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初探

盛康黄岗中心小学曾元华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设计和运用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缺乏弹性,偏重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了学生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影响了他们自主地、快乐活泼地发展。要想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改革作业设计就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开放性作业能够摒弃目前课外作业中的种种弊端。它主张主体的参与,空间的开放,形式的多样,层次的多元,做到因人而异与因材施作业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能动地创造性的作业过程中,个性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和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自从参加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以来,我从提高作业的效能入手,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开放性的尝试,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灵活新颖,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长久。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亦是如此。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情感变化大,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因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首先考虑到客体条件,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适应少儿心理,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口味”。教师要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书面作业加以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灵活新颖、富有情趣的作业。如:讲故事、画画、表演、调查、做游戏、编儿歌、办手抄报等,使学生一见作业,就能吊起胃口,跃跃欲试,从而不断吸引他们,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基础,我们便可融入一些综合性强一点的作业,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背一背、写一写等形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样的作业,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有可供深入探索的发展区,又能让他们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香甜可口的果子,而且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因而他们易于完成,乐于完成。(二)分层安排,体现自主性

歌德曾经说过:“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千个人之中很难找到两个人思想感情上完全协调的。”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书写等等,这样必然导致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慢之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作业的梯度,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做题,使他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作业的形式

(1)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多梯级的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自主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如:学完了《祖先的摇篮》一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设计以下几种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①读一读:把诗歌读给父母听,让家长评一评你读得怎样。②认一认:认读本文生字词。③写一写:书写本文3个生字。④说一说:怎样使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⑤编一编:天然博物馆的一个场景。

误,我让他们再抄2—3遍。这样,学生主动作业的积极性被调动,大家都争取少抄或不抄,作业的态度更端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另外,在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例如:和父母分角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次小制作等。

以上这些自主性作业的设计,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作业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

(三)注重实践性,强化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我们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灵活地学语文、用语文。而实践性作业作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能促进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让儿童情、知、智、能均获得同步主动地发展。

1、以“动口”为主的实践性作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惟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表述性的作业无疑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创造是表述性作业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读一读;叙事性较强的,可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对于故事情节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

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也可与父母一起演一演;还可在节假日建议学生走出校园,和同学做一些社会调查,将了解到的情况在班上交流、讨论,开汇报会或辩论会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说话、朗读等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了口语表述能力及交际能力。

3、以“动手”为主的实践性作业,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探索意识。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各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课内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象,培养了创新意识。

①画画: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内容,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为形象,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情境,从而使课文和画面互补,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服务于语言训练。例如:教学《颐和园》后,我让学生画游览路线图,这样既可以巩固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②做一做。在教学作文《画自己,真有趣》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写作难度,写作前,我先做了个游戏: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将铅画纸覆盖在自己的脸上,用蜡笔勾勒出自己的面容,评比谁的自画像画得最好。叫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台上同学的表现及台下同学的反映,注意场面的描写。这样的作文辅导课,因为学生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有真情实感,减轻了学生作文的恐惧感。

(四)拓展思维,加强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语文教材,它本身只能是将学生引向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一条通道。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向这一宝库延伸,善于利用教科书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设计作业,促使学生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