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辨病辨证论治
胁痛ppt课件
虚
起病慢
痛势
病程
痛剧
病程短
隐痛
病程长
按压
形体
拒按
体壮
喜按
体虚
脉象
脉实
脉虚
(二)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通-----实、养-----虚
2、治疗方法:
通——理气、活血、清热、化湿 养——滋阴、养血、柔肝,佐理气和络 3、治疗注意: 理气药多辛燥,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
(三)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气滞胁痛实证症候+肝郁症候
4、龙胆草15,金钱草30,肝胆湿热适用。
5、青皮60,玄胡150,研末,日服三次,每次6克,适于 肋间神经痛。 6、茵陈15,板蓝根30,龙胆草10,败酱草115,丹参15,肝肾阴虚适 用。
脂肪肝: 是肝组织脂肪积蓄过多所致的常见肝脏疾病,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机理:肝郁气滞,疏泄不利,气阻胁络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加减:
•瘀血阻络
症状:血瘀胁痛实证症候 机理:气滞血瘀,瘀血停着,痹阻血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旋复花汤 加减:
•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实证症候+肝胆湿热症候 机理:肝胆湿热,疏泄失常,胁络不和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 加减: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象 4、与现代医学相关疾病: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肝癌、肝脏寄生虫病
胁痛
急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蛔 虫、肋间神经痛等
5、鉴别诊断:
• 胸痛:胸部疼痛为主,伴胸闷心悸
• 胃脘痛:胃脘部疼痛为主,伴返酸, 吞酸嘈杂
四、辨证治疗
(一)辨证要点:
1、审证候特征:
中医内科学《胁痛》
四、诊断要点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 2.疼痛性质可为刺痛、 窜、胀痛或 隐痛。 3.反复发作史。 4.血象、肝功、B超等有助于诊断。
五、鉴别诊断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伴随症状
与胸痛及胃脘痛鉴别
胁痛
胸痛
一侧或两侧胁肋 胸部
胀痛多见
窜痛多见
口苦目眩
心悸少寐
胸闷不舒
胃脘痛 胃脘部 胀痛多见 嗳气呃逆 吞酸嘈杂
湿热蕴结—脾失健运—肝失条达
胁痛
肝阴不足—精血亏损—水不函木—络脉失养(不荣)
三、病因病机
病位:胁,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有关) 病性:虚证——多为精血不足
实证——多为气滞,血瘀,湿热。 病因:外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不随
内因 ——体虚久病,劳欲过度。 基本病理: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演变:虚实转化,癥瘕,肝痈等。
一、概述
相当于西医以下疾病: 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 虫、肝脏病(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肝硬化早期) 等。
二、证候特征
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 疼痛性质不一:窜、胀痛为气滞,刺、 剧痛 为血瘀。反复发作。
三、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阻络痹
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肝络阻塞 气滞络阻(不通)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外感内伤 (1)外感胁痛乃湿热外邪侵犯肝胆,肝失疏泄条达。 具有起病急骤、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目睛发黄、舌 红、苔黄腻、脉浮数。 (2)内伤胁痛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肝阴不足 所致。不具有发热恶寒表证,且起病缓,病程长。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在气在血 (1)在气:气滞疼痛以胀痛为主,且痛无定处,游 走不定,时轻时重,每每与情绪变化有关。 (2)在血:瘀血疼痛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 局部按,入夜痛甚。
胁痛(2)
临 证
2.临证应辨证结合辨病,配合 针对性药物。
备
要
经检查,如属病毒性肝炎,
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
清热解毒等治法,结合临床
经验和药理研究,选择具有
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
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
临
如胁痛兼有砂石结聚者,治疗当注意 通腑、化石、排石药的应用。
证
若兼有湿热阻滞,肝胆气机失于通降,
治
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
脉实有力。
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 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 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 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辨
虚实之辨
证
论
治
虚实 特点
实证
虚证
痛势
痛势剧烈
痛势隐隐
病程
初病、短
久病、长
按压
拒按
喜按
形体
体壮
体弱
脉象
实
虚
治法
理气活血、清热化湿
滋阴养血柔肝
二、治疗原则
辨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
证
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
论
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
治
灵活运用。
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 清利湿热之法;
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 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辨 证 论 三、证治分类 治
1.肝郁气滞证
辨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
证 论 治
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 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 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 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因
胁络受伤 瘀血停留
病
强力负重
机
胁痛
《金匮翼·胁痛统论·污血胁痛》谓: “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 必归胁下故也。”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胁痛辨证类型及治疗策略研究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胁痛辨证类型及治疗策略研究摘要:胁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经典理论对于胁痛的辨证分析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理解中医经典理论,探讨胁痛的辨证类型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总结了胁痛的常见辨证类型,包括类型一、类型二等,并对每种类型的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
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我们提出了相应的中医治疗策略。
该研究对于临床中胁痛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胁痛;中医经典理论;辨证类型;治疗策略引言胁痛是指位于胸腹部、胁肋间的疼痛感,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胁痛被归纳为不同的辨证类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病机和治疗策略。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胁痛的辨证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受到忽视。
因此,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对胁痛的辨证类型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地研究中医经典著作,结合现代文献和实际病例的分析,探讨胁痛的辨证类型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我们将对各种辨证类型的病机、临床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以期为胁痛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中医经典理论与胁痛关系的综述胁痛作为一种常见症状,在中医经典理论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中医理论认为,胁痛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障碍、脏腑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通过深入理解中医经典理论,我们可以探究胁痛的病机分析和辨证类型分类,为胁痛的辨证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中医理论对胁痛的认识是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
中医强调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的协调。
胁痛是由于阴阳失衡、气血运行障碍、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1]。
根据中医理论,胁痛可以归纳为不同的辨证类型,每种类型具有独特的病机和临床表现。
胁痛的病机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气血运行障碍是导致胁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经络阻滞,从而引发胁痛的发生。
胁痛
临床若对导致胁痛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胁痛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1.胁指胸壁两侧,其下界为肋缘尽处,故胁痛一般应与胸痛、胃脘痛、腹痛、肩背痛、腰痛相区别。
2.肝胆病变一般都可见右胁痛,然其确切痛位多在胁之内,体表肌肤一般无压痛等表现。
(1)肝痈(肝脓肿)、肝热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转氨酶显著增高;运气胁痛?)、肝瘟(治肝脏温病,阳明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重直强)等之胁痛,常有急起发热,多见黄瘅等症。
(2)肝癌、胆癌出现右胁痛时,并见纳呆,进行性消瘦或见黄疸者,多已进入晚期,通过B超、CT等检查能发现肝胆占位性病变,肝癌甲胎蛋白阳性并持续增高,胆癌转氨酶一般轻度异常,这种胆红素、转氨酶升高不平衡现象有助于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3)胆瘅(胃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及胆系感染性疾病)、胆胀(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囊结石)之胁痛,呕恶明显,常可触及肿大之胆囊,压痛明显,B超等检查有助鉴别。
(4)右下肋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彩超确认。
(胁痛病又称作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来自胆囊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结石阻塞时的程度和有无胆道感染。
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夏科三联征),是结石阻塞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
)(5)肝积(肝硬化)之胁痛,右胁下可有较平滑而坚硬的肿块,腹胀纳少,脾肿大,贫血,蜘蛛痣,或见肝掌。
(6)肝痨出现右胁痛,有痨病史,或有盗汗、潮热等症者,X线右上腹检查或可见钙化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7)蛔厥,小儿或青年突起胃脘偏右部位阵发剧痛,而压痛等体征不明显,伴呕吐等症者。
(8)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有肝热病病史,以右胁长期隐痛,有肿块,常以拳自捶,肝功能异常等为特点。
3.非肝胆病变出现胁痛,其常见者有:胸胁饱满,呼吸困难,检查发现胸腔有积液者,为悬饮。
胁 痛
预后转归
内伤胁痛各个证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肝郁胁痛若久延误治,或治疗不当,日 久气滞血瘀,可以转化为瘀血胁痛。久 病致虚,或久郁成劳,又可出现肝血不 足,虚实互见。外感胁痛多属湿热蕴于 肝胆致病,病久不去,则可见肝胆疏泄 失职,气滞血瘀;又可因邪毒久羁而耗 动肝血肝阴,而为虚实错杂之证。
预防与护理
中医内科学各论—肝胆系统疾病
第一节
胁
痛
概述
一、定义:因肝络失和,以一侧或两侧 胁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1. 部位:胁指胁肋部(侧胸部),位于胸
壁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 2. 胁痛为自觉症状,非客观体征,病人可 能与胃脘痛,胸痹等证混淆。医生更要 注意鉴别。 3. 胁痛往往为某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单纯以胁痛而就诊的不多。
三、范围
肝脏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肝寄生虫病,肝内结石,肝脓肿,肝肿 瘤。 胆囊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 虫症。 其他: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 ,不典型 的慢性胰腺炎。
四、证候特征
本病证以胁肋部疼痛,可发生在一侧或 两侧为其主要证候。但由于病因、病性、病 程的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气滞多胀 痛窜痛;瘀血多刺痛较剧。一般来说,初起 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鼓 胀
积 聚
三、辅助检查
B超、CT、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 血常规、肿瘤指标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胁痛和内伤胁痛 外感 内伤 起病急 起病慢 多伴表证 多无表证 有发热恶寒 无发热恶寒 恶心呕吐等 无恶心呕吐 湿热所致 气滞血瘀所致
2、辨胁痛性质(在气在血,属实属虚)
气滞:胀痛为主,时痛时止,走窜不定, 与情志有关。 湿热:起病急,病程短,重着疼痛,痛有 定处,持续性痛,间歇加重。 阴虚:起病缓,病程长,隐痛绵绵,疲劳 加重,按之反舒。 血瘀:刺痛为主,痛有定处,持续、拒 按,入夜更甚。
中医胁痛 2
二、病机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 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 两类。
肝郁气滞
肝胆湿热
不通则痛
实证
瘀血阻络 肝络失养 不荣则痛 虚证
肝络失和
初病
肝气郁滞
气滞血瘀
化火伤阴
虚证或虚实并见
实证
肝胆湿热
久病阴血不足
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 胃及肾有关。肝在胁下,胆附于肝,肝胆 通过经脉络属而互为表里。肝脉起于足大 趾,上行环阴器,过少腹,挟胃,属肝络 胆,贯膈布胁肋,循喉咙,连目系,上巅 顶。 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本方功用滋阴柔肝 止痛,适用于因肝肾阴虚,肝络失养而导 致的协肋隐痛,口燥咽干诸症。
常用药: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滋补 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 血,柔肝缓急;川栋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千,可酌加石斛、玄参、天 冬;若心神不宁,而见心烦不寐者,可酌配酸枣 仁、炒栀子、合欢皮;若肝肾阴虚,头目失养, 而见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女贞子,熟地等; 若阴虚火旺,可酌配黄柏、知母、地骨皮等。
汉· 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胸胁苦 满”、“胁下痞硬””胁下硬满”这三个 症状作为太阳转入少阳病的一个辩证依据。 《金匮要略》:“水在肝,胁下支满,嚏 而痛”。
唐宋《千金方》”左手关上脉阴时者,足 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 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诸病源候论· 腹痛诸候· 胸胁痛候》言: “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 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 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 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 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 关。
中医学-胁痛肝炎
胁痛/肝炎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病因病机1.病因情志不遂、跌扑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所伤。
2.病机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胃及肾有关。
因肝郁气滞、肝失条达,瘀血停着、胁络不通,湿热蕴结、肝失疏泄所导致的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
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属“不荣则痛”。
诊断要点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
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病证鉴别1.胁痛与胃脘痛胁痛与胃脘痛的病证中皆有肝郁的病机。
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嗳气频作、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
胁痛——病位在胁肋部,伴有目眩、口苦、胸闷、喜太息的症状。
2.胁痛与悬饮胁痛发病与情志不遂、过食肥甘、劳欲过度、跌仆外伤有关,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悬饮多因素体虚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其表现为咳唾引痛胸胁,呼吸或转侧加重,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
辨证论治速记:胁痛郁柴瘀复元,湿龙肝络养一贯。
1.肝郁气滞证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冶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证主症: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
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治法:清热利湿。
胁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胁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范围】西医学中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寄生虫病、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胸膜肥厚粘连、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出现以胁痛为主的症状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邪侵袭湿热、疫疠或寒湿之邪侵犯肝胆经脉,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少阳、厥阴经脉不畅而致胁痛。
2.情志内伤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均可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3.劳欲、劳倦过度劳欲过度耗伤肝肾精血;劳倦伤脾,中焦运化水谷乏力,气血化生乏源;或久病体虚,精血俱亏,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而致胁痛。
4.瘀血内积外伤或强力负重,致胁肋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而致胁痛;或黄疸、积聚等经久不愈,肝脾受伤,气机郁滞,瘀血内积,胁络塞滞而为胁痛。
5.痰浊郁火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或过食生冷,遏伤脾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气机郁滞,肝胆疏泄失司而致胁痛。
痰浊阻于中焦,胆腑通降不能,胆汁排泄不畅,内郁而化热生火,湿浊热邪交蒸日久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而致胁肋剧痛。
二、病机1.发病浊实之邪阻滞胆道所致胁痛,起病多急,如感受外邪、外伤或砂石(虫体)所致胁痛,发病急骤且疼痛较重。
因精血亏虚,胁络失养,或虚中夹实所致胁痛,起病较缓,如劳欲过度,情志所伤者,发病缓慢而疼痛较轻。
2.病位以肝胆二经为主,兼及脾胃、肾。
3.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并见。
但疼痛在于气血不行,不通则痛,故临床以实证虚实夹杂为多见。
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等浊邪为主;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或阴阳俱亏。
4.病势病之初期多以气滞或湿热为多见,进而出现气滞血瘀,气郁化火,灼伤阴津之变;或出现湿热化火、气津两伤,湿热未尽、肝肾阴亏,甚至湿痰瘀阻、脾肾不足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胁痛
定义: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
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病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辨病用药: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效,可用于所有痛证。
分型:
1.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首选方】柴胡疏肝散
【首选药】柴胡
【按】
(1)柴胡疏肝散中主以柴胡,疏肝理气,清热散寒;陈皮,入肝散气,入胃和中;川芎,入血行气,入气活血;枳壳,降气散结,疏肝清郁;芍药,缓急止痛,敛阴养肝;香附,芳香行气,入血化瘀;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本方之组,柴胡、芍药、炙草、枳壳四味,为四逆散之枳实易枳壳,解郁泄热,调和肝脾;芍药、炙草二味,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甲己化土;芍药、川
芎二味,为四物之去当归、熟地,活血养肝,行中寓敛;陈皮、甘草二味,为二陈之去半夏、云苓,化湿行气,和胃益气;柴胡、芍药二味,一开一阖,一散一敛,柴胡有劫阴之嫌,白芍具敛阴之功,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方中气分之药有柴胡、陈皮、枳壳、香附、炙草;血分之药有白芍、川芎;气中之血药有香附,血中之气药有川芎;阴分之药有白芍。
故本方用药,顺肝之性,主之以疏气;得肝之体,主之以养血;虑肝之失,主之以护阴;用肝之能,主之以动枢。
诸药合之,则肝气畅则胁肋痛止,郁热去则寒热不作。
(2)《本草经解》言“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藏六府也,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
”
2.肝胆湿热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粘腻不爽或身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首选方】龙胆泻肝汤
【首选药】龙胆草
【按】
(1)龙胆泻肝汤中以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胆实火,除肝胆湿热为主;黄芩、山栀为辅,协助龙胆草清泻肝胆实火;木通、车前、泽泻清利肝胆湿热,使湿热从小便出;当归、生地益阴以柔肝,与上药配伍,意在泻中有补,疏中有养,
仅以为佐;因肝喜条达,火邪内郁而肝气不舒,故用柴胡疏泄肝胆之气,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皆为之使。
诸药合用,而有泻肝火利湿热的作用。
(2)《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
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
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
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
3.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首选方】血府逐瘀汤。
【首选药】桃仁、红花
【按】
(1)血府逐瘀汤中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主药;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全方活血药与行气药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治愈。
(2)《本经逢原》: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
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
《本草思辨录》: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
(3)《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
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
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
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
4.肝络失养
【辨证要点】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
【首选方】一贯煎
【首选药】生地
【按】
(1)一贯煎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
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
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2)《本草发挥》:生地黄性寒,味苦。
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治少阴心热在内。
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损胃气。
《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