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错颌畸形

名词解释错颌畸形

名词解释错颌畸形嘿,你知道啥是错颌畸形不?哎呀,简单来说呢,错颌畸形就像是牙齿在嘴巴里“造反”啦!比如说,正常情况下牙齿应该整整齐齐排好队,可它偏不,有的往前凸,有的往后缩,有的还歪七扭八的,这就是错颌畸形啦!(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不好好站成一排,非得这儿一个那儿一个的。

)这错颌畸形的种类可不少呢!有牙列拥挤,那牙齿就跟赶集似的,挤在一起,多难受呀!(你想想,大家都挤在一个小空间里,能舒服吗?)还有牙列稀疏,牙齿之间缝隙老大了,说话都漏风。

还有深覆颌,上牙盖下牙盖得老多了,都快看不见下牙了。

反颌就更特别了,下牙反过来盖住上牙,看着就怪别扭的。

你说这错颌畸形咋就出现了呢?原因多了去了。

遗传就是一个因素,要是爸妈牙齿就不太整齐,那孩子也可能会这样哦。

还有小时候一些不良习惯,像咬手指头、咬铅笔啥的,也能搞出问题来。

(这就好像是给牙齿施了个“捣乱魔法”。

)那错颌畸形危害大不大呢?那当然大啦!首先不美观呀,一笑起来,那牙齿歪歪扭扭的,多影响形象啊!(这就好比脸上长了个大疤似的。

)而且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吃东西都不香了。

对发音也可能有影响呢。

那发现错颌畸形了咋办呢?赶紧去看牙医呀!牙医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治疗方案。

可能要戴牙套,就像给牙齿穿上了一件“矫正衣”,慢慢把它们变整齐。

(这就跟给小树苗绑个支架,让它直直地长一样。

)总之呢,错颌畸形可不是小事,大家可得重视起来。

要是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牙齿有不对劲的地方,别犹豫,赶紧找牙医看看,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呀!我的观点就是:错颌畸形要重视,及时治疗很关键!。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面部美观
矫治后面部轮廓协调,微笑自 然,无畸形外观。
X光检查与评估
牙槽骨健康状况
矫治后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增 生,保持健康状态。
颞下颌关节状况
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结构正常, 无异常声响或疼痛。
根尖周组织状况
矫治后根尖周组织无炎症或病 变,牙根发育良好。
牙周状况
矫治后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 红肿或萎缩。
患者满意度调查
言障碍。
PART 02
矫治前的评估
患者病史收集
01
02
03
询问患者家族史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存在 错颌畸形或其他相关疾病, 有助于判断遗传因素对错 颌畸形的影响。
询问生长发育情况
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过程, 包括身高、体重、骨骼发 育等,有助于判断错颌畸 形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询问口腔卫生习惯
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刷牙频率、牙线使用等, 有助于判断口腔卫生状况 对错颌畸形的影响。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在矫治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患 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处理。
PART 05
矫治效果评估
矫治后的临床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04
牙齿排列整齐度
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 或间隙。
咬合关系
上下牙齿咬合紧密,无错位或 过度覆盖。
咀嚼功能
矫治后牙齿能够正常行使咀嚼 功能,无疼痛或不适感。
饮食注意
尽量避免吃过硬、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损坏 矫治器和牙齿。
应急处理
如矫治器损坏或脱落,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以免影响矫治效果。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一、安氏分类法1、安氏一类错颌——中性错颌上下磨牙之间发生了错颌,称之为中性错颌。

上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跟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无错位,称之为正常牙齿;牙列中有错位的,则称为一类错颌或中性错颌。

一类错颌主要症状有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深覆颌、前牙反颌、舌向错位、前牙及双尖牙开颌等现象。

2、安氏二类错颌——远中错颌把上下牙列当做上下平行的齿轮,当上下平行齿轮发生错位,就会出现齿间相对的情况,正常牙齿可以咬合,当错位就不能咬合,称之为远中错颌,多是由于上齿轮前移或下齿轮后移造成。

上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下颌后退,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1恒磨牙与第2双尖牙之间,称为远中错颌关系。

安氏二类错颌包含2个分类并各有亚类:二类错颌,第1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外,上前牙唇向倾斜。

主要症状有深覆盖、开唇露齿及深覆猎等现象。

二类错颌,第1分类,亚类:磨牙关系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二类错颌,第2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之外,上前牙舌向倾斜。

主要症状有内倾型深覆颌。

二类错颌,第2分类,亚类:磨牙关系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3、安氏三类错颌——近中错颌把后牙咬合关系当做上下齿轮相对的状态,齿尖对着齿凹则为正常,若上下齿轮发生错位,形成齿尖相对的状态,称之为近中错颌。

形成原因是上齿轮后退下齿轮前进造成的。

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近中错颌关系;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1、2恒磨牙之间,称之为近中错颌。

主要症状有前牙的对颌或反颌等现象。

三类错颌,亚类:磨牙关系为单侧近中错颌,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了解了安氏分类法后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安氏一类、二类、三类是否有矫正的方法呢。

安氏分类矫正方法:1、安氏一类一般的矫正就可以治疗,如:金属托槽矫正、半隐形托槽矫正、隐形托槽矫正。

2、安氏二类因为难度有所增加一般建议采用金属托槽矫正、自锁金属托槽矫正、隐适美隐形矫正、时代天使双模隐形矫正等,其余的矫正可能效果不好;如果是严重的骨性二类错颌建议做正畸正颌联合手术。

简述angle错颌分类法

简述angle错颌分类法

简述angle错颌分类法
angle错颌分类法是口腔颌面部畸形的国际标准分类方法之一,以其创始人美国牙科协会主席John A.angle命名。

该分类方法将口腔颌面部畸形按照其起源和形态特征分为五个类群,包括:
1. 牙齿问题:包括牙齿排列异常、牙齿短缺或过长、牙齿松动或脱落等。

2. 咬合问题:包括上颌牙齿过多、过少、不正常咬合、牙齿反转等。

3. 颌骨问题:包括颌骨发育异常、颌骨骨折、肿瘤等。

4. 面部问题:包括面部不对称、面部凹陷、面部扩张等。

5. 其他问题:包括龅牙、兔牙、牙齿颜色异常、发音异常等。

每个类群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每种错颌畸形也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angle的分类方法被认为是口腔颌面部畸形的国际标准化分类方法,对于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错颌畸形,及早进行矫正

关注错颌畸形,及早进行矫正

关注错颌畸形,及早进行矫正作者:张宝华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22年第10期错颌畸形是口腔及牙齿畸形的总称,是儿童青少年时期高发的口腔疾病。

错颌畸形指的是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功能性紊乱、口腔的不良习惯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牙弓或牙齿错开,不能对合,以及颌骨颅面的畸形。

主要表现为个别牙齿错位、牙弓形态和上下颌骨发育异常等。

错颌畸形如果没有获得尽快的矫正,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味觉和发音,还会妨碍青少年的容貌和自信,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此外,对于长大后的职业选择与社会交往,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错颌畸形要尽快进行矫正。

错颌畸形的致病因素错综复杂,其发生过程可能是由单一因素在起作用,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形成的时间上进行划分,错颌畸形的病因通常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大类。

进化因素。

自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颌骨即在进化中缩小。

随着火的出现,逐渐变得精细、软烂的熟食,導致咀嚼器官退化缩小。

尤其是颌骨较牙齿退化明显,致使现代人牙列拥挤,从而易出现错颌畸形。

遗传因素。

包括基因的遗传与变异,怀孕期间母体内分泌失调,可引发儿童先天脸部或牙齿的发育畸形,而错颌畸形又可遗传给下一代。

并且,矫正后的错颌畸形仍有可能遗传,甚至遗传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

后天因素。

如有经常吮拇指、吐舌、舔牙、咬指甲、咬嘴唇、偏侧咀嚼等不良的口腔习惯,乳牙恒牙替换异常,乳牙滞留出现牙齿重叠或虎牙以及外伤、牙周病等原因,均可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弓不对称、上牙和下牙咬合错位、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及面部畸形等。

由于错颌畸形的致病因素非常复杂,所以会出现很多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别牙齿错位。

是指个别牙齿偏离了正常位置,主要包括牙的唇向错位、舌向错位、颊向错位、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以及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牙弓形成和牙排列异常。

由于牙弓狭窄,牙齿不规则挤压,导致牙齿的间隙不规整,吻合程度异常,出现腭盖高拱,牙列稀疏或牙列拥挤等。

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矫治ppt课件

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矫治ppt课件


不良习惯
遗传
Ⅱ1
.
9
分型
牙性
牙槽骨性


Ⅱ1
.
10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分型
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 上颌前突兼下颌后缩
Ⅱ1
.
1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分型
上牙槽突前突型(牙性)
下牙槽突后缩型(牙性)
上 颌 骨 前 突 型 : SNA 大 , SNB 正 常 , ANB 大,上颌长度大,上中切牙凸距大;颌突角大
不拔牙
上后牙近中移动,形成完全二类
关系,此时可以只拔除上颌第一



Ⅱ1
.
20
替牙期、乳牙期的矫治方法
翼外肌训练:10岁前适用
不良习惯矫治器:唇挡、前庭盾、腭刺、 口呼吸等
功能性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2 4法:压低下前牙,内收上前牙
口外弓、J钩、二类颌间牵引等
Ⅱ1
.
21
翼外肌训练方法
教患者确定好中性颌关系,将后退的下
Ⅱ1
.
36
活动矫治器
推磨牙向远中:U形簧;钟 摆式簧
推上颌整体远中移动:口外




Ⅱ1
.
37
固定矫治器
压低上下前牙,减小覆合 :后倾曲 (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多用弓; 活动或固定平导板;摇椅弓;阶梯 或水平曲;压低辅弓
二类牵引;口外弓;固定矫治器加
推簧
Ⅱ1
.
38
内收上前牙
内收前牙的方式
Ⅱ1
.
32
功能性矫治器的作用方式
对上下颌骨的整形作用 引导牙齿萌出 使牙齿倾斜移动

错颌分类

错颌分类

错颌分类错颌畸形分类1,安格尔分类法。

由E.H.安格尔于1899年提出。

他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最为恒定,故以该牙为基准,将错分为3类。

第一类为中性错。

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正中位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若全口牙齿无一错位,称为正常.有错位者称为第一类错。

第二类为远中错。

当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时,为轻度远中错;若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双尖牙之间,则为完全的远中错关系。

第三类为近中错。

若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时,则为轻度近中错;当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时,为完全的近中错关系。

2,毛燮均分类法。

毛燮均于1959年在错症状、机理、矫治原则三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共有6类:第一类,牙量骨量不调。

第二类,长度不调。

第三类,宽度不调。

第四类,高度不调。

第五类,个别牙错位。

第六类,其他。

根据病史、牙颌面的检查及X射线片资料,分析其病因,做出分类诊断及矫治设计。

1、第Ⅰ类1)第1分类(Ⅰ1)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

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

2)第2分类(Ⅰ2)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小于骨量。

主要症状: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

2、第Ⅱ类——长度不调1)第1分类(Ⅱ1)——近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牙合,前牙为对牙合或反牙合。

颏部可前突。

2)第2分类(Ⅱ2)——远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为远中错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后缩。

3)第3分类(Ⅱ3)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

4)第4分类(Ⅱ4)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盖。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分析一、诊断与评估患者张某,男,17岁,主诉牙齿不齐,影响咀嚼和发音。

经过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医生诊断为安氏II类错颌畸形,具体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二、病因分析错颌畸形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对于张某的案例,病因分析如下:1. 遗传因素:父母的错颌畸形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 习惯因素:儿童时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3. 环境因素:生长环境的变化,如慢性疾病、外伤等,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

三、治疗方案根据张某的具体情况,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正畸治疗:通过戴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

2. 正颌手术:对于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进行矫正。

3. 保持:治疗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稳定治疗效果。

四、矫治器选择矫治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张某的情况,医生选择了以下矫治器:1. 固定矫治器:通过粘接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2. 功能矫治器:通过改变口腔功能来影响颌骨发育,适用于早期治疗。

五、治疗过程与效果治疗过程如下:1. 戴矫治器: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戴矫治器,并定期复诊。

2. 调整矫治器:根据治疗进度,医生会适时调整矫治器的位置和力度。

3. 手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生会安排手术时间。

4. 保持: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

治疗效果如下:1. 牙齿排列整齐,咀嚼效率提高。

2. 面部美观改善,自信心增强。

3. 发音清晰度提高。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是一种对错颌畸形进行分类的方法,由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生W. Arnett和M. Gunson于1982年提出。

该分类方
法是根据颌骨骨性错位与牙齿错位的程度来进行分类。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分为四类:
Class I:颌骨骨性错位轻微,牙齿错位明显。

Class II:上颌骨向前或下颌骨向后错位,造成上下颌牙齿错位,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

Class III:上颌骨向后或下颌骨向前错位,造成上下颌牙齿错位,上颌后缩或下颌前突。

Class IV:上下颌骨错位严重,牙齿错位严重,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矫治。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1 -。

安氏分类法

安氏分类法

安氏分类法安氏分类法是由Angle医生在1899年提出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错颌畸形分类法。

Angle认为,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相对恒定,上第I恒磨牙位于上颌骨颧突之下,稳定而不易错位,于是以上第1恒磨牙为基准,根据上下牙弓间的前后关系,将错颌畸形分为3类。

(一)第1类错颌——中性错颌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

即当正中颌位时。

上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若全口牙齿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拾,牙列中有错位者,则称为第1类错颌或中性错颌。

第1类错颌的表现有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颌、前牙深覆颌、前牙及双尖牙开颌和后牙颊、舌向错位等。

(二)第2类错颌一一远中错颌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牙弓或下颌处于远中位置,磨牙为远中关系。

在正中殆位时下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双尖牙的距离,即上下第I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时,称为轻度远中错殆关系;当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第I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1恒磨牙与第2双尖牙之间,称为完全的远中错颌关系。

第2类错拾包括2个分类,并各自有其亚类:第2类,第1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之外,上前牙唇向倾斜。

第2类第1分类的症状可伴有深覆盖、深覆猎和开唇露齿等。

第2类,第1分类,亚类:磨牙关系只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第2类,第2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之外,上前牙舌向倾斜。

第2类第2分类的症状有内倾型深覆颌。

第2类,第2分类,亚类:磨牙关系只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三)第3类错颌—近中错颌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颇或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磨牙关系为近中关系。

在正中颌位时下颌前移1/4个磨牙或半个双尖牙的距离,即上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第1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称为轻度的近中错颌关系。

若下颌向近中移位1/2个磨牙或1个双尖牙的距离,使上第I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1、第2恒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近中错颌关系。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自从安氏(Angle)在1899年提出他的错颌分类法以后,50余年间,多数学者又提出了他们的分类法,在这些分类法中,比较广泛采用的,还是安氏分类法。

但无论是安氏分类法或其他分类法,都远不能令人满意,至今学者们还在寻求更好的分类法。

安氏认为上第一恒磨牙是最恒定而不易错位的牙齿,遂以它为分类的标准,将错颌畸形分为三类,简述如下。

第一类错颌——中性错颌: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颌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若全口牙齿无一错位者,则称为正常颌,若有错位者,则称为第一类错颌。

第二类错颌——远中错颌: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即较上牙弓后退半个磨牙的距离。

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双尖牙之间。

第三类错颌——近中错颌: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

安氏分类法能获得较广泛的采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而且简洁具体,便于临床应用,其主要缺点在于:1.上第一恒磨牙并非绝对恒定。

若干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证明,有时远中或近中错颌,其错位的机制仍在于上颌或上牙弓,而不在于下颌及下牙弓。

2.此分类法所包括的畸形机制不全。

例如,近远中错颌只代表了颌、颌面长度(或称深度)不调的关系,而高度及宽度之不调则没有提到。

错颌畸形乃是形态变化的问题,形态变化离不开长、宽、高三方面的关系,因此错颌分类必须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又形成现代人类错颌的一个首要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在安氏分类中也没有提到。

由于他不了解牙量、骨量不调这一错颌机制的演化背景及遗传背景,才错误地提出了“正常颌”的标准。

要求在人口内完全无缺地排齐所有的牙齿,在临床上引起了严重的失败。

由于包括的机制不够,虽然分了类,往往还不能给人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

以安氏第一类错颌而论,其中混杂着多种类型的畸形。

如牙位拥挤、深覆颌、深覆盖、开颌、前牙反颌、后牙反颌、后牙锁颌、牙弓狭窄、双颌前突、双颌后缩、颌间高度过大、过小等等。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通用课件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通用课件

03 矫治方法与技术
矫治器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矫治器的种类
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和程 度,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 器和功能矫治器等。
矫治器的适应症
了解每种矫治器的适应症, 如活动矫治器适用于简单 错颌畸形,固定矫治器适 用于复杂错颌畸形等。
矫治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矫治器的正确使用方 法,包括佩戴时间、调整 位置和更换周期等,以确 保矫治效果。
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矫治过程中,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 解矫治进展和调整矫治方案。
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 矫治器和牙齿,以防止牙 菌斑和龋齿等并发症。
饮食调整
在矫治期间,避免吃过硬、 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 损坏矫治器和影响矫治效果。
矫治效果的评估与调整
矫治效果评估
通过X光片、牙齿模型和面部照片等手段,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 期目标。
拥挤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扩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
拥挤畸形表现为牙齿排列不整齐,难以清洁和维护。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扩 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提高口腔卫生和功能。
开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上下颌骨垂直位置关系
开颌畸形表现为上下颌骨垂直距离过大,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和 功能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上下颌骨垂直距离逐渐恢复正常,改善咀嚼 和语言功能。
偏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面部左右对称性
偏颌畸形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影响美观和功能。矫治案 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 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面部左右对称性逐渐恢复正常, 改善面部外观和功能。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Ⅱ1
调整磨牙关系的方法
改变生长型:口外牵引,功能性矫 治器 拔牙后差动移动:不同支抗设计; 不同拔牙设计 颌间牵引:注意牵引方向及其副作

Ⅱ1
矫治步骤
牙弓整平
尖牙向远中移动,调整颌间关系
Ⅱ1
替牙期、乳牙期的矫治方法
翼外肌训练:10岁前适用 不良习惯矫治器:唇挡、前庭盾、腭刺、 口呼吸等 功能性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2 4法:压低下前牙,内收上前牙
Ⅱ 口 外 弓 、 J 钩 、 二 类 颌 间 牵 引 等 1
翼外肌训练方法
教患者确定好中性颌关系,将后退的下 颌缓慢前伸,尽可能伸至反合位,停留 10秒钟,再缓慢退至中性位,再前伸, 反复练习,每日早晚各20-30次,至肌肉 感到疲劳为止。
牙槽骨过长,牙齿唇倾
下牙拥挤,上牙稀疏
深覆合;下前牙伸长;粘膜创伤
咀嚼、发音功能差
磨牙远中关系或中性关系;可伴有牙弓
狭窄,腭盖高拱
Ⅱ1
诊断
牙、颌、合、面的检查,头影测量 家族史,个人史,健康情况 是否骨性,或牙性
*结 合 矫 治 方 法 及 疗 效
Ⅱ1
牙性与骨性畸形的鉴别诊断
指标 SNA角
ANB角 颌突角 上颌长度 病因
下 颌 后 缩 型 : SNA 正 常 , SNB 小 , ANB 大 , 下颌长度小,SL小
混 合 型 : SNA 大 , SNB 小 , ANB 大 , 上 颌 长
度 大 , 上 中 切 牙 凸 距 大 , 下 颌 长 度 小 , SL 小 ,



Ⅱ1大
矫治
Ⅱ1
矫治原则
去除病因 抑制上颌生长,促进下颌生长 纠正畸形
或活动斜面导板,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口腔 前庭盾,唇档

小儿错畸形有哪些症状?

小儿错畸形有哪些症状?

小儿错畸形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错畸形症状,尤其是小儿错畸形的早期症状,小儿错畸形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错畸形会怎样?以及小儿错畸形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错畸形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错畸形常见症状:暴牙、下颌前突、口齿不清*一、症状:1.有些错颌畸形致使颌骨发育不足,面形双侧不对称,甚至严重影响面容的美观。

如深覆盖,患者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形成开唇露齿,俗称“暴牙”;又如反颌畸形,下颌前突,形成“地包天”等。

这些都会给患儿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蒙受刺激,造成压力和创伤,亦可因此产生孤僻自卑的异常性格。

2.前牙开颌畸形,牙列间隙较大,对有些文字语言则发言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语言功能。

3.由于牙齿错颌,不能正常行旋切割与咀嚼,食物不能捣碎,有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4.由于牙齿错位,阻碍上、下牙弓协调发育,牙齿排列拥挤,影响咬颌平衡,从而不易清洁,食物残渣滞留容易发生龋齿、牙龈炎及牙周疾患。

5.牙齿错颌可改变髁状突在关节凹内的正常位置,致使正常结构发生改变,影响颞颌关节功能。

*二、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小儿错畸形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小儿错畸形并发症,小儿错畸形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小儿错畸形常见并发症:牙龈炎、龋齿*一、并发症:因患者易伴发龋齿、牙龈炎、牙周疾病等,在治疗同时,应对错颌畸形予以矫治。

1. 牙龈炎:是指牙齿组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急、慢性炎症。

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产生牙周炎症。

2. 牙周疾病:是指支持牙齿周围组织结构的炎症和毁坏,这些结构主要指牙龈、牙槽骨和牙根外面的组织。

牙周病主要是由聚积在口腔内的细菌引起。

牙周病的发生也受整个机体状况的影响,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白血病和吸毒所致的艾滋病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错畸形症状,小儿错畸形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错畸形”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儿童疾病-错颌畸形的分类

儿童疾病-错颌畸形的分类

错颌畸形的分类【导读】错颌畸形是人类口腔的重大疾病之一,偏离正常颌标准的错颌为错颌畸形。

临床上最常用的有两类分类法,下面通过介绍错颌畸形的分类及其矫正方法,来深入了解错颌畸形这种疾病。

错颌畸形的分类错颌畸形的分类较多,较有代表性的是Angle错颌畸形分类法。

毛燮均教授的另一种分类法称为毛氏分类法。

Angle医生1899年根据下颌与上颌恒牙的第一磨牙咬合的位置关系,将错颌畸形分为3类。

1、中性错颌2、远中错颌3、近中错颌第一类错颌是第一磨牙为中性颌,其它牙齿有错位。

第二类错颌是第一磨牙为远中颌。

第三类错颌指第一磨牙为近中颌。

颌畸形分类法的优点是简明易懂、应用方便。

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使用。

错颌畸形的病因引发错颌畸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影响造成的。

下面我们从各方面来了解错颌畸形的病因。

1、进化因素人类开始直立行走,颌骨在进化中缩小。

随着火的出现,食物逐渐变得精细,必然也引起咀嚼器官的退化缩小。

颌骨缩小远较牙齿退化明显,使现代人牙列拥挤,出现错颌畸形。

2、个体发育错颌畸形可以遗传给下一代,遗传特征在双胞胎中表现尤为明显。

矫正由遗传因素造成的错颌畸形难度较大。

由遗传因素形成的错颌畸形矫正后仍有可能遗传,遗传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

3、先天因素怀孕期间母体内分泌失调、患病、外伤等可引发儿童先天脸部或牙齿的发育畸形,如唇腭裂、脸部发育不对称等。

4、后天因素幼儿时期对乳牙恒牙替换规律疏于管理,乳牙早期脱落出现牙齿重叠或虎牙等。

少儿时期习惯性吸吮拇指、咬指甲、异常吞咽、用口代替鼻子呼吸等不正确习惯未及时发现。

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恒牙早期按Angle3类错颌分类法矫正的处置方法各有不同。

制定矫正的方案与错颌的性质是牙性、功能性还是骨性有关,但最终目标是让牙齿回到正常位置,获得良好的颌关系和正常的颌功能,改善患者的颜面。

第一类错颌:牙列拥挤:1、轻度拥挤矫治方法为扩大牙弓或增加骨量。

2、中度拥挤儿童多考虑扩弓治疗,所差间隙较大,考虑减数处理,邻面去釉的操作要求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1.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恒磨牙的 的中颊沟。 2.上、下牙弓牙齿位置正常、排列整齐。 3.前牙覆合、覆盖正常。
精品课件
个别正常牙合
但是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 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 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 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精品课件
第3分类(II3)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 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 ,前牙反合。 矫治原则:矫治前牙反合。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3分类(II3)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4分类(II4)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 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深覆盖。 矫治原则:矫正前牙深覆盖。
Angle医师:近代正精畸品课件之父,1899年提出
Angle错合分类法
1890年,Angle提出的对错颌畸形的分类是正 畸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他的分类不仅 把错合畸形分成了几大类型,而且第一次对自 然牙列中正常咬合的概念进行了清楚而简单的 定义。
精品课件
理想正常合
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 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 系非常理想。
第三章
错合畸形的分类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一·Angle理想牙合 二·Angle错牙合分类法 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精品课件
提要
1·对错牙合畸形病因与机制的全面和正确分析是错颌畸形 分类的基础。
2·错牙合畸形的科学与准确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Angle分类法简明、方便、易懂,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错颌畸形分类法。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 弓宽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合、反合或 反锁合。
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 或二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2分类(III2)
精品课件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3分类(III3)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 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 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
Angle的理想、正常的咬合关系
恒牙列每牙与邻牙理想的邻接关系。 上下颌磨牙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即保持理想
的咬合关系。 坚持保存全口32颗恒牙→不拔牙、只扩弓。
精品课件
Angle分类法的理论基础
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恒定; 上颌第一恒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位置稳定而
不易错位; 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基准; 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前后向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第三类亚类(Ⅲ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 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
Ⅰ:磨牙中性 Ⅱ1:磨牙远中,切牙唇倾
Ⅱ1S: Ⅱ+1 Ⅱ2:磨牙远中,切牙舌倾
Ⅱ2S : Ⅱ+1 Ⅲ:磨牙近中
ⅢS: Ⅲ+1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点
优点: 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简明易懂,便于临床使用; 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3分类(III3)
精品课件
第IV类——高度不调
第1分类(IV1)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 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前牙深覆合,可能表现面下1/3 过低。 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二者 并用。
精品课件
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 牙远中颊尖相对,为轻度的近中错合关系。 若下颌前移1/2个磨牙或1个前磨牙的距离, 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 第一、二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近中错合 关系。伴随症状可有前牙的对刃或反合。
精品课件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临床表现:前牙反合或对刃。
精品课件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将千变万化的错合畸形 分门别类,使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畸形归入一 类。便于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开展研究工作 以及学术交流。
精品课件
有关概念的复习
磨牙中性关系,近中关系和远中关系 前牙覆合,覆盖
精品课件
磨牙中性关系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 近中颊尖咬合于下 颌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沟内。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非恒定不变。
远中或近中错合可能是上颌磨牙位置前移或后移所 造成。
分类中只考虑了牙颌面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关系 不协调,没有提到在高度和宽度上的不协调。
错合畸形的表现是三维方向上的,应该从长、宽、 高三个方面来考虑。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若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 则是完全的远中错合关系。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一分类(Ⅱ1):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 切牙的唇向倾斜。
临床表现:前牙深覆盖、深覆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 唇露齿。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一分类亚类(Ⅱ1S)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 系,另一侧为中性系。
4·毛燮均分类法将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 合,并从长、宽、高三方面对错牙合畸形进行综合分析 和归类,充分体现了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形态变化。
精品课件
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和毛燮均错 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熟悉: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
精品课件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事物分类的目的:同类归一,统一名称,便于 管理和交流。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二分类(Ⅱ2):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 切牙的舌向倾斜。
临床表现:前牙内倾型深覆合。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二分类亚类(Ⅱ2S)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 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精品课件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下牙弓相对于上牙弓处于近中的位置。 若下颌前移1/4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4分类(II4)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5分类(II5)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 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 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5分类(II5)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5分类(II5)
精品课件
包含了现代错合畸形的基本机制:牙量、骨量不调。 将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
不足
第IV类第1分类(IV1)
精品课件
第IV类——高度不调
第2分类(IV2)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 或复合机制。 主要症状:前牙开合,可能表现面部下1/3 过高。 矫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二者 并用,或需矫正颌骨畸形。
精品课件
第IV类第2分类(IV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磨牙远中关系
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 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 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 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磨牙近中关系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 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 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 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 磨牙之间。
精品课件
第V类—个别牙齿错位
主要机制: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 代表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 不调,
主要症状:一般错位表现有舌向、唇(颊)向、近 中、远中、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情况。 有时几种情况同时出现,例如:唇向—低位—转位 等。
矫治原则:按具体情况矫治处理。
分类法中的没有特别强调由于牙量、骨量不协 调而造成的错合畸形——牙列拥挤。 现代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原因):牙量、 骨量的不调。颌骨不能容纳全部牙齿(32颗) 整齐排列在其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毛燮均错合分类法
1959年,毛燮均教授提出; 1978年进一步完善; 分类以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1分类(II1)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 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合,前牙为对合或反合。 颏部可前突。 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 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1分类(II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覆合与覆盖
覆盖:上下颌牙列闭合 时,上牙盖过下牙的水 平距离(A)。
覆合:上下颌牙列闭合 时,上牙遮盖下牙的垂 直距离(B)。
精品课件
深覆合
正常覆合:上前牙冠 覆盖下前牙冠切1/3 以内。
深覆合:上前牙冠覆 盖下前牙冠超过切 1/3。
精品课件
深覆盖
正常覆盖:上下前牙 切端前后距离在3mm 以内。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1分类(III1)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 弓宽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 合。
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 或二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1分类(III1)
精品课件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2分类(III2)
结合为基础。 共将错合畸形分为6类。
精品课件
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
第1分类(I1)
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 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 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
精品课件
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
第2分类(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