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非洲六国国情简介表

莫桑比克本土唯一的汽车自主 品牌为“马捷捷”,由中国通 鉴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辽宁曙光 集团合资成立马捷捷汽车公 司,负责实施。为莫桑比克政 府通过利用外资方式打造非洲 国家的第一个自主品牌。马捷 捷汽车车型涵盖经济型轿车、 大中型客车及重型卡车等,第 一阶段计划投资4000万美元, 年产各类汽车3万辆。 进入莫 桑比克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品 牌有宇通、江淮、东风卡车、 昌河、中兴皮卡等。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 、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 、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 国内生产总值:88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9% 人均 。马来西亚、沙特、英国、苏丹、 约旦等国公司在埃进行油气开发。 国内生产总值:121美元货币名 称:埃塞俄比亚比尔,1比尔=100 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 分汇率:1美元≈13比尔 1比尔≈ 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 此,但利用率不足5%。因垦荒每年 0.5人民币 通货膨胀率:10.9% 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 2.3%。
4
面积79938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 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 布韦、赞 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 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 加相望。位于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 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 莫桑比克的气候,北部 莫 马普托(Maputo) 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全长1670公里。 属热带。南部是副热带 桑 ——“腰果之乡 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 莫桑比克海峡,所以境 比 ”;人口196.7万 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 内气候炎热潮湿,全年 克 。 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 平均气温为摄氏19.4 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 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 最高点;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 500米之间,有岛山散布其间;东南 部沿海为平原,平 均海拔100米,呈 带状分布,北窄南宽,总面积33万平 方公里。 官方首都是多多马 (Dodoma),但是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 经济,政治等的原 因,坦桑本国人之 外的人都认为达累 斯萨拉姆是坦桑尼 亚的首都。达累斯 萨拉姆 (Dar es salaam )全国第一 大城市,经济,政 治中心。印度洋沿 海城市。人口约 600万(2010 年),年平均气温 25. 尼 亚
非洲各国工业区分布解析

非洲各国工业区分布解析非洲大陆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21世纪以来,为实现工业化,非洲各国制定了经济转型和工业化的规划和政策,发展农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加快经济一体化,这些举措积极推进并卓有成效。
毫无疑问,今天非洲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超过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已经站在历史的高峰。
非洲每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不一,工业区的分布位置也各有侧重,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将为大家详细解析非洲国家工业区分布位置。
1、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的工业仍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尔和奥兰。
烃有关的加工厂占主导地位,而水泥厂、地毯厂和化工厂也很突出。
工业活动仍然占了阿尔及利亚GDP的60%左右,许多欧洲制造商已经在此建立了业务。
工业建筑存量一般包括较旧的通用型仓储和相对较少的现代化高棚物流建筑。
2、安哥拉Sonils OSC位于罗安达市中心的北部,是主要的工业区。
其他的工业产权集中地主要在维亚纳东部和本菲卡南部。
维亚纳的特别经济区位于计划的国际机场附近,设计容纳73个工厂。
由于石油、钻石、酿造、纺织和建筑等产业的扩张,对仓储和制造业空间有很强的需求。
3、博茨瓦纳博茨瓦纳的大多数工业活动是在哈博罗内,由于缺乏办公空间,导致租金价格膨胀,工业地点被用来补偿。
分区正在更加严格地应用,随着办公空间的增加,市场的本质正在改变。
在距离市中心10公里范围内和在通往机场的路线上,可以看到少量的新建筑,主要是业主自住房。
4、喀麦隆杜阿拉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是西非主要港口之一,为一些中非内陆国家提供服务。
工业产权一般位于靠近Bonabéri的港口,那里有主要的水泥产业。
城市东部的中心工业主要是汽车工业区,也有全国最大的啤酒厂——SABC。
由于是内陆且没有港口,雅温得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工业地。
它更像是一个区域配送中心(主要为咖啡、可可、椰子、甘蔗、木材、橡胶)而不是一个制造区域。
5、中非中非的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班吉和沿河的港口。
南美、中东、非洲、俄罗斯外贸市场分析

几个外贸区域市场分析-南美、中东、非洲、俄罗斯几个外贸区域市场分析一、南美市场特征1、南美洲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人口约7.8亿。
2、南美大陆语言主要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3、南美洲目前区域性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发挥作用,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
4、南美洲整体经济水平相当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
5、南美洲主要经济大国为巴西、阿根廷。
6、南美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远远落后于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7、南美标准采用欧美标准8、南美贫富悬殊,近一半的财富集中于10%人的手中。
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阿根廷10000美元巴西4630美元巴拉圭3650美元智利2077美元10、中国南美尚无直航客机,海运需45天。
二、双边贸易现状和原因目前,中国和南美的经贸往来很不如人意,中国和整个拉丁美洲的贸易额也不过和中国与非洲好于非洲,巴西和中国并列为世界最佳投资国,但中国海外企业超过5000家中只有1%即50边贸易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一)历史因素建国后,中国和南美洲的交往并不频繁,在巴西军政府时期和稍后,中国在南美洲的影响无法关系。
目前状况只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二)地缘因素由于中国和南美洲远隔重洋,在地缘上造成了双边经贸往来的实际障碍和隔膜。
这种障碍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三)资源因素南美洲总体上属于地大物博的区域,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较弱,但在人均资源占有方面具有优势。
缺少和中国(四)战略因素中国的经贸发展一直是根据政治而不是市场需要调整的。
这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经贸中的被动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对外战略的特征。
被动的请进来吸引外资是八九十年代的外贸主旋律。
南美洲对于中被投资国(非洲)更无地缘关系(周边国家),所以南美洲自然一直属于目标外对象,只有在竞争剧烈、市场意南美洲市场的开发拓展才成为目标并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点。
如何拓展南美洲市场?鉴于上述因素,中国企业对南美洲的拓展是缺乏经验的。
全球贸易的地区分布

全球贸易的地区分布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贸易成为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全球贸易的地区分布对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合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全球贸易的地区分布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地区的贸易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以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为主要贸易大国,这些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出口和进口规模,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
日本和韩国则以高科技产品和汽车等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为主要特点,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二、欧洲地区欧洲地区以欧洲联盟(EU)为核心,形成了欧洲内部的贸易联盟。
欧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区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大大降低,促进了区域内部的贸易合作。
欧洲地区的特点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达,其出口产品以汽车、航空航天、奢侈品和金融服务等为主。
三、北美地区北美地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核心,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这个区域的贸易合作相对紧密。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贸易国,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加拿大则以资源和农产品的出口为主要特点。
四、拉美地区拉美地区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农产品、矿产资源和能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出口以这些产品为主。
同时,拉美地区也通过谈判和互惠贸易协议,与亚太地区、欧洲地区等进行贸易合作。
五、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非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内部市场的开放,这个地区的贸易潜力逐渐被挖掘。
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以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为主,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和贸易壁垒的挑战。
六、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为代表,其主要贸易特点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出口。
中东地区通过石油和能源的贸易,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和资源依赖的问题。
七、其他地区除了以上主要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贸易合作同样不可忽视。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介绍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介绍一、毛里求斯概况地理位置:毛里求斯地处南印度洋,东经57度30分,南纬20度09分,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7公里,是联系欧、亚、非、大洋洲之间的海空交通要冲。
毛里求斯与非洲大陆相距约2000公里,西距马达加斯加岛约800公里,处于好望角通往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上,俗称"印度洋门户的一把钥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然环境:毛里求斯自然环境优美,美丽的海滩和明媚的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被喻为"欧洲后花园〞。
大文豪马克吐温这样形容毛里求斯,"这儿是天堂的原乡,天堂是仿照毛里求斯而建〞,毛里求斯也因此被喻为"之岛〞、"天堂岛〞。
气候环境:毛里求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夏、冬两季,5月至10月为冬季,平均气温约18℃;11月至次年4月为夏季,平均气温约27℃。
毛里求斯雨量充分,夏季雨量多于冬季,全岛雨量不均,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所处地区年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
人口与:毛里求斯人口约125万,居要由印度、巴基斯坦后裔〔占68.4%〕、克里奥尔人〔占27%〕、华裔〔占2.9%〕和欧洲后裔〔占1.7%〕组成。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
居民中51%信奉印度教,31.3%信奉基督教,16.6%信奉伊斯兰教,另有少数信奉佛教。
毛里求斯没有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外籍劳工与本国公民同样享受免费医疗。
毛里求斯人均受教育程度居非洲首位,被联合国列为"国民开展高水平国家〞。
经济环境:毛里求斯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为纺织服装加工业、制糖业、旅游业和金融业。
进入21世纪,毛里求斯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开展,新兴行业如海产品、物流、生物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兴起。
毛里求斯是WTO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无外汇管制,外商可独资设立公司,自由汇出资金和利润。
毛里求斯2007年人均GDP为5572美元,是非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被喻为"非洲小龙〞。
尼日利亚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

尼日利亚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七多的国家。
作为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之一,尼日利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尼日利亚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虽然在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产业。
作为世界第十大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的石油出口占据了其出口收入的重要部分。
石油价格的波动性使尼日利亚经济面临了一些风险。
2014年和2015年,全球石油价格暴跌,导致尼日利亚经济出现了衰退。
政府意识到了不应过分依赖石油这一现状,并开始推动经济多元化。
除了石油产业,尼日利亚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
政府正在努力推动这些资源的开发,以实现经济多元化。
尼日利亚还在发展农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领域,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尼日利亚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良好的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尼日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尼日利亚政府的经济改革政策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和投资者的肯定。
尽管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尼日利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基础设施不足。
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政府正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交通、能源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尼日利亚的政治环境也存在不稳定因素。
尼日利亚经常发生政治动荡和安全问题,这使得投资者对尼日利亚的投资信心不足。
政府需要加强治理和安全,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尼日利亚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不仅代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和机遇。
尼日利亚政府需要继续推动经济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改革力度,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尼日利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为全球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尼日利亚是非洲大陆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介绍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介绍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Tamarind Economic Zone)是毛里求斯政府推出的重点经济发展项目之一、该经济贸易合作区位于毛里求斯本土的天利地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是毛里求斯最大的经济特区之一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主要目标是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创新,推动毛里求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和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租赁优惠、政府支持等,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了多个不同的产业,如制造业、物流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
该区域内设有现代化的厂房、办公楼和仓库,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
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毛里求斯作为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和其他政府支持,进一步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
其次,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地区的主要市场,便利了企业的进出口贸易。
毛里求斯作为印度洋中心的地理位置,为企业提供了通往非洲和亚洲市场的便捷通道。
再次,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厂房、道路、电力和通信网络等。
企业在该区域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
最后,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毛里求斯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多语言和专业技能方面具备竞争力。
企业在该区域可以从毛里求斯丰富的人力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员工,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已经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投资,涉及多个领域。
例如,制造业方面,金属制品、纺织品和服装制造等行业都有企业落户该区域。
在物流业方面,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设有现代化的仓储和物流设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供应链服务。
英国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英国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在19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开始对非洲进行殖民探险和统治。
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其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历史十分悠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非洲社会,甚至对今天的非洲国家仍有深远的影响。
一、以商业为目的的初期殖民统治早先,英国人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多以商业为目的。
在非洲的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黄金海岸和尼日尔三角洲的海岸地带。
当时,英国商人主要进行的是奴隶贸易和象牙贸易。
通过贩卖奴隶和出售象牙,英国商人逐渐在非洲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二、类似于印度的殖民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殖民地的扩张,英国对于非洲的殖民统治不再是以商业为主,而是在印度殖民统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类似于印度的殖民统治。
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将非洲地区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行政区,以方便统治。
此外,英国还建立了殖民地警察和军队来维持治安和安全。
在殖民统治期间,英国还开展了一系列所谓的“现代化”和“文明化”运动。
英国殖民者认为他们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比非洲更加文明和现代,因此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企图让非洲成为英国的影子。
这种殖民统治方式不仅改变了非洲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对非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三、种族隔离政策与农业经济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非洲遭受了严重的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
在南部非洲,英国殖民者采取了种族隔离和种植园制,以确保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隔离,以便保证白人的利益。
同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英国殖民者发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经济,并逐渐形成了以种植园为主的经济体系。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确立之后,却给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土地和农民的被剥夺、土地耕种和灌溉设施的失修以及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性损失。
农业经济也给非洲社会带来了深远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落后、贫困、失业、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等。
四、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文化和教育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非洲文化和教育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47 非洲(A卷)

考点47 非洲(A卷)1.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我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国。
下图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非()A.东临印度洋,西、南濒太平洋B.采矿区的环境问题是酸雨C.航线好望角段1月份风浪相对较小D.渔业资源东部沿海比西部沿海丰富(2)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市场广阔,开放程度较低B.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2.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部,自然条件优越,该国具有种植和食用稻米的传统。
由于种种原因水稻业发展缓慢,粮食缺口一直较大。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马达加斯加积极与中国合作,经过努力实现了杂交水稻(旱稻)在马达加斯加的本土化,旱稻性喜高温耐旱,是水稻的变异型,该国推广种植,给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的等高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试推断当地水稻种植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有()①滑坡泥石流②飓风的侵袭③水土流失④旱涝灾害⑤低温冻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测该国推广种植旱稻主要在()A.东部沿海B.西部平原C.北部沿海D.中部和西部的高原、山地(3)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岛种植杂交水稻的优势条件是()A.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稻米的品质更优良,口感更佳C.生长期长,单位面积年产量更高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尼日尼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下图为尼日尼亚,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可能经过()A.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B.好望角、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2)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C.经济发达,污染严重D.水网稠密,湖泊萎缩4.集装箱货轮“长赐”号,原计划于2021年3月31日抵达荷兰鹿特丹港。
盘点非洲经济最发达的五个国家

盘点⾮洲经济最发达的五个国家在很多⼈的印象⾥,⾮洲似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
作为世界第⼆⼤洲,由于长期的种族冲突、恶劣的热带环境、落后的医疗及⼯业化⽔平,使⾮洲难以甩掉世界经济发展⽔平最低洲的帽⼦。
全⾮洲⼀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
不过,即使这样,⾮洲也并⾮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仍然有⼀些发达富裕的国家存在于⾮洲⼤陆。
今天我们来盘点⼀下最富有的五⼤⾮洲国家。
南⾮南⾮是⾮洲最发达的国家,国内⽣产总值:达到5957亿美元。
并且拥有相当发达的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钻⽯⽣产量均占世界⾸位。
南⾮实⾏⾃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
欧盟与美国等是南⾮传统的贸易伙伴,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埃及埃及国内⽣产总值:5514亿美元。
埃及是中东⼈⼝最多的国家,也是⾮洲⼈⼝第⼆⼤国,在经济、科技领域⽅⾯长期处于⾮洲领先态势。
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
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业和服务业有着⼏乎同等的发展⽐重。
但埃及的经济却不乐观,全国⼤部分⼈⽐较贫穷。
尼⽇利亚尼⽇利亚国内⽣产总值:4785亿美元。
尼⽇利亚是⾮洲⼈⼝最多的国家,也是这个名单上排名第⼀的主要竞争者,它的制造业在⾮洲是第三,它有着世界⽯油储量⾥相当的份额。
考虑到该国⼈⼝的1.7亿,尼⽇利亚有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20个最⼤经济体之⼀。
在这⾥可以看出,像拉各斯这样的城市,城市的天际线是跨国⼤公司所有的⾼层建筑。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国内⽣产总值:2847亿美元。
是⾮洲北部马格⾥布的⼀个国家,阿尔及利亚的陆地⾯积居⾮洲国家之冠、地中海国家之冠和阿拉伯国家之冠,居全球第10位。
⽯油与天然⽓是阿国民经济的⽀柱。
阿尔及利亚天然⽓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天然⽓出⼝国。
⽯油储量为全世界第⼗四。
摩洛哥摩洛哥国内⽣产总值:1800亿美元。
是⾮洲西北部的⼀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西洋,北部和西班⽛、葡萄⽛隔海相望。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位于南非高尔夫省,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作为非洲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之一,约翰内斯堡市区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
本文将介绍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贸易和旅游景点。
地理位置约翰内斯堡市区位于南非高尔夫省中部,地理坐标为26°12’S纬度和28°2’E经度。
该市区坐落在高地平原上,周围被草原和山脉环绕。
由于其海拔高度较高,约翰内斯堡市区的气候属于温和型高原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而冬季则相对较凉爽。
历史文化约翰内斯堡市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金矿开发时期。
这里丰富的金矿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移民和非洲原住民。
随着金矿的开采,约翰内斯堡市区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同时,也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社区,其中包括英语、南非荷兰语、索托语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经济贸易约翰内斯堡市区是南非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非洲大陆上的商业和金融枢纽。
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发达的金融、制造和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在此设立办事处和总部。
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是非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为整个非洲地区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
旅游景点约翰内斯堡市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了各种令人难忘的体验。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金鱼池”(Gold Reef City),这是一个融合了游乐设施、主题公园和赌场的综合娱乐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金矿博物馆,乘坐过山车,观看非洲艺术表演等。
另外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是“南非国家艺术博物馆”(SouthAfrican National Museum of Art),也被称为“伊莉莎白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南非和非洲艺术品,展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
此外,约翰内斯堡市区还拥有许多自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如“霍特拉夫斯隆”(Hartebeespoort Dam)和“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对地区经济和的影响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对地区经济和的影响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非洲大陆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并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简称AfCFTA)是一个由54个非洲国家组成的贸易联盟,旨在建立一个自由流通的市场,消除非关税壁垒,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个区域性的贸易安排对非洲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首先,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通过建立贸易自由化、促进投资流动和技术转移,AfCFTA可以刺激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劳动力市场流动。
这将增加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的协同增长。
例如,非洲许多国家依赖出口资源,如石油、矿石和农产品。
AfCFTA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进而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其次,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
建立一个自由流通、开放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将吸引投资者的兴趣,促进外国投资的增加。
外商投资将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能力。
此外,区域一体化能够改善整个地区的商业环境,降低成本和风险,为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这将进一步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水平。
第三,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有助于促进跨境合作和资源共享。
区域一体化将有助于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并在解决共同问题、推动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和共享资源,非洲国家可以共同应对区域性的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
这种合作和资源共享将提升整个非洲大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非洲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最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对于推动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由贸易区,非洲国家可以加强产业合作和价值链的整合,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国际贸易地理(第六版)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联系。
它应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而产生,也是应它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的一门崭新的学科。
它是世界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属于部门地理学。
《国际贸易地理》是外经贸类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有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丰富的世界经济和外贸实务知识更是培养外经贸专业人材的必修课。
本学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世界自然地理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世界经济地理学》为基本内容,且具有本学科的显著特点。
1.教学目的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世界经贸地理格局、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今后所从事的涉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服务。
2.教学要求(1) 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及生产力分布的客观规律,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既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
掌握世界主要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销状况、发展趋势等;(2)掌握当前国际经贸格局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和探讨当前世界经贸三大重心区东亚、欧盟和北美。
主要国际经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水平,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概况及发展趋势;(3)掌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概况,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和主要海运路线;(4)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参与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吸收世界各经济体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为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事业、为实现国家宏伟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学习方法《世界自然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物贸易实务》等是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科学;马列主义关于物质、空间、时间统一的观点,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是学习本学科的根本观点,只有运用马列主义方法论,对客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揭示世界各个经济贸易区生产力分布和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用综合分析、区域对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必须重视地图和各种图表的运用;必须重视对地理信息资料和全球各类经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贸合作区说明

非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非洲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国际贸 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 强,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项目内容
建设规模与目标
总面积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总占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旨在打造一个集贸易 、物流、加工、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
目标
通过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加强中尼经贸合作,打造非 洲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制造业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与项目清单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桥梁、交通枢纽、通讯网络、 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莱基自由贸易区简介
• 莱基自由贸易区是尼日利亚政府于1994年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区,位于尼日利亚东南部的埃努古州,距离 首都阿布贾约200公里。该自由贸易区旨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
中尼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历程
• 中尼经贸合作区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项目之一, 也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2006年 ,中国和尼日利亚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尼日利亚设立 中国经贸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尼经贸合作区 的正式设立。2012年,中尼经贸合作区一期项目正式启 动,主要涉及工业、商业和住宅三个领域。目前,中尼经 贸合作区已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提升非洲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通过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贸合作区的建设,非洲国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 位将得到提升,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5
项目风险与挑战
政治风险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南非合作

一带一路与南非合作一带一路与南非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南非作为非洲大陆的经济中心之一,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一倡议,与中国展开广泛合作。
一带一路与南非的合作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提供了新的机遇,推动了地区乃至全球的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的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投资合作等方式,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而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市场,成为一带一路中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南非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金支持。
中国积极参与南非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农业合作等领域,为南非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例如,中国的投资帮助南非建设了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哈尔滨至约翰内斯堡的城际高速铁路、南非容易水电站等,有效提升了南非的交通和能源供给能力。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南非与中国的贸易合作。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工业国家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消费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南非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双方的贸易合作也越发密切。
中国成为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同时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这种贸易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地区的发展。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南非与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
中南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加强。
例如,中国文化中心在南非的设立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南两国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此外,中南两国的青年交流也得到了加强,中南青年的友好往来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南两国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南非作为非洲的经济中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通过与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为中南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它们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对资源分布和利用的影响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地理环境会对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寒带地区气候寒冷,适合发展林业和渔业;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港口和海洋资源利用;山地地区适合发展水资源利用和旅游业等。
2.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从而影响种植业的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规模化、现代化等方面也有影响。
3. 地理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工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重工业;海拔高度较高的地区适合通过水力发电等方式发展轻工业;而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地理环境限制。
4. 地理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城市化进程也有着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条件对城市的规模、布局、行政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世界经济地理区划世界经济地理区划是根据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将世界划分为若干区域。
目前世界经济地理区划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1.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根据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可以将世界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大经济发展水平区域。
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工业化程度较低,但有一定工业基础并在发展中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不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非常贫困、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
2. 根据地理环境划分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将世界划分为寒带、温带、热带三大地理区域。
寒带主要是指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适宜发展林业、渔业等;温带主要是指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等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热带主要是指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炎热,适宜发展热带农业等。
乌干达 贸易

乌干达贸易
乌干达地处非洲东部,与坦桑尼亚、卢旺达、南苏丹、博茨瓦纳等国家接壤。
乌干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九大民族:布朗人、乌干达人、埃塞俄比亚人、卢旺达人、南苏丹人、博茨瓦纳人、肯尼亚人、乌干达穆斯林和乌干达卢旺达基督教人。
由于乌干达多民族的特点,对外贸易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外国商品充斥着乌干达的市场,为乌干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乌干达受非洲贸易结盟(COMESA)的启发,本国也建立了经济结盟,其中有两个单独的经济体:共同市场和多边贸易区,使得两者能够形成有效的贸易关系。
共同市场旨在改变乌干达多民族社会的结构,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商品自由流通,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双边贸易,推动乌干达的经济发展。
此外,乌干达还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乌干达政府把贸易当做发展乌干达经济的重要策略,因此,政府对外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实行汇率管理,以及放宽外资参与本国企业投资的限制,等等。
乌干达也推行采取“选择性贸易”的政策,即,一些特定的商品在一定的时期免受进口税等贸易壁垒的限制,从而鼓励各国的贸易。
这种政策有助于乌干达提高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吸引外资,改善了乌干达进口贸易环境,改善了本国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乌干达经济的发展。
乌干达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国外资金的支持,许多欧洲发达国家都在乌干达投资,开设工厂,建立贸易和金融关系,等等,这些都为乌
干达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乌干达贸易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乌干达政府一直秉持开放、互惠、公正有序及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原则,努力改善国家贸易环境,改善贸易和投资的政策,以及改善贸易文化的环境,努力引进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技术,从而推动乌干达经济和发展。
关于津巴布韦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津巴布韦的知识点总结地理位置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地区,东、南与莫桑比克接壤,西和南与博茨瓦纳、南非接壤,北部与赞比亚、马拉维交界。
津巴布韦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向东南部非洲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地区。
地形地貌津巴布韦地面以高原和高原盆地为主,大部分处于1000米到1500米的海拔之间。
全国最高点是在边界的基长博,海拔2436米。
津巴布韦的地貌主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和高地四种类型。
气候津巴布韦的气候呈现出南北两大气候类型:北部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
干季为5月-10月,雨季为11月-4月。
最炎热的月份是10月,最寒冷的月份是6月。
资源津巴布韦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其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钻石、铜、铁和煤等矿产。
农业资源主要有烟草、棉花、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
历史津巴布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津巴布韦曾经是祖鲁帝国和莫巴帝国等王国的领土。
在19世纪中期,津巴布韦地区先后被葡萄牙、英国和德国殖民统治。
然后在1965年,津巴布韦人民发动了反殖民斗争,最终于1980年成功独立。
文化津巴布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主要民族包括先民族、恩德贝莱族、舒纳族和英国裔津巴布韦人。
这些民族在语言、习俗、宗教和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和特点。
同时,津巴布韦还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斯文图”音乐和舞蹈。
此外,该国还有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品和宗教节日等。
经济津巴布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产业。
其中,农业是津巴布韦的主要经济支柱,农产品主要有烟草、棉花、小麦和玉米等。
而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钻石、铜、铁和煤等。
此外,津巴布韦还是非洲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交通业也是该国的重要支柱产业。
政治津巴布韦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政府实行中央集权制。
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 最长约8000千米,东西最宽约7 500千米。
非洲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 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 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 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 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 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
西非面积约656万 多平方千米。人口1.5亿,其中黑 人约占总人口的85%,其余多为阿拉伯人。
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为几 内亚高原。
本区所产金刚石约占世界总产量12%,铝土矿约占非 洲总产量90%以上,可可和棕榈仁均占世界总产量50 %以上,棕榈油约占38%,花生约占11%。咖啡、天 然橡胶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隶制国家,西非的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流域在 古代也比较繁盛。非洲的“落后”,完全是殖民 统治的恶果。 2、殖民统治的近代非洲 1445年葡萄牙人首先来到西非海岸,西、荷、英、 法等国殖民者随后也接踵而至新发现的美洲兴起 了金银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迫切需要大量劳动 力,于是殖民者便在非洲疯狂抢掠人口,开始了 罪恶的奴隶贸易 掠夺黄金和象牙--黄金海岸象牙海岸 贩卖黑 奴
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 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面积777万平方千米
非 洲 卫 星 影 像 图
气候: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 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 央,气温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乞力马扎罗山位 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
☆ 中非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 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面积536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5600多万,其中 班图语系黑人约占80%,分布在南部。其余为苏丹 语系黑人,分布在北部。
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 属刚果盆地,西南部属下几内亚高原。
所产金刚石占世界总产量30%左右,锰矿石占12 %,铜、钴、铀、锡、镭、铌、钽等矿物产量都在 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 班图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肤色浅黑,分布在赤 道以南地区,占全洲人口30%。
☆ 闪米特-含来特语系,属此语系的阿拉伯人占全 洲人口21%,主要分布在北非各国。
☆ 马来-波利尼西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
英语、法语和葡语在非洲较流行
三、经济概况 经济发展历史 1、循序渐进的古代非洲 公元前3188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
☆ 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属热带雨林气候;
☆ 地中海沿岸: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 中海式气候;
☆ 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 带沙漠气候;
☆ 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 原气候;
☆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 草原气候。
二、居民
人口:9.65亿(2007年)。占世界人口总数13.5%, 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 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000人。撒哈 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 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
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欧亚西南 赤道横穿
自然景观的南北对称 热带大陆 2、轮廓完整 海岸平直 北宽南窄 影响:缺少天然良港 副高控制面积大 非洲的印象:径直 完整 3、好望角:世界最大的风浪区 4、红海: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 8月表层水温平均27至32摄氏度。 5、马达加斯加:第四大岛
☆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 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 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 汪、圣赫勒拿等。
面积66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为1亿,其中班图 语系黑人占85%,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马达加斯 加人占9%,欧洲白种人占5%。
本区所产金约占世界总产量70%,金刚石、铬矿石 约占30%,铜、钒、锂、铍、石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 占重要地位。
☆ 东非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 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 舌尔。
东非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本区所产咖 啡约占世界总产量14%,剑麻约占25%以上,丁香供应 量占世界丁香供应量的80%以上。
☆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 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 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 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6、苏伊士运河 7、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 8、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
南非高原 东非大裂谷带 乞力马扎罗山 9、刚果盆地:“非洲的心脏” 乍得盆地
10、两条大河 尼罗河
世界最长 树枝树干 定期泛滥
刚果河:水量大 支流多 瀑布成群 流势迅猛 海底有溺谷 淡水近海洋 流量:39000M3∕S
第九章 非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非 洲 地 图
第一节 非洲概述
一、自然环境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 有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位于亚洲 的西南面,东濒印 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 相望,东北角以苏伊士运河为 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区域:非洲有53个国家。地理上将非洲分为北非、 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 北非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 亚、摩洛哥等国。
北非的面积8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阿拉伯 人占70%左右。本区不少农矿产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 油占世界总产量5% ,磷酸盐占22%,棉花约占5%, 阿拉伯树胶占80%。
人种: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非洲大 多数民族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天 主教和基督教。 种族、民族 :150般分为4个语系:
☆ 苏丹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肤色黝黑,分布在撒 哈拉以南,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 的地带,占全洲人口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