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儒家管理智慧

北宋大臣上官均在其《上哲宗论宽猛二若无 事道》奏折中认为:“宽”与“猛”是治理 天下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
2019/8/5
19
现代回响
海航以德治企两手 抓
海南航空公司董事
长陈峰的管理方法
是:
一手橄榄枝 一手尚方剑
陈峰认为 企业管理
分
三个层次:
管人 管人就是管心、 管思想、把员工的 2思019想/8/凝5 聚在一起。
“宽猛相济”的原则,在现代管理中,
表现为“价值导向”与“规章制度”的
关系,即“软管理”与“硬管理”的关
系问题。
2019/8/5
21
一、儒家的管理智慧
儒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 中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 ,先 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 。
2019/8/5
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 文化传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 响的世界文化名人。源自有一次,他出门办事......
领导者是掌握原则的人,是衡量下属的一
杆标尺。标尺的刻度必须精确才行。如果领导
者随意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就失去了存在的
价值。那么,他终将失去领导位置。
2019/8/5
14
三、宽猛相济的控制手段
“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核心)。儒 家承认“齐之以礼”,更强调“道之以德”。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 是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 “齐之以礼” 是以礼义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
企业文化 管理中需要柔性的东西, 如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企业氛围。
2019/8/5
19
现代回响
海航以德治企两手 抓
海南航空公司董事
长陈峰的管理方法
是:
一手橄榄枝 一手尚方剑
陈峰认为 企业管理
分
三个层次:
管人 管人就是管心、 管思想、把员工的 2思019想/8/凝5 聚在一起。
“宽猛相济”的原则,在现代管理中,
表现为“价值导向”与“规章制度”的
关系,即“软管理”与“硬管理”的关
系问题。
2019/8/5
21
一、儒家的管理智慧
儒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 中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 ,先 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 。
2019/8/5
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 文化传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 响的世界文化名人。源自有一次,他出门办事......
领导者是掌握原则的人,是衡量下属的一
杆标尺。标尺的刻度必须精确才行。如果领导
者随意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就失去了存在的
价值。那么,他终将失去领导位置。
2019/8/5
14
三、宽猛相济的控制手段
“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核心)。儒 家承认“齐之以礼”,更强调“道之以德”。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 是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 “齐之以礼” 是以礼义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
企业文化 管理中需要柔性的东西, 如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企业氛围。
儒家的管理智慧PPT

分何以能行?曰义。” 管理者:能群。即按照一定分工和等级把人
组织起来。 组织的手段:分。 组织结构: 社会等级结构——贵贱有等; 社会伦理结构——君臣父子兄弟; 社会职业机构——士农工商; 国家管理结构——官序:礼宾、民政、军
事、文华、农业、建设、林业、工商
荀子
以德治国
• 衡量管理者水平是否合格的标准;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
诈与妄 惟其是 市井气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纵去远 有则改 不如人 不如人 损友来 直谅士 有心非 倘掩饰
奚可焉 勿佞ning巧 切戒之 勿轻传 进退错 勿模糊 莫闲管 以渐跻 无加警 当自砺 勿生戚 益友却 渐相亲 名为恶 增一辜
• 泛爱众
凡是人 行高者 才大者 己有能 勿谄富 人不闲 人有短 道人善 扬人恶 善相劝 凡取与 将加人 恩欲报 待婢仆 势服人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思想家、教育家,中
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
要奠基者之一,也是
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
文化名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 答太宗赵匡义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 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赵普(北宋初年的宰相)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现代回响 诺奖得主谈孔子智慧启当代
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 上》
孔孟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正统思想 的基本框架。
孟子
C、荀子 人性基础:人性恶, 组织论:群、分、义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组织起来。 组织的手段:分。 组织结构: 社会等级结构——贵贱有等; 社会伦理结构——君臣父子兄弟; 社会职业机构——士农工商; 国家管理结构——官序:礼宾、民政、军
事、文华、农业、建设、林业、工商
荀子
以德治国
• 衡量管理者水平是否合格的标准;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
诈与妄 惟其是 市井气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纵去远 有则改 不如人 不如人 损友来 直谅士 有心非 倘掩饰
奚可焉 勿佞ning巧 切戒之 勿轻传 进退错 勿模糊 莫闲管 以渐跻 无加警 当自砺 勿生戚 益友却 渐相亲 名为恶 增一辜
• 泛爱众
凡是人 行高者 才大者 己有能 勿谄富 人不闲 人有短 道人善 扬人恶 善相劝 凡取与 将加人 恩欲报 待婢仆 势服人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思想家、教育家,中
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
要奠基者之一,也是
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
文化名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 答太宗赵匡义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 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赵普(北宋初年的宰相)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现代回响 诺奖得主谈孔子智慧启当代
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 上》
孔孟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正统思想 的基本框架。
孟子
C、荀子 人性基础:人性恶, 组织论:群、分、义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孔子的管理智慧(共 55张PPT)

孔子认为: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尚之风必偃。
孔子并没有否定法制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是并非完全否定法律 存在的基础功能,只不过他认为,通过法制 只能制止人们为恶,却不能引导人民向善, 而孔子施政的目的却是使每个人都能像他一 样完善人格,成为圣人。 孟子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即此意也。
德与财
孔子为何主张以德治国?
首先,孔子治国的目的不是仅仅使人民 过上物质富饶的生活,更是道德的生活,物 质加道德才能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培养人民高尚道德的途径,一是教化, 二是以身垂范。两者相比,以身垂范是关键
其次,孔子认识到了以德治国不可替代的效果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孔子、孟子、荀子的管理理念
孔子: 解决民生——教化人民(为政以德)——获得自由 孟子: 解决民生——教化人民(以仁治国)——成就道德自我 荀子: 解决民生——教化人民(隆礼、重法)——成就道德自我
四、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他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1、人性恶 荀子认为,人性是生而具有的,非由人为而成,他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 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 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 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 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伪 也。”(《荀子性恶》)荀子的意思是,人生而具有好利、 疾恶之心,以及耳目声色之欲,如果顺此发展而不加教化, 就会导致争夺、残贼、淫乱等恶行,于是得出结论说,人 之性恶是非常显明的事实。
第二讲儒家的管理思想2PPT课件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 行之,孙(逊)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 有勇而无义为乱,小 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 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
•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
----《论语·里仁》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终身行之者乎?”
“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 反中庸也,小人而无 忌惮也。”
---《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 者,……权也。”
——《孟子·离娄上》
• 二、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度”?
• 孔子有一个提法,叫“叩其两端而竭焉”, 其方法是从一个问题的两端慢慢地去启发 他,然后慢慢地去回答对方的问题。
君子和而不同, 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在管理中有着积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和为贵 二是:管理内部各部门间分工协作的和谐 三是:管理宗旨、思想、手段之间的和谐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 所谓“文”,就是指历代保存下来的文献, 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诗》、《书》、 《礼》、《易》、《春秋》五经。
• 二、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度”?
• “中”与“和”略有不同。“和”是强调容纳相异的人才、 意见、声音,保持一种生态关系;“中”则指处事所掌握 的“节”与“度”。
• “中”并不总是固定的,它不是僵死的原则。“中”不是 处于与对立两端等距离的中点上,也不总是在某一点上,
而是随具体情况、具体条件的变动而变动的。
儒家的管理智慧培训教程(ppt 116页)

《弟子规》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显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踏)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视)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夜)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现代回响 长沙西餐馆老板尹峰的体会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现代回响 丹东企业家臧克的体会
• 孝:《弟子规》的起点,教育员工 的最好教材。
• 教育员工尽孝的三个层次:一、尽 孝而感恩:感谢父母、感谢社会; 二:尽孝而忠诚:忠于企业、忠于 国家;三、尽孝而尽力,努力做好 人
1、“唯人则天”的管理本体论 2、“知治一致”的管理认识论 3、“执经达权”的管理方法论 4、“义以生利”的管理价值论
儒家的管理智慧的主要内容(六观)
1、“劳心治人”的管理本质观 2、“人性可塑”的管理人性观 3、“能群善分”的管理组织观 4、“无为而治”的管理行为观 5、“道之以德”的管理控制观 6、“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观
《弟子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
《弟子规》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黎红雷教授出版著作有: 《人类管理之道》、《东方管理智慧》、 《儒家管理哲学》、《现代管理与儒家智慧》、 《企业文化概论》、《美国企业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三十讲》、《国学经典导读》、 《中国管理智慧教程》等 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管理 世界》、美国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杂志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儒家管理智慧》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
02
儒家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可以应用于员工关系管理,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员工培训和发展等方面。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03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PART
02
总结词:诚信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领导力的核心价值观,强调领导者要以诚信为根本,言行一致,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PART
03
儒家管理思想中的组织建设智慧
2023
REPORTING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组织成员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这种情怀激发了人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促进了组织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和清代等不同时期,每个时期的儒家学者都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儒家管理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企业文化建设
01
儒家管理思想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REPORTING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
详细描述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管理者需要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儒家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把握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变化。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和谐、协作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团队精神和集体力量。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02
儒家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可以应用于员工关系管理,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员工培训和发展等方面。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03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PART
02
总结词:诚信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领导力的核心价值观,强调领导者要以诚信为根本,言行一致,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PART
03
儒家管理思想中的组织建设智慧
2023
REPORTING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组织成员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这种情怀激发了人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促进了组织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和清代等不同时期,每个时期的儒家学者都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儒家管理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企业文化建设
01
儒家管理思想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REPORTING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
详细描述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管理者需要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儒家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把握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变化。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和谐、协作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团队精神和集体力量。
总结词
儒家管理思想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讲义(PPT28张)

二、儒家“道统” 与中国式管理
④以儒家经学为框架的政治思维方式
⑤以“文治教化、德法结合”为手段的管理方法
《儒家智慧与 现代管理》
中国 式管 理:
二、儒家“道统” 与中国式管理
1、修己安人的王道精神
2、一内涵二的交互主义 3、内方外圆的处世哲学 4、有机树状的组织结构 5、合情合理的评价标准 6、综合权衡的思维习惯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儒家的管理智慧PPT文档118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儒家的管理智慧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避开自欺:诚意,毋自欺也。 好恶: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自谦:不妄自菲薄,不自高自大。 慎独: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 其独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 意,是诸佛教。
精选版
13
《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 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 子杨伯起。”后辟而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 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遗震。
精选版
11
致知:认知自我,提升素养
每个人都有本我,包括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定 位。潜意识欲望、习惯的办事方式以及自己不 清楚的死角。
优秀的领导者会在危急关头权衡利弊、正确认 识本我,控制自己的怒气等不恰当情绪,正确 处理事件,而非一意孤行,阻碍团队进步,朝 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精选版
12
诚意:自净其意可至诚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
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精选版
3
第二节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 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易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春秋
精选版
1
第一节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 难迁鲁。父亲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武士,两建战功,曾任 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 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疾,叔梁纥很不满 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不到20 岁。前551年,孔子生于陬邑(曲阜东南)。因父母曾为 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 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精选版
10
格物的内涵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 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南航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人知。”
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 知?”
密愧而归。
精选版
14
修身与正心
精选版
15
修身与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fèn 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 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 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 正其心。
知、止、定、静、安、虑、得
第一层次是“知”、“止”,“知止而后有 定”;
第二层次是:“定”、“静”、“安”,“定 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第三层次是:“虑”、“得”。
精选版
5
第二节 大学之道
七证 知止境界:内心深处自我的清楚认知—探究自 己的内心,保持谦卑的心态。 止而后定:修养的沉淀—心境平和,清明境界 宁静以致远:坚守价值观 心安而明物:放松身心,适度休假,加强交往 深思熟虑:做出明智选择,恰当使用权力 臻于至善:不断超越,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孔子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 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没有得到重用,又回鲁,聚徒 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 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 齐、楚等国。晚年编订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 等,教授门徒。弟子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 成《论语》。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 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 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
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精选版
2
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 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 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定人意:一念之差,前程尽毁。意念坚定,冷静行事, 理智从容。
静人心:内心渴望宁静,人心需要真诚,心灵寻觅充实, 心情追求自由。
安人神:心神有定便怡然有度,心情逍遥有方。
虑人事:三思而行,遇事多虑。心态平和,计划周详, 观察细微,方法得当,态度积极,追求不懈。
得人功:追求梦想,实现价值,寻觅幸福。
精选版
8
第二节 大学之道
七证 七证是修养功夫,人生完善皆系于此, 三纲八目达成目标,必须有七证功夫修 养完善。人聚天地之精华,涵万物之奥 秘,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皆实需 七证之功,为七证所成。
精选版
9
第二节 大学之道
八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这特殊时刻我是最适合的领导人选吗?为什么?
我对组织了解多少?包括目前及最近发生的事情和组织 所处的大环境。
为应对组织陷入的复杂问题,我做好准备了吗?
在职业生涯的10年内,我会将组织领导到哪种境界,什
么层次?
精选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第二节 大学之道
知人性:知人知己,反思自己,借鉴别人。
止人欲:控制己欲,调节有度,顺其自然,遵循道德。
精选版
6
知止境界:内心深处自我的清楚认知
我从内心认同这种愿景和理念吗?
什么给予我勇气,让我敢于直面困境和不稳定的环境?
我会如何处理疏忽、失望和失败?
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自己、领导组织进步?
我应该与追随者保持怎样的紧密关系?
我怎样让自己一直拥有过人的勇气和永不消失的热情?
我永不放弃的动力是什么?
“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使人弃旧图新,使人达到臻于完美的至善境界。
不管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到要达到一种至善的境 地,才算是修炼过程的完成。
精选版
4
第二节 大学之道
七证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