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复习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集锦,花了心思哦。
1、简述古代字典词书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答:古代的字典辞书,常用以下方法给汉子注音:
①读若(读如)法:是用音同或音近的汉字来注音,例如《说文》玉部:“玽,石之
似玉者,读若苟
②直音法:直接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例如:“筭,音蒜。”“筹,音俦。”
③叶音法:本是古代学者为先秦韵文注音时所采用的方法,叶音就是临时改变字的读
音,以今音况古音,这种注音方法是不科学的。
④反切法:是古代的字典辞书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又叫“反”,“切”,
合二字为一字之音。是一种双拼法,它以两个汉字合在一起为另一个汉子注音,反
切是以声、韵原则来拼音的。其方法可概况为,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上字定
清浊,下字定四声。
2、简述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答: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现象,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古时字少常用一个字“兼职”记录多个词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至于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职”的字合称古今字。如“解”字本义是“分解”引申出“松懈”之义,后来专造“懈”来表示这个引申义,“解、懈”就是古今字,新造的“懈”是今字,“解”为古字。
3、比较通假假借的异同?
答:通假和假借都是以语音为依据,假借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语素没有为它专门造字,选择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而通假实际上是写别字,临时写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简单地说,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借用,而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借用。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假借字只指本无其字的假借,无法补出本字,永远借用。通假字只指本有其字的假借,可以补出其字,临时借用。
4、简述词义演变的四种类型?
答:①词义的扩大,指词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的扩大,即概念的外延扩大。适用范围由小变大。例如“皮”古指兽皮,是带毛的,现在“皮”词义扩大了,兽皮去了毛的也称“皮”。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特点在于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属于今义之中。②词义的缩小,指词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的缩小,即概念的外延缩小。
适用范围由大变小。例如“金”在先秦泛指金属,现“金”逐渐地专指黄金,词的词义就缩小了。特点在于古义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含在古义之中。③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本来表示甲事物的,变为乙事物。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就不在存在,而新旧之间又有一定联系。例如“坟”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后来专指坟墓了。④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在感情色彩有显著差别,有的古代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词。例如
“爪牙在先秦指武臣,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是一个带有赞美的词,今义指狗腿子,是贬义词。
5、如何探求词的本义,请举例说明?
答:抓住本义是理解引申义和掌握整个系统的关键,①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
汉子的形体结构与汉字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这为分析词的本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牢”字篆文字形象牛置栏中固其本义即为“养牛马圈也”。“廉”字是个形声字,从广兼声。形符“广”指靠近山崖的房子,据此可推断,“厅堂的侧边”是“廉”字的本义。②通过考察文献语音,探求词的本义。一般应看早期文献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例如“间”的本义是缝隙,《史记.管宴列传》晏子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只有考察了这类文献之后,在联系其字形,方知“间”的本义为缝隙。
6、举例说明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答:方法有三种,分别为:①利用文言作品中的语言环境进行比较:词在语言环境中的用例是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的重要根据。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这里“视”与“见”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经过对用例的分析的比较,可以看出
“视”、“见”是一组同义词,词义的相同点是“看”,但“视”侧重看的动作,而“视”则侧重指看的结果。②利用辞书和古注中的词义解释进行分析,辞书和古注中对词义的解释和辨析是辨析同义词的主要依据,如《说文》中,把“讽”解释为
“诵”,把“诵”解释为“讽”,这种能够递相转训的一组词,就是同义词。③通过词的反义词,辨析同义词。是发现同义词之间差异的重要途径。例如“贫”和“穷”
是一组同义词,其词义的共同点是“困”。但“穷”的反义词是“达”,“贫”的反义词是“富”。由此可知,“穷”指处境困窘,不得仕进,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贫”指钱财困难,缺衣少食,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7、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装
判断句:①主语+谓语+也②主语+者,谓语+也③主语+者④主谓语后都无者也,例:荀卿,赵人⑤名词性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皆、亦)⑥表否定判断⑦用动词“为”
被动句:①于字句②介词“乎”、“于”句③“为”字句,例: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败,为.燕所虏。④“见”字句,例:敏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⑤为……所句⑥被子句
宾语句:①疑问代词作宾语②否定代词作宾语③用代词复指宾语,例①求,无乃而是过与
②乔闻君子长国家者,非天侑,而天令明知难
8、词类活用:动词、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①作一般动词,例:楚佐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②使动用法,例:宣子说,乃轻
币/既来之,则安之③意动用法,例:甘其食,美其服(重、害)
名词:1一般动词2使动3意动4名词作状语,①表方位,相当于,在(从、向)……,
②表行为,按照③表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④表示比喻,像……一样
9、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①按音序排列②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数目《说文解字》540部《康熙字典》214部《辞海》250部《汉语大字词典》200部③按号码排列
10、字典辞书的释义方法:直训(最常见)、描写、义界、譬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