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法与继承法1
继承法一

婚 姻 家 庭 法
基 本 理 论 婚 姻 关 系 家 庭 关 系
婚姻家庭及法律制度 概述 亲属制度
基本原则
婚姻关系的成立 婚姻关系的
夫妻关系 女关系
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婚 姻
第一节
家 庭
婚姻家庭的理念及属性
制 度 概 述
第 节 婚姻家庭制 及
婚姻的概念和含义
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三 、 修 改 《 婚 姻
价值观改变带来婚恋观更新 1、家庭全盛时期
(50-60年代中期) 50-6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独身者多 非婚同居者多 离婚者多。 离婚者多。美国有 的卅交30美元就可 的卅交 美元就可 在网上离婚 私生子多 同性恋者多
国际社会 的婚姻家 庭状况及 立法趋势
2、性自由性解放时代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目的在于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目的在于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 年颁布的 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 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 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权益等原则。 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权益等原则。 1980年 新的《婚姻法》出台,修改后的《婚姻法》 27条增加到 1980年,新的《婚姻法》出台,修改后的《婚姻法》从27条增加到 37条 补充修改了基本原则、结婚条件,扩大了家庭关系的范围, 37条,补充修改了基本原则、结婚条件,扩大了家庭关系的范围,改 进了结婚制度。其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走向深入。 进了结婚制度。其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走向深入。 1990年 中国婚姻法研究会在撰写的《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 1990年,中国婚姻法研究会在撰写的《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一 书中,首次提出了修改婚姻法的建议。 书中,首次提出了修改婚姻法的建议。 1995年10月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 1995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 16次会议通过修改 的决定。修改《婚姻法》进入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日程。 的决定。修改《婚姻法》进入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日程。 1996年11月至1997年12月 1996年11月至1997年12月,《婚姻家庭法》专家试拟稿一、二、三、 月至1997 婚姻家庭法》专家试拟稿一、 四稿完成。 四稿完成。 2001年 21次人大常委会上审议通过了 婚姻法》修正案。 次人大常委会上审议通过了《 2001年4月,在21次人大常委会上审议通过了《婚姻法》修正案。 之前收到各界修改建议四千多件,召开了多种座谈会。 之前收到各界修改建议四千多件,召开了多种座谈会。
亲属法家庭关系和亲属权益的法律规定

亲属法家庭关系和亲属权益的法律规定在社会生活中,亲属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规定,它关乎到人们的家庭关系和亲属权益。
本文将介绍亲属法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庭关系和亲属权益保护。
一、家庭关系的法律定义和规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是由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依法自愿建立的家庭关系。
根据这一法律定义,我国承认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结构。
此外,《婚姻法》还规定了离婚、再婚、户籍登记等家庭关系的具体程序和条件。
除了婚姻关系,我国亲属法还规定了其他亲属关系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
例如,《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了血亲、姻亲和法定亲属三种亲属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二、亲属权益的法律保护1.继承权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亲属的继承权利。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亲属是合法继承人,享有继承先人财产的权益。
在继承权的分配上,根据近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也有所不同。
2.扶养义务根据我国法律,亲属之间存在着扶养义务。
这是指亲属应当互相扶助和照顾,特别是对于年迈、身体不好或者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其他亲属有义务提供帮助和支持。
3.赡养义务赡养是指成年子女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缺乏生活来源的父母享有扶养义务。
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应当承担赡养义务,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照顾。
4.亲属关系的权利保护亲属法还规定了亲属之间的法律权益保护,例如对亲属之间的人身安全、财产权益、隐私权等的保护。
当亲属之间存在纠纷或者侵犯时,受害方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总结:亲属法是一项旨在保护家庭关系和亲属权益的法律规定。
我国在婚姻、继承、扶养、赡养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法律规定,以保障亲属之间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规定,维护好亲属关系,并保护自己和亲属的权益。
遗产继承顺序合法继承人(民法典第条)

遗产继承顺序合法继承人(民法典第条)民法典第1267条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以确保合法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合理继承遗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法典第1267条的内容,并着重讨论合法继承人的定义和遗产继承顺序。
一、合法继承人的定义根据民法典第1266条的规定,合法继承人是指根据法定继承规则继承遗产的人。
合法继承人可以是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或配偶。
二、遗产继承顺序民法典第1267条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按照以下顺序确定合法继承人:1. 法定继承第一顺位:配偶和子女在遗产继承中,配偶和子女享有最高的优先权。
如果有多个配偶,遗产将平均分配给他们。
如果子女已故,那么他们的子女将代表他们继承遗产。
2. 法定继承第二顺位:父母如果没有配偶和子女,遗产将由父母继承。
父母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如果一方已故,遗产将全部归另一方所有。
3. 法定继承第三顺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如果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遗产将由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继承。
兄弟姐妹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如果某个兄弟姐妹已故,那么他们的子女将代表他们继承遗产。
4. 法定继承第四顺位:外祖父母、舅舅、姨、叔叔及其子女如果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及其子女,遗产将由外祖父母、舅舅、姨、叔叔及其子女继承。
同样地,他们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
5. 法定继承第五顺位:姑姑、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如果没有以上亲属,遗产将由姑姑、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继承。
同样地,他们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
三、遗产继承顺序和配偶及子女的权益保护在遗产继承顺序中,配偶和子女享有最高的优先权。
他们将优先继承遗产,并且优先继承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配偶和子女的利益,并确保他们得到合理的经济保障。
四、改变遗产继承顺序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1263条的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遗产继承顺序可能会被改变。
例如,当继承人有严重缺德行为或剥夺被继承人生命的行为时,继承人可能会被剥夺继承权利。
此外,根据公平原则,法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确保继承的公正和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公布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继承的开始】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四条【承包关系与继承】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
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第五条【继承方式】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六条【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权、受遗赠权的行使】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第七条【继承权的丧失】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八条【诉讼时效】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九条【男女平等】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中国政法大学名师名校讲义【亲属继承法课件】亲属法与继承法

我国立法中对亲属定义的混乱
• 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 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配偶 父母 子女 同胞兄弟姐妹 (《刑事诉讼法》第82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六) “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亲等的计算方式(续1)
• 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 中世纪寺院法计算直系血亲与罗马法计算法相同。
旁系血亲,则从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再 从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所要计算亲等的亲属, 代(世)数相同,可按一方的代(世)数来定亲 等;如果代(世)数不同,则按代(世)数多的 一方来定亲等。如计算己身与伯叔的亲等,先从 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祖父母,作为2亲等,再从同源 的祖父母下数到伯叔,作为1亲等。这两个方面的 代(世)数不同,从其多数一方定为2亲等。这种 计算法往往不能准确地表示旁系血亲间的亲疏远 近的关系。
•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 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亲等的计算方式
• 1. 罗马法的计算方式: • 罗马法计算法 古罗马法计算,直系血亲,是从
己身上数或下数,以一代(世)为1亲等。如父母 和子女间为1亲等,祖父母和孙子女、外祖父母和 外孙子女为2亲等。旁系血亲,是从己身上数到同 源的直系血亲,再由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所要 计算亲等的亲属,合计其代(世)数以定亲等。 如兄弟姊妹为2亲等,叔侄、舅甥为3亲等。
亲属的范畴
•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 关系。
亲属法与继承法试题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函授专升本 《婚姻与继承法》期末考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l.在民族自治地方关于婚姻法的变通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一方用口头或文字通知对方的方法离婚”的自治区是( )。
A 西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2.人民法院审理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案件时,涉及财产处理的应当准许合法婚姻当事人( )。
A.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B.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C.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D.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3.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有关个人和单位应( )。
A.自动执行 B.独立执行C.强制执行 D.协助执行4.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夫妻关系增加了一条原则性规定,它是( ) A.“夫妻有互相忠实的义务”B.“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C.“夫妻互享配偶权”D.“夫妻有互相同居的义务“5.我国《婚姻法》未设亲权制度,但有类似于亲权的规定,这个规定主要表现在《婚姻法》( )。
A .第23条 B.第21条 C.第25条 D.第26条 6.按照姻亲的分类,妯娌、连襟属于( ) A .血亲的配偶 ? ?B .配偶的血亲C .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 ?D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7.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孙子女、外孙子女的( ) A .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 ?B .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 C .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 ? ?D .代位继承人8.根据《收养法》规定,成立收养的唯一必经程序是( ) A .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登记 ? ?B .向县级以上人民法院登记C .向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登记 ? ?D .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9.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 )A .20周岁以上 ? ?B .30周岁以上C .40周岁以上 ? ?D .50周岁以上10.收养关系解除后,未成年的养子女与生父母的关系( ) A .由双方协商处理 ? ?B .自行恢复C .由法院判决是否恢复 ? ?D .永不恢复1.产品整体概念中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对偶婚制2.“同姓不婚”3.家事代理权4.非婚生子女的准正5.收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简述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法定理由的例示性规定 31.简述现代法律中亲权的特征六、案例分析题(20分) 1.黄明与叶莉于1980年结婚,结婚前叶的父母送给叶一盒价值万元的首饰作为嫁妆。
日本亲属、继承法的主要变化

日本亲属、继承法的主要变化一、《明治民法》以来的变化――摆脱家父长制家族法走向近代法日本民法总的来说采取的是法典主义,日本民法典包括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篇。
日本采取的是大陆法主义而非英美的判例法主义,所以日本是潘得克顿体系得民法。
日本最早的民法典是1898年制成的《明治民法》即明治时期的民法。
《明治民法》分成五大篇,即总则篇、债权篇、物权篇、亲属篇和继承篇。
其中总则、债权与物权合称为财产法,亲属与继承则合称为家族法又称为身份法。
应该说。
总则篇中的内容应包括债权、物权、继承三部分,但是在日本总则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物权和债权的,所以明治民法中总则、债权和物权合称为财产法而继承与亲属则统称为身份法。
明治时期的民法中财产法方面主要参考了法国民法和德国民法的第一草案,所以财产法的原则是近代法的原则,而家族法则有所不同。
明治时期以前的江户时期,一般人所适用的家族法与武士即武家所适用的武家法是不同的,明治民法将武家法纳入其中采取了家父长制。
按照武家法的原则日本家族法的特点可概括为:男尊女卑、长幼尊卑、户主制度。
家督继承以及大家族的户籍制度。
在同一民法典中财产法与家族法的原则不同。
日本战败后,在宪法中主张男女平等、个人独立,家族法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1947年民法典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本法的解释以个人的尊严及两性平等为宗旨。
亲属和继承篇废除以家父长制度为基础的户主制度、家长继承和大家族的户籍制度。
进行以男女平等,个人的尊严(宪法13条)为原则的法律修改。
以下简要介绍以下日本的大家族户籍制度和男尊女卑制度。
1、大家族户籍制度:日本在二战以前为增加战斗能力鼓励生育,一户家庭中有夫妻二人和多个(如六个)子女的情况较常见。
如在一户家庭中,父亲为户主,在户籍登记中会将其家中全部成员全部登记。
父亲即户主去世之后,按照家督继承由最大的儿子即长子继承而不能由长女继承,而且家中女儿出嫁之后即应从户籍中迁出。
户主享有很大的权利,如长男成为户主之后,次男的儿子如果要结婚在其三十岁之前要经过父母的同意,而不管其何时结婚都必须经过户主的意见。
继承法 第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继承法第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二、主旨:本条说明现行继承法是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
三、条文释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继承法的全部条款,都充分体现了宪法关于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的规定。
继承法的各个具体条款都是宪法有关规定的精神和原则的体现。
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包括个人所有的合法的生活资料和法律允许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个人财产所有权是继承权的基础和前提,继承权是个人所有权的延伸和继承。
继承是公民取得个人财产的一种方式。
个人所有权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同样,宪法和法律也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继承权。
制定继承法,明确公民的继承权,才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互助和社会安定,也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继承法的通知(1985年6月1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将于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继承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的保护公民继承权的原则,在总结我国处理遗产继承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
各级人民法院必须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继承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好。
为此,特作如下通知:一、各级人民法院要组织干警认真学习继承法,掌握立法精神,理解法律条文的确切含义。
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统筹安排,在继承法施行前,广泛深入地开展一次宣传活动,教育干部和群众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正确处理继承问题,反对见利忘义、争夺遗产、危害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的错误行为,使继承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掌握和遵循。
二、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近年来继承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认真总结过去审理各类继承案件的成功的经验,搜集、整理典型案例,指导审判实践。
继承权的优先顺序了解亲属继承顺序

继承权的优先顺序了解亲属继承顺序继承是指在法律上将一个人的财产转移给其亲属或指定的受益人。
在继承过程中,了解亲属继承顺序以确定继承权的优先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亲属继承顺序,并探讨继承权的优先顺序。
亲属继承顺序根据遗产法和民法的规定,根据多种因素来确定继承权的优先顺序。
一般情况下,亲属的血缘关系及其与被继承人的近亲程度将成为继承权的决定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亲属继承顺序:1. 直系亲属直系亲属是指与被继承人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子女、父母和配偶。
在继承顺序中,子女通常享有最高的继承权。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子女,则其父母和配偶将是继承权的优先顺序。
2. 旁系亲属旁系亲属是指与被继承人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兄弟姐妹、姑姐舅舅、姨妈叔叔等。
在继承顺序中,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直系亲属,则旁系亲属将根据他们的亲属关系和程度来确定继承权的优先顺序。
3. 近亲非血亲亲属除了直系和旁系亲属外,还有一些与被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与其有亲密关系的人。
这些近亲非血亲亲属可以包括收养子女、养子养女、情侣、婚姻关系结束后的前婚伴侣等。
在继承权的优先顺序中,这些亲属的地位较低,通常在直系和旁系亲属之后才能享有继承权。
继承权的优先顺序是为了保护亲属的合法权益以及遗产的合理分配。
根据继承权的优先顺序,被继承人的财产将依次分配给符合继承条件的亲属。
然而,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争议,比如被继承人没有撰写遗嘱或存在多个亲属同时主张继承权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将依法进行继承权的调解和判决。
继承权的优先顺序的了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它不仅能帮助了解自己在继承中的权益,还能在面对亲属的继承问题时,以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处理纠纷。
因此,建议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国家或地区的继承法律,特别是其中关于亲属继承顺序的规定。
综上所述,亲属继承顺序是确定继承权的优先顺序的重要指导,它根据血缘关系、近亲程度和亲属关系来决定。
直系亲属享有最高的继承权,其次是旁系亲属,最后是近亲非血亲亲属。
民法典继承法

民法典继承法
一、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1、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如下:
(1)首先是由第一顺序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前提下第二顺序继承;
(2)首先是妻子、子女、父母;
(3)其次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二、遗产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是什么
1、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
2、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等分配遗产。
中国政法大学名师名校讲义【亲属继承法讲义】陈汉老师关于亲属法继承法考点

复习资料
婚姻法部分
结婚【涉及:结婚概念、结婚条件程序、婚姻的实质性要件、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事实婚姻;婚姻被撤销或者被宣告无效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家庭关系【夫妻的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的一般认定、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夫妻财产制度和夫妻财产约定;夫妻财产约定的要件、效力、对债权人的效力;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继父母子女关系与养父母子女关系】
离婚【涉及离婚概念、离婚程序、离婚条件、离婚法律后果、离婚救济、过错离婚损害赔偿、离婚后子女的安置、离婚后探望权和抚养费的支付】
继承法部分
基本概念【继承、财产继承、遗产的范围、诉讼时效】
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概念、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丧偶的女婿与儿媳的特殊继承地位)、法定继承人的顺位、代位继承、转继承、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酌情取得遗产人、继承权的丧失】
遗嘱继承【遗嘱自由原则及其限制、遗嘱的形式要件、遗嘱冲突、遗嘱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遗嘱继承人的放弃继承;受遗赠、受遗赠人的接受】
其他【特留份与必留份、继承的放弃、遗产的处理、遗赠抚养协议、债权人的法律地位】
1。
亲属法律关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三,男,45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某公司职员。
被告:李四,男,40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个体经营者。
第三人:王五,女,35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某医院护士。
原告张三与被告李四系表兄弟关系,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张三的父亲张老先生与李四的母亲李老太太系兄妹关系,两人早年去世,留下一处房产作为遗产。
该房产位于某市某区,总面积为100平方米,登记在张老先生名下。
张老先生去世后,李老太太一直居住在该房产内。
李老太太去世后,张三和李四均认为有继承权,遂发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张三和李四是否具有继承权;2. 张三和李四的继承份额如何分配。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四、案件事实1. 张老先生与李老太太系兄妹关系,两人共有该房产;2. 张老先生去世后,李老太太一直居住在该房产内;3. 李老太太去世后,张三和李四均认为有继承权,遂发生纠纷。
五、庭审过程1. 原告张三陈述:张老先生与李老太太系兄妹关系,两人共有该房产。
张老先生去世后,李老太太一直居住在该房产内。
李老太太去世后,张三作为其侄子,有继承权。
2. 被告李四陈述:张老先生与李老太太系兄妹关系,两人共有该房产。
李老太太去世后,张三和李四均认为有继承权,但李四认为自己是李老太太的儿子,继承权优先于张三。
3. 第三人王五陈述:张三和李四均具有继承权,但具体份额需要法院判决。
六、法院判决1. 张三和李四均具有继承权;2. 根据张老先生与李老太太的生前意愿,该房产由张三和李四共同继承;3. 张三和李四的继承份额各占50%。
七、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亲属法律关系中的继承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案中,张三和李四均为法定继承人,均有权继承张老先生和李老太太的遗产。
在继承份额的分配上,法院考虑到张三和李四的实际情况,判决两人各占50%的份额。
亲属法与继承法.ppt

2. 继承权的特征
返回上层
1. 继承和继承法的概念
继承在法律范畴中专指财产继承,即公民自 然死亡或宣告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 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 种法律制度。 继承法是调整和处理遗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返回上层
2. 继承权的特征
(1)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 (2)继承权是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的一种财产权 (3)继承权的实现与一定的法律事实相联系 (4)继承权的最终实现取决于继承人的意志
夫妻关系是指因合法婚姻所产生的男女之间在 人身和财产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1. 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 2. 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
返回上层
1. 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
夫妻之间的人身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
(1)夫妻双方都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其子女可以随 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2)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 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3. 离婚程序上的两项特别保护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2)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以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返回上层
(四)离婚的法律后果
1. 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1)离婚使夫妻之间的身份关系消灭 (2)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2. 对于子女的法律后果
- 父母离婚,不影响他们与子女的血亲关系。
(四)无效婚姻和可撤消婚姻
返回上层
(一)结婚的法定条件
1.结婚的必备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2.结婚的禁止条件 :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
亲属与继承法

亲属与继承法纲要第一章什么是亲属法一、亲属法的内涵(一)概念亲属法是规定亲属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形式附属民法、法典、单行法目前以单行法为主体(《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三)司法解释(共三个解释82条)二、亲属法的调整对象(一)人身关系: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自然人之间没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人格+身份)物质性的人身关系:如身体、生命等;精神性的人身关系:如姓名、名誉、肖像等。
举例讨论:柳湘莲与尤二姐。
1——人格:人之所以为人的要素或条件。
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
2——身份:人们基于彼此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身份权:指主体以特定身份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
小结:人身权=人格权(人权入亲属法趋势)+身份权(二)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经济内容,涉及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
1——内容:(1)成员间的抚养关系;(2)夫妻财产制所有权,夫妻共有和分别所有。
2——特点:(1)依附人身关系(如第三者无权);(2)不等价有偿(如不一定子养亲,此不可用商品经济关系来对待亲属之间的关系,商品经济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亲属关系是熟人社会,具有互相的信任关系,二者存在巨大差别)。
世界上有三大利害关系:生存—亲戚—性,故亲属关系生来就注定不是等价有偿的。
热点讨论: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共同还贷夫妻结果未登记方成为债权人的合理性讨论;“二奶”问题,四川泸州案等——夫妻财产关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亲属法的不等价有偿性,太重利益会影响家庭关系(推荐阅读:费孝通《生育制度》)。
三、亲属法的特征(一)习俗性与其说婚姻法一种契约关系,更应当认为是一种受社会制约的制度。
(二)伦理性法律的道德性。
古时五字概括人际关系:亲(父母)、义(君臣)、别(男女)、序(长幼)、性(朋友),其中亲-别-序均是规定婚姻家庭内容的。
学者观点:1——李哲厚《世纪新梦》——社会性与宗教性道德(较多学者认同)。
民法典继承法

民法典继承法
立法机关对继承有着严谨的要求,在法律约束下,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维护各种财产权利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此时就需要《民法典继承法》的出台。
《民法典继承法》确定了何种形式和何种方式可以被认定为继承,以及继承者和继承物的权利义务。
它是对继承有关问题的统一解决方案,有助于消除相关方面的矛盾,保证公平公正。
一、继承和继承者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必须经过继承人的认定。
一般来说,继承人一般为法定继承人,即亲属或者伴侣。
此外,由于有些继承人在传统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民法典继承法》还规定,可以由自然人或法人认定相关的其他伴侣和普通继承人为继承人。
二、继承份额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继承份额必须平均分配。
继承人按照继承物的价值比例获得继承份额,具体分配比例可以由受遗赠人本人确定或者由法院确定。
三、继承物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继承物的种类有很多,但主要包括实物财产、股权或证券投资、收入,以及个人关系。
在具体的分配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继承人的权利义务,特别是与金钱方面有关的权利义务。
四、继承顺序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当继承人无法确定时,继承顺序也要遵
循着法律规定。
相关财产将按照遗赠人指定的顺序,或者依据实物和其他财产的关系,依次继承。
五、处分财产
继承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遗赠人可以在死亡时将其财产赠给他的遗嘱,或者可以将其财产赠予亲属和伴侣。
当遗赠人未指定继承人时,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处理其遗产。
总之,《民法典继承法》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法律,它不仅关注继承问题,而且还确定了继承和继承者的权利义务,保证了继承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与权益优先级法律规定与解读

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与权益优先级法律规定与解读继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涉及财产继承的分配和权益保护。
在继承中,继承人的继承顺序和权益优先级是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继承顺序和权益优先级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
一、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继承顺序是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继承人的先后顺序。
我国《继承法》对继承顺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继承人:1. 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是指在法律上享有优先继承权的亲属。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
在继承时,直系亲属的权利排在其他继承人之前。
2. 遗嘱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是指在遗嘱中被确定为继承人的个人或组织。
遗嘱是遗留人在生前通过公证机关或者公证书明确表达的意愿,对于继承顺序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遗嘱存在,遗嘱继承人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
3. 其他继承人:除了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外,还存在其他继承人的情况。
例如,没有直系亲属或遗嘱的情况下,法律会规定其他亲属或组织的继承顺序。
继承顺序的确定旨在保护亲属关系,并维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二、权益优先级的法律规定在确定继承顺序后,继承人的权益优先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权益优先级是指不同继承人在继承过程中享有的优先权。
1. 优先继承权:优先继承权是继承人在分配继承财产时享有的第一权益。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在继承时享有优先继承权。
对于直系亲属来说,其权益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其他继承人需在其之后才能享有权利。
2. 平等继承权:平等继承权是指多个继承人在没有优先继承权的情况下平等分配继承财产的权益。
当没有明确规定优先继承权的情况下,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3. 有限继承权:有限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财产时享有的受限制的权益。
例如,当继承人受到负债或债务限制时,其继承权可能会受到限制。
4. 放弃继承权: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权,即放弃对继承财产的所有权益。
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不再享有继承财产,权益由其他继承人继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婚姻的一般效力
夫妻身份之取得:《婚姻法》8条3句 忠实义务:《婚姻法》4条1分句前段 同居义务:《婚姻法》3条2款2句 住所设定自由:《婚姻法》9条 地位平等:《婚姻法》13、14、15条 计划生育义务:《婚姻法》16条 抚养义务:《婚姻法》20条 家事代理权:《婚姻法》17条2款,《婚姻法解
绪论
《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 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 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历史与神话之间
《白虎通》:“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人民但 知其母,不知其父。”
俄瑞斯忒斯的审判
从俄狄浦斯情结到厄勒克特拉情结
雅典娜的隐喻
婚姻的社会解释
社会的由来:协作、分工与互助。(休谟)
《婚姻法解释一》4条:“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 八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 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 算。”
第三节 婚姻的效力
一、概说
婚姻的效力主要规定在《婚姻法》第三章,包括 一般效力与财产效力。前者规定夫妻的一般权利 义务,是《婚姻法》本身固有的效力;后者即是 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
三、婚姻无效
无
《婚姻法》10条
效 事 由
重婚:有配偶的人再与第三者建立夫妻 关系
禁婚亲属:《婚姻法》7条1项;拟制血 亲?
禁婚疾病:“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 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未达婚龄:《婚姻法》6条前句 《婚姻法解释一》8条
《婚姻法解释三》1条1款
三、婚姻无效
无
效 宣告无效:《婚姻法解释一》13条
结婚能力
收养能力
财产行为能力
监护能力
三、亲属法行为的代理
身份行为原则上不得意定代理,属于亲为行为。 但允许法定代理。
亲属法上的财产行为原则上适用一般代理规则。
四、条件与期限
一般认为,亲属法身份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否则其行为可能有悖于公序良俗,此为亲属法的 伦理性所决定。
第二章 婚姻法
释一》17条
三、婚姻的财产效力
(
吸收财产制
一 )
共同财产制
夫 妻
联合财产制
财
分别财产制
产
制
增益共同制
三、婚姻的财产效力
财(
产二
制)
:我
所 得 共 同 制
国 夫 妻 法 定
所得共同制:《婚姻法》17、18条
共同所有:物权与债权
共有物权(所有权):共同共有抑或 按份共有?
共有债权:可分债权、连带债权抑或 不可分债权?
三、婚姻的财产效力
财 产 制 : 共 有 财 产
( 二 ) 我 国 夫 妻 法 定
1. 共同共有 《婚姻法》17条1款 《婚姻法解释二》12、14、19条 《婚姻法解释三》5条、13条后句 2. 按份共有 《婚姻法解释三》7条2款(《物权法》
103条) 3. 分割之禁止:《婚姻法解释三》4条 4. 对外效力:《婚姻法解释三》11条
亲属法与继承法的编制体例
➢ 亲属法与继承法在德式立法中分别构成第四编和 第五编。法国将亲属置于人法,将继承作为“取得 财产的各种方式”之一予以规定。
➢ 亲属、继承单列成编,与债法物法所依循的标准 稍有不同。后者所强调的是法律效果的一致性。 但在亲属、继承编中,同属一编内容的法律效果 可能极不一致,继承亦涉及各种性质不同的权利 类型。因此,亲属关系、继承关系的共同之处不 在于法律效果的相同性,而在于构成要件的相同 性:亲属法主要处理婚姻及血亲的法律效果,继 承法则主要处理因死亡而发生的法律效果。
婚姻的功能约而分之有三,曰祭祀,曰继嗣,曰 内助。(陈鹏)
《礼记·昏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 庙,下以继后世。”
妇人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 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妬,为其乱家也;有 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 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婚姻的经济解释
婚姻本质的经济解释
认
定
宣告机关:法院
适格申请人:《婚姻法解释一》7条
三、婚姻无效
无
溯及既往:《婚姻法》12条
效
后
财产关系:《婚姻法》12条,《婚姻
果
法解释一》15条
亲属关系:姻亲解除,血亲存续
四、婚姻撤销
撤
受胁迫:《婚姻法》11条,《婚姻法
销
解释一》10条
事 由
受欺诈?《认定夫妻感情破裂意见》3、 4条
判断能力之暂缺?
认识错误?
登记程序瑕疵?《婚姻法解释三》1条 2款
四、婚姻撤销
撤
性质:形成权
销 权
撤销权人:《婚姻法解释一》10条2款
撤销机关:《婚姻法》11条,《婚姻 登记条例》9条2款
撤销期间:《婚姻法》11条
撤销效力:《婚姻法》12条
第五节 婚姻消灭
一、死亡
自然死亡
《民通意见》37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 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 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 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 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 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第二节 结婚
一、婚约
婚约是男女双方约定将来缔结婚姻的契约。
婚约的效力?
《司法解释二》10条1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 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 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 婚登记手续的。
二、结婚要件
( 一 )
1.意思表示一致 代理?
积 附条件或期限?
极 2.结婚能力 实
夫妻制的经济解释
结婚的经济解释
离婚的经济解释
婚姻的文学解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 绝!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 梁柱而死。
婚姻的法律解释
无嗣对于婚姻效力有何影响? 既然一夫一妻制在市场选择中胜出,或者说,既然一夫一
二、离婚
离
禁止离婚:《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
婚
音19章、马可福音10章
立
场
限制离婚:黑格尔,中国
自由离婚:世俗婚姻
二、离婚
离
离婚:依合意或判决终止婚姻关系
婚
与
别居:依合意或判决免除夫妻同居义
别
务
居
《婚姻法》32条3款4项:“因感情不 和分居满两年的”
二、离婚
离 婚
适用前提:离婚以婚姻无效力瑕疵为 前提;撤销则针对有效力瑕疵的婚姻。
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
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
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
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2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 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 约束力。(3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 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
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
三、婚姻的财产效力
财 产 制 : 个 人 财 产
( 二 ) 我 国 夫 妻 法 定
《婚姻法》18条 《婚姻法解释一》19条 《婚姻法解释二》22条 《离婚财产分割意见》(1993)15条 《婚姻法解释三》7条1款、10条
三、婚姻的财产效力
( 三 ) 财我 产国 制夫 妻 约 定
《婚姻法》19条:“(1款)夫妻可以约 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
质 要
3.男女双方
件
二、结婚要件
( 二
1.无配偶
)
消 2.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极
实 质
3.无医学认为不宜结婚的疾病
要
件
二、结婚要件
(
三 1.登记机关
)
积 极
2.登记程序
形
式
要
件
三、结婚证
《婚姻法》8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 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 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与
32条2、3款——两款关系?《婚姻法
条
解释三》9条2分句
件
特别规定:军婚的特别保护(《婚姻
法》33条),女方的特别保护(《婚
姻法》34条)
二、判决离婚
““ 离事 婚实 ”婚
姻 ” 的
《婚姻法解释一》5条 《婚姻法解释二》1条
第七节 离婚效力
一、离婚的一般效力
婚姻关系终止 姻亲关系终止
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 偿。”
第四节 婚姻的效力瑕疵
一、概说
2001年《婚姻法》规定了婚姻的无效与可撤销 制度,将二者并列规定,但在事由、申请人、 认定机关等方面有所不同。
婚姻无效之外尚有婚姻不成立的概念。
二、婚姻不成立
婚姻不成立的事由:未登记,同性婚姻 婚姻不成立的后果:婚姻当然不存在 婚姻不成立与婚姻无效
与 婚
法律效力:离婚不溯及既往;我国 《婚姻法》的撤销则溯及既往。
姻
提起之人:夫妻任何一方均得提起离
撤 销
婚;依我国《婚姻法》规定,撤销的 申请人仅限于受胁迫一方。
提起方式:离婚依诉提起或迳经合意;
撤销一般依诉进行,若不涉及子女抚
养、财产及债务纠纷,可向登记机关
提起。
第六节 离婚方式
一、合意离婚
妻或一夫多妻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理性的当事人自然会 作自身利益最大化选择,为何法律要强行确立一夫一妻制? 为何要惩罚重婚行为? 婚姻中的财产如何归属?婚姻双方如何处理外部关系? 夫妻双方对于子女享有何种权利负担何种义务? 若夫妻均判断离婚带来的收益更大,是否仍有必要禁止离 婚?仅有一方坚持离婚时,法律应如何对待? 感情因素对于婚姻的持续与否有何影响? 婚姻中的一方若是因为信息不充分而做出错误判断,是否 有权以错误为由撤销婚姻?若是遭到欺骗甚至胁迫而缔结 婚姻,是否带来婚姻的效力瑕疵? 为何同性婚姻广遭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