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新时期面对新的问题,新课标对教育教学中开始走向了“人”的培养,要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每一学科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语文教学中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这是由语文科学的特殊性和基础性所决定的。目前,少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价值观比较模糊,自我中心意识较突出,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在进行语言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在感悟与体验中催化情感,激发内部因素,使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渗透于教学中。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德育渗透
“新课标”课程价值取向非常明确,那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如此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在教学中关键,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体系。
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工具,首先讲求实际,这里的实际笔者认为先是实用,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作为,德育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利器,而语言的词汇只是一个辅助,如果用练剑来说,词汇只是一把剑,而德育就是内功。然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过度追求考试成绩,升学成了中学教育唯一目的,结果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寒心的事情,历年来多名学生故意伤人、自残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明证。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教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此,教育界也发起了一场新课程改革。而作为学校教育中“龙头”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德育工作任务,更应该在这场变革中走在最前沿。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初步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和学生成绩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德育教育。
一些教育专家曾经强调过语文教育改革“应当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思考,回归到语文教学对人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思考。”确实,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美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又蕴涵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正是德育教育与“一切为了学生”所不可或缺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感受到光明的重要,同时也懂得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身边的友谊,《背影》让学生感受到父亲伟大的爱无处不在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珍惜自己父亲对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当然,语文常规教学跟上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不仅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上课秩序。尤其对于语文而言,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就会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当然这一切还需要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式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有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读书,还要育人,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中设置德育渗透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相关的阅读篇目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把文章生命化,灵魂化,即要学生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起到塑造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当然语文教学应以语文教育为主,不能因为强调德育教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艺术。
2.1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2.1.1阅读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明白文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新的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
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诗意盎然的散文,有引人入睡的小说,有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朗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使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使他们深切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1.2分析教师,进行德育渗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我国着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
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而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义》时,我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有位同学说,我的理想是以后设计电脑游戏,因为电脑游戏太有趣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因为这位同学平时就喜欢玩电脑游戏,并因此影响了功课,我趁机说:“大家不要笑,这电脑游戏并不是从都能设计的,他其实就是想成为一名电脑软件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你们有足够的信心吗?”接着,我给他们讲《生命的意义》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铁故事,当我讲到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写作时,我注意到所有同学都震撼了,此时,大家齐声朗读“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这样,在你临死的时候,你能够说:我的全部生命和整个力量都已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半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为实现理想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理解了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
2.1.3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教育,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这样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命题,让他们从生活的小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的升华。教师提供某些具体人物形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如:我在讲完冰心作品《小桔灯》后,让学生结合作品小姑娘形象:“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使我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文章,《我和小姑娘比童年》,作文交上来了,同学都感觉和小姑娘相比,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也应该象小姑娘那样要多体谅父母,看着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更让我感到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责任重大。”
“间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必须“活水”长流,这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觉的接受到爱国主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以上是本人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粗浅的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投身其中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每个人健康地来到世上很不容易的,诸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让我们不寒而栗,笔者认为中学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重要,生命来之不易,需要珍爱;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宽容、张扬人的个性;正确对待人的生与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尤其是要正确对待死亡等等。老师要对中学生承受压力的素养适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