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0d18524a45177232e60a24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XXXX-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 ICSZ2005-xx-xx 发布 2005-xx-xx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目录前言本导则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9号)制定,是用于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强制性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采用适应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不断消除和控制危害、降低风险,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导则围绕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文化、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等企业安全标准化核心内容,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明确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创建安全标准化的原则、内容及其要求以及创建过程。
本导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以下称《导则》),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第二部分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以下称《实施指南》),该部分包括《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矿山安全标准化指南》、《金属非金属露天开采系统矿山安全标准化指南》、《尾矿库安全标准化指南》和《小型采石场安全标准化指南》,分别明确了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开采系统矿山、尾矿库和小型采石场的安全标准化内容和要求;第三部分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指南》(以下称《评价指南》),该部分包括《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标准》、《金属非金属露天开采系统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标准》、《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价标准》和《小型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价标准》,分别明确了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开采系统矿山、尾矿库和小型采石场的安全标准化评价内容和要求。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66a8a4a58da0116c1749c2.png)
目录一、说明 (1)二、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3)1.1 方针(50分) (3)1.2 目标(50分) (4)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1需求识别与获取(30分) (5)2.2融入(40分) (6)2.3 评审与更新(30分) (7)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7)3.1 安全生产责任制(60分) (7)3.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80分) (9)3.3 员工参与(60分) (10)3.4 文件与资料控制(60分) (12)3.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50分) (14)3.6 系统管理评审(50分) (15)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60分) (17)3.8 安全认可与奖励(50分) (18)3.9 工余安全管理(30分) (19)4.风险管理 (20)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50分) (20)4.2 风险评价(120分) (22)4.3 关键任务识别与任务观察(80分) (24)5.安全教育与培训 (26)5.1 员工安全意识(80分) (26)5.2 培训(120分) (28)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30)6.1 设计要求(40分) (30)6.2 采矿工艺(80分) (31)6.3 生产保障系统(100分) (33)6.4 变化管理(80分) (35)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7)7.1 基本要求(70分) (37)7.2 设备设施维护(80分) (39)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41)8.1 作业环境(40分) (41)8.2 作业过程(120分) (43)8.3 劳动防护用品(40分) (45)9.职业卫生管理 (46)9.1 健康监护(60分) (46)9.2 职业危害控制(80分) (48)9.3 职业卫生监测(60分) (49)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50)10.1 安全投入(70分) (50)10.2 安全科技(40分) (52)10.3 工伤保险(40分) (53)11.检查 (53)11.1 一般要求(50分) (53)11.2 巡回检查(60分) (55)11.3 例行检查(60分) (56)11.4 专业检查(60分) (57)11.5 综合检查(60分) (58)11.6 纠正和预防措施(60分) (59)12.应急管理 (60)12.1 应急准备(40分) (60)12.2 应急预案(40分) (62)12.3 应急响应(40分) (63)12.4 应急保障(40分) (64)12.5 应急评审与改进(40分) (66)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67)13.1 报告(50分) (67)13.2 调查(50分) (69)13.3 统计与分析(60分) (70)13.4 事故、事件回顾(40分) (72)14.绩效测量与评价 (73)14.1 绩效测量(50分) (73)14.2 系统评价(50分) (75)一、说明1.为规范全市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评分办法。
AQ标准
![AQ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893a0ba76e58fafab00383.png)
AQ 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2007.7.1 4
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2007.7.1 5
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2007.7.1 6 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2006.12.1 7
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2006.12.1 8
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2006.12.1 9
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2006.12.1 0
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2007.1.1 1
AQ 2013.1-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2009.1.1 2
AQ 2013.2-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局部通风2009.1.1 3
AQ 2013.3-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2009.1.1 4
AQ2 013.4-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管理2009.1.1 5
AQ 2013.5-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2009.1.1 6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2009.1.1。
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3237380912a21614792959.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Th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前言本标准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
本标准用于指导AQ 2007.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皖、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1 范围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44l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 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https://img.taocdn.com/s3/m/47162714284ac850ac024283.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2006-11-02发布,200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The applicabl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1 方针3.2 目标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1 法律法规意识4.2 需求识别与获取4.3 融入4.4 评审与更新5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1 安全生产责任制5.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5.3 员工参与5.4 文件与资料控制5.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5.6 系统管理评审5.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5.8 安全认可与奖励5.9 工余安全管理6 风险管理6.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6.2 风险评价6.3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7 安全教育与培训7.1 员工安全意识7.2 培训8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8.1 设计要求8.2 采矿工艺8.3 生产保障系统8.4 变化管理9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9.1 基本要求9.2 设备设施维护10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0.1 作业环境10.2 作业过程10.3 劳动防护用品11 职业卫生管理11.1 健康监护11.2 职业危害控制11.3 职业卫生监测11.4 人机工效12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12.1 安全投入12.2 安全科技12.3 工伤保险13 检查13.1 一般要求13.2 巡回检查13.3 例行检查13.4 专业检查13.5 综合检查13.6 纠正和预防措施14 应急管理14.1 应急准备14.2 应急计划14.3 应急响应14.4 应急保障14.5 应急评审与改进15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5.1 报告15.2 调查15.3 统计与分析15.4 事故、事件回顾16 绩效测量与评价16.1 绩效测量16.2 系统评价前言本标准参照AQ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AQT 2050.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
![AQT 2050.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0591d54336c1eb91a375d44.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The applicabl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small-scale and opencast quarries(报批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目标与承诺 (1)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5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2)6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7 安全教育与培训 (6)8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6)9 设备安全管理 (6)10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7)11 安全投入与工伤保险 (8)12 检查、处理与应急 (8)13 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 (9)14 绩效测量与评价 (9)前言本标准代替AQ 2007.5-2006《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
本标准与AQ 2007.5-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了标准的引用文件;——补充、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设置要求(见3.2.1.2);——增加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承诺的具体内容(见3.2.1);——删除了原标准“4.1 法律法规意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的要求(见4.2.1);——增加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的具体内容(见5.1.2);——增加了班组安全建设的相关规定(见5.3);——增加了系统管理评审应重点关注的事项(见5.6.2);——补充、完善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相关规定(见第6章);——增加了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相关规定(见12.1);——修订、完善了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与核准的相关规定(见14.2.2)。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安瑞琪(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AQ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AQ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3e81854fc281e53a5902ff26.png)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安全标准化的创建过程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
准备阶段应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
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
安全标准化评定原则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包括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
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
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最高。
见表1。
4.4.4 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时,采用三项评定指标中的最低等级。
监督管理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
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2b720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8.png)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是指以采取露天开采方式为主的矿山,如煤矿、铁矿、铜矿等。
由于矿山开采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保护环境,保证有效的矿山开采,制定并实施一套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的安全标准化指南是必要的。
以下是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概述:1. 法律法规与政策: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山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批,并定期进行更新。
2.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安全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和职责划分。
3. 培训和技术培训:对矿山员工进行全面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4. 作业规程:制定和实施一套详细的作业规程,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所有工作活动都按照规定进行,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5. 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矿山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紧急避险通道等。
6. 安全操纵标准:制定并实施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标准,包括装卸物料、运输、爆破等作业的规范。
7. 安全检查和监测: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监测机制,确保矿山设备和作业符合安全要求,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8. 应急预案:编制详细完备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9. 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矿工对安全意识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安全标准化的遵守和执行。
10. 安全监管理念:建立和推广全员参与的安全监管理念,通过定期会议和安全文化培育,增强安全管理的氛围和效果。
这些指南是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的基本要点,实施这些指南可以帮助矿山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工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形式之一,涵盖了煤矿、铁矿、铜矿等众多矿种。
(冶金行业)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冶金行业)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9da2c4efad6195f312ba67b.png)
(冶金行业)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目次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1安全生产方针1.2安全生产目标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2.1法律意识2.2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获取2.3法律法规的融入要求2.4法律法规适用性的评审和更新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3.1安全生产责任制3.2安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任命3.3员工参和3.4文件和资料控制3.5外部联系和内部沟通3.6系统管理评审3.7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3.8安全认可和奖励3.9工余安全管理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4.1辨识和评价要求4.2关键任务识别和控制5.安全教育和培训5.1员工安全意识5.2培训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6.1设计要求6.2生产工艺系统6.3生产保障系统6.4变化管理6.4变化管理7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7.1基本要求7.2设备和设施维护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8.1作业环境8.2采场塌陷和边坡滑坡预防8.4劳动保护用品8.5人机工效9职业卫生管理9.1健康监护9.2职业危害控制9.3职业卫生监测10检查10.1壹般要求10.2危险点控制检查10.3巡回检查10.4例行检查10.5专业检查10.6综合检查10.7纠正和预防措施11应急救援11.1应急准备管理11.2应急响应计划11.3应急保障12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分析12.1报告12.2调查12.3统计12.4分析12.5事故、事件回顾13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和工伤保险13.1安全投入13.2安全科技13.3工伤保险14绩效测量和评价14.1绩效测量14.2系统评价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1安全生产方针1.1.1方针的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制定和签发。
方针应考虑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风险特点和核心业务,且做到简明扼要。
1.1.2方针的内容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体现:——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安全目标;——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预防;——和相关方沟通。
(完整)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化评分办法
![(完整)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化评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2729a8be23482fb5da4cf7.png)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二○一一年八月目录一、说明 (1)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3)1.1 方针(50分) (3)1.2 目标(50分) (3)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
1需求识别与获取(30分) (5)2。
2融入(40分) (6)2.3 评审与更新(30分) (6)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7)3.1 安全生产责任制(60分) (7)3。
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80分) (9)3.3 员工参与(60分) (10)3。
4 文件与资料控制(60分) (12)3。
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50分) (13)3。
6 系统管理评审(50分) (15)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60分) (16)3.8 安全认可与奖励(50分) (18)3.9 工余安全管理(30分) (19)4.风险管理 (19)4。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50分) (19)4.2 风险评价(120分) (21)4.3 关键任务识别与任务观察(80分) (24)5.安全教育与培训 (26)5.1 员工安全意识(80分) (26)5.2 培训(120分) (27)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9)6。
1 设计要求(40分) (29)6。
2 采矿工艺(80分) (30)6。
3 生产保障系统(100分) (32)6.4 变化管理(80分) (34)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6)7.1 基本要求(70分) (36)7.2 设备设施维护(80分) (38)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9)8.1 作业环境(40分) (39)8.2 作业过程(120分) (41)8。
3 劳动防护用品(40分) (43)9.职业卫生管理 (45)9。
1 健康监护(60分) (45)9.2 职业危害控制(80分) (46)9.3 职业卫生监测(60分) (47)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49)10.1 安全投入(70分) (49)10。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bf182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f.png)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采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以规范矿山的生产和管理。
首先,一份完整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应该明确的界定何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通常来说,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是指在露天地面上开采的矿山,主要开采的资源包括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化学品以及地质工程等方面,都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标准化规范下完成。
其次,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需要规定人员和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对于人员,指南应该规定必须经过特定的培训和考试才能上岗工作,并且需要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对于设备方面,指南则需要要求企业必须获得类别相符的保险才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另外,指南还需规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应该是工作中的必要步骤,确保设备可以长期稳定运行,避免由于设备损坏导致的安全隐患。
第三,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还需要明确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对应的应对措施。
在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山体滑坡、煤尘爆炸、毒气泄漏等等。
这些安全隐患的本质都与矿山资源的物理和地球科学属性有关。
对于这些安全隐患,指南需要明确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应对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最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还需要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风险评估机制。
矿山企业在进行开采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化的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避免潜在的风险。
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存在潜在风险的区域进行细致的评估,并随时监控现有开采的情况,不断更新和改进安全管理策略。
总之,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作为最重要的安全管理规范,为顺利高效地开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采矿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925260ce2f0066f433224d.png)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1.为规范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评分办法。
2.本评分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
3.在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3人(不含3人)以下,且满足下列要求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方可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审:——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制定防治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生产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的矿山救护队或者其他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米;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均应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2011)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2011)](https://img.taocdn.com/s3/m/bb2de94033687e21af45a96c.png)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二○一一年八月目录一、说明 (1)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3)1.1 方针(50分) (3)1.2 目标(50分) (3)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1需求识别与获取(30分) (5)2.2融入(40分) (6)2.3 评审与更新(30分) (7)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7)3.1 安全生产责任制(60分) (7)3.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80分) (9)3.3 员工参与(60分) (10)3.4 文件与资料控制(60分) (12)3.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50分) (13)3.6 系统管理评审(50分) (15)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60分) (16)3.8 安全认可与奖励(50分) (18)3.9 工余安全管理(30分) (19)4.风险管理 (20)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50分) (20)4.2 风险评价(120分) (21)4.3 关键任务识别与任务观察(80分) (24)5.安全教育与培训 (26)5.1 员工安全意识(80分) (26)5.2 培训(120分) (27)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30)6.1 设计要求(40分) (30)6.2 采矿工艺(80分) (31)6.3 生产保障系统(100分) (33)6.4 变化管理(80分) (35)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7)7.1 基本要求(70分) (37)7.2 设备设施维护(80分) (39)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40)8.1 作业环境(40分) (40)8.2 作业过程(120分) (42)8.3 劳动防护用品(40分) (45)9.职业卫生管理 (46)9.1 健康监护(60分) (46)9.2 职业危害控制(80分) (48)9.3 职业卫生监测(60分) (49)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50)10.1 安全投入(70分) (50)10.2 安全科技(40分) (51)10.3 工伤保险(40分) (52)11.检查 (53)11.1 一般要求(50分) (53)11.2 巡回检查(60分) (54)11.3 例行检查(60分) (55)11.4 专业检查(60分) (56)11.5 综合检查(60分) (57)11.6 纠正和预防措施(60分) (58)12.应急管理 (59)12.1 应急准备(40分) (59)12.2 应急预案(40分) (61)12.3 应急响应(40分) (63)12.4 应急保障(40分) (64)12.5 应急评审与改进(40分) (65)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67)13.1 报告(50分) (67)13.2 调查(50分) (68)13.3 统计与分析(60分) (70)13.4 事故、事件回顾(40分) (71)14.绩效测量与评价 (72)14.1 绩效测量(50分) (72)14.2 系统评价(50分) (74)一、说明1.为规范全国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评分办法。
AQ2007.1-2006
![AQ2007.1-2006](https://img.taocdn.com/s3/m/cf0995c44028915f804dc23c.png)
5.4.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够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5.4.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
安全教育培训
5.5.1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15
安全生产方针
5.1.1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
5.1.2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事故预防、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体现企业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随企业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检查;
——应急管理;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绩效测量与评价。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 则
11
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112e6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行业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DB37/288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AQ/2050.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关于严防十类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4〕48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非煤矿山领域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安监总管一〔2016〕60号3术语和定义DB37/T2882-2016和DB37/T-2017界定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4.1成立组织机构4.1.1矿山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有明确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管理部门。
4.1.2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矿山企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正常运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制定并督促风险管控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工作;——至少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会议,推进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负责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及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审批。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bf02b60312b3169a451a460.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AQ 2007.3-2006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1 法律法规意识4.1.1 企业各级人员均应了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义务。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311e4a6482fb4daa58d4bd5.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AQ 2007.3-2006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1 方针3.1.1 方针的制定3.1.1.1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b4d282284ac850ad02429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XXXX-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 ICSZ备案号:xxxxx -2005 2005-xx-xx 发布 2005-xx-xx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目录前言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 (3)1 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3.1 金属非金属矿山 (3)3.2 地下开采系统 (4)3.3 露天开采系统 (4)3.4 尾矿库 (4)3.5 小型露天采石场 (4)3.6事件 (4)3.7 危险源辨识 (4)3.8 风险评价 (5)3.9 安全评价 (5)3.10 资源与能力 (5)3.11 安全绩效 (5)4概述 (5)4.1 总体要求 (5)4.2 实施原则 (6)4.3 安全标准化说明 (6)4.4 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 (7)5核心内容及其要求 (8)5.1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与计划 (8)5.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8)5.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8)5.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8)5.5 安全教育与培训 (9)5.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9)5.7 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 (9)5.8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9)5.9 职业卫生管理 (10)5.10 检查与检测、检验 (10)5.11 应急救援 (10)5.12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10)5.13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11)5.14 绩效测量与评价 (11)6实施策划 (11)6.1 安全生产方针 (11)6.2 机构、人员及其管理 (12)6.3 全员参与 (12)6.4 安全生产目标 (12)6.5 核心内容落实 (12)7实施与运行 (13)7.1 培训与能力 (13)7.2 沟通和交流 (13)7.3 记录与记录管理 (13)7.4 绩效监测与测量 (14)7.5 事故、事件及其纠正和预防措施 (14)7.6 内部评价 (14)8持续改进与保持 (15)8.1 企业内部持续改进 (15)8.2 外部评价 (15)前言本导则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9号)制定,是用于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强制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财产损失;
——持续改进。
3.1.3方针的沟通与传达
方针的制定应确保员工充分参与,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员工传达所制定的方针,并使所有员工熟悉和理解。
企业应向相关方和公众宣传安全生产方针。
3.1.4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企业应定期对方针进行评审。
企业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
3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3.1方针
3.1.1方针的制定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
3.1.2方针的内容
方针应阐明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和对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并简明扼要。
方针的内容应体现:
——遵守法律法规;
——企业风险特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应能提供充足的信息。
6.1.3辨识与评价流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过程:
——准备;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
——量化风险结果;
——划分风险等级。
6.1.4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
5.4.2安全规章制度
应根据风险和作业性质,建立健全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6.2管理评审应建立在真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之上。管理评审过程应文件化,评审结果应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沟通,并确保依据评审结果制定的行动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5.6.3企业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
5.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5.7.1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的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能力满足企业要求。
企业应确定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相关记录。
企业应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供应商在企业现场活动时,应遵守企业的安全要求。
5.7.2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的管理制度,确保承包商的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
企业应确定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相关记录。
企业应识别承包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井在允许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前应对其进行培训。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检修;
——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
6.2风险评价
6.2.1企业应进行初始风险评价,初始评价过程应综合考虑:
——生产工艺过程风险;
——危险物质风险;
——设备、设施风险;
——环境风险;
——职业卫生风险;
——管理风险;
——法律、法规、标准需求;
——相关方的观点。
6.2.2初始风险评价结果应包括各种风险可能发生过程的描述和风险的级别,并按危险性排序。
企业应建立外部联系渠道,明确职责,确保与外界就相关安全事项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
企业应采用文件化的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项,特别是可能影响企业周围居民安全健康及相关方的事项。
5.5.2内部沟通
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沟通制度,明确沟通的方式、时机、内容、职责及信息的处理。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
安全生产责任的描述应具体、简明、界定清晰并能考核。
5.1.2责任制的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层人员应明确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5.1.3责任制的沟通与评审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是企业主要责任人和管理层人员。
新员工在聘用后应首先接受安全意识的教育,并对其意识情况进行重点跟踪。
5.2.2安全生产委员会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和需求,设立符合下列要求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应书面任命,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责;
——委员会成员应接受安全管理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员工代表。
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发展方案的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由主任签发。会议纪要应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等。
4.4评审与更新
4.4.1企业应确保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
4.4.2企业应确保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性。
5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5.1安全生产责任制
5.1.1责任制的建立
企业应建立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2目标
3.2.1目标的设立
企业应设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
——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
——具体并可测量。
3.2.2目标的实施
企业应制定目标实现计划并保证实施。
企业应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
企业应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
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4.1法律法规意识
4.1.1企业各级人员均应了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义务。
4.1.2企业应定期了解各级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4.2需求识别与获取
4.2.1应确定渠道,识别、获取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6.2.3企业应依据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6.3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
6.3.1基本要求
企业应建立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完成关键任务风险分析。
企业应根据关键任务风险分析结果,编写作业指导书。指导书应简明扼要,突出关键步骤及要求。
6.3.2工作票与许可任务管理
企业应认定需要工作票或经许可方可进行作业的范围,并对工作票或许可的签发人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
前言
本标准依照AQ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5.9.2工余的事故应报告和分析。
5.9.3培训和宣传内容应包括如何预防工余意外。
6风险管理
6.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6.1.1一般要求
企业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辨识各类危险源,并系统地进行风险及其影响的识别与评价,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
企业应确保不同层面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
AQ2007.3-2006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
4.2.2企业应建立有效途径,及时获取员工或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4.3融入
4.3.1企业应将识别并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中。
4.3.2企业应根据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对所有层次人员提供培训。
4.3.3企业应向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影响的人员,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或为其建立获取途径。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
5.2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
5.2.1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主要负责人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标准化系统专门负责人,以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
企业应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员构成及其主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特殊职位人员,应由主要负责人书面任命。
被任命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5.3员工参与
5.3.1企业应建立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特别是保证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的情况下拒绝工作而不会受到惩罚。
企业应定期对工作票或许可作业的范围进行评审与更新。
6.3.3任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