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案例分析
高7-3井井控案例
二、高7-3井井控案例一)基本情况该井设计井深3621m,设计泥浆密度1.29g/cm3(三开后井队申请提高密度至1.38 g/cm3,甲方批准施工密度为1.35 g/cm3),133/8〞表层套管下深127m,9 5/8〞技术套管下深2065.88m。
二)事故经过1.三开后于2月11日9︰30钻至井深3362m接单根时,发现井口有少量外溢,井内泥浆密度为1.35 g/cm3,9︰30~10︰30加重晶石15吨,使泥浆密度提至1.41 g/cm3,井内泥浆无外溢,恢复钻进。
2.2月11日19︰20钻至井深3384m,钻时45mi n/2m(22.5mi n/m),3384~3386m钻时7mi n/2m(3.5mi n/m),3386~3388m 钻时3min/2m(1.5mi n/m)。
3.钻时加快后井队立即停钻循环观察,19︰35~19︰45外溢泥浆量4m3,停泵观察时在4﹟罐加重晶石15吨,配密度1.62 g/cm3的泥浆25 m3。
4.19︰45~20︰20,将25 m3密度为1.62 g/cm3的重浆打入井内,循环返出泥浆涌出转盘面,停泵,关封井器,立压为0,套压上升至16MPa。
5.开节流阀,节流循环排量28升/秒,泵压10MPa,节流套压5~8.5MPa。
6.20︰20~21︰35,加重井浆,节流循环,加重晶石20吨,进口泥浆密度未测,返出密度由1.40降至0.8g/cm3,因井场重晶石加完,停泵关井。
7.21︰35~23︰30找邻井拉重晶石及供应组织上重晶石150吨,在4﹟罐配1.70g/cm3的泥浆25 m3。
此时套压由0.2MPa上升至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23︰30~23︰50打1.70g/cm3的重浆25 m3,控制套压5~6MPa,当替密度为1.40 g/cm3的泥浆5方时,井口一声巨响,泥浆全部从井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塔里木历年井控分析
三、轮南57井试油作业时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4、应吸取的教训:
要加强对试油、修井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试油修井施工的 组织指挥,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充实生产第一线。 要对试油监督进行井控知识培训,增强监督的井控意识。
加强井控教育,随时把井控工作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不能盲目地追求生产速度,要坚持没有设计就不能施工的 原则,同时要加强施工设计力量,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将施 工设计送现场。 重大施工要有主要领导或主要技术干部亲自到现场指挥,
三、轮南57井试油作业时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2、处理经过:
事故发生后,指挥部立即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经过认真讨 论后,开始了抢险作业。首先,进行了清场和清障工作。经 过5天的艰苦奋战,成功地完成了清障工作。接下来就是拆除 被烈火烧毁的旧井口装臵作业。4月14日喷出盐水使油气井大 火自动熄灭,这样给拆井口工作带来了有利条件。拆除旧井 口后发现,采油树四通上端面和内表面被高压喷砂严重刺坏 ,需要更换。在吊车的配合下,顺利地拆除采油树四通,将 防喷器组坐在套管头上。立即接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并抢 接两条5"放喷管线和一条压井管线。所有安装就绪后,打开 放喷管线,关井一次成功,用压裂车挤压井泥浆,井口压力 为零,换装采油树。至此,事故解除。
很快到井口,关井。用 5mm 的油嘴开井,走旁通放喷,井口压
力升至59.6MPa,点火火高20~30米,估计日产气21万方,关5" 半 封 闸 板 , 环 空 压 力 为 8MPa ; 后 地 面 管 线 刺 漏 , 改 为 12.8mm+5mm两个油嘴放喷,井口压力 42MPa ,日产气115 万方; 因地面管线三处刺漏,加之管线流动阻力大,不能全部进行分
后压井。
二、轮南59井原钻机试油时测试工具内失控事故
井控事故案例
井控事故案例.doc井控事故案例近年来,井控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井控事故,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些典型的井控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煤矿的井控事故案例。
该煤矿位于山区,经营已有多年,但在井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鼠洞侵蚀和矿井支护不力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井下通风不畅,导致鼠洞生长迅速,进一步侵蚀矿井支护结构;同时,井下支护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有效抵御鼠洞侵蚀。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井下安全隐患的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井控事故。
针对这起事故,煤矿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井下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特别是针对鼠洞侵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定期清理鼠洞,加强矿井支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井下通风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水和尘土,保障井下空气流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一起井控事故发生在某油田。
该油田位于沿海地区,附近有多片沼泽地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沼泽地内地下水位上升导致井口失稳。
在这起事故中,油田管理部门曾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过监测,但监测结果没有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导致井口失稳时无法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油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监测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此外,油田在选址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附近沼泽地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井口加固措施,确保井口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井控事故案例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无不归结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维护不力等问题。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维护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井控事故的发生。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井控事故的防范工作,加强监管,规范作业,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是几起典型井控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所启发,为井下作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井控应急案例分享
提高应对效率
应急预案可以指导现场人员迅速、 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提高应对效 率。
增强风险意识
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也是风险识别 和评估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员工的 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国内外典型事故回顾
国内某油田井喷事故
由于地质资料不准确、钻井液密度偏 低等原因导致井喷失控,造成多人死 亡和环境污染。
复杂地形区域钻井难点剖析
1 2 3
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复杂地形区域通常地势起伏大,道路狭窄且曲折 ,给钻井设备和人员的运输带来极大困难。
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大
这类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钻井过程中 容易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问题,如井漏、井 涌等。
气候条件恶劣,作业环境艰苦
复杂地形区域往往伴随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高温 、寒冷、暴雨等,给钻井作业带来极大的挑战。
故扩大。
协调配合
现场各救援队伍之间保持紧密沟 通,协调配合,确保救援工作有
序进行。
救援队伍协调与配合经验
01
02
03
建立统一指挥体系
在救援过程中,建立统一 的指挥体系,明确各救援 队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 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加强沟通协调
各救援队伍之间保持实时 沟通,及时传递信息,协 调解决救援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原因分析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 于地层压力异常、井控设备失效 以及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 用所致。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展示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通知
相关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迅速采取 紧急控制措施,包括关闭井口、 压制井喷、清理现场等,防止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一、井控设备操作在进行钻井作业时,井控设备的正确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严格的井控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防喷演习防喷演习是提高应对井喷事故能力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进行防喷演习,模拟真实井喷场景,加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习,员工熟悉了防喷设备的操作流程和配合方式,确保在实际事故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井喷。
三、钻井液处理钻井液处理对于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钻井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保持了其良好的性能指标。
同时,根据钻遇地层情况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确保了钻井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四、异常监测与处理对钻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安装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钻井液密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五、人员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是提高井控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井控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每个员工都熟悉预案内容。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七、井场布局优化优化井场布局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井场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使得各种设备和管线布局合理、维护方便。
同时,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有序。
八、沟通与协作增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保障井控安全的重要条件。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配合。
井控 案例分析
✷某井为预探井:基本情况:设计井深3430m,预报产层井段3420~3425m,实际为3410~3415m,地层流体为油气混合物,气油比大于500。
产层压力系数为1.60,实际为1.65。
设计泥浆密度1.67g/cm3。
井喷经过:1.当用密度1.64g/cm3的泥浆钻进到井深3400m处发生严重气侵,返出气侵泥浆密度1.14g/cm3。
2.继续钻进到井深3405m发生溢流,录井仪器失灵未测到,从循环罐的液面直读标尺测得的溢流量3m3。
3.继续钻进到井深3410m发生强烈井喷,喷出井口高10m以上。
4.采用硬关井方法关井,将半封闸板心子蹩坏。
5.立即关环形防喷器,虽然关住了井,但对以后的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请分析错误做法。
(1)地质设计不准,设计密度偏低。
设计附加值应以上限0.15。
(2)密度1.64没有按设计1.67执行。
(3)发现气侵应该立即停钻,观察,排除气侵,不应该继续钻进。
录井仪功能检测没有按要求每天检查一次。
(4)发生溢流未及时关井求压,以致发生强烈井喷。
(5)应使用软关井,以致损坏井控设备。
✷某井发生井喷失控着火:~9:00 钻进中发生溢流,录井操作员发现溢流量1.5m3后,向录井地质师报告。
~9:05 继续钻进中发生井涌,涌出井口0.4m,录井操作员做撤离的准备工作。
~9:10 井喷,喷高10m以上,有浓烈的硫化氢气味。
录井地质师首先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后,又取了两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给录井仪器房里的人员送去。
H2S报警喇叭失灵,无法报警。
~9:15 井喷失控了,录井地质师和录井工程师按逃生路线疏散到应急集合点。
~9:20 H2S和天然气爆炸着火,地质房、岩芯房和录井仪器车底座没挂钢丝绳无法拖走,造成全部烧毁。
~9:25一名地质工严重烧伤,录井地质师亲自将伤员送往钻井队医务室抢救,并向钻井队经理报告,请求救助。
~9:30 地层喷垮,停喷了。
请分析地质录井工作中的错误之处。
(1)应先向钻台人员报告,再向录井地质师报告。
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井喷事故请进一步分析,该井发生本次井喷失控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是什么?应汲取的主要经验与教训是什么?A.直接原因:井队对地下情况认识不足,在井口压力不稳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拆装井口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拆卸采油树之后,未能及时抢装上旋塞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监督指令下达不规范,是其中一个间接原因。
应汲取的主要经验与教训:1)对高含硫油气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高含硫油气井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的配备。
2)应进一步加强对钻井及相关作业队伍的管理,确保作业队伍的人员素质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轮古19井井喷事故对这起事故原因的分析?答:1)压裂酸化中,采油树油管挂双公短节螺纹断裂是造成后续复杂工作的直接原因。
2)对该井压井和换装井口的难度缺乏足够认识,施工方案存在疏漏。
3)压井作业没有为换装井口提供足够时间。
4)发现油管内冒压井液后,处理措施不当。
应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答:1)在进行换装井口作业时,一定要压稳油气层,并为换装井口提供足够的时间,确保换装井口期间井口安全。
2)高风险作业不宜在夜间施工。
3)换装井口作业时,要有控制管内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LN2-S2-25井断钻具事故事故原因分析,请填补事故原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1、司钻不遵守操作规程,违章操作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司钻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起钻过程中不看指重表也是发生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现场管理混乱,特殊工况未落实到人,值班干部、安全人员未尽到职责也是发生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4、测试队现场钻台值班人员岗位员工责任心不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5、气源压力低导致防提断装置控制的刹车气缸刹车失效,不能起到刹车的作用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四、中古15-1H井溢流险情事件井控险情原因分析,请填补井控险情原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1、当班书记未发挥出井控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处理混乱。
元陆3井井控事件分析报告
元陆3井“3.16”井控事件分析报告(元坝工作部工程管理科 2011-3-28)2011年3月16日,中原石油勘探局西南钻井公司70866钻井队承钻的元陆3井在短起下钻过程中发生溢流,在节流循环过程中液气分离器回浆管线从连接法兰处崩断,随即引发循环罐区着火,后因井下垮塌造成环空堵塞,着火熄灭。
22日挤水泥成功封井。
本次井控事件不仅造成循环罐区遮阳顶蓬烧毁,循环罐区部分电器电路损毁,同时造成1100.98米钻柱埋井、填井侧钻。
一、基础数据元陆3井是中石化勘探南方公司布置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中部断褶带义兴圈闭的一口预探井,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雪山区义兴乡卢庄村三社,设计井深:5055m,目前井深4546m。
(一)地质概况(二)钻井基本数据1、施工队伍:钻井队为中原西南钻井公司70866ZY钻井队,录井队为胜利204队。
2、施工阶段搬家日期:2010年10月8日8:00;安装日期:2010年10月14日8:00。
导管日期:2010年10月18日18:00;一开日期:2010年10月27日2:00;二开日期:2010年11月29日10:00;三开日期:2011年1月2日7:00。
3、井身结构4、井口装备:FH35-70+2FZ35-105+2FZ35-105+2FS35-1055、钻具组合:ф215.9mmHF547HX0.24m+浮阀×0.61m+177.8mm减震器×5.65m+411×4A10×0.48m+ф158.8mmDC×18.2m+ф212mm扶正器×1.67m+ф158.8mmDC×134.83m+ф158.8mm随钻震击器×6.53m+柔性短节×3.29m+旁通阀4A10×4A11×0.46m+4A11×410×0.46m+ф127mmHWDP×138.84m+ф127mmDP。
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
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第一篇: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一、元陆3井(2011.3.16)1.在钻开油气层循环加重及堵漏作业结束后,未按要求检测油气上窜速度就盲目恢复钻进,违反井控操作规程进行短起钻下作业,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2.出现溢流后,一系列关键环节处臵不当,是造成井控事件的不断恶化的直接原因,险些酿成严重后果。
溢流发生后,在关井套压较低,只有1.7 MPa且套压一直稳定的情况下,没有因为钻具内有回压凡尔而通过顶泵的方法求取立压,未做任何动作静止关井长达30分钟。
在敞井状态下未采取任何措施(循环或关井)修理高速离合器达42分钟。
修好高速离合器后,继续敞井抢下钻具,其过程工作进度较为缓慢,除去修理时间,25柱钻具耗时2小时,进一步加大了井控风险。
压井盲目进行,致使压井过程井口压力控制不当,压井控制套压过低,地层流体大量进入液气分离器,大大超过液气分离器的正常处理能力,最终导致液气分离器排液管线崩断着火,压井中断。
3.压井节流循环流程操作使用不当,在气体峰值到达井口时超过液气分离器的处理能力,是致使泥浆回收管线崩断着火的直接原因。
4.施工单位现场驻井干部对陆相高压高产产层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是该次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元陆5井(2011.1.23)1.违反井控操作规程,冒险作业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起钻前没有压稳气层是造成井控事件的主要原因。
在无明确证据证明气层已压稳的情况下,本次起钻前未做油气上窜速度的检测工作就冒险起钻,严重违反井控操作规程。
起钻过程拔活塞引起的抽吸作用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由于经过堵漏压井后,泥浆内堵漏材料多,泥浆流动性差,钻具结构装有扶正器,起钻中有明显拔活塞现象,严重违反井控操作规程。
灌浆不及时是造成井控事件的重要原因。
灌浆不及时,灌浆量少,引起当量钻井液密度降低,减少了液柱压力,因而造成地层中的天然气快速、大量地涌入井筒内,造成了井控事件的发生。
井控案例
钻井井喷案例案例1、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别重大井喷失控案例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罗家16H 井发生特别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其中石油系统职工2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一、事故简要经过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深4049.48m时,因更换钻具需要,在仅进行了35min泥浆循环(应该循环90min)的情况下,就开始起钻。
在起钻作业中总共起钻120柱,灌注泥浆38次,但是在操作中没有遵守每3柱钻杆灌满泥浆1次的规定及时灌注泥浆;其中有9次是超过3柱才进行灌浆操作的,最多至提升9柱才进行灌浆。
23日12时因机械故障停止起钻操作,用了4个多小时进行检修。
在16时20分检修结束后,没有下钻进行泥浆充分循环即继续起钻作业。
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泥浆溢流,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井队采取多种措施未能控制局面。
至22时4分左右,井喷完全失控,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大量逸出。
22时30分左右,井队人员开始撤离现场,同时疏散了井场周边居民。
23时20分左右,井队人完全撤离,在外围设立了警戒线。
23时左右,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到川东北气矿事故报告,并要求协助事故抢险工作。
23时左右,高桥镇政府听到晓阳村方向群众燃放爆竹和传来类似洪水声响的声音,镇党政领导派人前去查看。
晓阳村党支部书记周克安回答:是井场出了事故,许多群众在他家周围。
镇里随即叫他通知群众转移。
23时20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询问高桥镇是否发生井喷事故、在哪个地点。
高桥镇回答:在晓阳村一组的气井发生事故。
井场没有向镇里报告,派人去了解情况,还没有回来。
23时25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再次电话通知高桥镇组织群众疏散。
高桥镇党政领导分工负责组织转移当地中学800多名住校学生和高桥镇居民;同时要求镇机关全体干部利用电话和手机拨打井场附近各村能打通的号码,通知人员撤离。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管理原因
1、该队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无施工设计盲目施工, 不进行井下情况及技术交底,未按标准要求安装防喷 器等等。
2、现场负责人思想麻痹,井控意识淡薄。卸油管挂 顶丝时,喷出气流造成人员伤亡,仍未能引起足够重 视。
3、现场操作人员井控操作技能低,出现间歇性井喷 不采取措施。
课程结束 祝愿大家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二、事故发生经过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间歇井喷的情况并未引起现场 负责人的注意,并且继续施工提 出油管挂,然后开泵正循环泥浆, 当时套压为16.5MPa。在循环 过程中发生井涌,6:51实施坐 油管挂回位时发生井喷,6:55 井喷着火,人员被迫撤离。后井 架被烧倒。喷出火焰高25- 35m左右,直径20m左右。
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7、加强施工作业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做到 有章可循,同时抓好制度落实工作。
8、严格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监、管双管齐 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施工作业前,现场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具 体如何操作?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对在地质、工 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 施要向全队职工进行交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分工, 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
4、严格开工验收制度。《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中要求,即:井控装置及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 符合设计要求,闸板芯子尺寸、内防喷工具的连接扣 型应与所使用管柱相匹配。
井口安装了70MPa的采油树。
一、基本情况
吉林6.5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剖析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谢谢大家!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中国 天津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谢谢大家!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事故原因——间接原因
没有控制井喷的手段!
◆ 没有按规定设计安装封井器
4月25日,工程设计单位钻井院完成了第一份工程设计,该工程 设计是装封井器的。 4月30日,吉林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组织地质和工程设计单位以 及产能建设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该地区采用一次井控可 以防止井喷发生,决定不安装防喷器,否决了装封井器的工程设 计。此次会议严重违反集团公司井控规定和吉林油田井控实施细 则。油田公司开发部门无视下部漏失容易导致上部气层井喷的风 险,过分依赖和夸大一次井控的作用。 不安装封井器,致使井喷后井口无法控制,酿成井喷失控。
吉林“6.5”井喷失控事故分享
周华兴
二〇一四年六月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吉林“6.5”红G+4-52井井喷失控事故 2007 年 6 月 5 日, 吉林红 G+4 - 52 井 井喷失控,并造 成事故井周围约 100m 范围内 陆续发现三处地表(水源井) 冒出水、气。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事故原因——管理原因 ◆ 钻井队井控意识不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钻井队同平台前两口井都在高台子油层发生漏失,却没有给予 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教训,制定钻进高台子 油层时相应的防漏技术措施。
一是在红 G +4 - 52 井钻井中,一如既往地采取 32 ~ 34L/s 大排 量钻进,在井深1250m将泥浆密度提高到1.25 g/cm3。 二是钻井队的泥浆循环系统简陋,依然沿用地面池循环系统, 无法准确计量泥浆量。钻井队的坐岗观察以井口有无泥浆返出来 判断是否井漏,以木棍的刻痕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泥浆坑液面的 升降,并据此计量地面泥浆坑的泥浆量增减。如此简陋的计量手 段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井漏或井涌。
近期井控事故调查报告
近期井控事故调查报告井控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近期发生了一起井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初步调查,该事故是由于井控措施不到位和操作不当所引起。
二、事故原因1. 井控措施不到位:在事故发生前,未对该井进行足够的安全评估和预防措施,未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装置。
2. 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人在井口附近进行非安全作业,未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进行操作,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处理和措施1.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和伤员转送,并封锁事故现场,确保事故不扩大。
2. 井控措施加强:对所有井控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确保每口井都设有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装置,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3. 操作规范化: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和管理,制订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严禁违规操作。
4. 安全监督加强:加强对井控系统设备和操作的监控和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安全意识培养: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安全文化建设。
四、事故教训1. 安全第一:井控工作是石油行业的关键环节,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 井控措施完善:对井控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完善设备和装置,确保井控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操作规程规范化: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和管理,规范作业流程。
4. 安全监督强化:加强对井控系统设备和操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井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合规性。
五、整改措施1. 对井控设备和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完善井控规程和操作流程,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和管理,严禁违规操作。
3.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加强安全监督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六、责任追究1. 对井控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和纪律处分。
井喷压井案例与井控关键问题
漏失点
发生漏失,套压升高,压井失败
32
第一部分 井喷压井案例(清溪1井)
3.3 第三次抢险压井、封井
是否正确
指导思想:治喷为主、兼顾防漏、方案严密、准备充分、预案完善、组织 有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确保一次封井成功。
26
第一部分 井喷压井案例(清溪1井)
第一次抢险压井曲线(非正常曲线)
漏失点
发生了漏失,环空不能形成液柱,压井不能成功
27
第一部分 井喷压井案例(清溪1井)
3.2 第二次抢险压井(保井方案)
第二次压井施工工序流程图
设 备 试 运 转
检 查 验 收
不 控
套
放
压
喷 泄
放
压
喷
逐
正
次
注
关 闭
清
其
它
水
放
喷
7
中石化川东北清溪1井井喷现场
8
第一部分 井喷压井案例(清溪1井)
一、清溪1井抢险压井封井技术
清溪1井是中石化川东北探区 的一口预探井。2019年1月11 日开钻,12月20日钻至井深 4285.38m时发生溢流、导流 放喷。先后经过五次压井施 工,于2019年1月3日压井封 井成功。
9
第一部分 井喷压井案例(清溪1井)
水泥返高/m 地面 地面 地面
2913.96
套管强度数据
外径 mm
钢级
壁厚 mm
扣型
每米重量 内容积 抗拉强度 抗挤强度 抗内压强度
kg/m
L/m
kN
MPaΒιβλιοθήκη Mpa273.1 95TSS 12.57 WSP-1T 82.59
48.27
5003
井控案例分析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3、事故发生经过
人员撤离后的井喷现场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4、现场处理结果
塔里木油田公司接到塔中823井井喷报告后,立即 按程序向中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做了汇报,并迅速 启动了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立即成立以总经理 为组长的抢险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组织以塔中823井为半径7至100公里范围内的10家 单位1374人全部安全撤至安全区。为确保过往车辆人 身安全,巴州塔里木公安局分别对肖塘且末民丰至塔中 的沙漠公路进行了封闭,油田抢险车辆携带H2S监测仪 和可燃气体监测仪方可通过。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1、基本情况 黄26-34井是一口生产井,地质构造位于黄5井区 内部,附近地质对比同层位的井有黄浅27井、黄2236井、黄51井、黄8C井,单井产量最高为:产油5.5 m3/日(黄51井),产气606 m3/日(黄8C井);最 低为:产油0/日(黄浅27井),产气0/日(黄51 井),属于低产层位,目前这些井基本调转新层。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3、事故发生经过 该井2005年12月24日13:00该井开始试油压井施工,先 反挤清水90m3,再反挤入密度为1.25 g/cm3、粘度为100s的 高粘泥浆10m3 ,随后反挤注密度1.25 g/cm3粘度50s的泥浆 120 m3 ,此时套压下降至0 MPa 。18:00正挤注清水 24m3、密度1.25g/cm3粘度50s的泥浆35m3 ,此时油压、套 压均为0MPa。观察期间套压上升2至4兆帕,往油套管环空内注 入泥浆三次 ,共注入泥浆27m3 ,其中26日6:30-6:55往油套 管环空内注入泥浆17m3,套压由4MPa下降至0 ,开始将采油 树与采油四通连接处的螺丝卸掉 。
XXXX井井控风险处理情况
(二)处理措施
1、油气侵发生后,立即循环调整钻井液密度,平衡地 层压力。 2、溢流发生后,立即关井,减少地层流体进入井内。 3、关井后,根据套压情况选择合理的压井方式进行压井作业。
(三)经验教训
1、加强坐岗,及时发现水浸或溢流。
2、严格执行“四七”关井动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关井。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XXX井井控风险处理情况
(一)案例经过
2012年X月X日XXX钻井队负责施工XXX在钻套管附件至XXX米循环时 全烃值升至46%,循环除气后全烃值降至1%。泵入密度1.55g/cm3的重钻井 液12m³ 至环空,并用密度1.55g/cm3的重钻井液9m³ 压水眼后,起钻甩小钻 具。 起钻具至82米,泥浆工发现出口有轻微泥浆外溢,立即停止起钻,开始抢下 钻具。下钻至266米,发现溢流增快(总溢流1.5方)停止下钻,接顶驱关井, 节流排气点火(火焰高达20米)。排气过程中,套压由8兆帕逐渐上升至13 兆帕后开始缓慢降至4兆帕,排气过程溢流10.5方,总溢流量12方。将所有 地面泥浆加重至1.65g/cm3后,采用压裂车环空反挤压井,压入密度 1.65g/cm3压井液40方,停泵套压3兆帕。开泥浆泵正压井,压入1.65g/cm3 压井液25方,停泵后套压、压力为零,压井成功。
3、小钻具在套管内环空间隙小,起下钻波动压力大, 容易诱发井喷、井漏事故,要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
4、对于溢流、井漏并存的情况,要严格钻井液密度、 粘切,防止事故复杂化。
井控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精选6篇
井控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精选6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认知的记录,从心得体会中,我们能看出一个人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感悟,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井控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井控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1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
回顾石化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一次次映入我脑海的不外乎是以下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单位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等等。
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不折射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们安全管理的体系还是那么的脆弱!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的心中。
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
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
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环境也不能得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大堤。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
让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
井控案例安全经验分享
井控案例安全经验分享一、案例背景介绍本案例发生于某石油钻井作业现场。
钻井队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高压油气层,未能及时控制井口压力,导致井喷失控。
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风险因素,如地质情况复杂、钻井液密度不合适、操作失误等。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钻井队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次事故中,钻井队未能充分识别高压油气层的危险性,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井控设备与操作井控设备是控制油气井压力的关键设备,包括防喷器、压井管汇等。
钻井队应确保井控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在操作方面,钻井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在本次事故中,防喷器未能及时启动是导致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应急处置流程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钻井队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环节。
同时,钻井队还应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本次事故中,应急处置不及时,给事故的扩大留下了隐患。
五、事故原因分析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本次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钻井队未能充分识别高压油气层的危险性;防喷器设备存在故障;应急处置不及时等。
其中,钻井队对高压油气层的认识不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六、经验教训总结通过本次事故,我们应深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训。
首先,钻井队应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提高对复杂地质情况的认知水平;其次,应加强井控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第三,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四,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七、预防措施建议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钻井工程安全监管力度,对钻井队的资质和设备进行严格审核;第二,建立完善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要求;第三,加强井控设备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第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第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钻井工程安全技术和经验。
井控培训及案例分析学习教案
第28页/共141页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四十六分 。
钻进过程中关井程序(软关井)
发信号 停转盘、停泵上提钻具
开节流管汇侧的液动平板阀或 手动平板阀
关封井器
关节流阀试关井 ,在套压允 许条件下关节流阀上游平板阀, 打开环形防喷器 第29页/共141页
录取关井立压、套压和钻井液
符号是psi,换算关系是
1 psi=6.895kPa
第Hale Waihona Puke 7页/共141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四十六分。
静液压力
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 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p=gρH
p——静液压力,kPa; g——重力加速度,9.81m/s2; ρ——液体密度,g/cm3; H——液柱高度,m。
第18页/共141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四十六分。
压力梯度
压力梯度指的是每增加单位垂直深度压力的变 化量,即每米井深压力的变化值或每10m垂深压 力的变化值。其计算公式为:
G=p/H=gρ
式中 G——压力梯度,kPa/m;
p——压力,kPa或 MPa; H——深度,m或 km。
用这个压力梯度的定义,静液压力公式也可以写成:
第4页/共141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四十六分。
井控的分级
根据井涌的规模和采取的控制方法的不同,我们把井
控工作分为三级:初级(一级)井控、二级井控、三
级井控
一级井控是指以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合理的钻井技术
措施,采用进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安全钻穿油气层的井 控技术,又称主井控。
第5页/共141页
软关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液流通道 突然关闭,使液流的速度急剧变化,引起 系统中液体动能的突然变化产生“水击效 应” 。
井下作业井控基本知识和案例
第三部分 压力
一.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压力是井控工作中最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 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掌握和灵 活运用井控技术、防止井喷的重要基础。 在物理学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 为压力。压力大小用单位牛顿表示,方向总是与物 体的接触面垂直,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压力的作 用点在接触面上。 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压强是用 来衡量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大小不仅与压力 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井喷失控的危害及原因
4.加强井控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要按时参加井控培训,作用队伍的素质 达到标准。从事井下作业施工人员及相关的辅助人 员,应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石油与天然 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及井控培训管理办法要求,参 加井控培训,领导、技术人员无证无权指挥生产, 工人无证不得上岗操作。
井喷失控的危害及原因
井控的基本知识
9)“三高”油气井定义: ① 高压油气井是指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为 依据,当地层流体充满井筒时,预测井口关井 压力可能达到或超过35MPa的井。
②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 于150mg/m3(100ppm)的井。
井控的基本知识
③ 高危地区油气井是指在井口周围500m范围内有
井控的基本知识
2)溢流:当井侵发生后,井 口返出的钻井液的 量比泵入的钻井液 的量多,停泵后井 口钻井液自动外溢, 这种现象称之为溢 流。
如不及时控制将导致 井涌发生,发现控制 溢流是关键
井控的基本知识
3)井涌:溢流进一步发
展,压井液涌 出井口的现象 称之为井涌。
如不及时控制将导 致井喷事故发生
井喷失控的危害及原因
四.如何做好井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5、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事故调查综合分析后认为: 本次事故虽说存在地质和工程有一定的 意外因素外,但管理和人为因素是造成 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试油换装井口作业规程》中第4.2条明
5、事故原因分析
确要求“拆装井口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
本井驻井试油监督于12月23日起草的监 部署的重点评价井之一,但就是这样一口 要原因。 工程技术部门的情况下,就擅自组织夜班人 督指令上未有甲乙双方的签字,且指令中对巡 试油监督在12月23日下达的《塔中823井压井、下机桥、注灰作业 高难度、高风险的复杂井,钻井公司却为 员进行拆装井口作业,严重违反了上述规定 ⑵井队对地下情况认识不足,在井口压力不稳的情况下,擅自进行 井监督提出的两条关键性施工要求未被列 要求。由于没有技术管理人员在场,致使井 指令》中明确要求了挤压井的工作程序,和挤压井完后的具体观察的要 井队配备了一名于2004年7月毕业、现场 拆装井口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入,而只是在生产碰头会上口头下达给井 求,即“压井停泵后,观察8-12小时,在观察过程中,在时间段内记录 口失控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延误 现场试油监督在生产会上明确要求:在进行拆卸采油树的施工作业 技术和管理经验都较贫乏的助理工程师 ⑶拆卸采油树之后,未能及时抢装上旋塞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直 队。事发当日凌晨,驻井场试油监督未能及 静态下地层漏失量,出口无异常”后,方能拆采油树。而井队从6: 了控制井口的时机。 本井在拆装井口的应 前,必须往井筒内各反挤、正挤密度为1.25-1.26g/cm3的泥浆。但井队 接原因。 独立顶工程师岗。 时察觉并亲临井口组织指导井队拆卸采油 30~6:55井队往油套管环空内注入泥浆17m3,套压由4MPa下降至0, 人员却未给予应有重视,从6:30至6:55,往油套管间的环空内注入 试油巡井监督反复要求:要准备31/2"油管与31/2"钻杆之间的变扣 ⑷井队在拆装井口过程中,未及时通知试油监督和工程技术部井控 急预案中,对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和应急 树,驻井试油监督在本次事故中负有监督不 7:05井队值班干部便指挥班组人员起吊采油树,严重违反了监督指令 17方泥浆,观察套压由4MPa降为0后,在未进行正挤泥浆及其它有效的 接头与旋塞连接好,在拆完采油树后,立即在油管挂上装上旋塞(配变 现场服务人员,使整个施工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是导致本次事 方面的问题只字未提。该井队技术力量 的要求,是造成此次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 力的重要责任。 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便擅自组织拆装井口作业,致使拆装作业过 扣接头)。但井队未能在拆卸采油树前将变扣接头和旋塞连接好,并在 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薄弱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较多。 程中井口失控。 井口出现溢流抢接旋塞和变扣接头时失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直接 ⑸井队技术力量薄弱,井队施工作业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也是造 原因。 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⑹监督指令下达不规范,也是其中一个间接原因。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4、现场处理结果 12月26日中午,组成抢险小组携带H2S监测仪和正压呼 吸器进入井场,勘查现场情况,经检测:现场距离井口10米 左右H2S浓度不超标,同时,塔中823井方圆20公里以外的 作业区场所,由专人负责监控现场H2S浓度。根据勘查结 果,制定了两套压井作业方案,并报请股份公司通过。 先进行清障作业,清除井口采油树,准备4台2000型压 裂车组,储备水200方、密度1.30g/cm3泥浆400方,从油管 头四通两侧接压井管线并试压合格。于12月30日进行反循环 压井施工作业,共泵入密度1.15g/cm3的污水110m3,压稳 后抢装旋塞。然后,正反挤1.30g/cm3的泥浆173m3,事故 解除。
作,拆装井口作业应由监督指导,井队工程 凝析油气井,是塔里木油田公司2005年 ⑴井队未严格按照试油监督的指令组织施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 师亲自指挥”。但井队在未通知试油监督和
塔中823井是高压、高产、高含硫的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6、塔里木油田对事故认识
⑴对高含硫油气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的配备。 对高压、高产和高含硫的油井必须从甲乙方两个方面加强技术力量, ⑵应进一步加强对钻井及相关作业队伍的管理。 加强硫化氢知识的安全培训,正确认识和科学防护硫化氢,并明确责任, 由于油田勘探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钻井及相关作业队伍出现供不应 ⑶进一步加强对监督队伍的人才储备 。 密切协作。同时加强对各类危害和风险的识别评价,从技术方面制定出科 求的局面。一些施工作业队伍将一些工龄较短、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技 油田近年来钻井及相关作业现场监督力量严重不足,油田固定监督 ⑷健全完善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大防硫安全投入。 学周密的措施。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特别是建立针 术管理和操作人员推上一线关键岗位。新增加的临时工人员比例增大, 短缺: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好的监督招不来,近年来监督的综合素质不断 油田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和相应的硫化氢 ⑸进一步增强对硫化氢安全防护用具的配备。 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并分解到各相关岗位予以贯彻落实。 上岗培训时间较短,业务不熟悉等因素。 降低,使油田监督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下滑,基层监督数量严重 应急预案,为今后含硫油气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本次抢险应急过程中也暴露出油田对硫化氢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 ⑹进一步加强对油田相关人员硫化氢的培训。 不足。 足,在整个抢险应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安全防护器具配备不足,而临 从油田长远考虑,应进一步加大对油田相关作业人员的防硫培训。 时从别处紧急调配的情况。 油田今后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与国内外油气田在防硫 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以迅速提升塔里木油田的防硫技术和管理能 力。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黄26-34井
作 业 机
出口
车 射孔 弹车
井架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值 班 房
出 口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黄26-34井井场平面示意图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黄26-34井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电缆头 放炮闸门
北侧套管闸门
南侧套管闸门
井下作业井喷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井喷案例分析
一、两口井的井喷情况分析 ㈠塔中823井 ㈡黄26-34井 二、我们从中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按照公司召开的井控会议部署及要求, 今天由我来就塔中823井、黄26-34井两 口井井喷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我们应 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一、两口井的井喷情况分析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1、基本情况
塔中823井是一口重点评价井,位于巴州且末县境内,距 沙漠公路直线距离5公里,距塔中1号沙漠公路直线距离9公 里,距塔中作业区约40公里,距最近的村庄约200公里。该地 区为沙漠腹地,无长住居民。 该井于2005年7月23日开钻,11月8日钻至井深5550米, 一开用12 1/4″钻头钻深 803 . 00m ,9 5/8″套管下深803.00 m ;二开用8 1/2″钻深5371.00m ,7″套管下深5369.00m; 三开用6″钻头钻至5550.00m,回填固井至5490.00m 。油管 下深5365.73m,封隔器坐封不成功 ,油套管相互是连通的。2 005年11月10日完井。
四通
黄26-34井井口示意图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2、基本数据 完井日期: 2001年6月20日 套管尺寸:φ339.7×342.21 人工井底: 89枪常规射孔 2681.0m 21.0m/9层 预射井段:2095.2-2028.0m 设计压井液密度1.05g/cm3 测井油气显示综合解释结果:油层及低油层。 完钻井深:2695.0m φ139.7×2694.77 生产井段:2206.4-2656.0m 层位:沙河街组中部 孔密16孔 /m;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3、事故发生经过 该井2005年12月24日13:00该井开始试油压井施工,先 反挤清水90m3,再反挤入密度为1.25 g/cm3、粘度为100s的 高粘泥浆10m3 ,随后反挤注密度1.25 g/cm3粘度50s的泥浆 120 m3 ,此时套压下降至0 MPa 。18:00正挤注清水 24m3、密度1.25g/cm3粘度50s的泥浆35m3 ,此时油压、套 压均为0MPa。观察期间套压上升2至4兆帕,往油套管环空内注 入泥浆三次 ,共注入泥浆27m3 ,其中26日6:30-6:55往油套 管环空内注入泥浆17m3,套压由4MPa下降至0 ,开始将采油 树与采油四通连接处的螺丝卸掉 。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3、事故发生经过
人员撤离后的井喷现场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4、现场处理结果
塔里木油田公司接到塔中823井井喷报告后,立即 按程序向中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做了汇报,并迅速 启动了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立即成立以总经理 为组长的抢险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组织以塔中823井为半径7至100公里范围内的10家 单位1374人全部安全撤至安全区。为确保过往车辆人 身安全,巴州塔里木公安局分别对肖塘且末民丰至塔中 的沙漠公路进行了封闭,油田抢险车辆携带H2S监测仪 和可燃气体监测仪方可通过。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3、事故发生经过
⑵作业施工过程 2月3日11时30分,测井公司四分公司射孔16队到达施工 现场,射孔车辆三台,队长,射孔队人员八人。这时作业队还 有70多根油管没起完。 2月4日1时10分,起出井内全部丢封管柱,带出丢手头, 安装放炮闸门。同时,按照设计要求,副队长与射孔1队长核 对射孔通知单,准备好简易井口、管钳、电缆钳等。 2时30 分,射孔队开始施工准备,电缆车摆放在井口北部,距井口20 多米,计划共七炮。准备完毕,开始下第一炮,井段 2095.2m-2092.5m,枪身长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