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油田复杂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

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

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地质条件和石油储层的评价,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从石油地质和储层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

一、石油地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石油地质是研究地球内部岩石运动和构造、地层演化、沉积物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等储层形成条件的学科。

它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岩心分析等手段,综合研究各种地质因素,揭示石油成藏的规律和特点。

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层学、岩相学、古生物学、测井解释等。

地层学是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将一系列岩石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和划分的学科;岩相学研究沉积物的特征和岩石的沉积环境;古生物学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推断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等信息;测井解释则是通过对地下岩层进行测量和解释,获取与储层特征有关的参数。

二、储层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储层评价是指对石油储层的油气性质、物性参数和储集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

储层评价的目的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客观有效的储层描述和预测。

在储层评价中,需要使用一系列地球物理测井、岩石物性实验和沉积学分析等方法。

地球物理测井是利用地面仪器和设备对井孔进行测量,获取各种物性参数的方法,包括测井曲线解释和测井响应模拟等;岩石物性实验则通过采集岩心样品,进行物性参数测定;沉积学分析结合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对岩石进行粒度、颗粒组成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三、石油地质与储层评价技术的应用案例1. 复杂构造下的储层评价在复杂构造地区,储层评价技术的应用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关键。

通过采用地震反演、重力测量和电磁测井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复杂构造地区的储层进行准确定量化评价,提高勘探开发效果。

2. 沉积相划分的储层评价对于复杂的沉积环境,储层评价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根据沉积相的变化,划分出不同的储层类型和油气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

复杂致密油气储层快速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

复杂致密油气储层快速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

复杂致密油气储层快速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复杂致密油气储层的快速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田测井作为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油井内部岩石进行测量和解释,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油田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起初主要用于确定井孔内岩石的性质和地层的结构。

随着油田勘探深度和难度的增加,测井技术逐步发展并完善,成为了当前油田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研究背景的提出,是因为油田测井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具有广泛的前景和应用价值。

通过测井技术可以获取井下岩石的物理特性参数,从而帮助地质工作者更准确地理解地层结构和储层性质,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对油田测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包含了对油田测井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的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动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油田测井技术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揭示其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测井技术概述、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油田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性质和油气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

本研究也旨在为今后油田测井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总结和探索油田测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凝练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推动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和效益。

2. 正文2.1 测井技术概述测井技术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测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在井中放置测井仪器测量地层各种物理性质的方法,以获得地层和岩石的信息,从而判断油气储集层的性质和产能情况。

测井技术通常包括测井仪器的选择、井下测量与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解释等环节。

测井技术主要包括测井仪器选择和测井方法选择两个方面。

《测井储层评价》含油性评价

《测井储层评价》含油性评价

《测井储层评价》含油性评价测井储层评价是石油地质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利用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评价,包括测量储层的物性参数、油气饱和度和油气产能等。

其中,油性评价是测井储层评价的基础,它是为了确定储层中的油气种类、含量和分布等方面的参数,从而帮助石油开发者评估储层的产能和开发方案。

油性评价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分析测井曲线特征首先,可以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特征来确定储层的油性。

常用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电性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等。

这些曲线所反映的是储层中的物性参数,比如储层的密度、电阻率和波速等。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的特征,可以找出与不同油性相关的参数,从而确定储层的油性类型。

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为例,它反映了岩石中伽马辐射的强度。

对于含油储层,其伽马射线强度通常较高,因为油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含油储层往往表现为高伽马值。

2.应用油气空间模型油气空间模型是建立在测井数据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方法,它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将储层划分为不同的油气空间类型,从而确定储层的油性。

油气空间模型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地层分带、沉积模式和沉积相。

地层分带是利用测井曲线的特点将储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层类别,比如贫油层、含油层和富油层等。

沉积模式是利用沉积学原理对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储层的沉积模式,比如河道沉积、湖泊沉积和海相沉积等。

沉积相是描述储层中沉积岩的物性和特征,比如岩石的孔隙度、孔隙结构和渗透率等。

通过分析这些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储层的油性评价结果。

比如,贫油区域常常表现为低伽马值和低密度值,含油区域则表现为高伽马值和高密度值,富油区域通常表现为高伽马值和低密度值。

综上所述,油性评价是测井储层评价的基础,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特征和应用油气空间模型,可以确定储层的油性类型。

这对于石油开发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评估储层的产能和开发方案,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2024年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领域,低渗透储层因具有特殊的地质特性和工程挑战,其开发和利用成为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专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低渗透储层的低产特性、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对于该类储层的评价成为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是系统地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概述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点是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

由于这些特性,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高渗透储层资源的逐渐减少,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地质评价、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三个方面。

1.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

首先,通过地质资料分析,了解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基本特征。

其次,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预测。

此外,还需要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测定和计算,如孔隙度、渗透率等,以全面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2.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是针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工程进行的技术和经济评价。

在技术方面,需考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增产措施等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

在经济方面,需对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还需考虑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等因素。

3.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开发成本、销售收入、投资回报等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评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同时,还需考虑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对开发效益的影响。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以某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际分析。

首先进行地质评价,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手段,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其次进行工程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采油等技术方案,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复杂油气藏的解释评价及测井系列-测井技术06

复杂油气藏的解释评价及测井系列-测井技术06

复杂岩性油气藏的测井系列及解释评价魏钢王忠东(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辽宁盘锦 124011)摘要:近些年来,在各种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等复杂岩性地层中均发现了较为可观的工业油、气藏,但要如何高效、准确的利用测井资料来寻找开发此类油气藏,如何有效地对这类油气藏进行解释评价,仍然是较为复杂的难题。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复杂油气藏类型多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测井资料及测井新技术对几种复杂岩性油气藏的配套测井系列及测井解释评价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复杂油气藏测井系列新技术储层评价WEI GANG,WANG ZHONGDONG WELL-LOGGING SERIES AND INTERPRETATION TO COMPLICAT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Well logging Co.,Liao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Panjin,liaoning 124011 ,China)ABSTRACT: Recent years,considerable industr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were found in all kinds of carbonatite、igneous rock、metamorphic rock,but how to use well-logging material high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continue to find these kind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nd how to evaluate these reservoirs is still very complicate difficult problem.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various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LiaoHe oil field,efficiently useing abundant well-logging material and advance well-logg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gives some cognitions about well-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well-logging series to several complicate oil and gas reservoirs.Subject Terms: complicate oil and gas reservoir low resistivity sand rock well-logging series advance technologyreservoir evaluation引言辽河油田含油气储层的岩性多种多样,既有常见的沉积岩,也有岩浆岩和变质岩。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摘要:油井勘探目的,是为该区的地震、地质等基础调查求取有关地层数据;为资源储量测算提供重要参考;为该区域下阶段石油勘查发展奠定基础。

油井先后已开展过四期全套测井,全部使用美国LOGIQ测井系统。

测井方面针对各种第一手数据开展了资料校正、数据分析、四性关系评价、储层综合判断、新数据分析等较完整的研究。

关键词:测井解释;四性关系;阵列感应;地层倾角引言:测井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的关键在于确定测井信号与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适的处理手段将其处理成地质信号。

结合大量的地质、钻井、开发等数据,对地层划分、油气层、矿物层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测井解释工作包括:评价产层性质、评价产液性质、评价储层性质、开展钻探和开发应用等。

一、测井解释的新方法(一)井周声波成像(CBIL)测井技术井周声波成像测井技术是利用旋转环能装置将高频率的脉冲声波辐射到目标地层,利用声波的反馈,对井口周围进行地质勘探,其频率为每秒6周,一般一周可达250个取样点。

通过传感器端接井周声波,通过内部处理器来记录和分析井周声波的强度和回波时间,并以此来完成井周地层的特征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岩层的回波强度和回波时间的分析,可以得到岩性、物性、沉积结构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将反射波的传输时间转化为目标的距离,并将其以井周360度的方式呈现为黑白或彩色的影像。

通过图象显示的资料,可以更好的理解井底岩性和几何接触面的变化,进而对地层中的裂缝位置、地质结构等进行分析。

(二)核磁共振技术在没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中的氢核是自旋相关的,并且具有随机的方向。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记录装置来创造一个永久的磁场,形成中的氢核在应用磁场的方向上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这个过程称为氢核的极化。

如果这个应用磁场总是恒定的,那么在它上面添加一个垂直方向的射频场,同时调整射频场的频率以匹配氢核的谐振频率,就会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最优化方法在复杂岩性储集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最优化方法在复杂岩性储集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最优化方法在复杂岩性储集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肖亮;毛志强;孙中春;罗兴平【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11(018)003【摘要】准确识别储集层岩性和计算孔隙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凸带风城组储集层测井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储集层岩性的复杂性,导致常规的岩性识别方法和孔隙度计算方法无效.文中以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为基础,利用组合求解的方式,采用岩石体积物理模型,识别出6种主要的岩石矿物类型,并计算出各种岩石矿物的相对体积分数和储集层孔隙度.将此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全岩矿物分析的岩石相对体积分数和岩石薄片镜下定名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最优化方法在复杂岩性储集层测井评价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有效储集层的识别和储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参数测量和计算依据.【总页数】4页(P342-345)【作者】肖亮;毛志强;孙中春;罗兴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相关文献】1.最优化方法在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J], 刘俊华;金云智;龚时雨2.改进型阿尔奇方程在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欣;张志虎;李鸿儒;周铮;崔江漫3.核磁共振测井在低渗砾岩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例 [J], 毛锐;许琳;房涛;王振林4.介电扫描测井在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 [J], 赖强;谢冰;梁涛;黄科;郭洪波;曹江宁5.新一代油基钻井液电成像测井在库车坳陷低孔砂岩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 [J], 赵元良; 葛盛权; 韩闯; 莫静; 帅士辰; 魏国; 潘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井新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储层中的应用

测井新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储层中的应用

测井新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储层中的应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的日益复杂,测井新技术以其高精度、大信息量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常规测井的不足,对非均质油气藏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特别适合于提供裂缝、孔洞等非均质信息,并在研究储层孔隙结构、沉积环境等方面具有常规测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电成像测井技术是在井下采用传感器阵列扫描或旋转扫描测量,沿井纵向、周向、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地质家信息拾取解释,可以对地层产状、地质构造、沉积相与古水流方向、裂缝产状及发育程度、地应力等地质特征和地质事件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有效划分储集层,提供地层的各孔隙度组分,指导储层物性下限确定,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和渗流特征,利用差谱、移谱等观测方式,有效解决岩性复杂、低对比度油层识别难题,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改进地层评价精度。

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储层纵波、横波、斯通利波,确保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的精度,结合常规及成像资料进行井眼稳定性评价,通过对横波分离,进行各向异性分析,判断地应力方向以及预测压裂缝走向,根据声波能量衰减可以对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

1 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低孔低渗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物性参数计算、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储层岩性复杂、非均匀质强,储层间非渗透性隔层类型多,准确划分有效储层有很大的难度;二是砂砾岩储层母岩类型变化大,岩石骨架不好确定,电阻率测量受岩石骨架和孔隙结构影响严重,使储层流体性质难以判断;三是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溶蚀孔发育使孔隙结构复杂,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建立存在困难。

低孔低渗油气藏测井评价思路可以概括为:分析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结合地质、成像测井等资料形成细分单元、精细解释的思路;以岩石物理研究为基础,以储层孔隙结构为核心研究对象,完善储层评价解释模型,形成“高精度测井采集、分类型精细解释、多信息综合评价”的测井评价思路。

测井储层评价

测井储层评价

1、测井资料评价孔隙结构储集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对于碳酸盐岩来说其孔隙结构主要是指岩石具有的孔、洞、缝的大小、形状及相互连通关系。

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油气层的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常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室内实验方法和测井资料现场评价法。

室内实验方法是目前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描述和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方法,主要包括:毛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机法等)、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则为室内实验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且测井资料具有纵向上的连续性,大大方便了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1.1 用测井资料研究孔隙结构1.1.1 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还是建立在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和Archie公式的基础之上。

电阻率测井资料反应的是岩石复杂孔隙结构内在不同流体(油、气、水)时的电阻率,因此储层岩石不同的孔隙结构特征一定会对电阻率测井响应产生影响。

国内外关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模型、物理模型也较多,包括毛管束模型、曲折度模型、电阻网络模型和渗流理论、有效介质理论等。

毛志强等采用网络模型模拟岩石孔喉大小及分布、水膜厚度、孔隙连通性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对含两相流体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油气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的2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孔隙连通性(以孔喉配位数表示)和岩石固体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

孔隙连通性差的储集层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相反,当岩石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增加时,储集层的电阻率则明显降低。

杨锦林等采用简化的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定义了一个岩石孔隙结构参数S,综合反映了储层孔隙孔道的曲折程度及其大小。

如果孔隙孔道越大越平直,S值越大,说明储层条件越好;反之孔隙孔道越小,越曲折,S值越小,说明储层条件越差。

刍议测井技术与复杂岩性储层的油气评价

刍议测井技术与复杂岩性储层的油气评价

刍议测井技术与复杂岩性储层的油气评价摘要: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测井技术发展已愈来愈迅速,高分辨阵列感应、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的过套管井测井仪器,如电阻率、新型脉冲中子类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及永久监测等现代测井技术可以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参数,精细描述油藏动态变化;随钻测井系列也不断增加。

关键词:测井技术油井引言在测井新技术的支持下,我国不少油田出现了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测井评价成果,即通过一口或数口关键井的精细解释,基本搞清油藏的构造、储层特性、裂缝以及油气分布的整体地质特征。

例如,通过油井的精细解释,取得桩西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的突破性认识;通过油井的精细解释,基本搞清王庄油田岗片麻岩潜山油藏的裂缝分布、储层模型,确定油水界面和布井方式;通过温泉井的测井分析,为搞清川东温泉井区的高陡构造形态提供直接的依据等等。

成功的评价实例告诉我们,要把关键井的精细解释尽量定位在以搞清油藏主要地质特征这一目标层次上,通过搞好关键井的精细解释,努力实现储层和油藏特性的整体评价。

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是测井地层评价的核心,当前要针对我国复杂的地质特点,解决好复杂岩性和复杂储层的油气评价。

可以这样认为,如何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并努力去开发受岩性及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甚小的复电阻率测井技术,同时对电阻率测井方法进行必要的改善,那么,目前困扰测井油气评价的疑难课题基本上都将得到较好解决,在裂缝性储层的油气识别方面也会有较大突破。

二、几种测井技术1、电阻率测井技术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哈里伯顿的HRAI-X由1个发射器和6个子阵列接收器组成,每个子阵列有1对接收器(主接收器和补偿接收器)。

线圈间距选择上确保子阵列接收器的固有探测深度接近设计的径向探测深度,所有子阵列接收器均位于一侧,具有5个径向探测深度和3个工作频率。

除了感应测量外,还采集自然电位、泥浆电阻率和探头温度。

【精品】油层组储层综合研究及评价

【精品】油层组储层综合研究及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姬嫄地区罗1井区长8-1油层组储层综合研究及评价前言1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本题目来源于长庆油田研究院油藏评价室的科研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姬嫄地区罗1井区长8-1油层组储层综合研究及评价》。

储层综合研究及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认识、改造储层,充分发挥储层能量,以达到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目的。

因此合理、客观、快速地对储层进行评价和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近年来我国原油消费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基于国家石油战略方面的考虑,开发和利用好低渗透油藏对保持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为了对这部分储量进行有效的动用,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姬源油田罗1井区长8:油藏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由于其处于开发早期,目前对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对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缺乏整体认识,非均质性刻画尚欠精细,储层参数不够准确,也没有建立精细的储层模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制约了油田合理的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开发方案的确定"因此,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预测有利区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姬嫄地区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产油区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工作,对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研究区构造单元属伊陕斜坡中部,具有低孔、低渗、低饱和度的储层特征,属于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发育岩性油气藏和岩性一构造油气藏。

本文旨在通过对罗1井区长8-1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的研究,同时结合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在全面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地质因素,发现其形成及分布规律,进而对有利区带进行预测,优选出勘探目标,为石油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2研究现状和趋势储层评价目前采用的方法总体上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

定性评价主要以孔隙度和渗透率为评价依据,将储层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

此外也结合岩石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杂基含量、成岩作用、压汞和退汞参数等指标,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技术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技术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技术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技术是石油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储层中孔隙结构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储层孔隙度、孔隙分布、孔隙连通性等方面的评价信息,对储层的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测井技术的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1.测井技术的原理(1)电性测井:通过测量地层的电导率或电阻率等电性参数,可以间接反映储层中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信息。

常用的电性测井方法有直流电阻率测井、交流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等。

(2)弹性测井:通过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回弹系数等弹性参数,可以反演储层孔隙结构的信息。

常用的弹性测井方法有声波测井、密度测井、剪切波测井等。

(3)核磁共振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获取储层中流体的物理特性,反演储层孔隙结构的信息。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主要包括核磁共振声波测井、核磁共振图像测井等。

2.常用的测井评价方法(1)测井分析法:通过对测井曲线的解释和分析,结合地质模型和现场岩心数据,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孔隙度曲线分析法、电阻率差值法、声波频谱分析法等。

(2)测井模型法:通过建立储层模型,模拟储层中的物理现象,对测井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孔隙结构等参数。

常用的方法有核磁共振模型法、声波模型法、电阻率模型法等。

(3)测井评价模型法:通过建立储层评价模型,将测井数据与地质参数进行关联,对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3.应用案例测井评价技术在实际油田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孔隙度评价:通过测井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储层的孔隙度分布,从而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变化规律,为油藏的开发提供指导。

例如,可以通过测井数据评价储层的孔隙度变化规律,确定注采井的位置和井距。

(2)连通性评价:通过测井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价储层中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从而判断储层的渗透性和储量分布。

友谊油田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友谊油田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友谊油田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04T03:24:42.80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5期作者:赵玉琳1 段英豪2吕萍3 [导读] 友谊油田位于友谊走滑带上升盘,主力含油层系沙河街组属于典型的重力流沉积。

在岩心观察、岩心实验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和特征研究,将研究区重力流水道划分为沟道主体、沟道侧翼、席状砂3种微相。

赵玉琳1 段英豪2吕萍31.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油气开发处,天津 300280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黄骅 061100 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北省沧县061035摘要:友谊油田位于友谊走滑带上升盘,主力含油层系沙河街组属于典型的重力流沉积。

在岩心观察、岩心实验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和特征研究,将研究区重力流水道划分为沟道主体、沟道侧翼、席状砂3种微相。

结合油藏动态特征,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微相砂体的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关键词:友谊油田;重力流沉积;储层物性;剩余油1 研究区概况友谊油田位于羊二庄油田主体部位西南约6公里,为赵北断层控制下的一个逆牵引鼻状构造,区域构造位于埕北断阶带中断阶区,北侧紧邻歧南次凹,南侧以羊二断层为界与埕北断坡高斜坡分隔,西侧为歧南水道。

含油面积3.7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445万吨。

该油田为岩性、构造双重控制的复杂油气藏,主力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受沉积因素的影响,储层横向变化大,近年来在友谊老区主体庄42断块产能建设效果差,断块长期处于“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的”的阶段,综合含水超过90%,开发形势不容乐观。

2 沉积特征友谊油田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湖盆处于拉张活动为主的阶段,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大量河流自埕宁隆起注入湖盆。

由于湖盆边缘古地形较陡,高密度洪水加上沿岸堆积物滑塌作用形成了一套重力流流沉积体系,大套的砾岩、含砾砂岩分布于深灰色、灰色的湖相泥岩中。

复杂稠油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以T38区块沙一段为例

复杂稠油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以T38区块沙一段为例

复杂稠油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以T38区块沙一段为例摘要:T38区块沙一段为典型的复杂稠油层,因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等强,致使电阻率反映储层流体性质不明显,传统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实现对储层的正确评价。

在对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敏感性、测井响应等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不同岩性稠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测井判别分析识别砂岩、灰岩、砾岩等岩性的方法,分岩性建立泥质、灰质含量等参数的计算模型,结合试油试采等资料,利用交会图和多参数分析技术,确定稠油层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和电性评价标准,解决了岩性识别、地质参数计算、储层划分及流体判识等一系列难题,形成复杂稠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该方法在T38块28口开发井中得到应用,为稠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测井解释参数和成果。

关键词:沙一段;稠油层;储层特征;岩性识别;参数计算;解释标准;应用实例1 引言T38块沙一段稠油藏构造上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金家—柳桥缓坡构造带上,与上覆馆陶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沙一段油藏属于滨浅湖相滩坝砂沉积,沉积物主要为泥岩、生物灰岩夹碎屑岩互层。

储层主要岩性为砂岩、玄武质砂岩、砾岩和生物灰岩等,相比均质砂岩储层,具有岩性、物性非均质性强,视电阻率反映流体性质的能力相对减弱等特点。

造成测井信息识别岩性、计算储层参数以及评价流体性质、划分油层有效厚度具有较大难度,导致测井解释结论偏低,储层通常被认为是高电阻率的淡水层或干层。

另外,油藏具强水敏或强酸敏的特点,加之油质重的影响,加大了油层的开采难度,长期以来一致未得到有效动用。

因此,认识目标区不同岩性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形成各类岩性判识及泥质含量等参数的方法,建立流体性质评价模板,形成复杂稠油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可提高测井评价精度,解释成果指导开发设计和工艺措施优化,对提高稠油层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储层特征及测井敏感性参数解析测井响应特征是岩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综合反映,剖析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非均质,研究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测井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和形成机理,是复杂稠油层测井评价的基础。

油气储层评价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油气储层评价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油气储层评价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对油气储层的评价和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油气储层评价技术油气储层是指容纳着石油和天然气运移的孔隙、裂缝和岩石,是储藏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体。

油气储层评价是指对油气储层形成与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手段。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地表物探、测井、岩心分析等。

1. 地表物探地表物探是人类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震源与地震接收设备,运用地球物理性质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

地表物探在油气储层的综合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选址、寻找油气储层以及预测储层产气性质等提供信息。

2. 测井测井是通过钻井,在油气储层中测定岩石物理性质和岩性的方法。

测井数据与地表物探数据相结合,可以实现全面、深入地了解储层地质情况,及时发现储层破损、变形、裂缝等异常现象。

3. 岩心分析岩心分析是指分析钻井过程中提取的岩石样本的物理性质和组成成分,以获取有关储层性质、构造等方面信息的方法。

岩心样品的分析可以为油气储层的形成机制和性质等方面提供信息。

二、油气资源利用技术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产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升级。

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油气资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开发技术和增储技术。

1.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技术是指运用不同手段在地质体内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方法。

油气勘探技术在陆上和海上有很大不同,陆上通常使用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技术,而海上则主要采用声波、磁法、电磁法等技术。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创新方面,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超深探井,水平井等。

2. 油气开发技术油气开发技术是指将发现的油气资源进行开采的方法和技术。

油气开采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钻井压裂技术和更为先进的增产技术。

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_刘春成

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_刘春成

第 25 卷
第6 期
刘春成等: 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27
赤道几内亚某区块 A 构造属于水下浊流沉积体 系, 多为砂泥岩薄互层。A2 井 3 335 ~ 3 338 m 井段常 规测井显示为一套储层( 图 2 红色线框内) , 但 MDT 在 3 336. 1 m 测压为好的渗透层, 在 3 336. 292 m 测压为 说明该套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 该套储层 致密层, 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响应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相对泥 岩低值且呈不规则锯齿状, 电阻率低值, 三孔隙度曲

MDT、 针对多种不同类型复杂储层的测井响应特点 , 形成了微电阻率成像 、 阵列声波 、 技术体系 , 核磁共振关键技术组合 , 进而攻克了复杂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 , 有效引领了海上油气藏勘探开 发的实施 。 关键词 复杂储层 测井评价新技术 砂泥岩薄互层 含气超疏松地层 页岩储层 应用进展 1. 2 in( 3. 05 cm) , 能提供井壁附近地层电阻率随深 [45 ] 。然 其图像外观类似于岩心剖面 度变化的图像, OBMI 提供的 20 条不同方位 而在非均质性地层中, 地层电阻率变化曲线不完全一致 。为了提取能够反 映地层圆周平均电阻率的响应特征, 近年来通过技 术攻关, 形成了基于 OBMI 成像的砂泥岩薄互层有 效厚度测井评价技术: 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倾角测井曲线或成像 测井图上的噪声脉冲进行过滤、 校正, 提取出电导或 电阻异常, 通过对比倾角测井曲线和背景曲线 , 去除 非均质性影响; 然后针对全井段或分层段对倾角测 井或成像测井曲线进行相交组分提取, 合成一条能够 反映地层真实信息的高分辨率电阻率曲线( 图 1 ) , 其 垂向分辨率比常规微电阻率测井高许多, 可以进行 [6 ] 薄互层分析及岩性相划分 。

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解释中最优化方法的应用

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解释中最优化方法的应用

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解释中最优化方法的应用摘要:由于复杂岩储层岩性较为复杂,导致人们在进行储层测井时,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研究复杂岩性储层的最优化解释方法,旨在为实际勘探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关键词:复杂岩性储层;最优化解释方法;应用引言:当进行一个地区的岩性检测时,由于该区域复杂的岩性特质,其所表现出的特征也完全不同,要想使解释更加准确,就需要使用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最优化解释方法,来对检测数据进行细化研究,本文通过对最优化方法的解释并利用,来进行复杂岩储层的分析工作。

1.复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岩储层,通常会存在大量的火山碎屑岩,这是一种处于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石,是由于火山的喷发所形成的,这种碎屑岩含有大量的岩屑、晶屑和玻屑,由于这种复杂的岩石成分,使得这种岩石层相比于其它岩石层更加难以分析。

2.复杂岩储层的特征2.1岩性特征复杂岩储层的岩性特征主要是指该岩储层中岩石的颗粒大小,岩石成分,岩石结构等。

该岩层主要包含了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还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岩性类型,比如砂砾岩、砂岩、凝灰质砂岩等,所以在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时,一定要对每一种岩石特性有所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复杂岩储层。

2.2物质特征我们所说的物质特征就是关于该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泥沙含量等影响参数。

一般情况下存在一个规律,就是当岩性越粗,则它的物质性就越好,可是,影响岩储层的物质特性还受到了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些物性特征使得我们在岩储层的分析中,难度变得更大。

2.3电性特征电性特征在我们分析问题时能够帮助我们对岩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和岩储层的含油性进行分析。

如果岩储层中含有的岩石种类越单一,所含成分越稳定,则该岩储层的岩石颗粒物质也就越均匀,同时其孔隙渗透率也就越好。

2.4含油性特征岩储层的含油性特征,是一个对复杂岩储层含油性进行描述的概念,需要了解该岩储层的含油性特征,就需要对该岩储层的含油性进行研究分析,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岩储层的含油级别,这几个级别分别为含油、油浸、油斑等,如果岩储层具有更高的渗透率,则可能这个区域的含油量也相对较高。

K油田复杂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K油田复杂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井段 , 测试 , 经 日产油 2 t水 4 2 。 5 , . m。 油 田这 类 低 阻 油 层 解释 难 度 很 大 , 特别 是 在界 限 附近 的层 , 、 油 气层 或油 、 层不 易 区分 , 水 只有综 合
弱还 原 环境 。
构造 、 层对 比、 地 测井 、 试油 等 多方 面信 息 , 有可 能 才
收 稿 日期 :0 6 1 —O 20— O 3 作 者 简 介 : 福 利 ,9 8年 毕 业 , 年从 事 测 井 解 释 与 方 法 研 究 工 作 现 在 中 国地 质 大 学 读 博 士 。 刘 18 长
条 件下 的地 层水 电阻 率值 。
2 1 岩石矿 物 成份 及沉积 特 征 .
造条 件 , 应 在测 井 曲线 上就 是 很 难 正确 划 分 出 油 反 气水 层 。 了提 高 储层 油水 性质 识别 精度 、 为 准确 计算 储层参数, 在重 新实 验 的 基础 上 结 合 构造 、 沉积 、 成 岩 、 油 、 井 等对 储 层 进 了 重 新认 识 , 建 立 了 新 试 测 并
得 出比较 准确 的结 论 。
沉积特征 : 沉积结构 , 依据岩石薄片资料分 析, 岩石 胶结 致 密 、 到 坚 硬 , 硬 分选 性 中 一差 , 圆度 为 磨 棱 角状 、 棱角状 、 圆状 及 圆状 , 次 次 颗粒 支 撑 , 一线 点 接 触 , 质 和泥 质胶 结 , 映 砂岩结 构 成熟 度低 。 钙 反 岩 石类 型 : 据 4块 样 品薄 片鉴 定分 析 资 料 ( 根 表 2 统 计 , 区块 产 层 的 岩 屑 主 要 为 石 英 ( 9 1 ~ ) 该 1 . 3 . , 均 值 2 . ) 长 石 ( 3 ~ 3 . , 28 平 66 ; 1 2 8 平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谊油田复杂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目标区块水淹层、薄互层和高阻水层的解释精度,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为开发调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以友谊油田为例,通过开展测井曲线标准化、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油气水层判别标准等工作,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精度更高的测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标准。

标签:测井曲线标准化;储层四性关系;油气水层判别
1 研究区概况
友谊油田位于羊二庄油田主体部位西南约6km,为赵北断层控制下的一个逆牵引鼻状构造,区域构造属羊二庄断阶带,断层十分发育,含油面积3.7 km2,探明地质储量445×104t。

该油田为岩性、构造双重控制的复杂油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大,碳酸岩含量高,受储层物性、钻井、测井等多因素影响,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

通过统计历史上51个单试层的试油结果,测井解释符合率仅60.8%,严重制约油田开发效果。

因此需建立一套系统的精度更高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标准,进一步提高目标区块水淹层、薄互层和高阻水层的解释精度,为开发调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测井曲线标准化
不同测井系列的测井仪器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为确保研究工作的準确性及进行多井评价和横向对比,必须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

泥浆与地层放射性的差别越大,即泥浆的密度越大,对地层放射性响应的影响与干扰也就越大。

井径大小的变化,对自然伽马曲线测量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泥浆的放射性明显低于地层,同时又吸收地层自然伽马射线。

所以,当井径扩大与泥浆密度增加时,将会造成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数值的显著降低。

基于上述考虑,需对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井径与泥浆密度校正。

在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时,使用的是自然伽马相对值与泥质含量建立关系图版。

采用相对值法求泥质含量可消除测井仪器非标准化对测井值的影响,因此求自然伽马相对值本身也就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标准化。

在友谊油田65口处理井中,选择沙一中的稳定泥岩段进行标准化,基本上该段声波时差在310-320μs/m之间。

同时根据所确定的声波时差标准,利用直方图平移技术对所处理井的声波时差曲线进行标准化。

例如庄1608-1井在该段的声波时差标准值峰值在320-330μs/m之间,与该段的声波时差标准相差10μs/m,通过直方图平移技术对其进行标准化,保证以后计算的准确性。

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在四性关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友谊油田分层位建立了相应的解释模型,并回归出了相应的公式,通过计算,各层组计算公式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5,因此所回归出的计算公式是比较可靠的。

当缺少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时,可用自然电位曲线来计算泥质含量。

4 油气水层判别标准建立
电阻率-声波时差关系图版是一种快速直观的判断油水层的方法,因此针对沙一上的砂泥岩储层,分别作出声波时差与深电阻率关系图版,根据关系图版确定出这两个层组的油水测井解释标准的具体划分。

沙一中、沙一下和沙三段,地层岩性中受灰质成分和含砾的影响,电性曲线难以区分流体特征,因此选取目标储层电阻率与泥岩电阻率比值和声波时差作关系图版,用以消除复杂岩性成分对电性的影响,来建立该类层组的油水测井解释标准。

沙一上在图版中可看到本层组油水关系清晰,油层电阻率大于15Ω·m,油水同层电阻率在10~15Ω·m之间。

沙一中电阻率受地层含灰质成分的影响,电阻率普遍较高。

采用目标储层电阻率与邻近泥岩电阻率的比值来消除灰质成分的影响。

以电阻率比值和声波时差作的油水判别图版,油层的电阻率比值大于6,声波时差大于220μs/m;差油层普遍是含灰质成分较高引起,物性差,声波时差一般小于220μs/m。

沙一下岩性复杂多变,以泥岩为主,夹薄层白云质灰岩、灰质砂岩等,试油结果显示出油层以砂岩为主,在此基础上建立电阻率比值与声波时差关系图版,油水关系清晰,但试油数据少,油水界限居中选取,油层电阻率比值在4以上,声波时差大于230μs/m;差油层自然伽马值和声波时差值低,说明储层泥质含量少,灰质含量高,自然电位显示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说明次生孔隙发育,但该井位于庄42断块边缘低部位,构造上不利于流体储存。

沙三上段顶部受砂岩中灰质成分的影响,储层电阻率整体较高,电阻率无法直接判断流体性质,以目标层电阻率和泥岩电阻率消除复杂成分影响后,图版显示油水关系比较清晰。

油层电阻率与泥岩比值大于2.3,声波时差大于218μs/m。

5 结论及建议
①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分层位重建了东营、沙一、沙三共3套测井解释模型,其计算参数精度较用理论公式有了很大提高;
②分层位确定了测井解释标准,为以后对该区块的整体评价提供了依据,对储层特点、油气水规律的分析起到了指导作用;
③利用本次确定的解释标准并结合动态资料对储层进行重新评价,解释符合率有了很大提高;
④对高阻水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高阻水层识别图版,运用效果
良好;
⑤对解释结果和试油结果不相符合的储层进行分析,分析解释失利原因,为今后储层精确评价积累了经验;
⑥对65口井进行多井区域对比精细评价,其中升结论39层/219.3m,已射孔24层/142.8m;降结论88层/573m,已射孔78层/521.8m;
⑦以测井响应特征为依据,利用多井区域对比,结合已试油和生产井在平面上的分布,了解各层组储层砂体发育及平面上油水关系,为以后部署新井以及寻找潜力层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