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合集下载

言语治疗技术--失 语 症

言语治疗技术--失 语 症

4、镜像书写 患者所书写的文字笔画正确,但方向相反,与镜中的文 字相同。常见于右侧偏瘫用左手书写的患者。
5、惰性书写 患者写出一个字词后,让其再写其他的字词时仍不停地 书写前面的字词,类似于口语中的言语保持现象。
6、书写过多 词或句。
类似口语表达中的言语过多,书写中混杂一些无关字、
7、语法错误 语法障碍。
3.阅读理解 对文字的读音和文字的 理解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文字 的字形与语音可结合,但多数错读。
4、文字书写 文字书写时常有 字形,但错写较多。
(二)Wernicke失语的病变部位
Wernicke失语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大 脑优势半球 颞 上回后部三分之一的 Wernicke区或在大脑外侧裂的后下缘, 以 颞 上回、 颞 中回的后半部分为中心区域 。
9、语法障碍 表现为失语法和语法错乱。失语法表达时多为名词和 动词的堆砌,缺乏语法结构,不能很完整地表达意思,类似电报文体, 也称电报式语言。语法错乱时,语句中的实义词、虚词等存在,但用 词错误,结构及关系紊乱。
(二)口语表达障碍
10、复述障碍 在要求患者重复检查者说的词句时,有复述障碍者不能准 确重复检查者说出的内容。完全性失语患者几乎完全不能复述,Broca失语 患者表现为较长语句不能准确复述,而有些类型失语症如经皮质运动性失 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能较好地复述。
(三)Vernicke失语的预后
此类失语症往往预后不佳。Wernicke失语理 解障碍的严重程度与Wernicke区受损范围的大 小有关。病灶较小或病因是脑出血大多数可恢复 到日常生活交流,病灶大且因脑梗死引起者恢复 困难,部分患者能结合语境、借助手势语、姿势 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
三、传导性失语
失语症

论文资料:言语治疗的研究进展

论文资料:言语治疗的研究进展

言语治疗的研究进展年幼儿童的语言不流利与口吃难以区分,当这种不流利现象十分频繁时,常常采用非直接的治疗,如儿童的游戏、父母的指导、改变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方式,调整环境等。

之所以采用间接的治疗方法是因为避免让儿童因刻意矫治语言不流利而引起的紧张。

治疗人员要劝告家人不要指正孩子的不流利说话,让他重说和复诵。

可设计一些游戏性情境如故事接龙、儿歌、童谣等促进语言的流利性。

语言治疗包括4个方面,即制定目标、方法、策略和家庭的配合。

(1)制定目标:在制定语言治疗的目标时,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接近发育水平”理论是主导原则,即所定的目标应略高于个体儿童的发育水平,但又能使儿童在帮助下能够达到的。

例如,当儿童只会讲一个字时,在治疗时可用叠词,然后向两个字的词语发展;当儿童只会说短语不会成句时,治疗中略为扩展词语,让儿童模仿,使他建立一个模式,逐渐向句子过渡。

(2)治疗方法:语言治疗应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进行,并伴随着玩具和游戏活动,语言治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治疗人员为中心的方法,主要采用练习、游戏中操练和塑造三种形式:①练习:即给儿童任务,告诉他给予应答,如学说字或单词这种形式比较单调,儿童常缺乏动力。

②游戏中操练:即先给儿童一个游戏活动,要求儿童按要求学习所定的语言目标,当目标完成后,给予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强化目标的应答。

③塑造:是给儿童听觉刺激,逐步诱导儿童产生接近目标的反应。

这3种形式均在治疗人员有结构的安排下进行的,适用于年幼儿童或严重语言异常的儿童。

另一种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方法。

治疗人员将制定的目标作为游戏中的一个部分,跟儿童边说边玩,有意引导儿童,一旦儿童达到所定的目标,治疗人员立即给予反馈,与其交流。

治疗人员与儿童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应用模仿、组词、扩展的技能作为示范,该方法适用于固执、怕羞的儿童,也适用于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学前儿童。

(3)治疗策略:对尚未开口,只有理解的儿童,治疗采用前语言阶段的干预。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机制的fMRI研究现状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机制的fMRI研究现状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机制的fMRI研究现状张权;张云亭
【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15)3
【摘要】@@ 运动性失语症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患者虽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身却不能讲话,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活障碍,因此关于康复治疗过程中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研究成为热点课题.语言功能是以多个脑区共同参与的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因此只有从全脑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对运动性失语的发生、发展和恢复机制有深入的理解.
【总页数】4页(P534-537)
【作者】张权;张云亭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R445
【相关文献】
1.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 [J], 崔友祥;王传尊;孔令军;赵龙娜;刘国华
2.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中枢的fMRI评价 [J], 何雅娜;张权;张云亭;宋明;朱晓冬;陈静;伊慧明;蒋田仔
3.头穴丛刺与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孙英华;班允超
4.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影响 [J], 张颖
5.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研究 [J], 温慧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语言功能评定及失语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5-语言功能评定及失语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9分: 大多数是完整的与主题有关的句子,偶 有踌躇和/或错语,找词有些困难,可有一 些发音错误;
10分: 句子有正常的长度和复杂性,无确定 的缓慢、踌躇或发音困难,无错语。
20
• 0-4分: 非流畅 • 5-10分: 流畅
• 非流畅: 常小于50字/分钟; • 流畅: 大于100字/分; • 中间型: 介于两者中间。
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评定
国际上多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 (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0级: 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 1级: 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 部分需要听着去推测、询问或猜测;可交流 的信息范围有限,听着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 难;
26
2级: 在听者的帮助下,可以进行熟悉话题的 交谈,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 的思想,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言语交流 有困难。
治疗中要注意的问题
• 反馈的重要性: 患者对自己进行的活动有意 识的把握,能认识到反应正确与否。
• 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紧张的存在,要调 整说话方式和环境。
• 建立治疗过程中的交流方式。 • 随时观察患者异常反应,特别注意训练量、
疲劳等情况。
33
• 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 • 注意刺激量是否恰当: 音量、物体大小形
30
Schuell失语症刺激法
• 利用强的听觉刺激 • 适当的语言刺激 • 多途径的语言刺激 • 反复利用感觉刺激 • 刺激应引出反应 • 正确反应要强化以及矫正刺激
31
其它治疗
• 失语症的分类治疗 • 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 • 功能性交际治疗 • 心理治疗 • 交流板的应用 • 家庭指导
32
3级: 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 以讨论几乎所有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 (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 现困难或不太可能。

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解、 复述 、 命名及 C A D L评 分 出 院 前 后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结 论 脑 卒 中患 者 出 院 后 坚 持 C I L T语
言治疗 , 有 助于语言能力的恢复 。 关键词 : 脑血 管意外 ; 强 制 性 诱 导语 言疗 法 ; 出院; 语 言 治 疗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4 4 9 ( 2 0 1 7 ) 0 3— 0 3 3 2— 0 2
摘要 : 目 的 探 讨 强 制 性诱 导 语 言 疗 法 ( C I L T) 在 脑 卒 中运 动性 失语 患 者 中的 应 用 效 果 。方 法 对 1 0 2例 脑 卒 中 患
者出院后 1 个 月 语 言 治 疗 。其 中 随 机 取 5 1例 采 用 c I 治疗 ( 观 察组 ) , 余 5 1 例 采用传 统语 言康 复治疗 ( 对照 组 ) 。 治疗前后用西 方 失 语症 成 套 测 验 ( WA B) 和交 流 能力 问 卷 ( C A D L ) 评定 患 者 语 言 功 能 和 日常生 活交 流 能 力 。
讲一 两个 简 单 的词 , 呈“ 电报 式 ” 语 言 等 症 状 , 患 者倾 向于 使用 易说 出的词语 , 若 任其 发展 , 困难 的 口
语将 进一 步失 用 。强 制性 诱 导 语 言 疗 法 ( C o n s t r a i n t
i n d u c e d l a n g u a g e t h e r a p y , C I L T) : 通 过 限 制 患 者 非 语 言交 流 , 从 而 促 进 语 言 交 流 能 力 的 恢 复 和 进 步 。
院康 复科 治疗 后 出院 的 脑卒 中患 者 1 0 2例 , 纳 入 标

运动性失语名词解释

运动性失语名词解释

运动性失语名词解释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发展性失语,它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失去言语表达能力的疾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言语抑制或延迟。

它的发生主要与大脑发育异常有关,需要在初步诊断时注意到特定的语言发育特征。

运动性失语的症状包括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障碍,体态语的缺乏,以及口头表达的困难。

这种病症的发生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导致大脑内部产生了许多发育不良的连接路径。

而这种连接路径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使得运动控制出现紊乱,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最终导致了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减弱。

在运动性失语发病率方面,不论在任何种族,该病症的发病率都与年龄有关,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例如,在欧洲白人中,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2.2/万,而6至12岁之间的发病率则增加至4.8/万。

诊断运动性失语也有多种方式。

首先,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障碍的程度来判断病人是否符合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标准。

其次,为了确定病情是否属于运动性失语,医生会对病人的大脑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定大脑结构是否出现异常发育。

此外,还会使用其他检查方法,如家庭史调查,以及言语抑制测试,来确定病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治疗性治疗,它侧重于通过病人与治疗师进行扩大言语治疗来提高病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种是药物治疗,它侧重于根据药物的作用,利用一定的药物来缓解病人的病症,以减轻症状,改善表达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社会支持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友好的环境来支持病人,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语言治疗活动,如图形语言活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技能。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辅助,比如支持他们进行日常的记忆活动,让他们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学会日常生活技能。

总之,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发展性失语,其原因与大脑发育异常有关,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关,诊断运动性失语也有多种方法,治疗方案有治疗性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一些社会支持措施,都可以帮助病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章丽雅;谭同才;叶祥明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4页(P49-51,52)
【作者】章丽雅;谭同才;叶祥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杭州 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杭州 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杭州 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头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J], 谢静霞; 陈庆亮; 吴倩
2.头皮针、舌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谢川;王慧兰;李倩;马腾
3.头皮针、舌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谢川;王慧兰;李倩;马腾
4.镜像疗法结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J], 陈庆梅;方琪;沈文君;柯俊;沈丹;单晓春;张立簏;杨卫新;李莉;蔡秀英
5.丹参多酚酸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效果观察 [J], 邵庆敏;彭俊峰;李彦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语症的病因分析与康复建议

失语症的病因分析与康复建议

失语症的病因分析与康复建议引言失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康复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组织和表达语言。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包括脑损伤、神经性疾病或其他相关因素。

本文将详细探讨失语症的常见病因,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患者康复。

一、脑损伤导致的失语症1.中风:中风是导致失语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脑卒中会损害大脑中负责语言处理和表达的区域,如布罗卡区和华氏区。

这些区域受到损伤后,患者将难以产生有意义的语言。

2.颅脑外伤:头部受伤可能对大脑造成直接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

颅脑外伤导致的失语症可以是暂时性或持久性。

3.神经系统肿瘤:例如,额叶或颞叶肿瘤可压迫相应区域,从而引起失语症。

患者在语言能力方面可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障碍。

二、神经性疾病导致的失语症1.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进行性的脑部退化性疾病,并最终导致失语症。

该疾病会影响到患者思维和记忆功能,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常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功能障碍。

然而,患者在运动困难之外往往还会遭受到逐渐恶化的失语能力。

3.亨廷顿舞蹈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将承受身体运动失调及认知功能衰退等多个方面的损害。

其中之一便是失语能力下降。

三、其他相关因素1.精神因素:有时候,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失语或言语障碍。

例如,严重抑郁或焦虑可能干扰到人们的正常语言表达。

2.医源性因素:某些药物、手术或医疗程序也可能引起失语症。

例如,误服药物或手术时出现并发症等。

康复建议1.康复评估与治疗计划制定:对于失语症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确定其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2.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失语症患者最主要的康复措施之一。

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和练习,患者可以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例如,利用影像增强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和其他技术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脑部受损区域的功能。

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 1 例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 1 例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 1 例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治疗的失语症患者1例,分别在治疗前、A、B、C期后评估患者言语表达能力,其中A期行常规的言语治疗;B期在常规的言语训练基础上增加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C期则在常规治疗语言治疗中采用创新手段语言情态激活法(MODAK)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每期治疗2周。

结果:言语训练前患者自发言语表达、复述、命名能力、书写和计算能力受损较严重;A期后患者听理解能力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提高;B期后患者听理解、复述能力改善较明显;C期后患者的自发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和计算能力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提高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关键词:失语症;经颅直流电刺激;语言情态激活近年来对失语症患者语言任务的非侵入性大脑刺激研究不断兴起,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各医院对于运动性失语的语言治疗有以下几种:应用传统的Schuell刺激疗法和交流效果促进法、旋律疗法等[1]。

但对语言情态激活法( MODAK)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在基底节性失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本文病例发现将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在改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命名能力、复述、及句子的表达能力有显著疗效,为以后的失语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初中文化,家庭主妇,右利手,首次发病,因“言语表达障碍伴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半年余”入院。

8个月前患者晕倒在地,后遂即送往医院,头部CT检查示:“左侧额叶大面积血肿”,临床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次日全麻下行“经神经导航辅助下行左额叶血肿钻孔外引流术”,术后综合康复,遗留语言表达和右侧肢体运动障碍。

经汉语失语症标准检查患者的自发语为非流畅型,复述能力、命名、文字朗读能力均严重受损,具体检查结果见下表1。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赵雪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赵雪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赵雪发表时间:2016-06-30T11:13:17.0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作者:赵雪李海玉[导读] 运动性失语也可以称作是表达性失语,其临床表现为患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言语文字的含义构思,但是却在表述方面出现了障碍[1]。

赵雪李海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采用言语治疗方法对运动性失语患儿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8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患有运动性失语的96 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 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行以言语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 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听说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言语治疗方式针对运动性失语患儿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运动性失语;言语治疗;康复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82-01 运动性失语也可以称作是表达性失语,其临床表现为患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言语文字的含义构思,但是却在表述方面出现了障碍[1]。

运动性失语通常是由脑外伤所导致的,患儿言语交流能力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导致社交能力下降,进而对患儿家属的精神造成较为严重的打击[2]。

针对运动性失语患儿的治疗,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临床中需要加入言语治疗。

本研究针对言语治疗在运动性失语治疗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 年8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患有运动性失语的96 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8 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 例,年龄在6-11 岁之间,平均年龄是(9.27±3.25)岁,病程为14-151 天,平均病程是(74.15±0.65)天;对照组48例包括男性24 例,女性24 例,年龄在7-12 岁之间,平均年龄是(9.24±2.33)岁,病程为15-152 天,平均病程是(75.25±0.59)天。

言语治疗学1

言语治疗学1

实验一:失语症的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要求:必做一、实验目的1.掌握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2.熟悉失语症的检查方法与评估标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

3.了解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非语言交流方法的训练。

二、实验内容通过观看录像/病例讨论,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失语症的临床表现的理解,进一步利用临床常用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非语言交流方法的训练,熟悉失语症的评定、鉴别诊断、评定报告及训练规划、治疗、康复。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失语症是指由于脑部器质性病损,导致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受损,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表达和组织运用能力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功能障碍的临床症候群。

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障碍,也不包括视听器官、发音器官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阅读、听语、构音和书写障碍。

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语言学习困难,因其语言系统未建立,也就无所谓丧失,造成的语言功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功能较多的称为优势半球。

失语症通常是由于优势半球受损引起的。

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

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

例如,Broca和Wernicke 提出的语言分区分别与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相关。

失语症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治疗时间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听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书写能力以及实用交流能力等。

最早报道对失语症病人进行系统言语治疗主要采用口语训练和模仿训练诱导等方法治疗病人,6个月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长期实践证明失语症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病人语言功能的缺失,还要重视对病人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低下的实际交流能力和心理障碍等。

因此系统性的失语症治疗应包括:言语训练;促进交流能力的措施;家属健康教育和社会环境调整;心理疏导等四个方面。

其中前两个方面是治疗师训练的重点,但对社会障碍和心理障碍的调整也必不可少。

运动性失语的健康宣教

运动性失语的健康宣教

C
脑肿瘤:压迫语言中枢, 导致运动性失语
D
脑外伤:损伤语言中枢, 导致运动性失语
脑肿瘤
脑肿瘤是运动性失语的常 见病因之一
肿瘤压迫语言中枢,导致 语言功能障碍
肿瘤的类型和位置会影响 运动性失语的程度
及时治疗脑肿瘤,有助于 改善运动性失语症状
运动性失语的治疗
康复治疗
1
言语治疗:通过言语训练,提高患 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运动性失语的病因
脑损伤
1
脑外伤:头部 受到外力撞击, 导致脑组织损

3
脑肿瘤:脑部 肿瘤压迫脑组 织,导致功能
障碍
2
脑卒中:脑部 血管阻塞或破 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
4
脑部感染:脑 部感染性疾病, 导致脑组织炎
症和损伤
脑血管疾病
A
脑卒中:最常见的脑血管 疾病,可导致运动性失语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动脉硬化:血管变窄, 血流受限,影响语言功能
03 运动性失语患者可能无法理 解他人的语言,也无法表达 自己的想法。
04 运动性失语可以通过语言治 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改 善和恢复。
运动性失语的分类
01
非流利性失语:言语表达不流利,
但能理解语言
02
流利性失语:言语表达流利,但 理解语言困难
0 3 混合性失语:言语表达和理解语 言均存在困难
0 4 传导性失语:言语表达和理解语 言均正常,但言语运动功能受损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 0 4 等,用于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
心理治疗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 02
心理支持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鼓

失语症的言语治疗

失语症的言语治疗

2
语言学原理
语言学原理是指导言语治疗的重要理论 ,包括语言的构成、语法、语义、语用 等方面,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患者的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在言语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通过调 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促进语 言功能的恢复。
言语治疗方法
模仿法
通过模仿发音、单词、短语和句 子,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发音和表 达能力。
综合运用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 语言表达能力。
强化语境理解与交流能力训练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强化语境理解,提高患者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认知能力训练
通过练习认知技能,如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等,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语言 能力的恢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1
恢复语言功能
言语治疗对于失语症患者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
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提高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
02
促进社交互动
语言是人类社交的基础,失语症患者无法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言语
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建语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03
减轻家庭负担
失语症患者的家属往往需要承担起照顾患者的责任,言语治疗可以帮助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通过练习发音、口型模仿、语速控制等,提 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法和句子结构训练
通过练习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提高患者 组织语言的能力。
词汇积累与记忆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增加患者的词汇量和 记忆能力。
语境理解与交流能力训练

言语训练配合头皮针治疗失语症30例_郑海鹰_刘颖_姜丹丹_等

言语训练配合头皮针治疗失语症30例_郑海鹰_刘颖_姜丹丹_等
在临床上失语症是很难治愈的。临床研究表明无 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失语症,其发病机制均为病变直接 破坏了大脑语言功能区或是阻断了皮质语言功能区与 皮质下结构的纤维联系,尤其在第三额回后部 Broca 区和第一颞横回后部 Wernicke 区的语言中枢损害临 床最为常见。一直以来言语训练在失语症治疗中起着 重要作用。头皮针是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 代医学知识创用的。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头皮针已 经成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常用针刺方法。中医理论认 为“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说明头皮部位与颅腔内脑 组织之间有特殊联系,针刺头部对脑部的病症有较好 的疗效。现代解剖学也认证了头部言语一区、言语二 区、言语三区与 Broca 区和 Wernicke 区等语言中枢反 射区表里对应。通过针刺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 区,可以增强语言中枢神经元兴奋性,改善局部低血流 量及低代谢水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神经元死亡虽不可再生,但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可以通 过轴突的侧枝发芽,使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神 经支配。本组 30 例失语症患者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 对患者进行言语治疗的同时,针刺言语反射区可明显
所有患者均有常规的药物治疗。在言语训练同时 配合头皮针的刺激治疗。 2. 1 言语训练 ( 1) 下颌运动训练和唇舌的运动训 练加强构音器官肌肉的恢复。( 2) 利用口形和声音训 练,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的唇舌运动练 习发音。( 3) 刺激促通练习,重度失语者可复述字、词 到短句、短文。轻度失语者可描述日常生活用品的用 途,动词的表现、情景画等。( 4) 口语表达和听理解的 训练,将练习的单词、句子用于实际生活,用提问的方 式让其回答。并在理解的情况下,完成治疗师指示的 内容。( 5) 阅读和复述训练,提高患者对单词的认知 和朗读能力,并注意纠正语音的清晰度。 2. 2 头皮针治疗 ( 1) 与言语训练同时进行,在进行 言语训练前针刺头皮针,言语治疗结束后,起针。( 2)

高压氧早期介入结合言语治疗对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症的改善作用

高压氧早期介入结合言语治疗对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症的改善作用

高压氧早期介入结合言语治疗对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症的改善作用周静;李海舟;应志国;蒋功达;张晓晓【期刊名称】《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5【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介入结合言语治疗对脑外伤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 2015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113医院脑外伤致运动性失语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脱离呼吸机或移动时开始高压氧治疗,同时给予言语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后,给予言语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言语功能(复述、说、朗读)评分和失语症严重程度(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分级)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实验组BDAE分级中2~3级及4~5级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在汉语标准测评中,复述、说、朗读能力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介入结合言语治疗对脑外伤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给予言语治疗组,因此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外伤后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总页数】4页(P333-336)【作者】周静;李海舟;应志国;蒋功达;张晓晓【作者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100;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100;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100;解放军第113医院宁波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能力的作用 [J], 陈蕾;李飞;李丽;杜晓芹2.综合护理对改善脑外伤患者后遗症的作用 [J], 祁丽萍;陈林3.血栓通结合高压氧舱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疗效观察 [J], 余玉兰;王旭4.高压氧在改善脑外伤患者情绪与智能中的作用分析 [J], 曹党芹5.针刺五心穴结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 [J], 徐磊;林荣;胡雅寒;杜元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的治疗的重要意义。

方法通过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运用西方失语症评定(WAB)量表进行评定,选取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分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进行言语治疗训练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在言语治疗3个月内康复率76%,与对照组16%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言语治疗在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言语功能训练(ST)失语症(aphasia)西方失语症评定(WAB western aphasia battery)运动性失语也称表达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构音器官没有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言语,目前我国运动性失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患者由于有言语功能缺失使言语交流的能力低下,而进一步引起社交能力低下,以及精神和情绪方面的改变。

所以需要尽早进行言语功能训练来改变适应新的言语环境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自2004年-2008年我康复中心对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主要以2004年4月—2008年6月的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oll设计的随机分配法,将病程在1个月内的50名运动性失语患者(患者神志清醒2周以上,处于自然恢复期),分为康复组(25人,男13例,女12例,年龄46-62岁)对照组(25人,男16例,女9例,年龄44-60岁),治疗前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

康复治疗组患者通过WAB评定后,运用言语功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评定分为失语症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

训练包括:1)一对一训练;2)自主训练;3)小组训练;4)家庭训练;5)刺激促进法;6)阻断去除法;7)功能重组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疗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2-08-03T09:01:22.6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于彤政赵茜
[导读] 由此表可见,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于彤政赵茜(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053-01
【摘要】目的研究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的治疗的重要意义。

方法通过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运用西方失语症评定(WAB)量表进行评定,选取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分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进行言语治疗训练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在言语治疗3个月内康复率76%,与对照组16%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言语治疗在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言语功能训练(ST)失语症(aphasia)西方失语症评定(WAB western aphasia battery)运动性失语也称表达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构音器官没有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言语,目前我国运动性失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患者由于有言语功能缺失使言语交流的能力低下,而进一步引起社交能力低下,以及精神和情绪方面的改变。

所以需要尽早进行言语功能训练来改变适应新的言语环境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自2004年-2008年我康复中心对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主要以2004年4月—2008年6月的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oll设计的随机分配法,将病程在1个月内的50名运动性失语患者(患者神志清醒2周以上,处于自然恢复期),分为康复组(25人,男13例,女12例,年龄46-62岁)对照组(25人,男16例,女9例,年龄44-60岁),治疗前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

康复治疗组患者通过WAB评定后,运用言语功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评定分为失语症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

训练包括:1)一对一训练;2)自主训练;3)小组训练;4)家庭训练;5)刺激促进法;6)阻断去除法;7)功能重组法。

训练时间可以通过患者精神状态适当延长或者缩短,期间必须按规定进行训练不能随意缺课或中断。

2 评定方法
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评定不定期采取功能独立性评定采取WAB量表进行言语康复测评,数据均根据统计学处理,采取χ2检验,两组患者一月后查体见附表:
附表: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WAB评定
组别明显恢复无变化合计恢复率
康复组 19 6 25 76%
对照组 4 21 25 16%
由此表可见,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失语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致残率极高。

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约1/3以上的患者可以产生不同的言语障碍,而运动性失语在失语症中占主导地位且其康复治疗效果极佳。

现代医学强调除了要挽救病人的生命外还应该提高其生存质量。

只有进行正确评估患者的言语工能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言语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医学研究认为自然恢复期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大部分能恢复语言功能,可以降低致残率避免出现构音障碍,其训练包括:1)一对一训练;2)自主训练;3)小组训练;4)家庭训练;5)刺激促进法;6)阻断去除法;7)功能重组法。

本文内言语治疗组患者通过言语治疗后通过WAB量表进行康复测评可以发现言语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言语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