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数学课教学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趣味数学课教学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在“活动促发展”的指导下,我校自98年起开设了趣味数学课。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自由的思维、平等的讨论和大胆的想象,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

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婴幼儿成熟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在这期间表现出两个转折点,第一转折点大约发生在5岁左右,第二转折点大约发生在11岁左右。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这一趋势,我们确定了低中高三个年段趣味数学课的训练重点。低年级在趣味数学课中,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摆、拼、画等操作手段,进行思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中年级为了使学生能从具体形象思维较好地向抽象思维发展,在趣味数学课中,通过理解问题情境,借助客观事物留在头脑中的表象,培养学生的表象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高年级在趣味数学课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运用规则、结合其他相关知识,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就我校的趣味数学课的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以求教各位同行。

一、趣味数学课的内容。

要使学生学数学、爱数学,一定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趣味数学课的内容要安排很多趣味性强的活动,在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中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多种媒体的作用下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般来说,趣味数学课的内容应以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实、吸纳一些新的数学信息,

如通过探索能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学习内容或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数学结论的学习内容。内容的选取要强调广泛性、多样性和综合性,体现出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一般有以下几类:

1、知识整理类。这类型的活动课可以把数学课内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疏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例如:零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又如在数学竞赛和课外阅读中,经常需要比较分数的大小,让学生归纳、整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等。

2、益智趣味类。设计些数学幽默趣题、图形或与数学有关的、相近的“自由问题”。例如玩火柴棒、诡辩题、动“数学”棋等,这些内容富有思考性,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实践应用类。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应用的广泛性,趣味数学课正好给数学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力求使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实际化。例如:现实生活中对称应用很广,在学习中可以找对称、画对称、拼对称,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钟面问题、行程问题、策略问题等。

4、数学文艺类。数学里有很多文学、艺术的成份,在趣味数学

中可设计数学墙报、数学手抄报、数学相声、数学绕口令、数学对联、数学谜语、几何艺术造型、家居装璜等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的认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丰富美学教育,使数学与文学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5、名题赏析类。欣赏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轶事和卓越成就,赏析著名数学家如:高斯、华罗庚、爱因斯坦、苏步青等做过的名题,通过讲故事、阅读和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欣赏古今中外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开拓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培养兴趣。

二、趣味数学课的形式。

趣味数学课的形式强调灵活、多样,有动又有静,有游戏激趣又有动脑思考,有竞赛式又有讨论式,有个人活动又有群体活动,有动手操作又有动口训练,有课内的活动又有课外的延伸等等。总之,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根据我校教师多年的实践,归纳出如下几种方法:

1、游戏法。将训练内容寓于设计好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学生戏中学、玩中得,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适宜于低、中年级。

2、讨论法。教师有意识地将训练的内容转化为相关、相连的若干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活动,展开讨论,引发思考,使学生能合作探索问题和研究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实践探索法。对于一些规律、法则和解题方法,设计一些具

体、特殊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和发现,注重对学生进行发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探索一些具有一般意义的规律,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4、调查研究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校、社会、生活、生产等情况,提出一些相对原则性的要求,让学生走上社会,深入实际,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以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5、数学创作法。要求学生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与各种可融合的事与物结合,通过大胆的想象、创作想象,编制出应用题、数学趣题、谜语、故事、童话等,进而由教师及时加工,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以此激发兴趣,在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趣味数学课中,可以使数学结合音乐、舞蹈、体育、自然甚至语文的知识来活动。如我们在二年级一节七巧板的活动课中,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形神兼备的实例

图、栩栩如生的动物图、造型优美的舞蹈图等,不是把数学图形的学习与其它各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了吗,

6、数学沙龙法。高年级的学生自主能力较强,适当地开设数学沙龙,让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自由自主地集合在一起,漫谈数学问题,交流数学学习心得,争论热点、疑点问题,教师适时指点,不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的好途径。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趣味数学课的基本要求,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出发,通过大力开展趣味数学课教学研究活

动,探索归纳出以下“五环、六步”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上好趣味数学课提供了操作方法。“五环”即:设情激趣,导入新课——尝试探索,初步归纳——实例验证,揭示方法——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矫正评估,拓宽思路。“六步”即:设疑——猜想——尝试——研讨——指点——运用。另外,趣味数学课没有大纲,也没有固定的教材,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趣味数学课的开设应体现以下三个“重于”,即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思维重于记忆。要给学生多些思考时间,多些活动空间,多些表述机会,多些求异创新,多些成功体验。

通过三年来趣味数学课的实践,我们初步建立了趣味数学课的基本模式,摸索出了一些训练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典型的趣味数学课教案或案例。初步编制了趣味数学课教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数学竞赛为例,获奖达六十余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个,在全市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在趣味数学课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很多学生的数学小论文在《小学数学》等杂志上发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德育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