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建设探讨

合集下载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中国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基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水文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1. 生态系统被破坏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土地、森林和湿地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水位产生明显变化。

长江水位升高,影响了附近的村庄、城市和湖泊,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水位变化也会导致水生物种群的变化,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水质受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带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水质造成了不利影响。

建设期间,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入长江,导致了长江水质恶化。

同时,人类活动和建设施工也会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二.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问题解决方案1. 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必须开展绿色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修复工程。

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调节气候,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构筑生态走廊采取创建生态走廊的方式,可以将绿色通道延伸出去,形成生态连通通道,有效地解决了生态问题,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协调与互补。

3. 控制发展规模为了减少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建设规模,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限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规模,以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

4. 促进科研创新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促进科研创新是必要的。

应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市。

结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严格保护。

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论文

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论文

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论文一、三峡库区消落带概况水库消落带,即水库的水位涨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水库淹没土地露出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了使三峡水库长期保持大部分有效库容,水库采取了“蓄清排浑”的运行方案,即在每年汛期(6~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将水库水位降至145米,并开闸放水排沙,而在汛期后(10月)开始蓄水,将水位升至最高175米,以拦蓄清水发挥水库效益。

这样,在库区两岸就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米、面积近437~446平方千米的巨大消落带。

这一巨大消落带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在的26个库区区县,其中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面积约306.28平方千米,岸线长达4 881.3千米。

二、三峡库区消落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污染三峡库区消落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奉节、巫山等三峡核心景区内的消落带,由于库岸坡度较陡,且多为沙岩,夏季水位下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基本能够随水流走,总体危害不大,主要影响是降低了旅游区的景观效果。

另一类则是三峡景区外的其余区县,由于消落带坡度小,地势较为平坦,且多为泥质库岸,环境污染主要存在于这一区域,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库区人口密集,水库两岸人类活动频繁,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废水等,经过消落带直接进入水库污染水体。

更为严重的是,在夏季水位下降后,残留在消落带上的垃圾、杂草和低洼地积蓄的污水等,不仅破坏景观,而且在高温下极易产生恶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等。

二是三峡水库冬、夏两季年年蓄退水位,头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成为第二年水库水质污染物,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三是消落带植被的消失,使三峡库区失去了一道保护屏障。

消落带形成之前,生长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物,特别是对来自农业方面的面源污染起到了一定的拦截和过滤作用。

而消落带形成后,这些功能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消落带,经滞留积累和转化进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和运行,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水库蓄水后,一些环境问题如滑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能够改善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

在水库蓄水后,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了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在一些易发生滑坡和土壤侵蚀的地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植被的种植和修复,加强了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土地的流失和侵蚀,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三峡库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水库蓄水后,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和管理好当地的水资源,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对水库周边的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环境。

再次,政府加大了对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在水库蓄水后,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排放监测和管理,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水库蓄水后,政府加强了对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意识,增强了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总之,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测和管理,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万里长江。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文明,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改善河道的航运状况和防洪能力,我国在1994年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除了对河道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担忧。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形态,使得久经沧桑的长江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峡大坝的高度为185米,坝面宽度为185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建筑之一。

它可以调节长江的水位,提供可靠的水管理和抗洪能力。

此外,三峡枢纽的建设还有助于改善长江的航运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些改变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长江作为交通大动脉的地位。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也给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水下捕鱼行业。

由于长江水位的改变,许多渔民失去了捕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生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由于水下捕鱼是长江流域地区的重要经济活动,这也导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河道水位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繁殖和迁徙,可能导致某些鱼种濒临灭绝。

这对于维持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除了水下捕鱼行业,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还对河段地质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巨大的水库压力和水位变化可能导致土壤和岩石的溶解和滑坡,增加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水库蓄水会改变水质和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然而,尽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首先,为了减轻长江三峡工程对水下捕鱼行业的影响,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培训和转业。

通过培训渔民新的技能,帮助他们从事其他职业,保障了他们的生计。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渔业资源保护政策,限制了捕捞量和鱼种的保护期。

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水库蓄水以后,原库区城乡往水位线上面迁移, 这是一个对库区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的开发 工程, 它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 建等各行各业的大规模建设工程, 必然严重 地破坏库区植被和地表,造成土壤侵蚀和水体 污染;
水库蓄水后被淹没的大面积农田、林地会释 放出大量营养物质,作为水库内源污染水体; 库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等点源污染尚未得 到全面和有效控制; 面源污染(包括农村、农 业、畜牧业、养殖业) 仍很严重, 这一切均会 影响库区水环境质量。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
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总称。—人 类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今国际上非常重视: 绿色、环保、低碳、减排将成就世界新的话 语权→掌握新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全球竞争 主导权→谋求大国地位的新起点。
可持续发展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共生、协同 进化和发展。
要求人类: a.在空间上应遵守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
一、三峡库区生态修复
(一) 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水质恢流水位上 升,水文情况发生变化, 建库前干流流速通 常为2-3米/秒,多数支流平均流速在0.5米/ 秒以上,蓄水后回水区水流流速不超过0.1-
0.5 米/秒, 支流回水区平均流速在0.01米/秒以下, 这些水力条件的改变, 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 扩散和混合, 容易引起局部水体的营养富集,
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应筛选投资较小, 管 理方便, 运行费用低的工艺。
成都凤凰二沟水处理人工湿地
云南省江川县渔村大河水处理人工湿地
永定河水末端处理人工湿地
(4)健全环境菅理机制, 强化环境管理能力 强化环境监督执法, 扭转有法不依和执法
不严情况;理顺环境管理体制, 创新环境管 理机制; 建立高规格的三峡库区及其上下游 的环境管理协调部门,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 制, 协调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环境基础设 施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信息化建设, 加强环境监察和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

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峡工程自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

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

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生态修复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但可 能面临居民参与度低的问题,需要加 强宣传和引导。
长期监测与评估
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和影响评估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水质改善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可以增强库区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 库区的水质,为下游地区提供清洁的水资 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结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措施,保护库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 衡。
详细描述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了解库区生物多 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加强生态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
度。
03
CATALOGUE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和引导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的方向和进程。
强化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的效果进行定期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
1 2
鼓励科技创新
加大对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 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
生态屏障建设的必要性
01
保护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屏障是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维护区域
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02
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屏障建设有利于推动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作为生态敏感区域的三峡库区,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因为三峡库区发生截流问题,使三峡库区的沿江两岸被淹没,导致林业生态系统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三峡库区生活环境与状态产生严重的影响。

重庆市政府、库区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问题,针对三峡库区的现状制定了相对应的政策,提高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以重庆涪陵区为例,综合分析三峡库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建议引言:我国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规模移民与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深受相关部门重视。

三峡工程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影响了重庆市三峡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三峡库区林业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三峡库区正常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我国迈向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对此,重庆市委针对相关部门提供的专题资料,全面研究分析。

根据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的资料,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步伐。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开始注重环境治理问题。

从根本上找到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合理化、科学化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我国现在的整体生态环境仍存在治理效果不彻底的问题,仍有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甚至还有洪涝和干旱的灾害问题[1]。

这些问题导致生态建设治理工作进展困难。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平稳健康,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所以,只有拥有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才能够更好促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中林业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稳定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

林业资源的作用具有多样性,例如,滋养水源、固沙防风和减少水土流失。

所以,生态环境的保障就是有效建设林业生态环境。

现在的林业资源大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区,所以出现了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现状。

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考和 借 鉴 。


词 : 态补 偿 ;可持 续发 展 ; 偿 机 制 ; 峡 工 程 生 补 三 文献标志码 : A
中 图法 分 类 号 : 1 X7
长江三 峡库 区是具有水 源 涵养 、 土壤 保持 、 生物多 样性 保护和 洪水调 蓄等 4类 主导生 态功 能的重要 生态
功 能 区 , 峡工程 生态 屏 障 区建 设是 三 峡 工程 后 续工 三 作 规划 的重 要 内容 , 是 目前 长 关注 。 因此 , 须 本文 重点探讨 三 峡工程生 态屏 障区 建设 的 生态 补 偿机 制 和 方式 , 以
原则 、 分类 解决 的原 则 、 公平 合 理 的 原则 、 府 主导 的 政
原 则 , 强调 公 众 参 与 和 动 员 , 立 区 域 合 作 机 制 并 建
关 实践 经 验 , 建立 三 峡 工 程 生 态屏 障 区建 设 生 态 补偿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机 制 的 角度 , 讨 并提 出三峡 工 程 生 态 从 探 屏 障 区建 设 生 态 补偿 的 理念 , 坚持 变 主要 以 内化 外 部 不 经 济 责 任 的 生 态 补偿 机 制 为 内化 外 部 不 经 济 与 激 应 励 外部 经济 相 结 合 的 生 态补 偿 机 制 , 重 生 态保 护 的 可 持 续性 , 生 态补 偿 可 实行 短 期 货 币补偿 、 老 保 险 补 注 其 养 助 、 业教 育 与技 能 培 训 、 业 项 目扶 持 等 有机 结合 的 多维 长 效 生 态补 偿 方 式 , 职 产 以期 为今 后 的 生 态建 设提 供 参
偿 应 遵 循 有 利 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原 则 、 权 利 相 统 一 的 责
屏 障区建设 涉及 战线 长 、 布地 域 广 、 口数 量 大 , 分 人 且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
总结词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展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如何推进绿色重发挥库区地理优势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例如,建设了沿江高速公路、铁 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推广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 色出行方式。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对库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促进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 费中的占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0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对 策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污染排 放。
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染排放。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绿色低 碳发展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居 民生活质量。
强化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建设行为,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气候条件优越
三峡库区气候属于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有利于生物 多样性。
生态系统重要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 态屏障,对维护全国生态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库区周边工业废水、农业 污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 致水质严重污染,影响生 态系统健康。
植被破坏
库区建设过程中大量砍伐 森林、填埋湿地和破坏植 被,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学部: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论文编号: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1.三峡库区概况 (3)1.1自然地理概况 (3)1.1.1地形 (3)1.1.2水文状况 (3)1.1.3气候状况 (3)1.1.4土壤 (3)1.2三峡建设现状 (4)2.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库区生太环境的影响 (4)2.1三峡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2三峡对地貌环境的影响 (5)2.3三峡对水环境的影响 (5)2.4三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6)2.5三峡对生物的影响 (7)2.5.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7)2.5.2对库区周围陆地生物的影响 (7)2.6对库区人文环境的影响 (8)2.6.1环境污染 (8)2.6.2三峡移民及库区贫困问题 (9)2.6.3小水库问题 (9)2.6.4文物古迹问题 (9)3.预防及治理措施 (10)3.1工程措施方面 (10)3.1.1 采用“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10)3.1.2 建立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库区动植物资源 (10)3.1.3 国家应投资发展培育新型库区水生生物 (11)3.2生物措施方面 (11)3.2.1生态经济林建设 (11)3.2.2实施“生物工程”、“天保”和“退耕还林还草”三结合的措施 (11)3.2.3小流域综合治理 (11)3.3管理措施方面 (12)3.3.1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 (12)3.3.2尽快出台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 (12)3.3.3加快三峡水库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步伐 (12)3.3.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2)3.3.5推进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英文摘要、关键字 (15)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摘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地区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及人为干扰综合作用的结果,库区沿江各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敏感单元。

加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加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维普资讯
调研专栏
重庆 经济 2 0 5 0 6・
力 三库 环保 禾 态 设 路 与 施 口 峡 区境护生建 的径措 强 0
口重庆 市发展 和改革委 员会课题 组
三峡 库 区生态 环境 直接 关 系着 库 区乃 至重庆 市 经济 社 会 可持 续 发 展 , 接 影 响着 三 峡 工程 长 直 期安 全运 行 、 功能发 挥 和长 江流 域生 态 安全 。 未来 五 年是 库 区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关 口时 期 , 济快 速 经 发展 特别 是产 业培 育 和城镇 化 进程 对库 区生 态环
境状 况有所 好转 。 ( ) 污 染 防治 能 力逐 步 提 高 , 环 境质 量 一 水 水
总体 保持稳 定
到 20 0 5年底 , 已基 本完 成 了库 区二期 地质 灾 害 防治 任务 , 纳入 规划 的 1 1 ( ) 质灾 害 对 4 2处 段 地 点实 施 了防 治 , 中治 理崩 滑体 12处 , 其 4 搬迁 避 让
20 年 Leabharlann 06 月开工实施 , 各项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
进。
二 、 峡库 区环 境 保 护 和 生 态 建 设面 临 的主 三
要 问题
染治理工作, 部分流动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 9 五 是加强三峡水库水域漂浮物清理工作 , 保证 了航
运 畅通 和水 环 境 安 全 。0 5年 底 , 江 、 陵 江 、 20 长 嘉
点。
多, 执法监管能力不足等原 因, 库区主要污染物特 别 是 工 业 污染 物 排 放 总 量仍 保 持 上 升 趋 势 。0 4 20 年 库 区 C D的排 放 总量 、 业废 水 排放 量 和工 业 O 工
固 体 废 物 排 放 量 分 别 比 19 9 7年 增 加 了 1% 、 6 9 % 和 2% , 区环 境 污染 加 重 的 趋势 将 不 可避 5 3 库

三峡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峡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源 的治理
•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采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 总量与浓度的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过 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国家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推行 清洁生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库区, 以防新的污染。同时,还可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 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果,严格其目标考 核。其次,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库区的面源污染主要源 于农药、化肥和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的40%。控 制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的 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
三峡水污染问题排在首位
• 2010年12月,国家环境保 护部等六部委发布的消息 称,目前三峡沿江重污染 行业水环境风险防范问题 突出,资源开发性污染已 经直接威胁到饮用水安全。 • 环保部门的统计显示, 2004年至2009年,三峡库 区发生“水华”84次,覆 盖库区21条一级支流。局 地特征性污染问题突出, 成为水质保障的重要风险
秭归的一处地质灾害警示牌
三峡蓄水后地质灾害增多威胁1/4人口
• 2008年11月23日,与郭家坝镇隔河相望的屈原镇发生 4.1级地震,这是已知三峡蓄水后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 次。“那天下午我在家里面,突然之间房子摇得特别厉 害,我赶紧跑到了屋外。前几年这里也大大小小发生过 一些地震,不过没有这次那么厉害,我家的墙上都出现 了几条裂缝,最宽的地方可以塞下一个手指。”家住屈 原镇桂林村的向秀英回忆道。 • 2010年7月15日晚12时,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 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 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 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 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三峡库区是我国近年来建设的重大工程,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对策。

首先,加强生态保护。

三峡库区的生态系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基石,必须加强其保护。

一方面,要保护和修复库区的植被,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保护稀有濒危物种和特有生物。

另一方面,严禁乱捕滥猎和非法采伐,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保持生物多样性。

其次,改善水质状况。

三峡库区的水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受到威胁,为了保护水质,需要加强废水和污水的处理。

建立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对污水和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减少水体污染。

同时,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第三,加强生态修复与规划。

三峡库区的库水位上升后,导致大量土地被淹没,为了减少淤积和沉积物对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绿化工程,加快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提高水土流失防治能力。

同时,应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库区的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保持库区生态的稳定。

第四,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但常规水电依赖于水库水位,可能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和建立管理体系。

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需要依靠科学数据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因此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对库区的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形成管用、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水质状况,加强生态修复与规划,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环境监测和建立管理体系。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环境保护对策,才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基于社区参与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基于社区参与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容也 知 之 甚 少 。
文章从社 区参与 改善库 区生态环境 ,构建 人
与 鸯然和 谐社 会 的视 角出发 ,以三 峡库 区腹 心 万州作 为研 究对 象 把 森林 资源管护 与社 J的原则 ,全区确立 了沿城市规划 区外 围建
街道和4 国有林场 。 万州 区是重庆 市率 个 而 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的6 个区县之一 。 按照 因地制宜 、 统筹规划 ,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分蓄 积 4 54 万 i 占活立 木 总 蓄 积 的 9 . 5 .7 T , I 5 9 %。有 陆 生 野 生 植 物 1 4 2 2种 、野 生 动 物 15 种 。林业在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和推进 25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1万州 区林业 发展 概况
目前万 州 区主 要 实施 了三 大 林 业 重 点 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 三 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其天然林资 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为 :5 2个镇 ( 、 乡)
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熊霞 张林湖
0 重庆三峡 学院数计院 4040 0
放林权证给他们 。前三年要求农户对所负 责的退耕还林土地进行管理 、 维护 , 比如除 草之类 ,之后几年就 没有 明确的要求及操 作细则。 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林农得到 重视的力度还不够 ,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严 重下降。 与此 同时 , 因为部分人认为种粮食 所 获得利益要 多些 ,所以有少数人拒绝退 耕 还林 。而 参与退耕的绝大多数林农对退 耕 还林补 助政策没有 多大反映 ,他们对 国 家关于退耕还林的政策以及生态环 保等 内
设风景林带、沿长江两 岸建设库周生态林 带、 沿交通干线两旁建设水土保持林带、 沿 区界周 围建设绿色屏障林带的 “ 四沿 四带 程 使碉寿命 ,造 福 子孙 后 代,实现 生态 、社 ” 的发展思路 , 并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 重 会 - 济的综 合 可持续 发展 提 出对 策。 一 经 点沿长江两岸、公路沿 线和在水土流失严 重的区域全面实施退耕还林 ,全 力打造三 三 峡库 区 ;生 态建 设 ;可持 续 发展 ;社 区 峡库区绿色生态屏障 。至于 三峡水库周边 参与 j 绿化带建设工程是 经国务院批准 ,在重庆 ; 市和湖北 省实施的一项库区造林绿化和基 本农田建设工程。万州区是重庆市 2 个项 2 04 05 近年来 ,生态经济以每年 8 ~2%的 目区县之一。从 20 年项 目启动到 2 0 年 % 5 速率迅速发展 ,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 t 底 , 库周造林绿化在太 白岩 、 牌楼、 高笋塘 、 的新趋势。发展生态经济的 目标是追求经 龙都、钟鼓楼、百安坝 、五桥、陈家坝 、高 济 目的的生态 、 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 要保 峰、武陵、 甘宁、滚渡、 龙沙 、 大周、小周 、 新 证这一 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 , 必须推行 熊家、新 乡、 田、太龙、长坪、溪 口、燕 社 区参与的生态建设活动 。毕竟社区是森 山、黄柏等 2 个镇 乡、街道实施 ,共完成 3 林经营管理的主体 ,对于保护生态资源与 退耕绿化 60 0 、荒山绿化 70 亩 、封 00 亩 00 环境 , 实现生态 、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存起后启动实施 天 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 、保护母亲河 绿色工 程、 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等 , 现以 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例 ,万州区国有林场共 有 11 6 名在职职工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 70 0 多名护林 员, 其中 11 6 名专职护林 员及 50 0 多名兼职护林 员。 万州 区划为天保的总 面积为 8 万亩 , 8 只有近 5 万亩的林农个体 7 林划入天保林 , 除了林农个人所有, 可以得 到全部的补偿性支出外 ,对于国有林或者 集体林 , 主要采用聘请护林员的管理方式 , 其受益对象就只有护林员, 对于林农而言 , 不仅失去 了对森林 资源 的经营利 用权利 , 而且还享受不到补助,出现 了缺乏森林经 营主体 ( 林农 )参与的现象 。 2 2农户参 与积极性 低 . 中国农民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 ,在森 林资源效益补偿制度安排方面也处于弱势。 通过此次对万州区龙宝龙沙镇的调研 , 了解 到他们从 20 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由政 03 府发放树苗 ( 以柏树为主 ) ,农户种植 ,按 25 4 元/亩 ・ 年补贴给农户 , 暂时补 8 , 年 发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标题】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作者】罗沙沙【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治理对策水土流失【指导老师】曹团武【专业】化学【正文】1前言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提高防洪能力,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7500万人口和600万hm2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820万KW ,年发电量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提供清洁能源。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将淹没耕地27820hm2 ,动迁人口1.3万,会加剧库区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部分文物古迹和三峡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将对库区生态与环境带来影响[1]。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三峡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移民安置、水质保护、物种保护、环境地质保护及施工区环境保护。

真正做到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对人类尽管有如此多的贡献,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它对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扰,比如关于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地质危害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人类迫在眉睫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1.1选题背景及意义三峡水利工程举世瞩目,效益巨大,意义深远。

不仅可以消除长江中下游洪患,提供大量电力,还可增加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但是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土地过垦的丘陵山区。

三峡库区范围划分是以三峡工程“180m”方案为标准,东起湖北宜昌,西迄重庆市江津市,包括湖北4县,重庆16区、市、县,共20个县、市,面积为5.57万km2;到2003年底人口约为1800万;人均幅员面积0.34 hm2,人均耕地0.06hm2[2]。

长江三峡建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江三峡建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江三峡建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章绪论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近代建设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项重大工程,其建设不仅提升了中国的水利和能源发展水平,也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长江三峡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对长江三峡建设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章环境保护2.1 水生态环境保护长江三峡建设对流域内的水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工程完成后,三峡水库的大规模蓄水和泄洪调度,对于长江的流量和水质造成了巨大的改变。

长时间的蓄水不仅改变了有机物及无机物的输移路径,还改变了长江的流速和水生态系统。

同时,水库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改变对水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长江三峡建设的环保领域的研究也应当致力于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从而保障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大气环境保护长江三峡水工程建设中,除了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外,还涉及到了空气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在大型施工现场,装载运输和使用的大量生产性机动车辆以及工地机器设备导致生产废气、尘、噪声等的排放,对于空气环境的质量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长江三峡建设阶段,环保研究往往会关注于如何减少工程建设对空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3.1 能源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一大目标就是为中国的水电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该工程的建设大大满足了中国给足能源的需求。

相信,在接下来的存活期中,长江三峡工程将继续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为卫星发射、军事工程等多个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3.2 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另一大目标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三峡工程建设前的长江流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保护问题。

例如污染源排放越来越多严重的掣肘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为该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同样也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初步研究——以云阳县盘龙镇示范区为例

三峡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初步研究——以云阳县盘龙镇示范区为例

三峡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初步研究——以云阳县盘
龙镇示范区为例
王峰;陈勇;周立江;朱雪娟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2011(31)1
【摘要】针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建设符合区域发展模式的库岸带生态屏障是库区及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结合实地调研,以云阳县盘龙镇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的功能分区、建设目标与建设原则,初步提出了包括9类20余种建设模式的技术体系,并就建设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旨在提出可供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参考的理论和方法。

【总页数】6页(P122-127)
【关键词】库岸带;生态屏障;功能分区;建设模式
【作者】王峰;陈勇;周立江;朱雪娟
【作者单位】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S727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划分与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J], 周启刚;张叶;杨霏;陈丹;陈倩;张晓媛
2.实施长江森林工程建设库区生态屏障云阳倾力造长江两岸森林工程——访云阳县县长滕英明 [J], 刘万平
3.跨越界面的生态设计——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J], 袁兴中;向羚丰;扈玉兴;程威;黄亚洲;熊森;袁嘉;王芳;田乐(翻译);周佳怡(翻译);肖杰(翻译)
4.跨越界面的生态设计——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J], 袁兴中;周佳怡;肖杰;向羚丰;扈玉兴;程威;黄亚洲;熊森;袁嘉;王芳;田乐
5.三峡水库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 [J], 毛华平;杨兰蓉;许人骥;魏复盛;孟伟;蔡道基;陆佑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 防灾 、 脱 贫致 富和 生 态 修 复 等 , 参 照 国 内外类 似 做 法, 划 定 特定 区域 , 建设 生 态屏 障 区 , 实施 统 筹管 理 , 十
分必要。
k m , 占 总土 地 面 积 的 5 1 %, 其中, 中度 以 上 流失 面 积
占总流 失面 积 的 8 2 . 5 %。
l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根据 历年 来 的三 峡 工 程 生 态 与环 境 监 测 公 报 , 三
( 3 )面 源污染 控制 任务 繁重 。三峡库 区面源 污染
主要 来 源于库 区及 其上 游地 区的水 土流失 、 农 业生 产 、
农村 生 活 、 规 模化 畜禽 养殖 等污 染源 。 目前 , 入 库 主要 污染 物 的等标 污染 负荷 百 分 比 , 面源 占 6 0 % 一 7 0 %以
利用 区, 并提 出 了三 峡 库 区生 态屏 障 区 的 建设 思路 与 措 施 。
关 键 词 : 生 态 保 护 带 ;生 态屏 障 区 ; 生 态 功 能 ;三 峡 库 区
中图法分类号 : X1 7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三 峡水 库库 周 地带 地 形 和地 质 条 件 复 杂 , 经 济 活 动密 集 , 紧邻 三 峡水 库 周 边 第 一 道 山脊 线 以 内 的 区域 是库 区人 口最密 集 的 区域 , 也是 库 区 面源 污 染 的集 中 来源 区和汇 集 区 。三峡 库 区城 镇迁 建 和农村 移 民后 靠
上 。三 峡库 区土 地贫瘠 , 为 了提 高农 作物 产量 , 库 区农 业生 产 中普遍 存在 着 过 度 施肥 和不 合 理 施 肥 , 农 作 物
未 吸收利 用 的营养 成分 随 降雨产 生 的地表 径 流进入 水
峡 库 区生 态环 境状 况 良好 , 但 总 体 上 是 一 个 生 态脆 弱
的地 区 , 地 形地 质 条件 复 杂 , 自清朝 中叶以来 人多 地少
是 该 区 的基 础 性矛 盾 , 加 之 三 峡 工 程 建设 对库 区生 态
环 境 的叠加 累积影 响 , 仍 然 是我 国 自然灾 害频 发 区 、 水
土 流失 重点 区 和生 态脆 弱 区 。
库 。 目前 , 农村 生 活污染 源大 多 未经无 害化 处理 , 仍 是 三峡 水库 面源 污染 的主 要来 源之 一 。
了较 大 的扰 动 。 随着 库 区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修 路、 开 矿、 采石 等 活动也 加剧 了人 为水 土 流失 , 三峡 工程建 设 期 间 的水土 流失 仅得 到 了部分 治理 。根 据水 利部 最新 遥感调查 资料 , 三峡 库 区水 土 流失 面积 为 2 . 9 6万
管理 , 十 分 必 要 。 在 总 结 国 内外 生 态屏 障 建设 与 管 理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针 对 三峡 库 区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 探 讨 了三峡 库 区生 态 屏 障 区 的 划分 原 则 , 初 步 划 分 了库 区 生 态屏 障 区的 范 围 , 分析 了 其 功 能 定 位 , 包括 生 态保 护 带和 生 态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9
( 4 )土地 质量 下降 和土地 资 源压力 增 加 。三峡 库
区人 口密度 高 , 农业 人 口 比例 大 , 耕 地 多 为 丘 陵坡 地 ,
中低 产 田面积 大 , 加 上长 期 以来 的粗放 经 营 , 土地 产 出
作者 简介 : 郑 轩 , 男, 高级 工 程 师 , 博 士, 主 要 从 事水 利 工程 移 民 规 划 设 计 工 作 。 E— ma i l : z h e n g x u a n @e j w s j y . c o m. c n
三 峡 库 区生 态 屏 障 区建 设 探 讨
郑 轩 , 杨 荣 华, 王 强
( 长 江 勘 测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库 区处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1 0 )
摘要 : 三峡 库 区 总 体 上 为 生 态脆 弱 区 , 为 了有 效 保 护 库 区 生 态 环境 , 划 定 特 定 区域 , 建设生态屏障 区, 实施 统 筹
( 1 )森 林 覆盖 率 较 低 。 三峡 库 区森 林 覆 盖 率 , 仅
2 3 . 1 %, 低 于长 江 流域 平 均 水 平 ( 约为 3 0 %) , 且 分 布 不均 , 沿 江两 岸 不 足 1 0 %, 仍 维 持 在 三 峡 建 设 前 的 较 低水 平 。 由于林 种结 构 单 一 , 森林 涵 养 水 源 功 能 呈 下
第4 4卷 第 1 5期 2 0 1 3年 8月
文章编号 : 1 0 01—41 7 9( 2 0 1 3) l 5—0 0 7 3~0 Ri v e r
Vo 1 . 4 4. No. 1 5 Aug ., 2 01 3
安置, 以及 水库 蓄水 运行 , 都 对库 周生 态安 全 产生 巨大
压力 。在此 区 域 内 , 地质灾 害多发 区、 生 态 环 境 敏 感
区、 移 民集 中安 置 区交 织 重 叠 , 加 剧 了人 口 、 经 济 与 资
源环 境 间 的矛盾 , 区域 生 态环境 承 载力 难 以承受 , 可 持 续发 展前 景堪 忧 。为有 效 控 制 人 类 活 动 , 统 筹 兼 顾 减
降趋 势 , 保 土拦 沙能 力 下 降 , 抗 病 虫 害 能力 弱 , 并 且 受
人 为 干扰 , 自我 恢复 能力 差 。
( 2 )水 土 流 失 仍 需 加 强 治 理 。三 峡 库 区 山 高 坡 陡、 降 雨集 中 , 由于 土地 过 度 垦 殖 , 导 致 库 区水 土流 失 严重 。三 峡工 程对 库 区水土 流失 的影 响主 要发 生在 工 程 建设 期 间 , 施 工 区和 移 民安 置 区 的建 设 对 地表 产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