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肉兔盐霉素中毒的病例报告
盐霉素对家兔急性、亚慢性毒性机理的研究

盐霉裳对家兔急性、亚慢性毒性机理的研究1引言盐霉素钠(Salinomycinsodium)系1971年首先由日本科研化学株式会社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培养液中提取的聚醚类离子载体型抗生素。
分子式是C42H690llNa,分子量为772.99。
按干燥赭计算。
每lmg的效价不得少于800盐霉素单位。
盐霉素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理化性质稳定。
在甲醇、丙酮、乙醚、氯仿中易溶,但不溶于水,在120℃高温和阳光下不稳定。
盐霉索钠预混荆为盐霉索钠与大豆粕、大豆粉、米糠油渣、无水硅胶或硅藻±配制而成的浅黄白色或浅黄褐色粉末,微有特异臭味。
盐霉素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及疟原虫有很高的感受性.尤其对鸡的球虫有特效,具有高效防治鸡球虫病和促进畜禽生长发育、防治疾病等作_I}{。
美国干1983年开始使用盐霉素,1985年其消费金额在美国抗球虫剂中所占比例是40.7%,至1990年提高剜55%;日本在1978年就批准盐霉素制荆(尤素精)可作为饲料添加帮使用,其质量标准载八日本《饲料安全法》【ll。
我国近十年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在研制白色链霉菌61477菌株时,发现其主要代谢产物抗生素61477具有抗球虫和促进仃鸡生长的作用,经物理化学鉴定,证明与日本盐霉素为同一物质。
体内过程与药物残留:鸡内服“C标记的盐撵素.在消化道内吸收极少。
肝、胃、小肠内含量较高,而其它组织中舍量极微。
进入体内的盐霉素,在肝脏中迅速代谢,并由小肠分泌经粪便排出体外,通常48h后的排泄率为94.6%,72h超过97%。
肉鸡连续饲喂盐霉素,50mg/kg、100mg/kg直到35日龄,停药3d后所有组织均不残留药物。
上述药料浓度喂产蛋鸡,停药3d后,卵黄中均检出药物,但5d后则为阴性。
并且发现在用药期问.鸡卵蛋白中始终无药物残留。
盐霉素对鸡柔嫩、堆型、巨型、变位、毒害、波氏等艾美耳球虫均有明显防制效果。
病例报告——急性食源性盐霉素中毒死亡二例

用碱性 药 物后 尿 液有 所转 清 ;肾功能 尚 好 ,尿素氮 和肌酐无 明显 改变 。 ( )上 6 述 3 ,5项 表 明 ,患 者 急 性 中毒 后 发 生 ,4 效果 不 佳 , 故 转 入 我 院 。 入 院 查 体 :T 不 同意 。 1 5 时 突 然 呼 吸 、 心 搏 停 止 , 了神 经 损 害 、 肌 肉 溶 解 、 肝 脏 与 心 脏 损 :0
( m H = .3 P ) 1m g 0 13k a ,呼 吸稍 促 ,意 识
害 ,且为多器 官功能 障碍甚至 多器 官/ 多 患 者 2, 男 ,4 岁 , 农 民 。 因 “ O 恶 系统功能衰竭 ( O S MO ) 7 M D / F 。( )所有 病例 中毒 原 因均不 明 确 ,无特 效 解毒 药 物 。至后期应 用糖皮 质激素 、能量药物 、 保肝护心 、稳定循环功能等治疗 ,无法阻 止病 情 进 展 ,最 终 因 M D / F致 心 搏 O S MO
~
一
烦 闷,四肢 麻 木 、无 力 ” 等症 状 急性 起 病 ,经治疗症状有短暂的缓解 ,复又迅速 加重 。 ( )患 者神经损 害突 出,有 双大 3 腿疼 痛 、麻 木 、无 力 等 ,双 下肢 肌 力 Ⅱ 级 ,双膝反射弱 ,患者 2肌 电图显示双侧 胫 、腓神 经 ( 动 支 与 感 觉 支 )受 损 。 运 ( ) 二 例 均 有 肝 脏 损 害 和 心 脏 损 害 ,患 4 者 1 脏 和 肝 脏 损 害均 很 严 重 ,心 肌 酶 升 心 高尤 其 明 显 。 ( ) 二 例 均 有 双 下 肢 疼 痛 、 5 无力 ,患者 1 尿液呈酱 油色 ,经输液和应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又称为兔鼠伤寒,是一种由假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感染兔子后将临床症状严重,并有高度传染性。
本文将对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感染兔绿脓假单胞菌的兔子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泻、呼吸急促、结膜充血、鼻泪淌出、抽搐等症状。
患兔的肝脾肿大,肝脏呈斑点状出血。
2. 病理学检查:可将患兔的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病灶形态和组织学变化。
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肝脾肿大、黄色或绿色脓肿形成,同时肝脏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
3. 细菌学检查:从患者的病变组织或体液中分离出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检测等,以确定病原体的类型和特征。
二、防治方法1. 清洁消毒:兔舍、饮水器、喂饲器等养殖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每次更换新的兔子入舍前,都必须对兔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2. 隔离患病兔子:一旦发现有兔子出现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诊断。
隔离病兔是防止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步骤,同时可以进行治疗和观察。
3. 免疫预防:可以采取疫苗接种的方式对兔子进行预防,以提高兔子的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的风险。
疫苗接种需要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注射。
4. 使用抗生素:对于已经确诊为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患兔,可以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必须依照兽医的建议使用,并避免滥用和误用。
5. 饲养管理:健康的饲养环境对于预防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非常重要。
要做到饲养环境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养殖环境。
对于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方法,确诊后采取清洁消毒、隔离患病兔子、免疫预防、使用抗生素以及健康的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兔子的感染风险和提高存活率。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引言实验动物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在进行实验动物饲养和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发病原因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由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起的一种实验动物疾病。
假单胞菌是一种耐热、耐寒、耐盐和抗药性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表等环境中。
假单胞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途径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二、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用新西兰兔感染假单胞菌后,常出现以下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皮肤和粘膜出现绿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能出现败血症、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
由于新西兰兔是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因此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成为了实验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三、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诊断:通过观察实验用新西兰兔的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皮肤和粘膜出现绿色脓性分泌物等,结合疾病的发病原因可初步诊断为绿脓假单胞菌病。
2. 细菌学检查:从患兔的病变部位(如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以确认是否存在假单胞菌感染。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利用PCR技术对标本中的细菌DNA进行扩增和检测,以更快速、准确地确定实验用新西兰兔是否感染了假单胞菌。
四、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防治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笼舍、更换饲料和饮水,定期对实验用新西兰兔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引言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于土壤、水体和生物体表面。
在实验室中,它常常被用来进行各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实验研究。
在动物实验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也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特别是对于实验用新西兰兔而言,绿脓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兔子的健康和实验结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1. 临床症状:实验用新西兰兔感染绿脓假单胞菌后,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厌食、体温升高和行动迟缓等症状。
部分患病兔子还会出现眼、鼻、口腔等部位的分泌物增多,严重的甚至会形成脓性分泌物。
2. 临床检查:针对患病兔子,可以进行常规的临床检查,如体温测量、观察呼吸频率、腹部触诊等,以及血液、尿液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应该采用革兰氏染色染色法,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绿脓假单胞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对患病兔子的血液、尿液或分泌物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到绿脓假单胞菌的存在,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1. 预防感染:在实验室中,预防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洁消毒动物舍、实验仪器等实验环境,确保兔子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实验用新西兰兔进行体检,保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2. 感染治疗:一旦发生了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应该立即进行治疗。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抗生素治疗应该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也应该密切观察兔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调节治疗则包括免疫增强剂的使用,提高兔子的免疫抵抗力,促进其康复。
3. 传播控制:一旦发现有兔子感染了绿脓假单胞菌,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患病兔子,避免疾病传播。
肉种鸭霉菌毒素中毒病例报道

菌 毒 素 对 养 禽 业 的危 害 主 要 表 现 在 使 种 禽 或 蛋 禽
产蛋下降 、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死淘率增 加; 导致肝脏等多脏器及 消化 系统损伤 ; 霉菌毒素 可 聚 集 在 生 殖 器 官 并 转 移 到 种 蛋 ,使 后 代 呈 生 长 障 碍 , 发 多种 疾 病 ; 营 养 转 化 率 下 降 , 致 维 易 使 导 生素 E需要量增加或维生素 E缺乏 ,影响孵化率 和雏 鸭 质 量 。
1 发 病情 况 产 蛋 种 鸭 突然 产 蛋 下 降 , 蛋 孵 化 率 降 低 。病 种
霉菌毒素种类很多 ,在亚洲地 区危 害家 禽养
殖 的 主要 有 六 种 : 曲 霉 毒 素 、 一 黄 T 2毒 素 、 曲 霉 赭
鸭腹泻 , 白色或绿色稀粪 , 欲减少 , 排 食 消瘦 。 的 有 出现脚 趾 变 形 、 胀 , 肿 胸部 皮 肤 溃 疡 、 出血 。 2 剖检 病 变
20 09年秋 冬 季 节 ,本 地 多个 肉 种 鸭 场发 生 了
43 适 当提高饲料 中维生素水平 , . 添加硒 制剂等 提高机体免疫力 , 缓解 霉菌毒素对 细胞 的毒性 , 保 护肝脏 , 少应激 。 减
5 讨 论
以肝脏受损 、 全身性 出血 、 腹水和神经症状为特 征 的疾病 ,经调查和分析 ,最终确定为霉菌毒素 中 毒 , 报告 如 下 : 现
毒, 以杀灭霉菌孢子 。为 了防止饲料发霉 , 可在每
吨饲 料 中加 人 7 %的丙 酸 钙 lg 5 k。 中毒 的 鸭 各 脏 器均 含 有毒 素 , 可 食 用 , 深 不 应
41 立 即 更 换 发 霉 饲 料 , 变 贮 存 条 件 , 止 饲 . 改 防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可以生长在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表面,包括土壤、水体、植物、皮肤和黏膜等。
绿脓假单胞菌对于实验室动物而言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病原菌,尤其对于实验用新西兰兔来说,其感染率较高,病情严重,因此对于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至关重要。
一、诊断1. 临床症状实验用新西兰兔感染绿脓假单胞菌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甚至出现脓性鼻涕、眼睛炎症等情况。
在发病早期,实验用新西兰兔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2. 细菌培养在怀疑实验用新西兰兔感染绿脓假单胞菌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应的细菌培养检测。
可以从患兔的呼吸道分泌物、眼部分泌物等样本中采集细菌进行培养,绿脓假单胞菌的培养常常表现为产生绿色花粉状的细菌落,这是其特征之一。
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并且进行药敏试验,找到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了更快速、准确地诊断实验用新西兰兔感染绿脓假单胞菌病,还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
通过PCR扩增绿脓假单胞菌的特异基因片段,可以快速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对于快速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治1. 环境控制首先需要做好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加强对实验用新西兰兔饲养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定期对实验用新西兰兔的饮食、饮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绿脓假单胞菌的实验用新西兰兔,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对绿脓假单胞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过量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动物疾病,严重危害实验动物健康。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病的疾病简介、病原体特征以及危害,然后详细阐述了病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要点、防治措施和药物治疗建议。
在我们展望了对该病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提出了预防与治疗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加深对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意识,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诊断、防治、病原体特征、危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要点、防治措施、药物治疗建议、研究展望、总结与建议.1. 引言1.1 疾病简介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常见于实验室动物中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由假单胞菌属细菌所引起。
这种病症通常会在新西兰兔身上被发现,故得名为“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
病原体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和动植物表面,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微生物。
在实验室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卫生不佳等原因,假单胞菌可能会误入实验新西兰兔的体内,引发感染。
不合理的药物应用和长期应激等情况也会增加实验新西兰兔感染假单胞菌的风险。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感染症状严重,易传播给其他实验动物,甚至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以避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病原体特征绿脓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名称源自其产生绿色花青素的能力。
绿脓假单胞菌具有强大的致病性,能够引起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该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水和土壤中常见。
绿脓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致病因子,包括内毒素、蛋白酶、细菌毒素等。
这些因子使得绿脓假单胞菌能够破坏宿主的组织和免疫系统,引发感染和炎症反应。
绿脓假单胞菌还具有耐药性的特点,易于产生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谨防獭兔霉菌毒素的中毒

日期:contents•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的来源目录•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预防獭兔霉菌毒素中毒的建议霉菌毒素的危害01霉菌毒素可引起獭兔食欲减退,甚至出现拒食现象,导致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障碍霉菌毒素可导致獭兔出现昏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响其正常生长。
部分霉菌毒素可引起獭兔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死亡。
030201对獭兔的生理影响免疫力下降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獭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疫苗接种效果不佳接种疫苗时,獭兔因霉菌毒素的影响而导致免疫应答减弱,抗体水平低下。
生长缓慢01霉菌毒素会影响獭兔的正常生长,导致体重减轻,生长速度减缓。
繁殖障碍02霉菌毒素会损害雌性獭兔的生殖系统,导致繁殖障碍,甚至不孕不育。
饲料利用率降低03由于霉菌毒素的影响,獭兔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造成饲料浪费。
霉菌毒素的来源02主要由玉米、小麦、稻米等谷物发霉变质产生,是强烈的肝脏毒素,可导致肝癌和急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青霉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是肾脏毒素,可导致肾损伤和坏死。
主要由玉米、小麦等谷物发霉变质产生,是肺脏毒素,可导致肺损伤和肺炎。
主要由玉米、小麦等谷物发霉变质产生,可导致消化系统损伤和食物中毒。
土壤中的霉菌毒素土壤中可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导致植物根部损伤和农作物减产。
建筑物中的霉菌毒素建筑物中潮湿、通风不良的部位容易滋生霉菌,产生霉菌毒素,影响人类健康。
空气中的霉菌毒素空气中可悬浮大量霉菌孢子,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肺部感染和炎症。
水源中可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经水传播可导致人类和动物中毒。
水产品中如鱼类、贝类等可能富集霉菌毒素,人类食用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水中的霉菌毒素水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水源中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03选用高品质的饲料0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饲料原料,并严格把关饲料品质。
02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高品质饲料,避免使用劣质或过期饲料。
一起肉鸡食盐中毒的诊治报告

7 体 会
家禽中, 以鸭 对食 盐 最敏 感 , 特别 是 雏 鸡也 很 鸡 敏感 , 据报 道 , 鸭料 中含 盐 2 %或 饮 水 中含 盐 0 %均 . 4 影 响生 长和 产蛋 质 量 ; 鸡料 中若食 盐含 量 达 3 而 %或
靠两翼扑地移行 ; 后期 , 病雏 消瘦 、 衰弱 , 呼吸 、 脉搏
增数 , 肉痉 挛 , 昏迷 虚脱 而 亡 。少 数病 雏 呼 吸 困 肌 后 难, 呈伸 屈状 呼 吸 , 濒死 期角 弓反张 、 扭颈 。
每 千克 体重 1 次食 人 食 盐 3545克 即可 中毒 死亡 ; .~ .
鸡 群饮水 中含盐 05 . %以上 可发 生 中毒 , 含盐 09 .%并 且 连用 5天 , 群 将全 部 死亡 。可见 , 然 食盐 是 家 鸡 虽
济损 失。
3 7日龄死 亡停 止 , 势好转 。该 群雏 鸡从 2 病 0日龄 发
6 防治措施
食 盐 中毒无 解毒 药可 用 。因此 , 当发 现食 盐 中毒 后 , 立 即停 喂 原 有 饲 料 , 应 增设 饮水 器 , 予 清 洁饮 给
水或 5 %糖水 , 水 中可适 量加 入 多种 维 生 素 , 喂 饮 改 无 盐 易消 化饲 料 , 至 康 复为 止 。 同时 , 强 饲 养管 直 加
系食 盐 中毒 引起 的。
按规程操作 。 0日龄个别雏鸡开始出现精神萎靡 、 2 采 食 量 下 降 、 水 增 多 、 痢 的症 状 , 饮 下 发病 鸡 只逐 渐 增 多 ,1日 2 龄开始 出现死鸡。该养殖户从 2 龄开始 1日
采用水 溶 性 土霉 素 连续饮 水 5天 , 明显疗 效 ; 又 无 后 采 用氟 哌酸 饮水 , 连用 5天仍然 无 效 。经我 市兽 医 门 诊 诊 断 为食 盐 中毒后 ,于 3 2日龄 开 始停 饲 原 喂料 ,
一例肉食鸡食盐中毒的诊治报告

渐好转 ,采食正常 ,症状消失 。 ( 辽宁省盘锦市
3 诊 断 分析
据饲 养员 [述前几天往饲料里添 双台子 区动物防疫检疫站 5 1
邵福明)嘲
加 一 些 中颗 粒食 盐 之 后 ,鸡群 出现 此 症 状 ,结 合 2 o o1 o 8
家 畜的健康有 很大影 响 。2 0 0 9年秋季 ,新 民市 掉 ,刮至 出血 为止 。用 1%浓碘 酒涂擦 ,间隔 0 东蛇 山子某养 牛户从外地购入 2 头犊 牛,其中 3d 再涂擦 1 。轻者 1 即愈 ,重者 2次痊 8 后 次 次 有1 头患有本病 ,由于 当时没有被及 时发现 ,致 愈 。
且 死亡 加剧 。
5 ,过 滤 ,取 滤 液 2 l 5r ,加 n 病禽运动兴奋 ,尖 叫出现较 明显 加 蒸 馏 水 至 2 0ml . %刚果红溶 液 5滴 做指示剂 ,在用 N 1 硝 酸 /0 的神经症状,大 多行走 困难或不能站立行走 ,两 01
1 临床症 状
脚 无力 ,末梢 神经麻 痹 。病鸡 无食欲 ,饮 欲增 银溶液滴 定,至开始 出现沉淀,液体呈轻微透明 /0硝 . 58 0 强,口鼻流 出大量分泌物 ,胸脯羽毛湿润 。嗉囊 为 止 。每 毫 升 N 1 酸银 溶 液 相 当于 0 0 5g 扩张 ,下痢 ,有过料粪便,呼吸 困难 ,卧地挣扎 克 食 盐 , 因此 ,将硝 酸 银溶 液 的消 耗 的毫 升数 乘 .3 , 或站不起来 ,头颈旋转,最后衰竭死亡 。发病鸡 以 02 4 其 积 为食 盐 含 量 的 百 分 率 ,结 果 显 示
一
例肉食鸡食盐中毒Biblioteka 诊治报告 蒸馏水 20m 放置 4 5h 0 l ~ ,并经常震荡,然后在
禽食盐中毒的病理分析报告

禽食盐中毒的病理分析报告作者:胡丹陆媛玥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4期【摘要】食盐是维持家禽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适量的食盐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家禽的食欲;过量会导致家禽下痢,甚至死亡。
本文通过观察一例禽食盐中毒的发病经过,分析病禽的临床症状,介绍了病理剖检结果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禽;食盐;食盐中毒;临床症状;医理报告1 发病情况2012年8月,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某鸭场,混群饲养1000羽鸭、300羽鸡,精神萎靡,不愿下水,采食量下降,出现下痢、肿眼、流泪和神经等症状,乡镇兽医先给予50%高渗葡萄糖灌服,维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发病禽只逐渐增多,截止剖检当日已死亡900只鸭,180只鸡。
鸭死亡率90%,鸡死亡率60%。
2 临床症状初期病禽精神萎靡,羽毛蓬松,两翼下垂,打堆,腹胀,触诊波动感,眼肿,流泪,采食量下降,下痢,粪便呈黄褐色或黄白色不等,嗉囊柔软扩张,低头时口鼻流出粘性分泌物,呼吸困难,两肢无力,共济失调,行走困难,驱赶时靠两翼扑地移行;后期,病禽消瘦衰弱,肌肉痉挛,昏迷,虚脱,濒死期角弓反张扭颈。
3 病理剖检剖检十只病死禽,头部肿大至正常大小的两倍,眼睛肿胀,切开有大量固性分泌物,胸肌、腿肌皮下水肿,胶冻样浸润,嗉囊中有大量粘液性液体,气管出血,气管内有栓性分泌物,心包积液,腺胃黏膜充血,小肠充血,出血,肠内空虚水状内容物,肾肿大严重,腹腔内大量积液。
4 病例分析该鸭场所养鸭为东北品种,第一年饲养,鸭舍、鸡舍为一条小河沟旁边的两栋小平房,鸭子主要活动的河沟水质较差,鸭和鸡混群散养,分多批次引进,大小不一致,同群饲养,饲养密度很大,氨气味道很重,饲养条件恶劣,卫生情况很差,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主要的饮水即为河水以及一个年久未用的水井水,无清洁自来水。
年久未用的水井水里面的盐分过高,大量高浓度的食盐进入消化道后,刺激胃肠黏膜而发生炎症过程,同时因渗透压的梯度关系吸收肠壁血液循环中的水分,引起严重的腹泻、脱水、积液、水肿,进一步导致全身血液浓缩,机体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相应缺氧,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紊乱,呼吸困难,神经症状。
母兔马杜霉素中毒病例报告

对饲料 中马杜霉素的检验 , 确诊这是一起 由饲料 中
水肿 、 血管增生 , 角膜透 明性消失 , 水肿 , 溃疡 , 轮
廓改 变 , 眼前 房 、 虹膜 、 晶体 、 玻 璃 体 等 无 明显
变化 。
主要 是牛摩勒杆 菌 ( 牛嗜血杆菌 ) , 但 也存 在其他 病原如 : 支原体 、 衣原体 、 立克次体和某些病毒 , 因 此对症 状严重 者使用广谱抗 生素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本 病 例 检 出 的病 原 主 要 是 牛 嗜 血杆 菌 , 该 菌在紫 外光 的联 合作 用下 才能对 家畜 致病 , 牛、 羊、 鹿更容易受到强烈 紫外线 、 尘埃 、 风、 沙刺激 眼 睛, 一 旦 确 诊 病 原是 牛 嗜血 杆 菌 , 立 即将 病 鹿 饲 养
全 部治 愈 , 成 年 麋 鹿 和梅 花 鹿 均 未发 病 。
5 讨 论
抗 力 。此 次疾 病 中只有幼 鹿 出现症状 , 提示 隐性 感染 动 物 可 能是 主 要传 染 源 。 5 - 4 预 防应 以灭 蝇 和改 善 环 境 卫生 较 为 理 想 。发 病后动物 园将麋鹿进行 了单独饲养 , 降低 了饲 养 密度 , 坚持 日日清扫栏舍 , 定期 消毒 , 粪便进行 堆 沤发酵 、 焚烧 或用其他药物处 理 , 此外 , 蝇类 和飞 蛾 是扩 散 的媒 介 , 夏季 应 定期 用杀 虫 剂 喷洒 圈舍 。
于光 线 暗 的 圈舍 , 避 免 紫外 光 照 射 , 是控 制 本 病 扩
散 的主 要措 施 。
根 据病程 的持续性 、 临床症状 发生过程 的急 性传染特征 、 受 强光 刺 激 后 症 状 严 重 , 之前 使 用 过 红霉 素软膏无效 , 此前全身和眼睛无其他 问题 , 以 及细菌形状 观察和分离 培养结果 , 初 步 诊 断 患 鹿 是 由牛摩勒杆菌 ( M o r a x e l l a b o v i s ) 引起的传染性 角 膜结膜炎 。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疾病,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和动物健康。
本文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研究表明,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传播,临床表现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和呼吸系统问题。
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分析,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动物环境卫生管理和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为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动物疾病预防的新途径。
【关键词】关键词:新西兰兔, 绿脓假单胞菌,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实验结论,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实验结果的扭曲。
绿脓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于环境中,可引起动物和人类感染。
目前,对于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和防治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争议。
研究背景部分旨在对该疾病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和阐述,深入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病因,为后续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疾病的背景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的深入展开奠定基础。
研究背景的重要性在于为本文的内容提供全面的信息,并引导读者对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研究目的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实验动物健康的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为实验动物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深入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我们旨在为实验室动物医学领域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实验动物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实验数据和临床观察,总结出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策略,并探讨未来可能的预防措施。
新西兰白兔棉酚中毒试验研究

随机 编号 分组 , 分成试 验 组和对 照组 , 试验组分 为试
验 1 、 验 2组 、 组 试 试验 3 、 组 试验 4组 、 试验 5组 、 试
验 6组 ,其 日粮 中分 别加 以不 同 比例 的未脱 毒棉 籽 粕, 对照组 在相 同饲 养管理条 件 下添加 经 1 %硫 酸亚 铁脱毒 的棉籽粕 , 喂 3 饲 0天 , 察每组食 欲变化 、 观 病 理 变化 及增重情 况 。分 组与饲 喂情况详 见表 1 。
维普资讯
一
实践 与体会 一
中国养兔杂 5 0 5 志 /0 26
新西兰 白兔棉酚 中毒试验研 究
赵 恒 亮
( 东省枣 庄 市山 亭区畜牧 服 务 中心 , 山 山东枣 庄 27 0 ) 7 20
棉 籽饼 粕 是 棉 籽脱 壳后 的 副 产 品 ,含 粗 蛋 白 4 .7 、 3 1% 消化 能 1.2 J k , 2 1M / g 营养 丰富 , 格低 廉 , 价 在 畜牧业 中常作 为家 畜 的蛋 白质 饲料来 源 之一 。但 因棉 籽饼 粕含有 游离 棉 酚 , 长期 或超 剂量 添加 , 若 不 但会 影 响棉籽饼 粕 的饲 喂效果 ,而且重 则 可使 畜 禽 出现贫 血 、 吸 困难 、 呼 生产 受 阻 、 生产力 下 降 、 殖力 繁
35 根据 试验 结 果 ,肉兔短 期 内选 用不脱 毒 棉籽 . 粕( 棉酚含 量在 8 0 / g进 行饲 喂 , 2mg k ) 日粮配 方添加 比例不可 超过 2 % , 0 最佳 添加 比例 以 1% ~1% 为 0 5 合理。 4 参考 文献
1 赵恒亮, 徐庆 勇, 张 伟 .长毛 兔棉籽粕 中毒诊治及毒性 试验报告 .中国养免,0 0 3 20 , 2 王 立, 张玉笙, 锡 良 .山东家畜 .济 南: 山东科学 出
盐霉素中毒二例报告

盐霉素中毒二例报告
通嘎拉嘎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29)009
【摘要】@@ 盐霉素又名沙利霉素(Salinomycin),商品名为优素精,经发酵提取而得到的动物专用抗生素.盐霉素致人类中毒十分罕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因盐霉素中毒致病的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通嘎拉嘎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研究生学院,0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2
【相关文献】
1.一例支原净与盐霉素混合使用引起猪中毒的诊断报告 [J], 朱红英;陈涛
2.病例报告——急性食源性盐霉素中毒死亡二例 [J], 许荣廷;李治红;陈金东
3.支原净与盐霉素钠合用引起猪中毒的诊治报告 [J], 梁雪艳
4.新西兰肉兔盐霉素中毒的病例报告 [J], 邓安希;邓才生
5.肉用种鸡聚醚类抗生素盐霉素中毒诊断报告 [J], 武振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实验用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是由绿脓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影响兔子,特别是经常暴露在潮湿、肮脏的环境中的兔子。
在兔舍中,感染往往通过直接接触病兔,或者通过空气、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该疾病的传播极为容易,且病情常常恶化迅速,导致高死亡率。
一、病因与症状新西兰兔绿脓假单胞菌病的主要病因是绿脓假单胞菌的感染。
该菌不仅可以引起兔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还可以导致胆道疾病、眼部炎症、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通常情况下,兔子初次感染绿脓假单胞菌时,症状不明显,但是当感染程度加重时,兔子的症状就会急速恶化。
常见的症状包括:1.呼吸道症状:兔子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症状,甚至可能因为呼吸过度而死亡。
2.消化道症状:兔子出现食欲不振、拉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能会引起腹泻和腹痛。
3.皮肤病变:绿脓假单胞菌感染会导致坏疽性皮肤病变,通常表现为皮肤透明度下降,红肿、剥脱等。
4.全身症状:兔子出现全身无力、发热、浑身发抖、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可能引起中毒性休克,导致短时间内死亡。
二、诊断1.临床症状诊断:通过观察兔子症状来判断是否有感染绿脓假单胞菌的可能。
2.细菌学检查诊断:从患兔出现症状的部位(如呼吸道、皮肤等)取样,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培养分离,诊断出是否为绿脓假单胞菌。
3.血清学诊断:通过血清学检查,检测兔子血液中对绿脓假单胞菌的免疫反应,判断是否有感染绿脓假单胞菌的可能。
三、防治1.环境卫生:保持兔舍的清洁和干燥,消除粪便和老饲料等污染源,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滋生。
2.饲养管理:注意养兔环境和饲料的质量,尽量避免兔子遭受寒暑之苦,保证其身体健康。
3.病兔隔离:发现有疑似感染的兔子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4.药物治疗: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可以通过一些抗生素进行治疗,但不同类型的绿脓假单胞菌对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也不同,应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新西兰兔多种传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新西兰兔多种传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IntroductionRabbit production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livestock industry in New Zealand. However, rabbits are vulnerable to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are a major threat totheir health and welfare, leading to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for the industry. Rabbit diseases are often complex and interrelated, and can lead to sever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ir spread and control strategies. This report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mixed infection in a rabbit herd in New Zealand and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to control rabbit diseases.Case PresentationA commercial rabbitry comprising of 500 rabbits was visited during a disease outbreak. The rabbits (both young and adults) showed severe clinical signs such as lethargy, anorexia, weight loss, fever, respiratory distress, rhinitis, and conjunctiviti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diseased rabbits,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agents. The samples were processed and subjected to molecular and serological analysi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infectious agents, including Pasteurella multocida, Myxoma virus,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and 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Pasteurella multocida is a common bacterialpathogen that causes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septicemia in rabbits. Myxoma virus is a poxvirus that causes clinical signs such as fever, edema, and nodules in eyelids, ears, and genitalia. RHDV is a calicivirus that causes acute hemorrhagic disease in rabbits, leading to high mortality. 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is a respiratory pathogen that infects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of rabbits and can cause pneumonia. The mixed infection was attributed to poor hygiene and inadequate biosecurity measures in the rabbitry.DiscussionMixed infections are common in rabbit populations, and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pathogens in the rabbitry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leading to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for the farmer.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these pathogens varies, but factors such as overcrowding, poor ventilation, and inadequate biosecurity measures increase the risk of infections.Pasturella multocida is found in the oral and nasal cavity of rabbits and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infected rabbits or contaminated equipment. The bacteria can cause sever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septicemia, and abscesses. Treatment often involves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ut vaccination is also recommended to control its spread.Myxoma virus is transmitted by insects, such as mosquitoes and fleas, and causes myxomatosis, a viral disease that affects the skin, mucous membranes, and internal organs. The virus is highly contagious and can lead to high mortality rates. Treatment is often supportive, but vaccin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RHDV is transmitted by direct contact with infected rabbits or contaminated material. The virus can cause acute hemorrhag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ever and internal hemorrhage, leading to high mortality rates. Vaccin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disease.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is a respiratory pathogen spread by aerosol transmission. The bacterium can caus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tracheitis, and pneumonia. Good hygiene practices and separation of sick and healthy rabbits are essential to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ConclusionThe mixed infection in the rabbitry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effective biosecurit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diseases. Good hygiene practices, appropriate vaccination, and proper management of sick and healthy rabbits are essential in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armers andrabbit producers ensure adequate ventilation and avoid overcrowding,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disease outbreaks. Early diagnosis and prompt treatment are key to minimizing mortality rates and reducing economic losses. Finally, stringent disease surveillance measures can help monitor the prevalence and spread of rabbit diseases in the industry, leading to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李倩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毒症,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平泉县茅兰沟乡某养兔专业户饲养78只新西兰肉兔,由于贮存白菜不当,使兔任意采食,于10月28日下午喂食后2h,有9只突然死亡,其余69只多数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9只抢救无效死亡。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化验室化验及发病史确认为亚硝酸盐中毒。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李倩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泉县农牧局,06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8
【相关文献】
1.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2.长毛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3.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4.长毛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5.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 : ( 1 )根 据 资料 介 绍 ,盐 霉 素有 很 好 的抗 球 虫 作 用 ,
『 临床 症 状 及 病 理 变 化 :大 部 分 兔 子 精 神较 差 ,严 重 的眼 无 多用 于 鸡 的球 虫 病预 防 和治 疗 ,但 对 兔子 特 别敏 感 ,容 易 引起 中
神 ,蹲 在 一 旁懒 动 ,体 疲 软 ,有 体 颤 现象 ,有 些 兔 子拉 稀 粪 ,呼 吸 微 弱 。肝 、心 、脾 、肺 、肾稍 显 默红 色 ,胃肠 道有 轻 微 出血 现 象 ,其 他无 明显 变 化 。 治 疗 :根据 以上情 况 ,初步 诊 断为 疑似盐 霉 素 中毒 。建议 :
( 上接 第7 3 页)
必 须 考 虑渗 透 压 的问 题 ,只能 是 等渗 或 高渗 溶 液 的稀 释液 ,不 能 次 ,每 周不 超 过 2 次 。如 果 成 年 种公 猪 长 时 间不 采 精 ( 利 用 ), 使 用 低 渗溶 液 的稀 释 液 ,低 渗 溶液 的 稀释 液 不利 于 精 液 的保存 , 会 出现 自淫射 精 ,从 而 会造 成 自淫恶 癖 的现 象 出现 ,影响 正 常利
会 使精 子 活力快 速 下 降 。 )
8 精液采精和精液稀释
在采 集 精 液 前 ,采 精 人 员 应先 将 清洁 干 净 灭 菌 的采 精
杯 套 人 一 次 性 采 精 袋 并 在 杯 口放 置 过 滤 纸 用 橡 筋 固 定 好 放 置
3 5 ℃一 3 7 C 。 恒 温 的干 燥 箱 或恒 温 箱 中待用 ,然 后 配 制好 稀 释 液 放置3 5 ℃ ~3 7 C 。 的恒 温 水 浴锅 中预 热备 用 ,随 后将 待采 种 公 猪 赶入 采 精 室 ,采 精人 员 清洗 双 手 并消 毒 后戴 上 双层 一 次性 灭 手套 1 0 环境 因素的影 响 挤 去 包 皮 积 液 用0 . 1 %的 高锰 酸 钾 溶 液 清 洗 阴经 包 皮 及 腹 部 ,再 饲 养 种公 猪 应该 保 持 种公 猪 圈舍 适 宜 的温 度 、湿 度 、良好 的 温水 清 洗 后用 灭 菌 纸或 毛 巾擦 干 ,待 种 公 猪爬 上假 猪 台 阴经 伸 出 光 照 和控 制 有 害气 体 的浓 度 ,使 公猪 生 活 在舒 适 的环 境 中可 以 提 时 用手 握 住 阴经 “ s ”状 部 位 将 阴 经拖 出 ( 防 止 阴 经脱 落 ,手 要 高 繁殖 力 和抗病 力 。 紧握 ),当 阴经 拖 出后 ,手要 有 节 奏松 紧 运动 使 阴经 充 血膨 硬 射 成 年 种 公猪 圈 舍适 宜 的 温度 为 1 8 ℃ 一2 5 ℃ 。冬季 猪 舍要 注 意 精 ,收 集 精 液时 ,放 弃 刚 开始 射 出 ( 1 0—2 0 m 1 )的精 液 再 收集 , 防寒 保 暖 , 以减 少 饲 料 的消 耗 和疾 病 的发 生 。夏 季要 注 意 防暑 降 种公 猪 一 般 分三 次 射精 ,每次 射 精停 止 ,应刺 激 阴经 使 其 充分 射 温 ,因 为公 猪个 体 大 ,皮 下 脂肪 较 厚 ,加 之汗 腺 不 发达 ,高温 对 完不 影 响 以后 的采精 量 。 其 影 响 特 别 严 重 ,轻 者 食 欲 下 降 ,性 欲 降 低 ,重 者 精 液 品 质 严 将 采精 的新鲜 原 精液 进 行镜 检 ,镜 检合 格 ( 精 子 活力 ≥O . 7 、 重下降 ,甚至中暑死亡。当环境温度高于3 3 ℃时 ,种公猪深部体 密 度 ≥l  ̄/ ml 、畸形 率 < 1 8 % )后确 定 稀 释倍 数 ,在 稀 释 时 ,首 温超 过4 0 ℃ ( 正 常体 温 为3 9 ℃ ),会导 致 睾丸 温 度升 高 ,影 响 精 先按 1 :l 的 比例 稀 释放 置 1 ~ 2 m i n 使 精子 适应 稀 释液然 后再 按需 要 子生成 ;附睾 中发育的精子也会受到伤害 ,最终导致精子活力降 的 比例进 行 稀 释 ,在 稀释 的过程 中 ,稀释 液 的温 度 与精 液 的温 度 低 ,畸 形精 子 数增 加 ,活精 子数 明显 减少 。高温 还会 影 响 种公 猪 要 一致 ,如 不一 致 ,温 差 应 < 1 C 。 ,最好 是 等 温稀 释较 好 。镜 检 性兴 奋 和性 欲 ,造 成 爬跨 不 成 功 。所 以 ,夏季 炎 热 时要 每 天 冲洗 时 ,如不 合 格 ( 精子 活 力 <O . 7 、密 度 < l  ̄/ m l 、畸形 率 ≥ 1 8 %) 和刷 拭 公 猪 ,必 要 时要 采用 机 械通 风 、水 帘 降温 、地 面洒 水等 措 应 放 弃不 作 稀 释 。稀 释 完毕 后再 将 稀 释好 的精 液进 行镜 检 ,镜 检 施 。采 精 或 者 自然 配 种 工 作 应 选 择 在 早 晨 或 晚 上 气 温 凉 爽 时 进 合格 ( 精 子 活 力 ≥0 . 6 、密 度 ≥0 . 4  ̄/ m l 、畸形 率 <1 8 % )进行 分 行 。 装 ,分装 好 后 平 放置 垫 有 泡沫 的 毛 巾上再 上 盖 毛 巾让其 缓 慢 降 温 种 公 猪 舍适 宜 的 相对 湿 度 为6 0 % ~7 5 %。舍 内湿 度 过 高 ,特 之常温 ( 2 0 ℃ 一 2 5 ℃ ),然后 再 移 置 于 1 7 C 。 的恒 温箱 中保存 待 别 是种 公 猪起 卧 之处 过 于 潮湿 会 影 响公猪 生 长 、饲 料 转化 率 和疾 发 。如稀 释后 镜 检不 合 格 ( 精 子 活 力 <0 . 6 、密 度 <0 . 4 亿/ m l 、畸 病抵 抗 力 等 ,同时也 会 引起 细 菌 滋生 引起 疾 病 。寒 冷 季节 猪舍 湿 形率> 1 8 %) 应 放 弃不 使用 。 度 过低 或 造 成温 度 降低 ,加剧 猪 体 的寒 冷感 。因此 ,防止 高 湿尤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0 1 5 年
3 1 卷
第1 O 期
临 床 兽 医
新西兰 肉兔盐霉 素 中毒的病 例报告
邓 安希 邓 才生
5 1 4 0 0 0 ) ( 梅州 市梅县 区畜牧 兽医水产技术推广站,广东梅州
2 0 1 3 年1 2 l f 1 0 日 ,梅 州 市 梅 县 区 槐 江 一 养 兔 户 拿着 一 只 濒 ( 1 )立 即停止 喂鸡 饲 料 ,转用 我站 配制 的兔 专用 颗粒 饲料 。 临死亡 的4 k g 母兔 ,求诊。主诉 :其共养新西兰母兔3 O 余 只,仔 ( 2) 多 喂 青柔 嫩 的青 饲 料 。 ( 3 )在饮 水 中按 每 1 k g 加入 维 生 素C 兰 兔3 0 0 多 只 。前 8 d ,由于 兔专 用 饲 料用 完 了 ,没时 间再 买 ,随 1 g 、白糖 0 . 0 5 k g ,任 兔子 自由饮 用 ,连N 7 d 。 便 在 饲 料 店 买 了一 袋 鸡 饲 料 喂兔 。前 天发 现有 些 兔 精 神 不好 , 7 d 后 回访 ,兔 子全 群 精 神 良好 ,食 量 正 常 ,已基 本 恢 复 生 吃 饲 料 , 昨 天 死 亡 了 几 只 兔 只 ,求 诊 当 日死 亡 1 2 只 ,大 部 分 产 ,繁 殖 。有 部 分 中毒 严 重 的死 亡 约 占2 0 %,轻 微 中毒 的 均恢 复 兔 子 精 神 较 差 ,食 量 减 少 ,一 部 分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 本 不 吃 饲 料 ,逐 求 诊 正常 的约 占7 0 %。
毒。 ( 2) 很多养兔户不知道盐霉素对兔只的危害,也不知道某种 鸡 饲料 加 入 了盐 霉 素 ,不 慎 饲 喂造 成 严 重 后 果 。 ( 3) 建 议 养 兔
户 在使 用抗 球 虫 药 时 ,不要 选 用盐 霉 素做 兔 只 预 防或治 疗 抗球 虫 病 ,不要 饲 喂含有 盐霉 素 的饲 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