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驿油田采油厂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裂缝研究

合集下载

甘谷驿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甘谷驿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度 低 透性 差 , 渗 不含 油 气 。 细 砂岩 : 4 、 6的主 要 储集 层 , 自然 电 长 +5 长 以
层 的等效 电阻是 并 联 的 , 比普通 视 电阻 率 曲线 及 侧 向测井 更能识 别相 对 低阻 的油 层 。 以 , 所 一般 最好 用
感 应测 井 曲线识别 油 水层 [。 5 ] 本 区长 6油层 初产 均含 水 , 含水 3 %~8 % 。 0 O 油 层 电阻率 幅度 大 , 、 深 浅探 测 幅 度差 小 , 油层 的 深 含 感 应 电阻率 大致 为3 ~6Q ・ 水 层深感 应 电阻 率 O 0 m。 值低, 、 深 浅探 测 电阻 率幅度 差 大[。 6 ]
1 3 含 油性 与 电性 关 系 .
感 应 曲线 在地 层 中 的 电流 线 是 环 状 的 , 因而 地
阻率 相 对偏 低 和 高声 波 时 差 值 的特 征 , 纯 的泥 岩 较 层 往往 还 出现 井径扩 大 现象 [ 。 2 ] 粉 砂岩 、 质砂 岩 : 中高 自然伽 玛和 中低 负异 泥 以 常幅度 自然 电位及微 电极差 异幅 度小 或无 差异 为特 征 。声 波 时差 在 20 sm 左 右 , 电阻 率相 对 较 低 5 ̄/ 视 (  ̄ 4 g m) Rt 0l・ 。由于此 种岩性 颗 粒较 细 ( 均粒 径 平 小 于 0 1 m)绝 对 孔 隙度 虽高 , 连通 的有效 孔 隙 .r , a 但

刘东等 甘谷驿油区延长组长6 储层“ 四性” 研究 关系
( ) 1

LOG — LOG i

2 c h 1 G u × 。一

油 细砂 岩 一 般 电阻 率较 高 , 层 电阻 率 大 于 3 1 油 0 2・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机理研究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机理研究

段 。 6 为 湖盆 稳定持 续发 展 期 , 湖 泊三 角洲 建 长 期 是
设期 , 沉积 了一 套三 角洲 沉积 体 系 。 储 层孑 隙度 平 该 L 均 为 7 7 ; 透率平 均 为 0 7 ×I - ; 驱 压 .4 渗 . 3 O am。排
力 平均 为0 9 MP , 隙结 构 为细 孔细 微喉 型 , 足 1。 在个 别地 区 见有一 些小 型 倾 。仅 的鼻状 构 造 。本研 究 区的沉 积发 育史 与 鄂 尔多斯 盆
型 的低 孔 隙度 一特 低 渗透率 储 层 。 本文 通过 对该 区 长 6油层 组储 层 成岩 作 用 机理
地 的形 成 演化 史一 致 。延长 统经 历 了长 1 ~长 7 0 期
湖盆形 成 至发 展鼎 盛 阶段 , 7 长 4 期 湖 盆持 长 ~ +5 续 稳定 发 展 阶段 , 3 长 1 湖 盆 收缩 至 消亡 阶 长 ~ 期
向。
的研 究 , 讨 了该 区成岩 作 用的 特征 , 探 旨在揭 示本 区
储 层成 岩 作用 机 理 , 该 区油 气 藏 的 勘探 与 开 发 提 为
王 熊琦 华. 随机 模拟技 术 在勘 探 [ ] 张 春 雷, 志章 , 3 阶段 油 藏 描 述 中 的应 用 一 以塔 中 1 — 1 1井 6 6
z to a i n,Cha t r 1, o ha t iM od ln n p e St c s c eig a d Ge t ts is: Prncpl os a itc i i e, M e ho t ds , a nd Ca e s St dis, AAPG Co p e Ap i a u e m ut r plc —
ton i o o i n Ge l gy.

超低渗透水平裂缝油藏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技术

超低渗透水平裂缝油藏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技术

超低渗透水平裂缝油藏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技术贾自力;石彬;周红燕;陈芳萍;孟选刚【摘要】七里村油田长6油藏为浅层超低渗透油藏,压裂后人工裂缝为水平缝,直井开采效果不理想.为改善开发效果,水平井的水平段设计为纵向穿越不同的流动单元,压裂后形成多条水平裂缝.基于此思路,设计了"一"字型、大斜度型和"弓"型3种形状的井眼轨迹.数值模拟计算了3种井眼轨迹的开发指标,"弓"型井眼轨迹生产效果最佳.在七平1井上开展现场试验,长622 油层实施6段压裂,分别在3个流动单元各造2组水平裂缝,水平井投产后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初期日产油、累计产油均达到同区直井的13.0倍以上.试验表明,采用"弓"型井眼轨迹可有效提高水平裂缝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对国内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Chang6 reservoir in Qilicun oil field is a shallow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which artificial fractures are horizontal after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unsatisfactory with vertical wells.In order to improv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horizontal well is designed so as to cross different flow units vertically and multiple horizontal fractures form after fracturing.Based on this idea, three well paths are designed including straight line shape, high deflection shape and arch shape.Development index are calculated for three well path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shows best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arch shape well path.Field tests were implemented on Well Qiping 1, in which 6-segment fracturing was implemented in Chang622 zone and two groups of horizontal fractures formed in three flow units.Development efficiency was apparently improved after the horizontal well was put on production, initial daily oilproduction an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reaching 13.0 times of that of vertical wells in the same area.Tests show that arch shape well p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reserve depletion around horizontal fractures and provides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reservoirs in China.【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7(024)003【总页数】5页(P150-154)【关键词】超低渗油藏;水平裂缝;水平井;"弓"型井眼轨迹;长6油藏【作者】贾自力;石彬;周红燕;陈芳萍;孟选刚【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3七里村油田为超低渗透油藏[1],压裂后人工裂缝为水平裂缝[2-5],一直采用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低,年采油速度仅为0.24%。

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

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

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张忠林【摘要】为解决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的单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等难题,改善开发效果,根据"调堵"和"驱油"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延长油田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复合技术,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协同效应是提高采收率的必要途径.证实了深部复合调驱技术作用效果好、有效期长,适合于裂缝发育、水淹、水窜较严重的特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日产油最大提高40%,预测提高采收率6.6%,投入产出比1:5,效果显著.【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8)003【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深部复合调驱【作者】张忠林【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采收率高低体现油田开发水平。

采收率主要与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流体性质、驱动类型、开发方式以及采油技术等因素相关。

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或洗油效率来实现。

目前提高波及系数可以采取调整注采井网、调整流度比、深部调剖等方法;而提高洗油效率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驱油剂,使其深入到储层微孔隙中,从而提高洗油效率[1-3]。

由于特低渗透油藏特有的储层特征,常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存在着有效期短、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寻求适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势在必行。

1 油藏特点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陕北斜坡,是中国陆上最早发现的油田。

主力产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油层,储层沉积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相的分流河道、砂坝与席状砂。

受沉积环境影响,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物性差,其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1~1)×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

区内油井自然产能很低。

通常采取压裂改造后投产,裂缝系统复杂,开发存在着单井产量低,自然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等问题。

延长东部油田长6油层采收率标定方法研究

延长东部油田长6油层采收率标定方法研究
4 0m。长 6油 层 组 分 为 5个 砂 层 组 : 0 长 、 长 、
N 爿o 。 p l = g (
③ 水驱特征曲线公式 3 一西帕切夫水驱曲线 曲线适用于 中粘 ( 3 P s 层状油藏 。 3— 0 m a・ )
其 表达式 : :Ⅱ+6 £
』 P ,
长 、 长 、 长 。油藏类 型为 岩性 油藏 , 动方 式 为 驱
问题 在标定 采 收率 时要予 以考 虑 。 3 裂缝 系统 是 特 低 渗 透油 田有 效 开 发 的必 要 ) 条件 。如果 没有 裂缝 系统 , 特低 渗 透 油 田不 可能 形 成 工业 油流 。储层 的裂 缝 系 统 包括 构造 裂 缝 、 裂 微 缝 和人 工裂缝 。长 6油 层 构 造 裂缝 不甚 发 育 , 工 人 裂 缝成 为油 田开发 的必要手 段 。压裂 规模 和压 裂效


水驱 特征 曲线 法
1 延 长组 长 6油层 的渗 透率 在 1mD以下 。 目 )
①水 驱特 征 曲线 公式 1 一纳 札 洛夫 水驱 曲线
前国内外投入开发的低渗透油田中, 渗透率如此 之 低 的油 田为数 不多 。而且 目前 采 收率标 定方 法 中适 合 中高渗 透性 油 田的 居 多 , 而适 用 于特 低 渗 透 油 田 的方 法甚少 。因此 , 选 择采 收率 标 定 方 法 时要 特 在 别 注 意这些 方法 的渗 透率适 用 范 围 。 2 低渗 透油 田通 常 非 均质 性 较 为严 重 , 长 油 ) 延 区各 油 田也 不例 外 。对 于特低 渗透储 层 不仅涉 及 非 均质性 问题 , 且 涉及 非 有 效 储 层 划 分 问题 。这 些 而
延 长 东 部 油 田长 6油 层 采 收 率 标 定 方 法 研 究

甘泉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

甘泉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

甘泉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陈奕阳;杜贵超;王凤琴;王春艳;郭睿良;崔耀科;王颖【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3(38)1【摘要】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呈特低孔-超低渗特征,属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

长8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及岩屑溶孔为主,有少量晶间孔、微裂缝。

影响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分为建设性及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建设性因素包括溶蚀作用及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机械压实作用、中期及晚期胶结作用对孔隙产生破坏性影响。

研究区长8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计算表明:强烈的机械压实导致原生粒间孔遭到大幅破坏,孔隙度由原始35.88%下降至15.99%,早期溶蚀使孔隙度增至17.86%,后因胶结作用致孔隙度下降至14.17%,随后有机酸溶蚀使孔隙度增至14.60%,溶解产物进一步发生胶结使孔隙度降至现今孔隙度6.74%。

长石、岩屑颗粒及胶结物的溶蚀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是长8储层物性改善的根本原因。

【总页数】13页(P19-30)【作者】陈奕阳;杜贵超;王凤琴;王春艳;郭睿良;崔耀科;王颖【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段低渗储层孔隙微观发育特征及成岩演化2.鄂尔多斯PQ油田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3.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4.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青化砭油田长2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砂岩为例5.特低渗砂岩储层储集特征及其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以姬塬油田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约 12 0 d 3  ̄3 0 ,见 效 周期 和 见效 后 产 液量 稳 定 ,但 增 产 幅 度小 ,为 裂 缝一 隙 发 育带 ,是 水 线 推 进 的次 孔 要 方 向 ,部 分井 组 注入 水 易沿 着砂 体 轴 向裂缝 水 串 ,造 成水 淹 ;南 北 方 向地 层 微 裂 缝 不发 育 ,裂 缝 短 、
甘谷驿油 田位 于陕 西省延 安市与延 长县境 内,大地 构造位置处 于鄂 尔多斯 盆 地陕北 斜坡 带东 部 ,主要
开发层 系为 三叠系延 长组长 6油 层 组 ,储 层砂 体 主要 为三 角洲 前 缘分 流 河 道砂 体 ,渗 透 率平 均 为 0 7 × .8 1 m2 O ,孔 隙度平均 为 7 8 ,且 发育 近于东 西 向的 天然 裂缝 及人 工 裂 缝 ,为典 型 的裂缝 性 特低 渗透 储 . 层 。甘谷驿 油 田唐 8 0井 区 2 0 0 3年 以近于 圆形 的反九点丛 式井 网注水 开发 ,近 2年 的开发 动态反 映原井 网 类型严重不 适应长 6油层 组裂缝 性特低 渗透储层 渗流特征 。东西 向裂 缝 线上 油井 含水 上 升很快 ,且部 分井 发生暴性水 淹 ,而南 北 向侧 向井 见效缓 慢或不见 效 ,从 而导致 注水 开 发效 果较 差o。为此 ,笔者 应用油 藏
数值模 拟技术对 甘谷驿 油 田唐 8 区裂缝性 特低渗透储层 注水开 发的井 网进行 了优化设 计 。 0井
1 目前注水开发井 网存在的 问题
唐8 O井 区 目前 部署 近等 半径 的类 圆形 反九 点丛 式井 网 ,这 种 井 网形 式 是 油 田根据 实 际 地 形地 貌 特 征 ,为最 大 限度减 少 地面 建设 费 用 、 因地制 宜 、 因陋就 简制 定 出 的注水井 网形 式 ,未考 虑渗 透 率各 向异 性 油藏 中方 向性 见水 快 以及 水淹 快 的矛 盾 。注 水开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具 体 表 现为 :① 首先 见 效的 油井是 东 西 向 ,其次 为北 东一 南 向 ,而南 北 向 5 ~ 6 的油 井见 不 到 注水 效 果 。② 在 含 水 率上 升 较 快 、含 水 西 O 2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

所充填 ,使物性大 大降低。岩石中有方解石胶结 物 ,则孔隙体积 明显 减少 。孔 隙被长石 、石 英的 自生加大充填 ,并且 喉道也 因此被堵塞 。 砂岩渗透率有所 降低 ,主要表现在被绿泥石薄膜 和伊利石薄膜包裹矿
物使得少部分 的孔隙喉道被堵塞 ,减少 了孔 隙空间 ,粒间微孔 隙因此
1 岩石学特征
该 区储层 岩石中细粒长石砂岩 的含 量较多 ,各组分 的含量石英 占 总含量 的 2 1 . 8 % 左右 ,长石 的含量 占的最多 ,约 在 5 3 . 8 %,岩屑含 量 占的最少 , 约为 5 . 1 %。 其 中变 质岩岩 屑在岩 屑的成分 中 占的比重 最大 ,
溶孔 ,不发育微裂 缝。以上说 明研究 区长 6 砂岩储层 陈岩作用主要处 于晚成岩 A期 一 中成岩 A期早期 。
而显著的增加 。但 是绿 泥石薄膜包裹下 的矿 物颗粒 ,降低 了次生加大 现象的形成及其发 展空间 ,也减少了粒 间孔 隙被 碳酸盐胶结物 的沉淀 重 晶石、伊 蒙混层 、硬 石膏 、黄 铁矿 等胶 结物 。 自生 的绿泥 石薄 膜 所充填 ,从而保存 了部分的原生粒 间孔 隙。在各 类碳酸盐矿物 中,成 包裹着石英颗粒 ,使得压实作用受 到阻碍 ,总体上对于粒 间孔 隙的保 岩晚期的铁方解石 胶结 ,充填了早期 的次生 孔隙 ,溶解难 ,是储层致 存有很大 的帮 助 ;常见孔隙被方解石 及其含 铁方解石交代或者充填 , 密化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成岩 晚期在铁方解石胶结作 用下 ,储层致密化严重 。孔 隙被 自 4. 3 溶蚀作用提高了油层物性 生石英 晶体所 充填和石英的次生加大 是硅 质胶结在该区 的主要表现形 使得储层物性得 到改善的主要途径是碳酸盐胶 结物、浊沸石及碎 式 。孔 隙被浊沸 石所胶结的现象并不 发育 ,仅在局部样 品的薄 片中见 屑颗粒的溶解作用 。浊 沸石溶孔对总孔 隙的贡献 最高 ,为总孔 隙贡献 到 。由于浊沸石 易于被溶解 ,所 以它被溶 蚀后所形成的溶蚀孔 隙对 总 了3 O %左右 。其次是 岩屑、长 石的溶 孔 ,为 1 9 %。碳 酸盐 的溶解不 体的面孔率贡献很大大 。 太发育 ,贡 献率也甚微 ,晶间微孔 的贡献率则小于 1 % ,杂基微孔也 溶蚀作用 :该区主要的溶蚀作用所表 现的现象有 ,矿物碎屑 中的 同样甚微 。另外 ,上述成岩事件中形成的有机酸 ,伴 随着其运移流通 , 长石、石英等 的溶蚀 ,杂基、胶结物和 自生矿物被溶蚀 。其 中,浊沸 溶解于孔隙水中 , 使得孔 隙水 的 p H值有所下降 , 从而加快 了浊沸石 、 石和长石被溶蚀 形成次生的溶蚀孔 , 粒 间溶孔的现象最为常见 。该 区 岩屑和长石等被溶解的进程 ,次生孔隙也得 以形成 ,提高了物性 。 储层质量提高 的主要因素为该 区矿 物的溶 解作用程度 。浊沸石常延 期 解理缝被溶蚀 ,形成的粒间溶蚀孔 隙及其胶 结物溶孔大大增加 了面 孔 5 结论 率 。鄂尔多斯盆 地中新生代演化表 明,白垩 纪晚期主要 的成岩事件 : 通过对影 响研究 区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 的主要 因素分析 :压 实作 烃类生成 时常常 伴随着有机酸 的生成 ,这类 有机酸对储层溶蚀有极大 用、胶结作用是破坏储 集层物性主要 因素 ; 而粘 土薄膜的形成和溶蚀 的作用 ,极大提高 了储层质量 。 作用 , 特别是浊沸石被溶蚀所增加 的储集 空间 , 提高了储集层的物性。

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杜贵超;胡双全;石立华;魏繁荣【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5(027)001【摘要】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储层呈现出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长6储层砂岩总体处于晚成岩A期,其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影响储层物性及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可使粒间孔隙急剧减小,物性变差.主要的胶结类型为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及黏土矿物胶结,它们均使得物性进一步变差,而长石、岩屑颗粒及浊沸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改善了碎屑的孔喉结构,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是物性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总页数】7页(P51-57)【作者】杜贵超;胡双全;石立华;魏繁荣【作者单位】陕西省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省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省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省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陕西延安717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七里村油田Y73井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爱荣;孟选刚;李琪;代晓旭;王宝萍2.七里村油田郑庄区长6段储层特征及注水影响评价 [J], 谢旭强;高庭;阳晓辉3.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 [J], 王彩萍4.地质约束条件下的致密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以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长6油层组为例 [J], 汤延帅;汪洋;高建武;姜锐;赵靖舟5.七里村油田米草洼-马步塬区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 [J], 李太升;李鑫;张恒;王维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长油田子北油区长6储层特征评价

延长油田子北油区长6储层特征评价

延长油田子北油区长6储层特征评价摘要:延长油田位于陕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是一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

以东部子北油区作为研究区,对研究区长6地层油藏储层岩性、物性、电性进行研究,揭示该区域储层特征。

关键词:延长油田、低渗透、长6储层特征本文主要针对延长油田子北油区的三叠系延长组长6层进行地层分析。

根据岩性、电性和含油特征将长6油层组可划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等4个亚组,分别对四个亚层做储层岩性、物性、电性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判断该区域储层含油性。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子北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主要为一套浅灰至灰绿色长石细砂岩、中-细砂岩,碎屑颗粒约占85%,以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屑、云母和少量的重矿物。

其中长石含量为39~65%,平均为55%,以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主;石英含量20~40%,平均为25%,岩屑含量10~20%,平均为14.5%,以变质岩岩屑为主;云母含量一般为1~10%,最高可达25%。

重矿物含量0.3~1.8%,平均1.0%左右,成分主要有绿帘石、石榴石和榍石及少量的锆石、电气石,重矿物含量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

填隙物组分以胶结物为主,平均含量13%左右,成分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浊沸石,二,储层物性特征(一)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标准根据近200口取心井5000多块样品的物性分析数据,研究区延长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孔隙度最小为1%,最大可达22.9%,一般为8~16%,渗透率从小于0.01×10-3μm2到865×10-3μm2,一般为(0.1~20)×10-3μm2,按照原石油行业碎屑岩储层物性划分标准(表1),本区延长组储层多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

表1 石油行业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级标准该分级标准主要针对常规物性碎屑岩储层,对以低渗、特低渗占绝对主体的延长组储层来说,还略显粗糙,为此,以延长组储层的物性分布及孔隙结构特点为基础,将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为如下几个级别(表2):表2 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标准(二)主要含油层段的物性分布特征根据大量的岩心物性分析数据,纵向上,从长7~长2油层组,储层物性逐渐变好,长1油层组物性又变差,研究区长6含油层段,平均孔隙度一般<10%,平均渗透率<2.0×10-3μm2,渗透率中值<1.0×10-3μm2(表2)。

甘谷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10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甘谷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10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甘谷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10油层组沉积相研究X许 ,马芳侠(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通过对岩性、测井特征、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甘谷驿地区长7—长10的沉积相及其分布特征,明确了各层沉积相的变化规律。

该区长7-长10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亚相沉积,三角洲前缘在长7-长10期均有大面积沉积,三角洲平原仅在长10期于近物源的东南部发育,浅湖在长7,长8期发育,分布于远离物源的西北部。

关键词:甘谷驿地区;长7—长10油层组;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P 618.1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4—0143—03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部的甘谷驿镇,横跨延安市宝塔区与延长县两地。

从构造上来划分,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东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局部发育有因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鼻状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长10期坳陷湖盆中构造不发育[1],因此沉积相的类型及展布控制了生、储、盖的分布,尤其控制了有利储层带和生油层带的发育[2];并且在该区域,之前大多对长6及以上的油层组进行研究,而对长7-长10油层组的研究很少,因此在该区域对长7—长10油层组开展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沉积背景区域地质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从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发展阶段,发育了大型内陆湖泊。

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时期,湖盆四周发育有伊盟隆起、晋西挠褶带、渭北隆起和西缘冲断带等古陆[3],因此物源供应充沛,沉积厚度大。

盆地长轴方向呈北西—南东向,相带分布略呈环带状,因而围绕湖盆边缘发育多个内陆湖泊三角洲[4]。

本次研究区位于向湖盆东南部边缘推进的延安—延长三角洲内。

延长组是湖盆形成、发展和萎缩全过程的沉积记录[5]。

从长10期内陆湖盆开始形成,盆地基本形态已经显现,湖岸线范围北窄南宽,东西两岸两大三 结合油田水淹情况,进行了水淹层的四级划分(见表1)。

低渗透油藏水窜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X区为例

低渗透油藏水窜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X区为例
发,目前已 经 进 入 到 注 水 开 发 中 后 期,大 部 分 油 区
已经进入中 高 含 水 阶 段,水 窜 严 重,导 致 油 田 矿 场
效率低下,稳 产 局 势 严 重 [1]。因 此 以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X 区延长组长 6 油 层 组 为 例,在 地 质 特 征 基 础 上 明
确水窜机理,为低渗透油藏水窜治理提供依据。
升周期与 对 应 注 水 井 的 压 裂 规 模 (加 砂 量)或 注 水
井与对应高含水井 压 裂 加 砂 量 之 和 呈 线 性 相 关,而
油井的压裂规模对含水上升周期影响较小 [1]。压裂
的大小和井距是转注井形成水窜的另一重要因素。
2.
2.
2 沉积微相对油井水窜的影响
统计分析 X 区有 20 口 水 窜 的 油 井 分 布 在 分 流
报,
2017,(
03).
[
11] 高 敬 善,万 文 胜,郭 智 能,等 .复 杂 低 渗 透 砂
砾岩油藏水窜通道识别研究———以沙丘 5 井
区梧桐沟组油藏为例[
J].新 疆 石 油 天 然 气,
2016,(
04).
[
12] 王矗,闵 季 涛,张 宏 博,等 .致 密 油 藏 压 裂 水
平缝不稳态压力分析[
井间的有效驱替压力并明确了影响因素,为低渗油藏水窜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水窜机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981(
2020)
10-0122-03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 是 我 国 油 田 开 采 的 主 要 区 块,是
典型的低渗透性油 藏,经 过 天 然 能 量 开 发 和 注 水 开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志的最 大湖 进之 后 , 地 因河流 注入 的沉 积物 逐渐 盆
般 占2 ~ % , 均 4 1 , % 6 平 .% 由泥 质 岩 岩 屑 及 岩 浆
岩、 变质 岩岩 屑组 成. 矿 物 较少 , 量 约 占 0 8 重 含 . % 左右 , 主要 的稳 定组 分有 锆石 、 榴子石 ; 定性较 石 稳
主 , 有少量岩屑和重矿物. 含量分别为 : 另 其 长石 5 % ~7 % , 均 为 6 % , 中 钾 长 石 3 % ~ 2 3 平 2 其 6
4 % , 均为 4 . % ; 长石 1 . % ~2 . % , 8 平 27 斜 60 5 0 平 均为 1 . % . 8 9 石英 2 % ~3 % , 均 2 % 。 云母 4 3 平 7 黑 3 0 ~1 . % , 均 为 6 4 岩 屑 含 量 较 少 , .% 54 平 . %. 一
1 l L谷 驿 汕 Ⅲ k 6i『 眇 岩 分 类 【 划 r I I 划
Fi 1 The s n tne ca sfc t p o g. a dso ls iiai ma f on Ch ng e e v i fGa Gu iOi F ed a 6 r s r oro n y l il
维普资讯
第 3期
李园 园
李得成 : 甘谷驿油 田长 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 对储 层物性的影响
・ l・ 8
岩 ( 1 , 典 型 特点 是 矿 物 成 分 成 熟 度 低 , 图 )其 结
构成 熟度较 高 .
无 法 注入 . 这就 是碎 屑之 问发 生压 溶作 用 的直接 证
中图 分 类 号 : 6 8 P 1 文献标识码 : A
甘谷 驿油 田处 于鄂 尔 多 斯 盆 地东 部 的伊 陕 斜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摘要: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

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岩性油藏延长油田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大型油田之一,从开发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地质探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探油技术的进步,油田勘测开发速度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并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原油产量逐年走高,时至2003年,年产能量突破250万吨.一、延长油田的地质条件延长油田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该盆地在三叠纪晚期是大陆型湖泊,晚三叠纪中早期是该湖泊发育最盛时期,并沉积了大量的油页岩,并成为了该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岩质,为中生界石油形成与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晚三叠纪中晚期时,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湖泊外围逐渐变为河流与三角洲交界沉积,东北部斜坡上的分布形式以河控三角洲为主体。

平面上想带分布十分明显,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表现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相与半深湖泊。

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带内砂的同时发育为油气储藏提供了必然条件。

二、延长油田的储存岩层特征本区域的储藏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灰黑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为中细粒,中粒等,长6岩层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1、矿物成熟度较低。

砂岩矿物的主要成分及比例有:长石,其平均比例为44%-56%,石英22%-27%,岩屑7.0%-9.0%,黑云母5.4% 。

岩屑主要为变质岩石,火成岩石以及微量的沉积岩组成。

砂岩中重矿物质含量为0.8%,其中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稳定性较差的磷灰石、榍石、绿帘石又有稳定性较强的锆石、石榴子石等等。

缝隙填充物质以自生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品均含量在8.5%左右。

2、结构成熟度较高。

砂岩颗粒是比较均一的细颗粒,其分选性质量良好,主要粒级的比例在80%以上,平均直径在0.2到0.25毫米之间,极少数粒径能够得到0.3毫米,主要形状为次棱状,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沉积环境。

川口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

川口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

结 作用 、 交代 作 用 、 溶蚀 作用 及粘 土转 化 重结 晶作用 等 , 中对储 层 物性 和孔 隙结 构 影 响 较 大 的有 压 实 其 压 溶 作用 、 胶结 作用 和 溶蚀 作用 。
1 1 压 实压 溶 作用 .
成岩作 用 中首 先 发 生 的是 压 实 作 用 , 着 沉 积 随
8 2
有重要 贡献 。
储 层物性 变差 。另 外 , 沸石 还 可 作 为包 裹 石英 次 浊
生 加大 的方式 产 出 , 或在绿 泥石环 边之后 生长 。
压 实压溶作 用 的 总体 效 果 使 得 长 4+5和 长 6 砂 岩 的原 生孔 隙损失过 半 。
\ 早艟 期 瑰斑嚣期
斜 岩性 遮挡 , 形成 良好 的岩性 圈 闭 ; 同时 由于储 层 物
性 差 , 均质 性 强 , 油性 变 化也 较 大 。 非 含 在 储层 形成 过 程 中 , 积 作 用 奠 定 了砂 岩 碎 屑 沉 矿 物成 分和 结构 的基 础 , 岩 作 用 则 推 动 了砂 岩 矿 成 物 成分 和结 构 的变化 。分析 储层 的成岩作 用 及孔 隙 演 化 , 认识 了解 储 层 物 性 、 藏 特性 、 水 分 布 及 对 油 油
和 小孔 一微 细喉 型 孔 隙为 主 , 层成 为 特低一 超 低孔 隙度 、 储 特低 一 超低 渗 透率储 层 。
关 键词 : 叠 系延 长组 ; 三 储层 ; 岩作 用 ; 隙演 化 ; 隙结构 成 孔 孔 中图分 类 号 : 5 1 R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6 2 2 1 ) 10 8 - 10 - X(0 0 0 -0 1 4 0 0
裂肇 。薄片观察表明 , 口油田长 4+ 川 5和长 6储层

甘谷驿油田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甘谷驿油田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相 沉积亚相 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三 洲 沉 积微相 分 布
分流河道 长6砂岩 组发育 平原 分流河 天然堤、 道间 决口扇、 分流问湾
水下 分流河道 前缘 水下 分流
水下分流河道
缓 慢 沉 降 , 成 了 一 个 巨 大 的 淡 水 一 半 咸 水 内 陆 湖 形 盆 。 绕 湖 盆 北 部 、 部 和 东 南 部 边 缘 发 育 多 个 内 陆 围 东
洲 前缘 的水 下分流 河道 是主要 油 气富积 的场所 。
关 键 词 : 尔 多 斯 盆 地 ;甘 谷 驿 油 田 北 区 ; 6油 层 组 ; 积 微 相 ; 积 体 系 鄂 长 沉 沉
甘 谷 驿 油 田地 处 陕 西 省 延 安 市 东 部 甘 谷 驿 镇 , 横 跨 延 安 市 、 长 县 两 地 。 构 造 上 位 于 陕 北 斜 坡 中 延 部 , 鄂 尔多斯 盆地 内部构 造活 动最弱 的单元 , 裂 是 断 褶 皱 均 不 发 育 , 层 十 分 平 缓 , 角 不 到 1度 。 三 叠 地 倾 系 上 统 延 长 组 的 长 6油 层 为 该 区 主 产 层 之 一 。 延 长 组 油 层 组 的 总 体 特 征 为 低 孔 、 渗 , 体 的 发 育 相 带 低 砂 和 次 生 孑 隙 发 育 的 成 岩 相 带 是 决 定 优 质 储 层 分 布 的 L 关 键 条 件 , 就 使 得 对 沉 积 微 相 及 有 利 砂 体 展 布 的 这 研 究成为 首要 问题 。 1 沉 积 背 景 上 三 叠 统 延 长 组 沉 积 时 期 , 尔 多 斯 地 块 整 体 鄂
前三角洲
前三角洲泥
长6砂岩组发 . 育
本 区 长 6油 层 储 层 以 细 粒 长 石 砂 岩 为 主 , 量 少 中 一 细 粒 长 石 砂 岩 。 岩 长 石 风 化 程 度 深 , 粒 分 选 砂 颗 中 等 一 好 , 度 为 次 棱 角 一 次 圆 状 , 结 类 型 以 薄 圆 胶 膜 、 隙 、 触 ( 嵌 、 生 ) 合 胶 结 为 主 , 为 孔 隙 孔 接 压 再 复 次 接 触 式 , 粒 呈 点 一 线 接 触 , 粒 支 撑 。砂 岩 成 分 颗 颗

于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于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匀型 )为 主 。 储 层 孔 隙 结 构 可 划 分 为4 类 型 ,其 中 中一小 孔 细喉 型 为优 质 储 层 。 影响 储 层 孔 隙 结构 特 征 的 因素 主 要 为沉 积 微 相 和 成 岩 种
作 用 关键词 长4 +5 长 6 层 储 孔隙 喉道 孔 隙结 构
( 1)。 表
丑 -
整一 - j- l

_
_ _
_ 一

图1长4 5 + 、长6 储层储 集空间类型
■ ■
图2 残余 粒 间孔 ( 1 7长6)图3 浊 沸 石 溶蚀 ( 11长6) 唐 5 唐 2
南Hale Waihona Puke 曩 种 技 2 1年第 z 02 3
学 术 研 讨
甘谷驿油 田唐1 7 5 井区长4 5 + 、长6 特低渗 储层 孔 隙结构特征及其影 响 因素分析
康 丽 芳① 蔡
①长安 大学地球科学 与资源学院
明 ① 王 振 国②
7 0 5 西 安 ;② 中 国石 油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10 4
23 毛 管 压 力 曲 线 类 型及 孔 隙 结 构 分 类 .
1 孔 隙类 型 及 其 组 合
偏光镜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 、铸体薄片的观察以及扫描 电镜 分析 表明 ,甘 谷驿 地区唐 17 区长4 5 5井 + 、长6 储层 的孔 隙 中残余粒 间孔 占 主导地位 , 为4 %,是砂质沉积物在埋藏成岩过程 中原生粒间孔 隙 约 6 被 填隙物 部分 充填 改造 后形成 的一 类孔 隙 , 隙 直径 一般 为1 ~ 孔 ( ) 7g 0 m,各个 目的层 段 中均较发 育 ,但分 布不一 ,具有 强烈的非均 质 性 。其次 为各种溶蚀孔隙 ,包括溶蚀粒间孔 、溶蚀粒内孔 及溶蚀填隙 物 内孔隙 等 ,合计约4 % 3 左右 ,可溶解 成分 主要为浊沸石 、长石 、各 种岩屑杂基及碳酸盐胶结物 。研究区砂岩储集层的孔隙组合类型主要 有 残余 粒 间孔 型 、粒 间孔一 溶蚀 孔 型 、溶蚀 孔一 微孔 型 、及 复合 孔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李爱荣;王维喜;武富礼;赵靖舟;张惠【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3(000)005【摘要】延安三角洲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该三角洲之上发育多个油藏,主力产油层为长4+5和长6。

根据沉积相带、储盖条件和距油源距离等差异,建立了不同的油气聚集模式。

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河道主砂体的叠置发育区为油气主运移通道,油气可以远距离地垂向、侧向运移。

根据油藏距油源的相对位置和油气的聚集能力,油藏可分为近源聚集区、近源逸散区和远源聚集区3种。

近源聚集区和远源聚集区由于油气运移或遮挡条件有利,具有较好的油气富集条件;近源逸散区尽管距油源最近,但由于油气具有向构造高部位运移的特点,油气聚集的能力有限,往往仅具备油气运移通道的功能。

综合油气运移通道的优劣与油藏所处区带位置的不同,将延安三角洲油气聚集模式分为主运移通道近源聚集、主运移通道远源聚集、次运移通道近源聚集、次运移通道远源聚集、近源逸散5种模式。

【总页数】5页(P667-671)【作者】李爱荣;王维喜;武富礼;赵靖舟;张惠【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0;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4+5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刘强2.鄂尔多斯盆地劳山油田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J], 白奋飞;周凯;于波;赵倩;贾朋涛3.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J], 陈全红;李可永;张道锋;金栓联;郭艳琴;庞军刚;袁珍4.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油田长4+5、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魏延平;张鸣5.杏河-侯市-王窑地区长6油层组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J], 郑海妮;龚福华;程启贵;刘小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陕 西省 地 矿 局 第 三地 质 队 , 宝鸡 7 10 }2 23 0 .长安 大 学 资源 学 院 ,西安 705 1 0 4)
摘 要 : 通过 露 头、岩芯 裂缝描述及 应用古地 磁裂缝检 测方 法,长 6储 层裂 缝 主要 以 E 为主 ,次为 S 向;在最 大主应力方 向为 NE 0的应力场 背景 下, 外力诱 使 W N 8。 东西 向裂缝优 先开启和连 通 ,油井 受效 明显 ,含 水上升快且 易产 生水淹 ,近南北 向 裂缝处 于挤压 闭合状况 ,裂缝孤 立 、连通 性差 ,油井见效缓 慢。
关 键 词 :储 层 裂缝 ;注水 开发 ;延 长组 ;甘 谷驿油 田采油厂 中图分类 号 :P 1 . 3 . 68102 文献标识 码 :B
特低 渗碎 屑岩储层 往往不 同程度发育 裂缝 ,成 为有效储 集空 间和主要渗 流通道 ,控 制着
油气藏 的渗流 系统 ,对 这类油 气藏的勘探 开发具有 十分重要 的影 响L 。甘 谷驿采 油 厂位 于 1 卅] 鄂尔 多斯 盆地东 北缘 ,三叠系延 长 组长 6油 层组 为 主力产 油层 ,储 层 渗透 率 介 于 0 3 1 2 . ~ .
了裂缝调 研 。
裂 缝在 地表大 面积 内发 育 ,裂缝 方 向主要 以 E 、S 向为主 ,次 为 NE及 NW 向裂缝 , 布 规 则 、延 伸 较 远 、间 距 较 宽 、产 状 较 稳 定 等 特 点 ,S 向 裂 缝 W N
收 稿 日期 :Z l —O 一 O OO 4 6
另外 ,从岩心物性分析结果推断,唐 1 1 2 井从 55 9 约 6 I 3 ̄5 9 0T井段裂缝发育,测试渗 I
透率普 遍大 于 1 X1一 0 0 m。 ,同理 ,唐 13 、唐 8 1井 6井长 4 、长 6油层 发 育 裂缝 ,裂 缝 +5
发育段岩心物性分析孔隙度与储层平均孔隙度相近,但渗透率分析值高出 2 个数量级。 ~3 渗透率分析值异常段与岩心观察相一致。 临 区川 口油 田对 长 6油层共取 2 块含 裂缝 的岩芯用 于岩心 裂缝古 地磁 定 向 。结果 表 明 : 3
作者简介:李莹 ,男,4 2岁 ,工程 师,主要从事 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工作。 项 目来 源 :博 士后 基 金 “ 尔 多斯 盆 地 南部 延 长 组 特低 渗 储 层 精细 评 价 及地 质 模 型 研究 (0 7 40 8 ) 联 合 资 助 鄂 2 00 24 9 ” ①付 国 民 、谢 广成 .甘 谷 驿 油 田唐 8 井 区 油藏 精 细描 述 及 注水 开 发对 策 研 究 甘谷 驿 油 田科 研 报告 。 0 ② 岳 乐 平 .川 口油 田储 层 裂缝 研 究 西北 大 学 研究 报 告 ,20 0 4年 。
×1一 T ,孔 喉细小且 连通性较 差 ,为典型 的特 低渗储层①。近 年来研 究 表 明 :延 长组 长 6 0 I。 l
油 层组特低 渗透储 层不 同程度 的发育天然 裂缝 ,在 注水开发 动态 中反 应 明显 ,并严重 影 响开
发效 果① ②,本 文通过 露头 、岩芯 、多尺度 裂 缝描 述及 应用 古 地磁 裂缝 检 测 方法 、并 结 合 注
mm范 围 内 。
2 岩 心 裂缝 分 布 特 征
对 甘 谷 驿 油 田 唐 17井 区 及 临 区 ,唐 5
图 l 露 头裂缝特 征 ( 董家河, ) 长6
F g 1 A a h wi g t e i. m p s o n h
o tr p e r cu e u co p d fa t rs
水开 发动态 分析 ,对储层 裂缝特征及 其注水 开发影 响进行系统研 究 ,为该类油 田高效 注水 开
发提 供依据 。
露头 裂 缝 发育 特 征
鄂 尔多斯 盆地长 6储层 在延 长县 延河 剖面 董家 河段 出露 较好 ( 1 ,其构 造 变 形 强度 图 )
及 其层 位与甘 谷驿油 田具有 可 比性 ,在裂缝 观测 中主要选 择长 6油层水下 分流河 道砂 体进行
磅 似鹭
第2卷 8 第1 期 GEOLOGY 0F S HAANXI 21年6 00 月
文章 编 号 :1 0 - 6 9 ( 0 0 O 一 O 6 — 0 01 96 2 i) 1 o2 5
甘 谷驿 油 田采 油厂延 长组 长 6油层组储 层 裂缝 研究
李 莹 ,付 国民
第 1 期
李莹等 :甘谷驿油 田采油厂延长组长 6 油层组储层裂缝研究
6 3
延伸 短 ,分 布不 平 整 ,多数 终 止 于 E 向 裂 W 缝 。E 向裂 缝 面平直光 滑 ,裂 缝延 伸 多大 于 W 5I,裂缝 间距 0 2 . 不等 ,缝宽 0 5 I T .~O 5m . ~ 2c m,裂 缝 中 一 般 无 矿 物 充 填 ,主 要 为 剪 切 缝 。NE及 Nw 向裂 缝 发育 不 均 ,规模 较 小 , 多为 张裂 缝 ,裂缝 面不平 整 ,延 伸长度 一般不 超 过 6 m,裂 缝 宽 度 主 要 分 布 在 0 1 03 0c . ~ .
11 2 、唐 13 1 井长 6 油层段岩心发现垂直或高 角度裂 缝 3条 ,裂缝密 度为 0 09条/ 岩芯 .7 m。
上 的裂 缝长度 多数 为小于 0 5m 的较 小 规模 的 裂缝 ,产 状 以高 角度 斜 缝 或垂 直 缝 为 主 ,倾 . 角 大于 7。 0的裂缝 占裂缝 总数 的 8 . 。据 观察 ,裂缝多 数在岩性 自然状 态下 能够 张开 ,无 15 次生矿 物充填 ,缝面平 直 ,含 油迹 。从裂缝 发育 的岩心来 看 ,裂缝 主要在 砂岩 中存在 。裂缝 多数 以单 条裂缝 形式 出现 。
裂缝 主要 方位 为近 E 向 ,还存 在少量 的 S 向天然裂 缝 ] ( 2 。 W N 州1 ② 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