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
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男生每人4个圆片,女生每人6个圆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分数)在三年级我们与分数交了朋友,还记得吗?(板书:1/2)一起读一读。1/2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其中一部分。(板书:整体) 看来分数真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
二、探索
(一)拿吸管活动(创设活动情景,引出对分数再认识的必要性) 分四个组进行拿吸管的比赛,有信心获胜吗?
1、 这里有4袋吸管,你能从每袋中分别拿出全部吸管的1/2
吗?
2、 每组选一个代表。师问:你准备怎么拿?(提示:你们四
人不能让大家知道总数,只拿出全部的1/2就行)
3、 学生活动,两人拿出4根,两人拿出3根(板书:
4、4、3、
3)
师:一、二大组拿出的多,一、二大组获胜(奖励)
4、 看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问题?
生可能:数错了(请生重数)
也可能:一定是4袋的总数不一样多,不公平(重数)
师:总数确实不一样多,但都拿出的是1/2,
可拿出的数量
却不同。
看来有必要再一次认识分数这位老朋友。(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二)探索分数的相对性
1、小组讨论,反馈
为什么都拿总数的1/2,而拿出的数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
2、验证
请四位代表告诉大家总数是多少,总数的1/2是多少。(板书)3、在这里,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反馈
(板书:整体不同分数相同具体数量不同)
4、现在你想说什么?
即使分数相同但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板书:——)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会不同(板书:——),我们把分数的这种特性称为“相对性”(板书:相对性)就是说分数表示的具体大小必须相对于整体来说。
5、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都拿1/2,而拿出来的数量却不同了吗?
(同桌说,指名说)
难怪三四组说老师不公平,那怎样才公平呢?
师:可见只有当所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分数才能比大小,所以在作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时,如1/4()3/4,必须默认他们所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
三、巩固(再次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1、说一说(巩固对分数相对性的认识)
(1)出示教材P34的说一说情境图。
能根据你对分数新的认识,帮助判断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根据两本书的厚度,谁看的页数多?
指名学生说一说。
(2)第35页第3题,画1/2,比大小。
有不同画法吗?展示两生的。不管怎么画,必须是把图形怎样?
他们的大小一样吗?谁的1/2最大?谁的最小?为什么?
小结:由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的分数,哪个分数对应的整体越大,他表示的具体数量就越大。(3)举例说说,在生活中有那些事例因为整体“1”不同,相同分数所
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2、画一画(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如果让你利用今天的知识动手画,你行吗?(课件出示题目)(1)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三名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判断。
你觉得这三个小朋友画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这个图形只要是4个□就可以了,形状可以不同。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
3、圈一圈
同桌两人,一人画12个圆,一人画8个圆,商量一下
画12个圆的,圈出整体的1/3;8个圆的,圈出整体的1/2。
比一比,谁圈的多?发现了什么?
4、淘气喝了一杯牛奶的3/4,笑笑也喝了一杯牛奶的3/4。
淘气说:“我们喝得一样多。”笑笑说:“我比你喝得多。”
他们谁说得对呢?
5、在重庆这次百年不遇旱灾捐款活动中,小明捐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了零花钱的3/4,小芳一定比小明捐的钱多吗?请说明理由。为什么小芳不一定比小明捐的钱多?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答案不唯一,只要理由正确。
四、小结
1、今天你对分数有了怎样的认识?
2、除了这些认识的分数,你还会想到哪些分数?你是怎样想的?
3、课后阅读:你知道吗?
感受分数的历史悠久和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相对性
6
个
84个
整体不同——分数相同——具体数量不同整体不同分数不同具体数量相同
整体不同分数大具体数量不一定大
反思自己的执教,本节课的特点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分数的初步意义。因此,在课堂中直接引入问题,这样安排教学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原有不同层次的认知,让对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来学习。如:“1/2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能够说清楚的教师不必再讲,同时也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创设“拿吸管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体验中自己提出“分数相同,为什么所表示的具体大小却不同”,这一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有必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的学习,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课前参与、课中展开、课后延伸”的主动学习惯。
2、关注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问题是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究问题的空间,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等,学生们结合操作、验证,逐步发现“比分数的大小必须看他所对应的整体,即分数具有相对性”这一特点。
整个过程教师没有包办代替,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而且,还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彼此的交流中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做到了不仅关注实现知识技能领域目标,更加关注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3、教学机制较灵活,重视实践操作
当教案中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时,老师能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一位学生提出“都是拿出的全部吸管的1/2,为什么拿的却不一样多,我想是不是可能数错了”时,我立即做出请刚才的四位学生代表上台验证的决定,让实践验证说服学生。同时在练习设计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