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嵊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
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演讲稿

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演讲稿敢于超越只争朝夕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嵊州宾馆的袁##。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让我感受很深。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有力度、有深度,现实意义极强。
解放思想的核心是为实现我们嵊州跨越式发展,作为一名嵊州市民我很愿意为我市的发展出把力。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敢于超越,只争朝夕》。
众所周知,产业集群化造就了“嵊州奇迹”!领带业、机电业、厨具业、纺织业我们曾创下奇迹;但随着新一轮市场经济的调整,在全球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我们嵊州发展的突破点到底该是什么,成了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是技术的创新,有人说是品牌的塑造,也有人说是市场方向的调整,等等。
我以为都有道理。
但我以为,推进我们嵊州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点在于敢于超越的精神,在于只争朝夕的意识!回顾往昔,我们嵊州也曾经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所在,自然资源并不得天独厚;可是,是什么让我们嵊州有了今天的辉煌?年产领带3亿条,“中国厨具之都”,生产总值突破270亿……我想是我们不甘落后的精神,是我们敢于突破自我局限的思想,也是凭着我们敏锐的视角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经济规模上去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过得舒坦,发展愿望淡了,赶超意识差了,敢于超越的精神不强了。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关键就在于,重新理清我们的发展思路,再次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重拾我们敢于超越的精神,用超越精神再创造一个更大的“嵊州奇迹”!这就需要我们敢想敢破。
具有了敢于超越的精神,就可以突破现今的思维,积极而为。
如此精神之下,技术创新不是问题,品牌塑造不成问题,企业转向不是难题;如此精神之下,思维是活跃的,可以让我们视角敏锐,纵观大江南北,可以让我们胸怀全球,放眼四面八方。
想,需要能力,需要精神;破,需要胆识,需要力量!这就需要我们敢放敢干。
放得下才能想得开。
我们该放下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不要婆婆妈妈,把眼界放远一些,放开阔一些。
放得开才能目标大。
嵊州领带产业转型升级路线与举措

带 名城” 被国家发改委 确定为 “ . 领带产业 国际合作
基地 ” 。领 带产业 已成为 嵊州参 与 国际分 工和全球 经 济竞 争的支柱产业 。 0 8年 以来 , 20 由于受 国际金 融危机 的影响 , 给领带产业 带来 了严 峻 的考验 。为 降低金融 危机给我 国纺织 业带来 的风险 , 中央政府 作 出了振兴纺织业 的宏 观调控政 策 , 为嵊州市领 这 带 产业应 对金 融危机 及转 型升 级指 明 了 目标 和方 向。 据此 , 本课题组 在 2 0 0 9年 5月对嵊 州市 的纺织 企 业 和 纺 织 经 营 户 作 了 问 卷 调 查 ,共 发 放 问卷
为 国际领带先进制造业基 地 . 为全球最 著名 的领 成 带 产业集 聚地 。 被浙 江省政 府确 定为 “ 1 纪 国际 2世 性领带都 市” 被中 国纺织 工业协 会命名 为“ 。 中国领
10亿元 。 销美 国 、 国 、 兰 、 0 远 法 荷 土耳 其 、 意大 利 、
日本等 8 0多个 国家 和地 区 , 生产 量 占国内领 带 生 产 量 和 销售 量 的 8 %以上 。 0 占世 界领 带 销 售 量 的 4 %左右 , 市销 售 超亿元 的 企业 达到 9家 , 中 0 全 其
浙江省 情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1 期 00 O
嵊 州领 带产 业转型升级路线 与举措
嵊 州 市委 党校 课 题 组
( 中共 嵊 州 市委 党校 浙 江嵊 州 3 2 0 ) 14 0
内容提 要 : 州领 带 自 1 8 嵊 9 4年起 步 , 经过 2 0多年 的培 育 , 已发展 成 为 拥有 10 3 0余 家领 带企 业 、 年 产领 带 3亿 多条 , 量 占全 国的 9 %, 产 0 全球 的 4 %以上 , 产值 超 百亿 元 的 大产 业 , 国际领 带先 进 制 0 年 是 造 业基 地和 全球 最著 名的领 带 产业 集聚地 。 文详 细地分 析 了嵊 州领 带产业 的发展优 势 , 本 存在 的 问题 以
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

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魏守华
【期刊名称】《财经论丛》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浙江许多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块状经济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是
又存在着部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造成区内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本文通过对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具体分析,研究其市场竞争的具体特征以及原因,针对出现的问题,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总页数】6页(P22-27)
【作者】魏守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北京 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以区域品牌为导向发展地方产业集群--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J], 尹晶;许惠
渊
2.地方产业集群战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浙江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J], 朱华晟
3.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成长路径探析——以嵊州领带、绍兴轻纺及宁波男装为例 [J], 杨楠楠
4.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J], 魏
守华;邵东涛
5.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价值与产业结构升级——以浙江省嵊州市领带产业为例 [J], 吕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块状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传统产业中的碎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
块状经济的兴起,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块状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块状经济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连接技术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碎片化资源整合:块状经济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传统产业中的碎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网络。
2.灵活性和包容性:块状经济的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灵活地参与到产业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创造。
3.创新驱动:块状经济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低成本高效率:块状经济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
由于这些特点,块状经济在许多传统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二、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相关产业企业和其他产业相关机构相互集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
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扩展等方式,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一方面,块状经济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加强了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集群为块状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合作平台,为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有利于块状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创新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块状经济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新概念,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在科技、联系、分工上都具有创新性特征,然而,块状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思考,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
一、块状经济的概念与特征块状经济是指由分散的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等方式组织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分散性:块状经济的主体是个体,这些个体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实现连接,形成块状经济。
2. 管理性:块状经济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各个个体之间互相独立,自我管理,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协议的。
3. 可扩展性:块状经济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开放性:块状经济允许不同的个体之间开放地合作和交流,形成更加复杂的、高效率的经济系统。
二、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1. 精细化水平不足块状经济中,个体企业之间缺乏充分的互动和协调,使得产业链的整体协调性和精细化程度不足,从而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 物质生产与无形资产不匹配块状经济中,往往侧重于虚拟交易,而不是实物生产,这意味着其中存在着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的脱节问题,导致块状经济缺乏稳定的资本来源和一定的生产基础。
3. 产业链分布不均块状经济中,产业链的发展不符合地域规律,导致产业链的分布不均,这对各个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和障碍。
4. 安全风险较高块状经济中的交易和合作往往基于互联网等平台开展,这使得安全风险变得比较高,尤其是在涉及大额资金转移、知识产权等方面,需要更加谨慎的合作。
1. 加强产业链协调和互动,提高精细化水平个体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探讨产业链发展、提高协调和互动水平,以此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转型。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块状经济需要将注重虚拟交易的模式转化为注重实体经济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开发物质生产,从而为块状经济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基础。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从传统的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产业集群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要想成功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有一些关键的思考。
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愿景。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来引领方向。
这个目标和愿景应该是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政策。
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来进行引导和支持。
这些规划和政策应该包括产业集群的定位、发展方向、资源配置、政府支持等内容,能够明确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要有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来支撑。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应该紧密衔接,相互依存,形成协同效应。
要有专业的产业服务机构来为产业集群的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例如技术支持、市场推广、融资支持等。
第四,要有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有创新的机制和模式来激发创新活力。
可以设立创新基金,引入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可以探索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第五,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不同产业集群之间应该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要有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城市建设,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政府、企业、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整合。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愿景,统一的规划和政策,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机制和模式,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以及加强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升级。
嵊州经济报告2023

嵊州经济报告2023引言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
近年来,嵊州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面提升市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嵊州市2023年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报告。
一、GDP增长嵊州市2023年的GDP预计达到xx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一数字体现了嵊州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过去几年,嵊州市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嵊州市在过去几年中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3年,嵊州市百货商贸、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依然是支柱产业,但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文化创意等)等新兴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三、就业状况嵊州市2023年的就业状况稳定。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嵊州市的城镇就业率达到了xx%。
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创业孵化等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就业机会,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创业机会。
同时,嵊州市也加强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就业能力。
四、对外贸易嵊州市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加强了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2023年,嵊州市的出口总额达到了xx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x%。
市政府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拓展贸易渠道和改善贸易环境,为企业的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嵊州市也积极引进外资和高端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五、投资环境嵊州市一直以来都重视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项目投资。
2023年,嵊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投入,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六、城市建设嵊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嵊州市加大了城市规划和更新改造力度,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块状经济的特点是资源整合,集约化生产,经济高效;而产业集群则是在地域上相邻的相关产业企业集中,形成一个相互依赖,供应链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具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政府积极推动。
政府有责任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支持,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集群。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块状经济迈向产业集群。
第二,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企业加强合作。
企业应该从竞争转向合作,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共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
块状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信息的流动和交互。
各个企业应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应加强与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五,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转型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供环保技术支持。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并注重环境保护。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块状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块状经济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产业集群所构成的经济体系,其经济活动空间上呈现出集约化、高效化、块状化的特征。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已经成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就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进行探讨。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块状经济是由相互关联的产业组成的,而产业集群更是在特定地理区域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产业形态。
具有相似或互补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特点,有着高度的集约化和相互关联性。
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
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集群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产业集群模式,如日本的汽车产业集群、德国的工业4.0产业集群等。
这些产业集群以其高效的生产方式、创新的协作模式和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所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产业集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增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互补性,可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可以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地区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块状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加快向产业集群转型。
本文将从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意义、现状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意义1、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成本效应和供应链效应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提高企业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产业集群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合作和协同创新,企业可以协同开发和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创新升级和经济转型。
3、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
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生态系统,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区域经济可以得到更多的动能和生命力。
在经济危机和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互相支持和协同作战,抵御风险和冲击,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二、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块状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瓶颈。
其中:1、资源利用的不充分。
块状经济从事的大多是单一的加工和生产业务,资源利用和创新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
2、技术创新的欠缺。
块状经济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3、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薄弱。
块状经济的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
4、市场竞争的困境。
块状经济的企业往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和低利润率是常态,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受限。
以上点滴着切中了块状经济的症结,也提示了产业集群转型的必要性。
三、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路径1、政策支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2、资源整合。
企业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和价值链整合,共享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力。
嵊州市未来发展

嵊州市未来发展
嵊州市未来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望:
1.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传统产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高新技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2.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通过适度扩大城市的规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设施,促进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 发挥嵊州市的地理位置优势,推进交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打造具有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经济中心。
4. 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积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嵊州打造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5.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双创”工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推动嵊州市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先进城市。
以上是嵊州市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如能够有效落实这些措施并加以完善,相信嵊州市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嵊州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稿

嵊州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稿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经济区和著名的水乡古镇。
近年来,嵊州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嵊州市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升级。
嵊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农业种植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等,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其次,制造业稳步发展。
嵊州市制造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强产业对接,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再次,服务业蓬勃发展。
嵊州市积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大对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嵊州市依托自身独特的水乡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
嵊州市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加大生态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了一大批生态环保企业入驻,形成了生态环保产业集聚效应。
总的来看,嵊州市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制造业稳步发展,服务业蓬勃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
未来,嵊州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块状经济的产业集群绩效研究——以嵊州市领带产业为例

目录中文摘要 (3)ABSTRACT (4)前言 (5)一、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研究 (6)(一)产业集群的含义 (6)(二)产业集群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6)(三)产业集群绩效及其测度指标 (7)(四)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 (7)二、领带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析 (8)(一)领带产业特征 (8)(二)领带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9)1.集群生产要素 (9)2.集群创新力 (9)3.集群共享资源 (9)4.集群内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10)三、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0)(一)嵊州市领带产业集群的介绍 (10)1.嵊州市概况 (11)2.嵊州市领带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11)3.嵊州市领带产业发展现状 (11)(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2)(三)逐步回归分析 (13)四、提高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绩效的对策建议 (17)(一)重视设计人才培养 (18)(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8)(三)加强集群内企业整合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2)致谢 (24)中文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何种因素会对产业集群的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并以嵊州市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研究目的选取了工业总产值作为产业集群绩效的测度指标,并结合领带产业特征初步筛选出四大类影响因素:生产要素类、创新力类、共享资源类、集群内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类。
然后以嵊州市领带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Eviews软件,采纳逐步回来分析法建立模型,发觉设计人才投入、行业协会支持、企业规模这三个因素对嵊州市领带产业集群绩效有显著影响,最终根据这三点提出提高该集群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领带产业ABSTRACTThis paper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at which factors will have marked impact on industrial cluster performance, taking Shengzhou necktie industrial cluster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existing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the paper selects gross value of industrial output as measurement index of industrial clus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and combines characteristics of necktie industry to screen out four major categories of influence factors: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novation, shared sourc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enterprises tha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uster. Then, the paper takes Shengzhou necktie industrial cluster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the help of Eview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establish a model. It’s found that three factors—input of designers, support from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scale—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engzhou necktie industrial cluster.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factors.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performance; influence factors; necktie industry前言产业集群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区域产业进展和国家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块状经济必须走创新提升之路——关于发展提升绍兴块状经济的思考

造业 ,嵊州市 的领 带业等 7个块状经 济 销售 收入超 10亿元 。 0
绍 兴块 状经济 的形成 ,主要 有两 种
的块 状经 济 , 不足 的是人才 和技术 , 缺少 的是合作 和信任 ,正越来 越受 到低 价恶
性 竞争而 导致效 益下 滑的威胁 。加快整
然而 , 兴块状经 济的形成路径 , 绍 也 决定 了其发 展的局 限性 ,块状经济在 促 进 了绍兴 工业 经济 快 速发展 的同时 , 一
— —
块状产业层 次更高 , 企业也 更 为规 范 , 而 且产业 的差异性 和关联度也 较大 ,专 业
性更强 。
得 益 于 产 业 外 部 性 的块 状 经
济 , 从众 跟风 ” 象严重 , “ 现 模仿成 风 , 市
场秩 序不够健 全 。由于知识产 权难 以得
职工 6 . 57 3万人 ,总资产 16 . 4 92 4亿元 。 20 0 5年,实现工业 总产值 2 3 亿 元 , 85 销 售 收入 2 4 7 4亿元 , 利税 2 4亿 元 , 口 5 出 交货值 4 7亿元 。 市各个县 ( 5 全 市 区) 都
的染料块状 。这类块 状产业层 次相对较
乏有效引导 , 产业 同构现象严 重。由于处
于乡镇农 村 ,人才引 进难度 大 ,企业 管
高 , 一定 的技 术工艺要求 , 品差异性 有 产 也较为明显 。看样 型多为一些投资少 、 技
理、 术、 技 营销等 人 才缺 少 , 应 的专业 相
中介服务 机构和协 会建设滞后 。
造业 、 纺丝业 , 诸暨市 的五金业 、 袜业 、 织
济性 , 在一 定 区域 范 围 内 , 业 的生 产 、 产 技术、 销售 、 市场 、 益 的信 息得 到 了共 效
关于推进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型的几点认识

关于推进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型的几点认识
顾利民
【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块状经济是同一产业内大量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聚的一种
产业组织形式。
而集群经济是指同一产业内的关联企业和其发展有关的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
由于块状经济存在竞争有余合作不够,同质并存有余而产业延伸不够,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的缺点,因此需要向竞争合作并存,专业分工细化、创新意识强烈的集群经济转型。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顾利民
【作者单位】上虞市委党校,浙江上虞3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5
【相关文献】
1.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J], 郭东杰
2.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以浙江省块状经济与工业大县为例[J], 陈建军;杨飞
3.大力推进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J],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
见 [J], ;
5.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思考 [J], 毕宏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嵊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改革开放30年,嵊州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嵊州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还是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集聚化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培育了领带、针织、电机、厨具、服装、电子电声、机械、生物医药、造纸、汽摩配等特色明显的十大产业。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如何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促进嵊州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是当前嵊州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强市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现状块状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体,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区域经济形态。
2007年,嵊州企业呈块状经济发展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一方面,嵊州充分利用国家、省高度重视技术改造,通过出台扶优扶强政策,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强工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较好地实现了产业整体技术的跨越。
同时,依托工业园区、乡镇个私集聚区等,大力推进制造业集聚发展。
1.嵊州市块状经济的规模嵊州市块状经济的区块,以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以上为统计范围,总共有10个。
其中,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下的有2个,占总数的20%;工业总产值在10—50亿元的有6个,占总数的60%;工业总产值在50—100(以下)亿元的有1个,占总数的10%;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有1个,占总数的10%。
2.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态势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作用下,嵊州块状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走出了一条“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嵊州市领带、电机、厨具、电声配件等产业虽然产品很小、企业不大,但已发展状大成为我市经济的主体力量,并在激励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较高的份额。
如领带产业现有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领带3.5亿条,产量占全国的90%、全球的二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基地、批发销售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
厨具产业现有厨具及配套企业近300家,年生产能力近550万台,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继广东顺德、浙江宁波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厨具生产基地。
电机产业现有生产及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微电机3000万台,产品门类齐全,已成为浙江省三大电机生产基地之一。
电声行业以天乐集团为龙头,已有扬声器及配件生产企业200多家,年产电声配件系列产品30亿只,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在80%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通过对十大特色工业行业的有效整合,基本形成以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集群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今年1—8月份,三大主体产业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30.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占全市的76.59%,分别实现总产值67.26、36.24、2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2.10%、59.20%。
其中,机械电机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较快,所占比例已高出领带服装达6个百分点,且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嵊州市的产业结构正在日趋合理。
三是行业技术装备力量明显加强。
通过近几年装备革命理念的普及和高强度的技术投入,嵊州市领带、机械电机、纺织服装等行业的设备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
最为突出的是领带产业,现有高档电脑提花织机1200余台,剑杆织机800余台,先进设备占世界的60%以上,高档提花织物面料产量已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生产国家的总和,成为世界上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最集中的地区。
四是一大批行业骨干企业已经成形。
经过多年打拼,各行业都有了自己的骨干企业。
如领带行业的巴贝、好运来、麦地郎、雅士林、佳友,针织服装的宏达、天成、莎美,电机行业的迪贝、特种电机,厨具行业的普田、美多、亿田,纺织服装的冠东、棉纺、达成、电子行业的天乐、三界电声,机械行业的浙锻、三鼎、双鸟,生物医药的昂利康、新光、来益,造纸行业的宇丰、白云,这些行业骨干企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支撑了整个规模工业的稳步发展。
五是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经过近几年品牌工程的实施,我市先后获得“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等称号,还拥有3只中国名牌产品、9只中国驰名商标、20只国家免检产品,产业知名度大大提高,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不足及问题嵊州块状经济从总体上看,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
仅有少数产业已发育为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但大多数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正如德国的工业区位论鼻祖韦伯所说,尚处于通过企业自身扩大而生产集聚优势的初始阶段,还没有进入高级阶段,即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
嵊州的几大块状经济虽然拥有各自相当数量的企业及配套企业,但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创新系统和企业合作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与我省其它县(市、区)块状经济相比,显得十分薄弱。
嵊州已经发展成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属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即以低成本为基础,走产业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集群,而不像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创新为基础,走产业高端的发展路线。
主要问题是:1.合作创新能力薄弱一是作为块状经济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大多数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够,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导致块状经济的技术路径被锁定,产业长期低度化。
二是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
主要是单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缺乏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即建立在企业互信和利益共享基础上的竞争型合作创新,而合作创新是国外产业集群重要的创新战略。
三是专业化协作分工程度不高。
企业老总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总体上没有明确的产业链定位和精细化的协作分工。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在研究产业集群时认为,细致的协作分工是产业集群生命力源泉之一。
2.产业层次偏低一是产业升级不快,领带、机械等传统产业依然是嵊州市块状经济的主体,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二是部分产业将国际市场作为主导产品的主要市场,但企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研究开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为发达国家公司所掌控,陷于较不利的国际产业地位和贸易地位。
三是嵊州块状经济基本处在成熟的产业领域,生产能力过剩,加之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
这导致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产业持续处于低利润率状态,影响区域后续发展能力。
3.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一是在全球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焦点日益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情势下,嵊州走产业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二是嵊州部分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实行以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数量扩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资源供给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推动嵊州市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产业集群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方产业组织形态,反映的是一群地理相邻、彼此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主体产业展开经济活动。
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是嵊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1.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创业中心建设。
通过这一平台,着力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
二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努力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动。
2.提升产业组织方式一是依托领带、厨具、电声、丝针织服装、电机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进一步推动企业集聚发展,完善企业组织方式,壮大产业集聚规模。
二是把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突出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引领作用。
三是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构筑紧密关联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
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培育“专精特精”的“小型巨人”企业。
3.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依托“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大集群品牌宣传力度、理顺行业协会管理体系、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融合提升扶持政策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三大主体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积极实施“真丝拓展五年计划“,做大做强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三是突出产业招商,吸引龙头企业和协作配套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
4.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一是突出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块状经济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
加快企业从无牌生产、贴牌生产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从少量品牌到大批品牌的提升,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的跨越。
二是在发展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品牌的集体行动,进一步培育提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三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介我市的集群产业,进一步扩大我市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四是引导重点产业集群在创建区域品牌和有效遏制过度竞争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行业一体的产品定价优势。
5.转变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转型时期,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从“被动变革”向“主动权变”转变。
政府扶持经济发展要坚持“四个转变”,即从以项目审批为主向规划引导为主转变、从以政策管理为主向政府服务为主转变、从以对企业经费补助为主向创新跨越的奖励为主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支持为主向行业共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变,从而体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思想和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