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概述管理精品资料
生产管理资料(DOC页)
![生产管理资料(DOC页)](https://img.taocdn.com/s3/m/d723b0dbba1aa8114531d9cb.png)
目录1 总体特征及制造主文件数据41.1 主要特征:41.2 集成的应用程序模块41.2.1 企业资源管理模型41.3 公司结构51.3.1 跨工厂计划61.3.2 组织层61.4 跨公司业务流程71.5 用应用程序连接授权(ALE)分布式处理71.5.1 分布式主文件数据81.6 支持多种语言81.7 制造主文件数据91.8 主要特征:91.9 R/3的主文件数据91.9.1 单一数据来源91.9.2 处理主文件记录101.9.3 主文件记录匹配码(matchcode)101.9.4 更改记录101.9.5 物料及产品主文件记录101.9.6 主文件记录画面101.9.7 物料主文件数据的组织结构111.9.8 维护工具111.9.9 系统客户化111.10 供应商主文件及采购信息数据111.11 R/3分类系统121.11.1 分类特性121.11.2 多层次分类等级121.11.3 分配分类及查找对象131.11.4 BOM(物料清单)131.11.5 BOM的有效期141.11.6 BOM报告功能141.11.7 BOM维护功能141.11.8 BOM项目141.11.9 合成BOM (15)1.12 工艺路线及工作中心161.12.1 工艺路线161.12.2 工序171.12.3 分配资源到工艺路线171.12.4 参考工序集181.12.5 单位时间产量工艺路线181.12.6 工艺路线应用X围181.12.7 工作中心181.12.8 工序/阶段201.12.9 配方主文件的功能201.13 生产资源及工具(PRTs)201.14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201.14.1 计算标准值211.14.2 工艺路线配置221.15 文件管理221.15.1 作为通用功能的文件管理221.15.2 R/3的集成文件管理231.15.3 CAD接口231.15.4 同工程更改管理集成231.15.5 同CAD系统集成241.16 工程更改管理241.16.1 主要特征:242 第4章计划类型272.1 预测及SOP(销售与运作计划)272.1.1 主要特征:272.1.2 在计划层级预测292.1.3 粗能力计划322.2 主生产计划332.2.1 主要特征:332.2.2 主计划概述332.2.3 用销售订单冲销预测的计划策略342.2.4 不冲销预测的计划策略362.2.5 需求管理372.2.6 主生产计划(MPS)382.2.7 可用性核查(ATP计算)392.2.8 订单报表392.3 分销资源计划(DRP)402.4 物料需求计划及库存控制402.4.1 主要特征:402.4.2 MRP概述402.4.3 总体计划412.4.4 单个项目计划422.4.5 销售订单计划编制422.4.6 基于冲销的计划编制442.4.7 计划编制的结果452.4.8 库存搬运及库存量控制462.5 长期计划编制和模拟472.5.1 主要特征:472.5.2 长期计划编制和模拟:目的472.5.3 长期计划编制和模拟:功能482.6 能力需求计划492.6.1 主要特征:492.6.2 提前期作业计划492.6.3 可用能力512.6.4 能力评价542.6.5 能力均衡553 第5章制造执行系统583.1 车间控制:生产订单583.1.1 主要特征:583.1.2 建立生产订单593.1.3 下达生产定单613.1.4 完工确认633.1.5 结算生产订单653.1.6 其它功能653.2 订货组装673.2.1 主要特征:673.2.2 快速和精益销售订单处理673.2.3 订货组装处理的益处683.3 重复性生产693.3.1 主要特征:693.3.2 重复生产中的计划表713.3.3 重复生产的生产控制723.3.4 重复生产的成本控制734 第6章特殊制造类型744.1 按订单设计及集成的项目管理744.1.1 主要特征:744.1.2 用项目系统编制计划784.1.3 编制计划的步骤794.1.4 项目的执行和生产控制794.1.5 客户项目的销售画面804.1.6 预算,资金管理,费用及收益会计核算和项目控制814.2 流程工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834.2.1 主要特征:834.2.2 功能概述844.2.3 批次管理884.3 特征件及可选件的产品配置894.3.1 主要特征:894.3.2 产品配置904.3.3 计划标准产品924.3.4 标准产品的生产控制934.3.5 销售配置产品934.4 电子看板/准时生产944.4.1 主要特征:944.4.2 看板简介:看板控制周期954.4.3 看板处理过程954.4.4 电子看板牌964.4.5 生产报告和倒冲981总体特征及制造主文件数据1.1主要特征:●R/3 PP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包括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部功能。
生产管理简介
![生产管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86ff6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c.png)
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生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如原料采购、物料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等等。
生产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调度、生产控制以及质量管理。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使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原材料采购时间,避免了因为生产调度不合理而浪费时间和资金的情况。
而物料采购和库存管理则能够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充足,同时保证库存不过高或过低。
生产调度和控制是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对生产进程进行控制和调度,能够保持生产效率的高水平,同时降低因为误差和疏漏导致的生产损失。
质量管理则是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度。
质量管理应该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开始,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同时不影响生产效率。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b2073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f.png)
第三十六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第三十七条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第三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第三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第四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第四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一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二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三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四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报批手续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第四十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第四十五条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课件
![《生产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18e3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8.png)
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必备的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键技能。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生产管理 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实践案例。
生产管理基础
定义
生产管理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划 和管理方式,统筹规划、组织、 调度、控制和监督生产过程的活 动。
原则
生产管理应该遵循高效、协作、 精益和质量优先的原则,以实现 最大化的生产效益。
生产管理案例
案例一
以广汽株洲公司的精益生产 实践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 精细化管理,实现全员参与, 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管理水 平的成功案例。
案例二
以“2011年、美国波音公司 787型客机交付延迟事件”为 背景,分析了生产管理失误 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方法。
案例三
以海尔品质管理的成功经验 为例,阐述生产管理中品质 管理的重要性,给予了企业 在未来经营中的启示和建议。
生产结果评估
1
评估目的
评价生产结果是为了检验生产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差异,反映生产效益和质量,为 下一轮生产计划提供经验。
2
评估指标
生产结果的评估指标包括成本、交期、质量、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需要综合考虑。
3
评估方法
生产结果的评估方法有很多,如平衡计分卡法、绩效考核法、运营分析法等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结
重要性和作用
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必备技能,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优化和改进建议
通过精益生产、现场改进和质 量管理等方法,可以进步提高 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结构、降 低成本,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 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生产 管理也需要从传统工业和数字 化管理发展,适应和引领未来 企业生产管理的新趋势。
生产管理流程范文
![生产管理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b5cf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d.png)
生产管理流程范文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规划、组织、调度、控制和改进的过程。
它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生产控制和生产改进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生产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生产管理流程的范文,供参考:第一步:原材料采购1.确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
2.与供应商协商价格和交货时间。
3.下订单并跟踪原材料的采购情况。
第二步:生产计划1.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
2.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3.将生产计划分解为每个生产阶段的具体任务。
第三步:生产组织1.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线和生产人员。
2.分配生产任务和工作岗位。
3.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第四步:生产调度1.根据生产进度和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调度。
2.确定每个生产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调度生产线和人员,保障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第五步:生产控制1.监控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
2.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调整生产进度和资源分配,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六步:生产改进1.对生产流程和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
2.找出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3.实施改进措施并跟踪效果,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生产管理流程范文,实际的生产管理流程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在制定和执行生产管理流程时,企业应该充分考虑生产需求、资源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保障信息的畅通和流转,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管理概述
![生产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5277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3.png)
生产管理概述引言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等。
合理的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生产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常用的生产管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概念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组织,实现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
它不仅仅包括制造业领域的生产管理,也包括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生产管理。
目标生产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衡量企业生产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理地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优化生产工艺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地管理生产过程,精细化地控制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标准,优化生产过程,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确保供应链的顺畅生产管理不仅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还需要注意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配合。
通过合理安排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产品的顺利流转,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原则在进行生产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化原则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
在进行生产管理时,应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确保生产管理的高效运行。
信息化原则生产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决策,提高生产效益。
灵活性原则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都是不可预测的,生产管理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持续改进原则生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生产管理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生产管理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402344af45b307e8719788.png)
成本管理
生产过程的简化 原材料的合理搭配 库存量的控制
生产进度管理
根据产能进行产前计划安排 生产过程监控 异常情况下的应对
6s管理
持续开展 不断总结 提高完善
士气管理
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奖惩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思维能力
人际关系
专业技术
管理层 思维能力
人际关系
生产管理是PDSA的循环过程
行为修正
行为修正
反思/总结
ACT 行动
运用所学到的方法
修改理论
调整方法
明确进一步的学习 需求
STUDY 学习
对结果进行监控 测试理论和计划的有效性
对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过 程,成功或期望外的结果 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PLAN 计划
明确目的 形成理论 确定衡量成功的方法 制定行动方案
案例:无锡小天鹅实施末日管理法三年后,经济效益大幅 度增长。96年利润较93年增长173%,突破2.1亿圆。
参与管理法
参与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 织的决策过程和各级管理工作。让下级和员工 处于和管理者同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 重大问题,他们可以感到上级主观的信任,从 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和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而 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寻梦之旅——打造卓越的团队
推动变革——关键行动
成为领航员 1、承认自己的反应(自我检查) 2、评估变动的影响 3、了解和确认其他人的反应 4、单独地或同其他人一起采取积极的行动
A、澄清责任 / B、沟通征询意见 / C、建立成功共同愿望 D、达成共识 / E、关注变动的结果 / F、总结经验教训 G、不断改进
不要为赢得信任而掩饰自己的弱点
GMP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法规简介-66页精品课件PPT
![GMP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法规简介-66页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a914aaa0116c175f0e489f.png)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 Good Pharmacy Practice(GPP)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根本的目的 : 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适 用 范 围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 或者个人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相关法规简介
1
主要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介
2 GMP概述
3 我国现行GMP
3.1 GMP的主要内容 3.2 验证 3.3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第十一章 产品销售与收回 第七十七条 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 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 。销售记录 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 发货日期。 第七十八条 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 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 第七十九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 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 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 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
符合药用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
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
生产管理相关大全
![生产管理相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2bc4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1.png)
生产管理相关大全一、概述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设备、人力、时间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以实现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在现代企业中,生产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利润。
本文将介绍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常用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工具。
二、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1. 生产管理的定义生产管理是指组织和协调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以实现生产目标的活动。
其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
2. 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生产能力,并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3.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生产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三、生产管理的原则1. 效率原则生产管理应该注重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
2. 质量原则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生产管理需要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成本原则生产管理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 创新原则生产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四、生产管理方法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小化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整合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所有参与生产的机构,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
3.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以降低变异性和提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过程改进来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4. 5S管理5S管理是一种通过整顿、清扫、清洁、标准化、素养等手段来提升生产现场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的方法。
五、生产管理工具1.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PS/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系统化地计划生产需求、库存水平等信息,以有效控制生产进程的工具。
2. 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包括质量控制图、故障模式效应分析(FMEA)等,用于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精品TOC管理资料
![精品TOC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d9ca4ede80d4d8d15a4fd0.png)
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约束理论简介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简称TOC)是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M.Goldratt)在他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logy,简称O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戈德拉特最初开发的OPT软件用了有限能力排程、车间控制和决策支持,由一家叫CreativeOutput公司经销。
由于戈德拉特把重点从经销软件转移到强调管理哲理和培训教育上,他被迫离开了这家公司。
因此,当前存在早期以OPT命名的商品软件和戈德拉特博士进一步发展的OPT哲理或TOC,不要混淆。
OPT有9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约束理论中得应用。
它们是:1.重要的是平衡物流,不是平衡能力;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率是由系统的其它约束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本身能力决定的;3.让一项资源充分开动运转起来同使该项资源带来效益不是同一一个涵义;4.瓶颈资源损失一小时相当于整个系统损失一小时,而且是无法补救的;5.想方设法在非瓶颈资源上节约下一小时以提高生产率只是一种幻想,非瓶颈资源不应满负荷工作;6.产量和库存量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为保证瓶颈资源负荷饱满并保证企业的产出,在瓶颈工序和总装配线前应有供缓冲用的物料储备。
瓶颈工序前可用拉式作业,其后可用推式作业。
7.传送批量可以不等于甚至多数情况是不应等于加工批量;8.批量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加工批量应当是一个变数;9.只有同时考虑到系统所有的约束条件后才能决定加工件计划进度的优先级。
提前期只是排进度的结果。
TOC是在O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在能力管理和现场作业管理方面的哲理,把重点放在瓶颈工序上,保证瓶颈工序不发生停工待料.提高瓶颈工作中心的利用率,从而得到最大的有效产出。
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类型、工艺流程和物料流动的总体请况,设定管理的控制点。
生产管理概述
![生产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8a46e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8.png)
生产管理概述概述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目标,通过科学的组织和协调,对生产过程进行规划、控制和改进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生产管理涉及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调度、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起点,它是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能力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种类、数量、交货期等因素,并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进行合理安排。
生产计划还需要与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等进行协调,确保整个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指对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物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进行管理。
物料管理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状况,合理安排物料的采购和储存,确保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及时供应和合理利用。
物料管理还需要关注物料的质量和成本,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和控制物料库存,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占用成本。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工序顺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调度需要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和堵塞。
生产调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应对突发事件和变化需求,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进度、质量和成本等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
生产控制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指标和监控体系,通过对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
生产控制还需要与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部门进行协调,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和企业标准。
质量管理需要从设计、采购、生产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检验和监控机制,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
质量管理还需要进行质量改进和问题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生产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837d5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6.png)
生产管理基础知识生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旨在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一、生产管理的定义与范围生产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预定的生产目标。
其范围广泛,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库存管理等多个方面。
生产计划与调度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销售订单以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交货期等,并对生产进度进行有效的调度,以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流程优化则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畅化和标准化。
质量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它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再到成品的检验和验收,都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
设备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人员管理则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库存管理则要控制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
二、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调度、优化生产流程、科学的人员配置等手段,可以减少生产中的等待时间、无效劳动和浪费,从而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出。
其次,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生产操作流程能够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再者,有效的生产管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库存管理等方式,可以降低原材料、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生产管理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在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今天,企业需要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生产管理的概述
![生产管理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1264c19964bcf84b9d57b68.png)
八、不合格品的管理 九、清场管理
谢谢!
六、物料平衡的检查
物料平衡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物料平衡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收得率必须在规定的限 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 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 制剂生产必须按处方量的100%投料,不能因为质量标准规定 制剂生产必须按处方量的100%投料, 100%投料 含量有一定的幅度而采取低限投料的错误做法, 含量有一定的幅度而采取低限投料的错误做法,不能保证在 有效期内药物质量还能保持在合格状态, 有效期内药物质量还能保持在合格状态,对一些已知某成分 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下降的产品, 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下降的产品,应在工艺规程中规定 增加投料量,以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有效。 增加投料量,以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有效。 产品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可允许的 偏差。考虑到生产中的误差、损耗,不会没有偏差,因此要 偏差。考虑到生产中的误差、损耗,不会没有偏差, 在计算出一个理论产量后, 在计算出一个理论产量后,还要在工艺规程中规定一个合理 允许的正常偏差。 的、允许的正常偏差。 每批产品在生产作业完成后,应该填写物料的结存量, 每批产品在生产作业完成后,应该填写物料的结存量,对照 理论产量对物料平衡进行检查, 理论产量对物料平衡进行检查,检查偏差是否在限定的范围 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可能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计算: 内。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可能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①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即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 人员和操作人员,即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 ②需要各种优良的文件,如文件化的工艺规 需要各种优良的文件, 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 程、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 需要非常有效的过程监控, ③需要非常有效的过程监控,对生产全过程 和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进行记录, 和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进行记录, 保证生产按预定工艺进行。 保证生产按预定工艺进行。
SQCDP管理---精品管理资料
![SQCDP管理---精品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0917e9844769eae109edc5.png)
西飞SQCDP:高效的生产管理工具2014-09—11 10:04 中国航空报周莉我要评论0字号:走进中航工业西飞总装厂房,一眼就可以看到,每架飞机旁边都有一个SQCDP管理可视板,板上贴着相应元素的多个表格。
在字母D(进度)下的表格里,明确写着每天的工作计划和完成情况。
SQCDP管理从安全、质量、成本、进度、人员五方面全过程记录生产现状,让管理者更直观地掌握每天的生产状况,预防问题发生。
如今,总装厂的SQCDP管理已经日趋完善,为提高生产效率、保交付节点提供了有力保障.总装厂推行SQCDP最早缘于他们的天津公司之行。
2013年7月,总装厂厂长李文清带领本厂的几个技术骨干到天津公司学习某项装配技术。
当走进天津公司车间时,李文清首先被现场的几块展板上的“SQCDP”字母吸引了。
他驻足细看,顿感眼前一亮.“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太好了,很适合我们总装厂的管理。
每一项任务的进度一眼就明了了!”大家纷纷围过来,跟着一起研究。
随行的天津公司人员给他们介绍:“这是我们公司开展的一项新管理办法——SQCDP,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安全、质量、成本、进度、人员,把这些要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家每天的工作计划就非常明确了。
”后面的几天,总装厂一行几人除了学习装配技术,有时间就找天津公司SQCDP的负责人取经。
既然是好的管理方法,就应该尽快推广。
回到西飞,李文清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这样的管理更适合总装厂的生产线?于是他们开始设计适合自己生产现场的图表,并在脉动生产线的一个站位开始试验。
无独有偶,2013年9月,西飞开始推广SQCDP管理,并将总装厂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总装厂成立了SQCDP管理小组,厂长李文清任可视化管理推进组组长,生产副厂长孙文博任技术组组长,各生产组主管任实施组组长,并建立了8个一级和3个二级管理团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同时,总装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总装厂SQCDP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细化到各团队成员。
生产管理介绍范文
![生产管理介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4258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0.png)
生产管理介绍范文生产管理是一个广泛的管理领域,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它涉及到生产计划制定、物料供应、生产流程控制、设备维护和过程优化等各个方面。
生产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以及有效的资源调配,确保企业能够按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以下是生产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生产计划制定:生产管理首先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计划要考虑到市场需求量、资源供应情况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以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2.物料供应管理:物料供应管理是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它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成本控制、库存管理和供应链协调等方面,以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3.生产流程控制:生产流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
它包括生产调度、工艺流程控制、质量控制和工人培训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是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持可靠性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设备保养、故障修复、备件管理和设备更新等方面,以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5.过程优化:过程优化是指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包括生产数据分析、工艺改进、流程重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以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流程控制,生产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资源浪费。
这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2.优化资源调配:生产管理可以有效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需求。
这将减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和过程优化,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将增强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并满足客户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
社会组织
(原材料、能源、信息)
输出 (产品、服务)
资源支撑(人、财、物、技术)
社会组织及其外部约束
组织的三大基本职能
营销(Marketing) —发掘需求
—定价 —商业促销
生产与运作(Production and operrations)
—创造产品和服务 —物质产品的生产( goods-oriented, tangible products) —服务性产品的生产(service-oriented, intangible products)
主要竞争因素与生产方式的关系
POM始终面临的矛盾? 效率与柔性
第三节 生产类型
1、从管理角度分
制造性生产 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的比较
序号 比较项目
1
产出
2 生产率测定
3 顾客参与程度
4 产出质量评价
制造性生产
实体产品 易 低 易
服务性生产
无形劳务
难 高 难
其他区别
纯服务型生产不能用库存来调节 对于高接触度服务,其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服务型生产对时间的响应要求极高:制造商可以在几
生产战略与需求预测 产品的研究与开发(R&D) 企业选址和企业内部的合理布置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的制定 项目管理 库存控制 供应链管理 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MRPⅡ,ERP,JIT,LP)
教材及参考书目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陈荣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第三版)
第一节 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企业的基本职能
思考一下:一个企业要做哪些事情?
战略(Strategy) 生产(Production/Operation) 营销(Marketing) 研发(Research & Development) 理财(Financing) 会计(Accounting) 采购(Purchasing) 供应(Supply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设备管理(Maintenance)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库存管理
控制:对生产运作活动过程实施监控, 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为什么要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a、 GNP
b、竞争中生存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繁荣、 企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
近百年来,美国保持年均2.5 %的
生产率提高,其中劳动的贡献为
0.5 %,资本的贡献为0.4 %,管 理的贡献为1.6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必要性
3、是物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结合
生产运作系统构成:
结构要素——硬件要素:技术、设 施、能力等,是物质基础
非结构要素——软件要素:人员、 组织、计划等,是支持和保证
两类要素的关系:
硬件要素决定系统的结构形式;软 件要素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两类要素 必须相互匹配,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运作系统结构
供应商
原材料 库存
采购
库存管理
生产系统
生产车间
产成 品
库存
在制品库存
长期生产能力计划 生产计划 短期物料需求计划 作业计划
成本和质量控制
用户
预测
硬件系统:
厂房、设备及各种生产设施的构成和空间 布局
软件系统:
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生产组织方式、计 划与控制系统等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的特征: 1、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 2、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 统一
财务和会计(Financing)
—融资 —投资 —资金的合理运用
除三大基本职能之外
一个社会组织还有其它职能 :
会计(Accounting) 采购(Purchas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维修(Maintenance)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 Development)
企业的不同生产类型
3、按组织生产 的特点分
备货型 订货型
订货组装型 订货制造型 订货工程型
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
➢ 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按已有 的产品标准或产品系列,有计划地生产出产成品存货, 以存货满足顾客需求。
➢ 生产管理重点:按“量”组织生产过程,准确预测市 场需求,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期末 成品库存水平,使总生产成本最小。
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在不同产品与过 程之间转换的速度,以及在此基础 上能够向顾客提供的产品范围。
企业竞争的焦点
•价格(价格是谁确定的?) •质量 (提高质量还意味着什么?) •产品差别(追求产品差别意味着什么? ) •柔性(柔性是指什么?) •时间(时间是指什么?) •企业竞争焦点的实质是什么?(演变过程)
两类要素 结构性要素决定系统结构,非结构性要素决定系统运行机制 之间关系 结构性要素对系统起决定性作用,两类要素必须互相匹配,
两类要素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运作环境
供应商
人力 资源
研究 开发
其他
生产运作
财务 会计
信息 市场 管理 营销.
顾客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
顾客或用户参与
供 应 商
投入 人力 物资 设备 技术 能源
转换过程 物质转换 价值转换 管理过程 服务过程
产出 产品 服务
实施信息反馈
2、生产系统应具备的素质
用户对产品提出要求
产 品 对生产系统提出要求
企业战略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品种款式 质量 价格 数量 服务 交货期 环保与安全
产品(企业战略)对生产系统的基本要求
创新 质量 柔性 成本 继承性 按期交货 环保与安全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 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化和输出
社会组织 主要输入 转化的内容
主要输出
工厂 运输公司
修理站 医院 大学 咨询站
原材料 产地的物资 损坏的机器
病人 高中毕业生 情况、问题
加工制造 位移 修理
诊断与治疗 教学 咨询
产品 销地的物资 修复的机器 恢复健康的人 高级专门人才 建议、办法、方案
2、生产运作管理内涵的变化
美国劳动力增长变化 (1982-2019)
制造业: -2.7% 采掘业: - 49.1% 建筑业: +37.7% 理财, 房地产, 保险业: 零售贸易: +39.2% 运输业: +23.2%
总计: +31.8%
+32.2%
其他服务业: +76.7%
制造业
Production Management
宁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理论、方法、案 例》,王世良,浙江大学出版社
授课方式
1. 老师讲授 2. 案例讨论(小组形式进行) 3. 学生试讲 4. 自学与课后作业
5. biftpubsina 123abc
关于作业
请用比较整齐的纸 本周布置的作业,请于下周交,最迟可于
隔一周交,过后不再收,请按时交作业。 比如,11月7日布置的作业,应该在11月14
➢ 轴承、家用电器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 :
按用户订单要求组织生产,确保按期交货,不 形成产成品存货。
生产管理的重点:按“期”组织生产过程,按 需求预测采购主要原材料,按订单要求定制和 按期交货。为缩短交货期有时需要储存半成品。
锅炉、船舶
按订单装配 (assembly-to-order)
日交,允许最晚到11月21日交,之后无论 何种理由都不再收11月7日布置的作业。
成绩构成
本课程的成绩由四部分构成 期末考试70%,出勤、作业、课堂
讨论占30%。 按时到课,认真听讲
第一章
生产管理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一、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生产系统 三、生产类型 四、生产过程的组织 五、生产管理的任务 六、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七、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服务业
Production&Operation Management
注意点: 我们主要是研究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3、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 组织和控制。
是企业管理重要职能之一(财务、营销、生产);
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广义和狭义之分:管理对象不同
广义:对生产系统(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的管理; 狭义: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过程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必要环节 组织中35%或更多的工作与生产运作管理有关 生产运作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生产运作管理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第二节 生产系统
增值过程
输入:人、 材、物、资 金、信息
转换 (生产制造)
输出:产品、 服务
反馈
反馈
控制
反馈
1、生产/运作系统(Production/Operations System)
迈克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支持 活动
企业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开发
采购
来料 储运
生产 成品 加工 储运
营销 服务
企业 毛利
基本 价值链上游环节
活动 价值链下游环节
4、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系统设计
产品和服务设计 生产流程选择 生产能力规划 设备与设施布置 岗位与工作设计
生产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 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
➢ 指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