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上婚嫁习俗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水上婚嫁习俗的调查报告西语系西班牙语专业11级1140107119郑晶晴调查时间2012年4月29日至5月1日调查地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在放五一假期期间我参加了珠海市斗门区的水上婚嫁习俗的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莫名的新鲜感和婚嫁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
下的工作。
首先我上网搜查了有关斗门水上婚嫁的资料。“斗门是著名的水乡,水上婚嫁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记载,广东当时有“陆上人家”、“山上人家”和“水上人家”。“陆上人家”从中原迁徙而来,“山上人家”即如今的客家人,而“水上人家”以船为家,被陆地人鄙视,不得上岸。直到雍正七年,官府才允许他们上岸务农,与陆人混居,于是,在斗门形成了独特的水上婚嫁。”——摘自百度百科。而这个习俗在2008年6月7日通过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在4月30日我亲身参加了在斗门区白蕉镇灯笼沙举办一场传统的“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那天我早早就起床并且准备好了相机出门去了,到达灯笼沙的时就看到5艘花船蓄势待发了。在大约9:30,首先传来了一阵咿咿呀呀的歌声,这又是一习俗——咸水歌。然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我眺望过去,看到一身红的披霞戴金的新娘在姐妹们的簇拥下盈盈走出了闺门。在一声礼炮响后,那5艘大约十米长的花船缓缓驶来,船头挂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上面写有“迎亲”字样,而船尾则有黄底红边的旗子迎风招展。船上站满了密密麻麻麻的人,簇拥着春风得意的新郎。等船靠岸的时候,男方的亲属先跳下花船,手中捧着红枣、莲子、椰子等寓意“早生贵子”和“甜甜蜜蜜”的物品。兄弟姐妹们迅速热闹成一团,然后新郎再下船去接新娘,这时,鞭炮声响得更加密集。长辈们不停地往新郎新娘花伞上洒喜米。终于,5对新郎新娘双双步入各自的花船。花船在水乡上缓缓前行,沿途的群众纷纷停住脚步,拍起手来,为这5对新人叫好。桥头上的像我一样专门来观看这一场水上婚嫁的人则纷纷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把这美好的一幕永远地定格下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路交通的重要性正渐渐弱化,而水上婚嫁这一嫁娶形式也面临这消失的危机,而且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的婚嫁礼仪太过繁琐,把婚礼礼仪逐渐简化。真正懂得操办这些礼仪的都是那些五、六十岁的老人,而懂那些礼仪的年青人更是屈指可数。斗门区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个水上婚嫁的习俗,专门建立传承人保护制度和表演基地,编纂《斗门水上婚嫁志》等。在斗门区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沙田民歌、水乡民歌艺术培训班,挖掘并培育一些年轻歌手,以此为传统习俗注入一些新血液。而在斗门区职校更是成立了“斗门水上婚嫁表演艺术团”,会定期到城乡巡回演出。此外,利用去年建成的斗门区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心希望斗门区在采取这些措施后,可以培训较为成熟的文化品牌,让水上婚嫁这个习俗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可以分享这个特别的水上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