和解决问题。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整数思维能力,逐步理解整数运算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单元内容
1.整数概念复习。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复习。
3.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回顾。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1.整数计算练习。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整数运算练习。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思维拓展题目讲解。
2.实际生活中整数运算的应用案例分享。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导学案(表格式)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总复习课时第四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有关的面积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求图形面积。
难点关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中“除以2”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调控引入课题知识梳理我们今天将一起复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图形、圆。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如果计算大的面积,常用单位是哪些?预设: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h m2)、平方千米(km2)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
指导复习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是怎样推导的,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边讲,师演示,最后归纳成右图。
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是怎样推导。
完成练(钝角三角形的形外高,师作图介绍,让学生了解就行了)3.补充练习组织学生讨论:下面梯形中的甲、乙两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一些?为什么?启发学生从下面两个方面思考:(1)等底等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2)从等量替换考虑。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减去同一个三角形,剩下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一样大。
4.独立作业:练习二十七第11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第5单元圆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圆的知识复习内容包括①圆的认识、圆的周长、面积。
②在圆的认识里,包括圆心、半径、直径、按要求画圆;③圆的周长的意义和公式,圆面积的意义和公式;④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⑤扇形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圆的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的意义;2、能正确地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并对自己的练习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圆周长、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化曲为直和转化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整体把握有关圆的知识,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和公式,圆面积的意义和公式,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此板块分课型,有些课型可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知探究】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圆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复习大家能加深对圆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老师也希望今天的复习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复习前,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我们该复习哪些知识,应该怎样复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复习提纲:(1)怎样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特征。
(2)圆的周长、面积意义及公式推导过程。
(3)圆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4)圆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大家把课前整理的有关圆的知识跟小组同学进行交流,结合刚才大家提出的复习思路,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修改,同时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的问题提出来跟同学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我们全班一道交流解决。
2、组织交流:(1) 画圆的方法、圆的各部分名称、相互间的关系、圆的特征、及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同学先来说说如何画圆以及圆是一种怎样的图形?把你整理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单元知识的梳理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大数正确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感悟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经历梳理、复习单元知识的过程,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获得结构化知识。
3.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1.数字卡片:两个 3、四个 0。
2.学习任务单。
3.数学书。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将第一单元学习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
学习任务二:1.用两个 3 和四个 0 这六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也可以写一写。
2.小美把一个数的读法写出来了,还挡住了一个字,如下:想一想,这个数可能是什么?请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学习任务三:1.读一读下面信息中的数据,说说你的感受。
2.把小美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并写出它的近似数。
【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31 页第 1 题。
(1)631020500 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 在()位上,十万位上是()。
(2)5 个千万、7 个十万和 8 个千是()。
(3)38204000000 里有()个亿和()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2.数学书第 31 页第 2 题。
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四百万五千九百三亿八千四百零八万一千零三亿三千九百万【参考答案】1.填空。
(1)631020500 是(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
3 在(千万)位上,十万位上是(0)。
(2)5 个千万、7 个十万和 8 个千是(50708000)。
(3)38204000000 里有(382)个亿和(400)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700000)+(1000)2.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复习本单元知识,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2.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以及解题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数学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整理分数除法的知识,形成体系。
学习准备PPT课件及相关练习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分数除法的几种情况及计算方法。
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计算下面各题。
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2: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
教材(1)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2/5。
养了多少只鸭?(2)张大爷情况二: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的量与几分之几的量不对应,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几分之几,形如(1±ab)x=c,求x?答案:(1)解:设养了x只鸭。
25x=200x=500答:养了500只鸭。
(2)解:设养了x只鸭。
2.解决问题。
(1)甲、乙、丙、丁共同投资买一条船,甲投资其中的2/5,乙投资1/5,丙投资1/10,已知丁的投资额是12万元。
甲、乙、丙各投资了多少万元?万(元)40×2/5=16万(元)40×1/5=8万(元)课 外 拓 展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3/5。
养了多少只鸭?(3)张大爷养的鹅和鸭共700只,其中鹅的只数是鸭的25。
鹅和鸭各多少只?答:养了500只鸭。
(3)解:设鸭的只数是x 只。
x+2/5x=700 x=500 700-500=200(只) 答:养了500只鸭和200只鹅。
40×1/10=4万(元)答:甲、乙、丙分别投资16万元、8万元、4万元。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320m ,长比宽多1/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解:设宽为xm 。
64×96=6144(m 2)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144m 2教师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的第1、2、3、4、5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图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业。
P24:2
课题
整理和复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电化手段
多媒体教学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9<5 15-()>6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 + 5 =12 5 + 7 = 12
12 – 5 =7 12 – 7 = 5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同桌交流(1)说说自己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2)自己有什么收获和不足。
(3)有什么好方法或好建议想要分享给同学们。
(4)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全班汇报(1)分享发言、作品展示。
(2)相互评价3、反思评价给自己这段学习情况评星,对自己的不足谈谈如何改正。
4、提出问题1、明确同桌交流的要求,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话题与同桌交流,巡视指导学。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帮助学生展示作品,引导全班评价,及时反馈、肯定。
3、引导学生自评,反思总结。
4、引导学生根据两个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还想要继续了解的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体会和进步,也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数学学习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巩固应用(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41、随堂小练(1)下列竖式正确的是()(2)运动会上,100米赛跑有35人报名。
如果每组最多8人,至少需要分几组。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数一数,填一填。
2、归纳概括说一说,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活动4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概括解决问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方法与策略。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有余数的除法和生活中的大数相关知识,经历竖式表达的过程,解决有余数除法的相关实际问题。
结合情境进一步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和数的构成。
6.作业与检测1、P40:3、4题,完成在书上。
2、用两个2,两个0组成四位数:(1)一个0都不读的数是()(2)只读一个0的最小的数是()7.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8.教后反思(1)我的教学效果怎样:制定的学习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达成了几条?达成度大约是多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学生是否实现了发展?(2)我的教学设计怎样:我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处处为学生着想?学习过程设计是否适合我的学生?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3)我的教学机智怎样:是否对学生活动具有敏感性?能否迅速而正确的对课堂生成做出判断?能否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复习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整理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学用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复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复习相关知识。
三、整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整理相关知识。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加深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
式
练
习
1、独立完成33页第7题
2、独立做一做、想一想33页第8题,然后再组织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讲评,同时再举例练习,举一在空地上栽树的题目,让学生分清两种形式的题目思路是一致的,但计算过程还是有区别的。
本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做一做、想一想,然后再组织讨论。在讨论中的重点应是梯形上、下底和的变化情况。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指导学生运用验证的方法即当发现:面积不变“时,会用其它的资料来检验这一发现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重难点
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教学。
学法指导
自主练习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
学案
导案
个案
基
本
练
习
1.回答下列各图面积地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
长方形=长×宽
S=ab
正方形=边长×边长S=a2
平行四边形=底×高
S=ah
三角形=底×高÷2
S=ah÷2
梯形=(上底+下底)×高÷2
S=(a+b)h÷2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课型
学案导学练习课
课时
2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3页“整理与复习(一)”。
学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能更好地掌握奇数、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的特点,会解决实际问题!
综
合
练
习
独立完成33页第9题。
本题在学生刚刚解决第8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上题发现规律的
独立思考后,合作完成33页第9题。
寻找“万能钥匙”的基本策略是运用筛选法,即根据提供的四个方面条件,逐一进行筛选,直至最后寻找到符合条件的“万能钥匙”。根据本题提供的条件,先确定两位数,然后根据“是5的倍数”与“是一个奇数”这两个条件,可以初步知道这个数可能是:95、85、75、65、55、45、35、25、15。最后,根据“所有因数的和是48”这一条件,可以排除“95、85、75、65、55”这五个数的可能,接着对“45、35、25、15”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求上述数的所有因数,直至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本题答案是:35。
学习反思
作业布置
P33 8题
预习:分数再认识。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⑴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⑵上底+下底=21+45=66米
⑶高=759÷66×2=23米20厘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